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藏高原高寒地区生态草牧业可持续发展:原理、技术与实践 被引量:54
1
作者 徐田伟 赵新全 +14 位作者 张晓玲 王循刚 耿远月 胡林勇 赵娜 毛绍娟 刘宏金 康生萍 马力 韩学平 贾功雪 赵亮 董全民 柴沙鸵 徐世晓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6324-6337,共14页
青藏高原在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发展高寒生态草牧业和改善当地民生等方面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实现高寒地区生态草牧业可持续发展,对推动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区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由于高寒草地承载力低、草畜供需时空失衡和畜... 青藏高原在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发展高寒生态草牧业和改善当地民生等方面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实现高寒地区生态草牧业可持续发展,对推动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区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由于高寒草地承载力低、草畜供需时空失衡和畜牧业经营方式粗放等原因,导致草地畜牧业生产效率低,牧民经营效益差,高寒草地退化严重。为了协调推动高原生态保护、国家公园建设和区域民生改善,传统草地畜牧业亟待转型升级。近年来在国家和地方科技项目支持下,针对高寒草地畜牧业系统效率低、资源消耗大和经营效益差的瓶颈,在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农牧交错区的青海省贵南县系统开展了生态草牧业关键技术研发、应用和示范,集成了以"高寒草地适度利用-优质高产人工草地建植-优良牧草青贮-系列草产品加工-饲草料精准配置-家畜营养均衡饲养-高原特色畜产品精深加工-一二三产业融合-区域功能耦合"等为一体的高寒地区生态草牧业提质增效技术体系,积极推动了传统草地畜牧业向生态草牧业发展转变,促进了高寒地区生态-生产-生活协调发展,为青藏高原生态保护、草牧业可持续发展和高寒地区牧民持续增收提供重要科技支撑,同时对我国西部典型生态脆弱区适应性管理,黄河上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生态草牧业 民生持续改善 草地生态保护 适应性管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我国草原生态保护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 被引量:43
2
作者 杨旭东 杨春 孟志兴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901-1909,共9页
本文梳理了近年来针对我国草原生态保护的主要工程项目,并在此基础上,对草原生态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国草原生态保护取得了一定成效,草原综合植被盖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天然草地草产量有所增加,草原违法案件... 本文梳理了近年来针对我国草原生态保护的主要工程项目,并在此基础上,对草原生态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国草原生态保护取得了一定成效,草原综合植被盖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天然草地草产量有所增加,草原违法案件数量略有下降,但仍存在部分区域草原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农牧民草原生态保护意识仍比较淡薄、草原鼠虫害仍比较严重等问题。最后提出了保护我国草原生态的对策和建议:整合现有工程项目,推进草原生态治理,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宣传力度,重视草原工程项目监管,加大草原监管查处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生态保护 工程项目 草原监测 草原灾害
下载PDF
资本禀赋如何影响牧民减畜——基于内蒙古372户牧民的实证考察 被引量:34
3
作者 谢先雄 李晓平 +1 位作者 赵敏娟 史恒通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730-1741,共12页
基于布迪厄的实践理论,构建了资本禀赋影响牧民减畜的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说。同时,利用对内蒙古372户牧民的实地调查数据,运用双栏模型实证检验并分析了资本禀赋对牧民减畜意愿及程度的影响。研究发现:①研究区牧民减畜意愿不高,减畜规模... 基于布迪厄的实践理论,构建了资本禀赋影响牧民减畜的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说。同时,利用对内蒙古372户牧民的实地调查数据,运用双栏模型实证检验并分析了资本禀赋对牧民减畜意愿及程度的影响。研究发现:①研究区牧民减畜意愿不高,减畜规模整体较低,仅49.731%表示愿意减畜,且平均减畜规模为59.717只羊,仅占达到草畜平衡标准户均应减规模(122.568只羊单位)的48.721%,仍存在较大的减畜空间。②资本禀赋对牧民减畜行为影响显著。其中,经济资本中家庭收入和牲畜数量对牧民减畜意愿和程度均有显著促进作用,草场面积对减畜意愿有显著抑制作用;文化资本中蒙古族、文化程度分别对牧民减畜意愿和程度有显著促进作用;社会资本中人际信任、人际网络和互惠规范对牧民减畜意愿均有显著促进作用,道德约束对牧民减畜的意愿和程度均有显著促进作用。③政府补贴与草原生态认知对牧民减畜意愿和程度存在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生态保护 减畜行为 资本禀赋 Double-Hurdle模型
原文传递
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政策效益评估——基于内蒙古呼伦贝尔新巴尔虎右旗的调查 被引量:29
4
作者 潘建伟 张立中 辛国昌 《农业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1-121,共11页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的实施,使草原生态保护建设从"工程项目"为中心逐步转变为"投资与补偿"相结合,对草原生态、畜牧业生产和牧民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首先,坚定了地方政府和牧民对草原生态保护建设的信心,强...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的实施,使草原生态保护建设从"工程项目"为中心逐步转变为"投资与补偿"相结合,对草原生态、畜牧业生产和牧民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首先,坚定了地方政府和牧民对草原生态保护建设的信心,强化了当地草原生态保护意识;其次,与已有草原生态建设工程有机衔接,并取得了强基固本生态效果;再次,增加了牧民的收入;最后,推动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等。然而,该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草原经营权和联户承包权责不分明、季节性和局部区域超载过牧、草原监管体系不完善和监管力量力度不足以及粗放数量型畜牧业未得到根本扭转、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等诸多问题。因此,在完善草原承包经营权的前提下,加强草原管护队伍建设并形成严密的草原监管体系,逐步实现草原监测全覆盖,建立补奖资金发放与政策效果挂钩的联动机制,依法进行草原保护建设,与此同时,培育牧区新型经营主体,推进草牧业转型升级,确保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收到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生态保护 补助奖励政策 草原承包经营权 草牧业转型升级
原文传递
草原生态移民与文化适应——以黄河源头流域为个案 被引量:20
5
作者 祁进玉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0-60,共11页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自从实施自然保护政策,并划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使得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得到极大的保护,有利于黄河、长江等下游地区的环境保护以及整体生态的改善。近年来,社会各界充分关注黄河源头的环境保护、生态恢复和...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自从实施自然保护政策,并划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使得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得到极大的保护,有利于黄河、长江等下游地区的环境保护以及整体生态的改善。近年来,社会各界充分关注黄河源头的环境保护、生态恢复和生态平衡,对于移民群体的传统文化保护、文化传承与文化适应等问题却缺乏足够的关注。本论文侧重从政府的相关政策与法规、设立保护区的初衷以及当地政府对生态移民政策的设计思路进行深层探讨。本文尝试以应用人类学的视野来对上述种种现象加以解读,深层分析政策性的生态移民活动对移民群体的文化传承与文化适应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移民 草原生态保护 文化变迁 社会适应 文化反观
下载PDF
祁连山北麓草原生态环境现状及保护对策 被引量:15
6
作者 顾自林 赵忠 《草原与草坪》 CAS 2009年第5期80-83,共4页
全面介绍祁连山北麓自然概况的基础上,从水源涵养、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著名的生态旅游胜地等方面论证了祁连山地重要的生态地位。从气候持续干旱,草原退化面积逐年增加,天然草原超载过牧,虫鼠危害严重,生... 全面介绍祁连山北麓自然概况的基础上,从水源涵养、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著名的生态旅游胜地等方面论证了祁连山地重要的生态地位。从气候持续干旱,草原退化面积逐年增加,天然草原超载过牧,虫鼠危害严重,生态恶化、生态系统功能逐步缺失,人类过度干扰、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等论述了该区所面临的生态危机现状,提出祁连山的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 草原生态环境 保护建设 对策
下载PDF
完善草原生态保护政策机制 促进林草体制机制融合发展 被引量:15
7
作者 李冰 张志涛 +3 位作者 谭淑豪 王建浩 张欣晔 张宁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9,共7页
国家机构改革成立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对草原保护与利用提出新的要求。文章从全国层面梳理了目前草原相关法律、政策和机构现状,总结草原改革和保护体制机制存在的五大主要问题:相关法律制度尚不完善,地方基层草原监管能力薄弱,草原科研... 国家机构改革成立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对草原保护与利用提出新的要求。文章从全国层面梳理了目前草原相关法律、政策和机构现状,总结草原改革和保护体制机制存在的五大主要问题:相关法律制度尚不完善,地方基层草原监管能力薄弱,草原科研与推广力量薄弱,草原改革试点推进缓慢,草原生态保护修复投入明显不足。进一步详细分析草原确权和生态补奖两大政策在地方的执行情况,最后从林草融合的视角提出草原保护发展的基本思路与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生态保护 林草融合 草原确权
下载PDF
草原生态重建的国家补偿 被引量:8
8
作者 李晓蕙 滕有正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26,共6页
草地资源的公共物品性质、城乡二元结构衍生的经济政策和处在草原生态损害严重的特殊时期,决定了我国草原生态重建亟待国家补偿。在包括历史沉积成本、环境基质额外成本和现代生态损害成本的总的草原生态建设成本的分担中,政府应承担主... 草地资源的公共物品性质、城乡二元结构衍生的经济政策和处在草原生态损害严重的特殊时期,决定了我国草原生态重建亟待国家补偿。在包括历史沉积成本、环境基质额外成本和现代生态损害成本的总的草原生态建设成本的分担中,政府应承担主要责任,实行国家补偿,而当代的草原生态损害者和建设受益者也应承担部分补偿责任。可以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草原系统状态作为草原生态补偿在一个较长时期应达到的目标,实行国家直接补偿与责任对应补偿相结合的原则。一般说来,草原生态重建国家补偿的技术经济措施可作以下的排序:基础设施建设、治沙和草地建设、棚圈建设、机械化、良种化、其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生态保护 建设 国家补偿 牧民
下载PDF
草原生态保护与畜牧经济可持续发展探析 被引量:7
9
作者 黄艳娥 《现代畜牧兽医》 2020年第3期62-64,共3页
在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社会经济稳定发展背景下,人们的生活质量、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努力做好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至关重要,相关人员从新的角度、不同层面分析草原生态保护现状,进行有... 在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社会经济稳定发展背景下,人们的生活质量、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努力做好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至关重要,相关人员从新的角度、不同层面分析草原生态保护现状,进行有效对策的总结、实践经验的积累,更好地完成草原建设,畜牧经济效益的充分发挥令人十分期待。本文具体地分析了草原生态问题,并对草原生态保护、畜牧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阐述了几点不同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生态保护 畜牧经济 可持续发展 分析 探索
下载PDF
转变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的地方实践与政策建议 被引量:2
10
作者 余家林 王怡迪 《经济研究参考》 2024年第3期124-136,共13页
转变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保护草原生态环境,是美丽中国建设在草原牧区的具体实践。在国家政策引导下,各地积极探索了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的实现路径。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阿鲁科尔沁旗为案例,调研发现,阿鲁科尔沁旗着力培育新型牧业... 转变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保护草原生态环境,是美丽中国建设在草原牧区的具体实践。在国家政策引导下,各地积极探索了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的实现路径。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阿鲁科尔沁旗为案例,调研发现,阿鲁科尔沁旗着力培育新型牧业经营主体、发展畜牧业社会化服务、探索建立激励约束措施,有力推动了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向舍饲圈养的转变。然而,土地资源约束、牧民老龄化、资金保障力度不够、畜牧业保险不完善、生态补偿标准过低已成为主要制约障碍。鉴于此,应从建立市场导向的政策体系、完善政府主导的保障机制、加强配套政策的有效衔接等方面寻找改革的突破口,实现草原生态保护和畜牧业发展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畜牧业 生产方式 草原生态保护
下载PDF
草原生态保护与草原畜牧业转型发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杜富林 《现代农业》 2024年第4期3-8,共6页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内蒙古自治区围绕实现农牧业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全方位构建现代农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当前,牧区发展走到一个新的历史转折点,是继续维持边保护边...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内蒙古自治区围绕实现农牧业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全方位构建现代农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当前,牧区发展走到一个新的历史转折点,是继续维持边保护边超载过牧的低水平数量型发展模式,还是选择一条新型的能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水平质量型的牧区现代化道路,成为内蒙古牧区面临的重大抉择,这是能否充分发挥北方生态屏障功能和安全稳定屏障功能,保障绿色农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所要经受住的严峻考验,更是新时代赋予的历史性新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生态保护 草原畜牧业 转型发展
下载PDF
西藏草场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唐学军 陈晓霞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36-40,共5页
西藏自治区被列为全国重要的草原生态保护地区,由此必然产生其提供草原生态保护服务的义务及取得相应草原生态保护补助的权利。分析西藏自治区草原生态补偿制度,发现相关生态补偿法律缺失、补偿主体限定过窄、补偿标准低、补偿形式单一... 西藏自治区被列为全国重要的草原生态保护地区,由此必然产生其提供草原生态保护服务的义务及取得相应草原生态保护补助的权利。分析西藏自治区草原生态补偿制度,发现相关生态补偿法律缺失、补偿主体限定过窄、补偿标准低、补偿形式单一、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提出完善生态补偿法律及制度体系、拓宽补偿主体范围、提高及明确补偿标准、完善生态补偿监管制度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民族地区 草原生态保护 补偿机制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文化生态视域下那达慕的传承与保护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曙光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40-45,共6页
那达慕是在蒙古族游牧生产、生活中发生、发展、演变而来的一项传统的民俗活动。那达慕是复合的符号体系和文化生态链,融会了政治、经济、生产、生活、宗教信仰、象征艺术、社交来往、民族心理等文化现象于一身,表达着蒙古族深层的文化... 那达慕是在蒙古族游牧生产、生活中发生、发展、演变而来的一项传统的民俗活动。那达慕是复合的符号体系和文化生态链,融会了政治、经济、生产、生活、宗教信仰、象征艺术、社交来往、民族心理等文化现象于一身,表达着蒙古族深层的文化信仰和追求。由此,对那达慕的保护其实就是对其生存和延续的文化整体空间的保护,那达慕依存于草原特定的生态环境,它与整个草原文化相关联。草原生态环境是那达慕产生、存在和存续的根基与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族 传统文化 那达慕 传承空间 草原生态保护 乌珠穆沁旗
下载PDF
宁夏草原生态保护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14
作者 王占军 蒋齐 +2 位作者 任小玢 何建龙 季波 《宁夏农林科技》 2024年第5期77-80,共4页
草原资源作为宁夏面积最大的土地类型和主要的可更新资源,不仅是草原畜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而且在维持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饲草、碳固存、养分循环、防风固沙等方面发挥着重要功能。根据宁夏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现状,系统总结了宁夏... 草原资源作为宁夏面积最大的土地类型和主要的可更新资源,不仅是草原畜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而且在维持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饲草、碳固存、养分循环、防风固沙等方面发挥着重要功能。根据宁夏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现状,系统总结了宁夏草原生态保护取得的成效,分析了目前宁夏草原生态保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旨在为宁夏草原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生态保护 生态修复 草原生产力 草畜平衡
下载PDF
加强草地保护建设 实现草畜平衡 被引量:4
15
作者 唐炳民 徐有学 《青海草业》 2018年第4期29-34,共6页
本文系统的阐述了青海省草畜平衡现状,对近年来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实现草畜平衡所采取的措施做了总结,并针对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共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词 草原生态保护 草畜平衡
下载PDF
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经济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立中 贾玉山 潘建伟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65-67,共3页
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是关系到祖国生态安全和边疆稳定的重大问题。为推进新世纪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笔者从建立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建立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群体投资机制、完善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环境优化... 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是关系到祖国生态安全和边疆稳定的重大问题。为推进新世纪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笔者从建立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建立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群体投资机制、完善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环境优化机制、构建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补偿机制等方面探讨了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经济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生态环境 经济机制 保护与建设
下载PDF
青海省草地围栏建设现状浅议 被引量:3
17
作者 唐炳民 徐有学 许谨 《青海草业》 2020年第1期61-63,共3页
草地围栏建设是恢复草原植被,促进草地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的有效措施,具有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本文对青海省草地围栏的建设背景、取得的成效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关建议,以期推动全省草原生态保护修... 草地围栏建设是恢复草原植被,促进草地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的有效措施,具有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本文对青海省草地围栏的建设背景、取得的成效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关建议,以期推动全省草原生态保护修复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围栏 草原生态保护
下载PDF
草原生态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协同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娟娟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3期91-96,共6页
以前后台理论为支撑,深入分析了草原生态文化资源的前台与后台发展状况:过度开发与保护乏力,使草原生态文化甚至草原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陷入窘境,因而协同前后台发展十分必要;继而探索二者协同于帷幕区的可能性及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草原... 以前后台理论为支撑,深入分析了草原生态文化资源的前台与后台发展状况:过度开发与保护乏力,使草原生态文化甚至草原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陷入窘境,因而协同前后台发展十分必要;继而探索二者协同于帷幕区的可能性及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草原生态文化资源的协同发展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生态文化 资源开发与保护 前后台理论
下载PDF
新疆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和生态修复工程效益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采娥 张向向 +1 位作者 凯撒·米吉提 杨坤 《草食家畜》 2023年第3期31-36,共6页
【目的】新疆天然草原面积辽阔,资源丰富,近年来,由于受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草地发生严重退化,过去十年,新疆落实了第一轮、第二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2021年继续落实第三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方法】本文从草... 【目的】新疆天然草原面积辽阔,资源丰富,近年来,由于受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草地发生严重退化,过去十年,新疆落实了第一轮、第二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2021年继续落实第三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方法】本文从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和草原生态恢复工程实施效果入手,通过比较第一轮(2011-2015年)、第二轮(2016-2020年)和第三轮(2021-2025年)2021年和2022年禁牧区和草畜平衡区植被盖度和鲜草产量的不同变化趋势,以及比较2021年和2022年草原生态修复工程实施后植被盖度和产量的变化规律,评价分析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和草原生态修复工程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结果】草原群落盖度和植被鲜草产量整体上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草原生态环境逐步改善,草原退化速度明显降低,草原生态逐渐恢复,持续恶化势头得到有效遏制,新疆草原生态保护及修复取得显著成效。【结论】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和草原生态恢复工程等草原重点生态保护性项目工程是利民惠民之举,有必要继续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生态保护 补助奖励 草畜平衡 实施效果
下载PDF
青海省大通县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发展思路 被引量:3
20
作者 仲桂香 许发祖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2年第7期58-59,共2页
作为国家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实施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需要,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工作任务重大而艰巨。分析了青海省大通县草场资源现状、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取得的成就以及存在的问题,为今后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工作理清了发展思路。
关键词 草原生态保护 建设 发展思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