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化全球化:文化冲突与和谐发展 被引量:7
1
作者 李燕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2-18,共7页
哲学的创造性发展,需要对全球化做深入了解,并对全球化条件下突出存在和亟待解决的文化冲突予以关注,找到不同文化解决各种矛盾与和谐发展的思路和方法。当今的全球化实质上是文化的全球化,是既有的多元文化共同发挥作用和文化不断创新... 哲学的创造性发展,需要对全球化做深入了解,并对全球化条件下突出存在和亟待解决的文化冲突予以关注,找到不同文化解决各种矛盾与和谐发展的思路和方法。当今的全球化实质上是文化的全球化,是既有的多元文化共同发挥作用和文化不断创新的全球化。对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文化冲突论应加以剖析和批判,在合理的全球化理念指导下,反对西方文化霸权和新殖民主义的反动思想和行径。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全人类的文化多元化与和谐发展。在此过程中,方显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和平崛起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全球化 文化冲突 多元文化和谐发展 和而不同
下载PDF
关于构建编辑与作者之间和而不同的共生关系研究
2
作者 王黎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24年第11期37-41,共5页
优秀的编辑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桥梁,只有编辑与作者之间建立起信任和谐的良好关系,才能实现“一切为了读者”的共同目标。现实中,编辑与作者交流中会产生各种矛盾,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双方衡量的视角不同,相互缺乏信任。面对这样的困局,... 优秀的编辑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桥梁,只有编辑与作者之间建立起信任和谐的良好关系,才能实现“一切为了读者”的共同目标。现实中,编辑与作者交流中会产生各种矛盾,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双方衡量的视角不同,相互缺乏信任。面对这样的困局,编辑应主动寻求与作者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形成和而不同的共生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辑 作者 共生关系 和而不同 出版与传播
下载PDF
论编辑与作者沟通中的“和而不同”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凤华 王沛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126-128,109,共4页
在编辑与作者的沟通过程中,"和而不同"应该成为两者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编辑和作者在办刊思想、共同传播文化成果等方面有着共同之处,在认知与信息方面又存有差异。作为科技期刊编辑,要注意在沟通中的差异中找到双方的契合点... 在编辑与作者的沟通过程中,"和而不同"应该成为两者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编辑和作者在办刊思想、共同传播文化成果等方面有着共同之处,在认知与信息方面又存有差异。作为科技期刊编辑,要注意在沟通中的差异中找到双方的契合点,从而达到两者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而不同 编辑工作 沟通
下载PDF
流放与诗人——平行研究视角下的但丁与昌耀
4
作者 丁琼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83-86,共4页
流放与诗人一直紧密联系在一起,昌耀与但丁都曾被流放。他们在经历了沉重的生命跋涉后,将生命迸发的火花与激情的赋予诗歌,其诗歌审美向度都趋向对于人类整体命运的思考。本文从比较文学平行研究的角度,根据和而不同的比较原则,探讨两... 流放与诗人一直紧密联系在一起,昌耀与但丁都曾被流放。他们在经历了沉重的生命跋涉后,将生命迸发的火花与激情的赋予诗歌,其诗歌审美向度都趋向对于人类整体命运的思考。本文从比较文学平行研究的角度,根据和而不同的比较原则,探讨两位诗人诗歌审美向度的一致性与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放 审美向度 和而不同
下载PDF
和平发展战略之理性民族主义
5
作者 杨倩 《阴山学刊》 2013年第2期5-9,23,共6页
我国的"和平发展"概念是基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判断而提出的国际战略。近年来中国发展的良好态势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促进了民族自信心的增长,有关"民族主义"的讨论也日渐凸显。如何客观认识&qu... 我国的"和平发展"概念是基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判断而提出的国际战略。近年来中国发展的良好态势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促进了民族自信心的增长,有关"民族主义"的讨论也日渐凸显。如何客观认识"民族主义"在不同历史阶段、不同文明视域、不同思维模式表现出来的双面性,对排除狭隘民族主义有可能导致的发展障碍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平发展 民族主义 和而不同
下载PDF
论“多元文化主义”视阈下的世界公民教育
6
作者 王海莹 吴明海 《西南教育论丛》 2010年第3期7-10,共4页
以“多元文化主义”理论为依据,分析探讨世界公民教育的意义,解读多元文化与世界公民教育的关系;在对世界公民教育现状思考的基础上,提出相关世界公民教育具体实施的策略。
关键词 多元文化主义 世界公民教育 和而不同
下载PDF
和而不同——苏轼的君子管理之道及其人格价值刍议
7
作者 李嘉文 李昌舒 《中国文化与管理》 2022年第2期211-220,264,共11页
北宋中后期是中国历史上十分复杂的一个阶段,冗官、冗兵、冗费的社会矛盾越来越突出,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不断崛起,内忧外患使北宋王朝面临四面楚歌的困境。积弊难消之下,变法革新成为唯一出路,但是在变法革新过程中,新、旧两党因为政治... 北宋中后期是中国历史上十分复杂的一个阶段,冗官、冗兵、冗费的社会矛盾越来越突出,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不断崛起,内忧外患使北宋王朝面临四面楚歌的困境。积弊难消之下,变法革新成为唯一出路,但是在变法革新过程中,新、旧两党因为政治观点、施政措施等立场不同而纷争不断,最终演变成朋党之间争权夺利、恶意攻讦的政治斗争。苏轼身处其中,但是游离于新、旧两党之间,政治倾向反复不断。细究之下,苏轼并非“动摇的中间派”,而是一直以儒家士大夫的“君子之道”来管理约束自己,虽然这样的理想人格充满了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挑战,但是苏轼一直坚守并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君子 君子之道 和而不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