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弱电网中增强LCL逆变器稳定性的虚拟阻抗控制 被引量:37
1
作者 魏石磊 田艳军 +1 位作者 王毅 陈波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827-1834,共8页
LCL型逆变器广泛应用于新能源发电并网系统中。在弱电网条件下,并网阻抗与控制参数不匹配是导致系统稳定性下降甚至失稳的主要原因。从削弱不匹配程度的角度出发,基于电流双闭环控制模型,分析了并网阻抗影响系统稳定性的作用机理,提出... LCL型逆变器广泛应用于新能源发电并网系统中。在弱电网条件下,并网阻抗与控制参数不匹配是导致系统稳定性下降甚至失稳的主要原因。从削弱不匹配程度的角度出发,基于电流双闭环控制模型,分析了并网阻抗影响系统稳定性的作用机理,提出了网侧串联虚拟电感的改进方法。先增大网侧等效滤波电感的值,再进行控制参数设计,降低了并网阻抗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程度,从而改善了系统稳定性。采用Bode图及根轨迹法对比分析了常规及改进控制策略,结果表明:同等弱电网条件下,采用改进方法系统稳定性更好。此外改进方法可以允许并网阻抗在更大范围内波动,提高了系统对弱电网的适应能力。最后采用Matlab/Simulink仿真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器 LCL滤波 电流双闭环控制 弱电网 虚拟电感 稳定性
下载PDF
张北柔直电网单极接地故障机理分析 被引量:18
2
作者 刘麒麟 张英敏 +3 位作者 陈若尘 刘天琪 曾琦 贺之渊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3172-3178,共7页
为实现新能源互补消纳,兼顾低碳奥运,国家电网公司拟在河北省张家口地区构建?500k V可再生能源四端环形柔性直流电网示范工程,工程采用半桥型子模块MMC和直流断路器组网,线路采用架空线路,包含极线和金属回线。架空线路易发生单极接地故... 为实现新能源互补消纳,兼顾低碳奥运,国家电网公司拟在河北省张家口地区构建?500k V可再生能源四端环形柔性直流电网示范工程,工程采用半桥型子模块MMC和直流断路器组网,线路采用架空线路,包含极线和金属回线。架空线路易发生单极接地故障,针对直流电网单极接地故障时的极线故障电流,从放电源和放电路径的角度,得出故障电流由故障极换流器提供,健全极扰动电流由健全极换流器提供的结论。针对健全极母线过电压问题,从电位突变的角度,得出了健全极母线过电压主要由中性点电位突变和金属回线电感对电位的抬升导致的结论,换流器交换电压和桥臂电感对其也有影响。所述机理在PSCAD/EMTDC平台上得到了验证。针对极线故障电流和健全极母线过电压的共同影响因素,对接地电阻和电感的敏感度进行了仿真分析,可为其他工程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网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单极接地故障 健全极母线过电压 接地电感
下载PDF
变电站接地网的精确测量探讨 被引量:14
3
作者 徐华 刘黎 陈斌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205-2208,共4页
变电所接地网接地电阻测量的理论基础是电位降法,最常用的测量方法是三极法,这些当前测量接地网接地电阻的多数方法只测出其电阻或者模值,为此提出了串联电阻法和改进的瓦特表法,用这2种方法可很方便获得接地网接地阻抗的阻性和感性分... 变电所接地网接地电阻测量的理论基础是电位降法,最常用的测量方法是三极法,这些当前测量接地网接地电阻的多数方法只测出其电阻或者模值,为此提出了串联电阻法和改进的瓦特表法,用这2种方法可很方便获得接地网接地阻抗的阻性和感性分量。在测量过程中,电压和电流引线间的互感不能忽略,尤其是大型变电站接地网。电位线中感应电势与电流线中的电流非正交,测量引线间的互感中存在阻性分量。测量得到的接地阻抗减掉测量引线间的互感,就可得到接地网的真实接地阻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位降法 接地网 接地阻抗倒相 电压引线 电流引线 测量 互感
下载PDF
消除引线互感影响的地网接地阻抗测量方法 被引量:13
4
作者 马御棠 张博成 +4 位作者 周仿荣 翟兵 张凯军 汪祥 胡志坚 《电瓷避雷器》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3-77,共5页
在地网接地阻抗测量时,电压和电压测量引线之间存在互感,从而影响接地阻抗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因此有必要开展消除测试引线互感对接地阻抗测量影响的研究。提出了一种电流极和电压极同方向布置,通过改变电极位置,两次注入异频电流,测量对... 在地网接地阻抗测量时,电压和电压测量引线之间存在互感,从而影响接地阻抗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因此有必要开展消除测试引线互感对接地阻抗测量影响的研究。提出了一种电流极和电压极同方向布置,通过改变电极位置,两次注入异频电流,测量对应的电压和电流,联立方程消除测试引线互感的新型接地阻抗测量方法。利用PSCAD对典型接地装置进行了仿真,在实际独立接地装置上进一步对该方法进行了测量验证,仿真和实测结果均表明,在不同的引线间距下,所提方法基本都能消除引线间互感的影响,得到更准确的地网接地阻抗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网 接地阻抗 互感 异频法 直线法
原文传递
基于有源阻尼的单相LCL光伏并网逆变器优化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9
5
作者 董密 欧静 +3 位作者 杨建 李亚宁 张心露 肖国勋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9,共9页
LCL型滤波器广泛用于并网逆变器,然而,仅对注入电网电流控制,不能解决由LCL谐振峰值引起的电流谐波和低带宽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并网LCL逆变器的主动阻尼(AD)控制方法,该方法仅基于注入到电网中的电流的反馈,反馈环节采用了一阶高通滤... LCL型滤波器广泛用于并网逆变器,然而,仅对注入电网电流控制,不能解决由LCL谐振峰值引起的电流谐波和低带宽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并网LCL逆变器的主动阻尼(AD)控制方法,该方法仅基于注入到电网中的电流的反馈,反馈环节采用了一阶高通滤波器加一阶低通滤波器进行选频,从而抑制住谐振峰值。由于拓宽了反馈环节的带宽,此方法适用于电网阻抗引发的谐振频率偏移现象。同时,本文还采用一种带有阻尼的谐波补偿控制策略,并分析该策略对逆变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它可以有效抑制低频谐波,提高系统电网阻抗变化环境下的稳定性。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模拟与2kW实验平台验证了所提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并网逆变器 LCL谐振 AD控制 谐波补偿 电网电感
下载PDF
变电站地网接地阻抗测量中互感消除方法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端木林楠 赵习静 +4 位作者 蔡巍 彭珑 马鑫晟 赵媛 李雨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40-145,共6页
为了消除变电站地网接地阻抗测试过程中电压线和电流线间互感对测试结果的影响,提出了测量变电站地网接地阻抗时的一种计算方法,用于消除互感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对于大学城110 k V变电站进行了实测,并对电压线、电流线之间的互感值与地... 为了消除变电站地网接地阻抗测试过程中电压线和电流线间互感对测试结果的影响,提出了测量变电站地网接地阻抗时的一种计算方法,用于消除互感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对于大学城110 k V变电站进行了实测,并对电压线、电流线之间的互感值与地网接地阻抗真实值的比值进行了计算。通过计算值与真实值的对比验证了计算方法的有效性。对大学城110 k V变电站接地阻抗中阻性、感性分量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网 接地阻抗 互感 消除 对比分析
下载PDF
电网电感对并网逆变器的影响及测量
7
作者 刘会超 施火泉 徐鹏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5期610-613,共4页
针对LCL并网逆变器加权平均电流控制系统对电网电感变化敏感的问题,提出一种无谐波注入的电网电感测量新方法。通过2次采样并网电流和电容电压计算得出电网的电感。这种电网电感检测方法能够准确检测电网电感值,快速跟踪电网电感变化,... 针对LCL并网逆变器加权平均电流控制系统对电网电感变化敏感的问题,提出一种无谐波注入的电网电感测量新方法。通过2次采样并网电流和电容电压计算得出电网的电感。这种电网电感检测方法能够准确检测电网电感值,快速跟踪电网电感变化,系统具有较高的功率因数。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权平均电流控制 并网逆变器 电网电感
下载PDF
不平衡运行工况下并网逆变器的阻抗建模及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65
8
作者 年珩 杨洪雨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6-83,共8页
实际运行中,并网逆变器常工作在电网电压、电网阻抗和逆变器滤波电感均不平衡的复杂工况下。文中研究了在此复杂不平衡工况下并网逆变器的阻抗模型及其和电网互联系统稳定性分析策略。在并网逆变器公共耦合点电压不平衡和逆变器滤波电... 实际运行中,并网逆变器常工作在电网电压、电网阻抗和逆变器滤波电感均不平衡的复杂工况下。文中研究了在此复杂不平衡工况下并网逆变器的阻抗模型及其和电网互联系统稳定性分析策略。在并网逆变器公共耦合点电压不平衡和逆变器滤波电感不平衡运行工况下,推导了电压不平衡分量及滤波电感不平衡和各谐波分量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并网逆变器在正、负序坐标下的输出导纳模型,得出了导纳矩阵的解析表达式,并分析了正、负序及耦合导纳的特性。依据广义奈奎斯特判据和逆变器不平衡导纳表达式,给出并网逆变器在不平衡运行工况下也适用的阻抗稳定性运行判定方法。最后,对不平衡工况下所研究的系统稳定性判据的有效性进行了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平衡电网 并网逆变器 不平衡滤波电感 阻抗建模
下载PDF
大型接地网测试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被引量:24
9
作者 陈鹏云 朱庆翔 +4 位作者 吴伯华 刘晋 陈继东 王绥喻 袁静帆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8-19,21,共3页
分析了外界干扰对工频大电流法的影响和异频法测量大型地网接地电阻的优点 ,指出几种应用较广的异频测试仪器中仪器 D所测为地网的纯电阻 R,80 0 0型所测为阻抗 Z而 JD16— 可同时给出 R和 Z。为消除电压、电流线互感对 X值的影响 ,可... 分析了外界干扰对工频大电流法的影响和异频法测量大型地网接地电阻的优点 ,指出几种应用较广的异频测试仪器中仪器 D所测为地网的纯电阻 R,80 0 0型所测为阻抗 Z而 JD16— 可同时给出 R和 Z。为消除电压、电流线互感对 X值的影响 ,可在地网外附近设置辅助电极测量地网自感分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接地网 测试 接地电阻 抗干扰 过电压保护 工频大电流法
下载PDF
实时电感辨识的模型预测并网逆变器控制方法 被引量:27
10
作者 李伟 张勇军 肖雄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3450-3460,共11页
电能质量是光伏系统的重要性能指标,而逆变器的控制对其起着决定性作用。传统模型预测控制下的并网逆变器省去了脉冲宽度调制环节,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系统动态响应速度,但前提是运行在精确的模型参数值下,当逆变电路的电感值受电压、电流... 电能质量是光伏系统的重要性能指标,而逆变器的控制对其起着决定性作用。传统模型预测控制下的并网逆变器省去了脉冲宽度调制环节,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系统动态响应速度,但前提是运行在精确的模型参数值下,当逆变电路的电感值受电压、电流的影响改变而导致模型失准时,其控制效果也会下降。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实时电感辨识的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分析了电感模型与实际不匹配对预测电流误差的影响,并建立基于实际电流、电压采样值的电感辨识模型,同时加入延时补偿与参考值校正环节以保证电流预测值的准确性与输出开关状态的正确性。仿真与实验证明了改进方法能够对电感值进行实时准确跟踪,并有效降低了模型参数不匹配下的电流畸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器 并网控制 模型预测控制 实时电感辨识
下载PDF
多端口电感耦合型高压直流限流断路器 被引量:20
11
作者 李国庆 王威儒 +2 位作者 贺之渊 辛业春 谷怀广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866-3874,共9页
直流电网接地故障将引起换流器闭锁,进而扩大故障影响面积,配置直流限流器及直流断路器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通用方案。运用了2组耦合电感,针对高压直流电网设计了多端口直流限流断路器。该设备包括初级限流器、故障隔离限流器、引流支路3... 直流电网接地故障将引起换流器闭锁,进而扩大故障影响面积,配置直流限流器及直流断路器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通用方案。运用了2组耦合电感,针对高压直流电网设计了多端口直流限流断路器。该设备包括初级限流器、故障隔离限流器、引流支路3个部分,其中前两者串联在同一直流母线的各条线路中,引流支路是各条直流线路所共用的部分。不同部分的开关器件通过相互配合、互相借用的方式来提高限流断路器的经济性。在PSCAD仿真软件上搭建了张北四端直流电网模型,并与其他几种已有方案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文中所提出的限流断路器能够在6ms内完成电力电子器件相关动作,各开关组所受冲击电压较低,若将其应用于n端口直流母线,则仅需要(26n+502)个开关组,经济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端口直流电网 耦合电感 限流断路器 经济性
下载PDF
一种电感耦合型高压直流限流断路器 被引量:15
12
作者 王威儒 贺之渊 +4 位作者 李国庆 辛业春 谷怀广 朱琳 王振浩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731-1741,共11页
为保证直流电网发生单极接地故障后,健全线路仍能够正常传输功率,需要在各个直流线路上配置直流断路器,在换流器闭锁前切断故障线路,如何降低断路器的电力电子器件开断应力是目前研究的难点。以张北直流电网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分析直... 为保证直流电网发生单极接地故障后,健全线路仍能够正常传输功率,需要在各个直流线路上配置直流断路器,在换流器闭锁前切断故障线路,如何降低断路器的电力电子器件开断应力是目前研究的难点。以张北直流电网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分析直流单极接地短路的等效电路以及传统直流断路器的工作机理;然后,提出一种基于电感耦合型的高压直流限流断路器拓扑结构,以降低各个电力电子器件的开断应力,并详细地论述了该限流断路器的工作机理。限流断路器由故障隔离限流器和引流限流器两部分构成,各部分的电力电子器件可以相互配合,互相借用,有效地提升了该拓扑的经济性。在张北四端柔性直流电网仿真模型上将该方法与其他4种限流方法做对比,进行限流校验、电力电子器件承压校验以及经济性校验,结果表明该文所提出的电感耦合型限流断路器能够在3ms内完成故障引流,6ms内完成故障切除,具有良好的限流、断路能力,并且仅需要632个IGBT器件,经济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网 电力电子器件 耦合电感 限流断路器 经济性
下载PDF
三相并网逆变器电感在线辨识控制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杨勇 索迹 +1 位作者 祁春清 赵春江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2-57,共6页
针对三相并网逆变器采用无差拍电流预测控制时对滤波电感参数比较敏感的特点,提出一种电感在线辨识的电流预测控制方案。采用电网电压定向的矢量控制策略,将电网电压合成矢量定在d-q旋转坐标系d轴上,使d轴电流控制有功功率,q轴电流控制... 针对三相并网逆变器采用无差拍电流预测控制时对滤波电感参数比较敏感的特点,提出一种电感在线辨识的电流预测控制方案。采用电网电压定向的矢量控制策略,将电网电压合成矢量定在d-q旋转坐标系d轴上,使d轴电流控制有功功率,q轴电流控制无功功率,实现了d轴和q轴电流的解耦控制。同时,将在线辩识的电感应用于三相并网逆变器无差拍电流预测控制系统。对有电感在线辨识控制策略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电感在线辨识控制策略在静态和动态过程中能够准确地辨识电感的大小,从而验证方案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并网逆变器 无差拍电流预测控制 电感在线辨识 电网电压定向 解耦控制
下载PDF
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的单相脉冲整流器无网压传感器控制方法 被引量:9
14
作者 刘碧 冯晓云 +2 位作者 邓睿 夏文婧 宋文胜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6065-6074,共10页
该文以单相脉冲宽度调制整流器为研究对象,以实现无网侧电压传感器控制为研究目的,提出一种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model reference adaptive system,MRAS)的网压估算方法。首先,根据MRAS的基本原理,分别建立参考模型和可调模型中系统有功... 该文以单相脉冲宽度调制整流器为研究对象,以实现无网侧电压传感器控制为研究目的,提出一种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model reference adaptive system,MRAS)的网压估算方法。首先,根据MRAS的基本原理,分别建立参考模型和可调模型中系统有功、无功功率数学模型,从而实现电网电压基波幅值、频率及角度的三角函数的估算。在此基础上,结合基于功率前馈解耦直接功率控制,给出基于MRAS的无网压传感器控制方法。然后,针对该方法对网侧电感参数敏感性问题,给出一种电感参数在线辨识算法。同时,针对控制系统启动问题,给出系统参数初始化设计方案。最后,对所提方法进行计算机仿真和实验验证,通过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脉冲整流器 无网压传感器 模型参考自适应 电网电压估算 直接功率控制 电感参数估算
下载PDF
三相并网逆变器改进型直接功率预测控制 被引量:10
15
作者 陈强 任浩翰 +3 位作者 杨志超 吕干云 章心因 叶曙光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00-105,共6页
在三相并网逆变器数学模型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矢量调制的改进型直接功率预测控制,该控制方法在同步旋转坐标系下实现。由于控制系统实际延时两拍,需对下一拍的输出功率和电流进行预估,然后得到两拍后达到目标功率所需要的输出。... 在三相并网逆变器数学模型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矢量调制的改进型直接功率预测控制,该控制方法在同步旋转坐标系下实现。由于控制系统实际延时两拍,需对下一拍的输出功率和电流进行预估,然后得到两拍后达到目标功率所需要的输出。采用2倍于控制频率的采样频率,准确计算出下一拍的并网功率、电流,同时采用邻域平均通过2次采样计算得到电感辨识值,提高辨识精度,据此计算下一个载波周期三相逆变电路的输出。利用MATLAB/Simulink搭建电路和控制模型进行仿真验证,并通过实验进一步验证,所提出的控制方法具有良好的动静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并网逆变器 空间矢量调制 直接功率预测控制 采样 电感辨识 逆变器 功率控制
下载PDF
基于滤波电感在线估算的并网逆变器直接功率预测控制 被引量:9
16
作者 杨勇 吴国祥 谢门喜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84-89,共6页
三相并网逆变器的直接功率预测控制建立在精确数学模型基础上,对滤波电感参数比较敏感。针对直接功率预测控制这一特点,提出了一种在线估算的直接功率预测控制。将在线估算出来的滤波电感进行直接功率预测控制。仿真结果表明:基于电感... 三相并网逆变器的直接功率预测控制建立在精确数学模型基础上,对滤波电感参数比较敏感。针对直接功率预测控制这一特点,提出了一种在线估算的直接功率预测控制。将在线估算出来的滤波电感进行直接功率预测控制。仿真结果表明:基于电感在线估算的直接功率预测使功率有很好的静、动态特性;同时使输出电流正弦度良好,谐波含量小。从而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并网逆变器 直接功率预测 精确数学模型 滤波电感 电感在线估算
下载PDF
特高压皖电东送线路零序互感对接地距离保护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波 陈福锋 +2 位作者 王玉婷 薛明军 何奔腾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94-98,共5页
分析了双回线路发生接地故障时零序电流的分布特点、零序互感对接地距离保护的影响、接地距离保护中零序补偿系数(K值)的取值方法,以及不同的K值整定方案对保护动作范围的影响。对特高压1 000kV皖电东送工程双回线路进行了仿真分析,给... 分析了双回线路发生接地故障时零序电流的分布特点、零序互感对接地距离保护的影响、接地距离保护中零序补偿系数(K值)的取值方法,以及不同的K值整定方案对保护动作范围的影响。对特高压1 000kV皖电东送工程双回线路进行了仿真分析,给出了不同工况下沿线各点故障测量阻抗的变化轨迹,以及不同零序补偿系数下各自的距离Ⅰ段整定参考值和保护的相应动作范围。最后结合工程实际,综合考虑整定的方便性和保护的灵敏性、安全性,给出了供参考的距离保护相关定值的整定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电网 双回线 零序互感 零序补偿系数 接地距离保护
下载PDF
并网逆变器的改进无差拍控制策略 被引量:5
18
作者 任碧莹 孙向东 +1 位作者 同向前 罗小英 《电力电子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35-36,共2页
在分析无差拍控制工作原理的基础上,给出基于无差拍电流控制的推导过程。针对无差拍控制对系统参数敏感的局限性,提出一种逆变器交流侧滤波电感在线计算方法。该方法可消除电感参数变化对系统造成的逆变输出电流不稳定和相位偏移的影响... 在分析无差拍控制工作原理的基础上,给出基于无差拍电流控制的推导过程。针对无差拍控制对系统参数敏感的局限性,提出一种逆变器交流侧滤波电感在线计算方法。该方法可消除电感参数变化对系统造成的逆变输出电流不稳定和相位偏移的影响。通过仿真分析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器 并网/无差拍控制 电感在线计算
下载PDF
改进型预测电流控制算法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春鹏 贲洪奇 +1 位作者 孙绍华 刘博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1-68,共8页
为解决传统预测电流控制算法在并网逆变器电感参数失配时容易出现系统不稳定的问题,利用根轨迹法找出电感参数失配影响控制算法稳定性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型预测电流控制算法,通过对电流误差控制目标的修改和对逆变器理想输... 为解决传统预测电流控制算法在并网逆变器电感参数失配时容易出现系统不稳定的问题,利用根轨迹法找出电感参数失配影响控制算法稳定性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型预测电流控制算法,通过对电流误差控制目标的修改和对逆变器理想输出电压的线性预测,在运算过程中不仅避免了预测程度的加深,还能减小电流环特征方程的各项权重系数,利用零极点对消改造电流环反馈系统的极点,使其特征方程的阶次始终为二阶。该算法在电感参数发生较大失配时,仍能保持系统稳定,使输出电流跟随给定。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算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并网逆变器 预测电流控制 电感参数失配 稳定性
下载PDF
弱电网下无刷双馈风机稳定性分析及虚拟电感控制策略 被引量:6
20
作者 徐海亮 王中行 +1 位作者 李志 王艳松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400-1409,共10页
无刷双馈电机(brushless 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BDFIG)由于省去了电刷和滑环等结构,降低了故障率和维护成本,在海上风力发电领域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无刷双馈风机系统与弱电网的交互作用和失稳机理尚未探明,给其实际应用... 无刷双馈电机(brushless 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BDFIG)由于省去了电刷和滑环等结构,降低了故障率和维护成本,在海上风力发电领域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无刷双馈风机系统与弱电网的交互作用和失稳机理尚未探明,给其实际应用和商业推广带来困难。为解决该问题,基于小信号建模方法,建立了计及电流环和锁相环影响的BDFIG系统输入导纳模型,探明了电网电压扰动在控制系统中的传递规律。特别是,分析了弱电网条件下,运行点(有功和无功电流)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机理,并据此得出BDFIG系统电流指令的给定依据。同时,探明了虚拟电感参数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机理,提出了一种虚拟电感控制的参数整定方法,以增强弱电网下系统的稳定性。最后,仿真算例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虚拟电感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电网 无刷双馈电机 小信号建模 稳定性分析 虚拟电感控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