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先秦子书与伍子胥故事
1
作者 陈洪 姚瑶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23-27,共5页
伍子胥作为春秋时代的风云人物,曾引起战国时期史学家和思想家的广泛注意和深刻思考,其故事不仅见录于先秦史籍,而且也见载于诸子著作。与史家记载不同的是,《韩非子》、《吕氏春秋》给伍子胥故事增加了一些新的情节和人物,这不仅丰富... 伍子胥作为春秋时代的风云人物,曾引起战国时期史学家和思想家的广泛注意和深刻思考,其故事不仅见录于先秦史籍,而且也见载于诸子著作。与史家记载不同的是,《韩非子》、《吕氏春秋》给伍子胥故事增加了一些新的情节和人物,这不仅丰富了伍子胥故事,而且也使这一历史故事的小说意味愈加浓厚;《荀子》、《庄子》等对于伍子胥形象虽然大多只是简短的点评,并不讲述故事,但都对伍子胥的品格给予了道德评判,形成了伍子胥忠贤、强谏的人物形象。这些引述和评价具有三方面的意义:在思想内容上促使伍子胥的忠臣形象成为后来故事发展的内在灵魂;在表现形式上,推动了伍子胥故事的小说化和文学传播,显示出子书向小说转变的趋向;在文体上,则体现了中国早期小说的某些重要特征,如譬喻故事加议论的叙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伍子胥故事 先秦诸子 道德评判 小说化 文学传播
下载PDF
论刘勰的“以子离经”思想——读《文心雕龙·诸子》的体会 被引量:2
2
作者 于成宝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65-68,共4页
《文心雕龙·诸子》篇一直不被龙学研究者所重视。刘勰通过对诸子学术的评述,比较系统地表达了他的子学思想,其核心是“以子离经”的思想,表现了他充分认识到子学所独有的学术价值、文学价值。这种思想表现在三个方面:一、他认为子... 《文心雕龙·诸子》篇一直不被龙学研究者所重视。刘勰通过对诸子学术的评述,比较系统地表达了他的子学思想,其核心是“以子离经”的思想,表现了他充分认识到子学所独有的学术价值、文学价值。这种思想表现在三个方面:一、他认为子学与经学同样都有悠久的历史,提出了“经子弄流”的论点,这大大超越了《汉书·艺文志》子学乃“六经之支流裔”的观点,从而表达了他抬升、推崇子学的思想;二、刘勰的“以子离经”的思想,表现在他对诸子文学成就精辟而客观的评论上,指出了子学独有的文学性;三、《诸子》篇所谓的“道”的内涵,实是以儒家思想为根本,而兼容其他各家的。这是刘勰从两汉经学思想体系挣脱出来的结果,也是魏晋以来儒家一尊局面逐步被打破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子学 经学 文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