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葡萄糖二酸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仇钰莹 方芳 +1 位作者 堵国成 陈坚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81-490,共10页
葡萄糖二酸是一种葡萄糖衍生物,可作为原料制备多种聚合物和生物质新能源,在化工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被认为是"最具价值的生物炼制产品"之一。葡萄糖二酸也具有调控体内激素、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减少癌症病发的作用,它在... 葡萄糖二酸是一种葡萄糖衍生物,可作为原料制备多种聚合物和生物质新能源,在化工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被认为是"最具价值的生物炼制产品"之一。葡萄糖二酸也具有调控体内激素、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减少癌症病发的作用,它在食品和医药领域的关注度和市场需求逐年增加。目前葡萄糖二酸的制备主要依靠化学氧化法生产,用微生物法合成的研究还处于初级探索阶段。本文综述了葡萄糖二酸的在医药、化工等领域的应用前景,阐述了其生产方法及测定手段,并对微生物法生产葡萄糖二酸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二酸 生物合成 测定 大肠杆菌 糖醛酸
原文传递
利用小动物SPECT/CT和^(99m)锝-葡糖二酸评估急性缺血坏死心肌动物
2
作者 宝璐尔 张林 +3 位作者 周晓慧 孟庆姝 占贞贞 范慧敏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7期14-18,I0004,共6页
目的利用99m锝-葡糖二酸(99mTc-Glucarate)和小动物SPECT/CT评估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缺血坏死心肌的位置和范围。方法建立大鼠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手术1 d后尾静脉注射99mTcGlucarate,注射30 min后利用小动物SPECT/CT融合... 目的利用99m锝-葡糖二酸(99mTc-Glucarate)和小动物SPECT/CT评估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缺血坏死心肌的位置和范围。方法建立大鼠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手术1 d后尾静脉注射99mTcGlucarate,注射30 min后利用小动物SPECT/CT融合技术分析99m锝-葡糖二酸标记的心肌组织的位置和范围,并与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TTC)染色法标记的缺血坏死心肌比较。结果小动物SPECT/CT结果显示手术组心肌坏死部位的99m锝-葡糖二酸的放射性摄取率(心肝比值1.90±0.33)明显高于正常组大鼠(P<0.05),利用小动物SPECT/CT融合技术定位的缺血坏死心肌范围和TTC染色法的测量结果呈线性相关(R2=0.964)。结论通过99m锝-葡糖二酸可以特异性地标记急性缺血坏死心肌,利用小动物SPECT/CT融合技术可以无创性地分析急性缺血坏死心肌的位置和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缺血/再灌注损伤 99m锝 葡糖二酸 SPECT/CT
下载PDF
两种双苯并咪唑烷基醇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
3
作者 何耀纲 蒋福华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2期48-53,共6页
分别采用酒石酸、葡萄糖二酸和邻苯二胺为起始原料,在一定浓度盐酸催化下,加热回流,反应物间通过发生分子间缩合反应,直接关环分别得到:1,2-双苯并咪唑-1,2-乙二醇(1,2-Bis-(1H-benzoimidazol-2-yl)-ethane-1,2-diol,H2bzimed)、1,4-双... 分别采用酒石酸、葡萄糖二酸和邻苯二胺为起始原料,在一定浓度盐酸催化下,加热回流,反应物间通过发生分子间缩合反应,直接关环分别得到:1,2-双苯并咪唑-1,2-乙二醇(1,2-Bis-(1H-benzoimidazol-2-yl)-ethane-1,2-diol,H2bzimed)、1,4-双苯并咪唑-1,2,3,4-丁四醇(1,4-Bis-(1H-benzoimidazol-2-yl)-butane-1,2,3,4-tetra-ol,H2bzimbd).利用熔点、红外光谱、元素分析以及核磁共振氢谱表征手段确定了上述两种产物的结构;并尝试了不同的反应温度、时间及盐酸浓度对目标物产率的影响,从而确定了此类物质分子间缩合反应生成双苯并咪唑类化合物的最佳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石酸 葡萄糖二酸 邻苯二胺 双苯并咪唑 合成 表征
下载PDF
葡萄糖二酸钙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4
作者 詹明 余晶波 杨军 《现代实用医学》 2018年第4期433-435,564,共4页
目的研究葡萄糖二酸钙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的治疗作用,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DN大鼠模型,分别为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DN加安慰剂组(STZ+安慰剂组)和STZ诱导的DN加2%葡萄糖二酸钙治疗组(STZ+药物组),并设正常对照组,治疗8周后,检... 目的研究葡萄糖二酸钙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的治疗作用,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DN大鼠模型,分别为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DN加安慰剂组(STZ+安慰剂组)和STZ诱导的DN加2%葡萄糖二酸钙治疗组(STZ+药物组),并设正常对照组,治疗8周后,检测两实验组的血生化和尿蛋白指标。制备肾脏石蜡标本并行免疫组化染色,比较两组肾小球、肾小管损伤评分差异及肌醇加氧酶表达水平,并采用透射电镜定量观察肾小管细胞线粒体的断裂情况。结果 STZ+药物组血肌酐、血尿素氮和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均显著低于STZ+安慰剂组(均P<0.05);STZ+药物组的肾小球损伤评分和肾小管损伤评分均显著低于STZ+安慰剂组(均P<0.05),且肾小管损伤的减轻程度更大;STZ+药物组含线粒体断裂肾小管细胞百分比低于STZ+安慰剂组(P<0.05)。正常对照组的肌醇加氧酶表达水平很低,而STZ+安慰剂组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在STZ+药物组中肌醇加氧酶表达水平较STZ+安慰剂组降低。结论葡萄糖二酸钙可有效改善DN大鼠的肾功能和尿蛋白水平以及肾脏病理损伤程度,其机制可能通过修复肾小管细胞的异常线粒体形态,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肾小管 葡萄糖二酸钙 线粒体
下载PDF
^(99)Tc^m-葡萄糖二酸亲肿瘤显像剂的动物实验
5
作者 蒋宁一 樊孝廉 +4 位作者 张曙 刘幸光 陈少雄 于生民 巴格拉 《同位素》 CAS 1999年第3期174-176,共3页
选用99 Tcm 葡萄糖二酸(99 Tcm glucarate,简称99 Tcm glu)作为肿瘤阳性示踪剂,对肺腺癌小鼠模型进行动物实验。以主要组织器官的放射性摄取百分比及 T/ N T 作为统计指标并常规静态及延时... 选用99 Tcm 葡萄糖二酸(99 Tcm glucarate,简称99 Tcm glu)作为肿瘤阳性示踪剂,对肺腺癌小鼠模型进行动物实验。以主要组织器官的放射性摄取百分比及 T/ N T 作为统计指标并常规静态及延时显像观察。结果表明肿瘤组织对99 Tcm glu 有较好的摄取,延时 6 h 肿瘤摄取量达到最高。表明99 Tcm glu具有作为亲肿瘤显像剂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二酸 肺癌 小鼠模型 亲肿瘤显像剂 锝99
下载PDF
Efficiently coupled glucose oxidation for high-value D-glucaric acid with ultradurable hydrogen via Mn(III)in acidic solution 被引量:1
6
作者 Junhua Li Yi Jiang +6 位作者 Xu Zhang Yidan Huo Fanglin Du Yongxiao Tuo Zhiyan Guo Dawei Chen Shenghua Chen 《Nano Research》 SCIE EI CSCD 2023年第8期10748-10755,共8页
The electrooxidation of the alcohol and aldehyde molecules instead of water coupled with H2 production has been proven to be effective for producing high-value fine chemicals under alkaline conditions.It is also notew... The electrooxidation of the alcohol and aldehyde molecules instead of water coupled with H2 production has been proven to be effective for producing high-value fine chemicals under alkaline conditions.It is also noteworthy that under acidic conditions,the stability of non-noble metal water oxidation catalysts remains a great challenge due to the lattice oxygen mechanism.Hence,we coupled the biomass-derived glucose oxidation for high-value D-glucaric acid(GRA)with ultra-durable hydrogen in acid solution over a Yb-MnO_(2)catalyst.The Mn^(3+)regulated by Yb atoms doped in MnO_(2)can effectively optimize the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processes of the alcohol and aldehyde group and improve the intrinsic activity but cannot for H2O.The catalyst exhibited extremely high activity and stability after 50 h for glucose oxidation,inhibiting the lattice oxygen process and MnO4−formation,while the activity was quickly lost within 0.5 h for water oxidation.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calculations further demonstrated that glucose oxidation reaction proceeds preferentially due to the oxidation of aldehyde group with lower adsorption-free energy(−0.4 eV)than water(ΔG>0 eV),avoiding the lattice oxygen mechanism.This work suggests that biomass-derived glucose oxidation not only provides a cost-effective approach for high-value chemicals,but also shows an extremely potential as an alternative to acidic 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OER)for ultradurable H2 prod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idic water oxidation lattice oxygen mechanism(LOM) non-noble metal catalyst stability D-glucaric acid(GRA)
原文传递
Identif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 glucaric acid biosensor in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7
作者 Ruifang Su Shiyun Li +1 位作者 Yunying Zhao Yu Deng 《Systems Microbiology and Biomanufacturing》 2022年第4期623-633,共11页
Metabolic biosensors are increasingly used in metabolic engineering and synthetic biology.In this study,using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as a model system,we developed a methodology to identify promoter elements that a... Metabolic biosensors are increasingly used in metabolic engineering and synthetic biology.In this study,using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as a model system,we developed a methodology to identify promoter elements that are responsive to glucaric acid.Through transcriptome analysis,it was found that multiple genes were upregulated when cells were exposed to high concentrations of glucaric acid.From the promoters of these candidate genes,the YCR012W promoter(PYCR012W)was observed to specifically respond to glucaric acid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To gain further insight into the binding site of glucaric acid-responsive activators,we truncated the promoter and revealed that the-564 to-464 bp regions of PYCR012W was essential for glucaric acid-responsive expression.To investigate the glucaric acid-responsive transcription factors,we predicted the transcription factor binding sites in the-564 to-464 bp region of PYCR012W and found that two transcription factors,Ash1p and Cbf1p,might be linked to glucaric acid responses.The strategies used in this study outline a method for the identif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etabolic biosens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ucaric acid BIOSENSOR Transcriptome analysis Transcription factor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原文传递
红茶菌菌种主要代谢产物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2
8
作者 吴薇 盖宝川 籍保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47-151,共5页
本文介绍了红茶菌中几种主要代谢产物的生成特性,不同菌种及其不同组合所产生的代谢产物的种类和数量都各不相同。结果表明,菌种A22具有很强的代谢葡萄糖生成酸的能力,它可以产生大量的D-葡萄糖二酸1,4内酯,它是红茶菌中的主要功能因子... 本文介绍了红茶菌中几种主要代谢产物的生成特性,不同菌种及其不同组合所产生的代谢产物的种类和数量都各不相同。结果表明,菌种A22具有很强的代谢葡萄糖生成酸的能力,它可以产生大量的D-葡萄糖二酸1,4内酯,它是红茶菌中的主要功能因子,另外,A22还可产生较多的其它有益成分,如葡萄糖酸、葡萄糖醛酸和葡萄糖二酸等,而乙酸的含量适中。因此,该菌种是生产具有解毒、抗癌作用的红茶菌功能性饮料的理想菌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茶菌 代谢 D-葡萄糖二酸1 4内酯
下载PDF
龙眼果肉发酵红茶菌饮料 被引量:11
9
作者 宋清鹏 胡卓炎 +2 位作者 赵雷 周沫霖 余小林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16-221,共6页
以龙眼果肉和茶糖水为原料,探讨了发酵温度、初始可溶性固形物和接种量等因素对龙眼果肉红茶菌发酵的影响,并以总酸、D-葡糖糖二酸1,4-内酯和D-葡萄糖二酸为响应值,利用响应面设计进行工艺优化,得出佳的发酵条件为:温度29.6℃,初始TSS为... 以龙眼果肉和茶糖水为原料,探讨了发酵温度、初始可溶性固形物和接种量等因素对龙眼果肉红茶菌发酵的影响,并以总酸、D-葡糖糖二酸1,4-内酯和D-葡萄糖二酸为响应值,利用响应面设计进行工艺优化,得出佳的发酵条件为:温度29.6℃,初始TSS为14.7°Brix,接种量为14.1%,发酵时间6 d,所得发酵液总酸含量为26.87 g/L,D-葡糖糖二酸1,4-内酯为5.51 g/L,D-葡萄糖二酸为18.01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茶菌 龙眼 总酸 D-葡糖糖二酸1 4-内酯 D-葡萄糖二酸
下载PDF
红茶菌中D-葡萄糖二酸1,4内酯的气相色谱检测法 被引量:9
10
作者 吴薇 籍保平 +1 位作者 田文礼 杨志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68-169,共2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D-葡萄糖二酸1,4内酯的气相色谱检测法,该检测方法与有关文献介绍的其它检测方法相比较,具有灵敏度高、前处理简便、测定速度快、成本低、适用面广等优点。同时,对红茶菌样品的检测结果为解释红茶菌饮料的解毒、抗癌...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D-葡萄糖二酸1,4内酯的气相色谱检测法,该检测方法与有关文献介绍的其它检测方法相比较,具有灵敏度高、前处理简便、测定速度快、成本低、适用面广等优点。同时,对红茶菌样品的检测结果为解释红茶菌饮料的解毒、抗癌作用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茶菌 D-葡萄糖二酸1 4内酯 气相色谱检测法
下载PDF
葡萄糖二酸的生物炼制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余作龙 苗江月 +4 位作者 曹飞 周佳栋 朱璇 王月霞 韦萍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502-2508,2535,共8页
葡萄糖二酸是含有多羟基的二元酸,广泛来源于葡萄糖基物质,可用于可降解聚合物、药物和食品等产品的制备。本文介绍了硝酸氧化、TEMPO氧化等化学法和生物法制备葡萄糖二酸的原理和方法,并综述了其在抗癌及显像剂药物、聚合物等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 葡萄糖二酸 葡萄糖 制备 应用
下载PDF
酿酒酵母肌醇转运蛋白突变体的构建及其在葡萄糖二酸合成中的应用
12
作者 左方雨 赵运英 邓禹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429-4450,共22页
【背景】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自身具有高亲和力的肌醇转运蛋白Itr1,前期构建的酿酒酵母工程菌在合成葡萄糖二酸时可通过Itr1蛋白对外源肌醇进行转运。但肌醇会诱导Itr1蛋白的降解,因此对外源肌醇的低转运效率限制了葡萄... 【背景】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自身具有高亲和力的肌醇转运蛋白Itr1,前期构建的酿酒酵母工程菌在合成葡萄糖二酸时可通过Itr1蛋白对外源肌醇进行转运。但肌醇会诱导Itr1蛋白的降解,因此对外源肌醇的低转运效率限制了葡萄糖二酸产量的进一步提高。【目的】研究肌醇转运蛋白Itr1的N端和C端潜在的泛素化位点-赖氨酸残基突变对该蛋白降解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这些突变体对酿酒酵母细胞摄取胞外肌醇的能力和葡萄糖二酸生物合成的影响。【方法】使用融合PCR方法将不同基因元件进行融合,得到用于基因组整合的片段。再通过同源重组在酿酒酵母基因组上整合这些片段,分别构建含Itr1突变体、含Itr1和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融合蛋白的工程菌。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确定融合蛋白的膜定位情况,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检测葡萄糖二酸的合成情况,转录组测序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胞内基因转录水平的变化。【结果】发现了C端突变对Itr1蛋白降解具有明显的弱化作用,在发酵条件下,N端突变菌株中Itr1蛋白膜定位完整的细胞比例在短期内也有所增加。摇瓶发酵过程中N端突变菌株的葡萄糖二酸产量和菌体生物量较对照菌株都明显提高。进一步发现N端突变菌株中基因ino1、inm1被上调,pis1的表达被下调,提高了胞内肌醇的积累并促进了肌醇流向葡萄糖二酸合成的代谢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发酵条件优化,葡萄糖二酸产量达到3.30 g/L,较对照菌株提高了95.3%。【结论】本研究确定了C端突变对肌醇转运蛋白Itr1降解的弱化作用,并发现N端突变可以促进葡萄糖二酸产量的提高,为深入研究肌醇利用及进一步提高葡萄糖二酸产量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 葡萄糖二酸 肌醇 肌醇转运蛋白 荧光定位
原文传递
高效合成葡萄糖二酸酿酒酵母工程菌的构建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杰 赵运英 邓禹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05-718,共14页
葡萄糖二酸是天然存在的一种重要二元酸,其在医疗保健和化工工业等领域具有很高的实际应用价值,因此被称为“最具价值的生物炼制产品之一”。以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为底盘微生物,文中考察了过量表达肌醇转运蛋白Itr1、... 葡萄糖二酸是天然存在的一种重要二元酸,其在医疗保健和化工工业等领域具有很高的实际应用价值,因此被称为“最具价值的生物炼制产品之一”。以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为底盘微生物,文中考察了过量表达肌醇转运蛋白Itr1、融合表达肌醇加氧酶和葡萄糖醛酸脱氢酶以及弱化表达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基因ZWF1三种策略对葡萄糖二酸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过量表达肌醇转运蛋白Itr1使葡萄糖二酸产量在摇瓶发酵条件下较出发菌株Bga-3提高了26%;MIOX4-Udh融合蛋白的表达使葡萄糖二酸的产量较Bga-3菌株提高了40%;在此基础上,弱化表达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基因ZWF1后,葡萄糖二酸的产量达5.5 g/L,较相同发酵条件下Bga-3菌株提高了60%。在5 L发酵罐中,该菌株葡萄糖二酸的最高产量达10.85 g/L,较Bga-3菌株提高了80%。由此可见,上述代谢改造策略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葡萄糖二酸的途径效率和产量,为通过代谢工程方法在酿酒酵母中合成其他化合物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 葡萄糖二酸 肌醇转运蛋白 融合表达 代谢改造
原文传递
代谢工程改造酿酒酵母合成葡萄糖二酸 被引量:3
14
作者 巩旭 刘叶 +2 位作者 王毳 李江华 康振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8-236,共9页
葡萄糖二酸是一种高附加值的有机酸,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和化工领域。为获得生产葡萄糖二酸的微生物细胞工厂,通过共表达小鼠来源的肌醇加氧酶(MIOX)及恶臭假单胞菌来源的醛酸脱氢酶(Udh),在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CEN.PK2-1... 葡萄糖二酸是一种高附加值的有机酸,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和化工领域。为获得生产葡萄糖二酸的微生物细胞工厂,通过共表达小鼠来源的肌醇加氧酶(MIOX)及恶臭假单胞菌来源的醛酸脱氢酶(Udh),在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CEN.PK2-1C中构建了葡萄糖二酸合成途径,产量为(28.28±3.15)mg/L。在此基础上,通过调控前体肌醇的合成途径,发现肌醇-1-磷酸合成酶(INO1)是葡萄糖二酸合成途径的限速酶,过量表达INO1,葡萄糖二酸产量达到(107.51±10.87)mg/L,提高了2.8倍。进一步弱化竞争支路中磷酸果糖激酶(PFK1)的表达,最终葡萄糖二酸的产量达到(230.22±10.75)mg/L,为进一步获得高产葡萄糖二酸细胞工厂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二酸 肌醇-1-磷酸合成酶 磷酸果糖激酶 酿酒酵母 代谢工程
原文传递
^(99m)TcN-GLA的制备及其生物分布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俊波 王学斌 于恺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30-232,共3页
将99mTcO- 4与浓HCl和NaN3在沸水浴的条件下制备99mTcNCl- 4中间体 ,然后与配体葡萄糖二酸 (GLA)发生交换反应得到放化纯度大于 90 %的99mTcN GLA配合物 .小鼠体内生物分布结果显示 :99mTcN GLA与99mTc GLA有明显不同的生物分布 ,特别是... 将99mTcO- 4与浓HCl和NaN3在沸水浴的条件下制备99mTcNCl- 4中间体 ,然后与配体葡萄糖二酸 (GLA)发生交换反应得到放化纯度大于 90 %的99mTcN GLA配合物 .小鼠体内生物分布结果显示 :99mTcN GLA与99mTc GLA有明显不同的生物分布 ,特别是99mTcN GLA的肺摄取及滞留均较好 ,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肺显像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锝-99m 葡萄糖二酸 锝氮核 放射性药物 生物分布 制备 肺显像剂 急性心肌梗塞
下载PDF
代谢工程改造毕赤酵母生产葡萄糖二酸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叶 巩旭 +3 位作者 康振 堵国成 陈坚 华兆哲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55-961,共7页
葡萄糖二酸是一种具有重要生物功能的有机酸,为了实现微生物合成葡萄糖二酸的高效生产,异源表达来源于小鼠基因组的MIOX基因及Pseudomonas putida KT2440的udh基因,在毕赤酵母中构建葡萄糖二酸合成途径,实现了葡萄糖二酸的生成。通过在... 葡萄糖二酸是一种具有重要生物功能的有机酸,为了实现微生物合成葡萄糖二酸的高效生产,异源表达来源于小鼠基因组的MIOX基因及Pseudomonas putida KT2440的udh基因,在毕赤酵母中构建葡萄糖二酸合成途径,实现了葡萄糖二酸的生成。通过在摇瓶水平进行优化,确定了最适碳源为葡萄糖(初始质量浓度60 g/L最优),最适初始pH为5.5,最优接种龄为24 h,最适接种体积分数为25%,重组毕赤酵母生成的葡萄糖二酸产量从最初的(566.36±16.98) mg/L提高至(967.60±3.90) mg/L。在此基础上,重组毕赤酵母在3 L发酵罐中放大培养,葡萄糖二酸的产量达到了(2.60±0.04)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二酸 毕赤酵母 代谢工程 发酵优化
下载PDF
代谢改造酿酒酵母生产葡萄糖二酸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娜 林卢奇 +2 位作者 毛银 赵运英 邓禹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5-21,共7页
以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为底盘微生物,通过表达来源于拟南芥的肌醇加氧酶基因miox4和来源于丁香假单胞菌的糖醛酸脱氢酶基因udh,在酿酒酵母细胞中构建葡萄糖二酸的生物合成途径。通过将拟南芥miox4基因和丁香假单胞菌udh... 以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为底盘微生物,通过表达来源于拟南芥的肌醇加氧酶基因miox4和来源于丁香假单胞菌的糖醛酸脱氢酶基因udh,在酿酒酵母细胞中构建葡萄糖二酸的生物合成途径。通过将拟南芥miox4基因和丁香假单胞菌udh基因整合到酿酒酵母基因组中的delta位点上,葡萄糖二酸产量高达3. 80 g/L,是目前报道的酿酒酵母细胞中葡萄糖二酸的最高产量。这种方法可以广泛用于酿酒酵母细胞的代谢工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 葡萄糖二酸 delta位点整合 代谢工程
下载PDF
反相离子对液相色谱测定葡萄糖化学氧化过程中的6种有机酸 被引量:2
18
作者 朱璇 余作龙 +3 位作者 周佳栋 姚琴 曹飞 韦萍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0-24,共5页
建立了反相离子对液相色谱同时测定葡萄糖氧化产物:葡萄糖醛酸、葡萄糖酸、乙醇酸、乙酸、葡萄糖二酸及酒石酸含量的方法。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10 mmol/L K2HPO4-10 mmol/L四丁基硫酸氢铵(pH 7.2)... 建立了反相离子对液相色谱同时测定葡萄糖氧化产物:葡萄糖醛酸、葡萄糖酸、乙醇酸、乙酸、葡萄糖二酸及酒石酸含量的方法。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10 mmol/L K2HPO4-10 mmol/L四丁基硫酸氢铵(pH 7.2):甲醇(95:5,V/V),检测波长210 nm,流速0.7 mL/min,进样量20μL。6种有机酸在线性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为92.7%~107.0%;RSD(n=5)为0.9%~6.3%。20 min内即可将6种物质分开。对葡萄糖化学氧化过程检测表明,HNO3氧化法反应剧烈,除了生成葡萄糖酸、葡萄糖醛酸和葡萄糖二酸外,还生成碳-碳键断裂的副产物如酒石酸、乙醇酸等,而TEMPO法反应较为温和,并未发生碳-碳键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对液相色谱 葡萄糖氧化 有机酸 葡萄糖二酸
原文传递
代谢工程改造黑曲霉生产葡萄糖二酸 被引量:1
19
作者 郭宇飞 闫荣媚 +2 位作者 张小茹 曹威 刘浩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27-237,共11页
葡萄糖二酸是葡萄糖的一种二元羧酸衍生物,是重要的平台化合物,被应用于医药、化工等领域。本研究以黑曲霉为底盘细胞,通过表达来自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 KT2440的糖醛酸脱氢酶基因ppudh,成功在黑曲霉中实现了葡萄糖二酸的合... 葡萄糖二酸是葡萄糖的一种二元羧酸衍生物,是重要的平台化合物,被应用于医药、化工等领域。本研究以黑曲霉为底盘细胞,通过表达来自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 KT2440的糖醛酸脱氢酶基因ppudh,成功在黑曲霉中实现了葡萄糖二酸的合成,产量为18.74 mg/L;在此基础上通过共过表达黑曲霉自身来源的肌醇加氧酶(anmioxA)和肌醇-1-磷酸合酶(aninoA)、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288C来源的羧酸转运蛋白(scJEN1),强化了合成通路和外泌途径,将产量提高至102.10 mg/L;通过表达来自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 subsp.cremoris MG1363的NADH氧化酶(llnox),建立NAD~+辅因子循环系统,使产量进一步提高至115.65 mg/L;利用RNA干扰技术对竞争支路中的关键酶磷酸果糖激酶(pfkA)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zwf)进行弱化表达,葡萄糖二酸最终的产量达到313.65 mg/L。本研究为微生物高效生产葡萄糖二酸和下游相关产品生产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二酸 黑曲霉 辅因子循环系统 RNA干扰
下载PDF
HPLC法测定益母草中的5个己糖二酸和1个丁糖二酸类化合物
20
作者 汪竹琴 李钰洁 +3 位作者 章弘扬 张敏 王月荣 胡坪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57-963,共7页
目的:建立测定益母草中5个己糖二酸和1个丁糖二酸类化合物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条件为Agilent Poroshell 120 EC-C_(18)色谱柱(100 mm×4.6 mm,2.7μm),以0.1%甲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30℃,检测波长280 nm... 目的:建立测定益母草中5个己糖二酸和1个丁糖二酸类化合物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条件为Agilent Poroshell 120 EC-C_(18)色谱柱(100 mm×4.6 mm,2.7μm),以0.1%甲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30℃,检测波长280 nm,流速0.8 mL·min^(-1)。结果:2-丁香酰基己糖二酸、2-阿魏酰基己糖二酸、2,4-二丁香酰基己糖二酸、3,4-二丁香酰基己糖二酸、2-丁香酰基苹果酸和2-阿魏酰基-4-丁香酰基己糖二酸等6个成分在各自的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5.4%~100.1%,回收率的RSD≤3.9%,在30批不同产地的益母草药材中的平均含量为0.0278%~0.2353%,总含量为0.5248%~1.459%。结论:己糖二酸类成分是益母草中不容忽视的大类化学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母草 己糖二酸 丁糖二酸 高效液相色谱 定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