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压平衡式盾构掘进对地层应变场扰动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方勇 何川 +1 位作者 江英超 赵强政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5-89,共5页
采用直径52cm的土压平衡式模型盾构机进行盾构掘进的室内模型试验。通过在试验隧道上方及两侧地层预先布置水平和竖直方向光纤光栅应变计,测试盾构掘进过程中地层应变分布及变化情况。测试结果表明:盾构隧道开挖后,隧道上方地层,尤其是... 采用直径52cm的土压平衡式模型盾构机进行盾构掘进的室内模型试验。通过在试验隧道上方及两侧地层预先布置水平和竖直方向光纤光栅应变计,测试盾构掘进过程中地层应变分布及变化情况。测试结果表明:盾构隧道开挖后,隧道上方地层,尤其是拱顶附近,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均出现较大拉应变增量,该区域为盾构隧道掘进主要扰动区,主要原因是盾尾地层临空面的出现;同时,由于隧道开挖引起应力重分布,使隧道两侧竖直(压)应变有所增加。试验揭示了土压平衡式盾构掘进过程中地层应变分布及其变化规律,对于研究土压平衡盾构掘进对周围地层的扰动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压平衡盾构 地层应变 模型试验 光纤光栅
下载PDF
Rayleigh波作用下埋地连续管道地震响应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王竞雄 李鸿晶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87-796,共10页
以长距离运输油气管线为对象,研究埋地连续管道在Rayleigh波作用下的地震响应。采用Timoshenko梁单元模型离散钢质连续管道,管土相互作用效应通过弹塑性土弹簧进行模拟,建立管土系统有限元模型,并通过近似解析解验证管土相互作用有限元... 以长距离运输油气管线为对象,研究埋地连续管道在Rayleigh波作用下的地震响应。采用Timoshenko梁单元模型离散钢质连续管道,管土相互作用效应通过弹塑性土弹簧进行模拟,建立管土系统有限元模型,并通过近似解析解验证管土相互作用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考虑Rayleigh波的频散特性并模拟其传播过程,同时考虑管道惯性,实现完整的动力分析。从Rayleigh波特性、场地条件、回填土类型、管道埋深与表面粗糙度多个方面分析相关参数对管道轴向应变响应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表明,Rayleigh波的特征(周期和速度幅值)以及场地的几何和物理条件对管道动力响应均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地连续管道 RAYLEIGH波 频散曲线 地应变 管道应变
下载PDF
条件数对三角形法地应变计算精度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吕志鹏 伍吉仓 孟国杰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6-129,共4页
为解决三角形法计算地应变中,三角形形状及其与坐标系统的关系对地应变计算精度的影响,引入条件数阈值,并讨论条件数与地应变分量计算精度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当条件数阈值设置为4.3时,地应变分量的计算精度与位移数据的精度相当... 为解决三角形法计算地应变中,三角形形状及其与坐标系统的关系对地应变计算精度的影响,引入条件数阈值,并讨论条件数与地应变分量计算精度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当条件数阈值设置为4.3时,地应变分量的计算精度与位移数据的精度相当。即在运用三角形法计算地应变时,将条件数阈值设置为4.3可以得到可靠的地应变分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件数 地应变 精度 三角形法 阈值
下载PDF
主应变比异常理论在青海祁连地震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步云 陈志泰 《高原地震》 1995年第1期25-31,共7页
本文利用主应变比异常理论分析了祁连建站以来地应变观测资料,认为肃南──祁连断裂段上及附近发生的地震是由于构造应力场的变化,在引张应力状态下,正断层或走滑断层易于活动而导致的。
关键词 主应变比 地应变 应力场
下载PDF
上王地震台SS-Y伸缩仪在中强震前的异常特征初步分析
5
作者 赵杰 陈全智 +1 位作者 张健 齐银峰 《河南科技》 2021年第17期134-137,共4页
基于关中地区上王地震台SS-Y伸缩仪观测资料,本文利用日均值、矢量图等分析方法,研究2015—2019年陕西省内Ms(面波震级)≥5.0级和国内外Ms≥6.5级的典型地震发震前形变资料所出现的短期和临震异常变化,统计异常持续时间、异常结束至发... 基于关中地区上王地震台SS-Y伸缩仪观测资料,本文利用日均值、矢量图等分析方法,研究2015—2019年陕西省内Ms(面波震级)≥5.0级和国内外Ms≥6.5级的典型地震发震前形变资料所出现的短期和临震异常变化,统计异常持续时间、异常结束至发震时间,归纳异常形态特点及类型等,得出地震前形态的变化规律。分析表明,上王地震台SS-Y伸缩仪日均值形态异常对应短临地震的效果较好,矢量图异常对应中短期地震的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应变 日均值 矢量分析 形态异常
下载PDF
中国四分量钻孔应变仪风雨历程四十年 被引量:10
6
作者 苏恺之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0年第2期172-180,共9页
论文讲述了作者参与的四分量钻孔应力仪的诞生和发展,向读者展示了它的研制到逐步成功的曲折历程,体现了四分量钻孔应力-应变观测给地壳形变观测在数据处理与思想方法带来的有意义的变化。在论文最后,结合21世纪初得到的四分量应变观测... 论文讲述了作者参与的四分量钻孔应力仪的诞生和发展,向读者展示了它的研制到逐步成功的曲折历程,体现了四分量钻孔应力-应变观测给地壳形变观测在数据处理与思想方法带来的有意义的变化。在论文最后,结合21世纪初得到的四分量应变观测的震前异常资料,体会到勇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理念,对于建设我国地形变观测体系,做出自己的特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应变 切应变 地应变的震前异常 云南昭通地震
下载PDF
九寨沟Ms7.0地震前地应变LURR异常演化特征 被引量:5
7
作者 岳冲 牛安福 +4 位作者 余怀忠 吉平 姜祥华 马未宇 王亚丽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67-275,共9页
从岩石应力-应变的本构关系出发,以能够反映岩石应变变化的地应变观测数据作为"响应量",通过库伦应力触发模型的加卸载响应比计算方法,计算2017年8月8日九寨沟MS7.0地震前震中及周边500km范围内应变观测的加卸载响应比结果。... 从岩石应力-应变的本构关系出发,以能够反映岩石应变变化的地应变观测数据作为"响应量",通过库伦应力触发模型的加卸载响应比计算方法,计算2017年8月8日九寨沟MS7.0地震前震中及周边500km范围内应变观测的加卸载响应比结果。结果显示,基于应变观测的加卸载响应比方法能够较好地从潮汐频段提取地震前LURR异常,九寨沟地震前,300km范围内的多个应变观测台站出现LURR异常,其中相距96km的两水台EW分量Y值最大达到3.27;LURR空间演化特征显示,在震前约9个月内震中及周边地区陆续出现异常"集中-增强-减弱"过程,证明该地区在长期应力累积的背景下,应力的不断累积增强导致震中及附近区域的岩石出现不断损伤或弱化,最终位于树正断裂上的应变能积累超过了介质强度而引发了此次地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应变观测 LURR 九寨沟地震
下载PDF
2022年汤加火山喷发对中国大陆地应变观测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吕品姬 李正媛 +3 位作者 孙伶俐 林俊 唐磊 倪乙鹏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27-933,共7页
2022年1月15日汤加火山剧烈喷发产生了波及全球的大气重力波,距离火山8736~12758 km的中国大陆所有地应变观测站清晰记录到由此产生的短时地表应变变化。应用小波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中国近200个地应变观测站记录数据的时空响应与频率特... 2022年1月15日汤加火山剧烈喷发产生了波及全球的大气重力波,距离火山8736~12758 km的中国大陆所有地应变观测站清晰记录到由此产生的短时地表应变变化。应用小波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中国近200个地应变观测站记录数据的时空响应与频率特征,主要表现为:由大气重力波激发的短时地表应变变化的持续时间约为1.5 h,其中能量最强的变化集中在前40 min,面应变平均变幅约为186×10^(-10),呈现出单脉冲起伏状变化,形态具有很强的一致性,具备兰姆波传播属性;短时地表应变变化的平均传播速度约为310 m/s,与大气重力波传播速度基本一致。部分观测站还记录到绕地球一圈后再次到达的大气重力波对地表的作用。这是首次通过大范围布设的高精度地应变观测仪记录到大气重力波作用于地表的痕迹,有助于认识地壳运动和大气圈层相互影响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加火山 地应变观测 大气重力波 兰姆波 特征分析
原文传递
祁连山中段现代应力活动与浅层应力预报地震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志泰 郑文卿 李步云 《高原地震》 1994年第4期15-26,共12页
本文在研究全新世断层活动的基础上,运用构造解析、水系应力场等多种方法,对祁连山中段的现代应力活动状态进行了综合研究,其结论是:区域主压应力方向为北东-南西向,平均N50°E;但在大区范围内显示了应力场的空间变化,... 本文在研究全新世断层活动的基础上,运用构造解析、水系应力场等多种方法,对祁连山中段的现代应力活动状态进行了综合研究,其结论是:区域主压应力方向为北东-南西向,平均N50°E;但在大区范围内显示了应力场的空间变化,局部地区随时间亦有动态变化。此外,还结合祁连站的观测资料,研究了中强震和应变曲线的对应关系,并取得了较好的预报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断层 构造应力场 地应变
下载PDF
汶川地震前南北地震带中北段地形变变化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31
10
作者 牛安福 张凌空 +2 位作者 闫伟 贾晓东 李晓帆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0-107,共8页
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是我国自建国以来灾难最为严重的一次强地震。文中讨论了汶川地震前震源附近与外围地区潮汐形变变化及龙门山地震带、鲜水河地震带和祁连山地震带断层活动的特点。分析结果表明:震前沿龙门山地震带分布的雅... 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是我国自建国以来灾难最为严重的一次强地震。文中讨论了汶川地震前震源附近与外围地区潮汐形变变化及龙门山地震带、鲜水河地震带和祁连山地震带断层活动的特点。分析结果表明:震前沿龙门山地震带分布的雅安、汶川及茂县观测台地倾斜测项在2006年初发生转折,由单向东倾或西倾转向平稳,临震前无明显变化;龙门山断裂带及附近地区有5个断层水准观测场地,除耿达场地观测到巨幅变化外,其他场地震前未观测到突出的前兆性变化。震源外围龙灯坝断层蠕变仪(Δ=220 km)震前观测到持续时间在3个月左右的突变性异常,但依据突变持续时间较难估计相应地震为8级。而离震中较远的祁连山地震带中西段,震前也有巨大的断层水准变化,其与汶川地震的关系值得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地倾斜 断层活动 地震预测
下载PDF
水泥土搅拌法复合地基测试方法探讨 被引量:5
11
作者 叶为民 唐益群 杨林德 《工程勘察》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8-20,共3页
水泥土搅拌法处理松软土地基的设计与施工技术日益成熟,但作为处理效果评价依据的测试方法尚不完善。本文提出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结合低应变动测是检测水泥土搅拌法地基处理效果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水泥土 复合地基 低应变 测试 静载荷试验
全文增补中
Ground reaction curves for circular excavations in non-homogeneous,axisymmetric strain-softening rock masses 被引量:7
12
作者 J.González-Cao F.Varas +1 位作者 F.G.Bastante L.R.Alejano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SCIE CSCD 2013年第6期431-442,共12页
Fast methods to solve the unloading problem of a cylindrical cavity or tunnel excavated in elasto-perfectly plastic, elasto-brittle or strain-softening materials under a hydrostatic stress feld can be derived based on... Fast methods to solve the unloading problem of a cylindrical cavity or tunnel excavated in elasto-perfectly plastic, elasto-brittle or strain-softening materials under a hydrostatic stress feld can be derived based on the self-similarity of the solution. As a consequence, they only apply when the rock mass is homogeneous and so exclude many cases of practical interest. We describe a robust and fast numerical technique that solves the tunnel unloading problem and estimates the ground reaction curve for a cylindrical cavity excavated in a rock mass with properties depending on the radial coordinate, where the solution is no longer self-similar. The solution is based on a continuation-like approach(associated with the unloading and with the incremental formulation of the elasto-plastic behavior), fnite element spatial discretization and a combination of explicit sub-stepping schemes and implicit techniques to integrate the constitutive law, so as to tackle the diffculties associated with both strong strain-softening and elasto-brittle behaviors. The developed algorithm is used for two practical ground reaction curve computation applications. The frst application refers to a tunnel surrounded by an aureole of material damaged by blasting and the second to a tunnel surrounded by a ring-like zone of reinforced(rock-bolted) materi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nnel convergence ground reaction curves strain-softening rock masses Tunnel with an aureole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