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1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铁隧道盾构法同步注浆用水泥砂浆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1
1
作者 罗云峰 区希 +3 位作者 张厚美 石文广 张伟洲 卢绮云 《混凝土》 CAS CSCD 2004年第8期72-75,共4页
本文通过利用现场原材料,进行了减水剂的选择试验,采取了在砂浆中掺加膨润土的措施,进行配合比优化试验,改善了盾构法同步注浆用水泥砂浆的施工性能,达到了防止注浆堵管、注浆压在设定的范围内的目的,实现了较好的注浆效果。
关键词 地铁隧道 盾构法 同步注浆 水泥砂浆 膨润土 配合比
下载PDF
普通水泥与超细水泥注浆性能分析及其黄土注浆效果对比研究 被引量:28
2
作者 周茗如 彭新新 +1 位作者 苏波涛 樊乐涛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673-1678,共6页
通过析水率、黏度、结石体强度、耐久性等试验,对普通水泥与超细水泥这两种注浆材料进行了材料性能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超细水泥有更好的稳定性,在水灰比大于0.8时,有更低的黏度,其结石体的强度更高,有致密的结构,耐久性好。在黄土的模... 通过析水率、黏度、结石体强度、耐久性等试验,对普通水泥与超细水泥这两种注浆材料进行了材料性能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超细水泥有更好的稳定性,在水灰比大于0.8时,有更低的黏度,其结石体的强度更高,有致密的结构,耐久性好。在黄土的模拟注浆试验中,对注浆的效果进行总结,两种注浆材料劈裂土体形态类似,验证符合力学规律。通过对土体进行土工试验,超细水泥挤密土体的效果更好,其土体抗剪强度提高、压缩性降低比普通水泥注浆土体明显,结果表明超细水泥有着更适合的黄土注浆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注浆 超细水泥 黏度 结石体强度 耐久性
下载PDF
聚合物注浆技术在某二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脱空病害治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3
作者 程俊夕 周茗如 《公路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74-177,194,共5页
首先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脱空形式进行分类和介绍,然后对聚合物注浆技术的加固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依托某二级公路病害治理的实际工程,利用聚合物注浆技术对脱空病害进行了治理,并采用东南大学开发的智能脱空检测系统和贝克曼梁法进行... 首先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脱空形式进行分类和介绍,然后对聚合物注浆技术的加固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依托某二级公路病害治理的实际工程,利用聚合物注浆技术对脱空病害进行了治理,并采用东南大学开发的智能脱空检测系统和贝克曼梁法进行注浆效果评价,结果表明聚合物注浆技术可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进行较彻底的治理,治理后的路面性能可达到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浆技术 二级公路 水泥路面 路面病害
下载PDF
桩端后注浆对大直径灌注桩影响的现场对比试验研究 被引量:23
4
作者 李永辉 朱翔 周同和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388-396,共9页
基于郑州三环快速路工程开展的6个场地19根大直径灌注桩现场足尺试验,通过对比分析后注浆桩与未注浆桩实测结果,研究桩端后注浆对大直径灌注桩承载变形性状、荷载传递规律、桩端承载特性及桩侧摩阻力发挥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桩端后注... 基于郑州三环快速路工程开展的6个场地19根大直径灌注桩现场足尺试验,通过对比分析后注浆桩与未注浆桩实测结果,研究桩端后注浆对大直径灌注桩承载变形性状、荷载传递规律、桩端承载特性及桩侧摩阻力发挥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桩端后注浆条件下大直径灌注桩承载变形性能明显提高,且提高幅度受注浆龄期影响较为显著;在黄河中下游以中密~密实粉土、粉细砂及可塑~硬塑粉质黏土为主要冲积地层中桩长40 m左右的大直径灌注桩表现为摩擦型桩,但相比于未注浆桩,桩端后注浆桩传递至桩身下部及桩端的荷载更小;桩端后注浆在桩端下形成水泥沉渣坚硬固结体,有效地处理了桩端沉渣问题,且通过渗透劈裂作用,形成深度可达1 m的网状分布的水泥胶结体,加之对桩端土层的压密效应,显著提高了桩端支承性能与承载刚度;桩端后注浆显著提高大直径灌注桩桩侧极限摩阻力发挥水平,并降低了桩侧极限摩阻力对应的桩土相对位移,使得大直径灌注桩在较小的沉降下表现出较高的承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直径灌注桩 桩端后注浆 现场试验 承载特性 桩土相对位移
下载PDF
聚合物改性特种水泥灌浆料的性能 被引量:19
5
作者 钟世云 刘应刁 王培铭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02-108,共7页
研究了聚合物改性特种水泥浆的非压力灌浆性能及其它性能.结果表明,在水泥浆体粘度相同的情况下,聚合物改性水泥浆体可灌性得到明显的改善;同时,聚合物改性水泥浆体与老混凝土的粘结性能大大改善.丙烯酸酯乳液和丁苯乳液改性水泥浆的拉... 研究了聚合物改性特种水泥浆的非压力灌浆性能及其它性能.结果表明,在水泥浆体粘度相同的情况下,聚合物改性水泥浆体可灌性得到明显的改善;同时,聚合物改性水泥浆体与老混凝土的粘结性能大大改善.丙烯酸酯乳液和丁苯乳液改性水泥浆的拉伸粘结强度比对比水泥浆体提高约100%~300%.丙苯乳液改性硫铝酸盐水泥的1,4d剪切粘结强度最大可提高100%和140%,聚合物的最佳掺量(聚合物占水泥的质量分数)应在25%左右.聚合物改性水泥浆体的干燥收缩与聚合物的品种、填料掺量和水灰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改性水泥浆体 灌浆 水泥浆体 粘结强度 硫铝酸盐水泥
下载PDF
评价钻井液滤饼对固井二界面胶结质量影响的新方法 被引量:21
6
作者 崔茂荣 马勇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92-93,96,共3页
为了更真实地模拟在固井作业时,高温高压条件下形成滤饼的井壁岩石与水泥浆固结的实际情况,设计了一套HTHP岩心滤失装置以及专用岩心,该装置由加温套、釜体、岩心夹持器3部分组成,岩心中央钻有一未完全连通的小孔作为钻井液的渗滤通道... 为了更真实地模拟在固井作业时,高温高压条件下形成滤饼的井壁岩石与水泥浆固结的实际情况,设计了一套HTHP岩心滤失装置以及专用岩心,该装置由加温套、釜体、岩心夹持器3部分组成,岩心中央钻有一未完全连通的小孔作为钻井液的渗滤通道。开展岩心滤失实验时,钻井液只能通过岩心外壁向内壁滤失以在外壁上形成滤饼,这与现场实际情况相符合。通过配合HTHP岩心滤失装置和水泥浆固结模具,并测定形成滤饼的岩心与水泥浆的胶结强度,建立了一种评价固井第二界面胶结质量的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简单适用,科学合理,较为真实地模拟了井壁岩石与水泥浆的胶结情况。该方法有较高的实用推广价值,为以后定量研究钻井液类型和性能对第二界面胶结强度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井 注水泥 水泥浆 装置 岩心 钻井液 滤饼
下载PDF
水泥浆液黏度对全风化花岗岩注浆加固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6
7
作者 杨磊 林荣峰 +6 位作者 李召峰 李术才 张庆松 刘人太 张霄 王凯 陈慧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46-254,共9页
水泥浆液是隧道与地下工程水害治理与地层加固的常用注浆材料。针对利用水灰比调节水泥浆液黏度的传统方法在注浆治理工程中存在的局限性,通过掺加2种外加剂实现了水灰比为1∶1的水泥浆液的黏度和流动度在一定范围内动态可调。选取典型... 水泥浆液是隧道与地下工程水害治理与地层加固的常用注浆材料。针对利用水灰比调节水泥浆液黏度的传统方法在注浆治理工程中存在的局限性,通过掺加2种外加剂实现了水灰比为1∶1的水泥浆液的黏度和流动度在一定范围内动态可调。选取典型工程中遭遇的全风化花岗岩为被注介质,开展了注浆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黏度浆液在全风化花岗岩中的扩散规律,分析了浆液黏度对注浆加固效果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水泥浆液在被注介质中整体呈现劈裂扩散模式,随着浆液黏度的增大,主劈裂浆脉扩展形态由"三叉形"逐渐向"折线形"转变,主浆脉宽度变厚,被注介质的单轴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不断提高;在水泥浆液黏度为24.6 s时,加固土体的单轴抗压强度提高了87%,内聚力和内摩擦角分别提升了220%和46.6%,内摩擦角与抗剪强度随浆液黏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可见内摩擦角的提升可作为影响被注介质抗剪性能的关键指标;临近18.8 s的浆液黏度是浆脉扩展形态转变和被注介质强度增长速率变化的敏感黏度。研究成果可为全风化花岗岩及类似地层注浆治理工程中的注浆材料选型、黏度调控及加固效果评价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注浆加固 注浆模拟试验 全风化花岗岩 水泥浆液 黏度
原文传递
注浆用水泥浆体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梁乃兴 陈忠明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75-278,共4页
对注浆加固公路路基用的水泥浆体从稳定性、流动度、粘滞度、凝结时间、析水率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掺加适量的粉煤灰可增加浆体的稳定性 ,外加剂水玻璃可增加浆体的稳定性及结石率 ,同时对浆体的流动性有降低作用 ,而外加剂氯化钙则对浆... 对注浆加固公路路基用的水泥浆体从稳定性、流动度、粘滞度、凝结时间、析水率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掺加适量的粉煤灰可增加浆体的稳定性 ,外加剂水玻璃可增加浆体的稳定性及结石率 ,同时对浆体的流动性有降低作用 ,而外加剂氯化钙则对浆体的流动性有增强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浆 水泥浆体 性能 公路路基 加固
下载PDF
油井水泥石在围压作用下的力学形变行为 被引量:15
9
作者 李早元 郭小阳 +1 位作者 韩林 罗平亚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62-64,共3页
目前在单轴条件下研究油井水泥石力学行为通常忽略了井下情况环境对水泥石力学行为的影响,认为凝固后的油井水泥石是非均质脆性体,且在受力超过水泥石屈服极限时瞬间脆裂将会引起井下水泥环层间密封性能失效,但水泥环在井下的实际力学... 目前在单轴条件下研究油井水泥石力学行为通常忽略了井下情况环境对水泥石力学行为的影响,认为凝固后的油井水泥石是非均质脆性体,且在受力超过水泥石屈服极限时瞬间脆裂将会引起井下水泥环层间密封性能失效,但水泥环在井下的实际力学形变能力却受到温度和压力的影响,笼统认为油井水泥石是单纯的脆性材料具有一定的片面性。针对此种情况进行了实验研究,采用美国GCTS公司三轴岩石力学测试系统RTR-100研究了油井水泥石在围压作用下的力学形变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单轴受力下水泥石为典型的脆性材料特征,而围压作用下水泥石破坏前为一定的塑性形变行为,特别是在高围压作用下塑性形变效应更明显;在围压作用下油井水泥石为脆塑性材料力学形变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水泥 固井 水泥环 力学形变 研究
下载PDF
基于分形理论的坝基裂隙岩体注灰量与导水率关系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樊贵超 钟登华 +2 位作者 任炳昱 吴含 李晓超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76-587,共12页
由于天然岩体裂隙分布的隐蔽性和不确定性,很难准确评价天然裂隙岩体的渗透性和可灌性。离散裂隙网络作为描述天然裂隙网络的有力工具,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裂隙岩体的某些特征,但都是基于统计意义上的概率分布,无法反应裂隙网络参数的内... 由于天然岩体裂隙分布的隐蔽性和不确定性,很难准确评价天然裂隙岩体的渗透性和可灌性。离散裂隙网络作为描述天然裂隙网络的有力工具,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裂隙岩体的某些特征,但都是基于统计意义上的概率分布,无法反应裂隙网络参数的内部联系以及微观特征。Mandelbrot提出的分形几何是描述不规则物体的重要工具,研究发现裂隙网络中的裂隙迹长分布服从分形特征,很多学者利用这一理论对裂隙网络的渗透性进行了研究,推导了裂隙网络渗透系数的表达式。然而缺乏裂隙网络的可灌性和灌浆量的研究。本文首先利用裂隙网络的分形特征和裂隙迹长与隙宽的关系,建立了裂隙岩体导水率的分形模型,推导了裂隙岩体导水率与分形维数的关系表达式,并与已有研究结果进行了对比,证实了该关系式的可靠性。其次,分析了裂隙岩体灌浆注灰量与分形维数的关系,进而推导了注灰量与导水率的关系式,根据注灰量与导水率的关系曲线对灌浆区域的划分,定义了3个不同的灌浆区域:正常区域、微小裂隙区域和扩展区域,分别对应于正常灌浆、微小裂隙较多和裂隙扩展变形这3种不同的灌浆状态。最后,通过与工程实测数据的对比,证实了本文注灰量与导水率关系式的可靠性和适用性,也说明了3个灌浆区域的划分是合理并且重要的。因此,该关系式和灌浆区域的划分可以用来预测和评价实际工程灌浆施工的合理性和可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坝基础 裂隙岩体 分形理论 水泥灌浆 导水率 注灰量
原文传递
海底隧道注浆材料试验研究及工程应用 被引量:13
11
作者 涂鹏 王星华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51-54,73,共5页
研究目的:在海底隧道建设过程中,注浆能否达到加固围岩、防渗止漏的目的,浆液的配方至关重要。注浆材料的强度和耐久性是海底隧道长期正常工作的重要保障。海水环境引起的化学侵蚀、物理侵蚀以及自身因素的影响是注浆材料侵蚀破坏的主... 研究目的:在海底隧道建设过程中,注浆能否达到加固围岩、防渗止漏的目的,浆液的配方至关重要。注浆材料的强度和耐久性是海底隧道长期正常工作的重要保障。海水环境引起的化学侵蚀、物理侵蚀以及自身因素的影响是注浆材料侵蚀破坏的主要因素。本文针对普通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和水玻璃组成的注浆材料开展正交试验,通过试验分析了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玻璃和矿渣硅酸盐水泥-水玻璃浆液的基本性能;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以抗压强度为主要指标,对浆液的配比进行了优化设计。研究结论:通过对两种浆液材料同龄期试块抗压强度的对比发现,矿渣硅酸盐水泥的抗海水腐蚀性能明显好于普通硅酸盐水泥。将优化配比后的浆液用于青岛胶州湾服务隧道地表注浆加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隧道 注浆 正交试验 水泥 水玻璃
下载PDF
复杂地质条件下综放工作面过断层注浆加固技术 被引量:12
12
作者 耿耀强 赵腾飞 +1 位作者 陈建明 胡国和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7-122,128,共7页
以彬长矿区孟村煤矿401101工作面过DF29导水大断层为例,运用巷道揭露、水文地质勘探、水样分析等手段,查明了DF29大断层的断层情况富水性;针对DF29断层特点,提出了401101工作面在回采通过DF29断层过程中,易发生突水、冲击地压、顶板垮... 以彬长矿区孟村煤矿401101工作面过DF29导水大断层为例,运用巷道揭露、水文地质勘探、水样分析等手段,查明了DF29大断层的断层情况富水性;针对DF29断层特点,提出了401101工作面在回采通过DF29断层过程中,易发生突水、冲击地压、顶板垮落等灾变模式,并提出一种提高断层扰动区内煤岩体承载能力的综放工作面过导水大断层注浆方法,即采取"两巷道超前预注浆治理+工作面局部注浆治理"的治理思路;研发了一种具有可注性强、流动性好、黏结性好的水泥基注浆加固材料(SCJG-1)和一种低反应温度高强度的矿用复合注浆加固材料(SCPJG-2)。实践表明,采用该注浆方法及专用材料,401101综放工作面顺利通过DF29导水大断层,保障了工作面安全回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水大断层 注浆加固 注浆材料 水泥基 低反应温度
下载PDF
深部奥灰水特性及其浓缩后在奥灰水害防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李涛 高颖 陈伟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B06期262-268,共7页
减少矿井水排放、降低底板注浆费用,以深部奥灰涌出水改性底板注浆材料为研究对象,测试了矿井水的常规离子、悬浮物、微量元素,研究了矿井水加热浓缩后的水质变化特征,对比测试了浓缩矿井水改性黏土浆液和水泥净浆的水理和物理力学性能... 减少矿井水排放、降低底板注浆费用,以深部奥灰涌出水改性底板注浆材料为研究对象,测试了矿井水的常规离子、悬浮物、微量元素,研究了矿井水加热浓缩后的水质变化特征,对比测试了浓缩矿井水改性黏土浆液和水泥净浆的水理和物理力学性能,并基于改性黄土的膨胀界限抗渗强度设计实施了工作面注浆工程。研究结果表明:矿井深部奥灰水有高矿化度、富含悬浮物、其他特殊物质不超标、高永久硬度等特征,其浓缩后有利于改性浆液的钙离子、硫酸根离子、氯离子等富集,不利于浆液改性的碳酸氢根离子浓度降低,用于改性黏土浆液使得双电层结构絮凝,提高了土样抗压强度,降低了渗透性,用于改性水泥净浆,水泥初凝时间缩短,1,3,28 d强度分别提高1.7~3.3,5.3~7.7,8.3~17.1 MPa。改性后黄土膨胀界限抗渗强度提高了19.5%,应用工作面在减少16%的注浆量下安全回采了煤炭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开采 矿井水 底板注浆 黏土浆 水泥浆
下载PDF
孟加拉帕德玛大桥钢管桩桩侧压浆施工技术 被引量:9
14
作者 沈涛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2-26,共5页
孟加拉帕德玛大桥水中40个主墩采用直径3.0m钢管桩基础,其中11个主墩共计77根钢管桩在桩身周围均布了10道压浆槽,对每道压浆槽进行桩侧压浆,以提高钢管桩承载力。桩侧压浆水泥浆采用超细水泥配置而成,以适应密实超粉细砂地质条件。先将1... 孟加拉帕德玛大桥水中40个主墩采用直径3.0m钢管桩基础,其中11个主墩共计77根钢管桩在桩身周围均布了10道压浆槽,对每道压浆槽进行桩侧压浆,以提高钢管桩承载力。桩侧压浆水泥浆采用超细水泥配置而成,以适应密实超粉细砂地质条件。先将10道压浆槽内泥砂清除至设计标高;再布置2条线路对2道压浆槽进行同步换浆和桩侧压浆,压浆速度控制在10L/min以内,压浆压力按1,2,3MPa分级设置。压浆量达到设计压浆量或压力达到3 MPa且无法继续注浆时,继续注浆10min或保压10min,即完成该压浆槽桩侧压浆,按轮次连续完成其它压浆槽桩侧压浆。荷载试桩和工艺试桩结果表明,通过实施桩侧渗透压浆技术,可提高钢管桩与土体之间的摩阻力约58.2%,有效提高了钢管桩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德玛大桥 钢管桩 桩侧压浆 压浆槽 渗透压浆 超细水泥 施工技术
下载PDF
超细高性能灌浆水泥的性能及其微观结构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管学茂 胡曙光 丁庆军 《水泥》 CAS 2003年第6期10-13,共4页
以超细水泥、Ⅰ级粉煤灰、磨细矿渣及含铝质增强组分制备了超细高性能灌浆水泥(简称MHPGC),其中以粉煤灰为主的多组分复合改性材料占45%以上。研究了该材料的性能及微观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强度、变形能力、流变性能和抗侵蚀能力均有提高... 以超细水泥、Ⅰ级粉煤灰、磨细矿渣及含铝质增强组分制备了超细高性能灌浆水泥(简称MHPGC),其中以粉煤灰为主的多组分复合改性材料占45%以上。研究了该材料的性能及微观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强度、变形能力、流变性能和抗侵蚀能力均有提高;水泥石中的CH含量低且随水化龄期的增加而减少,C-S-H的钙硅比低,MHPGC水化早期生成的钙矾石形成空间网络结构,水泥的其它水化物填充于网络中,随着水化的进行结构逐渐变得密实;该材料与岩石界面粘结紧密,在界面区CH的择优取向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水泥 高性能水泥 灌浆水泥 微观结构 粉煤灰 抗侵蚀
下载PDF
高强度低黏度注浆材料配比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培森 李腾辉 +1 位作者 赵成业 侯季群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45-150,共6页
为满足微裂隙岩体注浆加固要求,需研究一种强度高、黏度低的高性能注浆材料。选用超细水泥、硅粉、超细粉煤灰、聚羧酸系减水剂为原料,结合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浆液进行改性。试验结果表明:在水泥中掺加4%~12%的硅粉,浆液的结石体... 为满足微裂隙岩体注浆加固要求,需研究一种强度高、黏度低的高性能注浆材料。选用超细水泥、硅粉、超细粉煤灰、聚羧酸系减水剂为原料,结合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浆液进行改性。试验结果表明:在水泥中掺加4%~12%的硅粉,浆液的结石体强度可以提高8%~34%;用超细粉煤灰替代一定量的水泥,可以降低浆液的黏度,当粉煤灰替代量超过20%后,浆液黏度不再降低,达到作用极限值;聚羧酸系减水剂对于降低水泥浆液的黏度有着显著效果,掺加0.1%~0.5%的减水剂,浆液的黏度可以降低25%~90.6%,减水剂掺量越高,浆液析水率越大,浆液越不稳定;当水灰比为0.8、硅粉掺量为10%、粉煤灰代替量为20%、减水剂掺量为0.3%时配置的浆液性能最优,新型浆液结石体28d抗压强度为22.98MPa,比纯水泥浆液结石体的抗压强度提高13.6%,黏度为21.83s,比纯水泥浆液黏度降低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浆材料 超细水泥 单因素试验 正交试验 极差分析
下载PDF
基于颗粒吸附概率模型的渗透注浆滤过机制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朱光轩 张庆松 +4 位作者 冯啸 刘人太 张连震 刘诗群 张建伟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5-135,共11页
滤过效应对悬浊液渗透注浆扩散具有重要影响,滤过系数为渗透扩散关键影响参数,现有研究多将该系数假定为常数,具有较大局限性。考虑渗流域内各组分质量守恒,引入线性滤过定律,采用颗粒沉积概率模型描述水泥颗粒在多孔介质内沉积吸附行为... 滤过效应对悬浊液渗透注浆扩散具有重要影响,滤过系数为渗透扩散关键影响参数,现有研究多将该系数假定为常数,具有较大局限性。考虑渗流域内各组分质量守恒,引入线性滤过定律,采用颗粒沉积概率模型描述水泥颗粒在多孔介质内沉积吸附行为,建立了考虑渗滤效应的水泥浆液渗透注浆柱形扩散理论模型。基于1维渗透注浆试验过程信息,提出了柱形扩散理论模型参数反演确定方法。自主研发了3维渗透注浆模型试验系统,可以实现恒流量条件下砂层渗透注浆以及试验过程中的多元信息采集。开展了3维渗透注浆柱形扩散模型试验,结合理论模型计算结果,对比分析了孔隙率及浆液压力时空变化规律,探讨了注浆速率及浆液水灰比对滤过机制影响规律,并对理论计算模型准确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注浆速率越小,注浆口处孔隙率衰减量越大,同时孔隙率沿浆液扩散方向衰减越剧烈;浆液水灰比越小,孔隙率衰减越快,滤过效应越显著。与试验值对比,所建立模型孔隙率最大计算误差小于12%,注浆压力最大计算误差小于14.2%,所建立模型可较好地描述水泥浆液多孔介质柱形扩散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注浆 沉积概率模型 滤过效应 柱形扩散 水泥浆液
下载PDF
A new clay-cement composite grouting material for tunnelling in underwater karst area 被引量:10
18
作者 ZHANG Cong YANG Jun-sheng +4 位作者 FU Jin-yang OU Xue-feng XIE Yi-peng DAI Yong LEI Jin-sha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7期1863-1873,共11页
A new clay-cement composite grouting material (CCGM) for tunnelling in underwater karst area was developed through the excellent synergistic interactions among cement, clay, meta-aluminate and lignin. The probable for... A new clay-cement composite grouting material (CCGM) for tunnelling in underwater karst area was developed through the excellent synergistic interactions among cement, clay, meta-aluminate and lignin. The probabl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material was proposed based on a series of experimental tes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with an optimal mass ratio (2:1:1:0.024) for water, cement, clay and additives, the obtained CCGM displayed an excellent grouting performance for karst in an underwater condition. Compared with neat cement grouts and clay-cement grouts, CCGM has faster gel time, lower bleeding rate and bulk shrinkage rate, greater initial viscosity, and a strong resistance to water dispersion. A successful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indicates that CCGM not only fulfils a better grouting performance for karst in underwater conditions but also reduces the engineering cost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nnel karst UNDERWATER new grouting material clay-cement composite
下载PDF
高流态半柔性路面灌浆料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靳丽莉 高英俊 《新型建筑材料》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5-48,共4页
以硫铝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作为主要胶凝材料,掺加适量的减水剂、缓凝剂、纤维素等制备高流态半柔性路面灌浆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确定半柔性路面灌浆料的合适配合比。结果表明,半柔性路面灌浆料的最佳配比为:水胶比1∶2,... 以硫铝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作为主要胶凝材料,掺加适量的减水剂、缓凝剂、纤维素等制备高流态半柔性路面灌浆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确定半柔性路面灌浆料的合适配合比。结果表明,半柔性路面灌浆料的最佳配比为:水胶比1∶2,胶砂比3∶2,硫铝酸盐水泥与普通硅酸盐水泥(二者质量比为5.7∶1)86%~88%、膨胀剂5%、微珠7%~9%,减水剂、早强剂、硼酸、硼砂、和易性调节剂掺量分别为胶凝材料的0.10%~0.13%、0.04%~0.06%、0.06%~0.07%、0.06%~0.07%、0.01%。制备的半柔性路面灌浆料具有更好的早强性能和工作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柔性路面 灌浆料 硫铝酸盐水泥 正交试验 纤维素
下载PDF
浅埋暗挖法改良淤泥地层注浆方案选取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吴延平 王军 +2 位作者 刘建民 陈光仔 陈春雷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3575-3583,共9页
针对温州地区典型软弱土性质,结合温州市附二医地下人行通道工程,利用普通水泥–水玻璃浆液、超细水泥–水玻璃浆液、HSC注浆液3种改良土壤的注浆材料进行一系列室内试验和现场注入试验。室内试验和现场注入试验表明,同掺量超细水泥与... 针对温州地区典型软弱土性质,结合温州市附二医地下人行通道工程,利用普通水泥–水玻璃浆液、超细水泥–水玻璃浆液、HSC注浆液3种改良土壤的注浆材料进行一系列室内试验和现场注入试验。室内试验和现场注入试验表明,同掺量超细水泥与普通水泥的加固效果比较,处理后土体强度相当,超细水泥凝胶时间长、易受地下水稀释影响、超细水泥浆价成本为普通水泥的3倍左右,故提出对温州典型淤泥质地层的加固,采用普通水泥–水玻璃双浆液代替超细水泥浆液作为注浆材料。现场注入试验表明,相同注浆时间下,浆液扩散半径和土体抗压强度随注浆压力的增大而增大;相同注浆压力下,浆液扩散半径均随注浆速度的增大而增加,但随着注入速度的增大,增长趋势减缓。经过现场注入试验确定注浆关键参数:浆液扩散半径为1.0~3.0 m,注浆终止压力1.0~1.5 MPa,注浆加固厚度为4~5 m。注浆后,采用分析法和开挖后取样法检查注浆效果,结果表明,注浆效果符合设计施工要求。此注浆方案的成功应用,对富含深厚软黏土的温州地区及长三角地区地下工程的注浆加固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力学 浅埋暗挖法 注浆材料 软土加固 抗压强度 普通水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