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04篇文章
< 1 2 10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第二次冰川编目的中国冰川现状 被引量:270
1
作者 刘时银 姚晓军 +5 位作者 郭万钦 许君利 上官冬辉 魏俊锋 鲍伟佳 吴立宗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16,共14页
以2004年之后的Landsat TM/ETM+和ASTER遥感影像为基础,参考第一次中国冰川目录及其他文献资料,经过影像校正、自动解译、野外考察、人工修订、交互检查和成果审定等技术环节,完成占全国冰川总面积85.5%的现状冰川编目,确定中国目前共... 以2004年之后的Landsat TM/ETM+和ASTER遥感影像为基础,参考第一次中国冰川目录及其他文献资料,经过影像校正、自动解译、野外考察、人工修订、交互检查和成果审定等技术环节,完成占全国冰川总面积85.5%的现状冰川编目,确定中国目前共有冰川48571条,总面积约5.18×10^4km^2,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0.54%,冰川储量约4.3-4.7×10^3km^3。中国冰川数量和面积分别以面积〈0.5 km^2的冰川和面积介于1.0-50.0 km^2的冰川为主,面积最大的冰川是音苏盖提冰川(359.05 km^2)。中国西部14座山系(高原)均有冰川分布,其中昆仑山冰川数量最多,其次是天山、念青唐古拉山、喜马拉雅山和喀喇昆仑山,这5座山系冰川数量占全国冰川总数量的72.3%;冰川面积和冰储量位列前3位的山系分别为昆仑山、念青唐古拉山和天山,尽管喀喇昆仑山冰川数量和面积均小于喜马拉雅山,但前者冰储量高于后者。从冰川海拔分布来看,海拔4500-6500 m之间是冰川集中发育区域,约占全国冰川总面积的4/5以上。冰川资源在各流域分布差异显著,东亚内流区(5Y)是中国冰川分布数量最多、面积最大的一级流域,约占全国冰川总量的2/5以上;黄河流域(5J)是冰川数量最少、规模最小的一级流域,仅有冰川164条,面积126.72 km^2。新疆和西藏的冰川面积和冰储量约占全国冰川总面积的9/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川 编目 面积 分布 中国
原文传递
青藏高原末次冰期最盛时的冰川与环境 被引量:93
2
作者 施雅风 郑本兴 姚檀栋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97-113,共17页
在16~32kaBP的末次冰期最盛时,青藏高原较现代降温7℃左右,降水为现代的30%~70%。极地型冰川广泛分布,高原内部平衡线较现代下降值减至500~300m以内,高原东部、南缘及西缘可能以亚极地型冰川为主,并有小... 在16~32kaBP的末次冰期最盛时,青藏高原较现代降温7℃左右,降水为现代的30%~70%。极地型冰川广泛分布,高原内部平衡线较现代下降值减至500~300m以内,高原东部、南缘及西缘可能以亚极地型冰川为主,并有小部分温冰川,平衡线下降800m以至1000~1200m。初步统计,包括周围高山在内冰川面积在35×104km2左右,为现代冰川的7.5倍,冰储量相当于全球海平面变化24.2cm。其时,多年冻土分布范围亦大为发展,面积达220×104km2。海拔较低处季风降水量影响强烈的湖泊出现低水位或接近于干枯,海拔较高处季风影响微弱的高原中西部湖泊呈现低于间冰段、高于冰后期的次高水位,湖水含盐量普遍增加,柴达木出现多层石盐沉积。荒漠草原扩大,占领了高原大部分地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次冰期 冰川 平衡线 湖泊 多年冻土 青藏高原
下载PDF
近50年来祁连山冰川变化——基于中国第一、二次冰川编目数据 被引量:85
3
作者 孙美平 刘时银 +2 位作者 姚晓军 郭万钦 许君利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402-1414,共13页
基于修订后的祁连山区第一次冰川编目(1956-1983年)和最新发布的第二次冰川编目数据(2005-2010年),对祁连山区冰川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祁连山区现有冰川2684条,面积1597.81±70.30 km^2,冰储量约84.48 km^3。其中,甘肃... 基于修订后的祁连山区第一次冰川编目(1956-1983年)和最新发布的第二次冰川编目数据(2005-2010年),对祁连山区冰川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祁连山区现有冰川2684条,面积1597.81±70.30 km^2,冰储量约84.48 km^3。其中,甘肃省和青海省各有冰川1492条和1192条,面积分别为760.96 km^2和836.85 km^2。②祁连山区冰川数量和面积分别以面积〈1.0 km^2的冰川和面积介于1~5 km^2的冰川为主;冰川平均中值面积海拔为4972.7 m,并自东向西由4483.8 m逐渐上升为5234.1 m。③疏勒河流域冰川面积和冰储量最大,占祁连山冰川总量的31.91%和35.11%;其次是哈尔腾河流域,巴音郭勒河流域冰川面积最小,为2.20 km^2;黑河流域是祁连山区冰川平均面积最小的四级流域,冰川平均面积仅0.21 km^2。④近50年间祁连山冰川面积和冰储量分别减少420.81 km^2(-20.88%)和21.63 km^3(-20.26%)。面积〈1.0 km^2的冰川急剧萎缩是该区冰川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海拔4000 m以下山区冰川已完全消失,海拔4350~5100 m区间冰川面积减少量占冰川面积总损失的84.24%。冰川数量和面积在各个朝向均呈减少态势,其中朝北冰川面积减少最多,朝东冰川面积减少最快,而西北朝向冰川变化最为缓慢。⑤祁连山冰川变化呈现明显的经度地带性分异,东段冰川退缩较快,中西段冰川面积减少较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川 编目 冰储量 气候变化 祁连山
原文传递
纳木错流域近30年来湖泊—冰川变化对气候的响应 被引量:81
4
作者 吴艳红 朱立平 +1 位作者 叶庆华 王立本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01-311,共11页
利用1970航测地形图和1991、2000年两期卫星影像数据,人工建立数字高程模型(DEM),解译不同时期的湖泊、冰川边界,在GIS技术支持下采用图谱的方法,定量分析了湖泊、冰川的面积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自1970 ̄2000年期间,纳木错湖面面积从194... 利用1970航测地形图和1991、2000年两期卫星影像数据,人工建立数字高程模型(DEM),解译不同时期的湖泊、冰川边界,在GIS技术支持下采用图谱的方法,定量分析了湖泊、冰川的面积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自1970 ̄2000年期间,纳木错湖面面积从1941.64km2增加到1979.79km2,增加的速率为1.27km2/a;流域内冰川的面积从167.62km2减少到141.88km2,退缩速率为0.86km2/a。其中,湖面面积在1991 ̄2000年的增加速率为1.76km2/a,明显大于其在1970 ̄1991年的1.03km2/a;而冰川面积在1991 ̄2000年的退缩速率为0.97km2/a,明显大于其在1970 ̄1991年的0.80km2/a。对比该流域前后两个时期的气温、降水和蒸发变化,发现升温幅度的增加是冰川加速退缩的根本原因,而湖面的加速扩张主要受冰川的加剧退缩及其引起的融水增加影响,但与区域降水量略微增加和蒸发量显著减少也具有密切联系。区域降水增加和蒸发减少及其与湖面扩张之间的内在联系仍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纳木错 湖泊 冰川 遥感
下载PDF
Estimation on the response of glaciers in China to the global warming in the 21st century 被引量:76
5
作者 SHI Yafeng & LIU Shiyin Laboratory of Ice Core and Cold Regions Environment, Cold and Arid Regions Env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Lanzhou 730000, China Cold and Arid Regions Env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Lanzhou 730000, China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0年第7期668-672,共5页
Glaciers in China can be categorized into 3 types, i.e. the maritime (temperate) type, sub-continental (sub-polar) type and extreme Continental (polar) type, which take 22%, 46% and 32% of the total existing glacier a... Glaciers in China can be categorized into 3 types, i.e. the maritime (temperate) type, sub-continental (sub-polar) type and extreme Continental (polar) type, which take 22%, 46% and 32% of the total existing glacier area (59 406 km2) respectively. Researches indicate that glaciers of the three types show different response patterns to the global warming. Since the Maxima of the Little Ice Age (the 17th century), air temperature has risen at a magnitude of 1.3℃on average and the glacier area decreased corresponds to 20% of the present total glacier area in western China. it is estimated that air temperature rise in the 2030s, 2070s and 2100s will be of the order of 0.4-1.2, 1.2-2.7 and 2.1-4.0 K in western China. With these scenarios, glaciers in China will suffer from further shrinkage by 12%, 28% and 45% by the 2030s, 2070s and 2100s. The uncertainties may account for 30%-67% in 2100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ern glacier global WARMING LITTLE Ice Age glacier type temperature RISE in the 21st CENTURY estimated glacier shrinkage.
原文传递
玉龙喀什河源区32年来冰川变化遥感监测 被引量:70
6
作者 上官冬辉 刘时银 +2 位作者 丁永建 丁良福 李刚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55-862,共8页
根据航空相片、地形图、遥感影像数据分析了玉龙喀什河源区的冰川变化,结果表明,1970~2001年本区冰川总体上以稳定冰川的数量占多数,但由于部分冰川的退缩使得整个研究区的冰川表现为萎缩的趋势.1970~1989年冰川规模有扩大的趋势,冰... 根据航空相片、地形图、遥感影像数据分析了玉龙喀什河源区的冰川变化,结果表明,1970~2001年本区冰川总体上以稳定冰川的数量占多数,但由于部分冰川的退缩使得整个研究区的冰川表现为萎缩的趋势.1970~1989年冰川规模有扩大的趋势,冰川面积、储量分别增加了1.4 km2、0.4781 km3,约占1970年研究区相应总量的0.12%、0.19%;而1989~2001年的冰川面积、储量分别比1970年减少了0.5%、0.4%,是西北干旱区冰川面积变化幅度最小的区域.分析认为该区域1970~1989年冰川扩大可能与该地区的冰川对20世纪60年代末温度降低、降水量增加有10~20年滞后响应有关;1989~2001年冰川退缩,主要受温度快速上升影响,而丰富的降水对冰川退缩起到缓冲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川变化 冰川退缩 冰川规模 地形图 遥感监测 降水 西北干旱区 增加 扩大 遥感影像数据
下载PDF
新疆雪冰水资源的环境评估 被引量:62
7
作者 胡汝骥 姜逢清 王亚俊 《干旱区研究》 CSCD 2003年第3期187-191,共5页
新疆是世界上唯一环绕沙漠 ,戈壁荒漠分布着大量山岳冰川的特别地区。境内有现代冰川 184 99条 ,冰川面积 2 5 342km2 ,冰储量 2 6 831.1× 10 8m3 。冰川面积占全国冰川总面积的 4 2 .7% ,占西北地区冰川总面积的91.4 % ,是世界中... 新疆是世界上唯一环绕沙漠 ,戈壁荒漠分布着大量山岳冰川的特别地区。境内有现代冰川 184 99条 ,冰川面积 2 5 342km2 ,冰储量 2 6 831.1× 10 8m3 。冰川面积占全国冰川总面积的 4 2 .7% ,占西北地区冰川总面积的91.4 % ,是世界中纬度地带山岳冰川最多的地区。新疆山岳冰川具有拦截和凝结外来水汽与内循环系统中的水汽 ,增加山地降水的作用。它是干旱山地生态系统与环境的忠实“捍卫者” ,更是新疆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稳定河川径流的调节作用。随着新疆气候 2 0世纪 80年代中后期出现由暖干向暖湿转变 ,特别以天山西部最为典型和明显 ,这就为新疆山地生态系统与环境的良性循环创造了机遇。同时 ,为未来冰川生命的健康发展 ,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环境条件。因此 ,不必为其消失而担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雪冰水资源 环境评估 山地生态系统 山地生态环境 冰川资源 气候转型
原文传递
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近期冰川状态失常与灾变风险 被引量:57
8
作者 姚檀栋 余武生 +9 位作者 邬光剑 徐柏青 杨威 赵华标 王伟财 李生海 王宁练 李忠勤 刘时银 游超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7期2770-2782,共13页
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是除南、北极地区之外全球最重要的冰川资源富集地.近百年来,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冰川整体处于缓慢退缩状态,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种状态发生了根本变化.以东帕米尔-喀喇昆仑-西昆仑地区冰川相对稳定甚至部分冰川前... 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是除南、北极地区之外全球最重要的冰川资源富集地.近百年来,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冰川整体处于缓慢退缩状态,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种状态发生了根本变化.以东帕米尔-喀喇昆仑-西昆仑地区冰川相对稳定甚至部分冰川前进为特征的'喀喇昆仑异常'是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冰川状态失常的一种表现形式;而青藏高原东南地区冰川加速退缩则是这一地区冰川失常的另一种表现形式.高海拔地区的异常升温是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冰川状态失常的重要驱动力.另外,这种冰川状态失常还与气候变暖背景下的西风和季风大气环流过程有关.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冰川状态失常直接导致冰崩、冰湖溃决等灾变风险的增加.应对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冰川状态失常的不利影响,需要进一步加强冰川变化监测与研究,加大冰川灾害防范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川 状态失常 灾变风险 青藏高原
原文传递
希夏邦马峰东坡冰川与冰川湖泊变化遥感监测 被引量:49
9
作者 车涛 李新 +1 位作者 P.K.Mool 许建初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01-805,共5页
1977—2003年的遥感影像显示,希夏邦马峰东坡的冰川在迅速退缩,而其相应的冰川湖泊在迅速增大.南部的吉葱普冰川每年的退缩速度57 099 m2,冰舌退缩48 m.a-1,相应的卢姆池米冰湖面积增加速度大约为79 048 m2.a-1;北面的热强冰川退缩速度... 1977—2003年的遥感影像显示,希夏邦马峰东坡的冰川在迅速退缩,而其相应的冰川湖泊在迅速增大.南部的吉葱普冰川每年的退缩速度57 099 m2,冰舌退缩48 m.a-1,相应的卢姆池米冰湖面积增加速度大约为79 048 m2.a-1;北面的热强冰川退缩速度在63 224 m2.a-1,冰舌退缩71 m.a-1,相应的扛西错冰湖面积增加约73 425 m2.a-1.从这两个冰湖的类型和变化分析,认为其具有发生冰川湖泊溃决洪水的潜在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川 冰川湖泊 GLOF 希夏邦马峰 遥感
下载PDF
中国西部冰川度日因子的空间变化特征 被引量:46
10
作者 张勇 刘时银 丁永建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9-98,共10页
在冰川与积雪消融研究中,度日模型应用较为广泛,该模型是基于冰雪消融与气温,尤其是正积温之间的线性关系建立的。度日因子是该模型的重要参数,反映了单位正积温产生的冰雪消融量,其空间变化特征对于不同模型模拟冰雪消融过程的精度有... 在冰川与积雪消融研究中,度日模型应用较为广泛,该模型是基于冰雪消融与气温,尤其是正积温之间的线性关系建立的。度日因子是该模型的重要参数,反映了单位正积温产生的冰雪消融量,其空间变化特征对于不同模型模拟冰雪消融过程的精度有较大影响。本文根据中国西部不同地区数十条冰川的短期考察和观测资料,分析了西部冰川度日因子的空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由于青藏高原及其周围地区独特的气候和热量条件,西部冰川度日因子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在同一冰川上,度日因子的空间变化较为明显。从冰川类型来看,与极大陆型及亚大陆型冰川相比,海洋型冰川的度日因子较大。总体看来,西部冰川的度日因子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大,这与中国西部冰川的气候环境变化趋势是一致的,即在干冷的气候条件下,度日因子较小;而在暖湿的气候条件下度日因子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川 消融 度日因子 中国西部
下载PDF
纳木错流域冰川和湖泊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47
11
作者 陈锋 康世昌 +1 位作者 张拥军 游庆龙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41-647,共7页
利用纳木错流域及其周边地区气象资料、地形图、遥感资料以及野外实地观测资料,对该流域过去37年来气候变化特征以及冰川、湖泊变化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自1970年以来,纳木错区域气温上升趋势明显,其中冬季升温幅度高于夏季;降水... 利用纳木错流域及其周边地区气象资料、地形图、遥感资料以及野外实地观测资料,对该流域过去37年来气候变化特征以及冰川、湖泊变化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自1970年以来,纳木错区域气温上升趋势明显,其中冬季升温幅度高于夏季;降水量变化冬、夏两季均呈增加趋势,但冬季增加量不显著。在整体升温的背景下,纳木错流域冰川整体呈退缩趋势。1970~2007年间,流域内冰川面积减少37.1km2,占流域冰川面积的18.2%,年变化率为-1.0km2/a。流域内扎当冰川和拉弄冰川末端GPS观测表明,1970~2008年间冰川末端分别退缩381.8m和489.5m,年均退缩量为10.3m和13.4m。1970~2007年间,纳木错湖面积增加了72.6km2,增加速率为2.0km2/a。1970~1991年、1991~2000年和2000~2007年三个阶段的年增加速率不断增大,分别为1.1、2.8、3.4km2/a;湖泊水位在夏季升高非常显著,与湖泊面积的扩张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冰川 湖泊 纳木错流域
下载PDF
The response of lake-glacier variations to climate change in Nam Co Catchment, central Tibetan Plateau, during 1970-2000 被引量:43
12
作者 WU Yanhong ZHU Liping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08年第2期177-189,共13页
Based upon the 1970 aero-photo topographic map, and TM/ETM satellite images taken in 1991 and 2000, the authors artificially interpreted boundaries of lake and glaciers in Nam Co Catchment, and quantified lake-glacier... Based upon the 1970 aero-photo topographic map, and TM/ETM satellite images taken in 1991 and 2000, the authors artificially interpreted boundaries of lake and glaciers in Nam Co Catchment, and quantified lake-glacier area variations in different stages by "integrated method" with the support of GIS. Results show that from 1970 to 2000, lake area increased from 1942.34 km^2 to 1979.79 km^2 at a rate of 1.27 km^2/a, while glacier area decreased from 167.62 km^2 to 141.88 km^2 at a rate of 0.86 km^2/a. The increasing rate of lake in 1991-2000 was 1.76 km^2/a that was faster than 1.03 km^2/a in 1970-1991, while in the same period of time, the shrinking rates of glaciers were 0.97 km^2/a and 0.80 km^2/a respectively. Important factors, relevant to lake and glacier response to the climate, such as air temperature, precipitation, potential evapotranspiration and their values in warm and cold seasons, were discussed. The result suggests that temperature increasing is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accelerated melting of glaciers. Lake expansion is mainly induced by the increase of the glacier melting water, increase of precipitation and obvious decrease of potential evapotranspiration. Precipitation, evaporation and their linkages with lake enlargement on regional scale need to be thoroughly studied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 warming and glacier retreat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betan Plateau Nam Co Catchment LAKE glacier remote sensing
下载PDF
气候变化背景下冰川积雪融水对博斯腾湖水位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45
13
作者 马丽娟 赵景峰 +2 位作者 张宏俊 范敬龙 郭晓寅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0-216,共7页
依据近50年来博斯腾湖流域开都河大山口水文站径流数据和8个气象台站的气温、降水、积雪融水资料,并借助相邻流域天山1号冰川物质平衡资料,对气候变化背景下冰川和积雪融水对开都河径流量及博湖水位的贡献率进行了诊断分析。通过多元线... 依据近50年来博斯腾湖流域开都河大山口水文站径流数据和8个气象台站的气温、降水、积雪融水资料,并借助相邻流域天山1号冰川物质平衡资料,对气候变化背景下冰川和积雪融水对开都河径流量及博湖水位的贡献率进行了诊断分析。通过多元线性拟合法和偏相关分析法研究表明,1号冰川物质平衡与大山口水文站年径流量具有显著反相关关系,相关系数-0.28,但开都河年径流量变化并不能完全由冰川融水解释,降水和积雪融水的影响也非常重要,它们与大山口年径流的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57和0.40,超过99.9%和99%置信度水平。气温、降水、积雪融水拟合年径流与观测年径流的相关系数达0.63,超过99.9%置信度水平。各季节分析表明,春、秋季的降水和气温对径流具有显著影响,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52和0.37;夏季主要是冰川和积雪融水对径流的影响,其中积雪融水与径流的偏相关系数达0.51。夏季是一年中径流最大的季节,其变化主导着年径流量的变化,因此冰雪融水作为博斯腾湖的入湖水源,对博斯腾湖水位变化的影响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斯腾湖 冰川 融雪 气候变化
下载PDF
近50年黑河流域的冰川变化遥感分析 被引量:41
14
作者 怀保娟 李忠勤 +3 位作者 王圣杰 孙美平 周平 肖燕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65-377,共13页
黑河流域作为中国西北地区第二大内陆流域,其景观类型完整、流域规模适中、社会生态环境问题典型,已成为寒区、旱区水文与水资源研究的热点地区。本研究结合1:5万地形图、LandsatTM/ETM+遥感影像及数字高程模型数据,运用面向对象... 黑河流域作为中国西北地区第二大内陆流域,其景观类型完整、流域规模适中、社会生态环境问题典型,已成为寒区、旱区水文与水资源研究的热点地区。本研究结合1:5万地形图、LandsatTM/ETM+遥感影像及数字高程模型数据,运用面向对象的图像信息自动提取方法,建立冰川信息提取知识规则,对近50年黑河流域的冰川变化进行遥感分析。结果表明:(1)20世纪60年代黑河流域内的967条冰川到2010年左右,减少为800条冰川,减少数量明显;冰川面积由361.69km2退缩为231.17km2,共减少130.51km2,退缩率为36.08%,平均每条冰川面积退缩0.14km2。(2)黑河流域冰川分布及变化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性,黑河冰川退缩率比北大河大16%左右;冰川末端主要分布在4300-4400m、4400-4500m和4500-4600m海拔区间内。(3)与西部其他山地冰川相比,黑河流域冰川退缩率较高。(4)根据流域内6个气象站资料分析表明,降水增加对冰川的补给无法弥补气温上升导致的冰川消融所带来的物质损失,是黑河流域冰川普遍萎缩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分析 冰川 面向对象的信息提取 冰川退缩 黑河流域
原文传递
近50a气候变化背景下青藏高原冰川和湖泊变化 被引量:42
15
作者 李治国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431-1443,共13页
论文综述了近年来青藏高原冰川和湖泊变化研究取得的成果,并特别着重于冰川和湖泊变化的相互关系论述。在全球变暖背景下,近几十年青藏高原冰川以退缩为主,湖泊水量以增加为主。论文一方面对青藏高原冰川末端退缩、冰川面积和冰川储量... 论文综述了近年来青藏高原冰川和湖泊变化研究取得的成果,并特别着重于冰川和湖泊变化的相互关系论述。在全球变暖背景下,近几十年青藏高原冰川以退缩为主,湖泊水量以增加为主。论文一方面对青藏高原冰川末端退缩、冰川面积和冰川储量变化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合分析,探讨了冰川变化的时空特征;另一方面从湖泊面积和水位与水量变化探讨了湖泊变化的时空规律。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冰川退缩的幅度总体上呈从青藏高原外缘向内陆呈减小的变化态势,受冰川融水补给比较大的湖泊近期面积扩张、水位上升明显。最后指出了青藏高原冰川、湖泊变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川 湖泊 青藏高原
原文传递
冰川/积雪-大气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2
16
作者 杨兴国 秦大河 秦翔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92-402,共11页
冰川和积雪是冰冻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或区域气候系统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开展冰川/积雪-大气相互作用研究,是研究冰冻圈物理过程及其对气候系统反馈作用的必然需求,也是研究冰川/积雪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有效手段,同时还可为全球(区... 冰川和积雪是冰冻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或区域气候系统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开展冰川/积雪-大气相互作用研究,是研究冰冻圈物理过程及其对气候系统反馈作用的必然需求,也是研究冰川/积雪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有效手段,同时还可为全球(区域)气候和水文模式提供冰川/积雪面的地表特征参数.近一个世纪以来,在冰川/积雪面辐射特征、能量通量计算方法和平衡特征等方面开展了许多观测试验和理论研究,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研究结果.但是在准确获取辐射通量、研发普适性较强的反照率参数化方案、复杂地形条件下能量通量的计算,以及发展分布式能量平衡模式等方面尚存在许多不确定性,仍面临许多技术难点,也是未来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川 积雪 大气 相互作用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西昆仑山32ka来的冰川与环境演变 被引量:40
17
作者 焦克勤 姚檀栋 李世杰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50-256,共7页
通过野外考察、实验室样品分析和年代测定,综合讨论了西昆仑山32 ka以来几个特征时段的 冰川与气候环境变化.末次冰期冰盛期,气温比现代低9℃,降水量不足200mm.冰川规模比现代 大 2.2倍,平衡线降低值在 300~40... 通过野外考察、实验室样品分析和年代测定,综合讨论了西昆仑山32 ka以来几个特征时段的 冰川与气候环境变化.末次冰期冰盛期,气温比现代低9℃,降水量不足200mm.冰川规模比现代 大 2.2倍,平衡线降低值在 300~400 m.新仙女本期.除气温急剧降低外,并伴随着大气尘埃含量 的迅速增加全新世早期,气候波动非常之剧烈,并导致了降温事件和与之相伴随的冰进事件,但 这并没有改变升温的总趋势.全新世中期,最暖期时,温度高于现代1.5℃.并在末次冰期冰盛期的 冰碛上发育了土壤和古土壤.全新世晚期,新冰期开始于4000aBP.可明显分为3次.小冰期的3 次冷期发生在15, 17和19世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川 气候与环境演变 西昆仑山
下载PDF
长江水氢、氧同位素组成的时空变化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量:39
18
作者 丁悌平 高建飞 +4 位作者 石国钰 陈峰 罗续荣 王成玉 韩丹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61-676,共16页
从2003年到2007年,分5次在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系统采样,进行了氢氧同位素研究。观测发现δD变化于-30‰~-112‰的范围内,而δ18O变化于-3.8‰~-15.4‰范围内。从长江源头到河口,各次样品的氢氧同位素均显相似的沿程变化。从源头到攀枝... 从2003年到2007年,分5次在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系统采样,进行了氢氧同位素研究。观测发现δD变化于-30‰~-112‰的范围内,而δ18O变化于-3.8‰~-15.4‰范围内。从长江源头到河口,各次样品的氢氧同位素均显相似的沿程变化。从源头到攀枝花,长江干流的δD与δ18O逐步下降;而由攀枝花到入海口,δD与δ18O值逐渐升高。研究发现,大气降水是控制江水氢氧同位素组成的主要因素。从攀枝花到河口,干流δD与δ18O值逐渐升高,与流域大气降水的δD与δ18O变化趋势相对应。各支流在氢氧同位素组成上的差别也反映大气降水的制约。蒸发作用对江水的氢氧同位素组成有重要影响。长江源头气候干燥、日照强烈,湖沼水经长期蒸发,盐度加大,δD和δ18O值相应升高,进而影响源头江水的氢氧同位素组成。蒸发作用也导致洞庭湖与鄱阳湖湖水的δD和δ18O值在枯水期升高,并影响相关河段的δD和δ18O值。冰雪融化也是影响江水氢氧同位素组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在长江干流和所有左岸支流的源头,冰川融雪都是河水的重要来源之一。由于冰川水具有特殊的氢氧同位素组成,它对河水的相对贡献的变化将对河水的氢氧同位素组成产生重要影响。三峡大坝在丰水期对相应河段的氢氧同位素变化趋势影响不大,但它在枯水季节的蓄水使下游江水的补给发生明显变化,导致宜昌和沙市江水的δD和δ18O明显降低。研究表明,氢氧同位素示踪技术在查明大气降水、地下水、冰川水、湖水与河水之间的交互作用方面可以发挥关键性的作用。今后,在进行系统水文测量的同时,进一步开展氢氧同位素研究,将对了解长江水资源状况及其演变趋势大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 氢氧同位素 水文 环境 河流 湖泊 冰川
下载PDF
近50年来新疆天山南北坡典型流域冰川与冰川水资源的变化 被引量:36
19
作者 蓝永超 沈永平 +4 位作者 吴素芬 钟英君 文军 马晓波 胡泽勇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8,共8页
冰川是大自然修筑的"固体水库",在水资源的构成中占有重要地位。新疆地处内陆干旱区,是我国现代冰川面积分布最广的地区之一。冰川和冰川融水为新疆灌溉农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水资源保障。本文根据中国冰川编目及近年来其它冰... 冰川是大自然修筑的"固体水库",在水资源的构成中占有重要地位。新疆地处内陆干旱区,是我国现代冰川面积分布最广的地区之一。冰川和冰川融水为新疆灌溉农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水资源保障。本文根据中国冰川编目及近年来其它冰川研究成果和监测资料,对1960年以来新疆,主要是天山山区的冰川与冰川径流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上世纪60年代以来至本世纪初,天山冰川的变化整体上以退缩为主,1963-2000年冰川面积平均减少12.5%。但受地理位置和地势条件的影响,不同流域的冰川变化存在着较大的区域性差异。随着冰川的强烈退缩和冰川融水的增加,使得近十余年来新疆天山地区大部分冰川补给河流径流量呈增加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变暖 冰川 冰川融水
下载PDF
Mechanisms and Simulation of Accelerated Shrinkage of Continental Glaciers: A Case Study of Urumqi Glacier No. 1 in Eastern Tianshan, Central Asia 被引量:32
20
作者 李忠勤 李慧林 陈亚宁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4期423-430,共8页
Similar to most mountain glaciers in the world, Urumqi Glacier No. 1 (UG1), the best observed glacier in China with continued glaciological and climatological monitoring records of longer than 50 years has experienc... Similar to most mountain glaciers in the world, Urumqi Glacier No. 1 (UG1), the best observed glacier in China with continued glaciological and climatological monitoring records of longer than 50 years has experienced an accelerated recession during the past several decade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acceleration of recession. By taking UG1 as an example, we analyze the generic mechanisms of acceleration of shrinkage of continental mountain glacier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acceleration of mass loss of UG1 commenced first in 1985 and second in 1996 and that the lat- ter was more vigorous. The air temperature rises during melting season, the ice temperature augment of the glacier and the albedo reduction on the glacier surface are considered responsible for the accelerated recession. In addition, the simulations of the accelerated shrinkage of UG1 are introduced in this artic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acier acceleration of recession Urumqi glacier No. 1 mechanism.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0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