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力特性对热管PV/T装置年最佳倾角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郑仁春 裴刚 +2 位作者 胡名科 张龙灿 季杰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986-2992,共7页
建立热管PV/T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结合气象数据,在考虑和不考虑重力特性两种情况下,对比计算系统在不同地区月、年最佳倾角的差异。结果显示,在中高纬度地区,上述两种判断方式下的年最佳倾角基本一致,但在低纬度地区(小于20°),热... 建立热管PV/T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结合气象数据,在考虑和不考虑重力特性两种情况下,对比计算系统在不同地区月、年最佳倾角的差异。结果显示,在中高纬度地区,上述两种判断方式下的年最佳倾角基本一致,但在低纬度地区(小于20°),热管性能受重力特性影响增大,上述两种判断方式下的年最佳倾角相差约4°。两种判断方式下的月最佳倾角之间差异明显,特别在夏季,相差接近10°。建议对低纬度地区和可按月调整倾角的装置,设计热管PV/T系统最佳倾角时不仅要考虑接收到的辐射总量,还要考虑重力特性对热管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管 PV/T 最佳倾角 重力特性
下载PDF
多特征值分析的重力辅助导航适配区选择方法 被引量:6
2
作者 张驰 李姗姗 +2 位作者 邢志斌 范雕 马越原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8-33,共6页
对适配区进行一定的选择可以提高重力匹配导航精度。目前传统重力匹配导航区域的选择方法通常是利用单一评价指标,导致评价结果不全面。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基于信息熵、模糊综合决策和主成分分析3种方法对适配区进行多指标综合选取;并通... 对适配区进行一定的选择可以提高重力匹配导航精度。目前传统重力匹配导航区域的选择方法通常是利用单一评价指标,导致评价结果不全面。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基于信息熵、模糊综合决策和主成分分析3种方法对适配区进行多指标综合选取;并通过ICCP匹配算法进行实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3种方法均具有较好的效果。利用3种方法计算出的可导航能力高的区域匹配效果更优,其中基于模糊综合决策方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的结果优于信息熵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辅助导航 重力特征参量 信息熵 模糊决策 主成分分析 匹配区选择
下载PDF
提升机制动力矩与制动减速度关系的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刘立群 《煤炭技术》 CAS 2006年第4期8-10,共3页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通过对在等重尾绳提升系统中制动力矩与制动减速度关系的分析,给出了减速度与重力特性系数和制动力矩倍数的关系曲线。此曲线对合理选择安全制动时制动力矩对静力矩的倍数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制动力矩 制动减速度 重力特性系数
下载PDF
利用水负载测量微波功率公式中存在问题的若干评述
4
作者 张兆镗 《真空电子技术》 2018年第2期65-68,共4页
本文对利用水负载测量微波功率公式中存在的问题作了有关评述,主要涉及到水的密度的温度特性、水的介质损耗因子的温度特性等会对测量公式中有关参量产生重大影响,从而造成重大的测量误差。文中对起始温度及加热温差等作了详细讨论及建... 本文对利用水负载测量微波功率公式中存在的问题作了有关评述,主要涉及到水的密度的温度特性、水的介质损耗因子的温度特性等会对测量公式中有关参量产生重大影响,从而造成重大的测量误差。文中对起始温度及加热温差等作了详细讨论及建议。对采用将水加热到沸腾后产生汽化而计算汽化潜热的新方法也作了在理论上难以测准的原因分析,说明该方法可操作性不及已有的一些方法,因此不建议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负载 箱式炉 隧道炉 微波测量 介电特性 比重特性 汽化潜热
下载PDF
重力坝地震动力响应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何蕴龙 陆述远 段亚辉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1998年第3期32-36,共5页
结合龙滩碾压混凝土重力坝,采用动力有限元方法分析了重力坝的动力特性和地震响应,研究了重力坝地震动位移和应力的分布规律。
关键词 重力坝 动力特性 地震响应 计算参数
下载PDF
水下重力辅助导航适配区选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博 周明龙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2020年第3期32-39,共8页
为进一步提高水下重力导航系统的匹配效率,研究探讨适配区选取的相关技术:介绍重力场基准图的插值重构、重力场特征参数的提取以及重力场适配区选取准则的构建方法;并分析重力辅助导航适配区选取技术今后的研究方向与研究重点。
关键词 重力辅助导航 适配区选取 重力基准图插值重构 重力特征参数
下载PDF
利用物探资料对西安凹陷和固市凹陷基底结构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张瑾爱 张林 +2 位作者 江桂 周少伟 凌丹丹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CSCD 2018年第5期667-673,共7页
为了探测渭河新生代盆地的基底组成和结构构造,调查渭河盆地主要地层厚度、埋深和构造特征,在渭河盆地开展二维地震勘探测量,在全面收集渭河盆地以往物探和钻孔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实测地震剖面,划分渭河盆地新生界地层,得到固市凹陷基底... 为了探测渭河新生代盆地的基底组成和结构构造,调查渭河盆地主要地层厚度、埋深和构造特征,在渭河盆地开展二维地震勘探测量,在全面收集渭河盆地以往物探和钻孔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实测地震剖面,划分渭河盆地新生界地层,得到固市凹陷基底深约8 100km,西安凹陷基底深约6 600km,固市凹陷明显比西安凹陷基底深,这是本次工作最大的成果之一。再结合收集的重力数据,经过消除莫霍面影响后,分析渭河盆地西安凹陷和固市凹陷整体重力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造成西安凹陷重力低,但基底浅;固市凹陷重力高,但基底深。这种实际地质情况是由于西安凹陷新近系沉积地层比固市凹陷沉积地层厚且深,而古近系地层却较之薄而浅,这种"跷跷板"式的地层分布特征能够引起重力异常"非常规"现象出现。通过此次工作实践,对渭河新生代盆地的基底组成和结构构造有清楚认识,对评价重点勘查区的成藏条件,为渭河盆地氦气资源远景调查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凹陷 固市凹陷 地震勘探 重力场特征 基底深度
下载PDF
重力浓缩过程中底流浓度和比浓缩面积的确定
8
作者 康勇 罗茜 邓常烈 《矿冶》 EI CAS 1999年第1期29-34,共6页
研究了重力浓缩过程中特征浓度线与沉积曲线之间的关系,利用两相流波理论分析了特征浓度线的初始性质.在此基础上,推导出计算连续浓缩机底流浓度和比浓缩面积的公式,并验证了这种新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 重力浓缩 底流浓度 比浓缩面积 选矿 浓缩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