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蒙古高原草原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特征 被引量:84
1
作者 李香真 曲秋皓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7-104,共8页
沿着水分梯度采集了蒙古高原不同草原类型表层土壤样品 1 44个 ,分析了土壤微生物量C、N含量及其与年平均温度和降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 :蒙古高原草原土壤微生物量C、N与土壤有机C、全N、降雨量、温度均表现出了很好的相关性。微生物量... 沿着水分梯度采集了蒙古高原不同草原类型表层土壤样品 1 44个 ,分析了土壤微生物量C、N含量及其与年平均温度和降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 :蒙古高原草原土壤微生物量C、N与土壤有机C、全N、降雨量、温度均表现出了很好的相关性。微生物量C变化在5 1 7~ 797mgkg- 1之间 ,微生物量N变化在 1 1 0~ 1 1 8 6mgkg- 1之间。微生物量C∶N比变化在 5~ 9之间。土壤微生物量碳 (Cmic)占土壤有机碳 (Corg)的比例 (Cmic Corg)变化在 1 1 5 %~ 4 1 %之间 ,Cmic Corg与土壤有机C、全N、降雨量均成显著的负相关。土壤呼吸表现为草甸草原土壤 >典型草原 >荒漠草原 ,土壤呼吸与降雨量显著正相关 ,与温度显著负相关。呼吸熵 (QCO2 )与降雨量成二次抛物线关系。放牧对微生物量的影响与不同草原类型和放牧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高原 草原土壤 土壤微生物量
下载PDF
箱法在草地温室气体通量野外实验观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3
2
作者 杜睿 王庚辰 +6 位作者 吕达仁 孔琴心 刘广仁 万小伟 张斌 王艳芬 季保明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1-70,共10页
利用静态箱法采样,配以气相色谱仪法分析对草地N_2O、CH_4和CO_2温室气体通量进行了较系统的现场测量,同时对箱体内外温度进行同步观测。在对野外原位观测实验数据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论证了静态箱法对草原土壤-植被系... 利用静态箱法采样,配以气相色谱仪法分析对草地N_2O、CH_4和CO_2温室气体通量进行了较系统的现场测量,同时对箱体内外温度进行同步观测。在对野外原位观测实验数据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论证了静态箱法对草原土壤-植被系统的N_2O、CH_4和CO_2通量测量的适用性和科学性,讨论了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箱法 气相色谱仪法 草地 温室气体 甲烷 氧化亚氮 二氧化碳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草地土壤微生物C、N及呼吸熵对植被恢复的响应 被引量:35
3
作者 黄懿梅 安韶山 薛虹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811-2818,共8页
以野外样地调查和室内分析法研究了黄土丘陵区不同植被恢复年限下草地土壤微生物C、N及土壤呼吸熵的变化。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量碳明显地随着植被恢复年限的增加而增加。在恢复前23a,土壤微生物量碳在0~20cm土层年增加率为24.1%;20~4... 以野外样地调查和室内分析法研究了黄土丘陵区不同植被恢复年限下草地土壤微生物C、N及土壤呼吸熵的变化。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量碳明显地随着植被恢复年限的增加而增加。在恢复前23a,土壤微生物量碳在0~20cm土层年增加率为24.1%;20~40cm为104.4%。植被恢复23a后,0~20cm土层增长率为0.83%,20~40cm为0.19%。土壤微生物量N表现为在植被恢复的初期略有下降,3a后,开始出现明显增加。0~20cm土层年增长率为20.14%,20~40cm为15.11%。在植被恢复23a后,0~20cm土层的年增长率为0.14%,20~40cm变化不大。土壤微生物呼吸强度随着恢复年限的增加逐渐加强;土壤呼吸熵随植被封育时间的增加而呈对数降低趋势。土壤呼吸熵(qCO2)在反映土壤的生物质量变化时,显得更加稳定,受植物生长状况影响较小。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微生物量和土壤微生物活性与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粘粒含量显著正相关;与土壤粉粒含量明显负相关;表层土壤pH值对其也有明显影响。草地植被自然恢复过程可增加土壤微生物活性,有利于土壤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碳、氮 草地土壤 植被恢复 土壤基础呼吸 土壤呼吸熵 黄土丘陵区
下载PDF
吉林省西部草地土壤的化学元素含量及其特征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冬艳 许文良 +1 位作者 刘兆顺 冯宏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63-768,共6页
对吉林省西部草地土壤化学元素含量研究表明,吉林省西部草地土壤中富钾少磷;钙、镁含量丰富;硼、铜、铁、锰含量在剖面上表现为向下增加;土壤中氮、磷、钾、钙、铜含量随草地退化程度的加深而减少;土壤中硅、钠含量丰富,显示出较强的沙... 对吉林省西部草地土壤化学元素含量研究表明,吉林省西部草地土壤中富钾少磷;钙、镁含量丰富;硼、铜、铁、锰含量在剖面上表现为向下增加;土壤中氮、磷、钾、钙、铜含量随草地退化程度的加深而减少;土壤中硅、钠含量丰富,显示出较强的沙化、盐碱化趋势,其含量随草地退化程度的加深而增加;钴含量随草地退化程度加深而降低;钡含量随草地退化程度的加深有增加的趋势;而稀土元素总量低于土壤背景值,并随着草地退化程度的加深其含量有减少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省西部 草地土壤 化学元素含量
下载PDF
不同放牧制度草地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21
5
作者 吴雨晴 田赟 +1 位作者 周建琴 张克斌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01-807,共7页
放牧是人类对草地资源管理和利用的主要方式之一,研究不同放牧制度下的草地土壤化学计量特征,可为草地植被的可持续利用和放牧制度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以呼伦贝尔新巴尔虎左旗4种不同放牧制度(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和常牧)的草场为研究... 放牧是人类对草地资源管理和利用的主要方式之一,研究不同放牧制度下的草地土壤化学计量特征,可为草地植被的可持续利用和放牧制度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以呼伦贝尔新巴尔虎左旗4种不同放牧制度(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和常牧)的草场为研究对象,通过样地调查和土壤碳(C)、氮(N)和磷(P)3种元素含量的测定,分析4种不同放牧制度下土壤化学计量特征及其与植被群落特征和土壤化学性质的相关性.结果显示:禁牧条件下,植被生长状况较好.碳氮磷含量均呈现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常牧的变化趋势;在不同的放牧制度下,土壤碳氮含量集中分布于0-10 cm,且显著高于下层土壤(P < 0.05);4种放牧制度下土壤C/N无明显变化,而常牧区的C/P和N/P均显著低于禁牧区;此外,土壤碳氮磷含量均与pH值呈极显著负相关(P < 0.01),物种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均与C/P和N/P呈极显著负相关(P < 0.01).本研究表明磷是该地区主要的限制性养分元素,且磷含量受土壤深度的影响较小;与常牧相比,禁牧、休牧及轮牧均有利于植物生长、土壤理化性质改良以及养分含量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牧制度 化学计量特征 草地土壤 内蒙古
原文传递
干扰对草地植被与土壤的影响之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6
作者 刘昊 赵宁 +1 位作者 曹喆 戎郁萍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8年第5期8-16,共9页
从干扰作用机制和干扰引起生态系统异质性2方面详细阐述了干扰的研究进展。论述了干扰作用形成的2个假说——中等强度干扰假说和干扰频率假说,并从中等强度干扰假说的2个基本假定说明了中等强度干扰假说的具体理论研究。在干扰对草地植... 从干扰作用机制和干扰引起生态系统异质性2方面详细阐述了干扰的研究进展。论述了干扰作用形成的2个假说——中等强度干扰假说和干扰频率假说,并从中等强度干扰假说的2个基本假定说明了中等强度干扰假说的具体理论研究。在干扰对草地植被和土壤的作用方面,重点叙述了火烧、刈割和施肥3方面的干扰,从火烧后植物群落生产力及其产量空间结构、植物养分和草原植物对火的耐受力3方面阐明了火烧干扰对植被的作用研究;火烧干扰对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土壤火烧后细菌、真菌、放线菌的变化及微生物总数和微生物生物量的变化和刈割干扰对土壤种子库和土壤性质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植被 草地土壤 干扰
下载PDF
放牧对羊草草原土壤氮素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20
7
作者 高雪峰 韩国栋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1-166,共6页
研究了放牧对内蒙古羊草草原土壤中N素分解细菌以及固N作用、氨化作用和硝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轻度放牧使土壤中4类N素转化细菌的数量显著增加,也显著加强了土壤中的固N作用、氨化作用和硝化作用。促进了土壤中的N素循环;随放牧强度... 研究了放牧对内蒙古羊草草原土壤中N素分解细菌以及固N作用、氨化作用和硝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轻度放牧使土壤中4类N素转化细菌的数量显著增加,也显著加强了土壤中的固N作用、氨化作用和硝化作用。促进了土壤中的N素循环;随放牧强度的增加,重度放牧则导致草原土壤中4类N素转化细菌数量均显著降低。显著抑制土壤中的固N作用和氨化作用,会阻碍土壤中的N循环的进程。放牧强度对N素转化细菌以及N循环中的固N作用、氨化作用和硝化作用的季节性变化规律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牧 草原土壤 氮循环
下载PDF
长期围栏封育对天山中部草地土壤有机碳及微生物量碳的影响 被引量:19
8
作者 李丽君 朱新萍 +3 位作者 贾宏涛 赵成义 胡玉昆 苏建红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554-1559,共6页
以天山中部中科院巴音布鲁克草原生态观测站三种类型草地长期(26 a)围栏封育样地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取样结合室内分析的方法,研究了长期(26 a)围栏封育对草地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围栏外(自然放牧条件下)... 以天山中部中科院巴音布鲁克草原生态观测站三种类型草地长期(26 a)围栏封育样地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取样结合室内分析的方法,研究了长期(26 a)围栏封育对草地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围栏外(自然放牧条件下),表层的土壤有机碳含量为高寒草甸(165.29 g·kg-1)>高寒草甸草原(98.73 g·kg-1)>高寒草原(83.54 g·kg-1),微生物量碳含量依次为高寒草甸草原(181.70 mg·kg-1)>高寒草甸(146.37 mg·kg-1)>高寒草原(43.06 mg·kg-1)。围栏封育后,高寒草甸、高寒草甸草原、高寒草原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提高了11.37%、3.26%和2.21%;高寒草甸草原和高寒草甸微生物量碳含量分别增长2.89%和12.04%,而高寒草原降低40.36%。(2)从围栏内外土壤剖面来看,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含量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依次降低,微生物熵也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呈现降低的趋势。(3)微生物量碳含量与土壤速效钾、全磷含量达到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速效磷含量达到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土壤有机碳、全氮、全钾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土壤速效氮含量正相关,但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土壤 有机碳 微生物量碳 围栏封育 天山
下载PDF
草原土壤速效磷测定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15
9
作者 张德罡 马玉秀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70-72,共3页
文章比较了草原土壤速效磷测定的脱色方法,并提出改进措施,这种改进方法可供批量分析高有机质含量的土壤时使用。
关键词 草原 土壤 速效磷 测定方法 脱色方法 有机质
下载PDF
贵州西部喀斯特石漠化地区草地土壤有机质和氮素变异特征初步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涂成龙 何腾兵 +1 位作者 林昌虎 林绍霞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0-53,共4页
采集了贵州西部喀斯特地区中度石漠化、强度石漠化和非石漠化区域的草地土壤,并对样品的有机质和各形态氮素含量进行分析测定。统计特征值比较表明:在强度石漠化区域,土壤有机质和各形态氮素含量的变化幅度最大,中度石漠化区域次之,非... 采集了贵州西部喀斯特地区中度石漠化、强度石漠化和非石漠化区域的草地土壤,并对样品的有机质和各形态氮素含量进行分析测定。统计特征值比较表明:在强度石漠化区域,土壤有机质和各形态氮素含量的变化幅度最大,中度石漠化区域次之,非石漠化区域最小。方差分析显示:中度石漠化区域与非石漠化区域的酸水解性全氮含量差异性显著,氨基酸态氮含量差异性极显著,而不同石漠化区域土壤有机质和其它各形态氮素含量差异性均不显著。此外,根据研究过程中所遇到的情况,提出了当前石漠化研究亟待解决的一些科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石漠化 草地土壤 有机质 氮素 变异特征
下载PDF
利用方式对干旱草原土壤碳水化合物含量及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哲锋 高波 李小刚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3期91-95,共5页
以自然放牧草地为对照,对围栏草地和耕地2种利用方式下干旱草原土壤总有机碳、碳水化合物碳含量和土壤团聚体稳定性进行了测定.与自然放牧地相比较,围栏草地土壤总有机碳和碳水化合物碳含量显著增加;耕种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变化不明显,... 以自然放牧草地为对照,对围栏草地和耕地2种利用方式下干旱草原土壤总有机碳、碳水化合物碳含量和土壤团聚体稳定性进行了测定.与自然放牧地相比较,围栏草地土壤总有机碳和碳水化合物碳含量显著增加;耕种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变化不明显,但碳水化合物碳含量显著降低.与自然放牧地相比较,围栏放牧草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变化不明显,而耕种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显著降低.据此认为,在耕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显著降低,与土壤碳水化合物碳含量的显著降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土壤 有机碳 团聚体稳定性 耕种 放牧
下载PDF
祁连山区高寒草原土壤肥力特征及肥力因子间的关系(简报) 被引量:13
12
作者 张德罡 《草业学报》 CSCD 2002年第3期76-79,共4页
对祁连山区的8个草原土壤类型进行典型采样分析,结果表明养分含量差异很大,可分为高含量和低含量2组(A组和B组),前者包括亚高山灌丛草甸土、高山草甸土、山地黑钙土和亚高山草甸土,有机质含量在14%以上,而后者包括山地栗钙土、山地棕钙... 对祁连山区的8个草原土壤类型进行典型采样分析,结果表明养分含量差异很大,可分为高含量和低含量2组(A组和B组),前者包括亚高山灌丛草甸土、高山草甸土、山地黑钙土和亚高山草甸土,有机质含量在14%以上,而后者包括山地栗钙土、山地棕钙土、亚高山草原土和高山草原土,有机质含量在4%以下。其中以亚高山灌丛草甸土最高,达19.61%;而以高山草原土最低,为1.77%。pH值变化范围为7.2~8.4。阳离子代换量的变化趋势亦同有机质,最高为亚高山灌丛草甸土,最低为亚高山草原土,分别为65.61和10.64m·e·/100g。全量养分的特点为低磷高氮富钾,全氮含量为0.097%~0.981%,全磷为0.045%~0.105%,全钾为2.13%~4.05%。速效养分以贫磷为特征,A组土壤略高为13.2×10-6~28.2×10-6,而B组则为1.8×10-6~4.9×10-6。除全钾、速效钾和pH值外,其他指标两两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特别是有机质和阳离子代换量,与其他指标的相关系数均在0.844以上,可将有机质含量作为土壤营养状况的首选判断因子。建议在进行草原培育或建植人工草地时应注意补充磷素,对高山草原土、亚高山草原土还应适当施氮或补播豆科牧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区 高寒草原 土壤肥力特征 肥力因子
下载PDF
草原土壤施用复混肥的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李楠 刘淑霞 +1 位作者 刘伟 宋健国 《草业学报》 CSCD 2002年第1期47-50,共4页
连续 3年在吉林省白城地区前郭、大安两县草场上 ,通过 N、P、Zn三因素五水平最优回归设计试验 ,筛选出羊草高产、经济效益显著的氮、磷、锌肥合理用量及比例 ,然后在长山化肥厂加工成复合粒肥 ,用于大面积草场飞施作业。结果表明 ,以... 连续 3年在吉林省白城地区前郭、大安两县草场上 ,通过 N、P、Zn三因素五水平最优回归设计试验 ,筛选出羊草高产、经济效益显著的氮、磷、锌肥合理用量及比例 ,然后在长山化肥厂加工成复合粒肥 ,用于大面积草场飞施作业。结果表明 ,以尿素、重过磷酸钙、硫酸锌单质混配的粉肥人工施入 ,适宜的养分用量 N:6 0~ 80 kg/ hm2 ,P2 O5:6 0~ 90 kg/ hm2 ,Zn:3~ 4 kg/ hm2 ,其比例为 1∶ 1∶ 0 .0 6 ,可获得干草 2 2 30~ 2 95 0 kg/ hm2。每 kg复混肥可增干草8~ 13kg。用单质肥料加工成粒的 N、P、Zn三元复合肥 ,飞机作业 ,施入 2 0 0~ 2 5 0 kg/ hm2 ,每 kg复合粒肥增干草10 .4 kg以上 ,纯收益 5~ 5 .5 7元 ,大大提高了工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土壤 复混肥 回归设计试验 羊草
下载PDF
利用强度对草原土壤酶活性和养分影响的动态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高雪峰 韩国栋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66-170,共5页
文中研究了不同利用强度对羊草草原土壤中几种主要酶活性和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轻度放牧有利于土壤中转化酶和蛋白酶活性的增加,随放牧强度的增加会抑制其活性的增加。不同强度的放牧均导致脲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增... 文中研究了不同利用强度对羊草草原土壤中几种主要酶活性和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轻度放牧有利于土壤中转化酶和蛋白酶活性的增加,随放牧强度的增加会抑制其活性的增加。不同强度的放牧均导致脲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增加;轻度放牧使草原土壤中的养分含量增加,有利于土壤肥力的提高,随放牧强度的增加,逐渐抑制全磷和速效氮含量的增加。利用强度对土壤酶活性和养分含量的季节性变化无显著影响。蛋白酶活性与土壤中各类养分含量的相关关系最紧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用强度 草原土壤 酶活性 养分
原文传递
察布查尔县草原土壤微生物量与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赛牙热木·哈力甫 艾克拜尔.伊拉洪 +1 位作者 宋瑞清 阿不都赛买提.乃合买提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6-44,共9页
微生物不仅是土壤养分的转化者,同时也是养分的一种存在方式,其生物质量为微生物量。微生物量是土壤养分转化和循环的动力也是养分的库和源,微生物量对环境变化敏感,是土壤质量变化的重要指标。本研究以新疆伊犁察布查尔县1191~2656m海... 微生物不仅是土壤养分的转化者,同时也是养分的一种存在方式,其生物质量为微生物量。微生物量是土壤养分转化和循环的动力也是养分的库和源,微生物量对环境变化敏感,是土壤质量变化的重要指标。本研究以新疆伊犁察布查尔县1191~2656m海拔草原为研究对象,使用氯仿熏蒸提取法研究不同海拔草原土壤微生物量及其活性的变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微生物量碳(21.05~331.58mg/kg)、微生物量氮(8.75~95.61mg/kg)均为土壤表层大于中、底层,各海拔及土层间差异显著(P<0.05),在1191~2216m海拔区间微生物量碳、氮随海拔的增加而增加,并在2216m海拔达到最大值(331.58mg/kg和95.61mg/kg),其后2216~2656m海拔区间微生物量碳、氮显著降低(21.05mg/kg和12.41mg/kg),这可能与随海拔的增加引起此海拔区间气候、降水量、植被类型、植被数量等环境条件的变化有关;通过相关性分析得知微生物量碳、氮、碳氮比彼此间正相关(P<0.05);0~20cm土层微生物量碳与含水量呈正显著性相关(P<0.05,r=0.755*),微生物量与海拔、容重、有机质、碱解氮呈正相关(P<0.05),与pH值、全氮、碳氮比负相关(P<0.05)。20~40cm土层微生物量碳与碱解氮呈显著性正相关(P<0.05,r=0.829*),微生物量与海拔、全氮正相关(P<0.05),与碳氮比负相关(P<0.05)。40~60cm土层微生物量与海拔、碳氮比呈负相关(P<0.05),与有机质、碱解氮、全氮呈正相关(P<0.05)。土壤微生物量可以反映土壤肥力的变化,作为评价土壤肥力的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土壤 海拔 土层 土壤理化性质 微生物生物量
下载PDF
冻融对伊犁草地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徐俏 崔东 +1 位作者 王兴磊 朱振华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44-251,共8页
以伊犁托乎拉苏大草原土壤为研究对象,进行0~20 cm草地表层土壤混合样品多点采集,实验室内依据干筛法取得各粒级大团聚体,模拟不同含水率、冻融试验,利用湿筛法获得每种粒级的水稳性大团聚体质量,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草地土壤... 以伊犁托乎拉苏大草原土壤为研究对象,进行0~20 cm草地表层土壤混合样品多点采集,实验室内依据干筛法取得各粒级大团聚体,模拟不同含水率、冻融试验,利用湿筛法获得每种粒级的水稳性大团聚体质量,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草地土壤在冻融环境条件下其水稳性大团聚体的特征、变化规律及其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初始水分含量是影响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的关键因素。随着土壤初始含水率的提高,>5 mm、5~4mm、4~2 mm、2~1 mm四个粒径组水稳性团聚体,呈现出逐渐降低、或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1~0.5 mm、0.5~0.25 mm呈现先降低后增加、或先增加后降低再增加的趋势。(2)冻融循环次数是影响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的重要因素。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各组粒级水稳性团聚体表现出的规律性不尽相同,>1 mm水稳性团聚体整体有降低趋势,1~0.5 mm、0.5~0.25 mm两组粒径水稳性团聚体则整体呈现增加趋势。(3)冻结温度是影响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的另一重要因素,随着冻结温度的降低,>5 mm与5~4 mm水稳性团聚体有降低的趋势,1~0.5 mm与0.5~0.25 mm水稳性团聚体有升高的趋势,4~2 mm与2~1 mm两个粒级水稳性团聚体并无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稳性大团聚体 草地土壤 冻融作用 湿筛法 冻融循环次数 冻结温度
下载PDF
托木尔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台兰河上游不同海拔草地土壤持水能力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马国飞 满苏尔.沙比提 张雪琪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66-972,共7页
为探究托木尔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草地土壤水源涵养能力的空间变化,本研究通过野外调查、土样采集及室内分析,对托木尔峰自然保护区台兰河上游河谷不同海拔草地表层土壤持水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草地土壤物理性质随海... 为探究托木尔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草地土壤水源涵养能力的空间变化,本研究通过野外调查、土样采集及室内分析,对托木尔峰自然保护区台兰河上游河谷不同海拔草地表层土壤持水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草地土壤物理性质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表现有所不同,其中平均土壤含水量、非毛管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度均与海拔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随海拔高度的上升均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土壤容重则与海拔存在着极显著的指数负相关关系(R2=0.881 7),即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土壤容重呈减小趋势。研究区不同海拔草地土壤的水源涵养能力不同,其中最大持水量、非毛管蓄水量和毛管持水量的大小顺序均为山地栗钙土>山地棕钙土>山地棕漠土,即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大;土壤涵蓄降水量与有效涵蓄量的大小顺序均为山地棕漠土>山地棕钙土>山地栗钙土,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海拔高度与放牧及人为活动的干扰强度是导致研究区草地土壤水源涵养功能差异显著的重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木尔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台兰河上游河谷 草地土壤 持水能力 海拔高度
下载PDF
宁南山区不同草地土壤原位矿化过程中氮素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9
18
作者 蒋跃利 赵彤 +1 位作者 闫浩 黄懿梅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365-2373,共9页
用顶盖埋管法对宁南山区天然草地、人工草地和自然恢复草地中有机氮、微生物生物量氮、可溶性有机氮、铵态氮、硝态氮、亚硝态氮含量和土壤氮素矿化速率在原位培养中的动态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微生物生物量氮、可溶性有机氮、... 用顶盖埋管法对宁南山区天然草地、人工草地和自然恢复草地中有机氮、微生物生物量氮、可溶性有机氮、铵态氮、硝态氮、亚硝态氮含量和土壤氮素矿化速率在原位培养中的动态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微生物生物量氮、可溶性有机氮、铵态氮、硝态氮、亚硝态氮含量,总体上在培养60 d时(4~6月)基本保持不变,60~120 d(6~8月)明显降低,120 d(8月)后有所回升,各种氮素含量均在培养120 d(8月)时最低.有机氮含量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基本保持不变.土壤氮净矿化速率、净硝化速率、净氨化速率均在60~120 d(6~8月)时最低.各种氮素占总氮的比例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变化:有机氮、亚硝态氮占总氮的比例相对稳定,微生物量氮、可溶性有机氮、硝态氮、铵态氮占总氮的比例在培养0~120 d(4~8月)时降低,培养120 d(8月)后升高.土壤有机碳、pH、容重与氮素含量极显著相关,各种氮素间极显著正相关.不同草地间,各种氮素含量均表现为天然草地>自然恢复草地>人工草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盖埋管法 草地土壤 氮形态 氮素矿化 宁南山区
原文传递
内蒙古草原土壤斥水性的季节变化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子忠 吴延磊 +1 位作者 龚元石 王忠彦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8-213,共6页
土壤斥水性是指水分不能或很难湿润土壤颗粒表面的物理现象,具有斥水性的土壤称为斥水土壤。本文以内蒙古锡林浩特市白音锡勒牧场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站的羊草样地为例,运用滴水穿透时间法分析了1979年禁牧1、999年禁牧、... 土壤斥水性是指水分不能或很难湿润土壤颗粒表面的物理现象,具有斥水性的土壤称为斥水土壤。本文以内蒙古锡林浩特市白音锡勒牧场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站的羊草样地为例,运用滴水穿透时间法分析了1979年禁牧1、999年禁牧、冬季放牧和连续放牧等条件下内蒙草原土壤斥水性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草原土壤总体上表现为轻度斥水性或无斥水性,且斥水性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特点,一般在雨季或多雨年土壤具有较强的斥水性;不同的利用方式对草原土壤斥水性的季节变化规律具有一定的影响,存在时间上的滞后性,持续放牧处理在雨季较多的样点最先表现斥水性,其次为冬季放牧处理,然后为1999年禁牧处理,最后为1979年禁牧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利用方式 草原土壤 土壤斥水性
下载PDF
不同水土保持植被对典型黑土微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月明 裴隆翠 +1 位作者 崔钢 陈祥伟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6-30,共5页
以典型黑土区落叶松人工林、水曲柳人工林和草地等水土保持植被以及耕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土壤微团聚体分散系数、粒径组成以及不同粒径微团聚体有机碳质量分数的测定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1)与耕地相比,所研究的3种水土保持植被均... 以典型黑土区落叶松人工林、水曲柳人工林和草地等水土保持植被以及耕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土壤微团聚体分散系数、粒径组成以及不同粒径微团聚体有机碳质量分数的测定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1)与耕地相比,所研究的3种水土保持植被均可显著增加(0.05mm<d≤0.25mm)大粒径微团聚体组成比例、降低(d≤0.002mm)小粒径微团聚体组成比例(P<0.05),并表现出乔木植被对增加土壤大粒径微团聚体比例的作用显著强于草地植被(P<0.05);(2)所研究的3种水土保持植被总体上均不同程度地较耕地增加了土壤微团聚体有机碳质量分数,尤其是乔木植被显著增加了土壤中各个粒径的微团聚体有机碳质量分数,且增加幅度显著高于草地植被(P<0.05);(3)水土保持植被均显著降低了土壤分散系数(P<0.05)。可以认为,水土保持植被通过改善土壤微结构和增加微团聚体有机碳质量分数,进而实现增强微团聚体的稳定性,以微团聚体有机碳质量分数增加的贡献大于微团聚体组成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植被 森林土壤 草地土壤 黑土 微团聚体 有机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