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臂式开口织机中阅读臂零件的失效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潘毅 陈荣发 +5 位作者 王笃雄 蔡郭生 刘韬 吴龙 杨华 李青青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0-83,共4页
通过化学成分、断口形貌、显微组织、断口硬度等对电子多臂开口装置中阅读臂的断裂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阅读臂断裂的主要原因为材料本身Si含量过高及内部所存在的夹杂物,导致阅读臂微裂纹和淬火裂纹的的产生,引发工况下阅读臂脆性断... 通过化学成分、断口形貌、显微组织、断口硬度等对电子多臂开口装置中阅读臂的断裂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阅读臂断裂的主要原因为材料本身Si含量过高及内部所存在的夹杂物,导致阅读臂微裂纹和淬火裂纹的的产生,引发工况下阅读臂脆性断裂;同时阅读臂淬硬区过大,整体韧性不足也是阅读臂断裂失效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臂 失效分析 淬火裂纹 淬硬区
原文传递
三代轮毂轴承法兰内圈的感应淬火工艺 被引量:7
2
作者 许佩宜 顾剑锋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68-72,共5页
研究了感应加热淬火工艺参数对轮毂轴承法兰内圈淬火硬化层和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感应加热总能量的提升,淬硬区宏观轮廓逐渐增大,淬硬层深度加深;内圈淬硬区表层及次表层正常组织为细针马氏体+板条马氏体,淬火加热总能量过高会导... 研究了感应加热淬火工艺参数对轮毂轴承法兰内圈淬火硬化层和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感应加热总能量的提升,淬硬区宏观轮廓逐渐增大,淬硬层深度加深;内圈淬硬区表层及次表层正常组织为细针马氏体+板条马氏体,淬火加热总能量过高会导致表层过热而形成粗针马氏体,甚至过烧;过渡区正常组织为细针马氏体及少量的铁素体+屈氏体,淬火加热总能量过低会导致过渡区形成大量的屈氏体组织,同时残留铁素体量也会增多。感应淬火加热功率180 k W,加热时间5.4 s为最佳的工艺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毂轴承 感应淬火 淬火硬化层 马氏体 屈氏体
原文传递
考虑垮落岩体应变硬化特性的采场覆岩破坏特征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广超 陶广哲 +5 位作者 曹志国 赵勇强 徐祝贺 李友 左昊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6-52,共7页
煤炭开采引起的覆岩运动、变形和破坏直接影响地下水库的储水库存与水源补给能力,为了科学精确化计算地下水库库容,有必要考虑采空区垮落岩体在渐进压实过程中体现出的应变硬化力学特性对采场覆岩“两带”高度分布特征的影响作用。以李... 煤炭开采引起的覆岩运动、变形和破坏直接影响地下水库的储水库存与水源补给能力,为了科学精确化计算地下水库库容,有必要考虑采空区垮落岩体在渐进压实过程中体现出的应变硬化力学特性对采场覆岩“两带”高度分布特征的影响作用。以李家壕煤矿为工程背景,基于垮落岩体在压实过程中体现出的应变硬化力学特性,采用双屈服模型和提出的反演计算方法对采场覆岩破坏特征进行研究,推导得出垮落岩体应力表达式,分析其影响因素,提出了数值仿真计算方法,并采用理论分析与现场实测等研究手段揭示了垮落岩体应变硬化特性对采场覆岩“两带”发育规律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应变的增加,垮落岩体的应力先缓慢增大,当达到某一临界应变后,应力呈近似指数型快速增长;且随着碎胀系数的增加,应力呈现指数型增长所对应的临界应变亦随之增大。(2)基于FLAC^(3D)内置的双屈服模型,并提出了盖帽压力与材料特性的反演计算方法,实现了采空区垮落岩体应变硬化特性的仿真计算。(3)模拟结果表明,当考虑垮落岩体的压实和支撑作用时,顶板岩层运动范围和程度降低,引起的塑性区破坏范围亦随之降低,垮落带高度为15 m,减少16%,断裂带高度为65 m,减少13.3%,并基于现场实测结果,验证了上述仿真计算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硬化 垮落带 断裂带 地下水库 覆岩破坏
下载PDF
Effect of work hardening discrepancy on strengthening of laminated Cu/CuZn alloys 被引量:2
4
作者 Zheng Cao Zhao Cheng +1 位作者 Wei Xu Lei Lu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8期67-72,共6页
To clarify the work hardening discrepancy effect on the strengthening of laminated metals,we designed two laminated Cu/Cu4Zn and Cu/Cu32Zn samples with different layer thicknesses.Cu/Cu4Zn has larger work hardening di... To clarify the work hardening discrepancy effect on the strengthening of laminated metals,we designed two laminated Cu/Cu4Zn and Cu/Cu32Zn samples with different layer thicknesses.Cu/Cu4Zn has larger work hardening discrepancy between two constituent layers relative to Cu/Cu32Zn,but the yield strengths of two Cu Zn constituents are comparable.Uniaxial tensile results suggest Cu/Cu4Zn with larger work hardening discrepancy exhibits a significant strengthening at early deformation stage while Cu/Cu32Zn possesses a better ductility.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for the strengthening effect are attributed to more geometrically necessary dislocations accumulated at interfaces and severer strain localization due to the larger work hardening discrepan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minated Cu/Cu alloys Work hardening Strengthening Interfacial affected zone Strain localization
原文传递
热处理工艺对活塞杆硬度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志林 卢庆华 +1 位作者 顾俊杰 秦优琼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19-221,共3页
通过对不同热处理状态下的42CrMo合金结构钢的硬度测定和显微组织观察,分析了热处理工艺对合金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细杆高频淬火后近表面硬度为689.4 HV1.0,淬硬层平均硬度为434.6 HV0.1;回火后淬硬层平均硬度略有降低;底座高频淬火... 通过对不同热处理状态下的42CrMo合金结构钢的硬度测定和显微组织观察,分析了热处理工艺对合金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细杆高频淬火后近表面硬度为689.4 HV1.0,淬硬层平均硬度为434.6 HV0.1;回火后淬硬层平均硬度略有降低;底座高频淬火后淬硬层厚度为1.16 mm,硬度为459.4 HV0.1,表面淬火+回火后淬硬层的厚度为0.96 mm,硬度为464.7 HV0.1。两种热处理工艺均能保证细杆和底座的淬硬层与基体之间形成缓降式硬度梯度过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塞杆 表面处理 淬硬层 硬度梯度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的大尺寸平面磨削淬硬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晋家伟 刘菊东 +1 位作者 于东民 候达盘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173-175,共3页
在平面磨床上采用"纵向往复进给+横向间歇进给怕勺方式对40Cr钢进行大尺寸平面磨削淬硬正交试验,研究了横向截面上软化带宽度与各因素之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磨削深度的增大或工件进给速度的减小,软化带宽度增大,而随着重磨... 在平面磨床上采用"纵向往复进给+横向间歇进给怕勺方式对40Cr钢进行大尺寸平面磨削淬硬正交试验,研究了横向截面上软化带宽度与各因素之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磨削深度的增大或工件进给速度的减小,软化带宽度增大,而随着重磨区宽度的增大,软化带宽度则先减小后增大;各因素对软化带宽度的影响顺序为工件进给速度v_w>重磨量C_r>磨削深度a_p;最优磨削淬硬参数组合为V_w=0.8 m/min,C_r=1mm,a_p=0.1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削淬硬 正交试验 软化带
下载PDF
汽车覆盖件模具激光表面强化中环带区域的测量及轨迹规划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建伦 虞钢 《应用激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27-229,226,共4页
在模具表面激光强化中,测量及轨迹规划是工艺实现的关键环节。本文针对汽车覆盖件模具表面较为常见的侧壁结构,从中抽取出更为基本的一类型面——环带,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线的环带测量及轨迹规划的方法。并且在建立环带数学模型的基础... 在模具表面激光强化中,测量及轨迹规划是工艺实现的关键环节。本文针对汽车覆盖件模具表面较为常见的侧壁结构,从中抽取出更为基本的一类型面——环带,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线的环带测量及轨迹规划的方法。并且在建立环带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对误差进行了分析,证明了这种方法不仅简单、高效,而且满足相应的加工工艺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强化 汽车覆盖件模具 环带 轨迹规划 汽车覆盖件模具 轨迹规划 环带区 激光表面强化 测量 模具表面 工艺要求 激光强化 数学模型
原文传递
40Cr钢双道搭接磨削淬硬回火软化特征 被引量:2
8
作者 高顺兴 刘菊东 黄松伟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74-182,共9页
对退火态40Cr钢进行双道搭接磨削淬硬试验,并结合单道磨削淬硬试验和磨削淬硬表面温度仿真,研究了搭接量对软化区硬度分布、形状特征和组织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道磨削淬硬表面存在回火软化现象。搭接量Cr=0时,软化区近似梯形,Cr≥... 对退火态40Cr钢进行双道搭接磨削淬硬试验,并结合单道磨削淬硬试验和磨削淬硬表面温度仿真,研究了搭接量对软化区硬度分布、形状特征和组织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道磨削淬硬表面存在回火软化现象。搭接量Cr=0时,软化区近似梯形,Cr≥1 mm时,软化区近似平行四边形。随着搭接量的增加,软化区宽度相应增大;其组织也由回火屈氏体、回火索氏体、铁素体、珠光体和马氏体转变为回火屈氏体、回火索氏体和马氏体。从提高磨削淬硬面积和磨削淬硬加工效率的角度出发,宜采用Cr=1 mm的搭接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道磨削 磨削淬硬 软化区 显微组织 显微硬度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时效过程中GP区温度的测试与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和法 孙迺箴 +1 位作者 戴学礼 潘建跃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81-85,共5页
本文介绍作者在研制时效强化型合金时设计使用的测定时效过程中GP区温度的一种简易方法。且将所测GP(Ⅱ)区的温度选作分级时效中的预时效温度,先短时预时效后,能加速正式时效时的脱溶析出过程,使母相脱溶更彻底,并能增加时效析出相的弥... 本文介绍作者在研制时效强化型合金时设计使用的测定时效过程中GP区温度的一种简易方法。且将所测GP(Ⅱ)区的温度选作分级时效中的预时效温度,先短时预时效后,能加速正式时效时的脱溶析出过程,使母相脱溶更彻底,并能增加时效析出相的弥散度,从而提高时效效果,确保合金的传导和强、硬等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效强化 GP区 温度测试
下载PDF
铝合金时效硬化的正电子湮没研究进展
10
作者 吴世亮 陈叶清 吴奕初 《材料开发与应用》 CAS 2006年第5期38-42,共5页
介绍了正电子湮没的试验原理,以及正电子寿命谱和符合多普勒展宽等试验技术。总结了近几年来正电子湮没技术在铝合金时效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展示了正电子湮没技术是如何通过对合金时效中微结构变化的研究,获得溶质偏聚动力学及空位-溶质... 介绍了正电子湮没的试验原理,以及正电子寿命谱和符合多普勒展宽等试验技术。总结了近几年来正电子湮没技术在铝合金时效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展示了正电子湮没技术是如何通过对合金时效中微结构变化的研究,获得溶质偏聚动力学及空位-溶质相互作用等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湮没技术(PAT) 时效硬化 GP区 激活能 铝合金
下载PDF
时效处理对Al-0.78Mg-1.02Si-0.68Cu合金硬化行为及微观组织的影响
11
作者 仲维锋 庄利珍 +1 位作者 滕敦波 李辉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2-66,共5页
利用光学金相显微镜(OM)、能谱仪(ED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维氏硬度仪表征分析了预时效处理(PA)、自然时效(NA)和人工时效(AA)过程对Al-0.78Mg-1.02Si-0.68Cu合金的硬化行为及其微观组织演变。结果表明,预时效处理提高了T4P态的初... 利用光学金相显微镜(OM)、能谱仪(ED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维氏硬度仪表征分析了预时效处理(PA)、自然时效(NA)和人工时效(AA)过程对Al-0.78Mg-1.02Si-0.68Cu合金的硬化行为及其微观组织演变。结果表明,预时效处理提高了T4P态的初期硬度,却明显弱化了NA硬化效应,T4态NA硬化值34HV,而T4P态只有25HV。180℃AA过程,显微硬度总体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硬化曲线可以分为三个区域:20~60min之间硬化速率较高(Ⅰ);60~480min之间硬化速率较低(Ⅱ),在480min达到峰值硬度127HV;随后呈现降低的趋势(Ⅲ)。T4P态NA后,晶内为与基体共格的GP区;AA处理后,晶内主要为与基体半共格的亚稳η″析出相,晶界处存在长度15~40nm的不连续析出物和宽度45nm左右的PFZ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MgSiCu合金 时效处理 硬化行为 析出强化相 PFZ区
下载PDF
Influence of material’s cyclic deformation behaviour on fatigue crack growth threshold
12
作者 张瑞 孙毅 王振清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ew Series)》 EI CAS 2008年第1期124-128,共5页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 between material's cychc plastic behaviour and fatigue crack growth, a new model is proposed. The model incorporated the two intrinsic properties of material' s cyclic plastic and crack ...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 between material's cychc plastic behaviour and fatigue crack growth, a new model is proposed. The model incorporated the two intrinsic properties of material' s cyclic plastic and crack tip' s deformation dislocation to interpret fatigue crack threshold. The relation between material' s cyclic hardening parameters (cyclic hardening amplitude and cyclic hardening rate) and fatigue threshold is studied. Fatigue threshold is determined based on the dislocation-free zone (DFZ) model, the theory of cohesive zone and the cyclic deformation behaviour. The results show that fatigue threshold increases with the decrease of the amplitude of cyclic hardening and is independent of cyclic hardening rate, but fatigue crack growth rate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cyclic hardening r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tigue crack growth threshold cyclic saturation hardening behaviour the dislocation-free zone
下载PDF
卷筒小行星齿轮断裂失效分析
13
作者 张彦文 许竹桃 +1 位作者 张友登 陶勇 《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3期229-233,共5页
卷筒小行星齿轮在运转中发生异常断齿。为了查明断裂原因,运用宏观及微观分析方法,对断裂齿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齿轮断裂为多源疲劳断裂,且多数未断齿根部位亦发现裂纹;齿轮基材存在贝氏体及铁素体组织,说明淬火时冷却速度不足;表... 卷筒小行星齿轮在运转中发生异常断齿。为了查明断裂原因,运用宏观及微观分析方法,对断裂齿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齿轮断裂为多源疲劳断裂,且多数未断齿根部位亦发现裂纹;齿轮基材存在贝氏体及铁素体组织,说明淬火时冷却速度不足;表面淬火也不均匀。这些工艺问题导致齿轮综合机械性能下降。在循环工作应力及应力集中作用下,齿根部位产生多处疲劳裂纹源,并不断扩展,最终导致齿轮断裂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断裂 淬火 贝氏体 淬硬层
下载PDF
粒状贝氏体对超低碳含铜时效钢粗晶热影响区冲击韧性的影响 被引量:41
14
作者 柴锋 杨才福 +1 位作者 张永权 徐洲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2-46,共5页
研究了粒状贝氏体对超低碳含铜时效钢粗晶热影响区(CGHAZ)冲击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粒状贝氏体中M A岛的含量和尺寸对超低碳含铜时效钢CGHAZ的冲击韧性有显著影响。当 M- A岛的数量少、尺寸小(其体积分数小于3%,尺寸小于1μm)时,粒状... 研究了粒状贝氏体对超低碳含铜时效钢粗晶热影响区(CGHAZ)冲击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粒状贝氏体中M A岛的含量和尺寸对超低碳含铜时效钢CGHAZ的冲击韧性有显著影响。当 M- A岛的数量少、尺寸小(其体积分数小于3%,尺寸小于1μm)时,粒状贝氏体对CGHAZ的冲击韧性影响不大;当 M -A岛的数量多、尺寸大(其体积分数大于3%,尺寸大于1μm)时,CGHAZ的冲击韧性显著下降。通过降低钢中的碳及碳化物形成元素的含量可减少CGHAZ中粒状贝氏体的数量,从而提高钢的CGHAZ的冲击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状贝氏体 含铜时效钢 粗晶热影响区 冲击韧性
下载PDF
42CrMo钢点接触下许用应力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陈龙 左传伟 +2 位作者 闫佳飞 邱明 夏新涛 《轴承》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3-27,共5页
通过试验得到了中频表面淬火42CrMo钢不同硬度与淬硬层深度下的压痕深度,采用回归分析研究了点接触状态下GCr15钢球与表面淬硬的42CrMo钢对压时压痕深度与接触应力的关系,并确定了点接触时的许用应力。
关键词 42CRMO钢 表面硬度 淬硬层深度 压痕深度
下载PDF
临界区淬火铁素体对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吴玉萍 肖昌利 《山东矿业学院学报》 CAS 1996年第3期58-60,共3页
研究了铁素体形态和亚结构对临界区淬火强韧化的影响。表明:临界区淬火温度不同时,铁素体形态有所差异,当铁素体呈针状,与马氏体相间分布且含量为20~25%时强韧化效果最佳。临界区淬火时,铁素体可产生位错强化、固容强化等强... 研究了铁素体形态和亚结构对临界区淬火强韧化的影响。表明:临界区淬火温度不同时,铁素体形态有所差异,当铁素体呈针状,与马氏体相间分布且含量为20~25%时强韧化效果最佳。临界区淬火时,铁素体可产生位错强化、固容强化等强化效果,提高铜的强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素体 强韧化 临界区淬火 性能
下载PDF
含铜时效钢焊接粗晶区组织与韧性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柴锋 杨才福 +2 位作者 张永权 苏航 徐洲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6-60,共5页
研究了含铜时效钢焊接粗晶区的组织与韧性,并测定了含铜时效钢焊接粗晶区连续冷却转变曲线(SHCCT曲线)。结果表明,冷却速度对含铜时效钢焊接粗晶区的组织和韧性有显著影响。随着冷却速度的增加,粗晶区的组织由粗大的粒状贝氏体转变为细... 研究了含铜时效钢焊接粗晶区的组织与韧性,并测定了含铜时效钢焊接粗晶区连续冷却转变曲线(SHCCT曲线)。结果表明,冷却速度对含铜时效钢焊接粗晶区的组织和韧性有显著影响。随着冷却速度的增加,粗晶区的组织由粗大的粒状贝氏体转变为细小的板条贝氏体;当t85≤40s时,焊接粗晶区无塑性转变温度低于-50℃,可获得良好的低温韧性。当t85>40s时,焊接粗晶区冲击韧度显著降低,大尺寸M-A组元的增多是导致含铜时效钢韧性恶化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铜时效钢 粗晶区 韧性 粒状贝氏体
下载PDF
感应淬火技术的近期发展 被引量:6
18
作者 沈庆通 张宗杰 黄志 《热处理》 CAS 2012年第1期12-16,共5页
简述了当前国内外感应淬火的新工艺与新装备,包括曲轴颈圆角的感应淬火,无软带感应淬火技术,用于小内孔淬火的超高频电源,双头感应器,同步双频电源,以及单齿扫描淬火新技术等。
关键词 曲轴圆角感应淬火 无软带感应淬火 净功率监控器 自回火
下载PDF
“三硬”条件煤层压变区域失衡冲击理论及应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田利军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92-1197,共6页
冲击地压是一种矿山动力灾害,是煤矿井工开采领域的难题之一,"三硬"条件下的冲击现象更为复杂,是开采此条件煤层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利用相似模拟试验揭示了"三硬"条件煤层应力集中和分布规律,结合数值模拟分析了... 冲击地压是一种矿山动力灾害,是煤矿井工开采领域的难题之一,"三硬"条件下的冲击现象更为复杂,是开采此条件煤层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利用相似模拟试验揭示了"三硬"条件煤层应力集中和分布规律,结合数值模拟分析了工作面前方能量积聚情况,总结了"三硬"条件冲击地压的特征及发生过程,提出压变区域失衡冲击理论。理论认为:采、掘活动引起采煤工作面周围应力重新分布和集中,继而煤层出现软化破坏区、硬化弹塑区和裂隙压密区。软化破坏区吸收硬化弹塑性区煤体破坏释放的能量。当硬化弹塑区单位时间内释放能量大于软化破坏区吸收能量时,压变转化动平衡遭到破坏继而发生冲击地压。在此理论的指导下提出以煤层卸压孔为主、顶底板卸压槽、爆破为辅的"三硬"条件冲击地压防治措施,在实际应用中取得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硬”条件煤层 冲击地压 软化破坏区 硬化弹塑区 压变失衡
下载PDF
人工模拟海洋潮汐区应变硬化水泥基复合材料抗氯盐侵蚀性能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鹏 庄智杰 +2 位作者 鲍玖文 魏佳楠 赵铁军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21,共7页
通过人工模拟海洋潮汐区环境,研究了干湿循环时间比(3∶1、85.4∶1)和暴露时间(30、90d)对应变硬化水泥基复合材料(SHCC)抗氯盐侵蚀性能的影响.结合Fick第二定律,进一步分析了SHCC表面氯离子含量和扩散系数的时变规律.结果表明:干湿循... 通过人工模拟海洋潮汐区环境,研究了干湿循环时间比(3∶1、85.4∶1)和暴露时间(30、90d)对应变硬化水泥基复合材料(SHCC)抗氯盐侵蚀性能的影响.结合Fick第二定律,进一步分析了SHCC表面氯离子含量和扩散系数的时变规律.结果表明:干湿循环制度对SHCC氯离子侵蚀有显著影响,SHCC表面氯离子含量时变规律符合倒数模型;SHCC表观氯离子扩散系数明显高于其瞬时氯离子扩散系数,SHCC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的时间衰减系数大于C30普通混凝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硬化水泥基复合材料 海洋潮汐区 氯盐侵蚀 扩散系数 时间衰减系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