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投饲蚕豆对草鱼生长和肉质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2
1
作者 伦峰 冷向军 +1 位作者 李小勤 李宝山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3-76,共4页
分别以配合饲料(对照组)、蚕豆(蚕豆组)饲喂平均体重为496.5 g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66d,考察蚕豆对草鱼生长和肉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配合饲料组和蚕豆组增重率为82.76%,36.96%;饵料系数为2.17,4.45;肥满度为13.09,7.72;粗脂... 分别以配合饲料(对照组)、蚕豆(蚕豆组)饲喂平均体重为496.5 g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66d,考察蚕豆对草鱼生长和肉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配合饲料组和蚕豆组增重率为82.76%,36.96%;饵料系数为2.17,4.45;肥满度为13.09,7.72;粗脂肪含量为0.89%,1.43%;肌肉失水率为27.14%,15.87%;肌原纤维长度为28.32μm,33.31μm;羟脯氨酸0.12mg/g,0.16mg/g。在生长方面,与配合饲料组相比,蚕豆组草鱼的增重率、肥满度极显著降低,饲料系数极显著增加(P<0.01);在肌肉品质方面,失水率极显著降低;粗脂肪含量、肌原纤维长度、羟脯氨酸含量极显著提高(P<0.01)。结果表明,投喂蚕豆对草鱼肌肉具有特殊的改变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 蚕豆 脆化 肌肉品质
下载PDF
草鱼日粮中虾蛋白肽对幼龄草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2
2
作者 冯健 高玲 +3 位作者 刘永坚 田丽霞 刘栋辉 梁桂英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0-103,共4页
用300尾(3 74±0 23)g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idella作日粮中不同添加量虾蛋白肽(平均肽链长为3 61)对幼龄草鱼生长性能影响研究。实验分为4组,每组75尾鱼,每25尾鱼饲于0 25m3的水族箱中,每组设3个平行水族箱。试验1、2、3组日粮中... 用300尾(3 74±0 23)g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idella作日粮中不同添加量虾蛋白肽(平均肽链长为3 61)对幼龄草鱼生长性能影响研究。实验分为4组,每组75尾鱼,每25尾鱼饲于0 25m3的水族箱中,每组设3个平行水族箱。试验1、2、3组日粮中分别添加w为0 25%虾蛋白肽+w为0 75%鱼粉、w为0 5%虾蛋白肽+w为0 5%鱼粉、w为1%虾蛋白肽,对照组添加w为1%鱼粉。试验期56d。结果表明:试验各组草鱼其特定生长率、蛋白保留效率、饲料系数和血浆中磷、镁含量与小肽总量均高于对照组,特别是试验2、3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草鱼日粮中适宜的虾蛋白肽添加量为w为0 5%。草鱼日粮中添加一定比例的虾蛋白肽均可提高饲料表观消化率和蛋白消化率,增加血液循环中生物活性肽的含量,提高机体对日粮中氨基酸的利用率,从而增加体内氮沉积,减少肝胰脏和肠系膜脂肪储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 营养生理 小肽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谷氨酸对生长中期草鱼肌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8
3
作者 赵叶 周小秋 +6 位作者 胡肄 李家勇 李欠 冯琳 姜维丹 刘扬 姜俊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452-3460,共9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谷氨酸对生长中期草鱼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初始体重为(370.0±3.8)g的健康草鱼540尾,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0尾鱼。3组草鱼分别饲喂谷氨酸添加水平为0(对照)、0.8%和1.6%的试验饲料,试验...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谷氨酸对生长中期草鱼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初始体重为(370.0±3.8)g的健康草鱼540尾,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0尾鱼。3组草鱼分别饲喂谷氨酸添加水平为0(对照)、0.8%和1.6%的试验饲料,试验期为56 d。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0.8%和1.6%的谷氨酸显著降低了肌纤维直径(P<0.05),显著提高了肌纤维密度(P<0.05),但对肌肉横截面积和p H无显著影响(P>0.05)。饲料中添加0.8%和1.6%的谷氨酸显著提高了肌肉硬度、弹性、咀嚼性和胶黏性(P<0.05),而对肌肉黏聚性无显著影响(P>0.05)。饲料中添加0.8%和1.6%的谷氨酸对肌肉常规营养成分和氨基酸组成均无显著影响(P>0.05)。饲料中添加0.8%和1.6%的谷氨酸显著提高了肌肉肌苷酸含量(P<0.05)。此外,饲料中添加0.8%的谷氨酸还可显著提高肌苷酸合成关键酶腺苷琥珀酸裂解酶mRNA的相对表达量(P<0.05)。本结果揭示,饲料中添加谷氨酸可改善生长中期草鱼的肌纤维结构和肌肉质构特性,提高肌肉中风味物质肌苷酸的含量,从而改善肌肉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 草鱼 肌纤维密度 质构特性 风味物质
下载PDF
荧光假单胞菌灭活疫苗对草鱼的免疫保护效应 被引量:15
4
作者 耿晓修 丁诗华 +1 位作者 孙翰昌 谢继刚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0-123,共4页
从患病草鱼分离出荧光假单胞菌,制备甲醛灭活全菌苗、高温灭活全菌苗、可溶性蛋白及外膜蛋白疫苗。经腹腔注射草鱼后,研究这些疫苗的免疫保护作用。免疫后于不同时间采集血液,用试管凝集法测定血清抗体滴度。实验结果表明,上述疫苗均诱... 从患病草鱼分离出荧光假单胞菌,制备甲醛灭活全菌苗、高温灭活全菌苗、可溶性蛋白及外膜蛋白疫苗。经腹腔注射草鱼后,研究这些疫苗的免疫保护作用。免疫后于不同时间采集血液,用试管凝集法测定血清抗体滴度。实验结果表明,上述疫苗均诱导较强的免疫应答。抗体峰值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为可溶性蛋白组、外膜蛋白组、甲醛灭活全菌苗组及高温灭活全菌苗组;而抗体峰值从高到低依次为甲醛灭活全菌苗组、高温灭活全菌苗组、可溶性蛋白组及外膜蛋白组。细菌攻毒实验显示,4种疫苗免疫后均产生明显的保护效应。其中,高温灭活全菌苗相对保护率最高,达到75%,甲醛灭活全菌苗、外膜蛋白以及可溶性蛋白的相对保护率分别为70%,70%和65%,说明这些疫苗均可用于预防草鱼赤皮病。此外,实验亦显示血清抗体水平与疫苗保护效应并不完全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荧光假单胞菌 血清抗体应答 保护效应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桑叶粉对草鱼生长性能和肉质风味的影响 被引量:18
5
作者 周东来 廖森泰 +4 位作者 黄勇 李鑫 梁庆禄 杨琼 邝哲师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4期119-130,共12页
【目的】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比例桑叶粉对草鱼生长性能和肉质风味的影响,为桑叶粉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对照)、5%、10%、15%和20%的桑叶粉,配成5种等氮等脂(含蛋白质25.55%、脂肪3.25%)的试... 【目的】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比例桑叶粉对草鱼生长性能和肉质风味的影响,为桑叶粉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对照)、5%、10%、15%和20%的桑叶粉,配成5种等氮等脂(含蛋白质25.55%、脂肪3.25%)的试验饲料。选取1500尾草鱼中鱼(初始体质量1112.06±83.19 g),随机分配到5个饲料组中,进行8周的饲养试验。【结果】与对照相比,饲料中添加10%桑叶粉显著提高草鱼的脏体指数,但添加不同比例的桑叶粉对草鱼的终末体质量、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成活率、肝体指数和肥满度等均无显著差异。饲料中添加5%桑叶粉能够显著提高草鱼背肌的硬度、黏性、咀嚼力和回复性,但对肌肉弹性、内聚力和剪切力无显著影响;而添加10%、15%和20%桑叶粉均能显著降低草鱼背肌的内聚力,但对肌肉硬度、弹性、黏性、咀嚼力和剪切力无显著影响。对试验草鱼背肌中营养物质和风味物质的组成和含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10%桑叶粉能显著提高草鱼肌肉中蛋白质、脂肪、鲜味氨基酸、呈味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半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肌苷酸、不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但会显著降低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添加其他比例的桑叶粉也能不同程度地改善上述部分营养物质的含量。【结论】饲料中添加不超过20%的桑叶粉对草鱼中鱼的生长性能没有显著影响,但显著提高草鱼肌肉中蛋白质、肌苷酸、风味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改善其肉质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桑叶粉 生长性能 肌肉质构 肌苷酸 鲜味氨基酸 不饱和脂肪酸 肉质风味
下载PDF
鱼用嗜水气单胞菌口服疫苗的免疫保护效应 被引量:13
6
作者 丁诗华 王一丁 +3 位作者 彭远义 孙翰昌 邓丽蓉 李英文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88-891,917,共5页
目的:制备含嗜水气单胞菌被膜或全菌的PLG疫苗微粒,以草鱼为实验动物,研究疫苗微粒的免疫保护效应。方法:采用复乳挥发法制备PLG疫苗微粒,草鱼口服免疫在4周内进行3次(每次10 mg微粒),用ELISA法测定血清和肠粘液的抗体变化,保护效应用... 目的:制备含嗜水气单胞菌被膜或全菌的PLG疫苗微粒,以草鱼为实验动物,研究疫苗微粒的免疫保护效应。方法:采用复乳挥发法制备PLG疫苗微粒,草鱼口服免疫在4周内进行3次(每次10 mg微粒),用ELISA法测定血清和肠粘液的抗体变化,保护效应用细菌攻击实验检测。结果:获得被膜和全菌的PLG疫苗微粒,蛋白含量分别为2.31%,6.12%,2种疫苗微粒均可诱导血清及肠粘液抗体应答。腹腔接种20 LD50嗜水气单胞菌后,被膜、全菌疫苗微粒组的存活率分别为46.7%和36.7%,相对存活率分别为42.9%和32.1%,接受空微粒的草鱼仅有6.7%的存活率。结论:被膜、全菌疫苗微粒对草鱼均有显著免疫保护效应,可作为预防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嗜水气单胞菌 被膜 口服疫苗微粒 抗体应答
下载PDF
姜黄素对草鱼生长性能、抗氧化应激能力及核因子E2相关因子2/抗氧化反应元件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6
7
作者 明建华 叶金云 +4 位作者 张易祥 杨霞 邵仙萍 强俊 徐跑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09-823,共15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姜黄素对草鱼生长性能、抗氧化应激能力以及核因子E2相关因子2/抗氧化反应元件(Nrf2/ARE)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选择初体质量为(5.11±0.08) g的草鱼幼鱼525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5尾),分别饲... 本试验旨在研究姜黄素对草鱼生长性能、抗氧化应激能力以及核因子E2相关因子2/抗氧化反应元件(Nrf2/ARE)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选择初体质量为(5.11±0.08) g的草鱼幼鱼525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5尾),分别饲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对照)、200、400、600和800 mg/kg姜黄素的5种饲料。试验期60 d。饲养试验结束后,每重复取15尾规格基本一致的草鱼,每尾鱼腹腔注射10 mg/kg BW敌草快,进行急性氧化应激试验,在注射前(0 h)、注射后24 h时分别采样,检测草鱼血清和肝脏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以及肝脏抗氧化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表明:1)随着饲料中姜黄素添加量的增加,草鱼幼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成活率均先升高后下降,而饲料系数和肝体指数则先下降后升高,当饲料中姜黄素添加量为400、600 mg/kg时草鱼的生长性能较佳,而脏体指数和肥满度在各组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2)在草鱼注射敌草快前,其血清皮质醇(COR)、葡萄糖(GLU)含量及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在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注射敌草快24 h后,草鱼血清上述指标随着饲料中姜黄素添加量的增加呈先下降后升高的变化趋势,当饲料姜黄素添加量为400、600 mg/kg时达到较低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在草鱼注射敌草快前、注射24 h后,随着饲料中姜黄素添加量的增加,草鱼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Nrf2、铜与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CAT、GSH-Px和诱导型热休克蛋白70(HSP70) mRNA表达水平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而肝脏活性氧(ROS)、丙二醛(MDA)和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ap1)mRNA表达水平均呈先下降后升高的变化趋势,当饲料姜黄素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姜黄素 生长 抗氧化应激能力 基因表达
下载PDF
草鱼HSP70基因cDNA部分序列克隆及其组织表达差异 被引量:12
8
作者 林亚秋 郑玉才 吉红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7-71,共5页
根据鲤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HSP70)序列(AY120894)设计并合成一对引物,以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肝胰脏组织总RNA为模板,RT-PCR扩增获得草鱼HSP70基因cDNA部分序列,并进行了组织表达差异性研究。结果显示:所获为序... 根据鲤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HSP70)序列(AY120894)设计并合成一对引物,以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肝胰脏组织总RNA为模板,RT-PCR扩增获得草鱼HSP70基因cDNA部分序列,并进行了组织表达差异性研究。结果显示:所获为序列为480 bp,获得GeneBank登陆号为FJ483832。序列测序结果显示,HSP70扩增序列与鲤、斑马鱼、鲋的同源性为:93%、91%、93%。另外,所获序列HSP70在草鱼脂肪、肌肉、肠、脑、粘液、性腺、鳔、肝胰脏、心脏、脾脏、鳃、鳍12个组织的表达存在差异,HSP70在草鱼这12个组织中均检测到表达,其中在鳍中表达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1);在鳔中表达次之,且与脑、心脏、性腺中表达差异不显著;在粘液中表达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HSP70) 克隆 组织差异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
下载PDF
草鱼基因组中微卫星分子标记的制备及筛选 被引量:9
9
作者 马海涛 鲁翠云 +1 位作者 于冬梅 孙效文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89-393,共5页
采用新型的生物素-磁珠吸附微卫星富集法与传统的放射性同位素杂交法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基因组中存在的微卫星资源。结果,从1 000个细菌中,挑出90个阳性克隆,把其中45个进行测序分析,在这些序列中共含有6... 采用新型的生物素-磁珠吸附微卫星富集法与传统的放射性同位素杂交法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基因组中存在的微卫星资源。结果,从1 000个细菌中,挑出90个阳性克隆,把其中45个进行测序分析,在这些序列中共含有68个微卫星核心序列,有55个含有重复次数大于5次的微卫星核心序列。其中,单一型标记49个,占72%,包括CA重复单元共22个,GT重复单元共18个,其他重复单元为9个;在72%的单一型标记中,完美单一型微卫星标记为44个,占65%。另外,混合型标记共19个,13为完美混合型;在所有微卫星标记中,CA重复类型最普遍,依次为GT、GA等。在68个微卫星标记中,有15个依据引物设计原理设计了引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生物素 磁珠 微卫星
下载PDF
饲料中高水平铜对草鱼生长、肝胰脏和肌肉中铜铁锌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赵宇江 蒋明 +3 位作者 高攀 刘伟 吴凡 文华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8年第6期798-805,825,共9页
研究饲料中铜对草鱼生长性能、肝胰脏和肌肉中铜铁锌含量的影响,为饲料中铜的安全添加提供理论依据。用铜含量分别为9.38(对照),28.17,46.21,80.07,208.54,439.50,679.72,873.37,1365.42mg/kg的试验饲料,饲喂初... 研究饲料中铜对草鱼生长性能、肝胰脏和肌肉中铜铁锌含量的影响,为饲料中铜的安全添加提供理论依据。用铜含量分别为9.38(对照),28.17,46.21,80.07,208.54,439.50,679.72,873.37,1365.42mg/kg的试验饲料,饲喂初始体重(25.57±0.47)g的草鱼56d,每14d取样1次。结果表明:饲料铜含量对草鱼的成活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鱼体水分、鱼体粗脂肪和鱼体粗灰分无显著影响(P〉0.05);而饲料铜含量/〉873.37mg/kg时,鱼体粗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饲料铜含量的升高,草鱼肌肉铜含量无显著变化(其含量为1.52~1.65mg/kg),铁含量显著升高,锌含量则仅在14d时显著降低;肝胰脏铜含量显著升高,56d时,在铜含量1365.42mg/kg的试验组达到22.97mg/kg;肝胰脏铁含量14d时显著升高,但在56d时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肝胰脏锌含量在14d时显著降低,而在56d时,饲料铜含量≥439.50mg/kg的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草鱼肝胰脏和肌肉中铜含量均低于我国水产品相关标准中规定的铜的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肝胰脏 肌肉
下载PDF
酵母培养物水溶物对离体草鱼肠道黏膜细胞生长及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姚仕彬 叶元土 +4 位作者 蔡春芳 张宝彤 董娇娇 黄雨薇 陈科全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478-3484,共7页
本试验以酵母培养物水溶物为试验材料,添加于离体草鱼肠道黏膜细胞培养液中,研究酵母培养物水溶物在不同浓度、不同作用时间下对细胞生长及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设1个对照组及5个酵母培养物水溶物组(YC-1-5组),各... 本试验以酵母培养物水溶物为试验材料,添加于离体草鱼肠道黏膜细胞培养液中,研究酵母培养物水溶物在不同浓度、不同作用时间下对细胞生长及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设1个对照组及5个酵母培养物水溶物组(YC-1-5组),各组均设96个重复,每个重复为1个培养孔。对照组的培养液中不添加酵母培养物水溶物,YC-1-5组的培养液中酵母培养物水溶物的浓度分别为10、25、50、100、200 mg/L。结果表明:培养液中添加50-200 mg/L酵母培养物水溶物对细胞形态无损伤,100-200 mg/L酵母培养物水溶物在添加后3 h时显著增强细胞活性(P〈0.05),50 mg/L酵母培养物水溶物在添加后6 h时显著增强细胞活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3 h时各酵母培养物水溶物组培养液中乳酶脱氢酶(LDH)活力均没有显著变化(P〉0.05),6 h时YC-4、YC-5组显著降低(P〈0.05),9 h时YC-3、YC-4、YC-5组显著降低(P〈0.05),12 h时YC-2、YC-3、YC-4、YC-5组显著降低(P〈0.05)。各时间点(3、6、9、12 h)各酵母培养物水溶物组培养液中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活力与对照组相比均没有显著变化(P〉0.05),但在6-9 h时GPT活力均低于对照组。由此得出,培养液中添加10-200 mg/L酵母培养物水溶物能促进离体草鱼肠道黏膜细胞的生长,保护细胞膜的完整性,其发挥保护作用的适宜浓度为50-200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肠道黏膜细胞 酵母培养物水溶物 细胞生长 细胞膜完整性
下载PDF
草鱼PPARα和PPARγ基因的克隆与组织表达差异 被引量:7
12
作者 林亚秋 吉红 郑玉才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4-97,共4页
根据GenBank上登录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s(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PPARs)基因序列设计2对引物,提取草鱼肝脏组织总RNA,经RT-PCR扩增获得了PPARα624 bp和PPARγ438 bp。并利用半定量RT-PCR分析了草鱼PPAR... 根据GenBank上登录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s(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PPARs)基因序列设计2对引物,提取草鱼肝脏组织总RNA,经RT-PCR扩增获得了PPARα624 bp和PPARγ438 bp。并利用半定量RT-PCR分析了草鱼PPARα和PPARγ基因的mRNA组织表达特性,结果在肝胰脏、脂肪、肌肉、肠、脑、性腺、鳔、肝胰脏、心脏、脾脏和鳃均检测到PPARα和PPARγ基因的表达,在黏液中未检测到表达。且PPARα在肝胰脏中表达最高,PPARγ在脂肪组织中表达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ARΑ PPARΓ 克隆 组织差异 草鱼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桑叶粉对草鱼生长、体组成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钱文春 孙丽慧 +4 位作者 陈建明 史星雲 李倩 吕志强 沈晓龙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43-449,共7页
为探索桑叶粉用作草鱼配合饲料原料的可行性,通过制备含不同用量桑叶粉的草鱼饲料,开展2期饲养试验,调查桑叶粉用量对草鱼生长、饲料利用、体成分及血清生化指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草鱼摄食桑叶粉质量分数为2%、4%和5%的饲料后鱼体增重... 为探索桑叶粉用作草鱼配合饲料原料的可行性,通过制备含不同用量桑叶粉的草鱼饲料,开展2期饲养试验,调查桑叶粉用量对草鱼生长、饲料利用、体成分及血清生化指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草鱼摄食桑叶粉质量分数为2%、4%和5%的饲料后鱼体增重(WG)和饲料系数(FCR)与摄食不含桑叶粉的饲料组均无显著差异,而饲料中桑叶粉用量进一步提高,草鱼的WG显著降低,FCR显著升高;草鱼摄食含15%和20%桑叶粉的饲料后全鱼粗脂肪含量显著下降,肌肉中的粗脂肪含量均随饲料中桑叶粉用量增加而呈下降趋势;饲料中桑叶粉质量分数为4%或更高时草鱼血清葡萄糖(GLU)水平显著降低;饲料中添加桑叶粉不影响草鱼的成活率(SR)和鱼的体型指数,包括肥满度(CF)、脏体指数(VSI)和肝体指数(HSI)。总之,草鱼饲料中桑叶粉的适宜添加量为2%~5%,如果草鱼饲料中桑叶粉质量分数超过5%,会使鱼的生长速度减慢,饲料系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桑叶粉 鱼体增重 饲料系数 鱼体组成 血清生化指标
下载PDF
肠型点状产气单胞菌口服疫苗对草鱼的免疫保护效应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孙翰昌 耿晓修 +3 位作者 张芬 黄利 柴菁 丁诗华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15-118,共4页
采用生物可降解材料聚丙烯酸树脂制备含肠型点状产气单胞菌的微粒疫苗,口服免疫草鱼,测定实验鱼血清抗体及其对活菌攻击的保护率.实验结果显示,用肠型点状产气单胞菌微粒疫苗进行口服免疫或用全菌疫苗、佐剂疫苗进行注射免疫均可诱导草... 采用生物可降解材料聚丙烯酸树脂制备含肠型点状产气单胞菌的微粒疫苗,口服免疫草鱼,测定实验鱼血清抗体及其对活菌攻击的保护率.实验结果显示,用肠型点状产气单胞菌微粒疫苗进行口服免疫或用全菌疫苗、佐剂疫苗进行注射免疫均可诱导草鱼的血清抗体应答,对肠型点状产气单胞菌攻击的草鱼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保护率分别为52.4%、66.7%及71.4%,对照组仅有16.0%的存活率.可见,口服微粒疫苗对草鱼有显著免疫保护效应,可作为预防肠型点状产气单胞菌感染的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肠型点状产气单胞菌 微粒疫苗 抗体应答
下载PDF
戊糖乳杆菌R1对草鱼幼鱼养殖水体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许褆森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4期11112-11113,11131,共3页
[目的]进一步评价戊糖乳杆菌R1作为益生菌的应用效果。[方法]在草鱼幼鱼中投喂添加由单一戊糖乳杆菌R1制备的微生态制剂和黄霉素,在60 d的投喂期内,采用平板计数法检测好氧性异养菌的总数、总弧菌数和戊糖乳杆菌R1的数量。[结果]结果表... [目的]进一步评价戊糖乳杆菌R1作为益生菌的应用效果。[方法]在草鱼幼鱼中投喂添加由单一戊糖乳杆菌R1制备的微生态制剂和黄霉素,在60 d的投喂期内,采用平板计数法检测好氧性异养菌的总数、总弧菌数和戊糖乳杆菌R1的数量。[结果]结果表明,在投喂菌液和冻干菌粉后,养殖水体和草鱼肠道的戊糖乳杆菌R1数均呈上升趋势,在30 d后数量达到稳定并在肠道内定植;由于戊糖乳杆菌R1的抑制作用,弧菌的数量下降,以肠道中的弧菌最明显;乳酸菌对养殖水体和草鱼肠道的好氧性异养菌没任何影响;乳酸菌对养殖水体和肠道菌群的影响与抗生素具有相近的效果。[结论]乳酸菌作为饲料添加剂可以取代抗生素应用在草鱼的养殖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糖乳杆菌R1 草鱼 定植
下载PDF
L-肉碱强化卤虫对草鱼开口苗生长、生命力及其RNA/DNA比率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玉珂 徐静 +5 位作者 蔺丽丽 宋丹 董婧 吴莉芳 周敏 张东鸣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57-62,共6页
【目的】研究L-肉碱强化卤虫对草鱼开口苗生长性能的影响,为草鱼开口苗培育技术的完善提供参考。【方法】用0(对照),1,100,1000mg/L的L-肉碱强化卤虫无节幼体(Artemia sp.)12h,投喂给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开口苗,分别于7,14,... 【目的】研究L-肉碱强化卤虫对草鱼开口苗生长性能的影响,为草鱼开口苗培育技术的完善提供参考。【方法】用0(对照),1,100,1000mg/L的L-肉碱强化卤虫无节幼体(Artemia sp.)12h,投喂给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开口苗,分别于7,14,21d取样测定鱼苗的体长、体质量,21d时取样测定生命力及鱼体RNA/DNA比率的变化。【结果】1mg/LL-肉碱强化卤虫处理组草鱼开口苗的体长、体质量、体长日增长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100mg/LL-肉碱强化卤虫处理组开口苗的生命力较其他3组有升高趋势(P>0.05);100,1000mg/LL-肉碱强化卤虫处理组开口苗的RNA/DNA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mg/LL-肉碱强化卤虫处理组开口苗的RNA/DNA比率与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以1mg/LL-肉碱强化卤虫投喂草鱼开口苗,可明显提高草鱼开口苗的生长性能;过高质量浓度L-肉碱强化卤虫对草鱼开口苗生长没有影响,但能提高其体内的RNA/DNA比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肉碱 强化卤虫 草鱼 开口苗 生长性能 RNA/DNA比率
下载PDF
艾叶粉对草鱼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
17
作者 胡清娥 《黑龙江水产》 2024年第1期18-21,共4页
研究探讨不同水平的艾叶(Artemisia argyi)粉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确定艾叶粉在草鱼饲料中的最适添加量。试验选择体重约为20g、体质健康的400尾草鱼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5尾... 研究探讨不同水平的艾叶(Artemisia argyi)粉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确定艾叶粉在草鱼饲料中的最适添加量。试验选择体重约为20g、体质健康的400尾草鱼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5尾草鱼。对照组草鱼投喂基础饲料不含有艾叶粉,试验A组草鱼饲喂含有2%的艾叶粉的基础饲料,试验B组草鱼饲喂含有4%的艾叶粉的基础饲料,试验C组草鱼饲喂含有8%的艾叶粉的基础饲料。饲喂60d后,检测各组草鱼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结果显示,试验B组和试验C组草鱼血清溶菌酶活力显著提高(P<0.05),试验B组和试验C组草鱼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显著提高(P<0.05),所有艾叶粉组草鱼血清中丙二醛水平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草鱼饲料中添加适量的艾叶粉可以提高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力,且以4%的添加量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叶(Artemisia argyi)粉 非特异性免疫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
下载PDF
长江草鱼群体MHC Class ⅡB的多态性和进化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燕 姚延丹 +3 位作者 段辛斌 陈大庆 曾令兵 汪登强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4-21,共8页
克隆及测序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长江3个群体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Class II B基因编码β1和β2区的第2和第3个外显子及两个外显子之间的内含子,分析了草鱼MHC的进化模式和种群遗传结构。结果显示:实验共定义了34... 克隆及测序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长江3个群体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Class II B基因编码β1和β2区的第2和第3个外显子及两个外显子之间的内含子,分析了草鱼MHC的进化模式和种群遗传结构。结果显示:实验共定义了34个等位基因,每条序列包括长为130~136 bp的第2个外显子,长为218 bp的第3个外显子以及长81~371 bp的内含子。序列分析揭示,第2个外显子有106个核苷酸变异位点(78%)和40个氨基酸变异位点(88%),而第3个外显子有100个核苷酸变异位点(45%)和41个氨基酸变异位点(56%),β1变异要大于β2区。用β1和β2区序列分别构建的邻接(NJ)系统树均显示5个具有高支持率的谱系,结合序列变异特点和内含子长度,推测草鱼至少存在5个MHC Class II座位。分别计算β1的肽结合位点(PBR)、非肽结合位点及β2的非同义替换率(dN)和同义替换率(dS),PBR的dN/dS为2.03(P〈0.05),非肽结合位点和β2则小于1,表明草鱼MHC受到歧化选择作用。根据等位基因在群体中的分布频率作分子方差分析(AMOVA),得出FST为0.37%,提示长江草鱼MHC没有遗传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 遗传变异 进化模式
下载PDF
中草药制剂对草鱼机体免疫力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郭婷萍 赵常山 张志军 《黑龙江水产》 2023年第2期130-132,共3页
该试验研究不同剂量的复方中草药制剂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机体非特异免疫的影响。研究选择体重约5g的健康草鱼320尾,随机分成4组,每组80尾。各组草鱼依次饲喂在基础饵料添加0%、0.1%、0.2%、0.4%的复方中草药制剂的试验饵... 该试验研究不同剂量的复方中草药制剂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机体非特异免疫的影响。研究选择体重约5g的健康草鱼320尾,随机分成4组,每组80尾。各组草鱼依次饲喂在基础饵料添加0%、0.1%、0.2%、0.4%的复方中草药制剂的试验饵料。试验周期为8周,驯养1周。试验结束,采集各组草鱼血液,检测血清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草鱼饵料中添加0.2%和0.4%的复方中草药制剂的草鱼血清中的溶菌酶活性显著提高了17.28%、19.8%(P<0.05);添加0.2%的复方中草药制剂使草鱼血清中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了14.02%,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提高了34.19%(P<0.05)。研究表明,在草鱼养殖中使用0.2%和0.4%的复方中草药制剂可以增强草鱼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力,综合各项数据考虑,复方中草药制剂最适添加量为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中草药 非特异性免疫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
下载PDF
草鱼摄食高脂饲料后血脂变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杜震宇 刘永坚 +4 位作者 田丽霞 王骥腾 王勇 郭冉 梁桂英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1期77-79,共3页
借鉴人类营养学中的FTT试验方法,以无脂纯化饲料为对照,采用脂肪含量为12%的高脂纯化饲料,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idella摄食高脂饲料后血脂(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的变化进行了连续观察。以摄食前血脂相关指... 借鉴人类营养学中的FTT试验方法,以无脂纯化饲料为对照,采用脂肪含量为12%的高脂纯化饲料,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idella摄食高脂饲料后血脂(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的变化进行了连续观察。以摄食前血脂相关指标水平为基础水平,每隔1 5h取样一次,连续观察9h。结果表明,草鱼摄食高脂饲料后血脂升高,出现两个吸收高峰,分别出现在摄食后1 5h和6h,同时在摄食后4h和9h达到或接近基础水平。提示草鱼摄食高脂饲料后血脂变化情况与人类等哺乳动物不同,鱼类FTT试验的相关参数尚需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ctenopharyngodonidella 血脂 高脂饲料 FTT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