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围拔管期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3
1
作者 朱俊超 白文娅 +2 位作者 滕秀飞 杨延超 李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4-157,188,共5页
目的研究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围拔管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60例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18~60岁)随机分为TEAS组和对照组(C组)。TEAS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30 min给予TEAS,C组患者仅将电极片贴附在相同穴位... 目的研究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围拔管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60例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18~60岁)随机分为TEAS组和对照组(C组)。TEAS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30 min给予TEAS,C组患者仅将电极片贴附在相同穴位上,不给予电刺激。记录2组患者在围拔管期的血流动力学指标、静脉血中儿茶酚胺的浓度、唤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质量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唤醒时间、拔管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C组比较,TEAS组患者在围拔管期的血流动力学指标、静脉血中儿茶酚胺的浓度、拔管质量评分、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降低,Ramsay镇静评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AS能减轻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拔管期的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穴位电刺激 全麻拔管 应激反应 妇科腹腔镜手术
下载PDF
布托啡诺联合盐酸曲马多治疗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寒战的效果与护理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夏凤英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7年第10期335-337,共3页
目的探究布托啡诺联合盐酸曲马多治疗妇科腹腔镜术后寒战的效果与护理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嘉兴市第二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后寒战患者临床资料,并给予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给予盐酸曲马多治疗;观察... 目的探究布托啡诺联合盐酸曲马多治疗妇科腹腔镜术后寒战的效果与护理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嘉兴市第二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后寒战患者临床资料,并给予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给予盐酸曲马多治疗;观察组30例,给予布托啡诺治疗,2组患者均给予临床护理,对2组患者用药后5 min、10 min、30 min寒战分级情况、Prince-Henry评分、Ramsay镇静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后不同时段寒战分级情况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用药后4 h、8 h、12 h Ramsay镇静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用药后有3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占1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7%,2组差异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托啡诺对妇科腹腔镜术后寒战有着显著的疗效,镇静作用优于盐酸曲马多,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托啡诺 盐酸曲马多 妇科腹腔镜术 寒战 护理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妇科腹腔镜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江冬梅 宋一荣 宾丰 《临床医学工程》 2022年第6期813-814,共2页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用于妇科腹腔镜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74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手术结束后,两组均在超声引导下行双侧TAPB,对照组使用罗哌卡因镇痛,研究组使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用于妇科腹腔镜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74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手术结束后,两组均在超声引导下行双侧TAPB,对照组使用罗哌卡因镇痛,研究组使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镇痛。比较两组的镇痛效果、麻醉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术后4 h,两组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 h、 12 h、 24 h,研究组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TAPB用于妇科腹腔镜术后镇痛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腹腔镜手术 右美托咪定 罗哌卡因 腹横肌平面阻滞 术后镇痛
下载PDF
快速康复理念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李秀芹 乔成平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年第5期157-159,共3页
目的研究快速康复理念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纳本单位2018年9月—2019年11月间76例行腹腔镜手术的妇科患者作研究对象并分组,取其中38例作对照组,围术期施行常规护理模式;另38例作试验组,围术期施行快速康复... 目的研究快速康复理念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纳本单位2018年9月—2019年11月间76例行腹腔镜手术的妇科患者作研究对象并分组,取其中38例作对照组,围术期施行常规护理模式;另38例作试验组,围术期施行快速康复理念护理。比较两组观察指标差异。结果试验组术后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26%)低于对照组(1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SF-36中心理功能、生理功能、躯体疼痛及社会功能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上述各项SF-36评分因子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且各自组内对比,均干预后分值水平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中,实施快速康复理念临床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理念 妇科 腹腔镜手术 并发症 术后恢复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喉罩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不同气腹压力下通气效果的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楼飞刚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1年第1期23-24,27,共3页
目的探讨喉罩全麻通气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不同气腹压力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60例ASAⅠ~Ⅱ级腹腔镜卵巢肿瘤切除术患者常规全麻喉罩插管后,随机分成A组(n=20,气腹压力9mmHg组)、B组(n=20,气腹压力12mmHg组)和C组(n=20,气腹压力15m... 目的探讨喉罩全麻通气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不同气腹压力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60例ASAⅠ~Ⅱ级腹腔镜卵巢肿瘤切除术患者常规全麻喉罩插管后,随机分成A组(n=20,气腹压力9mmHg组)、B组(n=20,气腹压力12mmHg组)和C组(n=20,气腹压力15mmHg组),记录并比较三组患者术中喉罩漏气、胃胀气、术后恶心呕吐和咽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手术前气腹前(T1)、气腹后30min(T2)及术后15min(T3)的气道压力(Paw)、脉搏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的变化。结果和A、B组相比,C组术中喉罩漏气、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4.44、4.29,P均<0.05);C组在T2点的MAP、HR、Paw及PetCO2值均高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5.67、6.23、4.30、5.25,P均<0.05)。结论经典型喉罩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中气腹压力维持12mmHg时通气效果良好,术中心血管应激反应小,术后咽痛发生率和恶心呕吐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罩通气 腹腔镜 卵巢肿瘤切除术 不良反应
下载PDF
风险干预护理预防妇科腹腔镜术后DVT发生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车晓 龙世娟 +2 位作者 苏玲 吴华容 苏春美 《临床医学工程》 2022年第4期545-546,共2页
目的探讨风险干预护理预防妇科腹腔镜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的临床效果。方法96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基于DVT风险列线图模型的风险干预护理,48例)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48例),比较两组的血浆D-D水平、DVT发生率、DVT... 目的探讨风险干预护理预防妇科腹腔镜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的临床效果。方法96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基于DVT风险列线图模型的风险干预护理,48例)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48例),比较两组的血浆D-D水平、DVT发生率、DVT发生时间。结果试验组术后第1 d、第3 d、第5 d、第7 d的D-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DVT发生时间迟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DVT风险列线图模型的风险干预护理可以改善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凝血状态,预防术后DVT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腹腔镜手术 DVT 风险列线图模型 风险干预护理
下载PDF
中西医疗法在妇科腹腔镜术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辛丽 甘秀妮 《系统医学》 2019年第8期178-180,共3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疗法在妇科腹腔镜术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该院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401例,分别于术前及术后24h采用Autar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估,筛选出中危、高危患者共112例。按照区组随机化分为... 目的探讨中西医疗法在妇科腹腔镜术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该院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401例,分别于术前及术后24h采用Autar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估,筛选出中危、高危患者共112例。按照区组随机化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予妇科腹腔镜术后常规护理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穴位按摩。比较两组效果。结果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凝血4项、红细胞聚集指数及D-二聚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5天观察组患者的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0.05),红细胞聚集指数及D-二聚体低于对照组(4.50±0.82)vs.(5.41±0.93),(t红细胞聚集指数=5.4923,P<0.05)(0.36±0.09)mg/Lvs.(0.45±0.12)mg/L(tD-二聚体=4.4900;P<0.05);观察组患者股静脉、腘静脉的血流速度大于对照组,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45±2.09)cm/svs.(5.03±1.21)cm/s(t左下肢股静脉最大流速=4.4001,P<0.05),(5.91±2.14)cm/svs.(4.11±1.39)cm/s(t左下肢腘静脉最大流速=5.2786,P<0.05),(6.55±2.31)cm/svs.(4.97±1.16)cm/s,(t右下肢股静脉最大流速=4.5741,P<0.05),(5.89±2.07)cm/svs.(4.03±1.42)cm/s,(t右下直接腘静脉最大流速=5.5449;P<0.05)。结论中西医疗法可降低妇科腹腔镜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疗法 妇科腹腔镜术 深静脉血栓 预防 凝血 D-二聚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