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9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补阳还五汤及其有效部位对沙鼠脑缺血后DND脑能量代谢、NO和NOS的影响 被引量:34
1
作者 邓常青 邓奕晖 +2 位作者 向华林 贺福元 唐映红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1999年第5期3-6,共4页
目的:比较研究补阳还五汤和其有效部位组方抗脑缺血后DND 作用与脑组织能量代谢、NO 和NOS 的关系。方法:采用沙鼠双侧颈总动脉夹闭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于再灌注后48 小时取前脑皮质测定Na +K+ATP 酶、Ca2 ... 目的:比较研究补阳还五汤和其有效部位组方抗脑缺血后DND 作用与脑组织能量代谢、NO 和NOS 的关系。方法:采用沙鼠双侧颈总动脉夹闭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于再灌注后48 小时取前脑皮质测定Na +K+ATP 酶、Ca2 +ATP 酶、Mg2 +ATP 酶、乳酸、NO 和NOS。结果:缺血再灌注后48 小时脑组织Na+K+ATP酶、Ca2 +ATP 酶及Mg2 +ATP 酶活性均降低,NO 含量和NOS 活性降低,而乳酸含量无明显变化。补阳还五汤和有效部位组方ip 均可防止缺血再灌注48 小时后Na+K+ATP 酶活性的降低,增加NO 含量,提高NOS 活性,而有效部位组方还可增加缺血再灌注后Ca2 +ATP 酶和 Mg2 +ATP 酶活性,且其升高NO 的作用强于补阳还五汤组。结论:脑缺血后迟发性神经元坏死与脑内能量代谢障碍和NO 的生成减少有一定的关系,补阳还五汤及其有效部位组方可能通过调节脑内能量代谢和N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脑缺血 ATP酶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迟发性神经元坏死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及其有效部位组方对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热休克蛋白70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8
2
作者 邓常青 王敏 贺福元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93-195,210,共4页
目的 :比较补阳还五汤及其有效部位组方对脑缺血后热休克蛋白 70 (HSP70 )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沙土鼠双侧颈总动脉夹闭脑缺血模型 ,分别腹腔注射补阳还五汤及其有效部位组方 ,于缺血15min再灌注 4 8h后 ,以Northernblot检测脑组织HSP... 目的 :比较补阳还五汤及其有效部位组方对脑缺血后热休克蛋白 70 (HSP70 )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沙土鼠双侧颈总动脉夹闭脑缺血模型 ,分别腹腔注射补阳还五汤及其有效部位组方 ,于缺血15min再灌注 4 8h后 ,以Northernblot检测脑组织HSP70mRNA的表达 ,以Westernblot检测其蛋白表达。结果 :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后 ,脑组织HSP70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增加 ,补阳还五汤及其有效部位组方可使脑缺血再灌注后HSP70mRNA表达减少 ,补阳还五汤的抑制作用强于有效部位组方 ;但两者对脑缺血再灌注后HSP70蛋白表达的增加均无明显影响。结论 :补阳还五汤及其有效部位组方可能通过抗缺血作用而抑制了缺血后HSP70mRN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热休克蛋白70 补阳还五汤 有效部位组方 沙土鼠 脑缺血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和有效部位组方对沙土鼠脑缺血及再灌注后脑组织EAA的影响 被引量:20
3
作者 邓常青 邓奕晖 +1 位作者 贺福元 唐映红湖南医药工业研究所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2001年第6期24-27,共4页
目的 :比较研究补阳还五汤和其有效部位组方抗脑缺血及其再灌注损伤与脑组织兴奋性氨基酸 (EAA)的关系。方法 :采用沙土鼠双侧颈总动脉夹闭脑缺血模型 ,于缺血 15min和再灌注 48h取脑组织测定Glu、Asp、GABA和Gly。结果 :①缺血15min后 ... 目的 :比较研究补阳还五汤和其有效部位组方抗脑缺血及其再灌注损伤与脑组织兴奋性氨基酸 (EAA)的关系。方法 :采用沙土鼠双侧颈总动脉夹闭脑缺血模型 ,于缺血 15min和再灌注 48h取脑组织测定Glu、Asp、GABA和Gly。结果 :①缺血15min后 ,脑组织Glu和Asp含量明显升高 ,GABA含量升高 ,补阳还五汤可使脑组织Glu含量降低 ,有效部位组方可使脑组织Glu和Asp含量均降低 (P <0 0 5 )。②缺血 15min再灌注 48h后 ,脑组织Glu和Asp含量均显著升高 (P <0 0 5 ) ,补阳还五汤可使脑组织Glu含量降低 ,而有效部位组方可使脑组织Glu和Asp含量均降低 (P <0 0 5 )。结论 :兴奋性氨基酸的兴奋毒性参与了脑缺血及其再灌注后的脑损伤 ,补阳还五汤和其有效部位组方抗缺血性脑损伤的作用机理可能与其对抗脑缺血及其再灌注后EAA的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脑缺血 兴奋性氨基酸
下载PDF
ERK和JNK通路在沙土鼠脑缺血预处理中的表达及作用 被引量:23
4
作者 王耀岐 李军 +2 位作者 曹红 李广明 曾因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37-340,共4页
目的探讨ERK和JNK在沙土鼠脑缺血预处理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采用沙土鼠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预处理对照组(IC)、预处理缺血组(IP)及脑缺血再灌注组(IR);各组根据再灌注15 m in、2 h、4h、6 h、1 d、3 d、5 d... 目的探讨ERK和JNK在沙土鼠脑缺血预处理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采用沙土鼠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预处理对照组(IC)、预处理缺血组(IP)及脑缺血再灌注组(IR);各组根据再灌注15 m in、2 h、4h、6 h、1 d、3 d、5 d及7 d又分8个亚组。在预定时间点行开阔法行为学检查、TUNEL法海马CA1/3区凋亡细胞检测、免疫组织化学SP法测定p-ERK、p-JNK在海马区的变化。结果IP可减少沙土鼠探索活动及海马CA1区凋亡锥体细胞数量(vsIR,P<0.01)各组CA1区p-ERK无表达,IR组海马CA1区p-JNK表达较强,再灌后1d最为明显,IP可明显减弱CA1区p-JNK的表达(vsIR,P<0.01),明显增强CA3区p-ERK的表达(P<0.05,P<0.01)。结论脑缺血可导致ERK及JNK在海马各亚区的差异性表达。缺血预处理可能通过抑制CA1区JNK磷酸化、增强CA3区ERK活性而保护海马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K JNK IP 脑缺血 沙土鼠
下载PDF
蒙古沙土鼠完全性脑缺血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30
5
作者 俞国平 方敏 +1 位作者 陈慧珍 华金发 《微循环学杂志》 1997年第3期21-22,共2页
用40只蒙古种沙土鼠,经双侧颈总动脉血流阻断后,采用JI-200激光微循环动态分析仪、LMB-1型激光微循环显微镜及其录像系统双重观察,计算机同步记录。结果显示:38例沙土鼠脑膜微循环血流完全停止,脑局部血流量几乎降... 用40只蒙古种沙土鼠,经双侧颈总动脉血流阻断后,采用JI-200激光微循环动态分析仪、LMB-1型激光微循环显微镜及其录像系统双重观察,计算机同步记录。结果显示:38例沙土鼠脑膜微循环血流完全停止,脑局部血流量几乎降到0。但是仍有2例尚有血流,有异于一些论著有关蒙古沙土鼠“阻断双侧颈总动脉,肯定造成双侧大脑半球的完全性缺血”的报导。提示:为了保障完全性脑缺血模型的成功制作,上述现象必须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动物模型 蒙古沙土鼠
下载PDF
大黄素甲醚对沙土鼠脑缺血损伤时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5
6
作者 苏立凯 王淑仙 +3 位作者 代瑞亭 申文增 曹艳霞 崔增学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2000年第1期46-48,共3页
目的:观察沙土鼠脑缺血组织学变化及肿瘤坏死因子(TNF)、白介素 1(IL 1)不同时间点的变化及大黄素甲醚对TNF和IL 1 的影响,探讨大黄素甲醚防治脑缺血性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80 只雄性蒙古沙土鼠随机分为缺血组... 目的:观察沙土鼠脑缺血组织学变化及肿瘤坏死因子(TNF)、白介素 1(IL 1)不同时间点的变化及大黄素甲醚对TNF和IL 1 的影响,探讨大黄素甲醚防治脑缺血性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80 只雄性蒙古沙土鼠随机分为缺血组及假手术对照组,缺血组又分为大黄素甲醚治疗组及安慰剂组。分别测定各组不同时间点脑组织中TNF、IL 1的含量及观察其组织学变化。结果:缺血组中TNF、IL 1表达分别于1 小时和3 小时开始显著增加,且随缺血时间延长,其表达迅速增加;而大黄素甲醚治疗组TNF和IL 1 增加不明显,组织学中其神经组织变性、坏死及血管炎性反应也明显减轻。结论:缺血脑组织中随组织变性坏死TNF、IL 1表达增加,而大黄素甲醚可减轻缺血性病理损害,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TNF、IL 1的过度表达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素甲醚 肿瘤坏死因子 脑缺血损伤 IL-1
下载PDF
姜黄素对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海马CA1区细胞凋亡和即早基因c-fos、c-jun、NF-κB表达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24
7
作者 曹红 李军 +2 位作者 李广明 王耀岐 曾因明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4-188,共5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沙土鼠海马CA1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与即早基因c-fos、c-jun、NF-κB在海马CA1区表达的关系及意义。方法采用沙土鼠双侧颈总动脉阻断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脑缺血/再灌注组(I/R)、姜黄...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沙土鼠海马CA1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与即早基因c-fos、c-jun、NF-κB在海马CA1区表达的关系及意义。方法采用沙土鼠双侧颈总动脉阻断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脑缺血/再灌注组(I/R)、姜黄素组(CU)、溶剂对照组(SC);每组据再灌注时间点的不同又分多个亚组,每组6只动物。在预定时间点行开阔法行为学检查、TUNEL法海马CA1区凋亡细胞检测,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测定c-fos、c-jun、NF-κB蛋白在海马CA1区的动态变化。结果姜黄素可显著减少沙土鼠探索活动及海马CA1区凋亡锥体细胞数量(P<0.01)、诱导Fos蛋白及抑制Jun和NF-KB蛋白的表达(P<0.01)。结论姜黄素具有脑保护作用,调控即早基因c-fos、c-jun和NF-κB的表达可能是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c-fos C-JUN NF-ΚB 沙土鼠 海马 脑缺血
下载PDF
Helicobacter pylori-infected animal models are extremely suitable for the investigation of gastric carcinogenesis 被引量:19
8
作者 Masaaki Kodama Kazunari Murakami +3 位作者 Ryugo Sato Tadayoshi Okimoto Akira Nishizono Toshio Fujioka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45期7063-7071,共9页
Although various animal models have been developed to clarify gastric carcinogenesis, apparent mechanism of gastric cancer was not clarified in recent years. Since the recognition of the pathogenicity of Helocobacter ... Although various animal models have been developed to clarify gastric carcinogenesis, apparent mechanism of gastric cancer was not clarified in recent years. Since the recognition of the pathogenicity of Helocobacter pylori(H pylori), several animal models with H pylori infection have been developed to confirm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Hpylori and gastric cancer. Nonhuman primate and rodent models were suitable for this study. Japanese monkey model revealed atrophic gastritis and p53 mutation after long-term infection of Hpylori. Mongolian gerbil model showed the development of gastric carcinoma with H pylori infection alone, as well as with combination of chemical carcinogens, such as N-methyl- N-nitrosourea and N-methyl-N-nitro-N'-nitrosoguanidine. The histopathological changes of these animal models after H pylori inoculation are closely similar to those in human beings with Hpylori infection. Eradication therapy attenuated the development of gastric cancer in Hpylori- infected Mongolian gerbil. Although several features of animal models differ from those seen in human beings, these experimental models provide a starting point for further studies to clarify the mechanism of gastric carcinogenesis as a result of Hpylon infection and assist the planning of eradication therapy to prevent gastric carcino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licobacter pylori Gastric carcinoma Animal model Japanese monkey Mongolian gerbil
下载PDF
宁夏沙鼠鼠疫40年流行动态分析 被引量:20
9
作者 张涛 孙伟 +4 位作者 李丽 田涛 白学礼 卢世堂 赵建华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 2014年第6期13-14,29,共3页
目的探讨宁夏沙鼠动物间鼠疫发生的时空分布,为鼠疫的预测及预警提供指导。方法收集整理40多年来宁夏沙鼠鼠疫的相关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1969─2013年宁夏沙鼠鼠疫疫源地共检出鼠疫野毒菌341株,其中动物检菌301株... 目的探讨宁夏沙鼠动物间鼠疫发生的时空分布,为鼠疫的预测及预警提供指导。方法收集整理40多年来宁夏沙鼠鼠疫的相关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1969─2013年宁夏沙鼠鼠疫疫源地共检出鼠疫野毒菌341株,其中动物检菌301株,媒介昆虫检菌40株;发生动物间鼠疫流行16年次,活鼠阳性检菌率1.54%,自毙鼠阳性检菌率高达60.32%;蚤的集组培养阳性检菌率为1.37%。结论春季为沙鼠动物间鼠疫的好发季节,应强化自毙鼠预警机制,建立以抗性鼠血清学为主的监测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疫源地 沙鼠 自毙鼠 抗性鼠 预警机制
原文传递
高脂血症沙鼠组织中某些酯酶活性的变化及药物降脂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于晓光 王淑娟 +4 位作者 张雪峰 王保安 张淑杰 薛德江 王继芬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7年第1期12-14,共3页
通过给沙鼠食入高脂饲料建立沙鼠高脂血症模型,同时观察肝脏和心肌中各种酯酶的活性变化,进而对中药鸦胆子油乳剂的降脂作用及降脂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高脂组,肝脏组织总脂解酶活性(LA)降低;心肌和肝脏的脂蛋白脂肪酶... 通过给沙鼠食入高脂饲料建立沙鼠高脂血症模型,同时观察肝脏和心肌中各种酯酶的活性变化,进而对中药鸦胆子油乳剂的降脂作用及降脂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高脂组,肝脏组织总脂解酶活性(LA)降低;心肌和肝脏的脂蛋白脂肪酶(LPL)活性均明显降低,而肝甘油三酯脂肪酶(HTGL)活性无明显改变。给高脂血症沙鼠食入鸦胆子油乳剂(BJO)后,肝脏及心肌中的LA活性和HTGL活性无明显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脂病 鸦胆子油乳剂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二苯乙烯苷对脑缺血再灌注沙土鼠学习记忆功能及NMDA受体亲合力的影响 被引量:14
11
作者 刘治军 李林 +1 位作者 叶翠飞 王育琴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23-226,共4页
目的:研究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2,3,5,4’-tetrahydroxystillbene-2-O-β-D-glucoside,简称二苯乙烯苷)对脑缺血再灌注沙土鼠学习记忆功能和对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亲合力的影响。方法:夹闭沙土鼠双侧颈... 目的:研究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2,3,5,4’-tetrahydroxystillbene-2-O-β-D-glucoside,简称二苯乙烯苷)对脑缺血再灌注沙土鼠学习记忆功能和对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亲合力的影响。方法:夹闭沙土鼠双侧颈总动脉10min,然后撤去动脉夹实现再灌注,7d后通过水迷宫测定学习记忆功能的改变,随后处死,测定前脑组织NMDA受体与[3H]MK801的亲合力。结果:Morris水迷宫实验显示,模型组游出时间和游泳距离比假手术组明显延长,二苯乙烯苷治疗组的游出时间和游泳距离均比模型组缩短。受体亲合情况测 定结果显示,模型组的NMDA受体与[3H]MK801的亲和力比假手术组明显升高,而二苯乙烯苷治疗组可以降低 模型动物的NMDA受体亲合力。结论:二苯乙烯苷能够改善缺血再灌注所导致的学习记忆功能障碍,降低NMDA 受体与[3H]MK801亲合力,可能具有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苯乙烯苷 沙土鼠 学习记忆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
下载PDF
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脑线粒体功能的改变及姜黄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4
12
作者 石晶 陶沂 +2 位作者 胡晋红 缪明永 王学敏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37-539,共3页
目的 观察缺血再灌注时脑细胞线粒体功能的改变及姜黄素对此改变的影响。方法 沙土鼠双侧颈总动脉结扎造成全脑缺血 2 0min ,再灌注 30min后取大脑半球 ,分离脑细胞线粒体。用氧电极法测定线粒体的呼吸功能及还原性辅酶Ⅰ (NADH)氧化... 目的 观察缺血再灌注时脑细胞线粒体功能的改变及姜黄素对此改变的影响。方法 沙土鼠双侧颈总动脉结扎造成全脑缺血 2 0min ,再灌注 30min后取大脑半球 ,分离脑细胞线粒体。用氧电极法测定线粒体的呼吸功能及还原性辅酶Ⅰ (NADH)氧化酶、琥珀酸氧化酶和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活性。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和姜黄素组。姜黄素 40mg·kg-1于缺血模型制作前 30minip。 结果 沙土鼠缺血后脑细胞线粒体的呼吸功能有所损伤 ,表现为呼吸控制率、磷氧比和氧化磷酸化效率均较假手术组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各种氧化酶的活性亦有明显下降。姜黄素组动物的这种改变明显减轻。结论 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细胞线粒体的功能明显受损 ,而姜黄素对此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脑线粒体功能 姜黄素
下载PDF
封闭群长爪沙鼠遗传标准的建立 被引量:17
13
作者 李薇 江其辉 +2 位作者 杜小燕 尚世臣 陈振文 《实验动物科学》 2011年第2期31-36,共6页
目的建立封闭群长爪沙鼠遗传质量标准和遗传质量检测方法。方法根据群体遗传学理论,参照实验动物哺乳类实验动物的遗传质量控制(GB14923-2001),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建立封闭群长爪沙鼠遗传标准。检测方法采用微卫星标记分析技... 目的建立封闭群长爪沙鼠遗传质量标准和遗传质量检测方法。方法根据群体遗传学理论,参照实验动物哺乳类实验动物的遗传质量控制(GB14923-2001),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建立封闭群长爪沙鼠遗传标准。检测方法采用微卫星标记分析技术。从GeneBank中挑选出的536个小鼠微卫星位点对长爪沙鼠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得到135个长爪沙鼠微卫星,并优化PCR扩增条件,通过琼脂糖电泳和STR扫描二级筛选,根据位点在染色体分布情况、等位基因数目和多态性等优化出适于封闭群长爪沙鼠遗传检测的微卫星位点组合,建立检测方法。结果初步建立了封闭群长爪沙鼠遗传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爪沙鼠 微卫星位点 遗传标准
下载PDF
ERK通路在脑缺血及缺血预处理沙土鼠海马神经元中的作用 被引量:13
14
作者 李军 曹红 +4 位作者 连庆泉 王耀岐 曾因明 姚尚龙 曾邦雄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37-242,共6页
目的: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通路在脑缺血及缺血预处理海马神经元中的作用。方法:雄性蒙古沙土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缺血/再灌注组(I/R)、缺血预处理组(IP)、PD98059组(PD)、溶剂对照组(VE组)、PD98059复合IP组(PIP),每组按... 目的: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通路在脑缺血及缺血预处理海马神经元中的作用。方法:雄性蒙古沙土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缺血/再灌注组(I/R)、缺血预处理组(IP)、PD98059组(PD)、溶剂对照组(VE组)、PD98059复合IP组(PIP),每组按再灌注15 min、2 h、4 h、6 h、1 d、3 d、5 d及7 d又分8个亚组。建立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对行为学、组织学、p-ERK、HSP70、Fos及NF-κB表达的影响。结果:IP组鼠探索活动、CA1区凋亡神经元数及NF-κB阳性神经元数较I/R组明显减少(P<0.05),CA1区Fos阳性神经元数、HSP70及CA3/DG区p-ERK表达水平较I/R组明显增加(P<0.05)。PD组再灌注各点Fos阳性神经元数较I/R组明显减少(P<0.05)。再灌注1 d、3 d凋亡神经元数较I/R组明显增多(P<0.05)。PIP组各观察指标介于IP组及IR组间。结论:ERK通路在缺血后海马CA3/DG区的激活可能与该区的缺血耐受有关;诱导CA1区神经元Fos、HSP70表达,减少NF-κB生成是缺血预处理神经元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缺血预处理 ERK HSP70 FOS NF-κB 沙土鼠
下载PDF
茶多酚(TP)对抗脑缺血再灌流损伤的保护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杨贤强 吴炳辉 +2 位作者 沈生荣 朱善瑾 徐黻本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1992年第S1期76-78,共3页
选用先天性缺乏Willis交通动脉环的沙土鼠(Gerbil),用结扎颈总动脉方法使其脑组织缺血、缺氧后再灌流,可使其脑内SOD活性显著下降,MDA含量显著升高,而TP提前60min.ip,可使沙土鼠脑缺血30min,再灌流15min的脑内SOD活性升高54.02%(p<0... 选用先天性缺乏Willis交通动脉环的沙土鼠(Gerbil),用结扎颈总动脉方法使其脑组织缺血、缺氧后再灌流,可使其脑内SOD活性显著下降,MDA含量显著升高,而TP提前60min.ip,可使沙土鼠脑缺血30min,再灌流15min的脑内SOD活性升高54.02%(p<0.001),MDA含量降低21.80%(p<0.001),有效地改善脑组织的生化指标,其效果优于阳性药(尼莫地平和槲皮素).用化学发光法测定TP及阳性药对O_2的IC_(50).结果表明:TP清除自由基的效果最强,尼莫地平则无此作用.最后,本文以自由基学说对TP的药理机制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沙土鼠 脑缺血再灌流综合症 自由基 化学发光 MDA SOD
全文增补中
高压氧减轻沙土鼠脑缺血时脑组织间隙水肿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刘磊 刘景昌 +1 位作者 辛佩珠 蔺世龙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 探讨高压氧减轻脑组织间隙水肿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激光多谱勒和电镜方法 ,测量沙土鼠软脑膜微血管管径和观察脑微血管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脑缺血 30min再灌注 ,脑微动、静脉明显扩张 ,同时 ,血管周隙严重水肿。脑缺血的沙... 目的 探讨高压氧减轻脑组织间隙水肿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激光多谱勒和电镜方法 ,测量沙土鼠软脑膜微血管管径和观察脑微血管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脑缺血 30min再灌注 ,脑微动、静脉明显扩张 ,同时 ,血管周隙严重水肿。脑缺血的沙土鼠在高压氧 ( 0 .2MPaO2 )下暴露 30min ,微动脉收缩 ,微静脉无明显变化 ,血管周隙水肿消退。结论 在高压氧状况下 ,脑微动脉收缩 ,毛细血管内血压下降 ,有利于组织液吸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 脑缺血 超微结构 沙土鼠 脑组织间隙水肿 高压氧治疗
下载PDF
山茱萸环烯醚萜苷对脑缺血沙土鼠学习记忆能力和脑内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3
17
作者 李小黎 叶翠飞 +3 位作者 张丽 魏海峰 王文 李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2期263-266,共4页
目的:观察山茱萸环烯醚萜苷(CIG)对脑缺血动物学习记忆能力以及海马区BDNF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沙土鼠双颈总动脉夹闭阻断血流5min造成全脑缺血模型。4~5周后,通过避暗试验和Morris水迷宫试验观察动物学习记忆能力;应用尼氏染... 目的:观察山茱萸环烯醚萜苷(CIG)对脑缺血动物学习记忆能力以及海马区BDNF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沙土鼠双颈总动脉夹闭阻断血流5min造成全脑缺血模型。4~5周后,通过避暗试验和Morris水迷宫试验观察动物学习记忆能力;应用尼氏染色法检测海马区神经元的损伤程度;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印迹方法检查脑海马BDNF的表达情况。结果:灌胃给予CIG可以明显改善全脑缺血沙土鼠的被动回避记忆和空间学习谒忆能力,显著提高海马区BDNF的表达,保护CA1区神经元细胞免受缺血性损害。结论:CIG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海马区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茱萸环烯醚萜苷 全脑缺血 学习记忆 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保护 沙土鼠
下载PDF
脑缺血再灌流过程中沙土鼠脑组织和血浆SOD、MDA含量的变 被引量:11
18
作者 赵秀梅 刘育英 姜澜 《微循环学杂志》 1999年第1期15-16,共2页
复制沙土鼠实验性脑缺血再灌流模型,测定了在缺血及再灌流不同阶段血清及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和脂质过氧化反应最终产物(MDA)的含量变化,结果发现单纯缺血组与再灌流各组脑组织MDA的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复制沙土鼠实验性脑缺血再灌流模型,测定了在缺血及再灌流不同阶段血清及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和脂质过氧化反应最终产物(MDA)的含量变化,结果发现单纯缺血组与再灌流各组脑组织MDA的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且再灌流1h、6h组的MDA含量明显高于单纯缺血组(P<0.05),并有随再灌时间延长不断升高的趋势,但三个再灌流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单纯缺血组与再灌流各组比较脑组织SOD的活性均较正常对照组降低,以再灌1h、6h最为明显,与单纯缺血组比较P<0.05。实验各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浆SOD的活性无显著差异。表明单纯缺血和再灌流后均发生了脂质过氧化反应,并认为自由基引起的损伤,在缺血后再灌流中比单纯缺血更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注 脑组织 SOD 丙二醛 血浆
下载PDF
H pylori infection causes chronic pancreatitis in Mongolian gerbils 被引量:10
19
作者 Gabriele Rieder Arno Karnholz +2 位作者 Mechthild Stoeckelhuber Juanita L Merchant Rainer Haas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29期3939-3947,共9页
AIM: To investigate whether chronic H pylori infection has the potential to induce pancreatitis in the Mongolian gerbil model, and whether it is dependent on an intact type Ⅳ secretion system. METHODS: Mongolian ge... AIM: To investigate whether chronic H pylori infection has the potential to induce pancreatitis in the Mongolian gerbil model, and whether it is dependent on an intact type Ⅳ secretion system. METHODS: Mongolian gerbils were infected with wild type (WT) H pylori type Ⅰ strain B128 or its isogenic mutant B128 △cag γ (defective type Ⅳ secretion). After seven months of infection, H pylori was reisolated from antrum and corpus and Hpylori DNA was analyzed by semineste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Inflammation and histological changes were documented in the gastric antrum, corpus, and pancreas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Cytokine mRNA, gastric pH, plasma gastrin, amylase, lipase, and glucose levels were determined. RESULTS: The H pylori infection rate was 95%. Eight infected animals, but none of the uninfected group, developed transmural inflammation and chronic pancreatitis. Extensive interstitial fibrosis and inflammation of the pancreatic lobe adjacent to the antrum was confirmed by trichrome stain, and immuno-histochemically.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 mRNA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the antral mucosa of all infected gerbils. In the corpus, only cytokine levels of WT-infected animals andthose developing transmural inflammation and pancreatitis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Levels of lipase, but not glucose or amylase 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in the pancreatitis group. H pylori DNA was detected in infected antral and corpus tissue,but not in the pancreas CONCLUSION: H pylori infection is able to induce chronic pancreatitis in Mongolian gerbils independently of the type Ⅳ secretion system, probably by an indirect mechanism associated with a penetrating ulc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 pylori Mongolian gerbil PANCREATITIS GASTRITIS Penetrating ulcer
下载PDF
脑缺血再灌流后海马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动态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敬军 夏作理 陈青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67-370,共4页
本研究目的在于 :观察脑缺血再灌流后海马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分布及动态表达 ,探讨其与缺血性神经元的联系。钳夹沙土鼠的双侧颈总动脉制造脑缺血模型 ,应用免疫荧光法染色。结果显示 :脑缺血再灌流后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阳性反应主要... 本研究目的在于 :观察脑缺血再灌流后海马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分布及动态表达 ,探讨其与缺血性神经元的联系。钳夹沙土鼠的双侧颈总动脉制造脑缺血模型 ,应用免疫荧光法染色。结果显示 :脑缺血再灌流后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阳性反应主要分布于海马本部的始层、放射层、分子层及齿状回门区。再灌流 3 d,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反应增强 ;7~ 15 d,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反应达高峰 ;脑缺血再灌流 40 d和对照组相比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反应仍维持较高水平。再灌流 3 0~ 40 d,CA1区锥体层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细胞明显增强。本研究结果表明 :脑缺血再灌流后海马区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增强长期保持在较高水平 ,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脑缺血 海马 再灌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