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相乳液法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44
1
作者 尚小琴 童张法 +3 位作者 廖丹葵 黄祖强 张友全 郑成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60-463,共4页
以木薯淀粉为主要原料,研究了淀粉/丙烯酰胺单体/乳化剂/油/水反相乳液体系的接枝共聚反应规律,考察了反应温度、引发剂和乳化剂浓度、淀粉单体比、油水比等因素对淀粉接枝丙烯酰胺共聚反应过程的影响,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 以木薯淀粉为主要原料,研究了淀粉/丙烯酰胺单体/乳化剂/油/水反相乳液体系的接枝共聚反应规律,考察了反应温度、引发剂和乳化剂浓度、淀粉单体比、油水比等因素对淀粉接枝丙烯酰胺共聚反应过程的影响,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在本实验考察范围内引发剂浓度、单体淀粉比、反应温度影响显著;乳化剂用量和油水比对反相乳液体系的形成及稳定有重要的影响;淀粉与亲水性单体丙烯酰胺的接枝共聚反应为淀粉团粒表面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接枝共聚 反相乳液 表面控制
下载PDF
机械活化淀粉与丙烯酰胺反相乳液接枝共聚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谢新玲 童张法 +2 位作者 黄祖强 张友全 廖丹葵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4-48,共5页
淀粉接枝共聚物是一种新型功能性材料。研究了经机械活化预处理后的玉米淀粉与丙烯酰胺在反相乳液体系中的接枝共聚反应规律,分别考察了机械活化时间、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油水比、引发剂浓度和淀粉单体比对单体转化率、接枝率和接枝... 淀粉接枝共聚物是一种新型功能性材料。研究了经机械活化预处理后的玉米淀粉与丙烯酰胺在反相乳液体系中的接枝共聚反应规律,分别考察了机械活化时间、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油水比、引发剂浓度和淀粉单体比对单体转化率、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本实验考察范围内的最佳反应条件是淀粉活化30min、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2h、m(单体):m(淀粉)=1.6:1、V(油):V(水)=1.2:1、引发剂浓度1.46mmol·L·1;在该反应条件下,单体转化率96%,接枝率56.7%,接枝效率85.3%。而原淀粉在类似条件下,单体转化率为72.5%,接枝率和接枝效率分别为46.9%和66.5%。机械活化作用破坏玉米淀粉的结晶区,与丙烯酰胺反应几率增大,有效地提高了玉米淀粉的化学反应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淀粉 机械活化 反相乳液 接枝共聚 反应活性
下载PDF
机械活化甘蔗渣与丙烯酸(钠)的接枝共聚反应 被引量:21
3
作者 黄祖强 梁兴唐 +2 位作者 高利 胡华宇 童张法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573-1580,共8页
采用搅拌球磨对甘蔗渣进行机械活化,以不同活化时间的甘蔗渣为原料,过硫酸铵和亚硫酸钠为引发剂,在水溶液中与部分中和的丙烯酸进行接枝共聚反应。以接枝率和接枝效率为评价指标,考察了活化时间、丙烯酸与甘蔗渣的用量比、反应时间和反... 采用搅拌球磨对甘蔗渣进行机械活化,以不同活化时间的甘蔗渣为原料,过硫酸铵和亚硫酸钠为引发剂,在水溶液中与部分中和的丙烯酸进行接枝共聚反应。以接枝率和接枝效率为评价指标,考察了活化时间、丙烯酸与甘蔗渣的用量比、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接枝反应的影响。并采用SEM、FT-IR对甘蔗渣和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机械活化明显强化了甘蔗渣与丙烯酸的接枝共聚反应,接枝率和接枝效率随着活化时间的延长而增大,主要是由于机械活化破坏了甘蔗渣中木质素对纤维素的包裹作用,降低纤维素的结晶度,提高了其反应活性。以活化1.5 h的甘蔗渣为原料进行接枝共聚反应,在反应时间为3 h、丙烯酸(体积,ml)与甘蔗渣(质量,g)的用量比为6、反应温度为60℃的条件下,制得接枝率和接枝效率分别为165.29%和82.70%的接枝共聚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渣 机械活化 丙烯酸 接枝共聚
下载PDF
电子束预辐照聚丙烯与丙烯酸的接枝共聚合 被引量:14
4
作者 陈代涛 施鼐 +2 位作者 谢立青 周维金 徐端夫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2-35,共4页
应用电子束预辐照的方法对丙烯酸与等规聚丙烯粉末的接枝共聚合进行了研究.讨论了辐照剂量、储藏时间、反应温度、Mohr’s 盐浓度及单体浓度等因素对接枝率的影响( 所有的实验,辐照及接枝聚合等都是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的) .... 应用电子束预辐照的方法对丙烯酸与等规聚丙烯粉末的接枝共聚合进行了研究.讨论了辐照剂量、储藏时间、反应温度、Mohr’s 盐浓度及单体浓度等因素对接枝率的影响( 所有的实验,辐照及接枝聚合等都是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的) .同时对接枝材料对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作了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接枝聚合可以在有氧的条件下顺利进行.接枝材料在离子吸附方面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预辐照 丙烯酸 聚丙烯 接枝聚合
下载PDF
钻井液用降粘降滤失剂MGBM-1的研制 被引量:12
5
作者 尉小明 刘喜林 +2 位作者 夏炎 史晓飞 刘庆旺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9,共3页
以木质素磺酸盐为主要原料,通过甲醛缩合反应、烯类单体接枝共聚合反应、金属离子络合反应及磺化剂磺化反应等一系列化学改性处理工艺,合成了兼具降粘、降滤失作用的新型钻井液处理剂MGBM-1。室内性能评价结果表明,MGBM-1具有明显的降... 以木质素磺酸盐为主要原料,通过甲醛缩合反应、烯类单体接枝共聚合反应、金属离子络合反应及磺化剂磺化反应等一系列化学改性处理工艺,合成了兼具降粘、降滤失作用的新型钻井液处理剂MGBM-1。室内性能评价结果表明,MGBM-1具有明显的降粘和降滤失效果,在其加量为0.5%时,表观粘度下降50%,滤失量下降51%,动切力下降80%,静切力下降幅度更大;抗盐能力优于FCLS;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岩心滚动回收率高于FCLS。并从分子作用基团角度对MGBM-1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磺酸盐 丙烯酰胺 顺丁烯二酸酐 接枝共聚 降粘剂 降滤失剂 钻井液 石油钻井
下载PDF
高锰酸钾引发木薯淀粉与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彭小敏 廖丹葵 +3 位作者 柳雨春 张友全 韦小杰 童张法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1期30-34,38,共6页
研究了用高锰酸钾引发木薯淀粉与丙烯酰胺的接枝共聚反应。考察了单体与淀粉的用量比、引发剂的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pH值对单体转化率、接枝率、接枝效率的影响。通过对5个单因素的实验得到了以高锰酸钾为引发剂引发木薯淀粉... 研究了用高锰酸钾引发木薯淀粉与丙烯酰胺的接枝共聚反应。考察了单体与淀粉的用量比、引发剂的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pH值对单体转化率、接枝率、接枝效率的影响。通过对5个单因素的实验得到了以高锰酸钾为引发剂引发木薯淀粉与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反应的最佳条件,最后通过红外光谱仪进行结构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锰酸钾 木薯淀粉 丙烯酰胺 接枝共聚
下载PDF
绿色试剂——淀粉改性水处理剂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詹亚力 郭绍辉 吕荣湖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4-18,共5页
淀粉作为一种天然高分子物质,是比较理想的绿色试剂原材料,文中从近年来淀粉改性研究中涉及的化学反应入手,对在水处理方面应用的淀粉改性产品进行了分类综述。
关键词 绿色试剂 改性淀粉 水处理剂 接枝共聚 絮凝剂
下载PDF
改性淀粉絮凝剂DTCS-AM的制备及絮凝性能 被引量:10
8
作者 石茂健 王慧云 +2 位作者 全先高 刘景 徐志强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57-163,共7页
以淀粉为原料,通过交联、醚化等反应得到二硫代氨基甲酸盐改性淀粉(DTCS),然后以DTCS为骨架与丙烯酰胺在引发剂作用下进行接枝共聚反应,合成DTCS-AM改性淀粉絮凝剂。考察单体用量、引发剂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 以淀粉为原料,通过交联、醚化等反应得到二硫代氨基甲酸盐改性淀粉(DTCS),然后以DTCS为骨架与丙烯酰胺在引发剂作用下进行接枝共聚反应,合成DTCS-AM改性淀粉絮凝剂。考察单体用量、引发剂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对产物进行表征,并考察DTCS-AM改性淀粉絮凝剂对胜利油田钻井废水的絮凝能力。结果表明,DTCS-AM改性淀粉絮凝剂的最佳合成条件为:反应温度40℃,时间3 h,引发剂用量4 mmol/L,淀粉与单体质量比1∶2.2;DTCS-AM具有较好的絮凝结构,对胜利油田钻井废水具有较强的絮凝能力,絮凝剂用量为80 mg/L时,其COD去除率大于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硫代氨基甲酸盐 改性淀粉 絮凝剂 接枝共聚
下载PDF
机械活化淀粉反相乳液聚合动力学及机理探讨 被引量:9
9
作者 谢新玲 童张法 +2 位作者 黄祖强 张友全 廖丹葵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2-15,共4页
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研究了经机械活化预处理的玉米淀粉与丙烯酰胺在反相乳液体系中的接枝共聚反应动力学,分别考察了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淀粉乳浓度和乳化剂浓度等对表观聚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实验考察范围内的动力学关系式... 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研究了经机械活化预处理的玉米淀粉与丙烯酰胺在反相乳液体系中的接枝共聚反应动力学,分别考察了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淀粉乳浓度和乳化剂浓度等对表观聚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实验考察范围内的动力学关系式为Rp∞[I]0.84[M]1.12[St]1.07[E]0.54。推导并验证了该反应的表观动力学方程和反应机理,双基终止与单基终止过程同时存在,实验结果与理论推导基本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活化 淀粉 反相乳液 接枝共聚 动力学 聚合速率
下载PDF
抗盐性高吸水性树脂的研制 被引量:7
10
作者 田义龙 付国瑞 张敬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5-27,共3页
本文以淀粉为骨架 ,丙烯酸、丙烯酰胺为接枝单体 ,过硫酸钾为引发剂 ,采用高温快速聚合的方法进行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优配方 ,产品吸水率达到 15 5 0 g/ g ,吸盐率为 95 g/ g。
关键词 抗盐性 高吸水性树脂 研制 淀粉 骨架 丙烯酸 丙烯酰胺 接枝单体 过硫酸钾 引发剂 高温快速聚合 配方
下载PDF
机械活化木薯淀粉丙烯酰胺反相乳液接枝共聚反应 被引量:7
11
作者 谢新玲 童张法 +2 位作者 黄祖强 张友全 廖丹葵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4-37,共4页
淀粉接枝共聚物是一类新型功能性材料。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油水比、淀粉乳浓度和乳化剂用量对机械活化木薯淀粉与丙烯酰胺在反相乳液中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得到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2 h、反应温度55℃、乳化剂... 淀粉接枝共聚物是一类新型功能性材料。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油水比、淀粉乳浓度和乳化剂用量对机械活化木薯淀粉与丙烯酰胺在反相乳液中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得到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2 h、反应温度55℃、乳化剂质量分数4%、淀粉乳浓度8.3%、油水比1∶1,在此实验条件下,单体转化率95.1%,接枝率55.6%和接枝效率73.1%,与原淀粉相比,分别提高了4.2%、9.4%和8.6%。机械活化作用破坏木薯淀粉的结晶区,与丙烯酰胺反应几率增大,有效地提高木薯淀粉的化学反应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淀粉 机械活化 反相乳液 接枝共聚 正交实验
原文传递
非导体表面金属化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建 唐劲 +1 位作者 梁辉 冯胜雷 《电镀与精饰》 CAS 2005年第3期19-23,共5页
介绍了非导体表面金属化技术。阐述了化学镀、直接电镀技术Futuron工艺、化学还原、接枝共聚表面处理新技术,并分析了近年来在非导体金属化方面关键技术的改进和发展;介绍了非导体金属化技术的应用领域,并对金属化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 介绍了非导体表面金属化技术。阐述了化学镀、直接电镀技术Futuron工艺、化学还原、接枝共聚表面处理新技术,并分析了近年来在非导体金属化方面关键技术的改进和发展;介绍了非导体金属化技术的应用领域,并对金属化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金属化 金属化技术 导体表面 电镀技术 化学还原 表面处理 接枝共聚 关键技术 应用领域 化学镀
下载PDF
玉米淀粉接枝丙烯酸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 被引量:7
13
作者 温怀宇 顾正彪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7-69,共3页
研究了在氮气保护的情况下,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用过硫酸铵引发玉米淀粉与丙烯酸接枝共聚制备高吸水性树脂,考察了交联剂用量、淀粉乳浓度、单体中和度(pH)、单体用量、引发剂用量和反应温度对吸水性能的影响,得到如下最... 研究了在氮气保护的情况下,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用过硫酸铵引发玉米淀粉与丙烯酸接枝共聚制备高吸水性树脂,考察了交联剂用量、淀粉乳浓度、单体中和度(pH)、单体用量、引发剂用量和反应温度对吸水性能的影响,得到如下最佳反应条件:淀粉乳浓度为11.76%,单体与淀粉的质量比为2:1,单体中和到pH为6.50,交联剂用量和引发剂用量占淀粉的质量百分数分别为0.83%和2.50%,反应温度为55℃,在该条件下制得吸去离子水高达500倍的吸水性树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丙烯酸 接枝共聚 高吸水性树脂
下载PDF
缓释肥高吸水包膜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雪郦 张芮瑞 周少奇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67-1171,1174,共6页
以玉米淀粉为主要原料,AA/AM为单体,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缓释肥高吸水包膜材料,讨论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AA/AM质量比、AA/淀粉质量比及丙烯酸中和度对材料吸液率、耐热及耐寒性能以及表观和微观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引发剂... 以玉米淀粉为主要原料,AA/AM为单体,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缓释肥高吸水包膜材料,讨论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AA/AM质量比、AA/淀粉质量比及丙烯酸中和度对材料吸液率、耐热及耐寒性能以及表观和微观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引发剂过硫酸铵用量为0.38%,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用量为0.029%,AA/淀粉为4.3/1,单体AA/AM为3.7/1,AA中和度为63%,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3 h时,包膜材料呈现高密度蜂孔状,吸水率达到770.74 g/g,吸自来水率为116.44 g/g,吸盐水率为87.78 g/g。包膜材料具有较好的耐热及耐寒性能,经75℃高温处理48 h后,吸水率为260.90 g/g,吸自来水率为74.18 g/g,吸盐水率为71.84 g/g;经-20℃低温处理48 h后,吸水率为388.82 g/g,吸自来水率为93.80 g/g,吸盐水率为55.54 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吸水包膜材料 玉米淀粉 接枝共聚 吸水率
下载PDF
微波法合成淀粉丙烯酸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新革 刘兴武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66-70,共5页
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微波合成了高吸水性树脂.讨论了微波功率、聚合温度和聚合时间对吸水性能的影响.并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等手段对传统条件下和微波条件下合成的高吸水树脂进行了结构表征的分析... 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微波合成了高吸水性树脂.讨论了微波功率、聚合温度和聚合时间对吸水性能的影响.并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等手段对传统条件下和微波条件下合成的高吸水树脂进行了结构表征的分析.研究发现微波条件下明显耗能降低,反应时间缩短,合成工艺装置简化,且产物吸水性能普遍略高于传统制备工艺,具有良好的科研价值和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辐射 高吸水树脂 接枝共聚 淀粉 吸水性
下载PDF
硅烷偶联剂-PMMA复合接枝包覆绢云母及其改性机理 被引量:4
16
作者 薛茹君 吴玉程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3-36,共4页
通过硅烷偶联剂-PMMA复合接枝聚合在超细绢云母粉体表面接枝上聚合物,得到核壳型PMMA/绢云母。经红外光谱(IR)分析知其改性机理为:硅烷偶联剂KH570与超细绢云母表面的羟基发生化学键合而实现预先接枝不饱和基团;在适当的聚合条件下,粉... 通过硅烷偶联剂-PMMA复合接枝聚合在超细绢云母粉体表面接枝上聚合物,得到核壳型PMMA/绢云母。经红外光谱(IR)分析知其改性机理为:硅烷偶联剂KH570与超细绢云母表面的羟基发生化学键合而实现预先接枝不饱和基团;在适当的聚合条件下,粉体表面的乙烯基与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共聚合,得到核壳型PMMA/绢云母。用热分析(DSC-TG)方法研究了偶联条件及共聚合的条件,得出核壳型PMMA/绢云母的制备条件是:偶联剂浓度7.5%,偶联温度70℃,偶联时间3h;单体用量12.5mL/g,引发剂用量0.015g/mL,温度80℃,时间9h。增加聚合度可以得到绢云母/PMMA复合粉,透射电镜(TEM)观察知绢云母在聚合物中高度分散无团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绢云母 硅烷偶联剂 PMMA 接枝聚合 机理
下载PDF
甘薯淀粉接枝丙烯酸制备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袁静 张春荣 《浙江化工》 CAS 2006年第7期1-3,24,共4页
研究了在氮气保护的情况下,以N,N-′亚甲基双丙稀酰胺(以下称单体)为交联剂,用过硫酸铵引发甘薯淀粉与丙烯酸接枝共聚制备高吸水性树脂,考察了交联剂用量、甘薯淀粉乳浓度、淀粉品种、单体用量、引发剂用量和反应温度对吸水性能的影响,... 研究了在氮气保护的情况下,以N,N-′亚甲基双丙稀酰胺(以下称单体)为交联剂,用过硫酸铵引发甘薯淀粉与丙烯酸接枝共聚制备高吸水性树脂,考察了交联剂用量、甘薯淀粉乳浓度、淀粉品种、单体用量、引发剂用量和反应温度对吸水性能的影响,得到如下最佳反应条件:品种浙薯1号,淀粉乳浓度12%,单体与淀粉的质量比2:1,单体用量和引发剂用量占淀粉的质量百分数分别为0.9%和2.5%,反应温度为55℃,在该条件下制得吸去离子水高达500余倍的吸水性树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品种 丙烯酸 接枝共聚 高吸水性树脂
下载PDF
反相乳液法mSt-g-AM接枝共聚反应的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2
18
作者 谢新玲 童张法 +1 位作者 黄祖强 张友全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67-573,共7页
采用反相乳液法进行淀粉与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反应的机理研究,考察以过硫酸铵引发机械活化淀粉(mSt)与丙烯酰胺(AM)接枝共聚反应速率Rg与引发剂浓度[I]、乳化剂浓度[E]、单体浓度[M]和淀粉浓度[mSt]的关系,推导并验证该反应体系的... 采用反相乳液法进行淀粉与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反应的机理研究,考察以过硫酸铵引发机械活化淀粉(mSt)与丙烯酰胺(AM)接枝共聚反应速率Rg与引发剂浓度[I]、乳化剂浓度[E]、单体浓度[M]和淀粉浓度[mSt]的关系,推导并验证该反应体系的动力学模型及反应机理。结果表明,本实验得出的动力学关系式为:Rg∞[mSt]1.24[I]0.76[M]1.54[E]0.33,与理论推导出的动力学关系式:Rp∞[mSt]0.5~1[I]0.5~1[M]1~1.5[E]0.6基本一致,机械活化淀粉与丙烯酰胺在反相乳液中进行接枝共聚反应符合自由基聚合机理;在聚合过程中,引发剂分解副反应、诱导分解及“笼壁效应”导致引发效率降低,单基终止和双基终止反应同时存在;推导出共聚物消耗单体量与参加反应单体总量的比值(X):1/X=1+K1[M]0.5/[Mst]0.5+K2[Mst]0.5[I]0.5/[M]+K3[I]0.5/[Mst]0.5单体浓度、淀粉乳浓度和引发剂浓度对其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模型 机械活化淀粉 接枝共聚 反相乳液 接枝共聚速率
下载PDF
含氟丙烯酸酯氧化淀粉共聚物的合成及抗油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宏伟 赖秋杰 《造纸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6-69,共4页
以氧化木薯淀粉为主链,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为功能单体,选用过硫酸铵/亚硫酸钠氧化还原体系为引发剂,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为乳化剂,采用乳液聚合法使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与氧化木薯淀粉发生接枝共聚反应,合成淀粉基纸张防油剂,并通过... 以氧化木薯淀粉为主链,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为功能单体,选用过硫酸铵/亚硫酸钠氧化还原体系为引发剂,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为乳化剂,采用乳液聚合法使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与氧化木薯淀粉发生接枝共聚反应,合成淀粉基纸张防油剂,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镜(SEM)对所合成产物进行表征;通过防油等级测试研究了引发剂、乳化剂、功能单体用量等对产物施胶后纸张防油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本研究所合成的产物为氧化木薯淀粉/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接枝共聚物;引发剂、乳化剂及功能单体用量对产物使用效果影响很大,当氧化淀粉的用量固定为10g时,引发剂、乳化剂和功能单体用量分别为0.02g、0.18g和5g时,其产物施胶后纸张防油效果最好,达到8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淀粉 含氟单体 接枝共聚 纸张防油性
下载PDF
Graft co-polymerization of maleic acid and vinyl acetate onto poly(vinylidene fluoride) powder by pre-irradiation technique 被引量:1
20
作者 ZHANG Bowu WEI Rongmao +3 位作者 YU Ming DENG Bo LI Linfang LI Jingye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2期103-108,共6页
Binary monomers of maleic acid and vinyl acetate are grafted onto poly(vinylidene fluoride) (PVDF) powder by pre-irradiation induced graft polymerization technique in emulsion solution. The co-grafting of binary monom... Binary monomers of maleic acid and vinyl acetate are grafted onto poly(vinylidene fluoride) (PVDF) powder by pre-irradiation induced graft polymerization technique in emulsion solution. The co-grafting of binary monomers is successfully proved by FT-IR spectroscopy analysis. The influences of the absorbed dose, reaction temperature, reaction time, total concentration of monomers, and feed ratio of binary monomers on the degree of grafting are investigated. The thermal property of grafted PVDF powder was characterized by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 and thermo-gravimetry analysis (TG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偏二氟乙烯 接枝共聚合 醋酸乙烯酯 碳粉末 马来酸 辐照技术 红外光谱分析 差示扫描量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