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球瘤32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房惠琼 丁彦青 +1 位作者 杨克非 李启明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10年第4期253-256,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球瘤(GT)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血管球瘤的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结果血管球瘤好发于甲下,疼痛明显;组织学上瘤细胞呈规则的圆形,胞质淡嗜伊红色,细胞境界清晰,核圆形、居中,瘤细胞巢... 目的探讨血管球瘤(GT)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血管球瘤的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结果血管球瘤好发于甲下,疼痛明显;组织学上瘤细胞呈规则的圆形,胞质淡嗜伊红色,细胞境界清晰,核圆形、居中,瘤细胞巢间可见丰富的薄壁血管,间质含丰富的神经纤维和肥大细胞。免疫组化示vimentin、SMA和HHF-35(+),S-100和CD34(-)。结论血管球瘤多属于良性肿瘤,来源于血管球变异的平滑肌,结合其临床症状、好发部位、组织病理学特点和免疫组化标记可做出准确诊断。恶性血管球瘤要慎诊断,而疼痛可能与神经纤维、肥大细胞之间相互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球瘤 免疫组化 肥大细胞 神经纤维
下载PDF
Experimental Study on Heterograft of Glomus Cells of Carotid Body for Hemiparkinsonian Rats 被引量:2
2
作者 CAO Xuebing(曹学兵) +3 位作者 SUN Shenggang(孙圣刚) TONG E'tang(童萼塘)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02年第2期129-131,共3页
Summary: To observe the effects of heterograft of glomus cells of carotid body on hemiparkinsonian rat models, rats with unilateral 6-hydroxydopamine (6-OHDA)-induced lesions of the right dopaminergic neurons of subs... Summary: To observe the effects of heterograft of glomus cells of carotid body on hemiparkinsonian rat models, rats with unilateral 6-hydroxydopamine (6-OHDA)-induced lesions of the right dopaminergic neurons of substantia nigra received intrastriatal glomus cells heterograft. Apomorphine-induced rotation was monitored for 30 min at various time points after grafting. The striata were cut and examined for dopamine content by HPLC and for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of tyrosine hydroxylase positive neurons (TH +) at the end of the experimen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pomorphine-induced rotational behavior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for 12 weeks and the dopamine contents were significantly elevated after grafting (P<0.01), and TH + cells survived better. The present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intrastriatal heterograft of glomus cells within carotid body in rats with 6-OHDA-elicited lesions could reduce apomorphine-induced rotational behavior and elevate the dopamine contents and numbers of TH + cell surviving within striatum, and can serve as a new and effective alternative for Parkinson dis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otid body glomus cell heterograft Parkinson disease
下载PDF
颈动脉体球细胞块移植治疗帕金森病大鼠行为学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曹学兵 陈吉相 +1 位作者 孙圣刚 童萼塘 《中国康复》 2000年第4期193-195,共3页
探讨帕金森病 (PD)大鼠颈动脉体球细胞块移植后其行为学的变化。采用 6 -羟多巴胺 (6 - OHDA)损毁大鼠一侧黑质细胞制成 PD样大鼠模型 ,在右侧纹状体内分别移植入胚胎黑质和自、异体颈动脉体球细胞块 ,在移植后 2、 4、 8和 12周记录阿... 探讨帕金森病 (PD)大鼠颈动脉体球细胞块移植后其行为学的变化。采用 6 -羟多巴胺 (6 - OHDA)损毁大鼠一侧黑质细胞制成 PD样大鼠模型 ,在右侧纹状体内分别移植入胚胎黑质和自、异体颈动脉体球细胞块 ,在移植后 2、 4、 8和 12周记录阿朴吗啡诱发大鼠的旋转行为 ,同步分析存活酪氨酸羟化酶 (TH)阳性细胞数目。结果 :在 12周时与胚胎中脑组织移植组比较 ,自、异体颈动脉体球细胞移植组大鼠旋转行为改善更为明显 ,存活 TH+细胞显著增多 (分别 P<0 .0 5 ) ,但自、异体颈动脉体球细胞移植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提示 :颈动脉体球细胞块移植后 PD大鼠行为学显著改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体球细胞块移植 帕金森病 大鼠
下载PDF
长时间低氧对大鼠颈动脉体培养细胞的细胞内pH和膜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何淑舫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25-230,共6页
本文的目的是研究长时间低氧对离体培养的大鼠颈动脉体球细胞(glomuscell)的影响。对实验组Sprague-Dawley(SD)大鼠,首先将其置于模拟5000m高度低氧环境的低压舱中饲养7—10d,然后麻醉动物,... 本文的目的是研究长时间低氧对离体培养的大鼠颈动脉体球细胞(glomuscell)的影响。对实验组Sprague-Dawley(SD)大鼠,首先将其置于模拟5000m高度低氧环境的低压舱中饲养7—10d,然后麻醉动物,取出颈动脉体,将其分离成单个细胞和细胞群体(clusters)。这些细胞在低氧条件(11%O2,5%CO2,84%N2)下培养2—3d。取自正常SD大鼠的颈动脉体细胞被分为两组,分别将其培养在常氧(21%O2,5%CO2,74%N2)或低氧环境中。球细胞的细胞内pH(pHi)和膜电位(MP)分别用H+选择性微电极和常规微电极同时测量。结果表明:长时间低氧降低球细胞的pHi,增加MP,其变化程度远远大于急性低氧的影响,而且当将细胞置于常氧中测量时其值不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内PH 膜电位 低氧 颈动脉体
下载PDF
大鼠颈动脉体球细胞缺氧时膜电位变化与球细胞大小的关系 被引量:1
5
作者 庞雷 董力 +1 位作者 王燕凌 苗智慧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06-109,共4页
用细胞内记录法测定了85个分离培养的大鼠颈动脉体球细胞的膜电位,并由显微照相法记录球细胞的形态进而以测微器测量球细胞的直径。由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造成缺氧(PO2,1.3-8.0kPa)。不同直径的球细胞对... 用细胞内记录法测定了85个分离培养的大鼠颈动脉体球细胞的膜电位,并由显微照相法记录球细胞的形态进而以测微器测量球细胞的直径。由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造成缺氧(PO2,1.3-8.0kPa)。不同直径的球细胞对缺氧有两种不同反应:直径为8.04±1.09μm的球细胞对缺氧的反应均为去极化,直径为14.38±4.21μm的球细胞对缺氧反应为超极化。因此似可认为,球细胞存在功能不同的亚型。缺氧程度不同对球细胞膜电位的改变也有一定影响,缺氧程度严重可使小型球细胞的去极化程度增加,但缺氧程度的高低不能改变两型球细胞对缺氧反应的固有型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体 球细胞 细胞直径 缺氧 病理
下载PDF
低氧对大鼠颈动脉体培养细胞膜电位及输入阻抗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何淑舫 王利华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83-90,共8页
本文采用离体培养的大鼠颈动脉体主细胞(glomus cell)的细胞群体和单细胞的标本,观察了不同程度的低氧对细胞膜电位(MP)和输入阻抗(Ri)的影响。在常氧(20%O_2,5%CO_2,75%N_2)条件下培养的细胞(常氧细胞)暴露在常氧中测得的MP和Ri值... 本文采用离体培养的大鼠颈动脉体主细胞(glomus cell)的细胞群体和单细胞的标本,观察了不同程度的低氧对细胞膜电位(MP)和输入阻抗(Ri)的影响。在常氧(20%O_2,5%CO_2,75%N_2)条件下培养的细胞(常氧细胞)暴露在常氧中测得的MP和Ri值为对照值。当常氧细胞暴露在低氧(10%O_2,5%CO_2,85%N_2)时,MP幅度有的增加(超极化),有的减少(去极化),MP值增加和减少的细胞数各占细胞总数的百分比大体相同,当暴露在100%N_2中时,MP增加的细胞百分数明显高于MP减少的细胞百分数。在低氧条件下培养的细胞(低氧细胞),暴露在常氧中测得的MP和Ri值与对照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别,但是,当低氧细胞暴露在低氧中时MP和Ri的值均明显增加(MP:P<0.01,Ri:P<0.05)。结果提示:颈动脉体的glomus细胞可能在感受pO_2变化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体 细胞培养 膜电位 低氧
下载PDF
颈动脉体球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大鼠的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曹学兵 孙圣刚 +1 位作者 王涛 童萼塘 《中国康复》 2003年第4期204-206,共3页
目的 :探讨颈动脉体球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 (PD)大鼠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 6 羟多巴胺 (6 OH DA)损毁制备偏侧PD大鼠模型 ,于损毁侧立体定向植入自体颈动脉体球细胞块 ,分别对移植后 2和 8周的纹状体组织切片行多巴胺 1受体 (D1R)m... 目的 :探讨颈动脉体球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 (PD)大鼠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 6 羟多巴胺 (6 OH DA)损毁制备偏侧PD大鼠模型 ,于损毁侧立体定向植入自体颈动脉体球细胞块 ,分别对移植后 2和 8周的纹状体组织切片行多巴胺 1受体 (D1R)mRNA(D1)、多巴胺 2受体 (D2 R)mRNA(D2 )、和Nurr相关因子 1(Nurr1)mRNA(Nurr1)的原位杂交分析。结果 :6 OHDA损毁侧纹状体内Nurr1和D1表达显著降低 ,D2 表达增高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 ;移植后Nurr1仅在移植物内呈高表达 ,而D1表达无明显改变 ,D2 表达则逐渐降低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结论 :移植物内Nurr1表达和D1、D2 表达的变化是颈动脉体球细胞移植治疗的分子调控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体 球细胞 移植 帕金森病 大鼠 基因表达
下载PDF
Dynamic Expression of bFGF and TGFβ2 in Glomus Cell Grafts of Carotid Body in Rat Model of Parkinson Disease
8
作者 曹学兵 孙圣刚 +2 位作者 刘洪涛 童萼塘 夏穗生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03年第4期380-382,395,共4页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in the expression of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F) and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 2 (TGFβ2) in glomus cell grafts of carotid body in the rat model of 6 hydroxydopamine induce...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in the expression of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F) and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 2 (TGFβ2) in glomus cell grafts of carotid body in the rat model of 6 hydroxydopamine induced Parkinson disease,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of bFGF and TGFβ2 in the sections of striate body was done on the 2nd, 4th and 12th week after transplant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on the 2nd week after transplantation, bFGF annd TGFβ2 were not detectable in the glumous cell grafts. On the 4th week after graft, bFGF and TGFβ2 immunoreactivity was increased within the grafts and at the graft host interface but was restricted only to astrocytes. In the striatum surrounding the graft, bFGF was expressed persistently, while TGFβ2 showed transient expression. It was suggested that the transient expression of TGFβ2 was likely due more to the trauma imposed by the graft procedure than to an intrinsic. The deficiency in astrocytic bFGF early after graft may be responsible for the poor survival of grafted glomus cells of carotid bod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 2 graft glomus cell carotid body
下载PDF
帕金森病大鼠颈动脉体球细胞块移植治疗的实验观察
9
作者 曹学兵 孙圣刚 +3 位作者 王涛 刘昌勤 梅元武 徐岩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18-321,共4页
为评估颈动脉体球细胞块移植治疗帕金森病 (PD)的疗效。采用立体定位注射 6 -羟多巴胺 (6 - OHDA)制备偏侧 PD大鼠模型 ,右侧纹状体内分别移植入自、异体颈动脉体和胚鼠中脑组织块 ,移植后 2、 4、 8和 12周记录阿朴吗啡诱发大鼠的旋转... 为评估颈动脉体球细胞块移植治疗帕金森病 (PD)的疗效。采用立体定位注射 6 -羟多巴胺 (6 - OHDA)制备偏侧 PD大鼠模型 ,右侧纹状体内分别移植入自、异体颈动脉体和胚鼠中脑组织块 ,移植后 2、 4、 8和 12周记录阿朴吗啡诱发大鼠的旋转行为 ,测定移植区谷氨酸 (Glu)、甘氨酸 (Gly)、天门冬氨酸 (Asp)、γ-氨基丁酸 (GABA)和多巴胺 (DA)的含量改变。结果发现 :与对照组比较 ,PD大鼠阿朴吗啡诱发的旋转行为明显改善达 12周之久 ,DA水平升高显著 (P<0 .0 1)且以自体颈动脉体移植组最佳 ;自体颈动脉体移植组纹状体内 Glu和 GABA含量显著降低 (P<0 .0 1)。结果表明 :脑内移植颈动脉体球细胞块可明显改善 PD大鼠药物诱发的旋转行为 ,提高纹状体内 DA含量并降低Glu和 GABA含量 ,是一种有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大鼠 颈动脉体 球细胞块 移植 治疗 实验观察
下载PDF
乙酰胆碱介导缺氧所致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兴奋传递(英文)
10
作者 高建新 张敏 《中国神经科学杂志》 CSCD 2000年第4期320-325,共6页
哺乳动物缺氧主要通过颈动脉体 (CB)化学感受性反射导致肺通气量增加 ,但感受器细胞释放何种神经递质介导兴奋性化学传递仍存在争议。本工作利用鼠离体灌流颈动脉体 -窦神经标本及鼠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细胞 ( 型细胞 ,球型细胞 )与岩神... 哺乳动物缺氧主要通过颈动脉体 (CB)化学感受性反射导致肺通气量增加 ,但感受器细胞释放何种神经递质介导兴奋性化学传递仍存在争议。本工作利用鼠离体灌流颈动脉体 -窦神经标本及鼠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细胞 ( 型细胞 ,球型细胞 )与岩神经节细胞 (PNs)共培养建立的功能性化学突触模型 ,研究了乙酰胆碱 (ACh)在介导缺氧刺激 CB化学感受器兴奋传递中的作用。结果发现胆碱能 N受体 (n ACh R)阻断剂mecamylamine和 hexamethonium抑制离体颈动脉体 -窦神经标本细胞自发放电及缺氧诱发电位。穿孔膜片(perforated- patch)钳记录证明 mecamylamine(2 μmol/L)能部分地抑制共培养 PNs自发性突触后电位和缺氧诱发的去极化。应用乙酰胆碱酯酶 (ACh E)抑制剂毒扁豆碱 (eserine,1 0 0 μmol/L)加强缺氧诱发的 PNs去极化活动。提示鼠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及传入神经节细胞都表达 n ACh R,缺氧时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细胞可通过释放 A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感受器 兴奋传递 乙酰胆碱 缺氧 颈动脉体
下载PDF
颈动脉体球细胞移植对帕金森病大鼠神经递质和行为的影响
11
作者 曹学兵 孙圣刚 +2 位作者 王涛 徐岩 童萼塘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56-359,共4页
目的 探讨颈动脉体球细胞移植对帕金森病 (PD)大鼠神经递质和行为的影响。方法 采用立体定位注射 6 羟多巴胺 (6 OHDA)制备偏侧PD大鼠模型 ,右侧纹状体内分别移植入自、异体颈动脉体和胚鼠中脑组织块 ,移植后 2、4、8和 1 2周进行阶... 目的 探讨颈动脉体球细胞移植对帕金森病 (PD)大鼠神经递质和行为的影响。方法 采用立体定位注射 6 羟多巴胺 (6 OHDA)制备偏侧PD大鼠模型 ,右侧纹状体内分别移植入自、异体颈动脉体和胚鼠中脑组织块 ,移植后 2、4、8和 1 2周进行阶梯实验和阿朴吗啡诱发大鼠的旋转实验 ,测定移植区多巴胺 (DA)的含量改变。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PD大鼠摄食行为和阿朴吗啡诱发的旋转行为明显改善达 1 2周之久 ,DA水平升高显著 (P <0 .0 1 )且以自体颈动脉体移植组最佳。结论 脑内移植颈动脉体球细胞可明显改善PD大鼠的神经行为缺损 ,提高纹状体内DA含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体 球细胞移植 帕金森病 大鼠 神经递质 神经行为
原文传递
缺氧对游离的颈动脉体球细胞和细胞簇内球细胞的不同效应
12
作者 庄甲举 庞雷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4期351-354,共4页
用细胞内记录法测定了201个培养的大鼠颈动脉体球细胞的膜电位及输入电阻。在连二硫酸钠(Na2S2O4)造成缺氧(Po2,1.3-8.0kPa)条件下,细胞簇内球细胞与游离球细胞对缺氧的反应不同。82%以上的细胞簇内球... 用细胞内记录法测定了201个培养的大鼠颈动脉体球细胞的膜电位及输入电阻。在连二硫酸钠(Na2S2O4)造成缺氧(Po2,1.3-8.0kPa)条件下,细胞簇内球细胞与游离球细胞对缺氧的反应不同。82%以上的细胞簇内球细胞发生去极化和输入电阻降低,而60%的游离球细胞产生超极化和输入电阻增加。细胞簇内球细胞与游离球细胞反应不同的主要原因可能取决于支持细胞存在与否。细胞簇内球细胞常被支持细胞的突起所包绕,而游离的球细胞则无支持细胞的包绕。也可能存在不同功能的球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体 球细胞 缺氧 膜电位
下载PDF
甲下鳞状细胞癌误诊为甲下血管球瘤1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柳宏 郑秀芬 +3 位作者 何仁亮 薛汝增 杨磊 郑雯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56-958,共3页
患者女,62岁,右拇指红斑、疼痛2年。皮肤科情况:指甲由中段至远端有一红色的纵裂、畸形,伴远端甲板溶解,无溃疡或渗出,无结痂、疣状外观和局限性角化过度;有压痛,活动无受限。冷敏感试验(+)、Love试验(+)、Hildreth征(+);典型的临床三联... 患者女,62岁,右拇指红斑、疼痛2年。皮肤科情况:指甲由中段至远端有一红色的纵裂、畸形,伴远端甲板溶解,无溃疡或渗出,无结痂、疣状外观和局限性角化过度;有压痛,活动无受限。冷敏感试验(+)、Love试验(+)、Hildreth征(+);典型的临床三联征:局部压痛、剧烈疼痛和冷敏感,Love试验(+),高度提示是甲下血管球瘤。术前皮肤镜显示背景呈粉红色,有裂片状出血,直径约为3 mm。手术切除病理提示:大小不一的鳞状上皮团块,少量细胞异型,侵犯真皮。诊断:甲下鳞状细胞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镜 血管球瘤 甲下鳞状细胞癌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与人颈静脉球体瘤中微血管密度、肿瘤增殖的关系 被引量:1
14
作者 盛宏申 高杰 +3 位作者 黄德亮 韩东一 武文明 杨伟炎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1期72-75,共4页
目的研究颈静脉球体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分析它们与肿瘤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33例颈静脉球体瘤的临床资料,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目的研究颈静脉球体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分析它们与肿瘤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33例颈静脉球体瘤的临床资料,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增殖细胞核抗原标记指数(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labelling index,PCNA LI)及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结果33例颈静脉球体瘤中VEGF表达阳性27例(81.8%),阳性细胞主要为主细胞,部分血管内皮细胞也有表达。VEGF表达阳性者MVD、PCNA LI均较阴性者高(t=2.101,2.406,P<0.05),VEGF表达与MVD、PCNA LI及肿瘤临床生长率呈正相关(r=0.460,0.659,0.545,P<0.05),与肿瘤大小无关。结论VEGF表达与MVD及PCNA LI呈正相关,可能以旁分泌或自分泌的方式在颈静脉球体瘤的血管形成及细胞增殖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静脉球体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增殖细胞核抗原 微血管密度
下载PDF
阿朴吗啡对颈动脉体球细胞帕金森病大鼠纹状体移植区C-FOS和JUN-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曹学兵 孙圣刚 +3 位作者 王涛 李红戈 曹非 童萼塘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2年第2期65-68,共4页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 (PD)大鼠颈动脉体球细胞移植治疗后多巴胺细胞的功能状况。方法 :采用 6 -羟多巴胺损毁制备 PD大鼠模型 ,腹腔注射阿朴吗啡 2 h后诱导移植后 12周纹状体组织内 c- fos和 Jun- B的表达 ,分析其分布和阳性细胞数目。结...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 (PD)大鼠颈动脉体球细胞移植治疗后多巴胺细胞的功能状况。方法 :采用 6 -羟多巴胺损毁制备 PD大鼠模型 ,腹腔注射阿朴吗啡 2 h后诱导移植后 12周纹状体组织内 c- fos和 Jun- B的表达 ,分析其分布和阳性细胞数目。结果 :移植后 12周 ,移植物内和与宿主接触面 c- fos表达增高 ,而 Jun- B的表达没有变化。结论 :移植物内和与宿主接触面 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朴吗啡 纹状体移植区 移植 C-FOS jun-B 球细胞 大鼠 帕金森病
下载PDF
一种永生化的大鼠颈动脉血管球细胞系的生化特性(英文)
16
作者 周光斗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8期789-794,共6页
目的神经干细胞存帕金森病的治疗中有十分巨大的潜在价值,然而,神经干细胞含有多种神经细胞成分,目前选择性分离纯化其中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尚不完全成熟。在这里我们报告一种来自颈动脉体的克隆细胞系。方法我们用逆转录病毒转导SV40 T... 目的神经干细胞存帕金森病的治疗中有十分巨大的潜在价值,然而,神经干细胞含有多种神经细胞成分,目前选择性分离纯化其中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尚不完全成熟。在这里我们报告一种来自颈动脉体的克隆细胞系。方法我们用逆转录病毒转导SV40 T抗原和Cre/lox P到大鼠颈动脉血管球细胞使其永生化,然后这些原癌基因被腺病毒转导的Cre重组酶切除。结果克隆的血管球细胞表达高水平的酪氨酸羟化酶免疫反应性物质并且选择性地释放多巴胺。这些克隆细胞几乎不表达多巴胺转运体(DAT)而且抵抗多巴胺和MPTP介导的神经毒性。结论克隆的血管球细胞可能为帕金森病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生化的 血管球细胞系 神经生化 帕金森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