期刊文献+
共找到1,926篇文章
< 1 2 9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南方沿海地区城市热岛效应与人口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3
1
作者 黄嘉佑 刘小宁 李庆祥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13-722,共10页
利用中国南方地区不同类型人口城市气温1951~2001年期间资料,按人口数把城市分为6类,分别对它们不同季节和全年的气温特征进行分析,发现不同类型人口城市气温差异较大,气温随人口数增加而增加,其与人口数的关系可以用非线性函数来反映... 利用中国南方地区不同类型人口城市气温1951~2001年期间资料,按人口数把城市分为6类,分别对它们不同季节和全年的气温特征进行分析,发现不同类型人口城市气温差异较大,气温随人口数增加而增加,其与人口数的关系可以用非线性函数来反映。还提出用人口类型城市的气温变化的主分量趋势与自然变化趋势的差值作为热岛效应的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岛效应 热岛效应估计 主分量分析 非线性回归分析
下载PDF
城市环境中自然通风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2
作者 郑拴宁 苏晓丹 +3 位作者 王豪伟 李春明 王翠平 董仁才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7-92,194,共7页
城市环境中自然通风源于城市热压梯度及城市风压梯度的综合作用。城市环境中自然通风影响着城市"五岛"效应(城市热岛、湿岛、干岛、浑浊岛及雨岛),城市大气的自净能力和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也是研究快速城市化地区广义城市风... 城市环境中自然通风源于城市热压梯度及城市风压梯度的综合作用。城市环境中自然通风影响着城市"五岛"效应(城市热岛、湿岛、干岛、浑浊岛及雨岛),城市大气的自净能力和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也是研究快速城市化地区广义城市风环境(风场、温度场、湿度场)的参考因子。为了全面理解国内外针对城市环境中自然通风的研究进展,从城市环境中自然通风的监测、模拟及应用三个方面对目前国内外针对城市环境中自然通风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最后结合环境物联网、无线传感技术等目前在城市环境中自然通风研究的相关技术及应用领域的新进展,对城市环境中自然通风的后续研究热点和关键问题进行了展望,为城市环境中自然通风的相关技术及应用问题的后续研究提供了基础研究素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通风 城市街谷 热岛 通风潜能
下载PDF
热岛与绿地率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鲍淳松 楼国富 +1 位作者 陶振国 徐鹏伟 《环境与开发》 2001年第1期12-13,共2页
据 1 998年 7月 1 1日的 2 9个点的温度观测资料与观测点不同半径内绿地率和建筑率分别建立了线性回归关系 .结果发现 ,温度与绿地率存在负相关关系 ,温度与建筑率存在正相关关系 ,早上 8:0 0和下午 1 4 :0 0线性相关关系不显著 ,晚上 2... 据 1 998年 7月 1 1日的 2 9个点的温度观测资料与观测点不同半径内绿地率和建筑率分别建立了线性回归关系 .结果发现 ,温度与绿地率存在负相关关系 ,温度与建筑率存在正相关关系 ,早上 8:0 0和下午 1 4 :0 0线性相关关系不显著 ,晚上 2 0 :0 0显著 ,但绿地范围太小时也不显著 ,而建筑物在较小范围内就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率 绿地率 温度 线性回归 热岛 广线性相关关系
下载PDF
Impact of urban expansion on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data and overestimation to regional air temperature in China 被引量:10
4
作者 SHAO Quanqin SUN Chaoyang +3 位作者 LIU Jiyuan HE Jianfeng KUANG wenhui TAO Fulu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11年第6期994-1006,共13页
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policy in China in the late 1970s, some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entered' cities passively due to urban expansion. Changes in the surface and built environment a... 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policy in China in the late 1970s, some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entered' cities passively due to urban expansion. Changes in the surface and built environment around the stations have influenced observa- tions of air temperature. When the observational data from urban stations are applied in the interpolation of national or regional scale air temperature dataset, they could lead to overes- timation of regional air temperature and inaccurate assessment of warming. In this study, the underlying surface surrounding 756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across China was identified based on remote sensing images over a number of time intervals to distinguish the rural sta- tions that 'entered' into cities. Then, after removing the observational data from these stations which have been influenced by urban expansion, a dataset of background air temperatures was generated by interpolating the observational data from the remaining rural stations. The mean urban heat island effect intensity since 1970 was estimated by comparing the original observational records from urban stations with the background air temperature interpolated. The result shows that urban heat island effect does occur due to urban expansion, with a higher intensity in winter than in other seasons. Then the overestimation of regional air tem- perature is evaluated by comparing the two kinds of grid datasets of air temperature which are respectively interpolated by all stations' and rural stations' observational data. Spatially, the overestimation is relatively higher in eastern China than in the central part of China; however, both areas exhibit a much higher effect than is observed in western China. We concluded that in the last 40 years the mean temperature in China increased by about 1.58℃, of which about 0.01℃ was attributed to urban expansion, with a contribution of up to 0.09℃ in the core areas from the overestimation of air tempera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ban expansion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RS data interpolation urban heat-island intensity airtemperature
原文传递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Subsurface Diffusion of Solar Energy with Implications for Urban Heat Stress
5
作者 M. P. Silverman 《Journal of Modern Physics》 2014年第9期751-762,共12页
Analysis of hourly underground temperature measurements at a medium-size (by population) US city as a function of depth and extending over 5+ years revealed a positive trend exceeding the rate of regional and global w... Analysis of hourly underground temperature measurements at a medium-size (by population) US city as a function of depth and extending over 5+ years revealed a positive trend exceeding the rate of regional and global warming by an order of magnitude. Measurements at depths greater than ~2 m are unaffected by daily fluctuations and sense only seasonal variability. A comparable trend also emerged from the surface temperature record of the largest US city (New York). Power spectral analysis of deep and shallow subsurface temperature records showed respectively two kinds of power-law behavior: 1) a quasi-continuum of power amplitudes indicative of Brownian noise, superposed (in the shallow record) by 2) a discrete spectrum of diurnal harmonics attributable to the unequal heat flux between daylight and darkness. Spectral amplitudes of the deepest temperature time series (2.4 m) conformed to a log-hyperbolic distribution. Upon removal of seasonal variability from the temperature record, the resulting spectral amplitudes followed a log-exponential distribution. Dynamical analysis showed that relative amplitudes and phases of temperature records at different depths were in excellent accord with a 1-dimensional heat diffusion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me Series Analysis heat Conduction Thermal DIFFUSION Power LAWS CLIMATE Change heat-island Effect
下载PDF
Changes of Urban Boundary Layer Thermodynamic Stability Induced by Heat Island Effect and Their Influences on Precipitation 被引量:1
6
作者 WANG Jian-peng1,SUN Ji-song2,WANG Shi-gong3,ZHANG Hong1,QU Jing1,MENG Xiao-rong1,JING Li-na1 Xi’an Meteorological Bureau,Xi’an 710016,China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AS 2011年第10期39-43,49,共6页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anges of the urban boundary layer thermodynamic stability induced by heat island effect and their influences on precipitation.[Method] Proceeding from the ...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anges of the urban boundary layer thermodynamic stability induced by heat island effect and their influences on precipitation.[Method] Proceeding from the thermodynamic equation,the changes of urban boundary layer thermodynamic stability caused by the urban heat disturbance and the mean state of heat island effect were discussed.The influence of the changes of urban boundary layer thermodynamic stability on the precipitation was expounded.Combining with case study of precipitation in Xi’an,the test was verified.[Result] Under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disturbed temperature and disturbed airflow,the boundary thermal disturbed stability(θ’z) was positive in the urban zone,as well as in the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areas of the city.But the stability in the urban zone was weaker than the suburbs,which favored for the short-time convective precipitation.For the boundary layer mean thermal stability(θ-0-0z) under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mean airflow and mean environmental temperature,if the city zone was in the front of the warm ridge,the stability in the upstream of the city weakened which increased the instability of the boundary layer,while it increased in the downstream of the city.It was contrary if the city zone was in the font of the cold trough.For the mean airflow(prevailing wind) and the mean horizontal disturbed temperature,if it was upward motion in the boundary layer,the boundary layer mean thermal disturbed stability(θ’-0z) was negative in the downstream and positive in the upstream.Strong precipitation occured in the upstream of the city.It was contrary if it was descending air in the boundary layer.[Conclusion] The above results served some references for the fine city foreca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t-island effect Boundary layer STABILITY PRECIPITATION China
下载PDF
The effect of urbanization and exposure to multiple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life-history traits and breeding success of Barn Swallows(Hirundo rustica)across China
7
作者 Yanyan Zhao Emilio Pagani-Nú~nez +10 位作者 Yu Liu Xiaoying Xing Zhiqiang Zhang Guangji Pan Luting Song Xiang Li Zhuoya Zhou Yanqiu Chen Donglai Li Yang Liu Rebecca J.Safran 《Avian Research》 SCIE CSCD 2022年第3期301-310,共10页
In addition to landscape changes,urbanization also brings about changes in environmental factors that can affect wildlife.Despite the common referral in the published literature to multiple environmental factors such ... In addition to landscape changes,urbanization also brings about changes in environmental factors that can affect wildlife.Despite the common referral in the published literature to multiple environmental factors such as light and noise pollution,there is a gap in knowledge about their combined impact.We developed a multidimensional environmental framework to assess the effect of urbanization and multiple environmental factors(light,noise,and temperature)on life-history traits and breeding success of Barn Swallows(Hirundo rustica)across rural to urban gradients in four locations spanning over 2500 km from North to South China.Over a single breeding season,we measured these environmental factors nearby nests and quantified landscape urbanization over a 1km~2radius.We then analyse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se multiple environmental factors through a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conducted spatially explicit linear-mixed effects models to assess their effect on lifehistory traits and breeding success.We were particularly interested in understanding whether and how Barn Swallows were able to adapt to such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ssociated with urbanization.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significant variation in the exposure to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experienced by Barn Swallows breeding across urbanization gradients in China.These changes and their effects are complex due to the behavioural responses ameliorating potential negative effects by selecting nesting sites that minimize exposure to environmental factors.However,significant relationships between landscape urbanization,exposure to environmental factors,and life-history traits such as laying date and clutch size were pervasive.Still,the impact on breeding success was,at least in our sample,negligible,suggesting that Barn Swallows are extremely adaptable to a wide range of environmental fea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TNESS heat-island effect LATITUDE Light pollution Noise pollution Parental investment
下载PDF
杭州城市四季热岛特点
8
作者 鲍淳松 马建伟 +5 位作者 陶振国 楼国富 徐鹏伟 赵可新 楼建华 曾新宇 《园林科技》 2001年第S1期109-114,共6页
本文通过对杭州城市具有一定代表性的4个点最近26个月温湿度自动记录和夏季一个月的连续记录及相应的杭州气象台气象资料的分析,得出,绿地率越高,气温越低,而相对温度越大,特别是在晚上,线性关系显著。年平均热岛强度和干岛强度都以晚上... 本文通过对杭州城市具有一定代表性的4个点最近26个月温湿度自动记录和夏季一个月的连续记录及相应的杭州气象台气象资料的分析,得出,绿地率越高,气温越低,而相对温度越大,特别是在晚上,线性关系显著。年平均热岛强度和干岛强度都以晚上20:00时最大,平均达2.44℃和9.48%,下午14:00时热岛强度最小,为0.67℃,而这时干岛基本上不存在,热岛强度和干岛强度大小顺序都呈20:00>02:0>08:00>14:00。平均而言,一年四季热岛和干岛效应都存在,热岛强度平均为1.64℃,干岛强度平均为5.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州 热岛 干岛 气温 相对湿度 绿地率 温湿自动记录
下载PDF
武汉市城区热岛效应的遥感研究 被引量:43
9
作者 张穗 何报寅 杜耘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45-449,共5页
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城市热岛效应及其所带来的问题对我们日常的生产生活的影响变得日益严重和不可忽视。如何快速、有效地监测城市热场的分布和强度,是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迫切需要。采用先进的遥感手段,能够大面积、同步和动态地监... 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城市热岛效应及其所带来的问题对我们日常的生产生活的影响变得日益严重和不可忽视。如何快速、有效地监测城市热场的分布和强度,是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迫切需要。采用先进的遥感手段,能够大面积、同步和动态地监测地面热场的分布和变化情况。利用武汉市地区的LANDSAT7TM图像,对于热红外波段遥感图像灰度值和地面温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的解译,并且采用IHS图像复合增强的方法得到了武汉市地面热场分布图,取得了很好的模拟效果。结果显示武汉地区热场的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区域平均温度的分布由高到低为:旧型工业区-新型工业区-老城区-新城区-郊区;城市地面结构对于区域温度有直接的影响;保护现有的水体和增加绿地的分布是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有效途径。此外还结合图像分析了热场分布的形成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市 热岛效应 遥感 热场分布 城市化 监测 温度
下载PDF
基于卫星遥感的夏季长春市城区热场分析 被引量:32
10
作者 赵云升 杜嘉 +1 位作者 宋开山 胡新礼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0-74,共5页
采用先进的遥感手段,能够大面积同步和动态地监测地面热场的分布和变化情况。利用长春市地区的LANDSAT图象,对于热红外波段遥感图象灰度值和地面温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的解译,并且采用TM6图象增强和密度分割的方法得到了长春市地面... 采用先进的遥感手段,能够大面积同步和动态地监测地面热场的分布和变化情况。利用长春市地区的LANDSAT图象,对于热红外波段遥感图象灰度值和地面温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的解译,并且采用TM6图象增强和密度分割的方法得到了长春市地面热场等级图,取得了很好的模拟效果。结果显示了长春市热场的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城市能耗和下垫面性质对于区域温度有直接的影响,此外,还结合图象分析了热场分布的形成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春市 热岛效应 卫星遥感 热场
下载PDF
中国城市扩展对气温观测的影响及其高估程度 被引量:32
11
作者 邵全琴 孙朝阳 +3 位作者 刘纪远 班艺舫 何剑锋 匡文慧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292-1302,共11页
由于中国城市扩展导致部分气象站点被动进入城市内部,从而造成对区域气温的高估。本文利用遥感多期影像对中国700多个气象站点各历史时期的下垫面进行判别,得到"进城"站点及其进城时间。通过比较"进城"站点的观测... 由于中国城市扩展导致部分气象站点被动进入城市内部,从而造成对区域气温的高估。本文利用遥感多期影像对中国700多个气象站点各历史时期的下垫面进行判别,得到"进城"站点及其进城时间。通过比较"进城"站点的观测数据和背景气温,计算出70年代以来"进城"气象站点上的平均热岛效应强度,并对热岛效应强度的季节性差异进行了分析,得出70年代以来秋冬季节的热岛强度高于春季和夏季的结论。通过比较真实气温和背景气温的空间数据,识别出了气温高估区域,得出中国东部地区的气温高估略高于中部地区,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气温高估均远高于西部地区的结论。通过计算真实气温和背景气温序列的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得出近40年来全国的增温值约为1.58℃,其中因城市扩展带来的增温贡献约为0.01℃,在气温高估的核心区域的贡献约为0.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气象站 遥感 气象数据空间插值 热岛效应 气温
下载PDF
建筑空调能耗与城市热岛效应 被引量:22
12
作者 王惠想 张伟捷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23-27,共5页
建筑空调能耗的急剧增加对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本文通过模型计算,就建筑空调能耗对城市大气温升的影响程度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十分显著。阐述了尽量降低建筑空调能耗,并采取积极措施以减少其对城市大气温升... 建筑空调能耗的急剧增加对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本文通过模型计算,就建筑空调能耗对城市大气温升的影响程度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十分显著。阐述了尽量降低建筑空调能耗,并采取积极措施以减少其对城市大气温升的影响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空调能耗 热岛效应 空调系统 温室气体 冷凝热
下载PDF
南京城市热场的卫星遥感分析 被引量:29
13
作者 李俊杰 何隆华 陈杰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60-763,共4页
城市化使得城市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城市作为人类对自然环境改造最为剧烈的部分,具有独特的区域环境,其中城市内部温度显著高于周边郊区的热岛效应是一个突出的城市环境问题,受到了普遍关注和研究。南京市是长江中下游特大城市,城市热... 城市化使得城市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城市作为人类对自然环境改造最为剧烈的部分,具有独特的区域环境,其中城市内部温度显著高于周边郊区的热岛效应是一个突出的城市环境问题,受到了普遍关注和研究。南京市是长江中下游特大城市,城市热岛效应明显,但对其研究很少。利用两个时相的MODIS 31波段数据,生成南京城市亮温场,分析了南京热场的分布、大小,利用亮温场均值、方差和相对温度评价城市热岛强度,并对两个时相城市热场的范围及强度变化进行了分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认为由于MODIS数据的高时间分辨率和实时免费接收政策使其用来动态监测城市热场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S 南京 亮温 热场 城市热岛 城市化 南京市 热场 遥感分析 MODIS数据 城市热岛效应 卫星 城市环境问题 城市热岛强度
下载PDF
广东省沿海城市热岛特征分析 被引量:30
14
作者 曾侠 钱光明 +2 位作者 陈特固 张江勇 余克服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94-97,共4页
利用广东省沿海地带气象站、海洋站观测的1960—2003年气温资料,以5个无热岛效应影响的海岛站气温为参照,分析了近44年沿海18个气象站受城市热岛影响的程度,得出台山、珠海、汕尾、惠阳气象站的热岛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其余14个站不同程... 利用广东省沿海地带气象站、海洋站观测的1960—2003年气温资料,以5个无热岛效应影响的海岛站气温为参照,分析了近44年沿海18个气象站受城市热岛影响的程度,得出台山、珠海、汕尾、惠阳气象站的热岛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其余14个站不同程度地受热岛影响。受热岛影响的气象站近10年平均热岛强度为0.4~0.8℃、近30~50年间年平均气温升温率较参照站增加0.1℃/10a~0.3℃/10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岛强度 陆面温度 海面温度
下载PDF
城市热环境与土地利用类型格局的相关性分析--以长春市为例 被引量:24
15
作者 张新乐 张树文 +2 位作者 李颖 谢云峰 匡文慧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564-1570,共7页
基于遥感数据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反演长春市的地表温度,分析长春市城市热场分布的空间格局,定量描述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面积比例地表温度特征,探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组合格局对城市热环境的影响。结论如下:①长春市存在明显的热岛... 基于遥感数据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反演长春市的地表温度,分析长春市城市热场分布的空间格局,定量描述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面积比例地表温度特征,探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组合格局对城市热环境的影响。结论如下:①长春市存在明显的热岛效应,在城市热岛内部,地表温度差异也很显著;②不同城市土地利用类型上的地表温度具有明显差异,各土地利用类型地表温度平均值排序为:工业用地>道路用地>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公共建筑>其他用地>公共设施>绿地>水域;③土地利用类型空间格局影响城市热环境,随着500m×500m格网内所占面积比例的升高,不同用地类型的平均地表温度呈现出显著差异;④植被和水域在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方面起到关键性作用,含有绿地或水域的格网,随着二者面积比的增加,地表温度逐渐降低,温度降低的过程可以用线性方程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岛效应 地表温度 土地利用 长春市
原文传递
基于Landsat影像的南京地区热岛效应 被引量:23
16
作者 谭桂容 蔡哲 徐永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6050-6052,6066,共4页
以南京地区作为研究区域,利用Landsat TM的热红外波段作数据,通过单窗算法反演出地表温度,进而分析地表温度的空间分布差异情况以及由此引起的热岛效应。结果表明,在南京人口密集的城区存在明显的热岛效应,而水体和林地的温度比较低,两... 以南京地区作为研究区域,利用Landsat TM的热红外波段作数据,通过单窗算法反演出地表温度,进而分析地表温度的空间分布差异情况以及由此引起的热岛效应。结果表明,在南京人口密集的城区存在明显的热岛效应,而水体和林地的温度比较低,两者地表温度差异达10℃以上。地表比辐射率与地表真实温度有密切关系,表明地表覆盖类型在地表热量分布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岛效应 LANDSAT TM 地表温度 单窗算法
下载PDF
基于AVHRR和DEM的重庆城市热岛效应分析 被引量:23
17
作者 但尚铭 安海锋 +3 位作者 但玻 许辉熙 杨玲 陈刚毅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80-685,共6页
为研究复杂地形上城市热岛(UHI)的特点和变化规律,给城市生态环境分析提供依据,使用重庆市2006年14个时相的NOAA/AVHRR(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改进的甚高分辨率辐射计)卫星遥感数据和数字高程模型(DEM),得到研究区域的亮温场... 为研究复杂地形上城市热岛(UHI)的特点和变化规律,给城市生态环境分析提供依据,使用重庆市2006年14个时相的NOAA/AVHRR(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改进的甚高分辨率辐射计)卫星遥感数据和数字高程模型(DEM),得到研究区域的亮温场,并参照热力学概念和模型,根据当地高程,以海拔300m为基准高度将亮温场计算成位温场。结果表明:(1)计算后山脉、河谷处的温度场普遍改变;山脉植被对下垫面的降温作用明显;白天UHI范围较大,长江和嘉陵江河谷对UHI的切隔作用显著;夜间嘉陵江两侧的UHI趋为一体,范围缩小;(2)7月25~26日存在多个UHI中心,下午和凌晨最大强度分别为6.4℃和2.2℃,平均值分别为6.05℃和2.05℃,昼夜平均为4.05℃;(3)夏、秋季白天和夜间平均最大强度分别为5.23℃和3.29℃;(4)重庆UHI强度白天大于夜间,与成都的同类研究结果相同;但夏、秋季的平均最大强度为4.26℃,小于成都的6.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AA/AVHRR 数字高程模型 城市热岛效应 复杂地形 重庆
下载PDF
改善上海城市热岛效应的对策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张科平 《上海铁道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8期49-53,共5页
从城市热岛概念入手,探讨城市热岛效应的成因,着重探明上海城市热岛的表现特征以及对上海气候和居民生活带来的影响。从生态角度详细分析了绿地在改善热岛中的作用,并实测分析各种形态的绿地在改善小气候中的不同功效,最终提出通过... 从城市热岛概念入手,探讨城市热岛效应的成因,着重探明上海城市热岛的表现特征以及对上海气候和居民生活带来的影响。从生态角度详细分析了绿地在改善热岛中的作用,并实测分析各种形态的绿地在改善小气候中的不同功效,最终提出通过绿化来改善上海城市热岛效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化 热岛效应 上海
下载PDF
乌鲁木齐地区气温变化和城市热岛效应分析 被引量:21
19
作者 王珊珊 艾里西尔.库尔班 +1 位作者 郭宇宏 段含明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33-440,共8页
选用乌鲁木齐4个气象站43年(1961-2003年)逐月、逐年平均气温观测资料,应用气候学、气候统计学的方法,对该地区的气温变化状况和城市热岛效应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年平均气温呈缓慢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264℃/10 ... 选用乌鲁木齐4个气象站43年(1961-2003年)逐月、逐年平均气温观测资料,应用气候学、气候统计学的方法,对该地区的气温变化状况和城市热岛效应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年平均气温呈缓慢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264℃/10 a。应用Mann-Kendall检验法检测1961-2003年乌鲁木齐市年平均气温序列的突变,并通过了滑动t检验的信度水平,检测出1974年是突变点。以1974年为分界点,之前和之后的平均气温分别是11.20℃和12.49℃,升高幅度达到1.29℃。乌鲁木齐市冷暖阶段:从43年来看,乌鲁木齐经过了一个偏冷阶段(1963-1974年)和一个偏暖阶段(1974-1990年);1990-2003年,除1997,1998年和1999年有波动外,其余年份气温变化不大。从1961-2003年的月平均气温来看,乌鲁木齐地区在4-9月存在热岛效应,其中夏季6-8月的热岛强度最大。针对突变点1974年,对城郊热岛强度的变化进行分析,得出其与乌鲁木齐平均气温突变点的趋势一致,1974年后的热岛强度比1974年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鲁木齐 气候 气温 热岛效应 城市
原文传递
城市化进程对城市热岛效应因子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8
20
作者 赵志敏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7-79,共3页
采用1990~2004年乌鲁木齐市和其郊区的温度差值作为衡量其城市热岛效应的标准,以乌鲁木齐市城市化七项指标作为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因子。通过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了各热岛效应因子对城市热岛的影响。文章主要结论包括乌鲁木齐市各热岛效... 采用1990~2004年乌鲁木齐市和其郊区的温度差值作为衡量其城市热岛效应的标准,以乌鲁木齐市城市化七项指标作为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因子。通过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了各热岛效应因子对城市热岛的影响。文章主要结论包括乌鲁木齐市各热岛效应因子对城市热岛的影响是不同的,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和公共基础设施的改善减轻了热岛效应的影响,热岛效应也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鲁木齐市 城市热岛效应 城市热岛效应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