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9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沥青混凝土疲劳损伤自愈合行为研究进展(1)——自愈合行为机理与表征方法 被引量:46
1
作者 孙大权 张立文 梁果 《石油沥青》 2011年第5期7-11,共5页
沥青混凝土具有自愈合能力已经得到证实,并且沥青混凝土自愈合行为是研究沥青混凝土疲劳性能、建立室内外疲劳寿命关系、增强抗疲劳能力的基础。根据近20a来国内外有关沥青混凝土疲劳损伤自愈合行为相关报道,就沥青混凝土自愈合行为机... 沥青混凝土具有自愈合能力已经得到证实,并且沥青混凝土自愈合行为是研究沥青混凝土疲劳性能、建立室内外疲劳寿命关系、增强抗疲劳能力的基础。根据近20a来国内外有关沥青混凝土疲劳损伤自愈合行为相关报道,就沥青混凝土自愈合行为机理、自愈合行为评价指标及其测试方法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凝土 疲劳损伤 自愈合 机理 评价指标
下载PDF
条件性必需氨基酸在创伤愈合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8
2
作者 蒋与刚 徐琪寿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CAS 2002年第3期59-62,共4页
研究表明 ,精氨酸 (Arg)、谷氨酰胺 (Gln)、牛磺酸 (Tau)等条件性必需氨基酸 (conditionallyessentialaminoacid ,CEAA)与创伤愈合关系密切。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资料显示 ,适量补充CEAA有利于创伤后机体的伤口愈合与功能恢复。其作用可... 研究表明 ,精氨酸 (Arg)、谷氨酰胺 (Gln)、牛磺酸 (Tau)等条件性必需氨基酸 (conditionallyessentialaminoacid ,CEAA)与创伤愈合关系密切。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资料显示 ,适量补充CEAA有利于创伤后机体的伤口愈合与功能恢复。其作用可能是通过对自由基代谢、免疫功能、NO的代谢等影响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件性必需氨基酸 创伤愈合 作用 机制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中药促进骨折愈合在细胞分子水平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7
3
作者 张坤 牛良晨 +1 位作者 袁福杰 柳申鹏 《中国骨伤》 CAS 2017年第8期777-782,共6页
中药被广泛应用于治疗骨折和骨质疏松等骨科相关疾病,已有许多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证明中药,如淫羊藿、骨碎补等可刺激骨再生和抑制骨再吸收,最终促进骨折愈合。许多细胞实验证明这些中药成分可上调胞内成骨性转录因子和成骨相关基因产... 中药被广泛应用于治疗骨折和骨质疏松等骨科相关疾病,已有许多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证明中药,如淫羊藿、骨碎补等可刺激骨再生和抑制骨再吸收,最终促进骨折愈合。许多细胞实验证明这些中药成分可上调胞内成骨性转录因子和成骨相关基因产物表达,诱导前成骨细胞成骨分化和刺激成骨细胞增殖,促进骨结节形成和基质矿化。同时也可上调胞内破骨性转录因子和破骨相关基因产物表达,抑制前破骨细胞破骨分化和破骨细胞骨再吸收活性。此外这些中药成分还可影响胞内信号通路发挥以上相同的作用。由此发现前成骨细胞和前破骨细胞中的成骨性和破骨性转录因子、转录因子调节的基因表达和信号通路是中药促进骨折愈合的主要分子机制,也是目前中药促进骨折愈合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骨折愈合 分子机制 信号通路
下载PDF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创面愈合中的应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5
4
作者 谢闪亮 郭光华 闵定宏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97-400,共4页
封闭负压引流(VAC)技术是1997年美国外科医师提出的一种治疗难愈性创面的方法。因其有着快速封闭创面、控制感染、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等诸多功能,经过国内外无数研究者的应用与改进,现已广泛应用于各种急、慢性创面的治疗,并取... 封闭负压引流(VAC)技术是1997年美国外科医师提出的一种治疗难愈性创面的方法。因其有着快速封闭创面、控制感染、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等诸多功能,经过国内外无数研究者的应用与改进,现已广泛应用于各种急、慢性创面的治疗,并取得了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伤口疗法 伤口愈合 机制
原文传递
基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三七/白及胶海绵促进糖尿病足溃疡模型大鼠创面愈合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31
5
作者 雷霆 孙东旭 +3 位作者 周军 魏海梁 张习禄 陈志国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83-487,共5页
目的:研究三七/白及胶海绵促进糖尿病足溃疡(DFU)模型大鼠创面愈合的作用机制。方法:取健康SD大鼠,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模型,再以钕铁硼磁铁压轧大鼠背部制作溃疡创面造成DFU模型。将60只DFU模型... 目的:研究三七/白及胶海绵促进糖尿病足溃疡(DFU)模型大鼠创面愈合的作用机制。方法:取健康SD大鼠,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模型,再以钕铁硼磁铁压轧大鼠背部制作溃疡创面造成DFU模型。将60只DFU模型大鼠随机分为A组(空白组,即生理盐水纱布组)、B组(凡士林纱布组)、C组(明胶海绵组)、D组(三七/白及胶海绵组),每组15只。各组大鼠分别给予相应纱布/敷料覆盖创面进行干预治疗,每1~2天换药1次。干预治疗后第3、7天时,分别肉眼观察各组大鼠创面愈合情况并计算创面愈合率;采集创缘组织制作苏木精-伊红(HE)染色切片,在显微镜下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测定创面组织中β-连环素(β-catenin)、糖原合成激酶-3β(GSK-3β)、R-脊椎蛋白3(Rspo3)的m RNA表达水平。结果:干预治疗后第3、7天时,与A、B、C组分别比较,D组大鼠创面愈合率显著升高(P<0.05);创面组织的炎细胞浸润、胶原纤维沉积、毛细血管和肉芽组织生长均明显增加;β-catenin、Rspo3的mRNA表达水平均有升高,GSK-3β的mRNA表达水平均有降低,且除了干预治疗后第3天时的β-catenin和第7天时的GSK-3β与C组比较差异不显著外,其余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七/白及胶海绵可有效促进DFU模型大鼠溃疡创面愈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Wnt/β-catenin通路中β-catenin、Rspo3的m RNA表达的上调和GSK-3β的mRNA表达的下调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白及胶海绵 糖尿病足溃疡 创面 促愈合 WNT/Β-CATENIN通路 机制 大鼠
下载PDF
植物嫁接体接口愈合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6
作者 苗丽 李衍素 +2 位作者 范兴强 贺超兴 于贤昌 《植物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7-28,共12页
嫁接效率的提高依赖于嫁接体接口的愈合速率,接口愈合涉及创伤反应、生理生化过程、细胞和组织分化、砧木和接穗间信号交流和维管束重连过程。明确愈合过程的机制,不仅对维管系统发育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而且对嫁接苗生产具有... 嫁接效率的提高依赖于嫁接体接口的愈合速率,接口愈合涉及创伤反应、生理生化过程、细胞和组织分化、砧木和接穗间信号交流和维管束重连过程。明确愈合过程的机制,不仅对维管系统发育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而且对嫁接苗生产具有一定技术指导意义。本文简要概述了嫁接体接口的解剖结构、愈合过程、影响嫁接体接口愈合的因素,着重讨论了接口愈合的生理生化特征及相关的分子机制,并展望了将来嫁接接口愈合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嫁接 愈合过程 愈合机制
原文传递
中药对伤口愈合干预作用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26
7
作者 冯鑫 周永梅 房德敏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498-1501,共4页
创面愈合是创伤后的病理过程,正常情况下可通过自体调节功能使伤口愈合。但是临床上也常会出现因感染、血运不畅等多种原因导致伤口经久不愈的病例。外用中药在治疗难愈创面方面具有独到之处,中医药理论将外用中药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机... 创面愈合是创伤后的病理过程,正常情况下可通过自体调节功能使伤口愈合。但是临床上也常会出现因感染、血运不畅等多种原因导致伤口经久不愈的病例。外用中药在治疗难愈创面方面具有独到之处,中医药理论将外用中药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机理总结为: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煨脓长肉及祛腐生肌。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外用中药可以通过创面多种细胞及细胞生长因子间的交互调节作用;加强创面免疫活性细胞氧化代谢功能;改善创面微循环;调节创面p H值等诸多途径促进伤口愈合。文章将从这两个方面对近年来中药干预伤口愈合的作用机理研究进行详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创面愈合 作用机制 中医药理论 现代医学理论
下载PDF
中药治疗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8
作者 徐向 王琛 陆金根 《中医药导报》 2020年第12期167-170,共4页
为了解中药对肛瘘术后创面愈合作用机制的进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总结分析中药如何影响肛瘘术后感染性、难愈性创面的修复过程。分析研究发现中药可激活不同信号通路,调节多种生长因子发挥协同作用,主要有抑制感染、促血管新生、抑制瘢... 为了解中药对肛瘘术后创面愈合作用机制的进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总结分析中药如何影响肛瘘术后感染性、难愈性创面的修复过程。分析研究发现中药可激活不同信号通路,调节多种生长因子发挥协同作用,主要有抑制感染、促血管新生、抑制瘢痕形成等几个方面,表明中药可以多靶点、多环节的参与到肛瘘术后的创面愈合中,在减少炎性渗出、缓解疼痛、促进肉芽生长等方面都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肛瘘 术后 创面愈合 作用机制 综述
下载PDF
智能自愈合凝胶研究进展及在钻井液领域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22
9
作者 孙金声 赵震 +5 位作者 白英睿 吕开河 王金堂 王韧 王晨烨 戴立瑶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706-1718,共13页
自愈合凝胶是一类受损后能自行愈合形成接近整体凝胶强度的智能材料。通过系统介绍基于疏水、氢键和静电作用的物理自愈合凝胶和基于亚胺键、酰腙键和Diels-Alder反应的动态化学键作用的化学自愈合凝胶的研究进展,结合钻井液应用实践以... 自愈合凝胶是一类受损后能自行愈合形成接近整体凝胶强度的智能材料。通过系统介绍基于疏水、氢键和静电作用的物理自愈合凝胶和基于亚胺键、酰腙键和Diels-Alder反应的动态化学键作用的化学自愈合凝胶的研究进展,结合钻井液应用实践以及不同类型自愈合凝胶材料自身特性,总结了自愈合凝胶材料在钻井液防漏、堵漏、固壁和降滤失领域的应用前景。自愈合凝胶材料可作为随钻防漏和堵漏剂,进入井下高渗基质和裂缝后聚集堆积,自行愈合形成整体高强度凝胶封堵漏失通道;作为固壁材料可通过氢键、静电和黏滞作用吸附聚集在井筒壁面,愈合后形成高强度凝胶固壁层,封堵孔隙和微裂缝,强化井壁稳定性;作为降滤失材料可与黏土、聚合物协同作用,愈合后在井壁形成一层致密的高强度滤饼,降低钻井液滤失量。自愈合凝胶材料在钻井液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将促进钻井液技术的智能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自愈合凝胶 愈合机理 防漏堵漏 化学固壁 降滤失
原文传递
创面愈合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0
作者 王科 晁生武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21年第1期81-84,共4页
创面是一种以皮肤缺损或功能受限为主要特征的常见外科病症。感染、异物、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及某些基础疾病等因素不仅会影响创面的愈合,持续发展甚至还会出现全身皮肤感染,代谢紊乱,创周血管硬化,周围神经损伤及肢体功能障碍等一系列并... 创面是一种以皮肤缺损或功能受限为主要特征的常见外科病症。感染、异物、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及某些基础疾病等因素不仅会影响创面的愈合,持续发展甚至还会出现全身皮肤感染,代谢紊乱,创周血管硬化,周围神经损伤及肢体功能障碍等一系列并发症。创面愈合问题一直是烧伤整形科面临的最具挑战的问题。本文阐述了国内外对相关炎症因子、生长因子、免疫细胞及相关信号通路在创面修复中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促进创面愈合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和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口愈合 细胞因子类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渗透结晶型裂缝自愈合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及其机理 被引量:22
11
作者 黄伟 王平 +1 位作者 尹万云 陈德鹏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8-30,共3页
从混凝土组成出发,通过渗透结晶型裂缝自愈合混凝土的抗渗试验,研究了自制SJ渗透结晶复合材料掺量对混凝土裂缝自愈合性能的影响,同时开展了渗透结晶型裂缝自愈合混凝土的强度试验、凝结时间试验以及SJ渗透结晶复合材料的安定性试验。... 从混凝土组成出发,通过渗透结晶型裂缝自愈合混凝土的抗渗试验,研究了自制SJ渗透结晶复合材料掺量对混凝土裂缝自愈合性能的影响,同时开展了渗透结晶型裂缝自愈合混凝土的强度试验、凝结时间试验以及SJ渗透结晶复合材料的安定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掺加SJ渗透结晶复合材料的裂缝自愈合混凝土试件抗渗性能得到明显提高,强度亦有显著改善,且对水泥体积安定性和混凝土的凝结时间不构成不利影响。渗透结晶型裂缝自愈合混凝土的裂缝自愈合机理主要在于:渗透结晶活性物质遇水催化Ca2+形成结晶体沉淀,堵塞混凝土的裂缝而实现裂缝自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结晶 自愈合 抗渗 机理
下载PDF
创面修复科与社区医疗联动机制的探索 被引量:21
12
作者 谢挺 葛敏 陆树良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3-44,共2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疾病谱已发生显著变化。创面疾病是现今社会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创面形成涉及创伤、全身(局部)性疾病、人口老龄化等多种因素,累及人群广泛。多中心慢性创面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慢性创面高发年龄段为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疾病谱已发生显著变化。创面疾病是现今社会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创面形成涉及创伤、全身(局部)性疾病、人口老龄化等多种因素,累及人群广泛。多中心慢性创面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慢性创面高发年龄段为40~59岁(31%)和60~80岁(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 创面修复 联动机制
原文传递
益气生血法治疗肛瘘术后切口愈合缓慢的机理探讨 被引量:20
13
作者 倪羽佳 隋华 +3 位作者 周琪 胡凤林 夏士林 尚东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8期753-756,共4页
[目的]探讨益气生血法治疗肛瘘术后切口愈合缓慢的理论依据。[方法]分析中医古籍中对于肛瘘及肛瘘术后切口愈合缓慢的记载,结合临床归纳肛瘘术后切口愈合缓慢的新诊断标准,阐述气血与肛瘘术后创面的关系,总结益气生血法对于肛瘘术后切... [目的]探讨益气生血法治疗肛瘘术后切口愈合缓慢的理论依据。[方法]分析中医古籍中对于肛瘘及肛瘘术后切口愈合缓慢的记载,结合临床归纳肛瘘术后切口愈合缓慢的新诊断标准,阐述气血与肛瘘术后创面的关系,总结益气生血法对于肛瘘术后切口愈合缓慢的作用。[结果]肛瘘术后愈合缓慢的创面属于中医溃疡的范畴,诊断时间多在三周以上,属于中医疮疡愈合的后期,病机主要为气血亏虚,失于濡养,致创面新肉生长缓慢,迁延不愈。针对其病因病机,采用益气生血的治疗原则,并选用益气生血法代表方当归补血汤治疗,所用方药不仅切中肛瘘术后切口愈合缓慢的病机关键,又符合现代药理学研究结果,可促进术后创面的恢复。[结论]运用补气生血法治疗肛瘘术后切口愈合缓慢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值得临床参考、借鉴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瘘术后 切口 愈合缓慢 溃疡 益气生血法 机理
下载PDF
中医药促进创面愈合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4
作者 王羽侬 王顺梅 +2 位作者 唐莹 代红雨 王伊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19期156-158,共3页
创面愈合是一个有许多因素参与调控的复杂过程,中医药在促进创面愈合方面有良好的疗效,目前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从促进肉芽组织形成、增加创面胶原产生、调节创面免疫功能和促进创面生长因子表达等方面综述了近年中... 创面愈合是一个有许多因素参与调控的复杂过程,中医药在促进创面愈合方面有良好的疗效,目前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从促进肉芽组织形成、增加创面胶原产生、调节创面免疫功能和促进创面生长因子表达等方面综述了近年中医药促进创面愈合机制的研究进展,并简要小结了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创面愈合 机制 肉芽 胶原 生长因子
下载PDF
促进骨折愈合的治疗策略及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5
作者 王小璐 崔宇 张令强 《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1-130,共10页
骨折愈合和修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膜内成骨和软骨内成骨两种方式。绝大多数骨折患者经治疗后可以愈合,但由于术后感染、患者自身成骨能力差等原因,仍有5%~10%的骨不连患者无法愈合进而导致截肢等风险。目前骨不连的治疗包括自体骨... 骨折愈合和修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膜内成骨和软骨内成骨两种方式。绝大多数骨折患者经治疗后可以愈合,但由于术后感染、患者自身成骨能力差等原因,仍有5%~10%的骨不连患者无法愈合进而导致截肢等风险。目前骨不连的治疗包括自体骨移植、使用重组生长因子BMP等策略,但尚无获得批准的治疗药物,因此还需对骨折愈合过程中的生物学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寻找其他低风险、高治愈效率的替代疗法。该综述简要介绍了骨损伤后骨折修复和再生的生物学过程,总结了目前临床上用于促进骨折愈合的方法,并对促进骨折愈合的重要分子机制及作用靶点等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愈合 临床治疗 分子机制 潜在靶点
原文传递
应用人工真皮修复骨外露创面的机制 被引量:18
16
作者 陈欣 王成 +2 位作者 张琮 黄鑫 曹华山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08-312,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人工真皮修复骨外露创面的机制。方法新西兰大耳兔72只,于头颅顶部制作创面模型,根据创面基底情况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3组各24只:(1)皮肤缺损组:切除皮肤保留颅骨骨膜;(2)骨膜缺损组:切除皮肤及颅骨骨膜,暴... 目的探讨应用人工真皮修复骨外露创面的机制。方法新西兰大耳兔72只,于头颅顶部制作创面模型,根据创面基底情况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3组各24只:(1)皮肤缺损组:切除皮肤保留颅骨骨膜;(2)骨膜缺损组:切除皮肤及颅骨骨膜,暴露颅骨;(3)骨烧伤组:在骨膜缺损组的基础上,将裸露颅骨用电烙铁烫伤致颅骨表层坏死,然后在各个创面上移植人工真皮。于移植后1、2、3、4周每组各取2只切取移植的人工真皮制作标本,HE染色观察人工真皮血管化情况;每组各4只进行伊文蓝灌注实验,定量检测组织中伊文蓝含量,间接测定人工真皮血管化程度。结果移植后1周,皮肤缺损组人工真皮内细胞充填较多,并有少量新生血管生长,其余2组仅见少量炎性细胞,新生血管很少;移植后2周,皮肤缺损组人工真皮内大量新生血管和成纤维细胞充填,骨膜缺损组和骨膜烧伤组人工真皮血管化迟滞;移植后3~4周骨膜缺损组和骨膜烧伤组人工真皮血管化程度接近皮肤缺损组,血管化较满意,形成有血运的薄层组织膜。伊文蓝灌注实验结果:移植后2周后人工真皮内染料灌注量皮肤缺损组即接近峰值,均显著高于骨膜缺损组和骨烧伤组[(2741±976)比(1039±590)和(403±209)μg/g,均P〈0.01]。移植后3周皮肤缺损组和骨膜缺损组均达峰值,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显著高于骨烧伤组[(2943±793)和(2255±316)比(1125±404)μg/g,均P〈0.01];移植后4周骨烧伤组达峰值,仍均低于皮肤缺损组和骨膜烧伤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09±787)比(2298±778)和(2141±385)μg/g,均P〉0.05]。结论由于骨膜的缺乏和损伤,骨外露创面移植人工真皮后血管化过程延迟,其血管化过程主要起源自骨外露创面周边正常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 人工 创伤和损伤 伤口愈合 修复机制
原文传递
外用中药促进烧伤创面愈合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7
作者 赵前思 王雄 吴金虎 《医学综述》 2014年第16期3003-3005,共3页
烧伤创面的愈合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由炎性细胞、修复细胞、细胞外基质及各种组织等多个因素在机体的调控下,完整而有序的进行一系列修复活动。烧伤治疗中临床多根据创面的具体情况,采用外用药物进行治疗。外用中药作用广泛,疗效独... 烧伤创面的愈合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由炎性细胞、修复细胞、细胞外基质及各种组织等多个因素在机体的调控下,完整而有序的进行一系列修复活动。烧伤治疗中临床多根据创面的具体情况,采用外用药物进行治疗。外用中药作用广泛,疗效独特,通过抗炎抑菌,调节创面免疫功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影响生长因子分泌等途径对烧伤创面愈合过程的各个阶段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创面愈合 外用中药 机制
下载PDF
益肾补骨汤促进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术后骨折愈合的效果及作用机制分析 被引量:16
18
作者 刘素明 杨礼跃 +1 位作者 王泰俊 傅智平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期56-62,共7页
【目的】探究益肾补骨汤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术后骨折愈合的临床效果及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将83例骨质疏松症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拟行PFNA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42例和中药组41例。2组患... 【目的】探究益肾补骨汤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术后骨折愈合的临床效果及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将83例骨质疏松症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拟行PFNA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42例和中药组41例。2组患者均给予PFNA手术治疗,术后均给予镇痛、抗生素预防感染、低分子肝素钠预防静脉血栓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常规组给予口服碳酸钙D3片治疗,中药组给予口服益肾补骨汤治疗,疗程为3个月并随访24个月以上。观察2组患者术前、术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红细胞沉降率、骨代谢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观察过程中,常规组和中药组分别有2例和1例失访,最终有80例患者(每组各40例)完成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41.9±8.3)个月。(2)术后3 d和1周,2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且中药组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1)。(3)术后1周和10周,2组患者的红细胞沉降率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且中药组在术后1周对红细胞沉降率的降低作用明显优于常规组(P<0.01)。(4)中药组的骨折愈合时间为(11.0±0.65)周,较常规组的(12.2±1.18)周明显缩短(P<0.01)。(5)术后10周,中药组血清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INP)、骨钙素(OC)、骨碱性磷酸酶(BAL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水平及常规组血清tPINP、OC、IGF-Ⅰ水平均较术后1周明显升高(P<0.05),且中药组血清tPINP、OC、BALP、IGF-Ⅰ水平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或P<0.01)。(6)术后10周,2组患者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5b)、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sCTx)水平均较术后1周明显降低(P<0.05),且中药组血清iPTH、TRACP5b、sCTx水平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1)。(7)中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2/40),明显低于常规组的20.0%(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肾补骨汤 骨质疏松症 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 骨折愈合 潜在机制
原文传递
火针疗法的机制及其治疗丹毒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9
作者 张盼 王遵来 +2 位作者 葛超 黄朋涛 左海峰 《吉林中医药》 2015年第4期418-420,共3页
目的总结近年来火针疗法的机制及其治疗丹毒的研究进展。方法对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进行检索(1994-),以"火针""机制"及"丹毒"为关键词,对搜索到的火针疗法的机制研究报道及火针... 目的总结近年来火针疗法的机制及其治疗丹毒的研究进展。方法对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进行检索(1994-),以"火针""机制"及"丹毒"为关键词,对搜索到的火针疗法的机制研究报道及火针治疗丹毒的研究报道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对火针疗法机制的认识逐渐完善,火针治疗下肢丹毒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结论火针治疗丹毒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针疗法 治病机制 丹毒 综述 火针疗法机制
下载PDF
把握创面修复的规律和特征促进创面愈合 被引量:17
20
作者 陆树良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01-403,共3页
创面修复具有其内在的病理生理机制,呈现复杂的网络调控性,但这些内容在我国乃至全球的医学本科教育体系中未能详尽或不系统。因此,不从事创面修复研究的临床医师难以全面理解创面修复机制及其与临床进程的关系。本文通过对创面修复相... 创面修复具有其内在的病理生理机制,呈现复杂的网络调控性,但这些内容在我国乃至全球的医学本科教育体系中未能详尽或不系统。因此,不从事创面修复研究的临床医师难以全面理解创面修复机制及其与临床进程的关系。本文通过对创面修复相关机制的理解,归纳了与临床实践相关的创面修复的序贯性、局域性、时限性特征,为创面修复的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口愈合 机制 规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