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葡萄糖毒性、脂肪毒性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被引量:64
1
作者 曾民德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1-82,共2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最常见的原发病为超重、肥胖和2型糖尿病.组织学表现为肝细胞脂肪贮积、小叶内炎症伴气球样变、纤维化或Mallory透明小体时,称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NAFLD 葡萄糖毒性 常见 原发病 NASH 酶检测 气球 核糖 静态性
原文传递
血糖控制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63
2
作者 张建功 程桦 +4 位作者 黎峰 黄秀琼 李芳萍 陈黎红 严励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 观察 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前后胰岛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敏感性变化。 方法  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未达标者 ,检查 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敏感性。以胰岛素耐量试验 (ITT)中KITT表示胰岛素抵抗程度 ;以标准馒头餐试验中 30min内C肽曲线下面... 目的 观察 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前后胰岛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敏感性变化。 方法  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未达标者 ,检查 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敏感性。以胰岛素耐量试验 (ITT)中KITT表示胰岛素抵抗程度 ;以标准馒头餐试验中 30min内C肽曲线下面积 (AUCCP30 )及 1 2 0min内C肽曲线下面积(AUCCP1 2 0 )分别反映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第一时相变化及总量 ;以精氨酸刺激试验中急性C肽反应(ACRARG)反映非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功能。然后控制血糖 ,随访督导 3个月以上 ,复查空腹血糖、餐后血糖、HbA1c并重复上述检测。结果  30例进入研究 ,2 0例完成。研究结束时 ,随血糖控制改善 ,β细胞功能指标AUCCP30 、AUCCP1 2 0 、ACRARG均升高 ,血清空腹胰岛素原 (PI)及与C肽比例下降 ,胰岛素抵抗程度减轻 ,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血糖控制可改善胰岛 β细胞葡萄糖刺激的及非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功能 ,减少PI分泌绝对及相对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葡萄糖毒性 胰岛素抵抗 Β细胞功能
原文传递
糖尿病性认知功能障碍: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被引量:35
3
作者 苏杰英 李宏亮 杨文英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76-479,共4页
糖尿病对脑部结构功能有多方面影响,但糖尿病引发的认知功能障碍却常常被忽视。糖尿病性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十分复杂,其中糖脂毒性、胰岛素抵抗、低血糖及Ca^2+稳态被破坏等可能起重要作用。除糖尿病常规治疗方案外,糖尿病性认... 糖尿病对脑部结构功能有多方面影响,但糖尿病引发的认知功能障碍却常常被忽视。糖尿病性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十分复杂,其中糖脂毒性、胰岛素抵抗、低血糖及Ca^2+稳态被破坏等可能起重要作用。除糖尿病常规治疗方案外,糖尿病性认知功能障碍尚需要探索更加有效的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认知功能障碍 糖毒性 脂毒性
原文传递
糖尿病心肌病 被引量:33
4
作者 杨跃进 王红 宋光远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794-796,共3页
糖尿病独立于冠心病、高血压之外,直接促进心脏结构/功能改变称为糖尿病心肌病(DC),胰岛素作用减弱和高血糖是其主要病因。完善DC的诊断方法可以帮助早期诊断和正确治疗。
关键词 糖尿病心肌病 高胰岛素血症 糖毒性 高脂血症 心功能不全
原文传递
糖尿病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 被引量:16
5
作者 王亚虹 任安 《医学综述》 2011年第6期899-902,共4页
糖尿病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主要表现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目前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甲状腺自身抗体及葡萄糖毒性有关。糖尿病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明显升高,血压升高,左心室功... 糖尿病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主要表现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目前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甲状腺自身抗体及葡萄糖毒性有关。糖尿病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明显升高,血压升高,左心室功能受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增加,糖尿病视网膜增殖性病变及重度非增殖性病变增多。此外,尚可能影响糖尿病患者的胰岛B细胞功能以及认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自身抗体 葡萄糖毒性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发病过程中胰岛炎症的动力学机理 被引量:15
6
作者 雷蕾 林智立 +3 位作者 王琳琳 赵德 王友 李方廷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5期4139-4148,共10页
2型糖尿病是一种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糖脂代谢紊乱造成的慢性炎症可引起机体胰岛损伤,与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是,由代谢紊乱诱发的胰岛炎症如何发展并最终导致胰岛功能不可逆... 2型糖尿病是一种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糖脂代谢紊乱造成的慢性炎症可引起机体胰岛损伤,与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是,由代谢紊乱诱发的胰岛炎症如何发展并最终导致胰岛功能不可逆性损伤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研究,首先选取自发性2型糖尿病GK大鼠和转基因动物IDOL小鼠,建立了胰岛炎症实验模型并对相关炎症因子变化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巨噬细胞与胰岛炎症进程相关.随后建立相应的定量数学模型描述胰岛β细胞和巨噬细胞相互作用,理论模型的结果表明,胰岛β细胞和巨噬细胞之间的正反馈回路可能导致IL-1β的激活过程存在不可逆双稳态和磁滞回线效应,并导致胰岛炎症的不可逆性发展.本研究提出了胰岛炎症过程中动力学机理,希望能够为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和治疗药物的研发提供新的思路和有益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胰岛炎症 糖毒性 脂毒性 巨噬细胞浸润
原文传递
2型糖尿病认知障碍发生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7
作者 陈方 胡朦 +2 位作者 杜贯涛 刘广军 洪浩 《神经药理学报》 2013年第3期27-33,共7页
2型糖尿病是诱发认知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其发病机制除与长期高血糖引起的糖毒性、胆固醇代谢异常密切相关外,还与中枢胰岛素信号转导异常、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HPA)功能亢进有关,而多种生... 2型糖尿病是诱发认知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其发病机制除与长期高血糖引起的糖毒性、胆固醇代谢异常密切相关外,还与中枢胰岛素信号转导异常、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HPA)功能亢进有关,而多种生化指标及细胞信号通路的异常不仅增加β淀粉样蛋白引起的神经毒性作用,诱发神经细胞凋亡,而且可加剧脑微血管病变,破坏血脑屏障的正常生理结构及功能,促进2型糖尿病认知障碍的发生发展。本文就2型糖尿病认知障碍进程中的上述关键因子展开讨论,探讨相关防治策略,为开发2型糖尿病认知障碍的治疗药物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认知障碍 糖毒性 胆固醇代谢 胰岛素信号 Β淀粉样蛋白 血脑屏障
下载PDF
高浓度葡萄糖、脂肪酸和糖皮质激素对PDX-1表达和胰岛素分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肖常青 邓宏明 黄媛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90-592,共3页
SD大鼠胰岛细胞分别在含5.6mmol/L葡萄糖、33 mmol/L葡萄糖、0.6mmol/L软脂酸或20 nmol/L地塞米松培养液中培养3 d,RIA测定基础和葡萄糖刺激后胰岛素分泌量,免疫组化法测定细胞内胰十二指肠同源盒蛋白1(PDX-1)蛋白表达和原位杂交法测... SD大鼠胰岛细胞分别在含5.6mmol/L葡萄糖、33 mmol/L葡萄糖、0.6mmol/L软脂酸或20 nmol/L地塞米松培养液中培养3 d,RIA测定基础和葡萄糖刺激后胰岛素分泌量,免疫组化法测定细胞内胰十二指肠同源盒蛋白1(PDX-1)蛋白表达和原位杂交法测定细胞内PDX-1 mRNA表达。结果显示高浓度葡萄糖、脂肪酸和糖皮质激素对PDX-1蛋白表达和胰岛素分泌均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同源盒蛋白1 胰岛素分泌 胰岛细胞培养 葡萄糖毒性作用 脂毒性作用
原文传递
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HOMA-β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7
9
作者 王全胜 李骏 +4 位作者 刘晓丽 倪卫慧 吴静 邵晓丽 祝保艳 《药物生物技术》 CAS CSCD 2012年第5期419-421,共3页
探讨我院6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不同血糖状态下的胰岛功能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前进行馒头餐糖耐量试验和胰岛素释放试验,选取部分血糖控制好后的患者再次复查空腹血糖和胰岛素,并计算用于评价个体的胰岛β细胞... 探讨我院6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不同血糖状态下的胰岛功能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前进行馒头餐糖耐量试验和胰岛素释放试验,选取部分血糖控制好后的患者再次复查空腹血糖和胰岛素,并计算用于评价个体的胰岛β细胞功能的指标HOMA-β,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将患者分成糖化血红蛋白(HbA1c)﹤10%组和HbA1c≥10%组,了解两组之间的胰岛功能差异。HbA1c≥10%组的患者的HOMA-β、空腹胰岛素(FINS)和2 h胰岛素(2hINS)值低于HbA1C﹤10%组;相关分析提示HOMA-β与空腹血糖(FBG)和HbA1c呈负相关,与FINS和2hINS呈正相关;以HOMA-β为因变量,以其他变量为自变量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HOMA-β与FBG和HbA1c呈负相关,与FINS呈正相关。部分血糖控制后患者的HOMA-β明显较治疗前好转,与高糖毒性有关。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HOMA-β值受损,并与FBG、2hPBG、FINS、2hINS、HbA1c相关;治疗后HOMA-β好转表明高糖毒性存在,提示胰岛素释放试验宜在血糖控制后进行,以避免假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 稳态模型 高糖毒性
原文传递
发病年龄与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酮症的关系 被引量:6
10
作者 闵瑞 徐焱成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21年第2期59-63,共5页
目的探讨发病年龄与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酮症之间的关系,根据年龄特点为临床上对酮症的早期干预治疗提供参考价值。方法选取研究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初诊T2DM患者,一项单中心横断面研究。按发病... 目的探讨发病年龄与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酮症之间的关系,根据年龄特点为临床上对酮症的早期干预治疗提供参考价值。方法选取研究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初诊T2DM患者,一项单中心横断面研究。按发病年龄分为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分析比较一般临床资料,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与酮症发生的关联。结果青年组患者酮症、男性、超重/肥胖、MS所占比例、TyG、BMI、β-HB、TG水平明显高于中年组和老年组,HbA1c、HOMA-IR、MBS、OGTT0h明显高于老年组,HDL-C明显低于中年组和老年组,AUG胰岛素、IRT2h明显低于老年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年龄和HDL-C、AUG胰岛素呈正相关,与BMI、TG、HbA1c、β-HB、HOMA-IR、TyG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老年组相比较,中年组、青年组发生酮症的OR分别为2.584、3.870(P<0.05)。结论发病年龄早可增加初诊T2DM患者酮症的发生风险,临床上需加强对青年起病患者的早期综合干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 2型糖尿病 酮症 糖毒性 脂毒性 胰岛素抵抗
原文传递
干预糖毒性对肥胖大鼠胰岛β、α细胞功能改善的作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何清华 周迎生 +4 位作者 王征 王抒 牟忠卿 黎健 迟家敏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74-377,共4页
目的探讨糖毒性对肥胖大鼠胰岛β、α细胞功能及分子生物学的损害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36只分为4组:(1)正常组:9只,普通饲料喂养。(2)高脂组:9只,高脂饲料喂养。(3)DM对照组:9只,不给予药物干预。(4)糖毒性干预组:9只... 目的探讨糖毒性对肥胖大鼠胰岛β、α细胞功能及分子生物学的损害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36只分为4组:(1)正常组:9只,普通饲料喂养。(2)高脂组:9只,高脂饲料喂养。(3)DM对照组:9只,不给予药物干预。(4)糖毒性干预组:9只,皮下注射超长效甘精胰岛素(5U·kg^-1·d^-1)降低血糖,共4周。所有大鼠在实验结束时,通过免疫组化观察分析胰岛β、α细胞形态学特点,RT-PCR测定胰腺内胰岛素原mRNA表达水平,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胰腺中胰岛素蛋白质含量,胰岛素干预2周和4周后复测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糖毒性干预组,胰岛内β细胞比糖尿病对照组相对量增加(分别为0.38±0.08,0.11±0.05,P〈0.01),β细胞浆内胰岛素水平增加(分别为0.58±0.03,0.34±0.14,P〈0.01),胰岛素原mRNA表达增加(分别为1.52±0.14,1.26±0.14,P〈0.01);Western印迹检测胰岛素蛋白质含量明显升高;胰岛内α细胞相对量减少(分别为0.28±0.15,0.16±0.04,P〈0.01)。结论干预糖毒性4周能显著改善糖尿病大鼠胰岛β、α细胞的病理学变化,部分恢复胰岛细胞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肥胖 胰腺Β细胞 胰腺α细胞 糖毒性
原文传递
高糖高脂致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高血糖动物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周鑫 韩德五 +1 位作者 李素红 郭建红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7期22-27,79,共7页
目的建立饮食诱导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合并高血糖动物模型并观察其特点。方法将64只SD大鼠随机分为2组。正常对照组(用普通饲料饲喂)32只,高糖高脂组(饲以高糖高脂饲料)32只,连续喂养12个月。于实验第3月末、第6月末、第9月末、第1... 目的建立饮食诱导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合并高血糖动物模型并观察其特点。方法将64只SD大鼠随机分为2组。正常对照组(用普通饲料饲喂)32只,高糖高脂组(饲以高糖高脂饲料)32只,连续喂养12个月。于实验第3月末、第6月末、第9月末、第12月末观察动物体重、内脏脂肪重量;比较血液中有关血脂、血糖、炎症介质等方面的生化指标以及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各阶段高糖高脂组大鼠体重、内脏脂肪重量明显增加;血清ALT、FFA、LPS、TNFα、FPG、FINS和HOMA-IR的水平都升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HOMA-β以第六个月出现代偿性增强后进行性衰退。病理组织学显示肝脏发生严重的脂变、脂肪肝进而发生肝炎、纤维化及肝硬化;随时间进展胰岛逐渐萎缩并伴有炎性浸润;脂肪细胞逐渐增大并伴有炎性浸润。结论高糖高脂饮食可建立大鼠NAFLD合并高血糖动物模型,该模型可在NAFLD和相关的糖尿病研究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毒性 脂毒性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葡萄糖毒性对胰岛β细胞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丁静云 梁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第17期197-198,F0003,共3页
慢性高血糖可以损害胰岛β细胞的功能,其作用途径涉及多个方面,目前提出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氧化应激、内质网应激、炎症、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低氧、β细胞去分化等。氧化应激和内质网应激在葡萄糖毒性对β细胞影响中的研究较为透彻,... 慢性高血糖可以损害胰岛β细胞的功能,其作用途径涉及多个方面,目前提出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氧化应激、内质网应激、炎症、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低氧、β细胞去分化等。氧化应激和内质网应激在葡萄糖毒性对β细胞影响中的研究较为透彻,新发现的β细胞去分化在糖尿病的进展中也起到重要作用。葡萄糖毒性与糖尿病的进展息息相关,研究葡萄糖毒性的作用机制对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葡萄糖毒性 分子机制 胰岛Β细胞
下载PDF
β细胞与2型糖尿病 被引量:2
14
作者 向若兰 左瑾 +1 位作者 孟雁 方福德 《生命科学》 CSCD 2004年第3期165-169,共5页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on-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 NIDDM)的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了,通常认为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 IR)和b细胞功能不全是两个主要因素。肥胖是NIDDM的早期诱因,它同时引起IR和b细胞功能不全。...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on-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 NIDDM)的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了,通常认为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 IR)和b细胞功能不全是两个主要因素。肥胖是NIDDM的早期诱因,它同时引起IR和b细胞功能不全。在同样的诱因下,易感人群将很快发展成NIDDM。NIDDM与环境和遗传都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细胞功能不全 脂肪毒性 糖尿病家族史 糖毒性
下载PDF
二甲双胍对糖脂中毒的大鼠胰岛β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煜 李秀钧 +4 位作者 邬云红 童南伟 赵铁耘 李洁 赵桂芝 《华西医学》 CAS 2009年第4期920-922,共3页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对慢性暴露于高糖和高游离脂肪酸的大鼠离体胰岛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大鼠离体胰岛细胞培养于5.5-16.7 mmol/L葡萄糖或5.5 mmol/L软脂酸中48 h,再加入不同浓度二甲双胍(0-5 mg/L)培养24 h。收集各组...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对慢性暴露于高糖和高游离脂肪酸的大鼠离体胰岛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大鼠离体胰岛细胞培养于5.5-16.7 mmol/L葡萄糖或5.5 mmol/L软脂酸中48 h,再加入不同浓度二甲双胍(0-5 mg/L)培养24 h。收集各组胰岛细胞,加入5.5-16.7 mmol/L葡萄糖刺激培养1 h。收集培养液,用放免法测定其基础及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GSIS)水平。结果:低糖组(5.5 mmol/L葡萄糖)用不同浓度二甲双胍(0-5 mg/L)处理后的β细胞基础及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糖(16.7 mmol/L葡萄糖)及高脂(0.5 mmol/L棕榈酸)组β细胞基础胰岛素分泌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GSIS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用2.5-5 mg/L二甲双胍干预后,高糖及高脂组β细胞基础胰岛素分泌较未治疗组明显降低(P〈0.01),GSIS较未治疗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低糖环境下,二甲双胍对β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无明显影响;慢性高糖及高脂可致β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受损;而2.5-5 mg/L二甲双胍能改善糖脂毒性所致β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异常。提示二甲双胍降糖效果除了其外周作用外,可能对糖脂中毒的β细胞具有直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胰岛β细胞 糖毒性 脂毒性
原文传递
Impact of glucotoxicity induced <i>in vivo</i>and <i>in vitro</i>in <i>Psammomys obesus</i>
16
作者 Berdja Sihem Smail Leila +8 位作者 Othmani Kheira Neggazi Samia Hamlat Nadjiba Boumaza Saliha Sahraoui Abdelhamid Kacimi Ghouti Haffaf El Mahdi Benazzoug Yasmina Aouichat Bouguerra Souhila 《Journal of Diabetes Mellitus》 2012年第1期59-71,共13页
Objective: Chronic hyperglycemia characteristic of type diabetes 2 is responsible for the accelerated atherosclerosis with increased cardiovascular risk. In this study, we will propos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a long-... Objective: Chronic hyperglycemia characteristic of type diabetes 2 is responsible for the accelerated atherosclerosis with increased cardiovascular risk. In this study, we will propos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a long-term of glucotoxicity in vivo in Psammomys obesus by addition of sucrose to 30% for 11 months and in vitro study of adventitial fibroblasts in the presence of D-glucose 0.6% for 7 days. Materials and methods: Evaluation of plasma biochemical parameters was carried out at the initial time and at the end of experiment. At autopsy, a morphological study of the aorta was performed after fixation in aqueous Bouin and staining with Masson’s trichrome. The experimental glucotoxicity is induced by incubation of fibroblasts in DMEM enriched with D-glucose at 0.6% for 7 days. The impact of glucotoxicity is assessed in the intracellular compartments through dosage of total nitrite and malondialdehyde, a product of lipid peroxidation, and thanks to a morphological assay after fixation of cells with aqueous bouin and blood staining with May Grünwald Giemsa. The evaluation of cell proliferation is accomplished by cell counting. Collagens I and III of the extracellular compartment are characterized by SDS-PAGE. Results: Animals subjected to sucrose showed hyperglycemia associated with hyperinsulinemia, dyslipidemia, hyperproteinemia, increased CPK and VLDL-LDL and decreased HDL. Histology of aortas revealed endothelial cells hypertrophy, severe disorganization of intima and media. In the presence of glucose, the proliferation of fibroblasts increases very significantly (P = 2.34 × 10-5), the rate of malonaldehyde, nitrite and total density of chains α2 (I) and α1 (I + III) extra-cellular collagens I and III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fter staining, the cells showed hypertrophy, vacuolation of cytoplasm and chromatin condensation with nuclear fragmentation, indicative of apoptosis. Conclusion: The glucotoxicity induced in vivo and in vitro is responsible for major structural and metabolic alterations leading t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ammomys Obesus AORTA Adventitial FIBROBLASTS in Culture DT2 glucotoxicity EXTRACELLULAR Matrix Oxidative Stress
下载PDF
二氮嗪对高糖高脂诱导的胰岛β细胞损害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胡蕴 何珂 +2 位作者 张玲玲 毛晓明 刘好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34-436,共3页
目的探讨二氮嗪对高糖高脂诱导的胰岛β细胞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用二氮嗪处理高糖高脂培养下的RINm5F胰岛细胞系,用MTT法观察细胞增殖情况,用AnnexinⅤ/PI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用葡萄糖刺激并用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胰岛素... 目的探讨二氮嗪对高糖高脂诱导的胰岛β细胞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用二氮嗪处理高糖高脂培养下的RINm5F胰岛细胞系,用MTT法观察细胞增殖情况,用AnnexinⅤ/PI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用葡萄糖刺激并用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胰岛素浓度。结果高糖高脂培养的细胞中加入二氮嗪后与普通高糖高脂组相比增殖活力明显增加,正常对照组、高糖高脂组及二氮嗪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0.23±0.08)%、(1.23±0.18)%及(0.73±0.09)%,二氮嗪组胰岛细胞凋亡率较高糖高脂组下降(P<0.05)。葡萄糖刺激后3组细胞上清液中胰岛素浓度分别为(1.54±0.04)、(1.00±0.21)及(1.41±0.13)μg/L,二氮嗪组胰岛素分泌功能明显升高(P<0.05)。结论二氮嗪对糖脂毒性造成的胰岛β细胞凋亡及胰岛功能衰退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Β细胞 糖毒性 脂毒性 二氮嗪
下载PDF
胰岛β细胞株INS-1和MIN6有关糖毒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威 张丹 +3 位作者 陈颖 曹翠萍 韩玲玲 刘国良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1940-1942,共3页
目的探讨INS-1和MIN6细胞株在有关糖毒性研究的不同表型。方法胰岛素瘤细胞株INS-1和MIN-6分别在含5和25mM糖浓度的无血浆培养基中孵育24h。MTT法测定细胞活性,细胞凋亡通过annexinV-PI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结果 INS-1细胞在高糖... 目的探讨INS-1和MIN6细胞株在有关糖毒性研究的不同表型。方法胰岛素瘤细胞株INS-1和MIN-6分别在含5和25mM糖浓度的无血浆培养基中孵育24h。MTT法测定细胞活性,细胞凋亡通过annexinV-PI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结果 INS-1细胞在高糖条件下细胞活性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死亡率明显增加,而MIN6细胞在高糖环境下细胞活性增加,凋亡率下降,死亡率无明显变化。结论 MIN6细胞比INS-1细胞能耐受更高的糖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Β细胞 INS-1 细胞 MIN6细胞 糖毒性
下载PDF
胰岛β细胞功能紊乱与2型糖尿病以及中药的干预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克柱 刘保林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2年第4期330-334,共5页
胰岛素抵抗和胰岛功能紊乱是2型糖尿病的两个重要病理特征,其中胰岛功能紊乱一直伴随着2型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糖毒性、脂毒性以及高级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在2型糖尿病发展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从胰岛β细胞功能代偿期,胰岛β细胞功... 胰岛素抵抗和胰岛功能紊乱是2型糖尿病的两个重要病理特征,其中胰岛功能紊乱一直伴随着2型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糖毒性、脂毒性以及高级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在2型糖尿病发展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从胰岛β细胞功能代偿期,胰岛β细胞功能轻度失代偿期、胰岛β细胞功能重度失代偿期,演变到胰岛β细胞功能完全失代偿期需要较长的时间。前三期通过中西药物干预可以保护及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从而延缓糖尿病的病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β细胞功能紊乱 2型糖尿病 糖毒性 脂毒性 高级糖基化终末产物
下载PDF
K_(ATP)通道开放剂与β细胞休息学说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娟 邹大进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06年第B04期1-3,共3页
2型糖尿病发病的中心环节为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受损。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及持续的糖毒性可加剧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大量研究表明,KATP通道开放剂(二氮嗪)开放KATP 通道,可强制过度疲劳的β细胞休息,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增加胰... 2型糖尿病发病的中心环节为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受损。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及持续的糖毒性可加剧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大量研究表明,KATP通道开放剂(二氮嗪)开放KATP 通道,可强制过度疲劳的β细胞休息,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增加胰岛内胰岛素含量,恢复了胰岛素的脉冲式分泌,从形态和功能上保护了β细胞。适度的胰岛休息可以减轻β细胞的代谢压力,提高β细胞功能,是值得今后重点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毒性 β细胞休息 KATP通道开放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