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球伦理”与“文明冲突” 被引量:24
1
作者 汤一介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79-83,共5页
1993年 9月在美国芝加哥世界宗教大会上发表的《走向全球伦理宣言》 ,希望能在不同文化传统中找到某些维护世界和平的伦理原则 ,找到“一种最低限度的基本共识”。这是一个值得认真讨论的非常重大的课题。对此本文提出四点看法 :寻求伦... 1993年 9月在美国芝加哥世界宗教大会上发表的《走向全球伦理宣言》 ,希望能在不同文化传统中找到某些维护世界和平的伦理原则 ,找到“一种最低限度的基本共识”。这是一个值得认真讨论的非常重大的课题。对此本文提出四点看法 :寻求伦理观念上的“最低限度的共识”很有意义 ,因为人类在伦理问题上必定有其共同的方面 ,必定存在可以为不同文化传统的民族与国家共同接受的伦理准则 ;寻求“全球伦理”需从各个民族文化传统中吸取资源 ,在尊重各民族文化传统的伦理价值的基础上 ,发掘和利用有利于构建全球伦理的思想和观点 ;寻求“全球伦理”必须关注当今人类存在的重大问题 ,如“和平与发展”问题、政治问题、社会问题、经济问题、环境问题等 ;“和而不同”应是寻求“全球伦理”的原则 ,此原则不仅对消除不同国家与民族间的矛盾、冲突、战争有正面的积极意义 ,而且亦是推动各国家、各民族文化健康发展的动力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伦理 文明冲突 文化传统 "和而不同"
下载PDF
《锦绣谷之恋》英译的“双性同体”阐释
2
作者 唐昉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58-66,共9页
《锦绣谷之恋》是王安忆创作的中国女性主义小说,描述了女性在情感中自我心理和意识的成长过程。从“双性同体”视角剖析这部当代中国女性文学的英译实践,旨在发掘译者如何彰显原文的女性意识,传递作者的写作意图。小说的英译本合译者... 《锦绣谷之恋》是王安忆创作的中国女性主义小说,描述了女性在情感中自我心理和意识的成长过程。从“双性同体”视角剖析这部当代中国女性文学的英译实践,旨在发掘译者如何彰显原文的女性意识,传递作者的写作意图。小说的英译本合译者杜博妮和陈迈平具备双性视角,有意识地移情于女主人公,采用增补、显化和变通策略贴切再现原文的女性意识,体现出原文与译文之间相互依存、和而不同的“双性同体”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主义翻译 《锦绣谷之恋》 双性同体 和而不同
下载PDF
障碍与超越——论中西方思维模式的不同与跨文化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林婧媛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48-51,共4页
中西方思维模式的不同在跨文化研究中形成障碍。超越障碍,努力寻求文化差异和文化身份的认同,是跨文化研究的目标之一。在跨文化研究中应注重思维模式的差异,倡导一种平等的、互为主体的文化对话,体现和而不同的价值原则。
关键词 思维模式 思维定式 跨文化研究 和而不同
下载PDF
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渊源及历史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樊绥平 《新疆财经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41-44,共4页
和谐及其和谐社会思想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渊源。“和谐”的哲学内涵是“和而不同”。“和谐社会”有两种形态:一种是低级的小康(糠)社会;一种是高级的大同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是科学发展观的延续和发展... 和谐及其和谐社会思想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渊源。“和谐”的哲学内涵是“和而不同”。“和谐社会”有两种形态:一种是低级的小康(糠)社会;一种是高级的大同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是科学发展观的延续和发展,是中国走向世界的最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 和而不同 文化渊源 历史意义
下载PDF
和谐社会建设中需要重视的差异性问题 被引量:1
5
作者 胡利平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9-102,共4页
和谐社会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社会和谐是相对的,差异性和谐才是现实的和具体的,而差异性和谐必将始终存在。考察差异性和谐存在的历史必然性及其现实维度,并力求在现实性层面承认差异性存在的必然性基础... 和谐社会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社会和谐是相对的,差异性和谐才是现实的和具体的,而差异性和谐必将始终存在。考察差异性和谐存在的历史必然性及其现实维度,并力求在现实性层面承认差异性存在的必然性基础上,探寻解决差异性和谐问题的有效措施,将是中国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亟需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差异性和谐 公平正义
下载PDF
孔子和而不同思想的创新之道及其对青少年的启示 被引量:1
6
作者 朱丽云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175-178,共4页
我们对孔子和而不同思想的理解,要将其置于史伯等人"和实生物"思想的历史源流中,要把它放置在人与人、自然和社会关系的创新发展大格局中,而不能只局限于君子和小人的比较视域。孔子和而不同思想的创新之道是矛盾创新、社会... 我们对孔子和而不同思想的理解,要将其置于史伯等人"和实生物"思想的历史源流中,要把它放置在人与人、自然和社会关系的创新发展大格局中,而不能只局限于君子和小人的比较视域。孔子和而不同思想的创新之道是矛盾创新、社会关系创新、个性创新、承传创新、德性创新等思想的总体,它是当今我国弘扬创新文化、践行创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传统文化支撑和驱动力量,对青少年创新发展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我们的应试教育模式和各种标准化考试抑制了青少年的创新个性。因此,青少年要汲取孔子和而不同的创新发展理念,学会矛盾创新或问题创新,追求个性创新,遵循承传创新和德性创新之道,这样才能适应社会、时代和各种用人市场的需求,也才能使自己的生命永葆创新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和而不同 创新之道 青少年
下载PDF
论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和而不同”的用人思想
7
作者 张杰 张艳丽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49-53,共5页
"和而不同"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哲学思想,同时,它也是比较有特色的用人思想。"和而不同"用人思想的实施与否,直接关涉到一个国家发展的水平。从齐国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总结出这一规律。
关键词 春秋战国时期 齐国 “和而不同” 用人思想
下载PDF
孔子的“和而不同”与社会和谐 被引量:1
8
作者 刘丹忱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7-70,共4页
孔子在总结历史经验和先贤思想的基础上,根据时代的要求,提出了“和而不同”的思想,旨在构建等级有序、仁爱和谐的社会。他试图以仁礼学说为理论,通过实施德治来实现这样的社会和谐。这一思想是我们创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历史借鉴。
关键词 孔子 和而不同 社会和谐
下载PDF
和而不同——大学文化培育论 被引量:7
9
作者 胡弼成 徐跃 蒋婷轶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9-36,共8页
大学文化主要是指凝聚在大学的深厚的优良传统之中,在长期育人和办学实践的基础上积淀和创造的大学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大学的文化使命和文化性格昭示我们:大学文化必须培育。大学文化发展的现代化、本土化和特色化是... 大学文化主要是指凝聚在大学的深厚的优良传统之中,在长期育人和办学实践的基础上积淀和创造的大学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大学的文化使命和文化性格昭示我们:大学文化必须培育。大学文化发展的现代化、本土化和特色化是大学形成"和而不同"的文化的三条路径。在文化传播中甄选智慧文化,在文化价值冲突中善择价值目标,在文化冲突中寻求制衡之策,在文化整合中找寻多元发展之途,这样才能在更高层面上培育和形成互补共生、特色鲜明的大学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文化 和而不同 智慧文化
原文传递
中国共产党对执政安全问题探索的历史演进 被引量:4
10
作者 车辚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20,共4页
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对执政安全问题作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其成功的经验和挫折教训都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政权建设的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党的建设和国家建设的关系事关党的执政安... 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对执政安全问题作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其成功的经验和挫折教训都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政权建设的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党的建设和国家建设的关系事关党的执政安全。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具有价值层面和制度层面的双重含义;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使党建理论与战略实现了价值取向和现实取向的统一,这将有助于中国共产党不断提高执政水平,巩固执政基础,改善执政环境,扩大执政资源,确保执政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执政安全 历史演进
下载PDF
农村教育不能永远姓“农”——论城乡教育关系的现实定位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济洲 《教育学术月刊》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3-5,共3页
从历史社会学的视角探讨城乡教育关系的演变,以及城乡教育模式陷入"离农"与"为农"两难困境的历史成因。在当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背景下,坚持"和而不同"的现实定位,促进城乡教育和谐发展。
关键词 城乡教育 和谐 定位 和而不同
下载PDF
和而不同:“三级两跳”视域下全纳教育与随班就读关系审视 被引量:1
12
作者 贾利帅 《现代教育论丛》 2023年第3期101-110,共10页
欧美安置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方式,相继经历了隔离式特殊教育、一体化教育以及目前正在进行的全纳教育三个阶段。这一发展历程中包含着两大跳跃:从隔离式特殊教育跳跃到一体化教育,再从一体化教育跳跃到全纳教育,称其为“三级两跳”。... 欧美安置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方式,相继经历了隔离式特殊教育、一体化教育以及目前正在进行的全纳教育三个阶段。这一发展历程中包含着两大跳跃:从隔离式特殊教育跳跃到一体化教育,再从一体化教育跳跃到全纳教育,称其为“三级两跳”。将中国随班就读置于“三级两跳”框架中进行历史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厘清随班就读与全纳教育的关系。从“位育”思想出发,在全纳教育影响下就中国随班就读如何走出“危机”、摆脱困境,实现可持续化发展,论文提出了三步走战略。最后,就中国随班就读如何与全纳教育实现和谐共生达至“和而不同”进行了初步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级两跳 全纳教育 随班就读 特殊教育 位育 和而不同
下载PDF
论地方教育的思维变革 被引量:1
13
作者 钱炜 《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7年第2期8-12,共5页
教育改革发展有赖于教育的思维变革。地方教育的思维变革包括更新地方教育的理论思维和实践思维。前者应将地方教育与国家教育两厢对应的感性直观认识,上升为教育文化对象、空间与视角的三维适应的理性复杂认识;后者要变“同而不和”为... 教育改革发展有赖于教育的思维变革。地方教育的思维变革包括更新地方教育的理论思维和实践思维。前者应将地方教育与国家教育两厢对应的感性直观认识,上升为教育文化对象、空间与视角的三维适应的理性复杂认识;后者要变“同而不和”为“和而不同”,即以构建和谐而独具特色的教育作为地方教育实践的目的,同时,建立体现“和而不同”的地方教育实践要素和方法的理念,藉以实现教育思维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教育 思维变革 三维适应 和而不同
下载PDF
和而不同——信息网络化社会视野下的师生和谐研究
14
作者 白明亮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92-95,100,共5页
师生冲突不仅要关注"基本概念、行为类属、成因根源、功能认识、问题策略"等核心要素的必要分析,也应充分考虑诸如"发生状况、内涵构成、责任主体、总体性质"等涵盖要素的分析必要。基于此,立足信息网络化社会特征... 师生冲突不仅要关注"基本概念、行为类属、成因根源、功能认识、问题策略"等核心要素的必要分析,也应充分考虑诸如"发生状况、内涵构成、责任主体、总体性质"等涵盖要素的分析必要。基于此,立足信息网络化社会特征及其对学生的影响,在阐明信息网络化社会师生冲突基本样态基础上,结合师生和谐"权力占有"和"权益分配"关注面缺失下"和谁之谐"与"怎样和谐"的合理追问,从形式和内涵两方面提出信息网络化社会社会视野下和而不同式师生和谐关系的构建路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网络化社会 师生冲突 师生和谐 和而不同
下载PDF
以传统人文精神涵养新时代法治价值观
15
作者 杨栋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20年第4期106-115,共10页
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孕育了"中和位育""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等人文精神。对这些意蕴丰富的传统人文精神进行时代化的解读,从中汲取有益精神养料,涵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价值观,确立新时代法治的... 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孕育了"中和位育""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等人文精神。对这些意蕴丰富的传统人文精神进行时代化的解读,从中汲取有益精神养料,涵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价值观,确立新时代法治的集体主义原则、家国情怀取向、人民中心定位、情理相通要求、人人平等理念、合理竞争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人文精神 新时代 法治价值 中和位育 天人合一 和而不同
下载PDF
文化视野下的中国武术探骊
16
作者 侯胜川 麻江利 《闽江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115-118,共4页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从文化的视角入手,分析了武术在两千年的传承过程中所体现的刚健有为的中国传统文化要素;同时认为武术技法多变和古代兵学诡道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武术门派的统一自律是传统文化常态的表现形式;中国文化坚...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从文化的视角入手,分析了武术在两千年的传承过程中所体现的刚健有为的中国传统文化要素;同时认为武术技法多变和古代兵学诡道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武术门派的统一自律是传统文化常态的表现形式;中国文化坚持和而不同的理念,对武术灿若星河的拳种起到了总纲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 文化 刚健有为 和而不同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智慧资源
17
作者 林敏 《文化软实力研究》 2020年第2期69-77,共9页
当今世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不仅需要科技的力量,更需要文化的力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是我们从过去延传至今的精神维度,也是现代社会结构发生发展的前提性条件。中华文明绵延不断,赋予了中华民族安身立命之根基,奠定了... 当今世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不仅需要科技的力量,更需要文化的力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是我们从过去延传至今的精神维度,也是现代社会结构发生发展的前提性条件。中华文明绵延不断,赋予了中华民族安身立命之根基,奠定了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更是中国道路的精神内核和应对挑战的强大力量支撑。将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智慧资源即符合自然的生存理念、契合文化的理想图景、维护秩序的治理方式积极嵌入到国家治理实践探索的过程之中,使其在生态、文化、社会领域发挥作用,创造一种理论视域上的融合,形成了"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和而不同"的包容智慧、"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为政智慧。这些智慧资源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在新时代释放出巨大的治理效能,对于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和而不同 天人合一 德治和法治
下载PDF
和而不同:全球多元文明和平共处之道
18
作者 韩星 韩晓圣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33-36,共4页
全球化时代的世界文明是多元化的。多元文明如何和平共处?西方人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还提出文明冲突论。当今威胁人类和平共处的主要因素是文化帝国主义。以和而不同的原则处理不同文明的和平共处,首先要提倡不同文明的和平对话。和而... 全球化时代的世界文明是多元化的。多元文明如何和平共处?西方人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还提出文明冲突论。当今威胁人类和平共处的主要因素是文化帝国主义。以和而不同的原则处理不同文明的和平共处,首先要提倡不同文明的和平对话。和而不同的思想已经成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世界的指导性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而不同 多元文明 和平对话 和平共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