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破碎岩体注浆加固体强度估计 被引量:47
1
作者 许宏发 耿汉生 +2 位作者 李朝甫 陈伟 王晨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018-2022,共5页
在注浆压力和时间满足规范要求时,注浆前岩体强度、注浆后加固体强度、浆液结石体强度是影响注浆加固效果的主要因素。在分析了已有纯水泥浆结石体强度试验的基础上,利用非线性拟合分析,提出了P.O.42.5水泥结石体28 d强度与水灰比之间... 在注浆压力和时间满足规范要求时,注浆前岩体强度、注浆后加固体强度、浆液结石体强度是影响注浆加固效果的主要因素。在分析了已有纯水泥浆结石体强度试验的基础上,利用非线性拟合分析,提出了P.O.42.5水泥结石体28 d强度与水灰比之间关系的经验公式。对已有岩体注浆前后强度试验值进行了无量纲分析,建立了量纲为1的参量——强度增长率和原岩体与浆液结石强度比,进而通过非线性拟合分析,提出了破碎岩体注浆加固体强度增长率的经验公式。根据莫尔库仑强度理论,推导出岩体注浆前后剪切强度参数增长率的计算公式。在现场进行了破碎岩体注浆试验,结果表明,强度增长率试验值与经验公式计算值基本吻合,满足岩体工程注浆设计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碎岩体 注浆加固体 强度估计 水泥结石体
下载PDF
硅灰对硬化水泥浆体早期收缩的影响 被引量:29
2
作者 沈洋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75-378,共4页
研究了硅灰对硬化水泥浆体早期收缩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 2 0℃封闭的水化环境中 ,硬化水泥浆体净浆试样收缩主要发生在水化初始期 ,水化 5d后试样的收缩趋于稳定 ;试样 2 9d的收缩率为 0 .1 2 5% .掺加硅灰混合材料后 ,硬化水泥浆体试... 研究了硅灰对硬化水泥浆体早期收缩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 2 0℃封闭的水化环境中 ,硬化水泥浆体净浆试样收缩主要发生在水化初始期 ,水化 5d后试样的收缩趋于稳定 ;试样 2 9d的收缩率为 0 .1 2 5% .掺加硅灰混合材料后 ,硬化水泥浆体试样的收缩显著增加 ;掺加 1 0 % (质量分数 )硅灰试样 2 9d的收缩率达到 0 .2 3 8% .探讨了硅灰引起试样收缩增加的主要原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化水泥浆体 硅灰 早期收缩 火山灰反应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对水泥石微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2
3
作者 吕生华 马宇娟 +1 位作者 邱超超 巨浩波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51-54,共4页
采用改进Hummers法和超声波分散方法制备纳米氧化石墨烯分散液(NGO),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将NGO掺入到含有聚羧酸系减水剂(PC)的水泥浆体中,研究了NGO对水泥浆流动度及黏度、水泥石微观结构... 采用改进Hummers法和超声波分散方法制备纳米氧化石墨烯分散液(NGO),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将NGO掺入到含有聚羧酸系减水剂(PC)的水泥浆体中,研究了NGO对水泥浆流动度及黏度、水泥石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GO片层对水泥石中水泥水化产物晶体的形成有模板效应和调控作用,能够促进水泥水化产物形成整齐、规整的纳米级微晶体,对水泥石有显著的增强增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水泥石 微观结构 增强增韧
下载PDF
丁苯橡胶对水泥水化过程及水泥石微观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8
4
作者 梁乃兴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40-346,共7页
用多种实验手段研究了在普通硅酸盐水泥中掺入丁苯橡胶乳液对水泥水化过程的影响,并用扫描电镜分析了掺入丁苯橡胶后水泥石微观结构形态的改变,从而探讨了丁苯橡胶改善水泥石物理力学性能的机理。
关键词 丁苯橡胶 水化 水泥 结构 水泥石
下载PDF
碳化对水泥石和砂浆的结构及砂浆渗透性的影响 被引量:22
5
作者 方永浩 张亦涛 +1 位作者 莫祥银 陈宇峰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4-107,共4页
用压汞法、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及渗透高度法研究了碳化对水泥石和水泥砂浆的孔结构和显微结构及砂浆渗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碳化生成的碳酸钙在毛细孔中沉积后会堵塞毛细孔或将大的毛细孔分割成小孔,使水泥石和水泥砂浆总孔隙率... 用压汞法、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及渗透高度法研究了碳化对水泥石和水泥砂浆的孔结构和显微结构及砂浆渗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碳化生成的碳酸钙在毛细孔中沉积后会堵塞毛细孔或将大的毛细孔分割成小孔,使水泥石和水泥砂浆总孔隙率降低、孔径细化,从而可提高砂浆抗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石 水泥砂浆 碳化 孔结构 显微结构 渗透性
下载PDF
水泥基材料比热容测定及计算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3
6
作者 陈德鹏 钱春香 +1 位作者 王辉 刘加华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27-131,共5页
比热容是研究水泥基材料温度分布及温度变形的必要参数.将用以推定混凝土比热容的加权平均方法应用于混凝土凝结硬化后的组成及结构,并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对未水化水泥、硬化水泥浆体的比热容进行了测试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用差示扫描量... 比热容是研究水泥基材料温度分布及温度变形的必要参数.将用以推定混凝土比热容的加权平均方法应用于混凝土凝结硬化后的组成及结构,并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对未水化水泥、硬化水泥浆体的比热容进行了测试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法)来测定水泥基材料的比热容简捷、准确、精确度高;所提出的混凝土比热容计算方法理论合理,计算结果与标准方法测定结果有很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热容 差示扫描量热法 硬化水泥浆体 混凝土
下载PDF
含裂缝水泥基材料的渗透溶蚀及其自愈 被引量:19
7
作者 方永浩 安普斌 +1 位作者 赵伟 岑奕侃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51-456,共6页
研究了含裂缝硬化水泥净浆、砂浆和混凝土试件中的渗透溶蚀过程及其对水泥基材料细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裂缝宽度和水力梯度相近情况下,硬化水泥净浆裂缝试件渗透性最高,而混凝土裂缝试件渗透性最低;在渗透的初始阶段,水泥基材料... 研究了含裂缝硬化水泥净浆、砂浆和混凝土试件中的渗透溶蚀过程及其对水泥基材料细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裂缝宽度和水力梯度相近情况下,硬化水泥净浆裂缝试件渗透性最高,而混凝土裂缝试件渗透性最低;在渗透的初始阶段,水泥基材料存在裂缝自愈过程,其中砂浆裂缝试件的自愈作用最大,而硬化水泥净浆裂缝试件的自愈作用最小;水泥基材料的渗透过程会导致硬化水泥浆体中Ca2+的溶出,破坏水泥石细观结构;当渗透速率较小,水泥基材料裂缝表面粗糙容易附着CaCO3晶体时,硬化水泥浆体中溶出的Ca2+可能与溶于水中的CO32–结合形成CaCO3结晶而成为混凝土裂缝自愈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净浆 砂浆 混凝土 渗透 溶蚀 自愈
下载PDF
C-S-H及C-S-H脱水相对水泥石结构改性的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远中 唐尔焯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373-380,共8页
以C-S-H及C-S-H脱水相作水泥水化物沉淀中心的品种。从理论上阐明了它们是具有较大介电常数、较小物理化学不均匀系数、高分散度的晶种物质,故具有优先吸附的界面效应及优先沉淀的结晶中心作用,可缓和原始矿物表面的高浓度的屏蔽效应及... 以C-S-H及C-S-H脱水相作水泥水化物沉淀中心的品种。从理论上阐明了它们是具有较大介电常数、较小物理化学不均匀系数、高分散度的晶种物质,故具有优先吸附的界面效应及优先沉淀的结晶中心作用,可缓和原始矿物表面的高浓度的屏蔽效应及界面的近程析晶,使水化物分布均匀、结构致密,从而提高水泥石强度。C-S-H及C-S-H脱水相两者中,尤以后者作用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石 硅灰 C-S-H 脱水相 改性
下载PDF
大坝混凝土的水泥石-石英集料界面结构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凌志达 吕忆农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97-103,共7页
本文用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分析仪和透射电镜对丰满大坝混凝土的水泥石-石英集料界面区进行分析观察,提出了将该界面区分为与界面平行的三层界面结构模型。对所提出的界面结构模型进行了讨论,并指出Ca(OH)_2晶体簇与钙矾石晶体在其层间... 本文用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分析仪和透射电镜对丰满大坝混凝土的水泥石-石英集料界面区进行分析观察,提出了将该界面区分为与界面平行的三层界面结构模型。对所提出的界面结构模型进行了讨论,并指出Ca(OH)_2晶体簇与钙矾石晶体在其层间未相互穿插生长,有可能是界面区的薄弱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水泥石 集料 界面结构 大坝
下载PDF
T.C.POWERS若干重要理论评述 被引量:11
10
作者 慕晓 许仲梓 唐明述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7-31,共5页
本文就所收集到的文献对Powers部分理论进行了简要评述,以期正确认识和运用Powers理论。
关键词 POWERS理论 水泥石 孔结构 强度 碱-骨料反应
下载PDF
纳米硅粉对水泥硬化浆体的改性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文军 郭昌生 +1 位作者 朱向荣 卢新帆 《新型建筑材料》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3-56,共4页
与普通硅粉相比,纳米硅粉具有更加优异的火山灰活性,在水泥基材料改性研究中,掺加性能优异的纳米硅粉成为一种新的探索。分析了普通硅粉和纳米硅粉的颗粒细度、晶体结构及火山灰活性,通过掺加纳米硅粉的水泥硬化浆体强度性能试验研究,... 与普通硅粉相比,纳米硅粉具有更加优异的火山灰活性,在水泥基材料改性研究中,掺加性能优异的纳米硅粉成为一种新的探索。分析了普通硅粉和纳米硅粉的颗粒细度、晶体结构及火山灰活性,通过掺加纳米硅粉的水泥硬化浆体强度性能试验研究,结合试验测试和理论分析,探讨了纳米硅粉在水泥硬化浆体中的作用机理,为纳米硅粉应用于高性能水泥基材料的研究奠定理论和试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硅粉 水泥硬化浆体 抗压强度 改性机理
下载PDF
水泥石热变形性能试验 被引量:10
12
作者 丁士卫 钱春香 陈德鹏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3-117,共5页
研究了水泥石线性热膨胀系数的测试方法及温度、湿含量和龄期对其的影响,并进行了一定的理论分析,以期为长形混凝土结构设计提供一定的依据.研究结果发现:所使用的测试水泥石线性热膨胀系数的方法是可行的,所测试的水泥石的线性热... 研究了水泥石线性热膨胀系数的测试方法及温度、湿含量和龄期对其的影响,并进行了一定的理论分析,以期为长形混凝土结构设计提供一定的依据.研究结果发现:所使用的测试水泥石线性热膨胀系数的方法是可行的,所测试的水泥石的线性热膨胀系数在12×10^-6~20×10^-6℃范围内,水泥石线性热膨胀系数随龄期增长而增大,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所讨论的影响水泥石线性热膨胀系数的3个因素中,龄期影响最大,温度次之,湿含量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石 线性热膨胀系数 测试方法
下载PDF
粉煤灰水泥石碳化性能的化学分析 被引量:13
13
作者 万朝均 张廷雷 +2 位作者 陈璐圆 夏建民 李有光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02-1111,共10页
开发了一种自制测量装置。利用该装置,沿碳化深度方向,分层测定了碳化粉煤灰水泥石中CaCO3的含量。绘制了"CaCO3含量–深度"曲线。根据曲线特点,定义了完全碳化区、部分碳化区、未碳化区等概念和碳化程度、碳化速度等特征指... 开发了一种自制测量装置。利用该装置,沿碳化深度方向,分层测定了碳化粉煤灰水泥石中CaCO3的含量。绘制了"CaCO3含量–深度"曲线。根据曲线特点,定义了完全碳化区、部分碳化区、未碳化区等概念和碳化程度、碳化速度等特征指标。研究了粉煤灰掺量、水胶比、龄期、养护条件、碳化前烘干处理、碳化时间、碳化湿度等对粉煤灰水泥石碳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粉煤灰掺量越大,水胶比越高,龄期越短,养护环境越干燥,碳化前试件越干燥,粉煤灰水泥石的抗碳化性能越差;碳化时间越长,碳化湿度越低,粉煤灰水泥石的碳化程度越高;但碳化速度随碳化时间的增长而减慢。这些结论与文献报道的用其他方法得到的公认的结论一致。本方法还得到了更加深入的研究结果,即:粉煤灰掺量越大、粉煤灰水泥石中可碳化物质的相对含量越低;水胶比、龄期、养护条件、碳化时间、碳化湿度基本不改变粉煤灰水泥石中可碳化物质的相对含量;龄期、养护条件可改变未碳化粉煤灰水泥石中碳酸盐的相对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钙 水泥石 粉煤灰 碳化 相对湿度
原文传递
水泥石脱水相结构特征及其再水化能力(英文) 被引量:11
14
作者 吕林女 何永佳 胡曙光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343-1347,共5页
将水泥石在不同温度进行低温煅烧,得到不同的脱水相物质,通过热重–差示扫描热分析、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及29Si核磁共振等对水泥石在400,650℃及900℃的脱水相结构特征及其再水化性能、再水化产物的结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400℃... 将水泥石在不同温度进行低温煅烧,得到不同的脱水相物质,通过热重–差示扫描热分析、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及29Si核磁共振等对水泥石在400,650℃及900℃的脱水相结构特征及其再水化性能、再水化产物的结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400℃,由水化硅酸钙(C–S–H)凝胶脱水生成了无定形相,在650℃生成了不完全结晶的β-硅酸二钙(C2S),而900℃脱水相中存在结晶程度高的β-C2S。在再水化过程中,400℃和650℃脱水相水化生成了C–S–H凝胶,并且650℃脱水相的水化活性和水化产物聚合程度更高;900℃脱水相的水化活性极低,水化前后矿物结构特征几乎没有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石 脱水相 结构特征:再水化 水化活性
下载PDF
水泥硬化体中Cr的形态及分布——改进的Tessier连续浸提法 被引量:10
15
作者 韦江雄 白瑞英 +1 位作者 余其俊 尧璟云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167-1172,共6页
采用改进的Tessier连续浸提法,结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等测试手段,分析了不同形态Cr在水泥水化产物中的分布。结果表明:硅酸盐水泥硬化体中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Cr占其总量的7%~35%,主... 采用改进的Tessier连续浸提法,结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等测试手段,分析了不同形态Cr在水泥水化产物中的分布。结果表明:硅酸盐水泥硬化体中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Cr占其总量的7%~35%,主要以吸附和沉淀形式存在于颗粒表面,对pH变化较为敏感,Cr的溶出对应于Ca(OH)2的溶解和部分水化硅酸钙(C-S-H)的溶解。不容易迁移的铁锰氧化态、硫化物结合态和残渣态的Cr约占总Cr含量的65%~93%,为Cr的主要分布形态,其溶出对应于钙矾石(AFt)和C-S-H和未水化熟料相的分解。随龄期延长,Cr逐渐向迁移能力较强的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盐水泥 硬化体 化学形态
原文传递
Relationship between chloride diffusivity and pore structure of hardened cement paste 被引量:8
16
作者 Guo-wen SUN Wei SUN Yun-sheng ZHANG Zhi-yong LIU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Applied Physics &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5期360-367,共8页
Based on effective media theory, a predictive model, relating chloride diffusivity to the capillary pores, gel pores, tortuosity factor, and pore size distribution of hardened cement, is proposed. To verify the propos... Based on effective media theory, a predictive model, relating chloride diffusivity to the capillary pores, gel pores, tortuosity factor, and pore size distribution of hardened cement, is proposed. To verify the proposed model, the diffusion coefficient of chloride ions, the degree of hydration, and peak radius of capillary pores of cement paste specimens were measured. The predicted results for chloride diffusivity were compared with published dat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edicted chloride diffusivity of hardened cement paste wa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effect of the evolution of pore structures in cement paste on chloride diffusivity could be deduced simultaneously using the proposed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rdened cement paste Chloride diffusivity POROSITY Tortuosity factor Constrictivity Key words: hardened cement paste Chloride diffusivity Porosity Tortuosity factor Conslrictivity
原文传递
火灾高温下硬化水泥浆的化学分解特征 被引量:10
17
作者 朋改非 王金羽 +1 位作者 CHAN Y N Sammy Anson Michael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1期76-81,共6页
因高性能混凝土的抗火性与高温下硬化水泥浆(HCP)的化学分解有密切关系,为获得对火灾高温所致HCP化学分解特征的定量理解,对HCP试样进行了400~800℃的高温处理,采用XRD测定C-S—H化学分解动力学.结果表明,C—S—H分解始于560℃... 因高性能混凝土的抗火性与高温下硬化水泥浆(HCP)的化学分解有密切关系,为获得对火灾高温所致HCP化学分解特征的定量理解,对HCP试样进行了400~800℃的高温处理,采用XRD测定C-S—H化学分解动力学.结果表明,C—S—H分解始于560℃,但仅在600℃以上其分解才变得显著,且分解速度随温度升高而急剧增大.尽管C—S—H的分解可造成混凝土强度的显著下降,但这种分解主要发生在600℃以上温度范围内,故对更低温度下发生的高温爆裂基本没有影响.分别建立了在600、700和800℃温度下C—S—H分解反应动力学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化水泥浆 水化硅酸钙 高温 化学分解 反应动力学 爆裂 高性能混凝土
下载PDF
弯曲荷载对硬化水泥浆体和砂浆碳化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方永浩 张亦涛 +1 位作者 章凯 肖婷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97-99,共3页
研究了弯曲荷载对硬化水泥净浆和砂浆试体碳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弯曲荷载会加速水泥浆体和砂浆的碳化过程,在弯曲荷载作用下水泥浆体和砂浆的碳化动力学过程可用式x=C_0e^(aη)t^b描述,其中b值均接近1/2;碳化时间对砂浆碳化深度的... 研究了弯曲荷载对硬化水泥净浆和砂浆试体碳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弯曲荷载会加速水泥浆体和砂浆的碳化过程,在弯曲荷载作用下水泥浆体和砂浆的碳化动力学过程可用式x=C_0e^(aη)t^b描述,其中b值均接近1/2;碳化时间对砂浆碳化深度的影响略小于对水泥浆体的影响,而应力水平对水泥浆体和砂浆碳化的影响大致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浆 弯曲荷载 硬化水泥浆体 碳化过程 碳化深度 水泥净浆 应力水平 研究 动力学过程 下水
下载PDF
石膏与硬石膏对蒸养水泥石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顺妮 林宗寿 《武汉工业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2期24-26,共3页
运用液相分离技术、化学分析、离子发射光谱、SEM、DSC和压汞测孔等手段,着重研究了石膏与硬石膏对蒸养水泥石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有硬石膏的水泥浆体或水泥石孔溶液中的SO2-4浓度任何时候都明显高于加入二水石... 运用液相分离技术、化学分析、离子发射光谱、SEM、DSC和压汞测孔等手段,着重研究了石膏与硬石膏对蒸养水泥石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有硬石膏的水泥浆体或水泥石孔溶液中的SO2-4浓度任何时候都明显高于加入二水石膏的浆体;而OH-浓度在蒸养前硬石膏浆体较高,蒸养后则低于石膏浆体。在蒸养水泥中,以硬石膏代替二水石膏,可使钙矾石数量增加,结晶粗大,分布均匀,且大多远离固相表面;同时使C-S-H(gel)尺寸变小,水泥石的结构致密,总孔隙率和最可几孔径减小,强度大幅度提高。作者认为:控制水泥石结构形成的主要因素是水泥石液相中的SO2-4和OH-浓度,增加水泥石液相中SO2-4浓度,同时适当降低OH-浓度,可改善钙矾石形成条件和水泥石的结构,从而提高水泥石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膏 硬石膏 蒸汽养护 水泥石 强度
原文传递
生物质灰对水泥硬化浆体抗压强度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刘勇 冯竟竟 +3 位作者 于雷 刘洋 杨广帅 王舜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718-1722,共5页
对比研究了生物质灰与普通粉煤灰在粒度分布、颗粒形态、化学组成、活性指数等方面的不同,并开展了不同掺量生物质灰对水泥硬化浆体抗压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生物质灰颗粒形状不规则、平均粒径及粒径分布范围较大,具有特有的细长... 对比研究了生物质灰与普通粉煤灰在粒度分布、颗粒形态、化学组成、活性指数等方面的不同,并开展了不同掺量生物质灰对水泥硬化浆体抗压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生物质灰颗粒形状不规则、平均粒径及粒径分布范围较大,具有特有的细长纤维状颗粒,且其活性组分Al2O3不足普通粉煤灰的三分之一;生物质灰的火山灰活性小于普通粉煤灰;相同掺量下,生物质灰-水泥复合胶砂各龄期的抗压强度均小于普通粉煤灰-水泥复合胶砂,生物质灰掺量越大,复合胶砂的强度相比纯水泥组下降程度越大;与普通粉煤灰相比,掺加生物质灰的硬化水泥浆体微观结构更为疏松多孔,特别是其特有的细长纤维状颗粒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灰 硬化浆体 抗压强度 微观形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