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准噶尔南部沙尘暴发生的地表条件研究
被引量:18
- 1
-
-
作者
钱亦兵
吴兆宁
张立运
师庆东
汪溪远
-
机构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
出处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40-542,共3页
-
基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200321103)
所长基金特别支持项目(20032059)
-
文摘
准噶尔南部可分出沙尘暴源区、易发区和少发区(或罕见区)三类,它们包括植被状况、土壤理化性质在内的地表条件存在差异。以植被盖度、植物群落多样性和土壤表层水分为变量,在费歇(Fisher)准则下建立起源区和少发区地表特征的判别函数R=-0.0576x1-0.1345x2-0.0695x3,并确定了两者划分的阈值R0=-10.07。在此基础上,对易发区地表条件的类型归属进行判别。最终查明影响沙尘暴发生的地表条件主要是植被状况,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植物群落的多样性。
-
关键词
地表条件
沙尘暴
源区
准噶尔
地表特征
植被状况
划分
土壤表层
土壤理化性质
植被盖度
-
Keywords
the south Junggar Basin
dust storm
ground surface conditions.
-
分类号
P445.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
-
题名新疆准噶尔盆地沙尘天气的地表环境判别
被引量:11
- 2
-
-
作者
钱亦兵
吴兆宁
杨青
张立运
汪溪远
-
机构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
-
出处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81-990,共10页
-
基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200321103)
所长基金特别支持项目(20032059)~~
-
文摘
在沙尘暴天气多发的季节里,对中国重要沙尘源区之一的准噶尔南部典型地区的地貌、土壤、植被及人类活动影响诸方面做了实地调查和取样,以及实验室分析,遴选出植被盖度、植物群落多样性、生态优势度、表层土壤含水量、土壤有机质、土壤质地、全盐含量、pH值等作为影响该区起沙过程的地表参数/变量。借助SPSS10.0软件系统中的典型判别分析(CDA),对准噶尔南部沙尘天气高发的艾比湖地区和中发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地表特征进行了有效判别。结果显示,广泛分布棕灰漠土和灰漠土,并且农用土地开垦强烈的艾比湖地区,影响地表稳定性的消极因素主要是土壤较高的pH、有机质含量及植被生态优势度。而以固定、半固定风沙土为主,内部少受人类高强度开发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地表良好的抗风蚀性主要得益于较高的植被盖度、植物群落的多样性和较粗的土壤质地。判别结果还显示,原属沙尘天气少发的克拉玛依农业开发区有相当面积的土地已具沙尘天气高发区的地表特征,从而对人类活动可能引发的灾害性环境问题提出警示。
-
关键词
沙尘天气
地表环境
判别
准噶尔盆地
-
Keywords
sand-dust event
ground-surface conditions
discrimination
Junggar Basin
-
分类号
P445.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
-
题名新疆艾比湖地区沙尘天气的地表条件及土壤保持
被引量:8
- 3
-
-
作者
钱亦兵
吴兆宁
张立运
玉素甫艾力
-
机构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
出处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85-189,共5页
-
基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改委(阜康林业局)项目
所长基金特别支持项目
-
文摘
和参照区相比,减弱艾比湖地区地表抗风蚀能力,导致沙尘天气形成的不利因素首先是该区春季裸露的耕地和低覆盖度荒漠景观的分离度/破碎度较低。其次是较高的植被生态优势度、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和pH值,以及较差的土壤粒度分选性。而利于地表土壤稳定性的积极因素则是植被盖度、植物群落多样性及较粗的土壤质地。在查明艾比湖地区沙尘天气发生的地表条件基础上,可以通过生物的、物理和化学的方法使上述地表环境向抑制沙尘天气发生和保护土壤免遭风蚀的方向演替。通过人工种植草、木本植物和退耕还林还草,提高植被覆盖度。同时,注意增加植物群落的多样性。选用耐盐碱植物和先进的灌溉技术治理土壤的盐碱化,降低其pH值。掺沙改良粘重的土壤,减少沙尘源地。并按一定空间格局退耕还林还草和合理布置农田防护林网,对大面积耕地/低盖度荒漠进行充分分隔,以增加其离散程度,能有效防止土壤流失(风蚀)。
-
关键词
沙尘天气
地表条件
土壤保持
艾比湖地区
-
Keywords
Sand-dust event
ground surface conditions
Soil conservation
Aibi Lake region
-
分类号
P425.55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
-
题名横波可控震源振动器—大地耦合振动数值模拟
- 4
-
-
作者
彭珣
郝磊
-
机构
西南石油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公司
-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49-1358,共10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复杂地表条件下横波可控震源振动器—大地相互作用机理及激振性能研究”(42202348)
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非线性作用下横波可控震源振动器—大地耦合振动机理与激发适配性研究”(2023NSFC0769)联合资助。
-
文摘
横波可控震源与大地之间的耦合振动关系复杂,涉及非均匀接触、土壤弹塑性、摩擦、埋深等多种非线性影响因素,但现阶段尚未见横波可控震源振动器—大地耦合振动实用模型及其响应特性的系统研究。为此,基于有限元法建立了考虑多种非线性影响因素的横波可控震源振动器—大地耦合振动三维数值仿真模型,从接触界面应力分布与变形、振动输出力、激发应力波传播以及能量传递特性等方面深入分析了振动器—大地耦合振动响应特性,同时研究了土壤类别、弹性模量、黏度等地表条件参数对响应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受加载方式及土壤塑性变形的影响,振动器两侧平板与大地的接触不对称,易引发平板的局部脱耦;振动器的有效水平输出力仅为接触力的一部分,其应力波曲线存在明显的谐波畸变;振动器传递给大地的有效能量较有限,耦合系统的有效能量传递率很低;土壤参数对振动器的输出以及能量传递特性影响显著,振动器在黏土中的激发效果更好,土壤弹性模量是振动器平板是否脱耦的主控因素,土壤黏聚力的增加能显著改善系统的能量传递特性。因此,利用数值模拟可有效分析振动器—大地耦合振动响应,可为横波可控震源振动器结构设计及优化等提供理论参考。
-
关键词
横波可控震源
振动器—大地耦合振动
响应特性
有限元法
仿真模型
地表条件参数
-
Keywords
shear-wave seismic vibrator
vibrator-ground coupled vibration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finite element method,simulation model,surface condition parameters
-
分类号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
-
题名半无限大有耗地面的FDTD截断分析
- 5
-
-
作者
张敏
廖成
常雷
-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研究所
-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923-2924,2928,共3页
-
文摘
通过在时域有限差分(FDTD)方法中采用有限厚度地面等效的方法截断无限大有耗地面。分析了采用该方法宜选取的地面厚度。用该方法模拟了有耗地面对其附近电磁波的影响,并将其与采用阻抗边界条件(SIBC)计算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计算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同时,还分析了等效地面的厚度对计算结果的影响。
-
关键词
时域有限差分
有限厚度地面
电磁散射
表面阻抗边界条件
-
Keywords
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FDTD) finite-thickness ground electromagnetic scattering surface impedance boundary condition(SIBC)
-
分类号
O451
[理学—无线电物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