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明代宁夏镇“烧荒”考
被引量:3
- 1
-
-
作者
陆宁
马建民
-
机构
北方民族大学
-
出处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05-109,共5页
-
文摘
为了防御蒙古势力南下,明政府除采取设立"九边"、迁都北京、修筑长城(边墙)等措施以加强北部边防外,自永乐年间开始,明朝军队每年都要例行性地出边"烧荒"。"烧荒"的主要内容是烧草,但是烧荒的实施时机、实施范围、路线等都有一套完整的制度。本文试对"烧荒"在宁夏镇的实施作一考论。
-
关键词
明代
宁夏镇
烧荒
-
Keywords
Ming dynasty
Ning
xia
grass-burning
-
分类号
K248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清代伊克昭盟长城沿线“禁留地”诸概念考释
被引量:2
- 2
-
-
作者
李大海
-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
-
出处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6-47,127,共13页
-
基金
201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鄂尔多斯高原历史地理研究"(11&ZD097)
2010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特别支持项目"(10ZYTB02)
-
文摘
清初陕北边外禁留地承自明代烧荒形成的隔离蒙汉的黑色地带。乾隆八年,双方在边外五十里一线划出有形界线,称黑(牌)界,该谓附会于烧荒形成的黑色地带,是汉人对边外自然景观记忆延续的反映。黑界以内,伊克昭盟各旗汉族移民的耕地范围并不相同,使得黑界与移民垦殖北界之间形成宽窄不一的土地,由此衍生出当时文献未言,却实际存在的所谓黑界地。牌界地是指边墙与牌界之间的土地。伙盘地是移民定居和租耕之地,具有不连续分布的空间特征。白界地一称晚出于民国绥远编纂的文献,实为牌界地的异写,其产生可能与牌借地、白借地称谓有关。陕绥双方对诸称谓的不同书写,反映各自从己方利益和地方本位的角度,对重构清代鄂尔多斯南缘汉族移民垦殖史的不同表达和现实立场。
-
关键词
鄂尔多斯
禁留地
烧荒
黑界地
陕绥划界
-
Keywords
Ordos Area
Forbidden Zone
grass -- burning
classification boundary between Shaanxi and Suiyuan~ the Land of Black Boundary
-
分类号
K928.6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K2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