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4篇文章
< 1 2 5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丙酚、人参皂苷Rg-1、蛋白磷酸酯酶-2A和氯化锂对大鼠电休克后学习记忆及海马内谷氨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刘超 张雪宁 +1 位作者 刘东 闵苏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34-240,共7页
目的观察异丙酚、人参皂苷Rg-1、蛋白磷酸酯酶-2A(PP-2A)和氯化锂对电休克(ECT)后嗅球切除抑郁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和海马内谷氨酸(Glu)浓度的影响。方法按随机单位组设2个干预因素,即ECT干预(2水平:无处置、施行1疗程ECT)和药物干预(5水平... 目的观察异丙酚、人参皂苷Rg-1、蛋白磷酸酯酶-2A(PP-2A)和氯化锂对电休克(ECT)后嗅球切除抑郁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和海马内谷氨酸(Glu)浓度的影响。方法按随机单位组设2个干预因素,即ECT干预(2水平:无处置、施行1疗程ECT)和药物干预(5水平:海马CA1区分别微量注射生理盐水、异丙酚、人参皂苷Rg-1、PP-2A、氯化锂,20 g/L)的所有组合(2×5析因设计)。全部ECT处置结束24 h内开始Morris水迷宫检测,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Glu在海马内的浓度。结果单独使用异丙酚或ECT均可造成学习记忆障碍,而二者联合使用则会缓解ECT后的学习记忆障碍;人参皂苷Rg-1、PP-2A和氯化锂对学习记忆无明显影响,但与ECT合用则可改善ECT后的学习记忆;ECT干预与药物干预存在交互作用。ECT可明显增加海马中Glu浓度;异丙酚和人参皂苷Rg-1在ECT前后均可减少Glu浓度;且ECT干预与药物干预存在交互作用。PP-2A和氯化锂在ECT前后对Glu浓度无明显影响。结论 ECT可使海马Glu浓度升高,导致学习记忆障碍;异丙酚与人参皂苷Rg-1、PP-2A和氯化锂均可改善ECT后的学习记忆;前两者与降低海马中Glu浓度有关,后两者与此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人参皂苷rg-1 蛋白磷酸酯酶-2A 氯化锂 电休克 学习记忆能力 谷氨酸
下载PDF
Effects of Ginsenoside Rg-1 on the Proliferation and Osteogenic Differentiation of 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 被引量:8
2
作者 殷丽华 程文晓 +5 位作者 秦子顺 孙可墨 钟梅 王家奎 高维岳 余占海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9期676-681,共6页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ginsenoside Rg-1 on the proliferation and osteogenic differentiation of 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 (hPDLSCs) and to explore the possible application on the alveolar ...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ginsenoside Rg-1 on the proliferation and osteogenic differentiation of 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 (hPDLSCs) and to explore the possible application on the alveolar bone regeneration. Methods: To determine the optimum concentration, the effects of ginsenoside Rg-1 ranging from 10 to 100 μmol/L were evaluated by 3-(4,5)-dimethylthiahiazo(-z-yl)-3,5-di-phenytetrazoliumromide, alkaline phosphatase activity and calcium deposition. Expressions of 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 collagen alpha-2(I) chain, osteopontin, osteocalcin protein were examined using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a certain concentration (10 μmol/L) of the Rg-1 solution significantly enhanced the proliferation and osteogenic differentiation of hPDLSCs (P〈0.05). However, concentrations that exceeds 100 μmol/L led to cytotoxicity whereas concentrations below 10 nmol/L showed no significant effect a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Conclusion: Ginsenoside Rg-1 can enhance the proliferation and osteogenic differentiation of hPDLSCs at an optimal concentration of 10 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nsenoside rg-1 osteogenic differentiation PROLIFERATION 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 Chinese medicine
原文传递
Ginsenoside Rg1 protects against transient focal cerebral ischemic injury and suppresses its systemic metabolic changes in cerabral injury rats 被引量:7
3
作者 Mingbao Lin Wei Sun +3 位作者 Wan Gong Yasi Ding Yuanyan Zhuang Qi Hou 《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3期277-284,共8页
Ginsenoside Rg1(GR),a major bioactive compound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uch as Panax ginseng or Radix Notoginseng,has been shown to exert neuroprotective effects against ischemic stroke.However,pharmacokinetic... Ginsenoside Rg1(GR),a major bioactive compound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uch as Panax ginseng or Radix Notoginseng,has been shown to exert neuroprotective effects against ischemic stroke.However,pharmacokinetic studies have suggested that GR could not be efficiently transported through the blood–brain barrier.The mechanism by which GR attenuates cerebral ischemic injury in vivo remains largely unknown.Therefore,this study explored potential neuro-protective effects of GR through its systemic metabolic regulating mechanism by using mass spectrometry–based metabolomic profiling.Rats with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 were treated with GR intravenously.Their metabolic profiles in serum were measured by gas chromatography coupled with mass spectrometry on 1 and 3 days after MCAO.GR exhibited a potent neuro-protective effect by significantly decreasing the neurological scores and infarct volume in the MCAO rats.Moreover,18 differential metabolites were tentatively identified,all of which appeared to correlate well with these disease indices.Our findings suggested that GR carries a therapeutic potential in stroke possibly through a feed-back mechanism by regulating systematic metabolic medi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nsenoside rg1 MCAO METABOLITES Biomarkers
原文传递
2,6-二异丙基苯酚、人参皂苷Rg-1和氯化锂逆转电休克后嗅球切除抑郁大鼠学习记忆障碍 被引量:5
4
作者 刘超 闵苏 +5 位作者 魏珂 刘东 董军 罗洁 黎平 刘小滨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25-1130,共6页
目的观察2,6-二异丙基苯酚与人参皂苷Rg-1和氯化锂对电休克后抑郁模型大鼠学习记忆、海马内谷氨酸浓度和Tau蛋白磷酸化的影响,比较其药理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按2×4析因设计设2个干预因素,即ECT干预(2水平:无处置、施... 目的观察2,6-二异丙基苯酚与人参皂苷Rg-1和氯化锂对电休克后抑郁模型大鼠学习记忆、海马内谷氨酸浓度和Tau蛋白磷酸化的影响,比较其药理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按2×4析因设计设2个干预因素,即ECT干预(2水平:无处置、施行1疗程电休克)和药物干预(4水平:海马CA1区微量注射2,6-二异丙基苯酚、人参皂苷Rg-1、氯化锂,生理盐水)。电休克结束后行Morris水迷宫测认知能力;取海马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谷氨酸的浓度;免疫印迹法测Tau-5和p-AT8Ser202表达。结果 2,6-二异丙基苯酚、人参皂苷Rg-1和氯化锂可改善电休克后认知障碍;2,6-二异丙基苯酚和人参皂苷Rg-1可减少谷氨酸浓度;2,6-二异丙基苯酚与人参皂苷Rg-1和氯化锂可降低海马中Tau蛋白磷酸化程度。结论 2,6-二异丙基苯酚与人参皂苷Rg-1和氯化锂均可缓解ECT后的Tau蛋白过度磷酸化进而改善电休克后的学习记忆;前两者与降低海马谷氨酸浓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6二异丙基苯酚 人参皂苷rg1 氯化锂 电休克 学习记忆 谷氨酸 TAU蛋白 过度磷酸化
下载PDF
人参皂甙Rg-1对大鼠牙周组织中白介素6、骨钙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杨倩 余占海 +2 位作者 杜建东 张国英 何福德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检测人参皂甙对牙周炎大鼠牙周组织中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骨钙素(bone gla protein,BGP)的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治疗牙周炎的机制。方法:选用100只体重160~200 g Wistar大白鼠,随机分成10组,每组10只。A组:正常对照组,0... 目的:检测人参皂甙对牙周炎大鼠牙周组织中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骨钙素(bone gla protein,BGP)的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治疗牙周炎的机制。方法:选用100只体重160~200 g Wistar大白鼠,随机分成10组,每组10只。A组:正常对照组,0周时处死。B-J组建立牙周炎大鼠模型。B-E组:人参皂甙Rg-1治疗组,第1、2、3、4周处死。F-J组:牙周炎对照组,第0、1、2、3、4周处死。取大鼠上颌磨牙牙周组织标本作切片,光镜观察,免疫组化方法对IL-6、BGP进行染色,测量灰度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F组BGP水平明显低于A组,IL-6水平明显高于A组(P<0.05);C-E组BGP的水平明显高于H-J组,D-E组IL-6的水平明显低于I-J组(P<0.05)。结论:人参皂甙Rg-1可以抑制牙周炎大鼠牙周组织中IL-6的水平,同时升高BGP的水平,具有治疗牙周炎并改善全身状况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甙rg-1 牙周炎模型 免疫组织化学 白介素6 骨钙素
下载PDF
STUDY ON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GINSENOSIDE Rg-1 AND GASTRODINE ON AD MODEL RATS INDUCED BY β-AMYLOID PEPTIDE (25-35)
6
作者 赵志英 马琳 +1 位作者 师社会 胡海涛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SCIE CAS 2005年第2期87-90,共4页
Objective To study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Ginsenoside Rg-1 and Gastrodine on rats model of Alzheimer's disease(AD). Methods Aggregated β-Amyloid peptide (25-35) was injected into the lateral ventricle of rats... Objective To study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Ginsenoside Rg-1 and Gastrodine on rats model of Alzheimer's disease(AD). Methods Aggregated β-Amyloid peptide (25-35) was injected into the lateral ventricle of rats to establish AD models. Ginsenoside Rg-1, Gastrodine and Ginsenoside Rg-1+Gastrodine were intraperitoneally injected into rats of each test group(Ginsenoside Rg-1∶10mg/kg·day; Gastrodine 100mg/kg·day) for 4 weeks, the rats of control group received equal volume of saline. Passive avoidance task and Morris maze test were done to assess the ability of learning and memory. The content of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malondiadehyde (MDA), total-antioxidative capability (T-AOC), Choline acetyltransferase (ChAT) and acetylcholinesterase (AchE) in brain tissue were measured. Results Ginsenoside Rg-1 and Gastrodin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learning and memory deficits in the rats with AD induced by β-Amyloid peptide (25-35) (P<0.05). Ginsenoside Rg-1+Gastrodine group were better than Ginsenoside Rg-1 group and Gastrodine group (P<0.05). Ginsenoside Rg-1 reduced the increase of SOD, MDA, but inhibited the decrease of T-AOC, AchE and ChAT; Gastrodine reduced the increase of SOD, MDA, while inhibited the decrease of T-AOC. Gastrodine could also prevent the activity of ChAT and AchE decline in AD rats. Conclusion Both Ginsenoside Rg-1 and Gastrodine have therapeutic effects on rats with AD; Ginsenoside Rg-1 and Gastrodine injection at the same time were better than only using one of them. Their mechanisms might different. Ginsenoside Rg-1 can not only inhibit peroxidation but also increase the activity of AchE and ChAT in brain tissue, while Gastrodine can inhibit peroxidation only, but it can't prevent the decline of ChAT and AchE activity in AD ra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nsenoside rg-1 Gastrodine Alzheimer's disease learning and memory β-Amyloid peptide(25-35)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_1的肠内菌代谢及其代谢产物吸收入血的研究 被引量:51
7
作者 王毅 刘铁汉 +1 位作者 王巍 王本祥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84-288,共5页
目的 :研究人参皂苷Rg1(Rg1)在人及大鼠体内经肠内菌代谢后的变化及吸收入血代谢物的确定。方法 :生物样品 (血、尿、粪便 )经处理后分别做TLC ,ESI MS及HPLC检测分析。结果 :在大鼠尿和血中有代谢物Rh1/F1存在 ;在人的尿中有Rh1存在。... 目的 :研究人参皂苷Rg1(Rg1)在人及大鼠体内经肠内菌代谢后的变化及吸收入血代谢物的确定。方法 :生物样品 (血、尿、粪便 )经处理后分别做TLC ,ESI MS及HPLC检测分析。结果 :在大鼠尿和血中有代谢物Rh1/F1存在 ;在人的尿中有Rh1存在。结论 :在大鼠和人的血内 ,Rg1主要以其代谢产物形式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g 肠内菌代谢产物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三七皂苷中人参皂苷Rg_1与Rb_1口服吸收及其体内药代动力学的研究和比较 被引量:44
8
作者 韩旻 傅韶 方晓玲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49-853,共5页
分别考察三七总皂苷(PNS)在大鼠灌胃和静脉给药后的人参皂苷Rg1(Rg1)、人参皂苷Rb1(Rb1)的胆汁排泄;采用平衡透析法测定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并结合药代动力学的实验结果,研究和比较Rg1与Rb1的口服吸收及其体内药代动力学性质。结果表... 分别考察三七总皂苷(PNS)在大鼠灌胃和静脉给药后的人参皂苷Rg1(Rg1)、人参皂苷Rb1(Rb1)的胆汁排泄;采用平衡透析法测定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并结合药代动力学的实验结果,研究和比较Rg1与Rb1的口服吸收及其体内药代动力学性质。结果表明,静脉给药后10 h,Rg1及Rb1胆汁排泄累积量分别为给药剂量的(61.48±18.30)%和(3.94±1.49)%;灌胃给药后12 h,Rg1及Rb1胆汁排泄累积量分别为给药剂量的(0.91±0.51)%和(0.055±0.02)%。Rg1及Rb1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6.56%~12.74%和80.11%~89.69%。Rg1的胃、肠和肝的通过率(FS,FI和FH)分别为49.85%,13.05%和50.56%;Rb1分别为25.82%,4.18%和65.77%。因此,肠壁吸收差是Rg1和Rb1生物利用度低的主要原因。Rg1具有较高的胆汁排泄和较低的血浆蛋白结合率,Rb1的胆汁排泄较低,而血浆蛋白结合率较高。Rb1的肠黏膜透过性和体内消除速度都低于Rg1,但前者的平均滞留时间(MRT)和血药浓度曲线下面积(AUC)均大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总皂苷 人参皂苷rg1 人参皂苷Rb1 药代动力学 胆汁排泄 血浆蛋白结合率
下载PDF
人参皂甙Rg_1抗衰老和促智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37
9
作者 刘忞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39-142,共4页
现代研究证明,人参皂甙Rg_1是人参“益智延年”的主要有效成分。本研究以老年动物为实验对象,首次发现Rg_1能选择性增强老年大鼠免疫功能,改善老年大鼠的行为活动和操作能力,提高青、老年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功能,促进海马细胞... 现代研究证明,人参皂甙Rg_1是人参“益智延年”的主要有效成分。本研究以老年动物为实验对象,首次发现Rg_1能选择性增强老年大鼠免疫功能,改善老年大鼠的行为活动和操作能力,提高青、老年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功能,促进海马细胞内c-fos基因的表达,并对抗谷氨酸介导的神经毒作用以及对原代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表现出一定的保护作用,从而为Rg_1抗衰老和促智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实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人参 人参皂甙 药理学
下载PDF
RP-HPLC梯度洗脱法测定血塞通片中三七皂苷R_1、人参皂苷Rb_1及人参皂苷Rg_1的含量 被引量:33
10
作者 苏静 朱卫泉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12-214,共3页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法同时检测血塞通片中三七皂苷R_1、人参皂苷Rb_1和人参皂苷Rg_1 3种皂苷的含量。方法:用Eclipse XDB—C_8分析柱;乙腈-水二元梯度洗脱;0—15 min(25:75—32:68),平衡5 min;流速1.0 mL·min^(-1);检测波...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法同时检测血塞通片中三七皂苷R_1、人参皂苷Rb_1和人参皂苷Rg_1 3种皂苷的含量。方法:用Eclipse XDB—C_8分析柱;乙腈-水二元梯度洗脱;0—15 min(25:75—32:68),平衡5 min;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03 nm。结果: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_1和人参皂苷Rb_1的线性范围分别为O.51-3.05,1.68—10.09,2.73—16.39μg。该方法回收率三七皂苷R_1为99.92%(RSD=0.70%)、人参皂苷Rg_1为98.93%(RSD=1.4%)、人参皂苷Rb_1为102.8%(RSD=0.81%)。结论:HPLC梯度洗脱法能将多种皂苷很好地分离检测,提高了时效,减少了误差,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结果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P—HPLC梯度洗脱法 测定 血塞通片 三七皂苷R1 人参皂苷Rb1 人参皂苷rg1 含量
下载PDF
人参皂甙Rg_1对老年大鼠免疫调节作用的机制分析 被引量:26
11
作者 张均田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95-100,共6页
采用流式细胞检测和Western印迹分析法证明,人参皂甙Rg_1可明显促进IL-2受体α链的表达和抑制可溶性IL-2受体的释放。Fura-2荧光检测发现,Rg_1对大鼠脾淋巴细胞的静息钙离子浓度和ConA诱导的升钙效... 采用流式细胞检测和Western印迹分析法证明,人参皂甙Rg_1可明显促进IL-2受体α链的表达和抑制可溶性IL-2受体的释放。Fura-2荧光检测发现,Rg_1对大鼠脾淋巴细胞的静息钙离子浓度和ConA诱导的升钙效应均无明显影响,但却使cAMP和cGMp水平升高。鉴于环核苷酸在机体免疫调节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故可推测Rg_1调节老年大鼠免疫功能的分子机制与其选择性提高脾淋已细胞内环核苷酸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甙rg1 白细胞介素2 受体 免疫调节 SIL-2R
下载PDF
HPLC测定生脉注射液中4种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29
12
作者 夏晶 王钢力 +2 位作者 季申 王柯 林瑞超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7-31,共5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生脉注射液(红参、麦冬、五味子)中4种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生脉注射液中的4种主要成分: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和五味子醇甲的含量,以Waters symmetryshieldTMRP18(4.6mm×250m...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生脉注射液(红参、麦冬、五味子)中4种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生脉注射液中的4种主要成分: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和五味子醇甲的含量,以Waters symmetryshieldTMRP18(4.6mm×250mm;5.0μm)色谱柱为分析柱,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03nm。结果:本色谱条件下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和五味子醇甲之间有良好的分离度,4种成分的浓度和各自峰面积之间有着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重现性及加样回收率的相对标准误差均小于1。结论:本方法可同时测定生脉注射液中的4种成分,可作为生脉注射液的质量控制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脉注射液 HPLC 人参皂苷rg1 人参皂苷RE 人参皂苷RB1 五味子醇甲
下载PDF
HPLC-ELSD测定三七药材及其制剂中三七皂苷R_1、人参皂苷Rg_1及Rb_1的含量 被引量:28
13
作者 沙东旭 张满来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2-115,共4页
目的 :用HPLC-ELSD测定三七药材及其制剂血塞通注射液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及Rb1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填料为十八烷基健合硅胶 ,流动相为乙腈 水 ,梯度洗脱 ;漂移管温度 10 5℃ ,载气流速 2.9L·min-1。结果 :三七皂苷R1、人... 目的 :用HPLC-ELSD测定三七药材及其制剂血塞通注射液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及Rb1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填料为十八烷基健合硅胶 ,流动相为乙腈 水 ,梯度洗脱 ;漂移管温度 10 5℃ ,载气流速 2.9L·min-1。结果 :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及Rb1分别在 0.4 5 0 6~ 2.2 5 30 ,1.4 772~ 7 386 0 ,1 2 0 6. 6~ 6 .0 330 μg呈良好线性关系 ;药材中 3种成分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 97 1% (RSD 1.9% ) ,96 8% (RSD 2.0 % ) ,97 0 % (RSD 2.2 % ) ;血塞通注射液中分别为 98.7% (RSD 1.9% ) ,98.5 % (RSD 1.8% ) ,98.1% (RSD 1.4 % )。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分离效果好 ,无干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SD RB1 三七皂苷R1 人参皂苷rg1 血塞通注射液 制剂 三七药材 平均回收率 含量 温度
下载PDF
人参皂甙-α-鼠李糖苷酶分离提纯及其酶性质 被引量:15
14
作者 金赞敏 鱼红闪 金凤燮 《大连轻工业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103-106,共4页
主要研究微生物sp.G9产皂甙鼠李糖苷酶的分离提纯及其酶性质。该酶能够水解人参皂甙Re的C 6位末端上的一个α 鼠李糖基,从而制备人参皂甙Rg1。该酶蛋白的分子量约为54kDa,且酶反应的最佳温度是40℃,最适pH值是5。
关键词 人参皂甙-α-鼠李糖苷酶 分离 提纯 酶性质 人参皂甙RE 人参皂甙rg1
下载PDF
HPLC 法同时测定舒胸片中三七皂苷 R_1 和人参皂苷 Rg_1 的含量 被引量:14
15
作者 李欣 陈晓辉 +2 位作者 齐丹丹 余克娇 毕开顺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48-650,共3页
目的:建立 HPLC 法同时测定舒胸片中三七皂苷 R_1和人参皂苷 Rg_1含量。方法:以舒胸片为研究对象,采用 KromasilODS(250m×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磷酸(21.5∶78.5∶0.02),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03nm,柱温... 目的:建立 HPLC 法同时测定舒胸片中三七皂苷 R_1和人参皂苷 Rg_1含量。方法:以舒胸片为研究对象,采用 KromasilODS(250m×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磷酸(21.5∶78.5∶0.02),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03nm,柱温为室温。结果:三七皂苷 R_1、人参皂苷 Rg_1分别在2.5-49.6μg·mL^(-1)(r=0.9997,n=7)和23.6-472.0μg·mL^(-1)(r=0.9999,n=7)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9%(n=9)和99.1%(n=9)。结论:本测定方法简便、快速、准确,为舒胸片质量评价提供了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g1 三七皂苷R1 HPLC法 同时测定 舒胸片 含量 平均回收率 研究对象 检测波长 线性关系 测定方法 质量评价 色谱柱 流动相
下载PDF
超高速液相测定西洋参中人参皂苷Rg_1、Re、Rb_1的含量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毕晓黎 罗文汇 +1 位作者 李素梅 谭志灿 《中国药师》 CAS 2012年第5期651-652,共2页
目的:建立测定西洋参中人参皂苷Rg_1、Re、Rb_1含量的超高速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C_(18)(100 mm×2.1 mm,1.7μm)柱分离,以甲醇-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2ml·min^(-1),柱温为35℃,在203 nm处... 目的:建立测定西洋参中人参皂苷Rg_1、Re、Rb_1含量的超高速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C_(18)(100 mm×2.1 mm,1.7μm)柱分离,以甲醇-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2ml·min^(-1),柱温为35℃,在203 nm处检测。结果:人参皂苷Rg_1、Re、Rb_1在测定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平均回收率为97.36%~99.23%,RSD为1.16%~1.39%(n=6)。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准确度高,重复性好,可作为西洋参质量控制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洋参 人参皂苷rg_1 人参皂苷RE 人参皂苷Rb_1 超高速液相色谱
下载PDF
多指标综合评分法优选西洋参提取工艺 被引量:10
17
作者 雷晓林 束家有 招翠微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99-601,共3页
目的:优选西洋参最佳提取工艺。方法:(1)采用正交试验法,以西洋参中人参皂苷Rg1、Re、Rb1的总转移率及浸膏得率为指标,多指标综合评分,优选西洋参的乙醇提取工艺条件;(2)运用RP-HPLC梯度洗脱法同时测定西洋参中的人参皂苷Rg1、Re、Rb1... 目的:优选西洋参最佳提取工艺。方法:(1)采用正交试验法,以西洋参中人参皂苷Rg1、Re、Rb1的总转移率及浸膏得率为指标,多指标综合评分,优选西洋参的乙醇提取工艺条件;(2)运用RP-HPLC梯度洗脱法同时测定西洋参中的人参皂苷Rg1、Re、Rb1的含量。结果:西洋参乙醇提取的最佳条件为12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提取3h。结论:该工艺可以有效提高西洋参的提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指标综合评分法 西洋参 优选 人参皂苷rg1 HPLC梯度洗脱法 最佳提取工艺 提取工艺条件 正交试验法 浸膏得率 同时测定 回流提取 最佳条件 乙醇提取 转移率 提取率 Re Rb
下载PDF
三七及其制剂正康脑明注射剂中人参皂甙Rg_1及Rb_1含量测定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王晓强 倪健 郭亚健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38-40,共3页
建立了三七及其制剂正康脑明注射液中人参皂甙Rg1及Rb1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 ,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 ,重现性好 。
关键词 三七 正康脑明注射剂 人参皂甙rg1 测定
原文传递
人参皂苷Rg_1对LPS诱导的SK-N-SH细胞株脑啡肽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吕俊华 黄丰 +4 位作者 刘月丽 胡海燕 张荣华 蔡宇 杨丽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7-119,共3页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 对LPS诱导的SK- N -SH细胞株脑啡肽酶 (NEP)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MTT比色法检测一定剂量LPS(50mg/L)和不同浓度人参皂苷Rg1 (5、10、20μmol/L)对SK -N- SH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应用RT PCR观察细胞中NEP表达的变化...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 对LPS诱导的SK- N -SH细胞株脑啡肽酶 (NEP)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MTT比色法检测一定剂量LPS(50mg/L)和不同浓度人参皂苷Rg1 (5、10、20μmol/L)对SK -N- SH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应用RT PCR观察细胞中NEP表达的变化。结果: 50mg/L的LPS能使SK- N -SH细胞存活率降低,细胞内NEP的表达下降。人参皂苷Rg1 能提高LPS处理的SK- N -SH细胞的存活率,使NEP的表达增高。结论:人参皂苷Rg1 对LPS造成的细胞毒性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并可对抗LPS对细胞内NEP表达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g1 SH SK LPS诱导 表达 脑啡肽 细胞株 肽酶 细胞内 RT-PCR
下载PDF
HPLC法测定田参氨基酸胶囊中三七皂苷R_1、人参皂苷Rg_1、Re、Rb_1、Rd含量 被引量:5
20
作者 梁洪 李波 +2 位作者 刘艳芳 冯丽洁 宋艳刚 《今日药学》 CAS 2017年第8期528-531,共4页
目的建立测定田参氨基酸胶囊中药类成分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以全面有效控制田参氨基酸胶囊质量。方法采用Phenomenex Kinetex C_(18)色谱柱(100 mm×4.6 mm,2.6μm);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1);检... 目的建立测定田参氨基酸胶囊中药类成分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以全面有效控制田参氨基酸胶囊质量。方法采用Phenomenex Kinetex C_(18)色谱柱(100 mm×4.6 mm,2.6μm);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203 nm;柱温:30℃。结果三七皂苷R_1、人参皂苷Rg_1、Re、Rb_1、Rd线性范围分别为0.060 9~0.811 6,0.237 2~3.162 8,0.237 2~3.162 8,0.038 7~0.526 0,0.226 9~3.012 0,0.226 9~3.012 0和0.058 1~0.774 8 mg·mL^(-1)(r≥0.999 8);阴性无干扰;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良好;回收率在93%~103%范围内。结论建立的方法准确、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田参氨基酸胶囊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参氨基酸胶囊 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Re、Rb1、Rd 高效液相色谱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