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韩城矿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矿井水的资源化
被引量:
6
1
作者
唐亦川
巨天乙
邓念东
《西安科技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39-42,共4页
在现场调研、室内化验的基础上 ,着重论证了奥灰水的水质特征 。
关键词
矿井水
奥灰水
资源化
地下水
水化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方岩溶区地下水资源特征与水资源保障对策
被引量:
13
2
作者
夏日元
卢海平
+3 位作者
曹建文
赵良杰
王喆
栾崧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39-1153,共15页
【研究目的】中国南方岩溶地区干旱缺水等问题异常突出,岩溶地下水赋存和分布的复杂,开发利用率低,基于多年调查研究工作为基础,系统总结南方岩溶区地下水资源特征,研讨水资源保障对策。【研究方法】基于南方岩溶区地下水资源特点、地...
【研究目的】中国南方岩溶地区干旱缺水等问题异常突出,岩溶地下水赋存和分布的复杂,开发利用率低,基于多年调查研究工作为基础,系统总结南方岩溶区地下水资源特征,研讨水资源保障对策。【研究方法】基于南方岩溶区地下水资源特点、地下水系统类型、地下水系统空间结构的叠置性和时空分布不均性分析,提出南方岩溶区水资源保障对策。【研究结果】南方岩溶区可从以下三方面充分发挥地下水资源安全保障作用,一是掌握地下水赋存分布规律,发挥分散供水和应急供水作用;二是加强调蓄工程建设,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问题;三是建立与生态重建和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结论】南方岩溶区地下水赋存条件复杂,具有表层带岩溶水系统、岩溶地下河与管道流系统、岩溶大泉系统以及分散排泄地下水系统多种类型,规模大小不一,开发利用形式多样;在垂向上具有叠置性,水空分布严重不均;开发利用潜力较大。在地球科学系统论的指导下,查明岩溶水资源赋存分布规律,科学评价地下水资源量,因地制宜制定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方案,为脱贫攻坚、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系统
水资源特征
可持续利用
保障对策
水文地质调查工程
岩溶区
中国南方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家坪隧道地下水系统识别及涌水量预测
被引量:
12
3
作者
李方华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50-259,共10页
以宜保高速高家坪隧道为研究对象,重点剖析高家坪隧道工程区的地质条件,在此基础上,综合采用地下水示踪试验、地下水化学组分测试、降雨量与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等多种技术手段对高家坪隧道区域岩溶发育特征、岩溶隧道突涌水条件进行了...
以宜保高速高家坪隧道为研究对象,重点剖析高家坪隧道工程区的地质条件,在此基础上,综合采用地下水示踪试验、地下水化学组分测试、降雨量与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等多种技术手段对高家坪隧道区域岩溶发育特征、岩溶隧道突涌水条件进行了分析和探索,查明了各岩溶水系统的边界及之间的水力联系,分析了岩溶系统与隧道的空间关系及其对隧道安全的影响,揭示了岩溶系统的水文响应特征,并采用分布式TOPMODEL流域水文模型模拟流域的流量过程,预测了隧道的正常和最大涌水量。结果表明:隧道ZK45+500~ZK46+900段涌水最大峰值流量可达3.56 m3/s,滞后降雨3 h,最大涌水量47 984.7 m3/d,与实测值吻合较好。本文工作可为我国岩溶地区类似隧道工程的突涌水灾害预防提供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隧道
示踪试验
水系统特征
TOPMODEL模型
涌水量预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阿拉善诺日公地区地下水系统水化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
6
4
作者
李宝玲
乔小娟
+1 位作者
宋凡
周鹏鹏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3-80,共8页
阿拉善左旗诺日公是我国典型干旱区,地下水是该区主要的供水水源。水化学研究对地下水流动过程具有指示意义。以阿拉善诺日公地区地下水为研究对象进行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研究表明:从北部基岩隆起区到豪斯布尔都盆地中心,地下水水化...
阿拉善左旗诺日公是我国典型干旱区,地下水是该区主要的供水水源。水化学研究对地下水流动过程具有指示意义。以阿拉善诺日公地区地下水为研究对象进行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研究表明:从北部基岩隆起区到豪斯布尔都盆地中心,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呈现一定的规律性,水化学类型由低矿化度的Na-HCO_3·Cl、Na-Cl·HCO_3型,逐渐过渡到盆地中心排泄区高矿化度的Na-SO_4·Cl、Na-Cl·SO_4型水,水质状况变差,由淡水逐步过渡到微咸水。区域地下水整体从西北向东南排泄,TDS的升高较好地指示了地下水的径流方向。蒸发作用是本区地下水化学构成的主控因素,同时溶滤作用、离子交换作用及人类活动对地下水化学成分也有影响。本研究为该地区水资源评价及优化配置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系统
水化学特征
水化学组分
空间分布特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平原区地下水动态影响因素和动态类型
被引量:
2
5
作者
崔世平
张玉珊
张敏
《吉林地质》
2014年第3期98-101,共4页
本文主要通过对松嫩平原各地貌单元和不同地层岩性地下水长期观测资料的综合分析研究,结合气象、水文及人为对地下水动态的影响,较全面的叙述了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结构及人为因素对地下水动态的影响和主要地下水动态...
本文主要通过对松嫩平原各地貌单元和不同地层岩性地下水长期观测资料的综合分析研究,结合气象、水文及人为对地下水动态的影响,较全面的叙述了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结构及人为因素对地下水动态的影响和主要地下水动态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嫩平原
地下水系统
循环特征
地下水动态类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河下游影响带地下水系统动力学特征
被引量:
2
6
作者
陈南祥
霍洪媛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8-30,共3页
以黄河下游影响带地下水系统为例,介绍了地下水系统的动力学特征分析方法,计算了其动力学特征指标:Hurst指数为0.91~0.97、Kolmogorov熵为0.054~0.081、最大Lyapunov指数均大于零、分维数为2.50~3.36。分析结果表明:黄河...
以黄河下游影响带地下水系统为例,介绍了地下水系统的动力学特征分析方法,计算了其动力学特征指标:Hurst指数为0.91~0.97、Kolmogorov熵为0.054~0.081、最大Lyapunov指数均大于零、分维数为2.50~3.36。分析结果表明:黄河下游影响带地下水系统的各子系统都具有混沌性;Hurst指数刻划了系统的开放程度和受外界干扰程度;分形维描述了非线性系统的复杂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影响带
地下水系统
混沌理论
动力学特征
相空间重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白杨河谷地地下水系统特征研究
被引量:
1
7
作者
张乐乐
《地下水》
2021年第5期55-57,142,共4页
地下水系统特征是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基础依据,可评判出该地区的承载力及开发前景。以新疆白杨河谷地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区含水层组中的构造裂隙水、断层脉状水、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特征、地下水循环过程进行研究,同时基于2012年8月-...
地下水系统特征是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基础依据,可评判出该地区的承载力及开发前景。以新疆白杨河谷地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区含水层组中的构造裂隙水、断层脉状水、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特征、地下水循环过程进行研究,同时基于2012年8月-2013年10月地下水动态监测资料,对第四系地下水水位动态变化特征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1)白杨河谷地区地下水含量极其丰富,尤其是第四系潜水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前景。(2)大气降水和冰雪融水是研究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地下水降低主要是因机井开采、泉水溢出、潜水蒸发、植被蒸腾和侧向径流,不同区域地下水年龄更新周期存在较大差别。(3)地下水动态主要受气象水文因素影响,受人工开采的影响不大。研究区北部山前深埋带地下水埋深70~120 m,富水性好,渗透性强,地下水动态历时曲线表现为"波动型";中埋带主要分布在布尔阔台冲洪积平原中部、白杨河冲洪积平原TK10~TK16一带,远离山前暴雨洪流补给,地下水埋深适宜,渗透性较强,富水性较好,接近下游潜水—承压水区;浅埋带主要分布于莫合台、白杨河林场一带浅埋区,地下水水位动态曲线呈单谷型,年变化幅度比较平缓(一般小于1 m)。研究结论可充分掌握区域地下水承载能力,为远期水资源保护与科学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系统
含水层
动态特征
埋深
白杨河谷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岩溶地下水系统水流运动过程拐点分析
8
作者
张文婷
郭纯青
+2 位作者
潘林艳
代俊鸽
李志宇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8-21,共4页
在岩溶地下水系统中,水流通过不同的岩溶形态经历补给、径流、调蓄和排泄过程,其运动过程特征随变量因子发生变化,形成"U"型、倒"U"型、"L"型和倒"L"型的曲线拐点。本文旨在分析岩溶地下水系...
在岩溶地下水系统中,水流通过不同的岩溶形态经历补给、径流、调蓄和排泄过程,其运动过程特征随变量因子发生变化,形成"U"型、倒"U"型、"L"型和倒"L"型的曲线拐点。本文旨在分析岩溶地下水系统水流运动的"补、径、蓄、排"过程拐点,寻找拐点的发生条件和拐点位置,以及岩溶地下水系统水流运动特征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地下水系统
运动特征
拐点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四平市地下水系统特征分析
9
作者
孙宝贵
叶勇
刘学森
《东北水利水电》
2008年第7期36-38,共3页
文章分析了四平市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地下水类型及其富水性分布特征,并以流域单元、含水层介质和含水层类型为依据,将四平市地下水系统分为5个亚系统10个子系统,并分析了各亚系统的地下水循环、含水层及水化学特征。
关键词
地下水系统
特征分析
四平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北方岩溶水系统划分与系统特征
被引量:
113
10
作者
梁永平
王维泰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60-868,共9页
中国北方岩溶水以相对独立单元进行循环,构成一系列规模不等的岩溶水系统。本文重点阐述两方面的内容:第一从基本概念出发,划分出119个岩溶水系统,这些系统以高度开放,环境质量脆弱,发育规模大,资源要素构成多、各要素间转化关系复杂,&q...
中国北方岩溶水以相对独立单元进行循环,构成一系列规模不等的岩溶水系统。本文重点阐述两方面的内容:第一从基本概念出发,划分出119个岩溶水系统,这些系统以高度开放,环境质量脆弱,发育规模大,资源要素构成多、各要素间转化关系复杂,"水煤共存"为特点;第二从岩溶水系统地质结构与岩溶水流场的叠置关系出发,将119个系统归结为5种系统模式,各种模式在分布与发育规模,岩溶地下水循环、富集,岩溶地下水流场形态和主要岩溶水文地质环境问题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北方
岩溶水系统特征
岩溶水系统模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淮南潘谢矿区岩溶水化学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研究
被引量:
5
11
作者
杨婷婷
许光泉
ANESU Mabaire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38-249,共12页
淮南煤田深部煤层开采受其下部岩溶水害的干扰,分析其化学组分分布规律、探讨其形成过程,可为水害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本文以淮南潘谢矿区太原组岩溶含水层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水文地质背景,采用多元统计、水化学组分、水文地球...
淮南煤田深部煤层开采受其下部岩溶水害的干扰,分析其化学组分分布规律、探讨其形成过程,可为水害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本文以淮南潘谢矿区太原组岩溶含水层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水文地质背景,采用多元统计、水化学组分、水文地球化学反向模拟等方法,对该区两个次一级水文地质单元的水化学组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受挤压-拉张作用下的古地貌是影响古地下水补、径、排的重要因素;Ⅰ区、Ⅱ区阴、阳离子均以Cl^(-)、Na^(+)+K^(+)为主,但Ⅱ区中HCO3^(-)占比较大,且Ⅰ区SO_(4)^(2-)含量大于Ⅱ区;受局部开放的氧化环境影响,Ⅰ区主要以阳离子交换作用为主,存在黄铁矿氧化,而Ⅱ区以阳离子交换作用与黄铁矿的氧化为主,为还原环境,但逐步向部分氧化环境转变;长期的矿山开采活动使得区内岩溶地下水流系统发生持续改变,也是影响单元间岩溶水质产生差异性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原组岩溶水
地下水流系统
水化学特征
形成机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瑞铁路高黎贡山隧道水文地质特征分析
被引量:
1
12
作者
沈维
许汉华
+1 位作者
杜宇本
蒋良文
《江西建材》
2023年第3期132-133,138,共3页
大瑞铁路高黎贡山隧道全长34540m,最大埋深约1153m。研究区主要地表水为怒江、龙川江及山间盆地之河水及地表水库水。文中根据研究区地下水补、径、排条件以及径流路径,研究区地下水划分为两大相对独立的系统,即浅表地下水循环系统与深...
大瑞铁路高黎贡山隧道全长34540m,最大埋深约1153m。研究区主要地表水为怒江、龙川江及山间盆地之河水及地表水库水。文中根据研究区地下水补、径、排条件以及径流路径,研究区地下水划分为两大相对独立的系统,即浅表地下水循环系统与深部地下水循环系统。根据调查分析认为,黄草坝断层以南的地热水是一个独立的地下水流动系统;区内地热水的径流与排泄主要受构造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黎贡山隧道
水文地质特征
地下水循环系统
水化学特征
大瑞铁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松南十屋断陷低压系统的油气水文地质特征
被引量:
18
13
作者
何生
唐仲华
+3 位作者
陶一川
赵庆吉
肖海燕
唐黎明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79-84,共6页
根据松南十屋断陷86个实测原始地层压力值和83个油田水样的水化学分析及氢、氧稳定同位素分析资料,系统研究了本区地压系统的纵向分布特征和水文地质垂直分带性;分析了低压系统和常压系统的水化学场的基本特征,并得到了水动力场...
根据松南十屋断陷86个实测原始地层压力值和83个油田水样的水化学分析及氢、氧稳定同位素分析资料,系统研究了本区地压系统的纵向分布特征和水文地质垂直分带性;分析了低压系统和常压系统的水化学场的基本特征,并得到了水动力场的定性认识;探讨了低压系统和常压系统的水文地质开启程度及其水流系统与油气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系统
水化学场
油气田
水文地质特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韩城矿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矿井水的资源化
被引量:
6
1
作者
唐亦川
巨天乙
邓念东
机构
西安科技学院地质系
出处
《西安科技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39-42,共4页
基金
煤炭部青年科学技术基金项目资助
文摘
在现场调研、室内化验的基础上 ,着重论证了奥灰水的水质特征 。
关键词
矿井水
奥灰水
资源化
地下水
水化学
Keywords
groundwater
system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mine
water
discharge
Ordovician
limestone
groundwater
transformation
from
coal
mine
discharge
to
water
resources
分类号
P641.12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P641.55 [天文地球—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方岩溶区地下水资源特征与水资源保障对策
被引量:
13
2
作者
夏日元
卢海平
曹建文
赵良杰
王喆
栾崧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自然资源部、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39-1153,共15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DD20160300、DD2019034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41902261)联合资助。
文摘
【研究目的】中国南方岩溶地区干旱缺水等问题异常突出,岩溶地下水赋存和分布的复杂,开发利用率低,基于多年调查研究工作为基础,系统总结南方岩溶区地下水资源特征,研讨水资源保障对策。【研究方法】基于南方岩溶区地下水资源特点、地下水系统类型、地下水系统空间结构的叠置性和时空分布不均性分析,提出南方岩溶区水资源保障对策。【研究结果】南方岩溶区可从以下三方面充分发挥地下水资源安全保障作用,一是掌握地下水赋存分布规律,发挥分散供水和应急供水作用;二是加强调蓄工程建设,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问题;三是建立与生态重建和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结论】南方岩溶区地下水赋存条件复杂,具有表层带岩溶水系统、岩溶地下河与管道流系统、岩溶大泉系统以及分散排泄地下水系统多种类型,规模大小不一,开发利用形式多样;在垂向上具有叠置性,水空分布严重不均;开发利用潜力较大。在地球科学系统论的指导下,查明岩溶水资源赋存分布规律,科学评价地下水资源量,因地制宜制定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方案,为脱贫攻坚、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地下水系统
水资源特征
可持续利用
保障对策
水文地质调查工程
岩溶区
中国南方
Keywords
groundwater
system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resources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safeguard
countermeasures
hydrogeological
survey
engineering
karst
area
Southern
China
分类号
P641.8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TV213.4 [天文地球—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家坪隧道地下水系统识别及涌水量预测
被引量:
12
3
作者
李方华
机构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出处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50-259,共10页
文摘
以宜保高速高家坪隧道为研究对象,重点剖析高家坪隧道工程区的地质条件,在此基础上,综合采用地下水示踪试验、地下水化学组分测试、降雨量与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等多种技术手段对高家坪隧道区域岩溶发育特征、岩溶隧道突涌水条件进行了分析和探索,查明了各岩溶水系统的边界及之间的水力联系,分析了岩溶系统与隧道的空间关系及其对隧道安全的影响,揭示了岩溶系统的水文响应特征,并采用分布式TOPMODEL流域水文模型模拟流域的流量过程,预测了隧道的正常和最大涌水量。结果表明:隧道ZK45+500~ZK46+900段涌水最大峰值流量可达3.56 m3/s,滞后降雨3 h,最大涌水量47 984.7 m3/d,与实测值吻合较好。本文工作可为我国岩溶地区类似隧道工程的突涌水灾害预防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
岩溶隧道
示踪试验
水系统特征
TOPMODEL模型
涌水量预测
Keywords
karst
tunnel
trace
test
groundwater
system characteristics
TOPMODEL
model
waterinflow
prediction
分类号
U456.3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阿拉善诺日公地区地下水系统水化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
6
4
作者
李宝玲
乔小娟
宋凡
周鹏鹏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计算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水利部信息中心(水利部水文水资源监测预报中心)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页岩气与地质工程重点实验室
出处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3-80,共8页
文摘
阿拉善左旗诺日公是我国典型干旱区,地下水是该区主要的供水水源。水化学研究对地下水流动过程具有指示意义。以阿拉善诺日公地区地下水为研究对象进行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研究表明:从北部基岩隆起区到豪斯布尔都盆地中心,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呈现一定的规律性,水化学类型由低矿化度的Na-HCO_3·Cl、Na-Cl·HCO_3型,逐渐过渡到盆地中心排泄区高矿化度的Na-SO_4·Cl、Na-Cl·SO_4型水,水质状况变差,由淡水逐步过渡到微咸水。区域地下水整体从西北向东南排泄,TDS的升高较好地指示了地下水的径流方向。蒸发作用是本区地下水化学构成的主控因素,同时溶滤作用、离子交换作用及人类活动对地下水化学成分也有影响。本研究为该地区水资源评价及优化配置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地下水系统
水化学特征
水化学组分
空间分布特征
Keywords
groundwater
system
hydr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hydrochemical
component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P64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平原区地下水动态影响因素和动态类型
被引量:
2
5
作者
崔世平
张玉珊
张敏
机构
吉林省地质调查院
出处
《吉林地质》
2014年第3期98-101,共4页
文摘
本文主要通过对松嫩平原各地貌单元和不同地层岩性地下水长期观测资料的综合分析研究,结合气象、水文及人为对地下水动态的影响,较全面的叙述了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结构及人为因素对地下水动态的影响和主要地下水动态类型。
关键词
松嫩平原
地下水系统
循环特征
地下水动态类型.
Keywords
Songnen
Plain
groundwater
system
cycle
characteristics
groundwater
dynamic
type
分类号
P641.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河下游影响带地下水系统动力学特征
被引量:
2
6
作者
陈南祥
霍洪媛
机构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土木与交通学院
出处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8-30,共3页
基金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06BAD11B05)
文摘
以黄河下游影响带地下水系统为例,介绍了地下水系统的动力学特征分析方法,计算了其动力学特征指标:Hurst指数为0.91~0.97、Kolmogorov熵为0.054~0.081、最大Lyapunov指数均大于零、分维数为2.50~3.36。分析结果表明:黄河下游影响带地下水系统的各子系统都具有混沌性;Hurst指数刻划了系统的开放程度和受外界干扰程度;分形维描述了非线性系统的复杂程度。
关键词
黄河影响带
地下水系统
混沌理论
动力学特征
相空间重构
Keywords
affected
zone
along
the
Yellow
River
groundwater
system
chaos
theory
dynamics
characteristics
phase
space
reconstruction
分类号
P641.2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白杨河谷地地下水系统特征研究
被引量:
1
7
作者
张乐乐
机构
新疆昌源水务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处
《地下水》
2021年第5期55-57,142,共4页
文摘
地下水系统特征是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基础依据,可评判出该地区的承载力及开发前景。以新疆白杨河谷地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区含水层组中的构造裂隙水、断层脉状水、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特征、地下水循环过程进行研究,同时基于2012年8月-2013年10月地下水动态监测资料,对第四系地下水水位动态变化特征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1)白杨河谷地区地下水含量极其丰富,尤其是第四系潜水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前景。(2)大气降水和冰雪融水是研究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地下水降低主要是因机井开采、泉水溢出、潜水蒸发、植被蒸腾和侧向径流,不同区域地下水年龄更新周期存在较大差别。(3)地下水动态主要受气象水文因素影响,受人工开采的影响不大。研究区北部山前深埋带地下水埋深70~120 m,富水性好,渗透性强,地下水动态历时曲线表现为"波动型";中埋带主要分布在布尔阔台冲洪积平原中部、白杨河冲洪积平原TK10~TK16一带,远离山前暴雨洪流补给,地下水埋深适宜,渗透性较强,富水性较好,接近下游潜水—承压水区;浅埋带主要分布于莫合台、白杨河林场一带浅埋区,地下水水位动态曲线呈单谷型,年变化幅度比较平缓(一般小于1 m)。研究结论可充分掌握区域地下水承载能力,为远期水资源保护与科学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地下水系统
含水层
动态特征
埋深
白杨河谷地
Keywords
groundwater
system
aquifer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burial
depth
Baiyang
river
valley
分类号
P641.2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岩溶地下水系统水流运动过程拐点分析
8
作者
张文婷
郭纯青
潘林艳
代俊鸽
李志宇
机构
桂林理工大学
出处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8-21,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2230/D0213)
文摘
在岩溶地下水系统中,水流通过不同的岩溶形态经历补给、径流、调蓄和排泄过程,其运动过程特征随变量因子发生变化,形成"U"型、倒"U"型、"L"型和倒"L"型的曲线拐点。本文旨在分析岩溶地下水系统水流运动的"补、径、蓄、排"过程拐点,寻找拐点的发生条件和拐点位置,以及岩溶地下水系统水流运动特征的变化规律。
关键词
岩溶地下水系统
运动特征
拐点
Keywords
karst
groundwater
system
characteristics
of
motion
inflection
point
分类号
X52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平市地下水系统特征分析
9
作者
孙宝贵
叶勇
刘学森
机构
四平市节约用水办公室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四平市水政水资源管理办公室
出处
《东北水利水电》
2008年第7期36-38,共3页
文摘
文章分析了四平市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地下水类型及其富水性分布特征,并以流域单元、含水层介质和含水层类型为依据,将四平市地下水系统分为5个亚系统10个子系统,并分析了各亚系统的地下水循环、含水层及水化学特征。
关键词
地下水系统
特征分析
四平市
Keywords
groundwater
system
,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Siping
city
分类号
TV211.4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北方岩溶水系统划分与系统特征
被引量:
113
10
作者
梁永平
王维泰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出处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60-868,共9页
基金
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项目"中国北方岩溶区地下水环境问题成因机制与保护对策研究"(编号:200811022)资助
文摘
中国北方岩溶水以相对独立单元进行循环,构成一系列规模不等的岩溶水系统。本文重点阐述两方面的内容:第一从基本概念出发,划分出119个岩溶水系统,这些系统以高度开放,环境质量脆弱,发育规模大,资源要素构成多、各要素间转化关系复杂,"水煤共存"为特点;第二从岩溶水系统地质结构与岩溶水流场的叠置关系出发,将119个系统归结为5种系统模式,各种模式在分布与发育规模,岩溶地下水循环、富集,岩溶地下水流场形态和主要岩溶水文地质环境问题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征。
关键词
中国北方
岩溶水系统特征
岩溶水系统模式
Keywords
northern
China
karst
groundwater
system characteristics
framework
types
of
karst
groundwater
sys-tem
分类号
P641.133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P641.13 [天文地球—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淮南潘谢矿区岩溶水化学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研究
被引量:
5
11
作者
杨婷婷
许光泉
ANESU Mabaire
机构
淮浙煤电有限责任公司顾北煤矿
安徽理工大学
出处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38-249,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2147)。
文摘
淮南煤田深部煤层开采受其下部岩溶水害的干扰,分析其化学组分分布规律、探讨其形成过程,可为水害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本文以淮南潘谢矿区太原组岩溶含水层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水文地质背景,采用多元统计、水化学组分、水文地球化学反向模拟等方法,对该区两个次一级水文地质单元的水化学组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受挤压-拉张作用下的古地貌是影响古地下水补、径、排的重要因素;Ⅰ区、Ⅱ区阴、阳离子均以Cl^(-)、Na^(+)+K^(+)为主,但Ⅱ区中HCO3^(-)占比较大,且Ⅰ区SO_(4)^(2-)含量大于Ⅱ区;受局部开放的氧化环境影响,Ⅰ区主要以阳离子交换作用为主,存在黄铁矿氧化,而Ⅱ区以阳离子交换作用与黄铁矿的氧化为主,为还原环境,但逐步向部分氧化环境转变;长期的矿山开采活动使得区内岩溶地下水流系统发生持续改变,也是影响单元间岩溶水质产生差异性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太原组岩溶水
地下水流系统
水化学特征
形成机制
Keywords
karst
water
of
Taiyuan
Formation
groundwater
flow
system
hydr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formation
mechanism
分类号
P641.3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瑞铁路高黎贡山隧道水文地质特征分析
被引量:
1
12
作者
沈维
许汉华
杜宇本
蒋良文
机构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处
《江西建材》
2023年第3期132-133,138,共3页
文摘
大瑞铁路高黎贡山隧道全长34540m,最大埋深约1153m。研究区主要地表水为怒江、龙川江及山间盆地之河水及地表水库水。文中根据研究区地下水补、径、排条件以及径流路径,研究区地下水划分为两大相对独立的系统,即浅表地下水循环系统与深部地下水循环系统。根据调查分析认为,黄草坝断层以南的地热水是一个独立的地下水流动系统;区内地热水的径流与排泄主要受构造的控制。
关键词
高黎贡山隧道
水文地质特征
地下水循环系统
水化学特征
大瑞铁路
Keywords
Gaoligong
Mountain
Tunnel
Hydro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groundwater
circulation
system
Hydr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Darui
Railway
分类号
P64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松南十屋断陷低压系统的油气水文地质特征
被引量:
18
13
作者
何生
唐仲华
陶一川
赵庆吉
肖海燕
唐黎明
机构
地矿部吉林石油指挥所
出处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79-84,共6页
基金
"八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文摘
根据松南十屋断陷86个实测原始地层压力值和83个油田水样的水化学分析及氢、氧稳定同位素分析资料,系统研究了本区地压系统的纵向分布特征和水文地质垂直分带性;分析了低压系统和常压系统的水化学场的基本特征,并得到了水动力场的定性认识;探讨了低压系统和常压系统的水文地质开启程度及其水流系统与油气的关系。
关键词
低压系统
水化学场
油气田
水文地质特征
Keywords
underpressure
system
,
hydrochemical
field
of
groundwater
,
hydrodynamic
field
of
groundwater
,
groundwater
flow
system
.
hydro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
Shiwu
fault
subsidence.
分类号
P641.462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韩城矿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矿井水的资源化
唐亦川
巨天乙
邓念东
《西安科技学院学报》
2000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南方岩溶区地下水资源特征与水资源保障对策
夏日元
卢海平
曹建文
赵良杰
王喆
栾崧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高家坪隧道地下水系统识别及涌水量预测
李方华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阿拉善诺日公地区地下水系统水化学特征分析
李宝玲
乔小娟
宋凡
周鹏鹏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8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平原区地下水动态影响因素和动态类型
崔世平
张玉珊
张敏
《吉林地质》
2014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黄河下游影响带地下水系统动力学特征
陈南祥
霍洪媛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白杨河谷地地下水系统特征研究
张乐乐
《地下水》
202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岩溶地下水系统水流运动过程拐点分析
张文婷
郭纯青
潘林艳
代俊鸽
李志宇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四平市地下水系统特征分析
孙宝贵
叶勇
刘学森
《东北水利水电》
200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中国北方岩溶水系统划分与系统特征
梁永平
王维泰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1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淮南潘谢矿区岩溶水化学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研究
杨婷婷
许光泉
ANESU Mabaire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大瑞铁路高黎贡山隧道水文地质特征分析
沈维
许汉华
杜宇本
蒋良文
《江西建材》
202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松南十屋断陷低压系统的油气水文地质特征
何生
唐仲华
陶一川
赵庆吉
肖海燕
唐黎明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
1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