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玛因鄂博断裂带中花岗质糜棱岩锆石U-Pb SHRIMP和黑云母^(40)Ar-^(39)Ar年龄及意义 被引量:55
1
作者 周刚 张招崇 +4 位作者 王新昆 王祥 罗世宾 何斌 张小林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59-369,共11页
玛因鄂博断裂带具有左型剪切活动特征,分布其中的花岗质糜棱岩呈脉状、条带状产出,展布方向与剪切拉伸方向一致,为同构造花岗岩。其岩石化学为高钾钙碱性系列,属后碰撞“I”型花岗岩;稀土元素含量较高,ΣREE为(239.14~266.31)×10-6... 玛因鄂博断裂带具有左型剪切活动特征,分布其中的花岗质糜棱岩呈脉状、条带状产出,展布方向与剪切拉伸方向一致,为同构造花岗岩。其岩石化学为高钾钙碱性系列,属后碰撞“I”型花岗岩;稀土元素含量较高,ΣREE为(239.14~266.31)×10-6;具有中等程度的铕负异常,δEu为0.45~0.66,轻稀土明显富集。其锆石U-PbSHRIMP年龄为281±4Ma,黑云母40Ar-39Ar等时线年龄为236.1±1.2Ma。二者分别代表岩石的侵入年龄和后期的剪切变形年龄。其形成与早二叠世区域性大规模剪切活动有关,而黑云母40Ar-39Ar等时线年龄代表中三叠世早期的剪切变形活动。结合前人资料分析,玛因鄂博断裂的剪切活动持续时间较长,高峰期可能为290~270Ma,而其最后结束时间为230Ma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质糜棱岩 锆石U-PB SHRIMP年龄 黑云母^40Ar-^39Ar年龄 玛因鄂博断裂
下载PDF
滇西高黎贡剪切带内花岗质糜棱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24
2
作者 李再会 王立全 +3 位作者 林仕良 丛峰 谢韬 邹光富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287-1295,共9页
高黎贡变质带位于高黎贡走滑剪切带以西,呈SN向或NE-SW向带状展布,是滇西最显著的带状变质带之一,被认为是前寒武纪变质基底。选取高黎贡剪切带内的花岗质糜棱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定年,分别获得了41.9Ma±1.0Ma的岩浆结晶年龄和... 高黎贡变质带位于高黎贡走滑剪切带以西,呈SN向或NE-SW向带状展布,是滇西最显著的带状变质带之一,被认为是前寒武纪变质基底。选取高黎贡剪切带内的花岗质糜棱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定年,分别获得了41.9Ma±1.0Ma的岩浆结晶年龄和38.4Ma±2.1Ma的变质年龄。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地质演化、岩石组构和年代学资料,认为花岗质糜棱岩原岩结晶年龄为42Ma,遭受糜棱岩化的变质时间为38Ma,同时表明高黎贡剪切带右行走滑的起始时间为38Ma以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黎贡走滑剪切带 花岗质糜棱岩 LA-ICP-MS锆石U-PB年龄 滇西
下载PDF
嫩江-黑河构造带中花岗质糜棱岩的确定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22
3
作者 汪岩 杨晓平 +5 位作者 那福超 张广宇 康庄 刘英才 张文龙 毛朝霞 《地质与资源》 CAS 2013年第6期452-459,共8页
在二连-贺根山-扎兰屯构造带北东向延伸的嫩江-黑河构造带中,从前人划分的新开岭群变质地层中厘定出一变质变形的侵入体,岩性以花岗质糜棱岩为主,具有高硅、富钾特征.该岩体铕普遍弱负异常到局部正异常;有明显的P、Ti、Nb负异常;Nb/La为... 在二连-贺根山-扎兰屯构造带北东向延伸的嫩江-黑河构造带中,从前人划分的新开岭群变质地层中厘定出一变质变形的侵入体,岩性以花岗质糜棱岩为主,具有高硅、富钾特征.该岩体铕普遍弱负异常到局部正异常;有明显的P、Ti、Nb负异常;Nb/La为0.02~0.4,Nb/Ta为0.19~16.22,具壳源深熔岩浆特点.锆石LA-ICP-MS U-Pb年龄结果表明,该岩体形成于324.5±2.1 Ma,遭受糜棱岩化的变质时间为184±1 Ma,应为兴安地块与松嫩-张广才岭地块于早石炭世沿嫩江-黑河一线碰撞拼贴的产物,同时表明嫩江-黑河构造带具漫长而复杂的演化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质糜棱岩 锆石LA-ICP-MS U-PB年龄 早石炭世 嫩江-黑河构造带 黑龙江省
下载PDF
小兴安岭西北部花岗质糜棱岩锆石LA-ICP-MSU-Pb年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7
4
作者 赵院冬 莫宣学 +6 位作者 李士超 车继英 许逢明 吴大天 张乾峰 赵君 王奎良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43-456,共14页
通过对位于小兴安岭西北部黑河—呼玛地区与元古宙变质岩系伴生出露的三处强变形的花岗质岩石的锆石U-Pb LA-ICP-MS测年和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确认样品岩性分别为花岗闪长质糜棱岩(样品Ⅰ-3-4和Ⅰ-5-1)、角砾状花岗闪长岩(样品... 通过对位于小兴安岭西北部黑河—呼玛地区与元古宙变质岩系伴生出露的三处强变形的花岗质岩石的锆石U-Pb LA-ICP-MS测年和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确认样品岩性分别为花岗闪长质糜棱岩(样品Ⅰ-3-4和Ⅰ-5-1)、角砾状花岗闪长岩(样品1121和1211)和花岗质糜棱岩(样品1218),锆石U-Pb年龄为299.6±1.0Ma、300.8±1.1na和294.3±1.0 Ma,形成于晚石炭世末至早二叠世初,而非前人确定的元古宙或早石炭世,并初步认为岩石韧性变形作用发生时间介于184~170 Ma之间.三种花岗岩分别属于富硅、高铝、贫钾的过铝质钙碱性系列(Ⅰ-3-4和Ⅰ-5-1)、贫硅偏铝、高钙铁镁的偏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1 121和1211)和富硅钾、低钙镁铝的弱过铝质钾玄质系列(1218),稀土元素特征相似,富集轻稀土,相对亏损重稀土,具有明显或弱的Eu负异常,微量元素富集Rb、La、Th、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亏损Sr和高场强元素Nb、Ta、Zr、Hf,具有高分异Ⅰ型花岗岩和A型花岗岩的特征,在构造环境判别图R1-R2图上分别落在同碰撞造山、晚造山和造山后环境,在Nb-Y图落入火山弧—同碰撞环境和板内环境.结合区域资料,认为上述花岗岩是兴安地块与松嫩地块晚古生代碰撞造山的产物,记录了两块体间碰撞造山到造山后伸展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兴安岭西北部黑河—呼玛地区 花岗质糜棱岩 兴安地块 晚古生代 碰撞造山作用
下载PDF
藏南冈底斯岩浆带中段曲水韧性剪切带的变形特征及其年代学约束 被引量:14
5
作者 孟元库 许志琴 +2 位作者 马士委 杨斐斐 马绪宣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81-1098,共18页
藏南曲水地区鸡公-色甫韧性剪切带系统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研究,不仅对造山带构造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而且对青藏高原中-南部区域地质研究具有推进作用.作为藏南冈底斯岩浆带曲水岩基中的重要断裂构造,曲水韧性剪切带经历了新生代以来的... 藏南曲水地区鸡公-色甫韧性剪切带系统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研究,不仅对造山带构造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而且对青藏高原中-南部区域地质研究具有推进作用.作为藏南冈底斯岩浆带曲水岩基中的重要断裂构造,曲水韧性剪切带经历了新生代以来的大规模构造变形,其中走滑剪切作用最为显著,整体表现为右行走滑为主.通过对曲水剪切带中的构造片岩、初糜棱岩、糜棱岩以及长英质脉体等野外观测并结合室内镜下薄片以及石英EBSD(electron backscatter diffraction)组构分析,认为曲水剪切带主要经历了一期韧性变形事件.根据石英-长石变形矿物对并结合石英EBSD组构分析得出,构造变形发生的温度大约为500~550℃,高绿片岩相到角闪岩相.剪切带内普遍发育有不对称的褶皱、构造透镜体、σ碎斑、S-C组构和石香肠等变形组构,显示出右行走滑的特征.对研究区34组糜棱面理和9组拉伸线理进行极射赤平投影,糜棱面理的优选方位约为355°∠70°,拉伸线理产状约为95°∠8°.此外,在糜棱岩中发育两类长英质脉体,根据野外分布特征、显微组构、锆石成因学以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综合研究认为,两类长英质脉体为同构造剪切脉体,其年代学可以对剪切带的形成时限起到很好的制约.通过对两套长英质脉体分别进行LA-ICP-MS锆石U-Pb定年,得到了38.67±0.88Ma和35.05±0.29Ma两组加权平均年龄,表明了曲水剪切带韧性变形发生于35~38Ma的始新世末期(普利亚本期).这一年龄值处于印度-亚洲大陆晚碰撞期,因此曲水韧性剪切带右行走滑事件可能是印度板块持续向北俯冲,构造应力在欧亚板块边缘释放引起的陆内构造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水韧性剪切带 花岗质糜棱岩 构造特征 显微构造分析 石英组构分析 地质年代学
原文传递
西秦岭北缘新阳—元龙韧性剪切带中花岗质糜棱岩黑云母^(40)Ar-^(39)Ar年龄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2
6
作者 丁仨平 裴先治 +5 位作者 李勇 李瑞保 李佐臣 冯建赟 孙雨 张亚峰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624-1632,共9页
西秦岭北缘新阳—元龙大型韧性剪切带是分划西秦岭造山带与祁连造山带的区域主构造边界,通过对其物质组成和构造特征的研究,结合两侧不同(洋-陆)构造环境下各类地质体的研究成果,重点对剪切带内花岗质糜棱岩中黑云母单矿物进行了40Ar-3... 西秦岭北缘新阳—元龙大型韧性剪切带是分划西秦岭造山带与祁连造山带的区域主构造边界,通过对其物质组成和构造特征的研究,结合两侧不同(洋-陆)构造环境下各类地质体的研究成果,重点对剪切带内花岗质糜棱岩中黑云母单矿物进行了40Ar-39Ar定年研究。在新阳镇和元龙北剪切带中分别获得(347.95±2.17)Ma(MSWD=1.89)和(351.70±1.72)Ma(MSWD=0.80)的坪年龄,分析确定其应为黑云母的冷却年龄,表明变形时代应在早石炭世早期之前;反映了最晚在早石炭世早期,该剪切带已横切秦岭与祁连造山带并发生强烈的右行走滑构造拼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剪切带 花岗质糜棱岩 黑云母40Ar-39Ar定年 西秦岭北缘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缘鲜水河断裂带南东段渐新世以来主要构造岩浆事件的岩石记录 被引量:10
7
作者 唐渊 王鹏 +2 位作者 邓红 刘宇平 唐文清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121-1143,共23页
作为青藏高原东缘巴颜喀拉地块和川滇地块的分界线,鲜水河左行走滑断裂带被认为是调节藏东地壳物质大规模南东向挤出与地块旋转运动的东边界。研究鲜水河断裂带的构造变形特征和演化历史,对深入认识青藏高原东缘大陆变形过程具有十分重... 作为青藏高原东缘巴颜喀拉地块和川滇地块的分界线,鲜水河左行走滑断裂带被认为是调节藏东地壳物质大规模南东向挤出与地块旋转运动的东边界。研究鲜水河断裂带的构造变形特征和演化历史,对深入认识青藏高原东缘大陆变形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针对鲜水河断裂带南东段的变形特征开展了野外露头-显微尺度的构造分析,并从该段发育的花岗质糜棱岩和淡色脉体中选取了5个样品开展锆石U-Pb测年,分别得到34.4±0.9 Ma、31.0±1.2 Ma、15.92±0.3 Ma、14.9±0.1 Ma和5.93±0.14 Ma的年龄;选取了2个花岗质糜棱岩样品开展白云母Ar-Ar测年,得到的坪年龄分别为17.21±0.30 Ma和3.21±0.16 Ma。结合前人获得的年龄数据,总结出鲜水河断裂带渐新世以来存在3个阶段的构造-岩浆作用过程。阶段Ⅰ:32~25 Ma,鲜水河断裂带的构造变形集中在地壳深部,表现为一定规模的岩浆作用和深熔作用;阶段Ⅱ:20~13 Ma,鲜水河断裂带的构造变形遍布整个地壳,表现为强烈的左行韧性剪切变形和大规模的岩浆作用;阶段Ⅲ:10 Ma~现今,变形集中在上地壳,表现为块体旋转和强烈隆升,地震活动性加强。综合分析认为,鲜水河断裂带渐新世以来的构造演化和现今地震活动性主要受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导致的青藏高原东缘向东挤出相关的陆内变形过程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缘 鲜水河断裂带 花岗质糜棱岩 块体挤出 构造热年代学 地质调查工程
下载PDF
祁漫塔格韧性剪切带中绢云母40Ar-39Ar定年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6
8
作者 郭通珍 谈生祥 +2 位作者 常革红 丁玉进 张志青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2年第1期94-101,共8页
祁漫塔格韧性剪切带是祁漫塔格蛇绿混杂岩带与北昆仑岩浆弧的区域主构造边界,对剪切带内花岗质糜棱岩中绢云母^(40)Ar-^(39)Ar法年龄测定,获得了(271.1±2.2)Ma的坪年龄,相应的^(36)Ar/^(40)Ar-^(39)Ar/^(40)Ar反等时线年龄为(270.5... 祁漫塔格韧性剪切带是祁漫塔格蛇绿混杂岩带与北昆仑岩浆弧的区域主构造边界,对剪切带内花岗质糜棱岩中绢云母^(40)Ar-^(39)Ar法年龄测定,获得了(271.1±2.2)Ma的坪年龄,相应的^(36)Ar/^(40)Ar-^(39)Ar/^(40)Ar反等时线年龄为(270.5±3.7)Ma(MSWD=2.7),^(39)Ar/^(36)Ar-^(40)Ar/^(36)Ar正等时线年龄为(270.9±4.7)Ma(MSWD=0.22);坪年龄(271.1±2.2)Ma接近于绢云母矿物的形成年龄,也代表了祁漫塔格韧性剪切带的形成年龄。通过韧性剪切变形带内运动学特征的研究,表明剪切带具有右旋斜冲的性质。祁漫塔格韧性剪切带的形成与古特提斯洋的俯冲作用有关,是古特提斯洋向北俯冲造山过程的远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漫塔格韧性剪切带 花岗质糜棱岩 绢云母 ~40Ar-~39Ar年龄
下载PDF
滇西三江地区西盟群的再认识——来自构造变形特征及锆石U-Pb年代学的证据 被引量:6
9
作者 唐渊 王冬兵 +1 位作者 廖世勇 尹福光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054-2072,共19页
位于保山-掸泰地块东缘的西盟群,长期以来被认为是该地块在我国境内唯一出露的"前寒武纪"基底变质岩系,但其缺乏可靠的年代学数据和化石支持。本文基于详细地野外考察和显微构造分析认为,西盟群变质岩系可解体为花岗质糜棱岩... 位于保山-掸泰地块东缘的西盟群,长期以来被认为是该地块在我国境内唯一出露的"前寒武纪"基底变质岩系,但其缺乏可靠的年代学数据和化石支持。本文基于详细地野外考察和显微构造分析认为,西盟群变质岩系可解体为花岗质糜棱岩和浅变质岩。前者主要出露于西盟穹形隆起的核部,遭受了强烈的韧性剪切变形;后者分布于隆起的边缘及东西两侧,归属为帕克组、王雅-允沟组。通过变形岩石的石英EBSD组构分析,揭示出位于西盟隆起核部的岩石经历了中等温度条件(550~650℃,角闪岩相)下的变形作用,并叠加了较低温度条件(400~550℃,绿片岩相)下的变形作用;而靠近西盟隆起边部的岩石仅经历了较低温度条件(400~550℃,绿片岩相)下的变形作用。本文还对西盟群变质岩中的3个花岗质糜棱岩样品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测年,得到的锆石U-Pb年龄分别为455±3Ma、456±3Ma和454±3Ma。结合前人获得的年代学数据和化石资料,认为西盟群变质岩系的原岩主要由两个不同时期的物质组成,即中-晚奥陶世(~460Ma)侵入的花岗岩及寒武纪的碳酸盐岩和碎屑岩夹少量基性火山岩等;前者遭受强烈变质变形作用的改造,形成花岗质糜棱岩;后者遭受低级变质作用形成千枚岩、片岩、大理岩等浅变质岩。进而表明,前人将西盟群作为保山地块的"前寒武系"结晶基底变质岩系是不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盟群 花岗质糜棱岩 韧性剪切作用 EBSD组构分析 U-PB定年
下载PDF
松辽盆地西缘断裂带中花岗质糜棱岩的锆石SHRIMP和云母氩-氩年龄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5
10
作者 郑常青 李娟 +4 位作者 金巍 周建波 施璐 崔芳华 韩晓萌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49-363,共15页
松辽盆地西缘发育大型的北北东走向韧性断裂带,该韧性断裂带的性质、活动时限一直存在争议,制约了对松辽盆地构造成因的认识以及松辽盆地西缘油气勘探开发的进展。腾克、金星及嘎拉山地区是松辽盆地西缘韧性断裂带的代表性出露区,主体... 松辽盆地西缘发育大型的北北东走向韧性断裂带,该韧性断裂带的性质、活动时限一直存在争议,制约了对松辽盆地构造成因的认识以及松辽盆地西缘油气勘探开发的进展。腾克、金星及嘎拉山地区是松辽盆地西缘韧性断裂带的代表性出露区,主体岩石组合为条带状花岗质糜棱岩、眼球状花岗质糜棱岩等。腾克、金星及嘎拉山地区发育一组糜棱面理和线理,其中面理为110°~135°∠45°~65°、线理为倾伏向10°~25°,倾伏角10°~35°;其运动性质均显示左行走滑特征。确定韧性断裂带活动时限的样品采自构造带内花岗质糜棱岩的锆石和同变形云母,其中锆石SHRIMP谐和年龄为296.9~299.4 Ma;黑云母40 Ar-39Ar年龄为(123.0±0.7)Ma,白云母的40 Ar-39 Ar年龄为(124.4±0.9)Ma。松辽盆地西缘韧性断裂带应该属于嫩江断裂带的北段。年龄结果表明该韧性断裂带中花岗岩侵位于晚石炭世,大型北北东向韧性构造变形发生于早白垩世。腾克—金星—嘎拉山剪切带控制松辽盆地西缘,同时表明松辽盆地在早白垩世经历了走滑挤压盆地演化阶段,这种大型北北东向韧性断裂带的形成可能与当时西太平洋伊泽纳崎板块向欧亚大陆俯冲发生转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质糜棱岩 锆石SHRIMP U-PB年龄 云母40Ar-39Ar年龄 松辽盆地 嫩江断裂
下载PDF
大兴安岭中段扎兰屯南部花岗质糜棱岩岩石成因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冬雪 郑常青 +6 位作者 梁琛岳 周枭 杨岩 宋志伟 陈龙 耿志忠 赵英利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354-3370,共17页
大兴安岭扎兰屯南部位于中亚造山带东段,兴安地块(XB)与松嫩地块(SB)之间,是探究兴安地块与松嫩地块构造演化过程,乃至中亚造山带东段微地块聚合过程的关键地区.对该地区出露的花岗质糜棱岩进行地质学、地球化学、锆石U-Pb测年分析,以... 大兴安岭扎兰屯南部位于中亚造山带东段,兴安地块(XB)与松嫩地块(SB)之间,是探究兴安地块与松嫩地块构造演化过程,乃至中亚造山带东段微地块聚合过程的关键地区.对该地区出露的花岗质糜棱岩进行地质学、地球化学、锆石U-Pb测年分析,以期查明板块俯冲过程中的岩浆作用特征,并尝试限定兴安地块与松嫩地块碰撞拼合时间.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花岗质糜棱岩分为两期:Ⅰ期为早泥盆世(~398.8 Ma),Ⅱ期为晚泥盆世末‒早石炭世(351.6~365.7 Ma).两期岩石均具有高SiO_(2)(68.20%~77.90%),富碱(K_(2)O+Na_(2)O=6.32%~9.67%),贫镁(MgO=0.22%~0.97%),偏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的特征.稀土元素分布模式均为右倾[(La/Yb)_(N)=4.33~10.77],Eu负异常(δEu=0.03~0.13),富集LILE,亏损HFSE,具有I型花岗岩的特征.两期花岗质糜棱岩可能为俯冲背景下岛弧岩浆活动形成的I型‒分异I型花岗岩.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大兴安岭北段晚古生代早期花岗质岩浆作用与兴安地块与松嫩地块的碰撞拼合作用有关,扎兰屯地区早泥盆世‒早石炭世处于古亚洲洋向兴安地块和松嫩地块俯冲的构造背景下,两个地块的最终碰撞拼合时限可能为晚石炭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质糜棱岩 大兴安岭 兴安地块 中亚造山带 地球化学
原文传递
糜棱岩化过程中锆石的稳定性--以西南三江高黎贡、西盟地区花岗质糜棱岩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冬兵 唐渊 +2 位作者 王保弟 罗亮 廖世勇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23,共9页
自然条件下锆石的稳定性对于合理解释锆石年龄及深入理解锆石同位素年代学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西南三江造山带高黎贡山和西盟地区的花岗质糜棱岩进行了显微构造和锆石U-Pb年代学研究。高黎贡山和西盟糜棱岩中主要造岩矿物长石、石英、云... 自然条件下锆石的稳定性对于合理解释锆石年龄及深入理解锆石同位素年代学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西南三江造山带高黎贡山和西盟地区的花岗质糜棱岩进行了显微构造和锆石U-Pb年代学研究。高黎贡山和西盟糜棱岩中主要造岩矿物长石、石英、云母发生了明显的变形和重结晶,而锆石则以独立晶体或以残留核的形式保存了原始的岩浆结构。高黎贡山和西盟糜棱岩锆石U-Pb年龄分别为513±8 Ma和459±2 Ma,代表花岗质原岩的时代。受新生代构造变质影响,锆石边部发育有窄的海绵状结构和溶蚀结构,指示变质重结晶作用发生在有少量流体参与条件下。石英变质机制为颗粒边界迁移重结晶,指示变形温度为500~700°C。石英C组构EBSD分析表明,糜棱岩经历了早期550~650°C和晚期400~550°C的递进变形作用。岩石显微构造、锆石结构及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岩石糜棱岩化过程中,还有少量流体参与的情况下,温度在550~650°C时锆石晶体结构就受到破坏,发生变质重结晶作用。这为解释自然界复杂条件下锆石年龄提供了重要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 稳定性 重结晶温度 糜棱岩化 花岗质糜棱岩 “三江”造山带
下载PDF
江西湖溪花岗质糜棱岩的锆石U-Th-Pb年龄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娜 王国芝 +3 位作者 王东 张永清 耿建真 付小文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33-639,共7页
通过对江西湖溪地区震旦纪地层中的花岗质糜棱岩进行野外和室内的综合研究表明,前人所称震旦系中的混合岩实际上为变形程度不同的花岗质糜棱岩。阴极发光图像显示锆石内部发育振荡环带,具有重熔再造岩浆成因的特征。采用LA-ICP-MS方法... 通过对江西湖溪地区震旦纪地层中的花岗质糜棱岩进行野外和室内的综合研究表明,前人所称震旦系中的混合岩实际上为变形程度不同的花岗质糜棱岩。阴极发光图像显示锆石内部发育振荡环带,具有重熔再造岩浆成因的特征。采用LA-ICP-MS方法对其年代学进行限定,所获得的919Ma年龄为古老基底残留锆石年龄,412±3Ma年龄为岩浆形成年龄。岩体形成后可能先后经历了370±3Ma B.P.和317±4Ma B.P.两次隆升冷却。研究区广泛发育的走滑变形和花岗岩的糜棱岩化应当是发生于317±4Ma B.P.之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 花岗质糜棱岩 锆石 U-Th-Pb年龄
下载PDF
吉林辽源西保安群花岗质糜棱岩SHRIMPU-Pb定年
14
作者 姜正龙 彭玉鲸 +2 位作者 张为民 梁爽 曹元婷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748-1756,共9页
吉林辽源西保安群是大面积花岗岩侵入体中的残留的构造岩片,传统认为属于华力西晚期或中休罗世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系。本文通过对接触界线附近花岗质糜棱岩样品采集和锆石SHRIMPU—Pb定年,获得多组锆石年龄值为236~231Ma、267.6—... 吉林辽源西保安群是大面积花岗岩侵入体中的残留的构造岩片,传统认为属于华力西晚期或中休罗世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系。本文通过对接触界线附近花岗质糜棱岩样品采集和锆石SHRIMPU—Pb定年,获得多组锆石年龄值为236~231Ma、267.6—358.6Ma、416.3±6.8Ma、9564-16Ma。认为该区花岗岩的侵入期次相当复杂,发育有早中三叠世岩体和发生了中、晚华力西期岩浆活动,西拉木伦河碰撞带可以东延至此,残留锆石的年龄与加里东期和Rodinia期拼合的构造岩浆活动相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质糜棱岩 锆石U-PB年龄 西保安群 吉林辽源
下载PDF
云南省凤庆花岗质糜棱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锆石U-Pb年代学
15
作者 王宏 丛峰 +1 位作者 李再会 王海林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27-738,共12页
在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对滇西"三江"地区临沧花岗岩基北部凤庆花岗质糜棱岩的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开展了较系统的研究。利用LA-ICP-MS对凤庆花岗质糜棱岩进行U-Pb定年,锆石结晶年龄为(223.3±0.50)Ma、(231.9±1.8)... 在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对滇西"三江"地区临沧花岗岩基北部凤庆花岗质糜棱岩的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开展了较系统的研究。利用LA-ICP-MS对凤庆花岗质糜棱岩进行U-Pb定年,锆石结晶年龄为(223.3±0.50)Ma、(231.9±1.8)Ma,指示岩体形成于中三叠世。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Na2O/K2O比值低、铝饱和指数(A/CNK值)大于1.5,具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特征;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Eu明显亏损(δEu=0.27~0.58));相容元素Cr和Ni含量较低,富集Rb、Th、U、Sm等元素,亏损Zr、Hf、Ti等元素。黑云母花岗闪长质糜棱岩相对花岗伟晶质糜棱岩在Ni、Fe、Mg、Mn、Ca和∑REE上均相对富集。凤庆花岗质糜棱岩与临沧花岗岩具有较一致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岩浆结晶年龄,且两者在野外露头上呈脆韧性剪切变形渐变过渡接触,表明花岗质糜棱岩在构造剪切变形前是临沧花岗岩体的一部分,而非前人认为的元古界大勐龙岩群高级变质岩,是凤庆一带澜沧江两侧临沧花岗岩遭受后期澜沧江断裂带脆韧性剪切变形作用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定年 地球化学 花岗质糜棱岩 云南省凤庆
下载PDF
加格达奇大黑山地区早石炭世花岗质糜棱岩锆石U-Pb年龄测定及其地质意义
16
作者 代宇 王国琦 +1 位作者 赵琪瑜 史占培 《世界有色金属》 2017年第3期126-127,共2页
加格达奇大黑山地区早石炭世花岗质糜棱岩主体为糜棱岩化二长花岗岩,糜棱岩化花岗闪长岩少量出露,为查明其形成时代,笔者对糜棱岩化二长花岗岩进行了锆石LA-ICP-MS U-Pb定年研究。结果显示:锆石多为短柱状到长柱状,自形到半自形,多具有... 加格达奇大黑山地区早石炭世花岗质糜棱岩主体为糜棱岩化二长花岗岩,糜棱岩化花岗闪长岩少量出露,为查明其形成时代,笔者对糜棱岩化二长花岗岩进行了锆石LA-ICP-MS U-Pb定年研究。结果显示:锆石多为短柱状到长柱状,自形到半自形,多具有较好的振荡环带构造,锆石普遍发育变质增生边,宽度较窄,Th/U比值多数为0.1-0.4之间,少数大于0.4,显示岩浆型锆石特征并遭受变质,获得两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70Ma和125.5Ma,通过分析研究及区域对比,认为170Ma可能代表了岩石最近遭受动力变质作用时期,125.5Ma与早白垩世岩浆活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石炭世 花岗质糜棱岩 LA-ICP-MS U-PB定年
下载PDF
海南岛西部戈枕含金剪切带花岗质糜棱岩中锆石SHRIMP U-Pb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宝龙 王丹丹 +2 位作者 张建 毛景文 马波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687-2702,共16页
海南岛西部的中元古代抱板群混合岩主要沿北东向戈枕剪切带展布,近年来的研究逐渐揭示混合岩的原岩为花岗质岩石,是遭受强烈剪切作用改造的糜棱岩。本文选择土外山金矿的花岗质糜棱岩和不磨金矿的糜棱岩化花岗岩进行锆石SHRIMP U-Pb年... 海南岛西部的中元古代抱板群混合岩主要沿北东向戈枕剪切带展布,近年来的研究逐渐揭示混合岩的原岩为花岗质岩石,是遭受强烈剪切作用改造的糜棱岩。本文选择土外山金矿的花岗质糜棱岩和不磨金矿的糜棱岩化花岗岩进行锆石SHRIMP U-Pb年代学测试,3件样品的锆石SHRIMP U-Pb谐和线年龄值分别为1439.1±8.4Ma(样品13JC-8-1,MSWD=0.85,n=14)、1436.9±8.3Ma(样品13JC-41,MSWD=0.54,n=10)和1448±13Ma(样品BM-3,MSWD=0.56,n=10),代表其原岩的侵位时代。结合研究区已有的研究成果,本文认为海南岛西部花岗质岩类和沿戈枕剪切带出露的糜棱岩原岩结晶年龄为~1450Ma,之后于~1400Ma经历一期构造-热变质事件;海南岛应为华夏地块的一部分,在Rodinia超大陆聚合前,华夏地块(包括海南岛,至少包括海南岛北西部)最有可能位于劳伦大陆南缘的西南延伸部分,华夏地块(包括海南岛)所经历的格林威尔造山事件可能较扬子板块偏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质糜棱岩 锆石SHRIMP U-PB年龄 戈枕剪切带 海南岛西部 劳伦大陆
下载PDF
大王山花岗岩动力变质时体积和组分变化 被引量:2
18
作者 朱余德 何绍勋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79-186,共8页
大王山地区分布有不同的花岗质岩石,经研究,永宁花岗质糜棱片麻岩是大王山二长花岗岩受动力变质作用改造形成。文章分析了花岗质岩石的岩石化学特征,并根据应变测量数据计算了糜棱片麻岩形成时体积相对变化,利用Gresen公式探讨了糜棱片... 大王山地区分布有不同的花岗质岩石,经研究,永宁花岗质糜棱片麻岩是大王山二长花岗岩受动力变质作用改造形成。文章分析了花岗质岩石的岩石化学特征,并根据应变测量数据计算了糜棱片麻岩形成时体积相对变化,利用Gresen公式探讨了糜棱片麻岩形成时组分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化学 动力变质 花岗岩 体积
下载PDF
吉林白城岭下地区花岗质糜棱岩锆石U-Pb年代学与地球化学特征对松辽盆地西缘晚古生代以来的俯冲背景的制约 被引量:7
19
作者 汪岩 钱程 +7 位作者 马永非 庞雪娇 付俊彧 秦涛 杨晓平 杨雅军 钟辉 刘桂香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7-137,共21页
东北地区古生代经历了古亚洲构造域演化,中生代经历了蒙古-鄂霍茨克构造域向西太平洋构造域的转换,这期间形成了不同期次的岩浆活动。本文对松辽盆地西缘吉林省白城市岭下地区的花岗质糜棱岩首次进行了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和岩石... 东北地区古生代经历了古亚洲构造域演化,中生代经历了蒙古-鄂霍茨克构造域向西太平洋构造域的转换,这期间形成了不同期次的岩浆活动。本文对松辽盆地西缘吉林省白城市岭下地区的花岗质糜棱岩首次进行了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确定其侵位时代、岩石成因,从而揭示区域构造背景及转换机制。岭下地区花岗质糜棱岩中的锆石多呈半自形-自形,振荡生长环带明显,暗示其岩浆成因。测年结果显示,花岗质糜棱岩原岩形成于281.9±7.4Ma和296.2±2.7Ma,为早二叠世岩浆事件的产物。岩石具有高硅(SiO2=64.10%~75.98%)、富铝(Al2O3=11.22%~16.00%)、贫铁(Fe2O3多介于0.23%~0.85%)等特征,在地球化学上属于准铝质-过铝质(A/CNK=0.97~1.19)系列。岭下地区花岗质糜棱岩相对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和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亏损重稀土元素(HREE)和高场强元素(HFSE)。上述特征表明,岭下地区花岗质糜棱岩的岩浆起源于高温高压下加厚陆壳物质脱水的部分熔融。结合区域地质特征,岭下地区早二叠世花岗质糜棱岩的侵位应与古亚洲洋闭合过程中的弧后拉张体制有关;花岗质糜棱岩的变质岩浆热事件年龄(157~153Ma)与蒙古-鄂霍茨克洋的挤压闭合事件有关;而花岗质糜棱岩的主变形时代(137~117Ma)为早垩世早中期,其限定了西太平洋伊泽奈崎板块向欧亚大陆的斜向俯冲的起始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亚洲构造域 蒙古-鄂霍茨克构造域 西太平洋构造域 花岗质糜棱岩 锆石U-PB年代学 地球化学 岭下 松辽盆地西缘
下载PDF
连云山西缘糜棱岩显微构造及古应力计算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先福 李建威 傅昭仁 《武汉化工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40-42,共3页
连云山西缘花岗质糜棱岩是湖南长寿街—双牌断裂动热变质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讨论糜棱岩显微构造特征的基础上 ,利用位错密度法对该断裂带的古差异应力和应变速率进行了估算 ,其结果分别为 80 MPa和 4.7× 1 0 - 12 S- 1.
关键词 花岗质糜棱岩 显微构造 古应力估算 连云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