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英语学习者书面语语法复杂度的测量研究 被引量:40
1
作者 赵俊海 陈慧媛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7-33,共7页
本文对二语学习者英语写作表现中语法复杂度的测量及测量效度进行了实证性研究。为检验测量指标的效度,我们以"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中大学英语六级考试作文为样本,检验了T单位、从属小句、非限定动词和衔接成分在测量英语... 本文对二语学习者英语写作表现中语法复杂度的测量及测量效度进行了实证性研究。为检验测量指标的效度,我们以"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中大学英语六级考试作文为样本,检验了T单位、从属小句、非限定动词和衔接成分在测量英语学习者书面语语法复杂度方面的效度。研究表明,上述四个指标能较为有效地反映出测量样本的语法复杂度,其中,T单位、非限定动词和衔接成分对书面语语法复杂度的发展具备预测功能。研究还发现,非限定动词指标在统计检验中优于其他三个指标,而从属小句在测量学习者书面语语法复杂度的发展方面的结果不如其他几项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语写作 语法复杂度 测量指标 效度
原文传递
英语母语者汉语书面语句法复杂性研究 被引量:27
2
作者 吴继峰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7-35,共9页
本文对英语母语者汉语书面语句法复杂性的测量指标进行了实证研究,并结合英汉对比对其汉语句法复杂性的发展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话题链数量、话题链分句数、零形成分数量3个指标可以作为英语母语者汉语写作句法复杂性的有效测量指... 本文对英语母语者汉语书面语句法复杂性的测量指标进行了实证研究,并结合英汉对比对其汉语句法复杂性的发展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话题链数量、话题链分句数、零形成分数量3个指标可以作为英语母语者汉语写作句法复杂性的有效测量指标,而T单位和话题链长度不是有效的测量指标。英语母语者汉语书面语句法复杂性经历了三个阶段:初级主语突出阶段,主语突出和主题突出混合阶段,主题突出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母语者 句法复杂性 测量研究
原文传递
不同水平CSL学习者作文流畅性、句法复杂度和准确性分析--一项基于T单位测量法的研究 被引量:24
3
作者 安福勇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1-20,共10页
本研究首次使用T单位测量法分析不同水平CSL学习者作文的流畅性、句法复杂度和准确性。研究发现,只有T单位长度和平均T单位分句数两个指标在三个水平之间有显著差异,这说明CSL学习者作文水平越高,其流畅性越好、句法复杂度越高;而语言... 本研究首次使用T单位测量法分析不同水平CSL学习者作文的流畅性、句法复杂度和准确性。研究发现,只有T单位长度和平均T单位分句数两个指标在三个水平之间有显著差异,这说明CSL学习者作文水平越高,其流畅性越好、句法复杂度越高;而语言准确性并非与作文水平呈线性正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学习者句法准确性随作文水平逐步提高,而字、词层面的错误却一直保持较高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L T单位测量法 流畅性 句法复杂度 准确性
原文传递
韩语母语者汉语书面语句法复杂性测量指标及与写作质量关系研究 被引量:23
4
作者 吴继峰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10-519,共10页
文章对韩语母语者汉语书面语句法复杂性的测量指标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检验了有效句法复杂性测量指标与写作质量的关系。研究发现,话题链数量、话题链分句总数、零形成分数量、T单位长度4个指标可以作为韩语母语者汉语写作句法复杂性发展... 文章对韩语母语者汉语书面语句法复杂性的测量指标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检验了有效句法复杂性测量指标与写作质量的关系。研究发现,话题链数量、话题链分句总数、零形成分数量、T单位长度4个指标可以作为韩语母语者汉语写作句法复杂性发展的有效测量指标,而T单位数量、T单位分句数、话题链长度、话题链分句长度、话题链分句数不是有效的发展测量指标。另外,研究还发现,话题链数量、话题链分句总数、零形成分数量、T单位长度既能有效区分韩语母语者的汉语水平,也能有效预测写作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语母语者 句法复杂性 测量指标 写作质量
下载PDF
中学英语教师课堂话语语法复杂度——一项基于课堂话语语料库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刘永兵 张会平 《外语电化教学》 CSSCI 2011年第3期22-27,37,共7页
基于中外两个课堂话语语料库对中外英语教师课堂话语语法复杂度进行了对比分析。采用频度和方差检验统计方法,对中外英语教师课堂话语中的简单句、并列句及复合句的使用倾向进行了描述分析,并检测了三大句式中每一类句式的使用倾向差... 基于中外两个课堂话语语料库对中外英语教师课堂话语语法复杂度进行了对比分析。采用频度和方差检验统计方法,对中外英语教师课堂话语中的简单句、并列句及复合句的使用倾向进行了描述分析,并检测了三大句式中每一类句式的使用倾向差异。研究结果显示,中外英语教师课堂话语中的部分句式使用存在显著差异,我国中学英语教师的平均课堂话语水平有待提高。本研究结果对中学英语教师提高课堂话语使用质量具有启示意义,而且对他们能有意识地在课堂中增加某些句型的使用频率,灵活恰当地表达,努力提高他们的整体口语水平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课堂话语 语法复杂度 中学教师 口语水平
原文传递
基于语法丰富性的汉语二语写作质量分析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程勇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22,共13页
为了更好地对二语写作中的语法产出质量进行分析,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评估指标:语法丰富性,该指标包含了语法多样性、语法复杂性以及语法正确性三个维度。我们对每个维度设计了相应的测量工具,并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对语法丰富性与写... 为了更好地对二语写作中的语法产出质量进行分析,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评估指标:语法丰富性,该指标包含了语法多样性、语法复杂性以及语法正确性三个维度。我们对每个维度设计了相应的测量工具,并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对语法丰富性与写作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语法丰富性的三个维度对写作质量均有显著影响,其中语法多样性对从低分段到中分段的变化有较大影响,而语法复杂性和语法正确性则在全分段的变化中都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另外,语法丰富性可以作为一种关键特征与词汇丰富性等其他特征进行融合,从而对写作质量进行更加全面和准确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法丰富性 语法多样性 语法复杂性 语法正确性 二语写作质量
原文传递
基于T单位的语法复杂性客观测量方法评价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溪 王俊菊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8-122,共5页
基于T单位的语法复杂性客观测量方法是语言发展研究的传统测量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测量口语和写作样本的整体语法复杂性或成熟性。因此,有必要厘清T单位的概念内涵,梳理该语法复杂性客观测量方法的演变,分析其在语言习得研究中的优劣。鉴... 基于T单位的语法复杂性客观测量方法是语言发展研究的传统测量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测量口语和写作样本的整体语法复杂性或成熟性。因此,有必要厘清T单位的概念内涵,梳理该语法复杂性客观测量方法的演变,分析其在语言习得研究中的优劣。鉴于这种方法在概念界定、理论支撑、实证证据、操作层面等方面存在的不足,该方法的使用应明确其测量适用范围,考虑交际和语用因素并采用多重性评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单位 语法复杂性 客观测量方法 发展趋势
下载PDF
测试环境下同伴口语水平影响效应研究
8
作者 马瑞娟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134-136,共3页
将表现性评估变量之一的受试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口语测试中口语水平的高低对同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分组受试者和高分组或低分组同伴进行口试时,测试分数、语言语法正确性及复杂程度均没有显著性变化。低分组受试者和高分组受试... 将表现性评估变量之一的受试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口语测试中口语水平的高低对同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分组受试者和高分组或低分组同伴进行口试时,测试分数、语言语法正确性及复杂程度均没有显著性变化。低分组受试者和高分组受试者进行口试时,测试分数和语言的语法正确性都有所提高,并且在动词时态、介词、冠词及主谓一致等方面有明显的改进;然而在语法的复杂程度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现性评估变量 口语测试 口语水平 语法正确性 语法复杂性
下载PDF
选择性注意在人工语法学习中的作用——回应Eitam,Schul和Hassin(2009)中的两点疑问
9
作者 郭成 杨海波 +2 位作者 郑纯丽 吴翠萍 陈小艺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03-808,共6页
从语法规则复杂性(复杂语法vs.简单语法)的角度考察选择性注意在人工语法学习中的必要性,并且比较两种非法序列下的成绩差异来检验被忽视的语法规则是否能被习得。结果表明,纵使被注意的是简单语法,被忽视的语法也未被成功习得,只有前... 从语法规则复杂性(复杂语法vs.简单语法)的角度考察选择性注意在人工语法学习中的必要性,并且比较两种非法序列下的成绩差异来检验被忽视的语法规则是否能被习得。结果表明,纵使被注意的是简单语法,被忽视的语法也未被成功习得,只有前者才能被习得;两种非法序列下的正确率无显著差异,非法序列b所遵循的被忽视的语法未能在分类判断中起作用。选择性注意是语法规则被习得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法复杂性 选择性注意 人工语法学习 内隐学习 双人工语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