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德治的几个理论问题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建华 陈晚云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163-168,共6页
现代社会管理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其标志是由自上而下的“统治”转变为基于民主、平等的“自治” ,这就决定了现代德治与传统德治的本质差别。现代德治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人治”或“德治” ,而是基于法治的“善治” ,它是一种治国... 现代社会管理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其标志是由自上而下的“统治”转变为基于民主、平等的“自治” ,这就决定了现代德治与传统德治的本质差别。现代德治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人治”或“德治” ,而是基于法治的“善治” ,它是一种治国手段 ,而不是一种政治理想 ;它也不是一种权宜之计 ,而是对现代社会治理模式的理性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治 现代德治 法治 善治
下载PDF
香港“双普选”理念的三重辨正
2
作者 王理万 《港澳研究》 2015年第3期10-23,94,共15页
在香港"双普选"问题上存在三重迷思:将双普选视为重塑认受性的根本措施、民主化的唯一形式,并希望藉由双普选提高特区政府的管治能力。事实上,双普选对于提高特区政府的认受性作用有限,其认受性客观上来源于中央政府通过基本... 在香港"双普选"问题上存在三重迷思:将双普选视为重塑认受性的根本措施、民主化的唯一形式,并希望藉由双普选提高特区政府的管治能力。事实上,双普选对于提高特区政府的认受性作用有限,其认受性客观上来源于中央政府通过基本法的授权,主观上依赖其施政表现。双普选仅是香港民主化的形式之一,应在实现普选的同时促进公民参与精英治理等多元民主形式,强化国家认同意识,协调民主与法治的关系。此外,双普选也不意味着自动实现高效管治,二者在制度目标上存在差异。双普选将会使得香港的政治和管治更为复杂,普选后的行政长官与政府应该致力于超脱政治派别和民粹主义的支配,建立具有自主性的责任型政府,充分发挥"行政主导"的体制优势,制定具有长远性的经济决策和管治方案,形成绩效型和选举型良性互动的政府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普选 认受性 民主化 管治 行政主导
下载PDF
图的好符号星控制数 被引量:1
3
作者 周仲旺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175-178,共4页
引入了图的好符号星控制的概念,求出了欧拉图、完全二部图、完全图和轮图的好符号星控制数,并改进了图的符号星控制数的两个上界.
关键词 符号星控制数 好符号星控制数 好函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