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降雨条件下岩溶地下水微量元素变化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量:18
1
作者 陈雪彬 杨平恒 +2 位作者 蓝家程 莫雪 师阳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3-130,共8页
对降雨期间青木关岩溶地下河水的化学特征进行连续监测,获取了Ba、Sr、Fe、Mn、Al这5种微量元素及其他常量元素质量浓度的高分辨率数据.运用相关性分析和浓度变化曲线分析微量元素来源及其迁移路径,并结合流域地质背景探讨地下河微量元... 对降雨期间青木关岩溶地下河水的化学特征进行连续监测,获取了Ba、Sr、Fe、Mn、Al这5种微量元素及其他常量元素质量浓度的高分辨率数据.运用相关性分析和浓度变化曲线分析微量元素来源及其迁移路径,并结合流域地质背景探讨地下河微量元素变化特征的形成过程.研究发现,Ba和Sr元素为碳酸盐岩溶解的产物,储存于岩石裂隙、孔隙等介质中,经扩散作用进入地下河,质量浓度变化较小;而Fe、Mn、Al均来源于土壤,其中Fe、Al元素主要通过落水洞直接进入地下河,而Mn则通过土壤-岩石多孔介质补给地下河,三者浓度变化很大,对降雨响应强烈.结果表明,5种微量元素质量浓度均低于1 mg·L-1,Fe、Mn、Al元素最高质量浓度均超过饮用水限值.地下河Al、Fe元素质量浓度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指示着水土流失和水质变化状况,因此有必要加强落水洞附近的环境保护和治理,从源头控制污染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降雨 岩溶地下水 土壤流失 水质
原文传递
Formations of groundwater hydrogeochemistry in a karst system during storm events as revealed by PCA 被引量:17
2
作者 YANG PingHeng YUAN DaoXian +3 位作者 YUAN WenHao KUANG YingLun JIA Peng HE QiuFa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10年第14期1412-1422,共11页
High-frequency samples have been collected at Jiangjia Spring, the outlet of Qingmuguan underground river system (QURS) in Chongqing in late April, 2008. The variations of hydrogeochemical compositions are found respo... High-frequency samples have been collected at Jiangjia Spring, the outlet of Qingmuguan underground river system (QURS) in Chongqing in late April, 2008. The variations of hydrogeochemical compositions are found responding rapidly to storm events.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of the 20 variables is employed to interpret the relationships with specific processes that control the groundwater hydrogeochemical formations. Through PCA, 84.961% of the total amount information is extracted to indicate the formations of groundwater hydrogeochemical features in QURS during storm events. The first component separates the soil erosion (i.e., increases in turbidity and concentrations of Al3+, TFe, TMn, Ba2+ and NO2?), and dilution effect (i.e., decreases in specific conductance and concentrations of HCO3?, Ca2+ and Sr2+), accounting for 41.495% of the variability in the data. The second component indicates residual fertilizers and duck’s waste from farmlands (i.e., increases in specific conductance and concentrations of Na+, NO3-, PO43-,K+and Cl-), contributing to 37.449%. The dissolution of dolomite and dolomitic limestone makes up 6.017%. During the first rainfall event, the groundwater quality is mainly affected by residual fertilizers and duck’s waste from farmlands, whereas in the second rainfall event, it is mainly affected by increased turbidity and ionic concentrations caused by soil ero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主成分分析 岩溶地下水 化学系统 风暴 氯离子浓度 土壤侵蚀 浓度增加
原文传递
浅谈海底隧道的地下水 被引量:12
3
作者 雷升祥 李淑媛 《现代隧道技术》 EI 2004年第5期6-11,共6页
海底隧道施工 ,地下水是施工中的最大风险。文章扼要介绍了海底隧道地下水的特点、国外海底隧道突水与地下水处理经验、对海底隧道地下水压力预测与处理 ,以及提出了地下水风险的规避对策 。
关键词 海底隧道 地下水 腐蚀 注浆
下载PDF
新安江水电站坝基析出物成因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施希京 彭汉兴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3年第2期65-71,共7页
通过对新安江水电站坝基析出物的实地调查和室内分析研究,得出析出物的形成主要是在还原环境下,地下水对坝基岩层、帷幕体和坝体混凝土的淋滤分解的结果,与页岩的软泥化关系不密切.析出物中的主要成分铁、锰等是来自塘家坞砂岩、由于该... 通过对新安江水电站坝基析出物的实地调查和室内分析研究,得出析出物的形成主要是在还原环境下,地下水对坝基岩层、帷幕体和坝体混凝土的淋滤分解的结果,与页岩的软泥化关系不密切.析出物中的主要成分铁、锰等是来自塘家坞砂岩、由于该砂岩中铁锰含量不高,地下水对基岩等的化学潜蚀缓慢.30多年来析出物的总排出量不多.故对坝基岩石强度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 析出物 混凝土重力坝 坝基
下载PDF
邯郸市地下水对混凝土的腐蚀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谌会芹 李萍 程祖锋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19-22,共4页
混凝土是一种耐久性较好的建筑材料,但在化学侵蚀介质的作用下,其保持自身作用的能力较差。本文对邯郸市地下水的水质分析成果报告进行了统计,在介绍市区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基础上,来评价建筑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的腐蚀性,并分析其腐蚀性... 混凝土是一种耐久性较好的建筑材料,但在化学侵蚀介质的作用下,其保持自身作用的能力较差。本文对邯郸市地下水的水质分析成果报告进行了统计,在介绍市区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基础上,来评价建筑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的腐蚀性,并分析其腐蚀性原因。对指导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腐蚀性 混凝土 水化学成分
下载PDF
地下水对压实高庙子膨润土冲蚀作用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陈宝 田昌春 +1 位作者 郭家兴 陈建琴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224-3230,共7页
采用膨胀渗透仪和浊度仪,通过检测冲蚀循环溶液浊度和膨润土试样膨胀力的变化,获得了冲蚀液对高庙子(GMZ)膨润土的冲蚀规律,对比分析了膨润土干密度、冲蚀液pH值、冲蚀液渗流方向、围岩裂隙条数、溶液类型和浓度等因素对膨润土冲蚀的影... 采用膨胀渗透仪和浊度仪,通过检测冲蚀循环溶液浊度和膨润土试样膨胀力的变化,获得了冲蚀液对高庙子(GMZ)膨润土的冲蚀规律,对比分析了膨润土干密度、冲蚀液pH值、冲蚀液渗流方向、围岩裂隙条数、溶液类型和浓度等因素对膨润土冲蚀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膨润土的膨胀力在冲蚀开始的几天内迅速增长,随后达到稳定,膨润土干密度越大,地下水对膨润土的冲蚀作用越弱;冲蚀液pH值对膨润土的冲蚀作用影响很大,碱性较强的地下水对膨润土的冲蚀作用较弱,而碱性较弱地下水的冲蚀作用则明显;地下水径向渗流时对膨润土的冲蚀作用大于纵向渗流情况,围岩裂隙增多后,地下水对膨润土的冲蚀作用加强;随着冲蚀液中NaCl浓度的增加,冲蚀液对膨润土的冲蚀作用先增强后减弱,冲蚀液中CaCl_2的浓度对膨润土的冲蚀影响规律与NaCl浓度对膨润土的冲蚀影响规律相似,但CaCl_2浓度的变化对膨润土的冲蚀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润土 地下水 冲蚀 浊度 膨胀力
下载PDF
浅析地下水对崩岗形成的作用 被引量:5
7
作者 周作旺 《广西水利水电》 2000年第3期55-58,共4页
北海市滨海平原沿海及河流中下游坡岸崩岗遍布 ,介绍了崩岗形成的水文地质条件 ,指出崩岗是由粘性较弱、内聚力小、抗蚀力差的粘土质砂、粘土质砾砂、砾砂 (粗砂 )、粘土组成的以及由这些地层组合的潜水含水层 ,为地下水对崩岗形成的作... 北海市滨海平原沿海及河流中下游坡岸崩岗遍布 ,介绍了崩岗形成的水文地质条件 ,指出崩岗是由粘性较弱、内聚力小、抗蚀力差的粘土质砂、粘土质砾砂、砾砂 (粗砂 )、粘土组成的以及由这些地层组合的潜水含水层 ,为地下水对崩岗形成的作用创造了条件 ;随后利用洛巴索夫图解法公式和《工程地质手册》介绍发生潜蚀的条件分别分析了崩岗上部土体塌落的原因和地下水发生潜蚀的可能性 ;最后提出把种植杂交撑高竹作为治理崩岗的主要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海市 滨海平原 崩岗 地下水 潜蚀 治理
下载PDF
南京市区建筑场地地下水腐蚀性评价 被引量:4
8
作者 贺大印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1995年第1期92-95,共4页
本文介绍南京市区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和建筑场地地下水腐蚀性评价以及腐蚀性原因分析。
关键词 地下水 水腐蚀性 混凝土 金属材料 建筑场地
下载PDF
青海德尔尼黄铁矿型铜-钴矿床的氧化带特征探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段国莲 《化工矿产地质》 CAS 2000年第4期229-233,共5页
德尔尼CuCo矿床的氧化带和次生硫化物富集带是不发育的 ,这与气候、构造、地形、矿石成分、侵蚀时间都有一定的关系。矿区地形陡峻 ,地下水宣泄过速、风化剥蚀速度较快以及CuSO4 溶液的大量流失和少部分下渗则是次生富集带缺失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氧化带 地下水 次生富集带 气候 构造 地形 风化剥蚀 黄铁矿型铜-钴矿床
下载PDF
化学腐蚀作用下黑云片岩峰后应变软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孙琦 于阳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0-106,共7页
为探索地下水腐蚀作用下黑云片岩的峰后应变软化特性,采用人工配置的酸性溶液对黑云片岩开展化学腐蚀,并对腐蚀后的岩石进行三轴压缩试验,得到不同腐蚀时间黑云片岩的全应力-应变曲线。在试验基础上分析腐蚀作用下岩石的峰后应变软化规... 为探索地下水腐蚀作用下黑云片岩的峰后应变软化特性,采用人工配置的酸性溶液对黑云片岩开展化学腐蚀,并对腐蚀后的岩石进行三轴压缩试验,得到不同腐蚀时间黑云片岩的全应力-应变曲线。在试验基础上分析腐蚀作用下岩石的峰后应变软化规律,获得了化学腐蚀作用下黑云片岩的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变化规律;将峰值应力与残余应力的算数平均数定义为软化应力,拟合了峰后软化应力、软化模量与腐蚀时间的函数关系,基于Mohr-Coulomb屈服准则,构建考虑腐蚀时间的黑云片岩峰后应变软化模型并基于FLAC3D平台进行了二次开发,利用开发后的应变软化模型进行三轴压缩试验的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腐蚀时间的增加,黑云片岩的峰后黏聚力与内摩擦角均呈减小的趋势,应变软化速率增加,软化程度提高,岩石从脆性转为延性,峰值强度与残余强度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数值模拟的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较好,说明论文构建的应变软化模型具有较好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工程 地下水腐蚀 峰后 应变软化 三轴压缩试验
下载PDF
桂林甑皮岩地下水与地表水的水力交互作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紫燕 姜光辉 +2 位作者 郭芳 苑晓雨 曾莘茹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59-667,共9页
桂林甑皮岩遗址地处典型的峰林平原区,面临地下水运动破坏遗址区稳定性的问题。为掌握水塘岩溶渗漏过程特征,揭示遗址保护区岩溶地下水与地表水的相互作用,保护遗址区的稳定性,分析了遗址保护区地下水与地表水的水位动态特征,并根据岩... 桂林甑皮岩遗址地处典型的峰林平原区,面临地下水运动破坏遗址区稳定性的问题。为掌握水塘岩溶渗漏过程特征,揭示遗址保护区岩溶地下水与地表水的相互作用,保护遗址区的稳定性,分析了遗址保护区地下水与地表水的水位动态特征,并根据岩溶地下水与地表水系统的水均衡要素建立水箱模型的基本物理结构和水塘水位衰减方程,将模拟水位与实际水位对比分析,量化地表水与降雨及遗址洞地下水之间的相互关系。水塘水位动态与地下水水位动态存在水位高差、上升起点、衰减速度和峰值滞后的差异性,两者动态过程的差异反映遗址区岩溶介质的沟通能力较强;地表水渗漏过程主要控制因素是水塘底部的岩溶渗漏能力;地下水补给地表水塘的方式以主径流带管道流集中补给为主。遗址区地下水与地表水的水力交互作用表现出强烈的动态模式,地下水与地表水互相转化特征显著。地下水与地表水的水力交互有利于削弱地下水潜蚀力,缓解地下水对覆盖层的侵蚀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渗漏 地下水侵蚀 地下水与地表水交互作用 洞穴遗址 甑皮岩
下载PDF
湖北某矿区地面塌陷机理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姜再晨 杨仙 +2 位作者 杨荣丰 徐卓荣 肖宇锋 《华南地质》 CAS 2020年第4期378-385,共8页
为了揭示湖北大冶某矿区地面塌陷机理,结合现场踏勘、钻探以及物探等手段,对该区域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对既有帷幕堵水效果进行了检测。研究表明,区域内第四系覆盖层下碳酸盐岩中岩溶发育,这是形成本区地面塌陷的内因;止水... 为了揭示湖北大冶某矿区地面塌陷机理,结合现场踏勘、钻探以及物探等手段,对该区域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对既有帷幕堵水效果进行了检测。研究表明,区域内第四系覆盖层下碳酸盐岩中岩溶发育,这是形成本区地面塌陷的内因;止水帷幕中三个泄漏点与地下裂隙连通形成过水通道,矿山开采疏排水造成塌陷区地下水流失,这是形成本区地面塌陷的外因;在内外因素共同作用下,地下水流失,地表结构松散的黏土层及砂砾石层产生潜蚀,形成空洞,并不断增大导致塌陷,这是本区地面塌陷的机理。针对本区塌陷机理,推测了塌陷发展趋势,提出了塌陷治理对策,为地方减灾防灾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塌陷 岩溶 地下水流失 潜蚀 矿区
下载PDF
引大入秦工程盘道岭隧洞病害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胡普年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15年第3期60-63,共4页
盘道岭隧洞是"引大入秦"灌溉工程总干渠上第37号隧洞,随着第五个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的成立,引大入秦工程将承担为新区生产生活供水的任务。但是由于工程地质条件复杂,隧洞在建期间和运营后出现了衬砌裂缝、渗漏水、地下... 盘道岭隧洞是"引大入秦"灌溉工程总干渠上第37号隧洞,随着第五个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的成立,引大入秦工程将承担为新区生产生活供水的任务。但是由于工程地质条件复杂,隧洞在建期间和运营后出现了衬砌裂缝、渗漏水、地下水的侵蚀等病害问题,多次维修仍不能控制。通过对维修期间衬砌裂缝监测和地下水化学组成的分析,表明地下水对衬砌的侵蚀和裂缝的发展有促进作用,是隧洞病害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道岭 衬砌裂缝 渗漏水 地下水侵蚀
下载PDF
ENVIRONMENTAL GEOLOGY
14
《Abstracts of Chinese Geological Literature》 2005年第3期145-155,共11页
关键词 groundwater phosphorus TABLES NANJING DEBRIS GEOLOGIC erosion PLATEAU SUBSIDENCE Chengdu
原文传递
HYDROGEOLOGY
15
《Abstracts of Chinese Geological Literature》 2002年第4期97-99,共3页
关键词 groundwater TABLES Sediment Jilin Hebei tunnel HYDROGEOLOGY ANHUI erosion HORIZON
原文传递
Basin Groundwater Recharge and Discharge in the Gully Erosion Prone Areas of Anambra, Nigeria
16
作者 E.I. Okoro B.C.E. Egboka +2 位作者 E.I. Okpoko O.L. Anike E.K. Enekwechi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1年第7期925-930,共6页
Anambra State of Nigeria is ravaged by ecological hazards of gully erosion and landslides. Over 450 active gully and landslide sites with depths ranging from 5 m to over 120 m are concentrated on both sides of the Awk... Anambra State of Nigeria is ravaged by ecological hazards of gully erosion and landslides. Over 450 active gully and landslide sites with depths ranging from 5 m to over 120 m are concentrated on both sides of the Awka-Nanka-Umuchu-Orlu cuesta. The Idemili River and Odo River form the major drainage basins of the area. The geomorphic characteristic of the cuesta/escarpment is a major controlling factor in groundwater recharge and discharge within the drainage basins. Rise in aquifer levels result in hydrogeotechnical implications of gully development and landslides. The calculated values of hydraulic properties of conductivity and transmissivity range from 1.20×10^-1 to 5.93×10^-1 cm/s and 1.15×10^5-13.05×10.3 m^2/s respectively. The values of groundwater velocity and groundwater discharge were 82 m.yearl and 2.96×10^6 m^3.yearl The plasticity index of the soil in the gully prone areas is relatively low ranging from 12.50-36.57%. The unique features of the geologic formations together with obtained aquifer characteristics favour gully/landslide hazards in the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oundwater recharge/discharge drainage basin gully erosion landslides.
下载PDF
地下水对河流沉积影响研究
17
作者 刘伟 杨飞 +1 位作者 肖杭州 李俊飞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上旬)》 CAS 2012年第5期74-77,7,共4页
河流与地下水的相互作用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也是陆地水文循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地下水对河流的补给与排泄不仅对河流的流量产生重大影响,而且也影响河流的侵蚀作用和沉积作用。通过试验验证了地下水潜水位与河床下伏隔水... 河流与地下水的相互作用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也是陆地水文循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地下水对河流的补给与排泄不仅对河流的流量产生重大影响,而且也影响河流的侵蚀作用和沉积作用。通过试验验证了地下水潜水位与河床下伏隔水层对河流侵蚀能力的重要影响,并借鉴前人的研究,将地下水与河流的关系对河流沉积的影响划分为4种模式。通过研究现代玛纳斯河对地下水与河流关系的沉积响应,对河流河型分布进行了讨论。研究发现,地下水与河流关系的4种模式决定了河流河型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沉积 河型 地下水 侵蚀
下载PDF
我国水环境问题及对策刍议 被引量:20
18
作者 张德尧 程晓冰 《中国水利》 2000年第6期14-16,共3页
我国面临着水污染,河湖萎缩、功能退化,地下水大量超采,水土流失严重等水环境问题。本文通过分析造成水环境问题的原因,提出了解决水环境问题的对策:以改善生态环境为根本切入点.制定水资源保护规划,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建立流域管... 我国面临着水污染,河湖萎缩、功能退化,地下水大量超采,水土流失严重等水环境问题。本文通过分析造成水环境问题的原因,提出了解决水环境问题的对策:以改善生态环境为根本切入点.制定水资源保护规划,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建立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保护和管理模式,实行水量水质统一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 地下水 水污染 水资源 水土流失
下载PDF
秦岭隧道地下水化学异常对衬砌混凝土的腐蚀及防治对策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建秀 刘丹 杨立中 《现代隧道技术》 EI 2002年第4期33-36,共4页
混凝土是一种耐久性较好的隧道衬砌材料,但在化学侵蚀介质的作用下,其保持自身作用的能力较差。秦岭Ⅱ线平导地下水硫酸根离子含量高达917~1423 mg/l,属于地下水化学异常,其异常组分的形成机理为围岩中黄铁矿氧化形成大量的硫酸根和氢... 混凝土是一种耐久性较好的隧道衬砌材料,但在化学侵蚀介质的作用下,其保持自身作用的能力较差。秦岭Ⅱ线平导地下水硫酸根离子含量高达917~1423 mg/l,属于地下水化学异常,其异常组分的形成机理为围岩中黄铁矿氧化形成大量的硫酸根和氢离子,后者使含钙矿物水解或溶解生成钙离子,从而导致水化学类型的改变和矿化度的升高。根据TBJ210-86《铁路混凝土及砌石工程施工规范》判定,平导异常段硫酸盐对衬砌混凝土的腐蚀程度为中等,具体可以从硫酸根异常水防治和衬砌混凝土材料选用上解决水化学异常的腐蚀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隧道 地下水化学异常 衬砌混凝土 腐蚀 防治
下载PDF
华北平原地下水压采区冬小麦种植综合效应探讨 被引量:12
20
作者 王慧军 张喜英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24-733,共10页
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种植模式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冬小麦生长期正处于华北平原降水较少的干旱季节,实现高产依赖于灌溉,是华北平原地下水超采的主导因素之一。随着国家地下水限采政策的实施,在地下水超采区... 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种植模式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冬小麦生长期正处于华北平原降水较少的干旱季节,实现高产依赖于灌溉,是华北平原地下水超采的主导因素之一。随着国家地下水限采政策的实施,在地下水超采区如何稳定冬小麦的种植面积和产量是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通过综述以往研究并结合典型地点田间试验结果,从冬小麦种植可减少休闲期土壤蒸发损失、具有的深根系系统可充分利用土壤储水、可利用微咸水替代淡水灌溉、通过限水灌溉发展优质麦生产、冬春形成覆盖层美化和防沙尘效应等方面论述了华北平原种植冬小麦的优势,提出华北平原冬小麦生产需要转变传统高耗水高产量理念,充分发挥冬小麦抗旱、耐盐能力强的特点,在不实施大规模压缩冬小麦种植面积条件下,通过冬小麦限水灌溉和微咸水利用满足对地下水压采需求,充分发挥华北平原冬小麦种植冬春防风沙、美化环境的生态功能,同时满足区域口粮安全的保障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压采 冬小麦种植 生态效应 抗旱耐盐 防风沙 优质高效 华北平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