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提高风电消纳的大容量储热系统优化控制策略 被引量:15
1
作者 葛维春 李家珏 +3 位作者 李军徽 付英男 邢志同 高凯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80-386,共7页
考虑电力系统、热负荷和电储热系统的多种约束条件,以弃风成本及常规机组污染排放的惩罚函数为目标函数,然后提出电储热的储热控制策略,最后利用风电场实测数据开展仿真。分析在该控制策略下的弃风消纳效果及不同热负荷水平下弃风的利... 考虑电力系统、热负荷和电储热系统的多种约束条件,以弃风成本及常规机组污染排放的惩罚函数为目标函数,然后提出电储热的储热控制策略,最后利用风电场实测数据开展仿真。分析在该控制策略下的弃风消纳效果及不同热负荷水平下弃风的利用情况,验证储热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 储热 热负荷 储能 控制策略
下载PDF
围护结构蓄热性能对建筑负荷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杨柳 侯立强 +2 位作者 刘江 乔宇豪 刘衍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138-3146,共9页
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并充分利用自然气候资源可有效降低建筑能耗,该文探究建筑围护结构蓄热性能对建筑负荷的影响。选取2组外墙保温性能相同但蓄热性能不同的建筑,对比验证建筑室内温度的实测与模拟结果,采用EnergyPlus软件模拟... 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并充分利用自然气候资源可有效降低建筑能耗,该文探究建筑围护结构蓄热性能对建筑负荷的影响。选取2组外墙保温性能相同但蓄热性能不同的建筑,对比验证建筑室内温度的实测与模拟结果,采用EnergyPlus软件模拟分析3种不同蓄热级别建筑外墙的内表面温度、热流密度和建筑冷热负荷,并结合夏季夜间通风探究通风量对建筑冷负荷的影响。结果表明:实测结果与模拟结果吻合较好;对于西安地区,在围护结构保温性能相同的情况下,重质结构外墙的内表面温度冬季较高,夏季较低,冬季热负荷较大,夏季冷负荷较小;建筑夜间通风适宜换气次数为15ach,且对重质建筑的冷负荷影响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热 计算机模拟 热负荷 通风 换气次数
下载PDF
超临界660MW机组直流锅炉蓄热系数计算 被引量:9
3
作者 练海晴 田亮 戴云飞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1-86,共6页
为满足协调控制系统对被控模型准确可靠性的要求,提出了一种通过锅炉设计数据计算蓄热系数的方法,该方法根据工质蓄热能力及有无相变将锅炉汽水系统划分为8个吸热段,分别计算出每段的汽水蓄热系数和金属蓄热系数,最后结合锅炉结构参数... 为满足协调控制系统对被控模型准确可靠性的要求,提出了一种通过锅炉设计数据计算蓄热系数的方法,该方法根据工质蓄热能力及有无相变将锅炉汽水系统划分为8个吸热段,分别计算出每段的汽水蓄热系数和金属蓄热系数,最后结合锅炉结构参数汇总计算得到锅炉总蓄热系数。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超临界660 MW机组直流锅炉蓄热系数约4 000 MJ/MPa;锅炉总蓄热系数中金属蓄热所占比例超过60%,大于汽水蓄热;直流锅炉的单位负荷蓄热系数随锅炉容量的增加呈减少趋势,汽包锅炉的单位负荷蓄热系数大于直流锅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 600 MW机组 直流锅炉 汽水蓄热 金属蓄热 蓄热系数 单位负荷
下载PDF
民用建筑空调负荷计算中应考虑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9
4
作者 叶大法 杨国荣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62-67,共6页
分析了民用建筑舒适性空调负荷计算中表面传热系数、内围护结构负荷、渗透风负荷、设备负荷、蓄热负荷的确定等问题。参考国内外资料,整理出了一些简单实用的计算方法。
关键词 负荷计算 表面传热系数 内围护结构负荷 渗透风负荷 蓄热负荷
下载PDF
基于弃风消纳的热网主动储热优化 被引量:6
5
作者 王楠 张辰 +6 位作者 何旭道 杨雨薇 陈炼 刘浩 王晨晨 姜旭东 叶成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4-122,共9页
为解决由热电联产机组热电耦合特性所引起的弃风现象,基于热负荷可调性,提出基于热网主动储热的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策略。通过分析不同场景下机组输出功率、热网储热效果及等效热负荷变化情况,分别探究了热网被动储热和热负荷可调性... 为解决由热电联产机组热电耦合特性所引起的弃风现象,基于热负荷可调性,提出基于热网主动储热的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策略。通过分析不同场景下机组输出功率、热网储热效果及等效热负荷变化情况,分别探究了热网被动储热和热负荷可调性对风电消纳和系统运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网被动储热和柔性热负荷都可以提高风电消纳水平,但后者要优于前者。此外,热负荷可调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热网储热的主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热网 储热 风电消纳 柔性热负荷
下载PDF
冬季设计日逐时热负荷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徐宏庆 黄季宜 +5 位作者 燕达 崔莹 徐伟 邹瑜 孙宗宇 李骥 《暖通空调》 2018年第7期5-10,共6页
根据《蓄冷空调工程技术规程》的修编要求,对蓄热系统的设计日逐时热负荷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修改了传统热负荷计算方法,完善了蓄热系统的设计计算理论及规范相关内容的修编。
关键词 蓄热系统 逐时热负荷 计算方法 设计日 室外计算逐时温度
下载PDF
燃煤机组变负荷瞬态过程的实时能耗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何宁 谢天 +3 位作者 尹俊杰 王文彬 崔青汝 赵永亮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8-164,共7页
基于燃煤机组稳态工况下的能耗计算方法以及瞬态过程的运行特性,考虑非稳态运行中锅炉蓄热量的变化以及蒸汽热力参数对汽轮机效率的影响,为适应工程应用对该理论模型进行了简化,最终建立了一种更具普适性的能耗分析模型,实现燃煤机组运... 基于燃煤机组稳态工况下的能耗计算方法以及瞬态过程的运行特性,考虑非稳态运行中锅炉蓄热量的变化以及蒸汽热力参数对汽轮机效率的影响,为适应工程应用对该理论模型进行了简化,最终建立了一种更具普适性的能耗分析模型,实现燃煤机组运行全工况下的实时能耗计算。将能耗分析模型应用于某660 MW超超临界燃煤机组,进行了可靠性验证,选取特定的变负荷过程,对比分析了能耗分析模型与热力系统仿真模型的煤耗量计算值。结果表明:实际运行工况下能耗分析模型的煤耗量计算值与实测煤耗量变化趋势相符;2种模型的标准煤耗率最大偏差在1%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机组 能耗分析 标准煤耗率 锅炉蓄热 变负荷
下载PDF
“光火储”一体化发电系统的运行策略研究
8
作者 王强 李斌 +2 位作者 张金宏 王雨萌 杨建蒙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3-161,共9页
为提高新能源消纳,促进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以“光火储”一体化发电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贝叶斯算法优化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建立用电侧负荷需求预测模型。基于燃煤机组(CFPP)的出力特性分析提出以平抑CFPP出力波动为目标的“光火储”一... 为提高新能源消纳,促进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以“光火储”一体化发电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贝叶斯算法优化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建立用电侧负荷需求预测模型。基于燃煤机组(CFPP)的出力特性分析提出以平抑CFPP出力波动为目标的“光火储”一体化发电系统的运行策略。结果表明:热力性能方面,耦合了储能之后对CFPP造成的不利影响可抵消掉;出力波动特性方面,相比于原CFPP,机组连续运行7 d的出力波动率降低7.16%,优化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热能 储热 压缩空气储能 负荷预测 运行策略
下载PDF
间歇用能模式下内、外保温墙体蓄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潘黎 徐强 +1 位作者 邱童 倪钢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9-62,105,共5页
对间歇用能模式下外保温及内保温墙体的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持续测量了实验环境舱围护结构各表面温度及室内外空气温度,进而计算得到了外保温、内保温房间的升(降)温反应系数和蓄热负荷,并比较了2种保温方式的节能效果。结果表明,外... 对间歇用能模式下外保温及内保温墙体的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持续测量了实验环境舱围护结构各表面温度及室内外空气温度,进而计算得到了外保温、内保温房间的升(降)温反应系数和蓄热负荷,并比较了2种保温方式的节能效果。结果表明,外墙内保温房间空气升(降)温速度显著高于外保温房间,蓄热负荷低于外保温房间,节能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用能 墙体保温 热反应速度 蓄热负荷 节能
下载PDF
蓄热式中深层地热供暖系统运行策略分析
10
作者 朱超 师鹏 +3 位作者 张拓 李壮 权琛 李峰 《真空与低温》 2024年第2期196-205,共10页
蓄热式中深层地热供暖系统提取地下2000~3000 m的中深层地热作为热源,并耦合蓄热装置,实现建筑物的清洁供能,平衡电网负荷。系统的运行控制策略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较大。为了研究蓄热式中深层地热供暖系统的运行控制策略,基于TRNSYS软件... 蓄热式中深层地热供暖系统提取地下2000~3000 m的中深层地热作为热源,并耦合蓄热装置,实现建筑物的清洁供能,平衡电网负荷。系统的运行控制策略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较大。为了研究蓄热式中深层地热供暖系统的运行控制策略,基于TRNSYS软件建立了西安地区三种典型公共建筑的热负荷模型和蓄热式中深层地热供暖系统仿真流程。根据三种典型公共建筑的热负荷特性,探究蓄热式中深层地热供暖系统的运行控制策略对电网的“移峰填谷”效果和运行经济性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办公建筑,释能优先运行模式和定比例控制运行模式具有较好的移峰填谷作用,其中,释能优先运行模式的日运行费用最低,为132.35元;对于酒店建筑,由于全天24 h均有热负荷,因此供暖系统运行策略为在谷电时间段内,热泵机组满负荷运行,首先满足建筑热负荷,剩余部分进行蓄热,在峰电时间段内,采用机组优先运行模式,日运行费用为326.83元;对于商场建筑,定比例控制运行模式的移峰填谷作用最佳,日运行费用最低,为120.49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深层地热 蓄热 典型建筑 运行控制策略 移峰填谷
下载PDF
空冷机组凝结水系统蓄能容量定量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练海晴 田亮 张锐锋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1-75,共5页
合理利用凝结水系统蓄能是提高火电机组负荷响应速率的有效手段之一。在分析机组回热加热系统结构及工作机理的基础上,建立各低压加热器及除氧器的质量-能量平衡方程,根据等效焓降法分析凝结水流量同各级抽汽流量之间的关系,计算出凝结... 合理利用凝结水系统蓄能是提高火电机组负荷响应速率的有效手段之一。在分析机组回热加热系统结构及工作机理的基础上,建立各低压加热器及除氧器的质量-能量平衡方程,根据等效焓降法分析凝结水流量同各级抽汽流量之间的关系,计算出凝结水流量变化与发电功率变化之间的静态增益;并依据除氧器容积定量计算出机组凝结水系统蓄能容量。进一步通过对比典型600 MW空冷机组和水冷机组的计算结果,发现相同负荷下空冷机组储能容量较水冷机组储能容量小20%左右;空冷及水冷机组凝结水系统蓄能容量都呈现随功率增加而增加的趋势。所涉及的计算过程及结论对我国华北、西北"富煤少水"地区空冷机组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冷机组 凝结水系统 蓄能容量 负荷调节 等效焓降
下载PDF
基于电力蓄冷蓄热技术的探讨 被引量:2
12
作者 许培德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第4期36-39,共4页
本文主要介绍采用电力蓄冷蓄热技术的理由、及应用状况与发展现状,归纳了电力蓄冷蓄热技术特点、适用范围与运行模式,提出采用蓄冷蓄热技术的优点及对电网"削峰填谷"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电力蓄冷 电力蓄热 蓄冷蓄热模式 削峰填谷
下载PDF
基于330MW供热机组储热罐选型方案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金楹 曹伟 +1 位作者 杨一盈 董铮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65-69,共5页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供热需求日益增长。为解决某330MW机组在深调期供热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在非深调期配置储热罐储热,深调期辅助供热的策略,并据此设计了一种储热罐容积配置的计算方法。分析结果显示,随着热用户热负荷需求的增加,机...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供热需求日益增长。为解决某330MW机组在深调期供热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在非深调期配置储热罐储热,深调期辅助供热的策略,并据此设计了一种储热罐容积配置的计算方法。分析结果显示,随着热用户热负荷需求的增加,机组储热罐容量呈现增加趋势,而储热抽汽量逐渐减少。验证了330MW机组通过非深调期的储热策略,技术上可以满足深调期增加的热负荷需求。为供热机组储热罐容量的选择和优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热罐 热负荷 深调
下载PDF
农村空气源热泵系统蓄热模式对电网负荷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云鹤 王刚 +1 位作者 高寒 胡松涛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4期111-117,共7页
空气源热泵由于高效节能等优势在农村清洁取暖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大规模的使用也造成了电网尖峰负荷的增加及不平衡率的增大,对电网的可靠性提出了新的挑战。为评估蓄热技术对电网削峰填谷的作用潜力,选取典型农村建筑为研究对象,在TRN... 空气源热泵由于高效节能等优势在农村清洁取暖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大规模的使用也造成了电网尖峰负荷的增加及不平衡率的增大,对电网的可靠性提出了新的挑战。为评估蓄热技术对电网削峰填谷的作用潜力,选取典型农村建筑为研究对象,在TRNSYS平台搭建供暖仿真模型,模拟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不同蓄热模式对电网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空气源热泵直接供暖模式,水箱蓄热的供暖模式和建筑本体蓄热的供暖模式可在保证室内热舒适性的前提下分别使电网最大峰谷差率降低52.5%和47.7%,电网负荷率增加9.9%和8.8%,不仅有利于电网的平稳运行,而且提高了发电设备利用率。在峰谷电价条件下,蓄热供暖模式的运行费用降低3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源热泵 蓄热模式 TRNSYS模拟 电网负荷 不平衡率
下载PDF
空调系统舒适性与负荷计算层次性探讨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赤晖 《制冷与空调》 2008年第3期12-15,共4页
探讨空调系统舒适性和负荷计算的层次性。在计算空气调节区负荷时,应注意不同空调方式对人体热舒适性的影响。并从负荷计算的层次性出发,讨论在计算每一层次负荷时涉及的负荷类别及应考虑的因素,以合理选择空调设备。
关键词 负荷计算 热舒适 蓄热负荷 空调调节区 同时使用系数
下载PDF
船舶中央冷却系统热负荷波动抑制器储放热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小虎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76-1284,共9页
针对船舶动力装置中央冷却系统中存在的高功率热负荷波动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相变材料储热填充床换热器的热负荷波动抑制器。构建以低熔点金属镓为储热材料的相变储热填充床换热器,建立了换热器流动传热分析模型和相应的数值计算模型... 针对船舶动力装置中央冷却系统中存在的高功率热负荷波动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相变材料储热填充床换热器的热负荷波动抑制器。构建以低熔点金属镓为储热材料的相变储热填充床换热器,建立了换热器流动传热分析模型和相应的数值计算模型,并对其储放热性能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换热器整体的流动和传热无量纲关系曲线,分析了换热器储放热过程中温度、储热功率和储热量的变化特征,总结了换热器有效储热率随储热时间和放热时间的变化关系,分析了波动入口温度下换热器循环储放热特性。所构建的填充床换热器储热功率在400~450 k W量级,储热密度达320 MJ/m^(3),在入口温度以(30±10)℃(周期5 min)正弦波动时,出口温度可稳定保持在(30±0.5)℃范围,可起到很好的温度缓冲作用,有效消除波动热负荷造成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冷却系统 低熔点金属 相变储热 填充床 波动热负荷
原文传递
抽凝机组耦合热电转换辅助调峰系统参数设计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浩腾 宋民航 王金星 《南方能源建设》 2022年第3期72-79,共8页
[目的]为适应新能源电力并网需求,原有抽凝热电联产机组深度调峰供热改造已为重要途径之一。现有包括电热泵和电锅炉在内的热电转换装置为辅助火电机组调峰提供了潜在途径。[方法]以350 MW抽凝机组为例,建立了以热电转换装置辅助调峰参... [目的]为适应新能源电力并网需求,原有抽凝热电联产机组深度调峰供热改造已为重要途径之一。现有包括电热泵和电锅炉在内的热电转换装置为辅助火电机组调峰提供了潜在途径。[方法]以350 MW抽凝机组为例,建立了以热电转换装置辅助调峰参数优化模型,重点分析了热电转换设备参数对深度调峰性能的影响;其次,分别对比了电热泵和蓄热电锅炉两种典型热电转换系统在不同装置容量、不同放热速率下的调峰深度;最后,介绍了300 MW燃煤机组的煤耗率与污染物排放水平,指出本系统的节能效益,并给出热电转换装置的最优参数。[结果]结果显示:当电热泵的热功率为100 MW、放热速率与热功率相匹配也为100 MW时,机组的调峰深度达到最大值,为73 MW左右;当蓄热式电锅炉的电功率为45 MW、放热速率为100 MW时,机组的调峰深度达到最大值,为70.05 MW。蓄热式电锅炉的储热量在24 h中内略有增加,净储热量的数值为967.5 kWh。[结论]功率和放热速率是衡量热电转换装置辅助机组调峰能力的重要参数,且二者之间要有一定程度上的匹配性,针对不同情景灵活匹配热电转换装置的类型与参数可大幅提升机组的调峰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联产 热电转换装置 储热容量 放热速率 深度调峰
下载PDF
建筑实体蓄能的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荣国华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2020年第1期84-87,98,共5页
本文提出,夜间利用建筑实体作为蓄能载体,夏季把冷量、冬季把热量蓄存其中,白天用于制冷或采暖,可以延迟空调系统的开机时间,利用室外天然冷源和峰谷平电价,节省投资的运行费用,这是简单宜行的蓄能方法。
关键词 建筑实体 蓄能 热容量 蓄能温度 附加冷负荷
下载PDF
利用蓄热提升机组快速变负荷能力的研究
19
作者 王理 赵明 王广田 《电力系统装备》 2020年第9期57-58,共2页
电网调度以及供热用户对电、热负荷速率变化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濮阳热电机组的锅炉响应远远慢于汽机响应,因此需要对燃烧系统及供热系统进行优化。本文从技术层面出发,在加快燃料响应速度的同时,充分利用供热机组的蓄热能力提升机组快速... 电网调度以及供热用户对电、热负荷速率变化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濮阳热电机组的锅炉响应远远慢于汽机响应,因此需要对燃烧系统及供热系统进行优化。本文从技术层面出发,在加快燃料响应速度的同时,充分利用供热机组的蓄热能力提升机组快速变负荷,为改善机组负荷响应性能提出了新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变负荷 蓄热 负荷响应
下载PDF
冰蓄冷技术在医院的运用
20
作者 龚艺 《电力需求侧管理》 2011年第6期36-37,共2页
冰蓄冷空调技术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美国,并在20世纪70、80年代世界能源危机时得到大力发展,目前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使用较多。以当地医院为例对冰蓄冷技术的运用及优点进行了分析,运行显示,该技术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关键词 冰蓄冷技术 蓄热锅炉 移峰填谷 应用实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