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0年间住院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陈美群 龚美琴 +1 位作者 高浩成 高雪梅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26-330,共5页
目的了解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10年间住院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发病情况,为妇科恶性肿瘤的流行病学及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收集2003~2012年在我院住院的妇科恶性肿瘤病例,对其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年间妇科恶性肿... 目的了解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10年间住院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发病情况,为妇科恶性肿瘤的流行病学及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收集2003~2012年在我院住院的妇科恶性肿瘤病例,对其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年间妇科恶性肿瘤的发病人数呈上升趋势,构成比前3位为宫颈、宫体、卵巢恶性肿瘤,共占92.13%。妇科恶性肿瘤总的高发年龄段为40~49岁,占34.02%(3 132/9 207)。其次为50~59岁,占26.64%(2 453/9 207);但各类型妇科恶性肿瘤的高发年龄段存在一定差异。宫颈恶性肿瘤高发年龄段30~49岁,占72.46%(3 062/4 226);宫体恶性肿瘤高发年龄段40~59岁,占69.77%(1 768/2 534);卵巢恶性肿瘤高发年龄段40~59岁,占58.30%(1 004/1 722)。患者年龄20~29岁组占本组恶性肿瘤患者的4.43%(408/9 207),以宫颈、卵巢恶性肿瘤常见;〈20岁组仅占0.98%(90/9 207),以卵巢恶性肿瘤最常见;≥60岁组占12.90%(1 188/9 207),以宫体、卵巢恶性肿瘤常见。大部分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就诊时处于早期阶段。结论 10年间妇科恶性肿瘤的患病人数呈上升趋势,各类型妇科恶性肿瘤的高发年龄段存在一定差异,宫颈、宫体及卵巢恶性肿瘤仍为防治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恶性肿瘤 发病情况 临床病理特征
原文传递
莉芙敏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术后绝经症状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陈志龙 史惠蓉 +2 位作者 任芳 张瑞涛 焦智慧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3年第4期496-499,共4页
目的:探讨莉芙敏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术后绝经症状的有效性。方法:26名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首次出现绝经症状,口服莉芙敏片20 mg/次,2次/d,口服药物12周。在用药4、8、12周后进行随访。疗效评价采用改良的Kupperman绝经指数(KMI)评分,以... 目的:探讨莉芙敏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术后绝经症状的有效性。方法:26名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首次出现绝经症状,口服莉芙敏片20 mg/次,2次/d,口服药物12周。在用药4、8、12周后进行随访。疗效评价采用改良的Kupperman绝经指数(KMI)评分,以肝肾功能、血常规等实验室检查及不良事件作为安全性指标,将用药前后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26名患者治疗前KMI总分为(28.15±6.74),用药12周后为(11.46±4.08),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对单项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发现性生活及泌尿系感染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其余各项均明显降低(P<0.05)。用药后肝肾功能等实验室指标未见明显改变,且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莉芙敏可以有效缓解妇科恶性肿瘤术后绝经症状,且有较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莉芙敏 妇科恶性肿瘤 绝经
下载PDF
2005~2012年武汉市妇科癌症患病趋势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文莉 张波 易念华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4年第16期2218-2219,共2页
目的:探讨2005~2012年武汉市妇科癌症患病趋势并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临床妇科癌症的防治提供指导。方法收集武汉市2005~2012年育龄妇女妇科普查资料,并对其中妇科癌症患者患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进行汇总,分析统计武汉市妇科癌... 目的:探讨2005~2012年武汉市妇科癌症患病趋势并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临床妇科癌症的防治提供指导。方法收集武汉市2005~2012年育龄妇女妇科普查资料,并对其中妇科癌症患者患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进行汇总,分析统计武汉市妇科癌症的患病率。结果武汉市育龄妇女中妇科癌症发病率前3位分别为宫颈癌、乳腺癌、卵巢癌,且从2009年开始呈上升趋势,与2009年以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妇科癌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危险因素分析,年龄、学历、普查频率、妇科癌症病史、农村户口与妇科癌症发病率关系密切。结论武汉市育龄妇女妇科癌症近年呈上升趋势,临床应针对性地对育龄妇女进行生殖健康知识宣教,以降低高危妇科癌症患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癌症 武汉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西城区“免费子宫颈癌乳腺癌筛查”情况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晓哲 金英楠 侯力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1年第1期48-50,共3页
目的比较免费两癌(子宫颈癌、乳腺癌)筛查与既往妇女病普查对子宫颈及乳腺癌的检出效果,探讨妇女病防治工作新思路。方法免费两癌筛查与2005、2006、2007年妇女病普查结果相比较;对参加免费两癌筛查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应用定性研... 目的比较免费两癌(子宫颈癌、乳腺癌)筛查与既往妇女病普查对子宫颈及乳腺癌的检出效果,探讨妇女病防治工作新思路。方法免费两癌筛查与2005、2006、2007年妇女病普查结果相比较;对参加免费两癌筛查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应用定性研究的小组访谈方法了解居民和医务人员对两癌筛查效果的评价。结果免费两癌筛查的两癌检出率远高于妇女病普查中两癌检出率;自愿参加免费两癌筛查人群年龄集中在45~60岁,居民对两癌筛查的流程、健康宣教、服务态度、筛查技术水平持肯定态度;参加两癌筛查的医务人员认为提高了筛查技术水平及个人综合能力。结论免费两癌筛查在服务模式、筛查方法、服务效果上达到了肯定,为妇女病防治工作的发展方向提供一定可借鉴的依据。妇女病防治工作应关注社区人群,采用相对先进的筛查方法,多部门协作,做好筛查后续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癌筛查 妇女病防治 社区 免费
下载PDF
人源肿瘤异种移植模型在罕见癌症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陈诚 曹保红 《药物评价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60-1168,共9页
随着早期诊疗、靶向药物和免疫疗法的普遍应用,大部分常见癌症的5年生存率都有较明显的提升。相比于常见癌症,罕见癌症由于其发病率较低,长期缺乏足够的关注度。然而,基于庞大的人口总数,罕见癌症的发病数依然是不容忽视的,但有效治疗... 随着早期诊疗、靶向药物和免疫疗法的普遍应用,大部分常见癌症的5年生存率都有较明显的提升。相比于常见癌症,罕见癌症由于其发病率较低,长期缺乏足够的关注度。然而,基于庞大的人口总数,罕见癌症的发病数依然是不容忽视的,但有效治疗手段的缺失使得罕见癌症患者的预后不佳。罕见癌症的研究难点之一在于癌种群体分散,样本量较小,难以进行相关的临床研究。而患者来源的异种移植模型可有效保存患者样本,高度模拟原发肿瘤,是研究罕见癌症的有利工具。就罕见癌症的概念和人源肿瘤异种移植模型在不同类别的罕见癌症如腺样囊性癌、胆管癌、肛管癌、恶性间皮瘤、罕见妇科癌症、睾丸癌、黑色素瘤、恶性胚胎肿瘤、脊索瘤、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肾上腺皮质癌、胶质母细胞瘤、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探索罕见癌症发病机制及开发更具有前景的抗罕见癌症药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罕见癌症 人源肿瘤异种移植模型 腺样囊性癌 胆管癌 肛管癌 恶性间皮瘤 罕见妇科癌症 睾丸癌 黑色素瘤 恶性胚胎肿瘤 脊索瘤 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 肾上腺皮质癌 胶质母细胞瘤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原文传递
北京市海淀区上庄乡两癌筛查统计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刘纳 杜晓静 张宏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1年第1期51-52,共2页
目的通过筛查对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宫颈癌、乳腺癌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为两癌防治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北京市海淀区上庄乡适龄妇女进行两癌筛查,并对筛查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筛查检出宫颈癌可疑病例40例,检出率... 目的通过筛查对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宫颈癌、乳腺癌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为两癌防治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北京市海淀区上庄乡适龄妇女进行两癌筛查,并对筛查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筛查检出宫颈癌可疑病例40例,检出率为1535.51/10万;乳腺癌可疑病例15例,检出率为702.58/10万;妇科常见疾病患病率为7.72%,乳腺常见疾病患病率为50.82%。结论两癌筛查是早期发现宫颈癌和乳腺癌的重要手段。乳腺增生在乳腺常见疾病中患病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癌 筛查 妇女病 分析
下载PDF
认知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抑郁、焦虑以及免疫相关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40
7
作者 王兰 张波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43-46,共4页
目的观察认知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心理及相关免疫指标的影响,从而建立起一套全新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94例宫颈癌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认知护理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分析患者术后的心理特点和相关免疫指标,比较2种护理方... 目的观察认知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心理及相关免疫指标的影响,从而建立起一套全新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94例宫颈癌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认知护理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分析患者术后的心理特点和相关免疫指标,比较2种护理方法的效果。结果认知护理干预组干预后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均显著降低(P<0.01),而常规护理组分值改变不明显(P>0.05),且认知护理干预组干预后2项得分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0.01);2组患者干预后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及CD4+/CD8+比值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但认知护理干预组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P<0.01)。结论结合认知心理干预的临床护理能够显著改善宫颈癌患者术后心理健康水平,同时提高机体免疫力,进而提升手术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对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认知护理 常规护理 妇科肿瘤 免疫
下载PDF
妇科恶性肿瘤康复期患者情绪及生活质量团体心理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40
8
作者 李梓萌 庞英 +1 位作者 李金江 唐丽丽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977-982,共6页
目的:探索团体心理治疗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设计。选取北京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确诊为妇科恶性肿瘤(宫颈癌、子宫内膜癌或卵巢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心理治疗组(n=30)接受为期6周、每周1次... 目的:探索团体心理治疗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设计。选取北京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确诊为妇科恶性肿瘤(宫颈癌、子宫内膜癌或卵巢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心理治疗组(n=30)接受为期6周、每周1次的团体心理治疗和对照组(n=30)接受团体患者教育。使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G)、症状评估简表中文版(MSAS-SF)于基线、干预后6周和干预后3月(随访)测评。结果:心理治疗组脱落1例。干预后6周,心理治疗组的焦虑和抑郁得分低于对照组(P<0.01),生理状况和功能状况得分高于对照组(P<0.01);随访时,心理治疗组的焦虑、抑郁、心理症状得分以及总困扰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生理状况和功能状况得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团体心理治疗能够帮助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改善焦虑及抑郁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恶性肿瘤 团体心理治疗 情绪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状态与影响生存质量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35
9
作者 郑冬燕 李丽 徐振兴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1639-1642,共4页
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状态及影响生存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自行设计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性心理及性生活情况问卷表,对妇科恶性肿瘤及良性肿瘤患者各95... 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状态及影响生存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自行设计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性心理及性生活情况问卷表,对妇科恶性肿瘤及良性肿瘤患者各95例,分别于患者手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妇科恶性肿瘤组抑郁、焦虑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存在明显的差异,妇科恶性肿瘤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不同年龄、文化程度的性关注程度与性生活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多存在抑郁、焦虑心理,研究影响生存质量的相关因素,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以减轻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恶性肿瘤 抑郁 焦虑 生存质量
下载PDF
妇科癌症患者社会支持对希望水平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6
10
作者 廖芯 罗万英 +1 位作者 周俊英 胡世泉 《护理管理杂志》 2014年第7期469-471,共3页
目的探讨妇科癌症患者的社会支持对希望水平的影响。方法对210例妇科癌症患者进行希望水平和社会支持状况的调查。结果 210例妇科癌症患者希望总分为(28.40±7.11)分,处于中等水平;在控制了人口学变量后,社会支持中的主观支持对希... 目的探讨妇科癌症患者的社会支持对希望水平的影响。方法对210例妇科癌症患者进行希望水平和社会支持状况的调查。结果 210例妇科癌症患者希望总分为(28.40±7.11)分,处于中等水平;在控制了人口学变量后,社会支持中的主观支持对希望水平中的"对现实和未来的积极态度"和"与他人保持亲密的关系"两个维度均有影响(P<0.05)。结论护士应采取特别策略加强对癌症患者的主观支持,从而提升癌症患者的希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癌症 患者 社会支持 希望水平
下载PDF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及其照顾者心理痛苦的横断面研究 被引量:34
11
作者 周颖群 狄文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2013年第4期269-273,共5页
目的:评估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推荐的心理痛苦温度计(DT)在中国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及其照顾者中的应用,初步探索中国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显著心理痛苦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比较患者及其照顾者的心理痛苦和产生原因。方法:收集2012年4... 目的:评估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推荐的心理痛苦温度计(DT)在中国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及其照顾者中的应用,初步探索中国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显著心理痛苦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比较患者及其照顾者的心理痛苦和产生原因。方法:收集2012年4月2日至8月1日上海仁济医院东院妇科住院及门诊随访的102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人口社会学及临床资料,用DT进行心理痛苦筛查,采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调查患者的面对、回避、屈服3种应对方式。分析我国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显著心理痛苦(DT≥4)患病率以及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癌症分期、治疗阶段、应对方式等因素对显著心理痛苦患病率的影响;比较患者及其照顾者的心理痛苦。结果:DT筛查显示,我国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显著心理痛苦患病率为52.0%。医保患者的显著心理痛苦患病率小于自费患者(P=0.045)。门诊随访患者的显著心理痛苦患病率小于术前(P=0.028)及化疗期间(P<0.001)的患者。出现显著心理痛苦患者的屈服应对方式评分高于无显著心理痛苦者(P=0.030)。患者的照顾者DT评分高于患者本人(P=0.014)。引起患者心理痛苦的前3位原因为情绪问题(56.0%)、身体问题(41.3%)、实际问题(40.0%),引起照顾者心理痛苦前3位原因为情绪问题(57.3%)、实际问题(46.7%)、身体问题(20.0%)。患者显著心理痛苦与人口社会学资料分类(年龄、婚姻状况、子女个数、工作状况、学历、信仰、家庭人均月收入)、肿瘤类型、分期及化疗次数均无关。结论:DT应用于我国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诊疗过程是可行的,其有助于及时发现患者心理痛苦的程度和原因。我国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显著心理痛苦的患病率高,需进一步关注患者及其照顾者的心理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痛苦温度计 妇科恶性肿瘤 应对方式 横断面研究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心理控制源倾向的影响 被引量:26
12
作者 盛立峰 范高云 《中国现代医生》 2010年第6期55-57,共3页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心理控制源倾向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Wallston多维度健康心理控制源量表(MHLC)评估180例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的心理状况。对所有患者实...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心理控制源倾向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Wallston多维度健康心理控制源量表(MHLC)评估180例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的心理状况。对所有患者实施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支持和放松训练等在内的综合护理干预,比较患者干预前后SAS、SDS和MHLC各维度评分。结果妇科肿瘤患者的SAS、SDS、CHLC和PHLC等MHLC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国内常模,而IHLC评分明显低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DS、SAS评分均与IHLC、PHLC呈显著负相关,与CHLC呈显著正相关(P<0.05);干预后妇科肿瘤患者的SAS、SDS和CHLC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而PHLC评分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的负性心理和心理控制源倾向,从而改善其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恶性肿瘤 化学疗法 心理控制源 护理
下载PDF
分层次护理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3
13
作者 忻丹帼 徐朝艳 +2 位作者 佘喜云 王琼娟 吴翠色 《现代临床护理》 2008年第1期11-13,31,共4页
目的探讨分层次护理对行临床治疗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从而帮助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采用便利取样法于2004年3月~2006年10月对住院治疗的20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分层次护理,并于分层次护理实施前... 目的探讨分层次护理对行临床治疗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从而帮助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采用便利取样法于2004年3月~2006年10月对住院治疗的20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分层次护理,并于分层次护理实施前后测量患者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中总的健康状况、躯体功能、角色、情绪、认知、社会各功能维度干预前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而症状维度干预前后比较,除恶心与呕吐症状外,其他维度方面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对进行临床治疗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实施分层次护理有利于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恶性肿瘤 生活质量 分层次护理
下载PDF
共情及自我表露对妇科癌症夫妇创伤后成长的交互影响研究 被引量:23
14
作者 翟玩 罗山泉 +2 位作者 李凯旋 刘利 黎东梅 《护理管理杂志》 CSCD 2023年第1期31-36,共6页
目的了解妇科癌症患者及其配偶的共情与双方自我表露及创伤后成长的关系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中文版人际反应指针、痛苦表露指数量表及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对263对妇科癌症患者及其配偶进行调查。结果患者的共情、自我表... 目的了解妇科癌症患者及其配偶的共情与双方自我表露及创伤后成长的关系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中文版人际反应指针、痛苦表露指数量表及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对263对妇科癌症患者及其配偶进行调查。结果患者的共情、自我表露及创伤后成长总分均显著高于其配偶(P<0.01);主-客体互倚模型结果显示,在主体效应中,患者与配偶的共情及自我表露均可显著正向预测自身的自我表露及创伤后成长(P<0.01或P<0.05);在客体效应中,患者的共情可以正向预测配偶的自我表露及创伤后成长(P<0.05),但自我表露的预测效应不显著(P=0.318),配偶的共情及自我表露均能够显著正向预测患者的自我表露及创伤后成长(P<0.01);中介效应显示,患者及配偶的共情可以借由对方的自我表露影响其自我表露及创伤后成长。结论妇科癌症患者及配偶的自我表露及创伤后成长与对方的共情能力及自我表露密切相关,因此从夫妻二元视角制订干预措施能够更好地帮助妇科癌症夫妇提升创伤后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癌症 夫妇 共情 自我表露 创伤后成长
下载PDF
妇科癌症患者化疗致周围神经病变与平衡功能及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3
15
作者 吴婷 朱冰洁 +1 位作者 黄孟秋 阎玲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20-23,共4页
目的探讨妇科癌症患者化疗致周围神经病病变(CIPN)、平衡功能和生活质量的的相关性,为患者化疗期间护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妇科癌症患者219例,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化疗致周围神经病变评估量表、Berg平衡量表、癌症... 目的探讨妇科癌症患者化疗致周围神经病病变(CIPN)、平衡功能和生活质量的的相关性,为患者化疗期间护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妇科癌症患者219例,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化疗致周围神经病变评估量表、Berg平衡量表、癌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妇科癌症患者化疗致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体验得分为(83.08±47.74)分、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对日常生活影响得分为(41.35±20.59)分;68.49%患者有跌倒风险,癌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得分为(50.65±17.74)分;有跌倒风险的妇科癌症患者CIPN症状得分、CIPN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得分较高(均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妇科癌症患者整体生活质量与CIPN症状得分、CIPN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得分呈负相关(均P<0.01)。结论CIPN在妇科癌症患者中比较常见,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增加跌倒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其生活质量下降。医务人员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化疗致周围神经病变,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卵巢癌 子宫内膜癌 化疗 周围神经病变 平衡功能 生活质量 相关性
下载PDF
妇科癌症患者创伤后成长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3
16
作者 秦如梦 陆彩云 +2 位作者 周利华 黄秀华 钟起 《护理学报》 2019年第15期9-13,共5页
目的调查妇科癌症患者创伤后成长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痛苦表露指数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272例妇科癌症患者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其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因素。结果妇科癌症患者创伤后成长总分... 目的调查妇科癌症患者创伤后成长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痛苦表露指数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272例妇科癌症患者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其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因素。结果妇科癌症患者创伤后成长总分为(56.11±12.77)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工作情况、疾病分期、自我表露及社会支持进入回归方程(P<0.05)。结论妇科癌症患者的创伤后成长处于中等水平,其文化程度、工作情况、疾病分期、自我表露、社会支持是主要影响因素。医护人员在治疗和护理妇科癌症患者的同时,也应注意到患者经历的积极变化,根据其影响因素,促进患者自我表露,提高社会支持水平,帮助其产生更高水平的创伤后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癌症 创伤后成长 社会支持 自我表露
下载PDF
妇科癌症术后化疗病人身体意象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2
17
作者 周帅 覃彦珠 +3 位作者 张玲 张寒琼 刘鑫 江锦芳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06-310,共5页
目的:调查妇科癌症术后化疗病人身体意象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1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妇瘤病区的210例妇科癌症术后化疗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身体意象量表... 目的:调查妇科癌症术后化疗病人身体意象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1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妇瘤病区的210例妇科癌症术后化疗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身体意象量表(BIS)、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视觉疼痛模拟量表(VAS)、心理痛苦温度计(DT)对病人进行调查。结果:妇科癌症术后化疗病人BIS得分为[8.00(4.00,13.00)]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术后时长、有无脱发、焦虑、抑郁、心理痛苦是病人身体意象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可解释总变异的66.3%。结论:妇科癌症术后化疗病人身体意象水平较差,术后时间较长、存在脱发、焦虑、抑郁和心理痛苦程度较高的病人身体意象水平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癌症 手术治疗 化疗 身体意象 影响因素 脱发 心理状况 调查研究
下载PDF
中文版医疗社会支持量表应用于妇科癌症病人的信效度评价 被引量:22
18
作者 何文奇 杨晓 +7 位作者 乔晓丽 胡圆圆 吴国华 孙墨然 裴菲棐 贾寒 马文娟 靳慧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17年第5期1709-1713,共5页
[目的]检验医疗社会支持量表中文版(MOS-SSS-CM)应用于妇科癌症病人的信度和效度。[方法]使用便利抽样法,采用病人一般资料问卷、中文版医疗社会支持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及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对208例妇科癌症病人进行调查。[结果]验证... [目的]检验医疗社会支持量表中文版(MOS-SSS-CM)应用于妇科癌症病人的信度和效度。[方法]使用便利抽样法,采用病人一般资料问卷、中文版医疗社会支持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及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对208例妇科癌症病人进行调查。[结果]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各分量表的因子负荷为0.29~0.69;经效标关联效度分析,医疗社会支持量表中文版及各分量表与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呈正相关,与焦虑(除实际性支持外)、抑郁呈负相关;抑郁组医疗社会支持量表中文版得分低于非抑郁组;医疗社会支持量表中文版总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56,其折半信度为0.936。[结论]中文版医疗社会支持量表在妇科癌症病人中应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妇科癌症病人社会支持的评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癌症 医疗社会支持量表 信度 效度
下载PDF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应对方式、癌因性疲乏与生活质量的结构方程模型 被引量:21
19
作者 王云 雷俊 +3 位作者 周莲清 汤观秀 曹逸 朱姝娟 《护理学报》 2014年第15期35-38,共4页
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应对方式、癌因性疲乏与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5—11月4所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宫颈癌、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共608例,应用医学应对问卷、癌症疲乏量表和癌症治疗功能评价系统的一般量... 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应对方式、癌因性疲乏与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5—11月4所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宫颈癌、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共608例,应用医学应对问卷、癌症疲乏量表和癌症治疗功能评价系统的一般量表进行测评,并用结构方程模型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医学应对方式中,面对维度得分为(19.55±3.83)分,回避维度得分为(16.33±2.79)分,屈服维度得分为(8.61±2.76)分;癌因性疲乏总分为(25.20±8.49)分;生活质量总分为(70.17±13.39)分。面对维度对癌因性疲乏总分有直接(正向)效应(β=0.08,P<0.05);屈服维度对癌因性疲乏总分有直接(正向)效应(β=0.52,P<0.01),对生活质量直接(负向)效应(β=-0.39,P<0.01);癌因性疲乏总分对生活质量直接(负向)效应(β=-0.61,P<0.01);面对和屈服的应对方式均可通过癌因性疲乏总分间接影响生活质量。结论应对方式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直接和间接影响:癌因性疲乏作为中介变量调节应对方式与生活质量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恶性肿瘤 应对方式 癌因性疲乏 生活质量 结构方程模型
下载PDF
FOCUS夫妻干预计划对妇科癌症患者及其配偶创伤后成长和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被引量:21
20
作者 程黎 管秋蓉 谢世珍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FOCUS夫妻干预计划对妇科癌症患者及其配偶创伤后成长和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妇科癌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FOCUS夫妻... 目的探讨FOCUS夫妻干预计划对妇科癌症患者及其配偶创伤后成长和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妇科癌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FOCUS夫妻干预计划,干预时长为2个月。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及其配偶创伤后成长和自我效能感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及其配偶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FOCUS夫妻干预计划在妇科癌症患者中应用,有利于强化患者及其配偶获取信息和应对能力,提高自我效能感,促进患者及其配偶从疾病的创伤性事件中获得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癌症 FOCUS 夫妻干预计划 创伤后成长 自我效能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