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危重患儿外出检查标准化交接模型的构建与实施 被引量:7
1
作者 贺琳晰 杨芳 +1 位作者 赵璠 刘月娜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3,11,共4页
目的构建基于SBAR模式的危重患儿外出检查标准化交接模型,保证外出检查环节危重患儿的安全。方法将危重患儿按入住时间分组,2018年1~4月的150例危重患儿为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外出检查交接;2018年6~9月的150例危重患儿为观察组,实施基于... 目的构建基于SBAR模式的危重患儿外出检查标准化交接模型,保证外出检查环节危重患儿的安全。方法将危重患儿按入住时间分组,2018年1~4月的150例危重患儿为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外出检查交接;2018年6~9月的150例危重患儿为观察组,实施基于SBAR的危重患儿外出检查标准化交接。比较两组危重患儿外出检查风险事件发生率、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医护外出检查交接沟通合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危重患儿外出检查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实施后医护人员对外出检查交接沟通合作满意度得分显著高于实施前(均P<0.01)。结论在PICU实施SBAR沟通模式的规范化交接,可保证危重患儿外出检查环节的安全,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增进医护之间的沟通与协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患儿 重症监护 外出检查 SBAR沟通模式 标准化交接
下载PDF
防空导弹协同制导交接班模型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雷宇曜 姜文志 +1 位作者 顾佼佼 马向玲 《战术导弹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4-81,共8页
针对当前对防空导弹(AAM)协同制导交接班问题研究系统性、深入性不足的问题,在分析现有防空武器系统作战配置及作战流程的基础上,对协同制导交接班的相关概念进行了说明和定义,建立了防空武器系统对AAM协同制导交接班模型,包括系统概念... 针对当前对防空导弹(AAM)协同制导交接班问题研究系统性、深入性不足的问题,在分析现有防空武器系统作战配置及作战流程的基础上,对协同制导交接班的相关概念进行了说明和定义,建立了防空武器系统对AAM协同制导交接班模型,包括系统概念模型、坐标转换模型、误差模型及雷达截获概率模型。通过模拟产生随机误差,利用蒙特卡洛方法进行计算,得出不同误差源对协同制导交接班概率影响的定量关系。实验结果证明了所建模型的有效性,误差分析结论可作为协同制导交接班精度控制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空导弹 协同制导 交接班模型 蒙特卡洛
原文传递
基于SBAR交接模型的急诊患者转运交接单的设计和应用 被引量:33
3
作者 费杏珍 孙丽丽 +2 位作者 邓仁丽 沈丽娟 韩慧 《护士进修杂志》 2016年第3期229-232,共4页
目的提高急诊患者转运交接的质量,确保患者转运安全。方法基于SBAR交接模型与浙江省《病历书写规范》,设计《急诊患者转运交接单》,于2014年6-12月,在急诊科应用。与2013年同期相比,分别比较急诊护士、病房护士对交接单的满意度以及有... 目的提高急诊患者转运交接的质量,确保患者转运安全。方法基于SBAR交接模型与浙江省《病历书写规范》,设计《急诊患者转运交接单》,于2014年6-12月,在急诊科应用。与2013年同期相比,分别比较急诊护士、病房护士对交接单的满意度以及有关急诊转运过程引发的投诉率。结果对交接单的总体满意度急诊科护士由原先的65.22%上升至95.65%,病房护士也由原先的68.33%上升到90%。而且,与交接相关的投诉由2.48%下降至今年的0.62%,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基于标准化交接模型的转运交接单不仅规范了护理书写记录,而且有效保障了患者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AR交接模型 急诊患者 转运交接单 护理管理
下载PDF
ICU护士对SBAR交班内容认可的调查 被引量:21
4
作者 王小玲 卢惠娟 +1 位作者 戴垚 王敏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1期50-53,共4页
目的了解ICU护士对SBAR交班内容认可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推广应用SBAR交班模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6所三级甲等医院ICU护士306人进行调查,调查内容涉及交班的主要内容,即主观问题、背景、评估及建议。结果ICU护士对SBAR... 目的了解ICU护士对SBAR交班内容认可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推广应用SBAR交班模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6所三级甲等医院ICU护士306人进行调查,调查内容涉及交班的主要内容,即主观问题、背景、评估及建议。结果ICU护士对SBAR交班内容赞同总分为(4.38±0.52)分,4个维度得分均高于4分;12h工作制护士的主观问题维度得分显著高于8h工作制护士;不同ICU类型护士对SBAR交班内容赞同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ICU护士对SBAR的交班内容比较赞同,有利于推广SBAR交班系统,尤其是外科ICU。在推广SBAR过程中应加强对护士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提高护士临床决策能力及专业素养,促进有效的交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护士 交班 SBAR交班模式
下载PDF
电子信息化改良SBAR交接班模式对提高血管外科护理交接班质量的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钟莹莹 牟敏 周丹 《卫生职业教育》 2023年第24期118-121,共4页
将电子信息化改良SBAR交接班模式与血管外科病情种类及护理工作特点相结合,设计电子信息化改良SBAR交接班表,建立并应用血管外科的危重患者护理交接班模式,以探讨电子信息化改良SBAR交接班模式的应用效果,为提升护理交接班质量、确保患... 将电子信息化改良SBAR交接班模式与血管外科病情种类及护理工作特点相结合,设计电子信息化改良SBAR交接班表,建立并应用血管外科的危重患者护理交接班模式,以探讨电子信息化改良SBAR交接班模式的应用效果,为提升护理交接班质量、确保患者安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信息化 改良SBAR交接班模式 血管外科 护理交接班质量
下载PDF
SHARE交接班模型在术后患者转运中的应用及临床获益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丁晓兰 张晨霞 +1 位作者 王金兰 张玉娟 《中国研究型医院》 2023年第5期46-50,共5页
目的建立术后患者SHARE转运交接班模型,并评价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3月于我院住院的手术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采用SHARE转运交接班模型,对照组采用传统术后转运交接模型。比较两... 目的建立术后患者SHARE转运交接班模型,并评价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3月于我院住院的手术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采用SHARE转运交接班模型,对照组采用传统术后转运交接模型。比较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转运交接模型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转运时间、转运规范性和满意率。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ˉ±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表示,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引流管打折固定不规范、导尿管受压、留置针拔脱的发生率较对照组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4.613、6.157、5.158,P均<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室至复苏室所用时间为(3.48±0.38)min,从复苏室至病房所用时间为(5.94±0.24)min,均显著小于对照组的(3.85±0.39)min、(7.46±0.39)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29、-16.77,P均<0.05)。观察组转运患者的规范性明显提高(χ^(2)=10.317,P<0.01)。观察组患者、医师及护士对于医疗过程的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12.374、4.500、7.791,P均<0.05)。结论SHARE转运交接班模型有利于降低术后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节约转运时间、提高转运规范性及满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手术后期间 护理管理研究 SHARE交接班模型
下载PDF
I PASS结构化病情交班模式在急诊危重症患者交班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7
作者 谌欢 潘小康 +1 位作者 吴洁华 王蒙蒙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2年第20期55-58,共4页
目的探讨I PASS结构化病情交班模式在急诊危重症患者交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12月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工作的42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其中2021年5月至8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对危重症患者交接班实施传... 目的探讨I PASS结构化病情交班模式在急诊危重症患者交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12月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工作的42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其中2021年5月至8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对危重症患者交接班实施传统床旁交接班模式,此阶段交接班相关资料作为对照组;2021年9月至12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对危重症患者交接班实施I PASS结构化病情交班模式,此阶段交接班相关资料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的交接班质量、交接班时间、交接内容完整性及其对交接班模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的交班环境、交班内容、沟通技巧、人文关怀、组织效率、临床判断及总体交班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接班环境、沟通技巧、人文关怀、组织效率、临床判断及总体交班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的交接班时间短于对照组,交班内容完整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对交接班模式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 PASS结构化病情交班模式应用于急诊危重症患者中,护理人员的交接班质量、交接班效率、交班内容完整性均得到提升,其对交班模式也更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危重症患者 交班 I PASS结构化病情交班模式
下载PDF
移动IPv6快速切换的性能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晖 秦亚娟 张宏科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6-50,共5页
移动IPv6快速切换(FMIPv6)协议通过引入快速移动检测和快速绑定更新过程有效地减小了切换延迟,同时通过在接入路由器上建立缓存,减少了数据包的丢失。信令消息的执行顺序对FMIPv6的性能有着极大的影响。在分析FMIPv6时延的基础上,利用... 移动IPv6快速切换(FMIPv6)协议通过引入快速移动检测和快速绑定更新过程有效地减小了切换延迟,同时通过在接入路由器上建立缓存,减少了数据包的丢失。信令消息的执行顺序对FMIPv6的性能有着极大的影响。在分析FMIPv6时延的基础上,利用给出的改进二维分层网格随机漫步模型,对一次会话持续时间内FMIPv6协议的切换延迟和需要的缓存大小进行了理论计算,并给出数值结果。由结果可见,对于不同的信令交互时序,FMIPv6在切换延迟和需要的缓存等方面具有不同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IPV6 快速切换 移动模型 切换延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