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校道德教育的转向:从“好孩子”到“好公民” 被引量:4
1
作者 袁宗金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3-46,共4页
德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关注儿童主体的发展,但是传统文化对“好孩子”的狂热和迷信最终无法续展“完人”的道德梦想,“好孩子”掩盖、遮蔽了儿童主体,导致了道德教育的标本化、理性化、功利化、一元化的倾向。关注人性的发展,倡导以人为本... 德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关注儿童主体的发展,但是传统文化对“好孩子”的狂热和迷信最终无法续展“完人”的道德梦想,“好孩子”掩盖、遮蔽了儿童主体,导致了道德教育的标本化、理性化、功利化、一元化的倾向。关注人性的发展,倡导以人为本,这是当代德育教育的特征,道德教育应重返主体世界的意义在于找回失落的主体意识,在现实的基点上实现从“好孩子”到“好公民”的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教育 好孩子 好公民
下载PDF
从公民成长的梯次性看公民教育的深层逻辑 被引量:3
2
作者 龙宝新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5-131,共7页
教育学始终在用复合、融合的视角来关注公民的形成,其学科使命就是对各种"公民"素质期待做出"积极响应"。公民的成长符合梯次性规律,做人、处世与做公民是公民形成的三个基本阶段,深度公民教育理应基于"德性... 教育学始终在用复合、融合的视角来关注公民的形成,其学科使命就是对各种"公民"素质期待做出"积极响应"。公民的成长符合梯次性规律,做人、处世与做公民是公民形成的三个基本阶段,深度公民教育理应基于"德性起点论"的逻辑。公民教育的一般线路是:始于以"做人教育"为内核的公民价值底座教育,途经以"处世教育"为主体的公民生活教育,终于以"做好公民教育"为主题的公民使命教育。学校公民教育是公民教育的一种专业化形态,其当代使命是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教育资源,全力助推好公民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性起点论 深度公民教育 学校公民教育 好公民
下载PDF
好人与好公民之间:学校公民教育的限度与教育的审慎之道 被引量:4
3
作者 刘铁芳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2013年第3期122-137,共16页
学校教育乃是个体走向成熟公民的预备,学校公共生活的开启意在以公共空间的开启,启迪学生个体的公共情怀、公共理性,孕育公共理性精神,养成优良的公共生活方式,由此而达成公民人格的历练。但学校公共生活乃是基于教育引导与保护之中的... 学校教育乃是个体走向成熟公民的预备,学校公共生活的开启意在以公共空间的开启,启迪学生个体的公共情怀、公共理性,孕育公共理性精神,养成优良的公共生活方式,由此而达成公民人格的历练。但学校公共生活乃是基于教育引导与保护之中的公共生活,并不同于社会公共生活,学生的成长与理性精神的发育是一个过程,这一过程需要必要的保护,以免成长中的个体在全然暴露于公共生活的过程中因为缺少了必要的自我常识错误空间而导致个体尊严的缺损。在学校公共生活开启的过程中对学生私人性的必要保护,究其实质而言就是保护个体成长的自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人 好公民 规范 自由 私人性 公共性
下载PDF
“好人”与“好公民”:一个政治伦理难题的亚里士多德解 被引量:3
4
作者 黄璇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0-78,共9页
对于好人与好公民能否兼得这个千古政治伦理难题,亚里士多德的解答具有典范意义。他认为,在最理想、最优秀的政体中,好公民与好人都具有同样完满的德性。现实中的公民很难都成为好人,但至少可能成为一个对城邦的美好生活有所贡献的好公... 对于好人与好公民能否兼得这个千古政治伦理难题,亚里士多德的解答具有典范意义。他认为,在最理想、最优秀的政体中,好公民与好人都具有同样完满的德性。现实中的公民很难都成为好人,但至少可能成为一个对城邦的美好生活有所贡献的好公民。然而,在现代政治实践中,亚里士多德的公民德性很有可能变异为绝对主义政权中的臣民服从德性。这种德性要求政治共同体成员对国家权力表示绝对的认同与服从。变异的古典公民德性理论与现代公民的基本权利诉求是相悖的,使得好公民与好人出现悖谬。有必要在现代道德底线意义上重申好人的德性,从而使人们对绝对的国家权力保持怀疑和警惕,避免陷入失去道德信仰的怀疑主义与虚无主义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人 好公民 亚里士多德 公民德性 臣民德性
下载PDF
培育何种公民:近代公民启蒙的理论基础及教育审思
5
作者 翟楠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2期138-149,共12页
近代以来,国家主义和民主主义公民教育理念的引入,在中国教育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受上述两种公民观的影响,近代中国学者在思考培养何种公民的问题上,一类坚持国家本位,主张公民教育是为了培养有国家观念的有用公民;另一类侧重从改造个人... 近代以来,国家主义和民主主义公民教育理念的引入,在中国教育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受上述两种公民观的影响,近代中国学者在思考培养何种公民的问题上,一类坚持国家本位,主张公民教育是为了培养有国家观念的有用公民;另一类侧重从改造个人和社会的角度来塑造公民,认为公民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受过教育的良好公民。在这两种典型的公民教育理念之上,又衍化出了一种“最低限度的公民”概念,试图构建中国式的公民教育。在这些观念的论争背后,隐含着对个人与国家关系的深层关注,这也是公民教育难以回避的问题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用的公民 良好的公民 最低限度的公民 个人与国家
下载PDF
自然的城邦和城邦的自然——亚里士多德政治观中的张力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金林南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36-41,57,共7页
亚里士多德通过目的论路径和自然主义的演进方式塑造了具有内在紧张关系的政治观,这种紧张关系主要表现为:目的论路径展示了城邦超越、自足、理想的自然,而自然主义方式蕴涵着城邦现实性、多样化和变动性特征。好人和好公民之间的不一... 亚里士多德通过目的论路径和自然主义的演进方式塑造了具有内在紧张关系的政治观,这种紧张关系主要表现为:目的论路径展示了城邦超越、自足、理想的自然,而自然主义方式蕴涵着城邦现实性、多样化和变动性特征。好人和好公民之间的不一致是亚氏政治观紧张关系的深层体现,哲学沉思是好人(哲学家)最优良的生活方式,而城邦政治是好公民获得幸福生活的根本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政治观 城邦的自然 自然的城邦 好人 好公民
下载PDF
好人与好公民:教师把学生带到哪里 被引量:1
7
作者 刘良华 《教师教育学报》 2014年第4期1-14,共14页
每个人都面临好人与好公民的冲突,其背后是自然生命与社会实践的冲突。作为教师,要么立足于将学生培养成好人,要么立足于将学生培养成好公民。除此之外,教师可选择的第三条道路是:立足于道法自然的总体思路,坚持好人的教育优先于好公... 每个人都面临好人与好公民的冲突,其背后是自然生命与社会实践的冲突。作为教师,要么立足于将学生培养成好人,要么立足于将学生培养成好公民。除此之外,教师可选择的第三条道路是:立足于道法自然的总体思路,坚持好人的教育优先于好公民的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人 好公民 自然生命 社会实践 道法自然
下载PDF
论“好人”与“好公民”的二律背反——关于苏格拉底之死的政治哲学解读
8
作者 胡君进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2016年第3期73-90,共18页
苏格拉底之死作为古典政治哲学的开端,蕴含着好人与好公民在选择上的冲突。作为自然哲人的苏格拉底想要做一个好人,而作为政治哲人的苏格拉底则试图做一个好公民,这一冲突构成了在选择做好人抑或做好公民问题上的二律背反。柏拉图、亚... 苏格拉底之死作为古典政治哲学的开端,蕴含着好人与好公民在选择上的冲突。作为自然哲人的苏格拉底想要做一个好人,而作为政治哲人的苏格拉底则试图做一个好公民,这一冲突构成了在选择做好人抑或做好公民问题上的二律背反。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黑格尔分别回应了这一认识论形式的二律背反,前两者试图以一种较为乐观的最佳政制思路来寻求好人和好公民的绝对统一,后者则以一种较为悲观的历史理性思路来肯定好人和好公民的最大分离。基于现实主义的考虑,黑格尔的思路无疑更加可取。最佳政制的思路掩盖了好人与好公民的二律背反,是一种绝对主义的设计。现代人的社会生活和希腊人的城邦生活有着质性的不同,这就决定了好人和好公民的绝对统一不仅变得不再可能,也使得古典政治哲学中那种做好公民压倒做好人的逻辑变得不再可欲。总的来看,好人与好公民出现一定限度的分离,是现代人社会生活的本质,成为好人似乎比成为好公民显得更有意义,与此相应,好人教育相对于好公民教育而言也显得更为根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人 好公民 自然哲人 政治哲人 最佳政制
下载PDF
辜鸿铭的“良民”与埃利亚斯的“绅士”——中西文明之代表形象的对比
9
作者 肖飞燕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6期49-57,共9页
辜鸿铭的“良民”根植于“道德主义”,并在儒家“国家宗教”的教化之下,被塑造成充满着仁爱并随心而活的形象;而埃利亚斯的“绅士”则是置身在由于经济发展而越发紧密和不断扩展的人际网络当中,更加敏锐的羞耻感促使“自我强制”的心理... 辜鸿铭的“良民”根植于“道德主义”,并在儒家“国家宗教”的教化之下,被塑造成充满着仁爱并随心而活的形象;而埃利亚斯的“绅士”则是置身在由于经济发展而越发紧密和不断扩展的人际网络当中,更加敏锐的羞耻感促使“自我强制”的心理机制逐步加强而呈现出彬彬有礼的形象。两人立论相左,前者因“爱”而生,缺失理性的维度;后者被“恐惧”所囿,掩盖了“神圣的本能”即仁爱,从而塑造出互为“他者”的形象,但同时也展现出人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两个形象在建构过程中对于情感,对于家庭教育,对于社会视域中个人的强调,也是二者的共通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民 绅士 道德本性 羞耻感
下载PDF
社会建构视角下员工积极追随特质对追随行为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罗瑾琏 闫佳祺 贾建锋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71-979,共9页
基于社会建构视角,通过两个时点对350名员工的配对问卷调查,探讨了勤勉特质、热忱特质和好公民特质对员工追随行为的影响机制,并探析了关系型领导的调节作用以及领导支持感知的中介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发现:勤勉特质、热忱特质和好公民... 基于社会建构视角,通过两个时点对350名员工的配对问卷调查,探讨了勤勉特质、热忱特质和好公民特质对员工追随行为的影响机制,并探析了关系型领导的调节作用以及领导支持感知的中介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发现:勤勉特质、热忱特质和好公民特质正向影响员工追随行为,且三者对于员工追随行为的影响相互独立;关系型领导正向调节勤勉特质、热忱特质和员工追随行为之间的关系;领导支持感知中介了关系型领导对勤勉特质与员工追随行为、热忱特质与员工追随行为关系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勤勉特质 热忱特质 好公民特质 追随行为 关系型领导 领导支持感知
下载PDF
希腊哲学是基督教思想的奠基者 被引量:1
11
作者 杜丽燕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5-51,共7页
如果没有希腊文化,基督教的产生是不可想像的。基督教思想的产生得益于希腊哲学,基督教思想的系统化,同样是希腊哲学征服基督教世界的结果。因此,我们可以说,基督教思想是穿着宗教外衣的希腊哲学。不过,希腊哲学究竟在哪些方面为基督教... 如果没有希腊文化,基督教的产生是不可想像的。基督教思想的产生得益于希腊哲学,基督教思想的系统化,同样是希腊哲学征服基督教世界的结果。因此,我们可以说,基督教思想是穿着宗教外衣的希腊哲学。不过,希腊哲学究竟在哪些方面为基督教做出了贡献,似乎西方哲学并没有明确的定论,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希腊文明与基督教的关系。第一,智者关于好公民的讨论和毕达哥拉斯、苏格拉底、柏拉图对于好人的讨论成为基督教定位人的信仰的重要参数。第二,善的理念为基督教的上帝论提供了道德的形而上学蓝本。第三,毕达哥拉斯和新毕达哥拉斯派以及柏拉图的灵魂不灭与轮回思想,为基督教爱的理论和末世学奠定了理论基础。第四,斯多亚学派的世界主义为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拓清了道路。通过对这四个方面的阐述,作者力求表明,希腊哲学是基督教思想的奠基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腊哲学 基督教 好公民与好人 善的理念 灵魂不灭 世界主义
下载PDF
抗战时期日本在中国西南边疆的思想渗透与社会控制
12
作者 雷娟利 《世界近现代史研究》 2022年第1期210-229,331,共21页
1942年春季始,日本军队沿滇缅公路入侵,相继侵占中国西南边疆的畹町、芒市、龙陵、腾冲等地,占领期为1942年5月至1945年1月。日本在中国西南边疆占领区大肆宣传“泛泰主义”,试图挑拨民族关系,并借此拉拢以土司、山官为代表的边疆各少... 1942年春季始,日本军队沿滇缅公路入侵,相继侵占中国西南边疆的畹町、芒市、龙陵、腾冲等地,占领期为1942年5月至1945年1月。日本在中国西南边疆占领区大肆宣传“泛泰主义”,试图挑拨民族关系,并借此拉拢以土司、山官为代表的边疆各少数民族;不遗余力地进行奴化教育,企图同化边疆青少年;采取反动宣传、制颁“良民证”、鸦片种植与贩售等手段毒化边疆民众。日本对中国西南边疆占领区的思想渗透与社会控制,既有一定的强制性,更以潜移默化性和欺骗性为其主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泰主义” 奴化教育 反动宣传 “良民证” 鸦片 毒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