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外培养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受损后的激活与反应性胶质化 被引量:4
1
作者 叶诸榕 李立新 朱建辉 《神经科学》 SCIE CAS 1996年第4期170-175,共6页
用鼠脑星形胶质细胞(AS)原代培养技术建立体外AS机械性损伤模型。以c—Foxs、bFGF、PCNA、GFAP—mRNA、GFAP和Myosin作为观察指标研究反应性星形胶质化的形成机制。结果显示:1.c—Fos蛋白... 用鼠脑星形胶质细胞(AS)原代培养技术建立体外AS机械性损伤模型。以c—Foxs、bFGF、PCNA、GFAP—mRNA、GFAP和Myosin作为观察指标研究反应性星形胶质化的形成机制。结果显示:1.c—Fos蛋白于损伤后45min即有阳性表达,伤后2h消失;2.损伤后2h,损伤边缘的AS开始表达bFGF,12h达高峰,2d后表达强度开始回落;3.损伤边缘的部分AS于损伤后2h开始表达PCNA,伤后1d,PCNA阳性的AS沿损伤边缘呈列兵式整齐排列,2d后PCNA阳性的AS分布于损伤周围区域;4.损伤后4h,损伤边缘的AS开始表达Myosin,并逐渐增加,而且朝向损伤区胞浆突起的阳性表达强于背向损伤区的突起;5.损伤边缘的AS于损伤后6h开始表达GFAP—mRNA,1d达高峰,2d开始回落,3d则只在少数AS中可检出GFAP—mRNA;6.损伤后1d,GFAP表达明显增强,胞体肥大并向损伤区伸出粗大突起,2dGFAP达高峰,3d肥大AS的胞体和突起覆盖损伤区;7.在体外AS机械性损伤模型上,在没有神经元和其它复杂因素影响的条件下,AS对损伤的主要反应是胞体的肥大、突起的粗大,并能独立形成反应性星形胶质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培养 反应性 星形胶质化 星状胶质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