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政府的铁路政策 被引量:4
1
作者 骆向韶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6期147-150,共4页
铁路作为近代最具革命性的交通工具 ,在近代中国的命运非同寻常。清政府的路权政策有利于帝国主义利用路权、债权对中国进行侵略 ,因而激化民族矛盾 ,最终成为爆发辛亥革命的导火索。
关键词 铁路政策 社会影响 清朝政府 路权政策 债权 保路运动
下载PDF
甲午之前清政府驻外公使的选用 被引量:3
2
作者 林琼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2期99-103,共5页
:甲午战前 ,清政府奉行的外交体制是一套所谓的“朝贡体制”。近代互派使节的制度开始于 19世纪 6 0年代。这一制度包括使节的级别、任期、奖惩规则等几个方面。对清政府而言 ,一个理想的使才应具有以下素质 :一是“体用悉备”;二是“... :甲午战前 ,清政府奉行的外交体制是一套所谓的“朝贡体制”。近代互派使节的制度开始于 19世纪 6 0年代。这一制度包括使节的级别、任期、奖惩规则等几个方面。对清政府而言 ,一个理想的使才应具有以下素质 :一是“体用悉备”;二是“为守兼优”;三是“有胆有识”;四是“通权达变”。甲午战前的驻外公使中 ,既有怀抱理想而走向世界的先驱者 ,也有庸庸懦懦的庸俗官僚 ,还有遭人议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 甲午战争 清政府 驻外公使 使节选派
下载PDF
中英两属坎巨提 被引量:4
3
作者 纪宗安 李强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53-57,共5页
19世纪中后期,作为清政府的外藩,坎巨提位于帕米尔西南部,并与奇特拉尔、克什米尔毗邻。重要的战略地位使坎巨提在英俄争夺中亚的角逐中难以保持自身的独立。经过错综复杂的斗争,坎巨提最终被确认为中英两属。由于坎巨提与帕米尔密不可... 19世纪中后期,作为清政府的外藩,坎巨提位于帕米尔西南部,并与奇特拉尔、克什米尔毗邻。重要的战略地位使坎巨提在英俄争夺中亚的角逐中难以保持自身的独立。经过错综复杂的斗争,坎巨提最终被确认为中英两属。由于坎巨提与帕米尔密不可分的关系,研究这个问题则有助于澄清近代英俄争夺帕米尔这一历史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争夺 帕米尔 清政府 历史事实 斗争 近代 中亚 过错 克什米尔 角逐
下载PDF
1905~1911年间清朝官员在东南亚的活动 被引量:3
4
作者 余定邦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9-15,53,共8页
1905年以后,清朝政府多次派出官员到东南亚地区考察华侨商务。对此,荷兰殖民者设置重重障碍。清朝政府办实业需要资金,因而提出要保护华侨。而清廷把官员和军舰派到东南亚去“抚慰”华侨的时候,念念不忘要利用一切机会同革命派争夺群众... 1905年以后,清朝政府多次派出官员到东南亚地区考察华侨商务。对此,荷兰殖民者设置重重障碍。清朝政府办实业需要资金,因而提出要保护华侨。而清廷把官员和军舰派到东南亚去“抚慰”华侨的时候,念念不忘要利用一切机会同革命派争夺群众,美其名曰使华侨“不致为邪说所惑”,目的是阻止广大华侨对革命派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朝政府 东南亚 华侨 荷兰
下载PDF
论廓尔喀第三次侵藏战争 被引量:4
5
作者 黄维忠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1期81-86,共6页
廓尔喀第三次入侵我国西藏之事发生在1855-1856年,最终签订了西藏、廓尔喀条约。通过这一不平等条约,廓尔喀取得在我国西藏的治外法权和特殊免税权等各种特权,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国家主权。而且该约在西藏执行近百年(1856-1956),在中、尼... 廓尔喀第三次入侵我国西藏之事发生在1855-1856年,最终签订了西藏、廓尔喀条约。通过这一不平等条约,廓尔喀取得在我国西藏的治外法权和特殊免税权等各种特权,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国家主权。而且该约在西藏执行近百年(1856-1956),在中、尼两国于1956年签订新的条约后才被废除,可谓影响深远。但国内学者的已有研究仍未引起学界足够的重视。文章参考前贤的研究,并利用尼泊尔学者的研究成果,对这一事件的背景、原因、过程及其最终结果进行了梳理,并讨论了英国在其中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廓尔喀 西藏 战争 清廷 英国
下载PDF
清朝政府在南海行使主权和管辖权 被引量:3
6
作者 李金明 《南海学刊》 2015年第3期1-7,共7页
清代南海海域属海南崖州水师营管辖范围。水师营定期从海南岛沿海巡视到西沙群岛海域,充分行使了主权和管辖权。清末,广东官员在处理日本商人非法侵占东沙岛的事件中,广泛收集历史证据,据理力争,严正进行外交交涉,迫使日本归还东沙岛,... 清代南海海域属海南崖州水师营管辖范围。水师营定期从海南岛沿海巡视到西沙群岛海域,充分行使了主权和管辖权。清末,广东官员在处理日本商人非法侵占东沙岛的事件中,广泛收集历史证据,据理力争,严正进行外交交涉,迫使日本归还东沙岛,捍卫了中国的领土主权;此后,又派军舰到西沙群岛巡视,在群岛上勒石命名,悬挂国旗,向国际宣示中国对西沙群岛拥有主权和管辖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朝政府 南海 行使主权 管辖权
下载PDF
论清政府与铜官山矿案交涉 被引量:2
7
作者 张玫 《绥化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61-63,共3页
发生在一个世纪以前的安徽铜官山矿案曾引起了多方关注,其中清政府更是采取了多种措施,以促使矿案的尽早结束,在矿案的交涉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关键词 清政府 铜官山 矿案
下载PDF
太平天国时期江忠源集团主要成员及活动考 被引量:1
8
作者 贾熟村 《湘南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12-16,26,共6页
江忠源集团以江氏家族成员为核心,新宁同乡为骨干,因而被称为"江家军"、"楚勇"。该集团与农民起义为敌,前仆后继,兄死弟继,转战于湖南、湖北、江西、广西、安徽、贵州、直隶等省,因战功而升任高官者达数十人,是一... 江忠源集团以江氏家族成员为核心,新宁同乡为骨干,因而被称为"江家军"、"楚勇"。该集团与农民起义为敌,前仆后继,兄死弟继,转战于湖南、湖北、江西、广西、安徽、贵州、直隶等省,因战功而升任高官者达数十人,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天国 清政府 江忠源 曾国藩
下载PDF
试析清代前期的闽台对渡政策
9
作者 苏惠苹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84-90,共7页
康熙二十二年,清朝政府统一台湾,沿海各省的海禁令逐一解除;康熙二十三年,开厦门港与鹿耳门港对渡。关于厦门与鹿耳门之间的对渡,虽然清朝政府制订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十分严厉和苛刻,但是效果不佳,闽台之间偷渡愈演愈烈。闽台对渡贸易日... 康熙二十二年,清朝政府统一台湾,沿海各省的海禁令逐一解除;康熙二十三年,开厦门港与鹿耳门港对渡。关于厦门与鹿耳门之间的对渡,虽然清朝政府制订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十分严厉和苛刻,但是效果不佳,闽台之间偷渡愈演愈烈。闽台对渡贸易日益发展的现实,使得清朝政府逐渐认识到海洋社会百姓的生计利益,从而调整和修正相关政策。最终,清朝政府取消禁止赴台民人携眷的政策,从这个层面上讲,这也是清朝政府顺应地方民意执政理念的贯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朝政府 闽台对渡 政策调整
下载PDF
论清政府的“以民制夷”政策(1840-1860年)
10
作者 周泉胜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51-56,共6页
"以民制夷"是清政府面对新的中外形势所采用的一种外交手段。鸦片战争后,清朝的一些地方官员利用民意抵制条约,但中央政府在此问题上却游移不定。直至道光末年,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清廷才下定决心用民"制夷"。咸丰初... "以民制夷"是清政府面对新的中外形势所采用的一种外交手段。鸦片战争后,清朝的一些地方官员利用民意抵制条约,但中央政府在此问题上却游移不定。直至道光末年,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清廷才下定决心用民"制夷"。咸丰初年"以民制夷"成为清政府制止"夷人"条约外侵权的强硬手段。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以民制夷"的方式更加激烈:它鼓动民众武力攻击"夷人",自己则借此拒绝推翻列强强加的新的不平等条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40—1860年 清政府 “以民制夷”政策
下载PDF
勃兴与途穷:《南部档案》所见晚清金商办矿研究
11
作者 熊梅 阎钰铃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06-128,共23页
四川省南部县出产金矿,开采以山金为主,有民间散户开淘、厂夫办厂开淘、金商自办矿厂三种开采模式。清代光宣年间,县衙招徕四届金商经办矿务、谋求矿利。金商办矿后,形成了官督商办、商为主导的地方矿业管理体系,与厂夫、民众等人的互... 四川省南部县出产金矿,开采以山金为主,有民间散户开淘、厂夫办厂开淘、金商自办矿厂三种开采模式。清代光宣年间,县衙招徕四届金商经办矿务、谋求矿利。金商办矿后,形成了官督商办、商为主导的地方矿业管理体系,与厂夫、民众等人的互动中演化出了新的基层矿业关系网格。越境者承揽矿采、商人出资办矿准入资格限制的释放,反映出晚清地方办矿的松动。晚清四川办矿进程中,由于官商前期缺乏周密调查、地方政府监管不足、政商隔阂与商民争讼,导致广开利源、振兴矿政的预期效益难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南部县 《南部档案》 金矿 金商
下载PDF
晚清政府关于外国人内地游历政策的特点与评价 被引量:4
12
作者 柴松霞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71-75,共5页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在列强的武力威胁下,清政府被迫签订《天津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开始允许外国人进入中国内地游历。为加强对内地游历外国人管理,清政府相应制定了管理外国人的内地游历政策。从政策本...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在列强的武力威胁下,清政府被迫签订《天津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开始允许外国人进入中国内地游历。为加强对内地游历外国人管理,清政府相应制定了管理外国人的内地游历政策。从政策本身来看,内地游历政策是比较严密的;但就政策的制定过程和完善措施来说,内地游历政策又具有相当大的被动性与滞后性。晚清政府关于来华外国人的内地游历政策,是中国近代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晚清时期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具体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政府 内地游历 政策特点
下载PDF
晚清官方禁毁《野叟曝言》考述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天星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89-93,共5页
1881—1889年是《野叟曝言》快速传播的10年。自1890年始,《野叟曝言》在江浙尤其是在上海屡遭官方禁毁。晚清官方禁毁《野叟曝言》的发起者为江苏布政使黄彭年,他在1890年5月发起的以严禁淫词小说为主要内容的整顿风化运动中,将《野叟... 1881—1889年是《野叟曝言》快速传播的10年。自1890年始,《野叟曝言》在江浙尤其是在上海屡遭官方禁毁。晚清官方禁毁《野叟曝言》的发起者为江苏布政使黄彭年,他在1890年5月发起的以严禁淫词小说为主要内容的整顿风化运动中,将《野叟曝言》列入应禁小说单目,后来江浙尤其是上海官吏多次循例查禁该小说。晚清官方禁毁《野叟曝言》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该小说的出版与传播,这段禁毁历史则可以辨正学界对《野叟曝言》在晚清传播过程的一般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官方 禁毁 《野叟曝言》 黄彭年
下载PDF
晚清“新政”的再思考:以教育改革为中心的讨论 被引量:2
14
作者 郁汉友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6-136,共11页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晚清"新政"被历史学家视为晚清政府收效甚微的最后尝试,但"新政"对于清朝本身和对于近代中国的影响显然有别。"新政"的教育改革中,清政府运用了一系列"技术"来塑造自己一个...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晚清"新政"被历史学家视为晚清政府收效甚微的最后尝试,但"新政"对于清朝本身和对于近代中国的影响显然有别。"新政"的教育改革中,清政府运用了一系列"技术"来塑造自己一个新的形象。本文通过对广东汕头和嘉应的城市案例进行实证研究,证明当时除了社会动员外,政府行为也举足轻重。在"新政"教育改革中,不仅地方的"精英行动主义"获得了更多的控制,各级政府的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通过教育数据的采集,从知县到学部,政府已经建立起一种即便不完美,但也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形象。这正是各级政府一直追求的目标,也为以后的政府建设打下了基础。由于清朝不久后覆灭,这些成就并未得到充分关注。当然,"新政"的教育改革,并不都取得了成功,广东东部地区事例显示,"新政"的教育改革可谓忧喜参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新政” 教育改革 晚清政府
原文传递
直隶总督署廉政文化资源述论 被引量:2
15
作者 曾素梅 马秀娟 《保定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128-132,共5页
直隶总督署是清代直隶总督的办公处所,含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建筑符号、官箴警语、廉政实例等为代表的廉政文化资源题材丰富、形式多样、载体多元,是清代地方衙署廉政文化的典型代表,对目前的廉政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直隶总督署 清代衙署 廉政文化
下载PDF
论清末邮传部的人事管理 被引量:2
16
作者 苏全有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6-122,共7页
从管理学的角度来审视清末中央政府的人事管理,有别于长期以来学界出于政治史的诉求而对该问题的涉及。以邮传部为例,在其所存在的五年多时间里,主要问题有四:一是以丞参为主体的中下层官员群体的膨胀,以至于人浮于事,机构难以简化,在... 从管理学的角度来审视清末中央政府的人事管理,有别于长期以来学界出于政治史的诉求而对该问题的涉及。以邮传部为例,在其所存在的五年多时间里,主要问题有四:一是以丞参为主体的中下层官员群体的膨胀,以至于人浮于事,机构难以简化,在今天看来,定岗问题即精简机构设置是人事管理的关键;二是汲引私人,这与私荐有关;三是内争纷繁,传统的派系区分难以涵盖整个全貌;四是专门人才的借调与考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中央政府 人事管理 邮传部
下载PDF
“城镇自治”与“市民社会”:清末州县城议事会——以《清代南部县衙档案》为中心
17
作者 左平 周城敏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68-84,共17页
为应对日益严重的统治危机,光绪三十四年(1908),清廷倡办地方自治。各省遵照先城镇乡、后府厅州县的顺序筹办地方自治,城镇乡议事会遂全面推行。南部县是四川省较早推行地方自治的州县之一,较好地贯彻了《城镇乡自治章程》,于宣统年间... 为应对日益严重的统治危机,光绪三十四年(1908),清廷倡办地方自治。各省遵照先城镇乡、后府厅州县的顺序筹办地方自治,城镇乡议事会遂全面推行。南部县是四川省较早推行地方自治的州县之一,较好地贯彻了《城镇乡自治章程》,于宣统年间成立一城四镇六乡议事、董事会,对南部县改革和社会治理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基于《清代南部县衙档案》,考察州县城议事会筹办、成立及其运行实态,揭示政治近代化视域下的基层社会民众向市民的转变与现代市政体制的萌芽,加深对清末城镇乡自治的认知和审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议事会 《清代南部县衙档案》 清末
下载PDF
改良维艰:清末南部县医学研究会的架构与运行
18
作者 熊梅 阎钰铃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71-89,共19页
清末,四川南部县医学研究会在新政背景下设立,以改良医学、交流医术为宗旨并接受地方官府管理。南部县医学研究总会、分会层层隶属、架构清晰、成员职责明确。虽为民间自办组织,与旧县医学、卫生局所相较,在队伍专业化、管理科学化、建... 清末,四川南部县医学研究会在新政背景下设立,以改良医学、交流医术为宗旨并接受地方官府管理。南部县医学研究总会、分会层层隶属、架构清晰、成员职责明确。虽为民间自办组织,与旧县医学、卫生局所相较,在队伍专业化、管理科学化、建设实效化等方面皆有不少新气象,尤其是在考验医士、开展医术研讨方面展现出时代进步性。随着影响力的增大,医学研究会的职能范围逐渐外扩,兼调查审理、施种牛痘、征收灯油费等,反映出民间团体越权过界的机巧性。另一方面,从旧体制中脱胎而生的医学研究会存在贪腐弄权、姑息庸医、转嫁经费、发展滞后等弊端,面临缺乏监督、惩治不力、经费不足、动力不强等发展困境,足见内陆腹地偏远县城的医政治理与改良任重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 南部县 医学研究会 《清代南部县衙档案》
下载PDF
晚清政府的人才引进活动探析
19
作者 刘静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118-119,共2页
在阐述晚清政府人才引进的指导思想和人才引进的种类基础上 。
关键词 晚清政府 人才引进 影响 指导思想 “权自我操”管理思想 军事类 矿业类
下载PDF
“朱耷八题”续三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之邨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14-22,共9页
八大山人曾否亲身参予抗清军事活动,言人人殊,向无定论;又其五十岁前之编年史缺环颇夥,空白甚巨,且于清顺治五年左右、康熙十三年前后等重大历史关节点内,盲点、疑点、误点过多,积成朱耷生平谜中之谜。本文首揭朱耷师兄一浊即南昌中洲... 八大山人曾否亲身参予抗清军事活动,言人人殊,向无定论;又其五十岁前之编年史缺环颇夥,空白甚巨,且于清顺治五年左右、康熙十三年前后等重大历史关节点内,盲点、疑点、误点过多,积成朱耷生平谜中之谜。本文首揭朱耷师兄一浊即南昌中洲龚夔一足,龚一足"中洲"家世及其"茶陵"抗清逸史发覆,为深切了解朱耷旧传在进贤介冈灯社与奉新芦田耕香院"竖佛称宗师"廿九年间丛林秘史真相及动向,提供了首个可靠的参照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耷 师兄一浊 龚夔 茶攸抗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