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相态下端面形貌和流体惯性对机械密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1
作者 彭旭东 顾永泉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0年第3期62-70,共9页
考虑到机械密封端面的锥度、表面粗糙度以及缝隙间流体惯性对机械密封工作性能的影响,特别是对功耗、泄漏量、端面径向温度分布和压力分布的影响,建立了一种混合摩擦机械密封模型。用热水作工质,测量了端面温度分布和中心膜厚。对机械... 考虑到机械密封端面的锥度、表面粗糙度以及缝隙间流体惯性对机械密封工作性能的影响,特别是对功耗、泄漏量、端面径向温度分布和压力分布的影响,建立了一种混合摩擦机械密封模型。用热水作工质,测量了端面温度分布和中心膜厚。对机械密封与试验介质间和大气间的传热效应作了一定深度的研究。提出了选择机械密封等温模型和绝热模型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密封 端面 流体 惯性 密封
下载PDF
非对称翅片管式换热器管外对流传热强化实验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王云雷 何光艳 张保生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4-38,共5页
提出一种新型非对称翅片管式换热器,通过不同工况的实验,研究其传热过程和传热效果,并通过计算传热系数比较其与环状翅片管管束和光管管束的传热性能。结果表明:非对称翅片管对流体的扰动强于环状翅片管和光管;相同参数条件下,非对称翅... 提出一种新型非对称翅片管式换热器,通过不同工况的实验,研究其传热过程和传热效果,并通过计算传热系数比较其与环状翅片管管束和光管管束的传热性能。结果表明:非对称翅片管对流体的扰动强于环状翅片管和光管;相同参数条件下,非对称翅片管换热器的换热效果优于环状翅片管和光管式换热器;采取相同面积的换热面,非对称翅片管换热器比环状翅片管换热器更加紧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热器 非对称翅片管 对流传热 换热系数 强化换热 换热效果
下载PDF
回转式换热器换热元件换热及阻力特性的数值研究
3
作者 孙祎 钱付平 +3 位作者 于灵涛 吴越 黄乃金 吴昊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70-680,共11页
以水泥窑选择性催化中低温脱硝系统的余热回收设备回转式换热器为研究背景,选取回转式换热器中典型换热元件作为基础板型,提出波纹高度比例和斜波纹倾角的结构改进方式并得到了一系列新型换热元件。通过三维数值模拟方法对比分析不同换... 以水泥窑选择性催化中低温脱硝系统的余热回收设备回转式换热器为研究背景,选取回转式换热器中典型换热元件作为基础板型,提出波纹高度比例和斜波纹倾角的结构改进方式并得到了一系列新型换热元件。通过三维数值模拟方法对比分析不同换热元件的流动和传热特性,引入面积质量因子j/f表示换热元件的综合换热性能。结果表明,相同的换热条件下,波纹高度比例3:1的换热元件在边界处的流动扰动比其他波纹高度比的换热元件平缓,因此,其Nu最小,摩擦阻力系数f最小,但j/f最大,较原CU换热元件的综合换热性能提升。波纹高度比例3:1的换热元件的斜波纹倾角在30°~60°变化时,换热元件的倾角度数越大,流动混合越显著,Nu越大,f也越大,且f的增幅大于Nu的增幅,波纹倾角度数为30°的换热元件的综合换热特性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热元件 流动特性 传热效果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承德地区中深层地热单井换热效果分析
4
作者 傅大庆 邱建强 +1 位作者 亓兆伟 闫方平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45-48,94,共5页
地热资源作为一种绿色可再生能源,是未来的重要替代能源之一,中深层地热单井换热是一种开发地热能的新技术。根据承德地区地热地质特点,通过COMSOL Multiphysics数值模拟软件建立单井换热器与周围岩体之间的耦合换热模型,并分析内管和... 地热资源作为一种绿色可再生能源,是未来的重要替代能源之一,中深层地热单井换热是一种开发地热能的新技术。根据承德地区地热地质特点,通过COMSOL Multiphysics数值模拟软件建立单井换热器与周围岩体之间的耦合换热模型,并分析内管和固井水泥的导热系数对出口温度和换热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内管导热系数对换热效果影响显著,内管导热系数越小,系统换热效率越高,可选择新型的气凝胶绝热材料代替传统的PE管材料提高系统换热性能;固井水泥与岩体导热系数接近时,增强换热效果显著,在具体工程中应根据岩体导热系数研究新型固井水泥,使二者导热系数接近,以减小固井水泥对换热效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井换热 导热系数 换热效果
下载PDF
发热包传热效果及其对冻干鱼肉复水品质的影响
5
作者 郝淑贤 韦丽娜 +6 位作者 魏涯 黄卉 相欢 赵永强 岑剑伟 王迪 李来好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9-146,共8页
【目的】探究发热包传热影响因素及其对冻干鱼肉复水品质的影响,为罗非鱼自热产品开发与推广提供参考。【方法】研究热源质量(70、80、90和120 g)、激活剂用量(发热包质量的2.0倍、2.5倍、3.0倍和3.5倍)、内胆材质[聚丙烯(PP)和铝]和环... 【目的】探究发热包传热影响因素及其对冻干鱼肉复水品质的影响,为罗非鱼自热产品开发与推广提供参考。【方法】研究热源质量(70、80、90和120 g)、激活剂用量(发热包质量的2.0倍、2.5倍、3.0倍和3.5倍)、内胆材质[聚丙烯(PP)和铝]和环境温度(6、17和25℃)对发热包传热效果的影响,分析自热过程鱼肉复水品质的变化。【结果】随热源质量增加,传热效果显著提高(P <0.05),持续保温效果增强;激活剂用量为发热包质量的3.0~3.5倍时,传热效果较好。热源放热量、吸热量与热源质量、环境温度呈正相关。发热包质量为90 g,激活剂用量为发热包质量的3.0倍时,25℃条件下反应初期水合反应剧烈,反应使发热包体积胀大2倍以上,释放大量热能,促进干制鱼肉快速复热复水。内胆材质对产品传热影响差异不显著(P> 0.05)。10~15 min鱼块内部基本复水,鱼肉中心温度达到90℃以上,复水后鱼肉硬度约为70 g,弹性和咀嚼性影响不显著。【结论】热源质量高于90 g,激活剂用量3.0~3.5倍,铝和PP材质,6℃以上的环境温度均可满足发热要求,此条件下,10~15 min复热时间冻干鱼肉品质较好,符合自热产品速食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包 传热效果 冻干鱼肉 质构
下载PDF
浸没燃烧加热装置冷态数值模拟与结构优化
6
作者 张雪峰 宫小龙 +2 位作者 樊斌 冯青 项往 《煤气与热力》 2024年第1期V0008-V0012,共5页
以浸没燃烧加热装置(采用直通式浸没管)为研究对象进行冷态模拟,分析在浸没管喷口增设多孔板对罐体内气相率分布以及浸没管入口压力、换热效果指标的影响。在浸没管喷口增设多孔板,有利于浸没管入口压力的稳定,促进燃烧室稳定燃烧,可有... 以浸没燃烧加热装置(采用直通式浸没管)为研究对象进行冷态模拟,分析在浸没管喷口增设多孔板对罐体内气相率分布以及浸没管入口压力、换热效果指标的影响。在浸没管喷口增设多孔板,有利于浸没管入口压力的稳定,促进燃烧室稳定燃烧,可有效强化烟气与水浴溶液的换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没燃烧加热装置 多孔板 浸没管入口压力 换热效果
下载PDF
微尺度下润湿性表面对双气泡传热特性的影响
7
作者 战洪仁 纪柏辰 +3 位作者 刘东灵 刘德彬 张先珍 李帅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18,38,共7页
为探究混合润湿表面双气泡生长过程的特点和传热特性,利用格子Boltzmann方法研究混合润湿性表面不同因素对生长和传热过程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对于纯润湿性表面,随着润湿性的降低,气泡成核时间减少,气泡脱离表面时间呈增加趋势,双气... 为探究混合润湿表面双气泡生长过程的特点和传热特性,利用格子Boltzmann方法研究混合润湿性表面不同因素对生长和传热过程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对于纯润湿性表面,随着润湿性的降低,气泡成核时间减少,气泡脱离表面时间呈增加趋势,双气泡生长过程的平均热流密度呈减少趋势。混合表面可以实现相比纯润湿性表面更高的脱离频率和更好的换热效果,混合润湿表面整体脱离频率在(L_(q)/△x)>0.37(△x<30)时呈增加趋势,在(L_(q)/△x)≤0.37(△x≥30)时呈降低趋势;同一距离L_(q)/△x不同疏水尺寸的脱离频率在(L_(q)/△x)>0.37(△x<30)时呈先降低后增加趋势,在(L_(q)/△x)≤0.37(△x≥30)时呈增加趋势;同一距离L_(q)/△x不同疏水尺寸的平均热流密度在(L_(q)/△x)>0.37(△x<30)时呈降低趋势,L_(s)=3(L_(s)/L_(q)=0.27)是最佳换热尺寸,在(L_(q)/△x)≤0.37(△x≥30)时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L_(s)=5(L_(s)/L_(q)=0.45)为最佳换热尺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子BOLTZMANN 混合润湿性 生长过程 换热效果 脱离时间
下载PDF
冲击射流换热研究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杨婧 王小军 杨祺 《真空与低温》 2018年第4期217-222,共6页
冲击射流冷却作为能有效地提高对流换热系数的冷却手段,具有良好的发展和应用前景。冲击射流流动和换热特性复杂,目前有很多学者致力于其换热机理、仿真和实验的研究并积累了大量的资料。通过对前人冲击射流换热研究的分析,从冲击射流... 冲击射流冷却作为能有效地提高对流换热系数的冷却手段,具有良好的发展和应用前景。冲击射流流动和换热特性复杂,目前有很多学者致力于其换热机理、仿真和实验的研究并积累了大量的资料。通过对前人冲击射流换热研究的分析,从冲击射流的流动特点,影响换热效果的因素以及主要研究方法三个方面进行归纳,讨论了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射流 换热效果 研究方法
下载PDF
连续液滴撞击热壁面传热特性的研究
9
作者 董凡琦 苏新军 商彤 《节能》 2023年第3期30-33,共4页
为了研究不同碰撞速度以及不同换热方式对连续液滴撞击热壁面传热特性的影响,以8滴去离子水和铜板为试验材料,设置了速度分别为0.63 m/s、0.77 m/s、0.89 m/s、0.99 m/s的8滴去离子水液滴在膜态蒸发(铜板温度60℃)和核态沸腾(铜板温度11... 为了研究不同碰撞速度以及不同换热方式对连续液滴撞击热壁面传热特性的影响,以8滴去离子水和铜板为试验材料,设置了速度分别为0.63 m/s、0.77 m/s、0.89 m/s、0.99 m/s的8滴去离子水液滴在膜态蒸发(铜板温度60℃)和核态沸腾(铜板温度110℃)两种换热方式下的液滴撞击热铜板试验,探究铜板热流密度值的变化。结果表明:膜态蒸发换热方式下,液滴撞击热壁面速度越大,铜板的最大热流密度值越大,液滴与壁面之间的换热效果越好。核态沸腾换热方式下,以0.89 m/s的速度值为转折点,当连续液滴撞击热壁面速度小于0.89 m/s时,液滴撞击速度越大,铜板热流密度值越大;当连续液滴撞击热壁面速度大于0.89 m/s时,随着液滴撞击速度的增大,铜板的热流密度值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液滴 撞击速度 换热方式 传热特性
下载PDF
折流挡板倾斜角度对管壳式换热器传热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4
10
作者 崔海波 耿向瑾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1-35,共5页
利用CFD软件,通过对小型管壳式换热器建立数值模型,研究改变折流挡板倾斜角度(0°、5°、10°、15°、30°和45°)对换热器内部流场以及换热效果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不同入口水速下(0.1、0.2、0.3、0.4、0.... 利用CFD软件,通过对小型管壳式换热器建立数值模型,研究改变折流挡板倾斜角度(0°、5°、10°、15°、30°和45°)对换热器内部流场以及换热效果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不同入口水速下(0.1、0.2、0.3、0.4、0.5 m/s),换热器内水流温升率和总热传率受折流挡板倾斜角度变化的影响规律不同;随着折流挡板倾斜角度的逐渐增大,换热器内部压力分布逐渐均匀,换热器进、出口压降减小;折流挡板倾斜角度取5°时,可以获得较小的压降率、较大的温升率和总热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热器 管壳式 折流挡板 倾斜角度 温升率 总热传率 压降 换热效果
下载PDF
太阳能固体吸附式制冷吸附床的设计及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秋英 魏琪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4-58,共5页
设计了管内填充吸附剂,管外走传热介质的新型吸附床结构,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以太阳能为驱动热源,分析了吸附床内温度在某时刻的静态分布以及温度、压力和脱附速率随时间的动态变化。通过对吸附床传热效果的分析指出该吸附床结构有... 设计了管内填充吸附剂,管外走传热介质的新型吸附床结构,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以太阳能为驱动热源,分析了吸附床内温度在某时刻的静态分布以及温度、压力和脱附速率随时间的动态变化。通过对吸附床传热效果的分析指出该吸附床结构有较好的传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 静态分布 传热效果 优化设计
下载PDF
莠去津原药生产工艺的技术改进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世学 《化工科技》 CAS 1999年第2期55-57,共3页
通过对莠去津原生产工艺莠去津原药中扑灭津杂质含量高、原药收率低等问题的分析,采取了改变加料方式、加设体外循环增大换热面积、增加搅拌浆输出功率、缩短一次碱滴加时间等措施,对原生产工艺进行了改进。结果莠去津原药中扑灭津杂... 通过对莠去津原生产工艺莠去津原药中扑灭津杂质含量高、原药收率低等问题的分析,采取了改变加料方式、加设体外循环增大换热面积、增加搅拌浆输出功率、缩短一次碱滴加时间等措施,对原生产工艺进行了改进。结果莠去津原药中扑灭津杂质的质量分数由原来的7 % ~8 % 降到1 % 左右;莠去津原药收率由原来的89% 提高到93 .5 %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莠云津 三聚氯氰 原药 除草剂
下载PDF
锅炉排烟温度偏差分析及空气预热器检修评估 被引量:3
13
作者 苏攀 张武志 +3 位作者 于鹏峰 刘林波 韩静 肖申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4-79,共6页
通过对某330 MW锅炉排烟温度DCS值偏差大、排烟温度偏高原因进行分析,并对空气预热器检修效果进行了评估。对于排烟温度偏差问题,主要从温度标定、燃烧偏差及空气预热器换热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DCS排烟温度平均数据能较好反... 通过对某330 MW锅炉排烟温度DCS值偏差大、排烟温度偏高原因进行分析,并对空气预热器检修效果进行了评估。对于排烟温度偏差问题,主要从温度标定、燃烧偏差及空气预热器换热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DCS排烟温度平均数据能较好反映空气预热器出口截面温度数据,炉右侧排烟温度DCS值偏差大的原因为炉右侧烟道靠右DCS值与实测值存在较大负偏差;330 MW负荷下空气预热器检修后与检修前相比,空气预热器烟气侧换热效率降低约0.5%,排除空气预热器漏风率变化对排烟温度的影响,检修后比检修前空气预热器出口烟气平均温度(修正后)升高约3.0℃。建议从空气预热器更换的换热元件材质、间隙或安装工艺等方面查找原因,以解决空气预热器检修无效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烟温度偏差大 排烟温度高 空气预热器检修 换热效果
下载PDF
超高热流密度强化沸腾换热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沙超群 历军 +1 位作者 张鹏 陈进 《计算机仿真》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83-187,共5页
随着超级计算机的发展,芯片的集成度和计算速度不断提高,能耗也不断增加,散热问题日趋突显。目前芯片热流密度可达到90W/cm^2,而风冷和冷板式液冷最高可解热流密度分别为10W/cm^2和40W/cm^2,因此浸没液冷下强化沸腾换热技术用于解决超... 随着超级计算机的发展,芯片的集成度和计算速度不断提高,能耗也不断增加,散热问题日趋突显。目前芯片热流密度可达到90W/cm^2,而风冷和冷板式液冷最高可解热流密度分别为10W/cm^2和40W/cm^2,因此浸没液冷下强化沸腾换热技术用于解决超高热流密度芯片散热方式应运而生。通过分析浸没液冷下CPU的沸腾换热实验数据,获得CPU罩的最佳散热设计方案。结果表明,烧结铜镀银颗粒表面具有最佳的强化沸腾换热效果,在CPU罩上方安装烧结铜镀银颗粒处理后的铜块,可以获得更好的强化沸腾换热效果,且便于维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沸腾换热 浸没液冷 换热效果 热流密度
下载PDF
双U型埋管换热器换热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郭凯生 杨楝 《长沙大学学报》 2013年第2期27-28,56,共3页
对地源热泵垂直单孔双U型埋管换热器的单孔回填材料、管内流量、进口温度等因素对换热效果的影响进行研究.对搭建实验台的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了在该测试工况下最佳流量约为1.01m3/h,并对比中粗砂与原土的热导率,得出在导热率增大45%... 对地源热泵垂直单孔双U型埋管换热器的单孔回填材料、管内流量、进口温度等因素对换热效果的影响进行研究.对搭建实验台的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了在该测试工况下最佳流量约为1.01m3/h,并对比中粗砂与原土的热导率,得出在导热率增大45%时,其单位井深换热量增大了25%,同时经过数据和设备综合考虑分析得出了机组循环液的出口温度不宜太高,在约35.6℃达到实验最佳值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源热泵 双U型垂直埋管换热器 单位井深热流 传热效果
下载PDF
丙烯精馏塔冷凝器运行问题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1
16
作者 袁安民 刘辉 《乙烯工业》 CAS 2022年第2期60-64,I0002,共6页
首次开车后丙烯精馏塔顶冷凝器在运行过程中,冷凝效果逐渐降低,引起塔压超标,塔釜丙烯浪费严重,给装置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和安全隐患。针对该问题,通过对换热设备污垢分析和采取相应措施,逐个排除循环水站供水不足和生物型污垢的可能性... 首次开车后丙烯精馏塔顶冷凝器在运行过程中,冷凝效果逐渐降低,引起塔压超标,塔釜丙烯浪费严重,给装置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和安全隐患。针对该问题,通过对换热设备污垢分析和采取相应措施,逐个排除循环水站供水不足和生物型污垢的可能性,判断出冷凝器循环水微粒污垢为主要原因,制定方案对冷凝器逐个切出进行水力清洗,最终恢复换热效率,消除生产瓶颈,满足了生产需求。同时,分析冷凝器微粒结垢的原因,对丙烯精馏塔采取优化措施,以延缓结垢和杂质堵塞,并为后续清洗工作做好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精馏塔 冷凝器 传热效果 水力清洗
下载PDF
肋片型太阳能集热器热量通道传热效果仿真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刚 李鹏 张辉 《计算机仿真》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9-92,共4页
对肋片型太阳能集热器热量通道传热特性效果进行分析,能够高效提高集热器的使用质量。对太阳能集热器热量通道传热效果进行仿真,需要建立集热器热量通道的湍流模型,分析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传统方法建立集热器单侧吸收高热流密度的传... 对肋片型太阳能集热器热量通道传热特性效果进行分析,能够高效提高集热器的使用质量。对太阳能集热器热量通道传热效果进行仿真,需要建立集热器热量通道的湍流模型,分析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传统方法建立集热器单侧吸收高热流密度的传热数学模型,但忽略了对流体动力学的分析,导致传热效果分析的准确度低,提出一种肋片型太阳能集热器热量通道传热效果分析方法,通过建立集热器热量通道的湍流模型,对集热器热量的湍流进行分析,确定集热器的湍流性能,并通过分析近壁区空气湍流特性,提高集热器热量通道传热特性效果的分析的准确性;对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进行分析,对影响肋片型太阳能集热器热量通道传热效果的参数进行求解,从而实现传热效果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准确描述各参数对肋片型太阳能集热器热量通道传热效果的影响,传热效果分析的准确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片型 太阳能 集热器 热量通道 传热效果
下载PDF
通信用热交换型户外机柜节能降噪设计 被引量:2
18
作者 郭峰 《价值工程》 2012年第24期44-46,共3页
通信用热交换型户外机柜节能降噪设计突破常规使用的集成式热交换器的设计,以一个全新设计的机柜结构,以最简单的风机加散热风道的设计革新了热交换户外机柜的设计,在直接成本、噪音、能耗上均比集成式热交换户外机柜要好,甚至在噪音和... 通信用热交换型户外机柜节能降噪设计突破常规使用的集成式热交换器的设计,以一个全新设计的机柜结构,以最简单的风机加散热风道的设计革新了热交换户外机柜的设计,在直接成本、噪音、能耗上均比集成式热交换户外机柜要好,甚至在噪音和能耗上高于风扇型户外机柜,各项性能指标均高于行标。真正达到功耗小、无污染、防护等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降噪 换热效果 噪音 能耗
下载PDF
矿井回风热回收系统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9
作者 裴婷 张保生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92-194,共3页
矿井回风热回收系统是一种新型的节能系统,利用喷淋换热的方式将回风中的热能置换到水中。针对国内某矿实际情况,通过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探讨了不同的喷淋布置方式及不同水气比、水滴直径等工况对换热效果的影响。模拟分析结果表明,两... 矿井回风热回收系统是一种新型的节能系统,利用喷淋换热的方式将回风中的热能置换到水中。针对国内某矿实际情况,通过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探讨了不同的喷淋布置方式及不同水气比、水滴直径等工况对换热效果的影响。模拟分析结果表明,两级三排逆喷的布置方式,水气比在1.3左右,水滴直径在1 mm左右换热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回风 喷淋换热 换热效果 水气比 水滴直径 热回收
原文传递
化工单元传热过程效果比较 被引量:1
20
作者 曹静 《辽宁化工》 CAS 2016年第1期39-42,共4页
以化工单元传热过程工艺为平台,对普通套管换热器、强化套管换热器、列管换热器和螺旋板换热器及其不同的组合方式进行了传热实验比较,得出化工单元传热过程传热效果:以螺旋板换热器传热效果最好,强化套管换热器与列管换热器次之,普通... 以化工单元传热过程工艺为平台,对普通套管换热器、强化套管换热器、列管换热器和螺旋板换热器及其不同的组合方式进行了传热实验比较,得出化工单元传热过程传热效果:以螺旋板换热器传热效果最好,强化套管换热器与列管换热器次之,普通套管换热器最差。同时,根据装置的设计特点,指出同一类型换热器并流与逆流、并联与串联的传热效果不同,尤其是换热器换热后余热可以回收与再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单元 传热过程 换热器 传热效果 回收利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