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景观可达性与住宅价格空间关联 被引量:35
1
作者 吴文佳 张晓平 李媛芳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88-498,共11页
随着城市居民对住宅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城市景观对城市住宅价格分异影响日趋显著。分析景观对住宅价格分异格局的影响,可为城市住宅空间结构的规划提供依据,为规划与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参考。以北京城区二手房小区为样本,基于ArcGIS空间... 随着城市居民对住宅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城市景观对城市住宅价格分异影响日趋显著。分析景观对住宅价格分异格局的影响,可为城市住宅空间结构的规划提供依据,为规划与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参考。以北京城区二手房小区为样本,基于ArcGIS空间分析方法和特征价格模型,探讨景观因素对北京市住宅价格空间分异格局的影响。以主流房地产交易网站二手商品房报价资料为基础数据,共采集到2012年1月北京市城六区有效住宅小区样本3174个,对住宅样点进行空间化处理,并建立住宅空间信息数据库。运用密度分析、空间插值等方法,分析北京市住宅空间分布特征与价格空间分异格局。核密度分布图显示:北京市住宅空间分布呈现显著的向心化与离心化并存现象,总体上以天安门为中心向周边呈衰减趋势,在地铁转换站点形成了多个集聚次中心。在此基础上,从住宅属性、交通因素、区位特征等方面选择主要解释变量,构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住宅价格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重点探讨景观可达性(如绿地、水景、山景等)与住宅价格的关联。结果表明:次中心与住宅价格关联最为显著,绿地、水景、山景与住宅价格存在一定程度关联。其中,山景和高绿化率对住宅价格增效明显;由于水质较差,北京城六区内河流与住宅价格存在负相关;污水处理以及丧葬场所等污染源与住宅价格也存在显著负相关。远离污染源、靠近宜人景观、低容积率、高绿化率是居民选择住宅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加权回归 景观可达性 住宅价格 北京
原文传递
中国区域PM2.5影响因素空间分异研究——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4
2
作者 马忠玉 肖宏伟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26,共13页
利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实证考察了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城镇化发展、建筑施工、汽车保有量、环境规制、产业集聚、技术进步、能源价格、对外开放、自然条件、生态建设等因素对PM2.5年平均浓度影响的区域空间差异。... 利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实证考察了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城镇化发展、建筑施工、汽车保有量、环境规制、产业集聚、技术进步、能源价格、对外开放、自然条件、生态建设等因素对PM2.5年平均浓度影响的区域空间差异。实证结果表明:所有影响因素的估计系数符号与预期一致,大部分影响因素的估计系数统计量显著,其对PM2.5的影响程度在区域之间呈现空间差异,且表现出一定的空间集聚特征;环境规制、对外开放及空气流动性等因素对PM2.5影响程度的空间差异不大,均对雾霾减少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他因素对PM2.5的影响程度则呈现出一定的空间梯度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空间分异 区域差异化 生态文明
原文传递
基于GWR的大兴安岭森林立地质量遥感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明泽 郭鸿郡 +1 位作者 范文义 甄贞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6-66,共11页
【目的】建立遥感信息模型,估算森林地位级指数,对森林立地质量的空间分布进行系统研究,为森林经营管理和营林造林提供数据支持与理论依据。【方法】以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为研究区域,基于研究区域的多光谱数据结合地面森林资源清查数... 【目的】建立遥感信息模型,估算森林地位级指数,对森林立地质量的空间分布进行系统研究,为森林经营管理和营林造林提供数据支持与理论依据。【方法】以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为研究区域,基于研究区域的多光谱数据结合地面森林资源清查数据,采用以最小二乘为基础的多元线性模型(全局模型)和以地理加权回归(GWR)为基础局域回归模型提取包括遥感因子土壤修正植被指数(MSVI)、差值植被指数(DVI)和林分因子林分平均胸径(ADBH)、林分郁闭度(FCC)在内的4个因子作为自变量,建立地位级指数全局估算模型和局域估算模型。对比2种方法,最终采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来绘制研究区域地位级指数空间分布图,对研究区域的立地质量进行评价与分析,并探索研究区域内森林地位级指数的空间分布状态随地形的变化趋势。采用全局Moran I描述不同空间尺度下模型残差的空间自相关性(以8 km为间隔计算从8 km到80 km)。【结果】大兴安岭地区地位级指数呈现明显的聚集分布,具体表现为东高西低、北高南低,并且最大值出现在北部区域。遥感因子和林分因子影响森林地位级指数的空间分布。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拟合和精度明显好于全局模型,其中全局模型的R2adj为0.48、AIC为1 816、RMSE为1.74,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R2adj为0.53、AIC为1 784、RMSE为1.29。通过模型模拟结果和实测值的对比分析发现,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具有更高的验证精度和更好的拟合效果。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残差分析可知,地理加权回归模型能够很好地解决模型残差的空间自相关性,产生更为理想的模型残差。【结论】全局模型和局域地理加权回归模型能够较为有效地估算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森林地位级指数,加入样地位置信息进行回归分析的地理加权回归模型能够更有效地降低数据的空间自相关性,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地质量 多光谱遥感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下载PDF
1951—2010年中国土壤温度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9
4
作者 张天鹏 保万魁 +5 位作者 雷秋良 刘笑彤 杜新忠 周脚根 罗加法 刘宏斌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89-602,共14页
土壤温度状况对于研究气候变迁、地球物质能量循环以及土壤性质演变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对国家尺度上土壤温度状况的长期序列和空间变化缺少研究。因此,本文基于土壤温度内插法和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使用1951—2010年中国880个气象... 土壤温度状况对于研究气候变迁、地球物质能量循环以及土壤性质演变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对国家尺度上土壤温度状况的长期序列和空间变化缺少研究。因此,本文基于土壤温度内插法和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使用1951—2010年中国880个气象站点的观测数据,研究了中国土壤温度状况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中国60年来土壤温度变化整体趋势为东北地区升温,西南地区少部分地区降温;(2)中国土壤温度状况可划分为冷性土壤温度状况(东北地区、青藏高原地区和内蒙古东部)、温性土壤温度状况(新疆南部、内蒙古和山西南部以及山东)和热性土壤温度状况(华中、华东、华南以及西南的云南、贵州和四川);(3)经纬度和气温与土壤温度具有良好的响应关系,其中气温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4)中国60年来整体呈现温性土壤向北迁移(约46.5 km)、冷性土壤向南迁移(约43.4 km)的趋势。研究结果可为地理学、土壤学等相关领域深入研究提供一定参考,并为土壤系统分类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温度状况 地理分区 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 时空变化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辽宁省城市人居环境综合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9
5
作者 关莹莹 李雪铭 +2 位作者 杨俊 李松波 田深圳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097-2108,共12页
构建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综合涵盖了适宜性自然要素及人文要素,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计算分级人居环境适宜性指数,并探讨与人口、GDP密度的空间一致性,验证适宜性较好的土地的利用效率。研究表明:①辽宁省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呈现中部及... 构建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综合涵盖了适宜性自然要素及人文要素,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计算分级人居环境适宜性指数,并探讨与人口、GDP密度的空间一致性,验证适宜性较好的土地的利用效率。研究表明:①辽宁省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呈现中部及沿海地区高于东部西部,空间上呈顺应山脉走向的东北–西南方向的纵向分异规律。其中沈阳市、大连市的自然适宜性指数最高;朝阳市、本溪市的自然适宜性最低。②辽宁省人居环境人文适宜性指数中部最高,东部次之,西部最低,其中沈阳市、葫芦岛市的人文适宜性指数最高。③辽宁省人居环境综合适宜性的空间分异特征体现为:中部及沿海区域综合适宜性最高,东部次之西部最低。适宜地区面积占比51.72%,临界适宜性地区占比44.53%,不适宜地区占比3.37%,辽宁省整体人居环境适宜性等级为良好。④辽宁省的人口和GDP密度与人居环境综合适宜性指数的空间分布具有很好的空间一致性。累计百分比统计显示,人口经济集中于综合适宜性较高的地区,充分利用了人居环境适宜性高的土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居环境综合适宜性 自然适宜性要素 人文适宜性要素 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
下载PDF
天山北坡城市群PM_(2.5)浓度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王相男 张喆 刘方青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15-1327,共13页
针对天山北坡城市群开展PM_(2.5)浓度时空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分析,对区域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具有积极的意义.通过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利用MCD19A2气溶胶产品结合气象因子,反演得到天山北坡城市群2015~2021年3~11月的PM_(2.5)浓度时... 针对天山北坡城市群开展PM_(2.5)浓度时空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分析,对区域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具有积极的意义.通过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利用MCD19A2气溶胶产品结合气象因子,反演得到天山北坡城市群2015~2021年3~11月的PM_(2.5)浓度时空分布,继而实现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如下:(1)研究区PM_(2.5)浓度高值主要分布在天山北麓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之间的绿洲城市群地带,呈现“四周低,中间高”和“西低东高”的空间分布特征,2015~2021年研究区的ρ(PM_(2.5))年均值为16.98μg·m^(-3),高值主要聚集在乌鲁木齐市市区部分,并向昌吉市和阜康市延伸递减;ρ(PM_(2.5))月均值分布规律与年均一致,但存在季节差异,表现为:秋季(20.32μg·m^(-3))>春季(18.25μg·m^(-3))>夏季(12.47μg·m^(-3)),春季和冬季聚集现象会更明显;(2)研究区PM_(2.5)浓度年均值在2015~2021年呈现下降趋势,3~10月均值同样表现为下降趋势,仅11月表现为略有升高;从PM_(2.5)浓度变化趋势空间分布分析,下降集中在主要城市市区部分,尤其是乌鲁木齐市市区部分及其周边地区减少幅度最大,变化最为剧烈;(3)研究区气温、气压与PM_(2.5)浓度呈现正相关效应,而相对湿度,风速,大气边界层高度,降水量与PM_(2.5)浓度呈现负相关效应;各因子影响程度从高向低排列为:大气边界层高度>相对湿度>气压>气温>风速>降水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 天山北坡城市群 时空分布特征 变化趋势 影响因素分析
原文传递
基于GWR模型的共享单车空间分布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杨逍遥 王建军 +1 位作者 李国栋 程小丹 《交通运输研究》 2021年第1期81-94,共14页
为辨别不同时段不同地区影响单车出行的关键因素,认识共享单车与用户间的动态平衡关系,基于对城市多源数据的分析,从用车环境、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公共交通变量和土地利用变量4方面选取共享单车出行影响因素,并以此为输入性指标建立全... 为辨别不同时段不同地区影响单车出行的关键因素,认识共享单车与用户间的动态平衡关系,基于对城市多源数据的分析,从用车环境、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公共交通变量和土地利用变量4方面选取共享单车出行影响因素,并以此为输入性指标建立全局回归分析初选模型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GWR),初步分析各因子的空间非平稳性。通过地理差异检验得到具有空间异质性的影响因子,然后采用空间可视化分析方法进一步探究单车出行分布与关键因子间的作用机理。以西安市建成区共享单车出行数据为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工作日早高峰和晚高峰时段,共享单车设施分布密度对共享单车出行起点分布的影响存在空间异质性,企业密度在工作日早高峰时段、餐饮类分布密度在工作日晚高峰时段对共享单车出行终点的影响具有空间异质性;GWR模型对单车起终点影响因素回归分析的拟合优度R²相比全局回归模型分别提高了0.428,0.378,0.208和0.309,且修正后的赤池信息准则(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AIC)值(AICc)与残差平方和均有所降低,表明GWR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变量之间的空间异质性,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与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影响因素空间异质性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空间可视化 共享单车
下载PDF
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与林火遥感数据估算森林年龄 被引量:6
8
作者 杜一尘 李明泽 +1 位作者 范文义 王斌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84-194,共11页
【目的】通过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估算非干扰林龄,利用遥感数据和林火发生历史数据,获取过火区域信息,进而对林火烈度分级,讨论林火烈度与森林类型的交互作用,估算干扰林龄,最终获得黑龙江省森林年龄的空间分布。【方法】以黑龙江森... 【目的】通过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估算非干扰林龄,利用遥感数据和林火发生历史数据,获取过火区域信息,进而对林火烈度分级,讨论林火烈度与森林类型的交互作用,估算干扰林龄,最终获得黑龙江省森林年龄的空间分布。【方法】以黑龙江森林为研究区域,基于研究区域的多光谱数据结合地面森林资源清查数据,通过逐步回归方法提取了包括遥感因子绿度指数(Greeness)、湿度指数(Wetness)、林分平均胸径(ADBH)、林分平均树高(ASH)及海拔(Altitude)在内的5个显著因子作为自变量,采用GWR模型建立非干扰林龄估算模型。采用全局Moran I来描述模型残差的空间自相关性。绘制研究区非干扰林龄空间分布图并探究林龄的空间分布状态。[JP+1]结合林火位置与面积记录对多光谱数据目视解译提取过火区域,根据dNBR将过火区域火烈度分级。将火烈度图与植被类型图叠加分析,讨论不同森林类型在不同火烈度下的演替情况。定义干扰林龄时,未发生树种更替的森林林龄不变,树种发生更替的森林在林火发生年将其林龄归为0,并在新的优势树种萌发时从1开始累加,以此类推干扰后森林的林龄。【结果】黑龙江省非干扰森林平均林龄为48年,标准差为16年。GWR模型的 Radj^2 为0.68,RMSE为16.171 7。使用Moran I来检验模型的残差,发现GWR模型可很好地消除残差的空间自相关性。研究区林龄整体空间分布状态不均匀,大兴安岭地区林龄普遍高于黑龙江林区。黑龙江省2000―2010年林火主要发生在大兴安岭及小兴安岭地区,根据dNBR将已提取的过火区域林火烈度分为:未过火、轻度过火、中度过火和重度过火4类,总过火面积为527 932 hm^2,其中重度29 157 hm^2、中度180 268 hm^2、轻度318 507 hm^2。兴安落叶松林和蒙古栎林在整个研究区中过火面积最大,分别占总过火面积的28.63%和47.23%。根据不同森林类型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龄 多光谱遥感 gwr模型 林火烈度 干扰
下载PDF
基于STIRPAT-GWR模型的重庆市土地利用碳排放动态演进及影响因素
9
作者 黄怀玉 唐园清 +1 位作者 龚直文 陈小娟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95-1205,共11页
探究重庆市土地利用碳排放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可为进一步优化土地利用结构、落实差异化的降碳减污政策提供参考。基于2000年、2010年、2020年3期土地覆盖数据揭示重庆市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及时空动态特征,综合运用STIRPAT模型和地理加权... 探究重庆市土地利用碳排放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可为进一步优化土地利用结构、落实差异化的降碳减污政策提供参考。基于2000年、2010年、2020年3期土地覆盖数据揭示重庆市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及时空动态特征,综合运用STIRPAT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探究社会经济因素对碳排放的空间异质性影响。结果表明:重庆市净碳排放量在2000—2020年总计增长3723.14×104 t,其时序变化可划分为急剧增加阶段和缓慢增加阶段;土地利用碳汇与碳源仍存在收支不平衡问题。净碳排放总体呈现“中心高、两翼低”的分布格局,净碳排放增量在主城都市区的增长幅度最为剧烈,在渝东南各区县均呈现微度增长态势,渝东北各区县的增长量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土地利用碳排放各影响因素的空间分布格局差异较大,碳排放强度和人均GDP是关键主导因素,其他依次为城镇人口规模、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产业结构,碳排放强度在渝东北地区的影响强度较大,城镇人口规模在主城都市区的正向促进作用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碳排放 时空动态 影响因素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重庆
下载PDF
长三角城市群A级旅游景区时空异质性研究
10
作者 陈玲玲 吕宁 汤澍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62,共10页
城市群A级旅游景区演化研究对促进区域旅游业平衡充分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基于目的地多尺度、景区多等级及空间非稳定现实,运用多种空间分析方法,对长三角城市群A级旅游景区及影响因素的时空异质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2001-2021年,3A、4... 城市群A级旅游景区演化研究对促进区域旅游业平衡充分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基于目的地多尺度、景区多等级及空间非稳定现实,运用多种空间分析方法,对长三角城市群A级旅游景区及影响因素的时空异质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2001-2021年,3A、4A是长三角城市群A级旅游景区结构主体;上海、杭州、湖州、南京、安庆、金华、温州和台州的各级景区发展均较好.(2)长三角城市群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集聚性显著,逐渐形成“几”字形高密度景区带结构;各等级景区辐射范围不断扩大,形成东南-西北方向分布格局;城市尺度上,各等级景区都趋于均匀分布.(3)至2019年,影响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的因素包括旅游资源、旅游需求、旅游地交通及社会经济条件.各个因素的影响程度及其在空间上的异质性均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城市群 A级旅游景区 时空异质性 尺度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下载PDF
城市群土地价格影响因素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崔晓美 葛京凤 +1 位作者 刘雅楠 崔媛媛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6-112,共7页
通过构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得出GWR模型计算结果表和GWR模型影响因素分布图,两者结合分析了5个国家级城市群土地价格影响因素的差异。结果发现,各影响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对城市地价均有推动作用,但每个城市群主要影响因素不同:长三角城市... 通过构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得出GWR模型计算结果表和GWR模型影响因素分布图,两者结合分析了5个国家级城市群土地价格影响因素的差异。结果发现,各影响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对城市地价均有推动作用,但每个城市群主要影响因素不同:长三角城市群地价受资本投入、产业结构升级和"外向带动"共同作用;珠三角是典型的政府带动下的外向型经济;京津冀是由北京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增加资本投入等的共同发展,地价影响因素较复杂;长江中游和成渝城市群地价变化和国家政策密不可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城市群 地价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影响因素:差异性
下载PDF
河北省农村居民点节约集约空间规律及影响因子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赵娇娇 刘元芳 张长春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1-215,221,共6页
运用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方法,探讨了河北省农村居民点节约集约空间分布规律及地均固定资产投资、地均乡村户数、人均GDP、财政收入等影响因子,结果表明,河北省农村居民点节约集约的4个影响因子存在着较大的空间异质性,用GWR模型估计... 运用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方法,探讨了河北省农村居民点节约集约空间分布规律及地均固定资产投资、地均乡村户数、人均GDP、财政收入等影响因子,结果表明,河北省农村居民点节约集约的4个影响因子存在着较大的空间异质性,用GWR模型估计的4个因子的系数有正有负;每变动1个单位,各影响因子对农村居民点节约集约影响顺序由大到小为:地均固定资产投资、地均乡村户数、人均GDP、财政收入;河北省农村居民点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纵向上自南向北逐渐减小,横向上自西向东递减.GWR模型可对河北省农村居民点节约集约空间变化性进行良好的估计,揭示出节约集约空间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农村居民点 节约集约 空间异质性 影响因子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下载PDF
经济发展对工伤事故水平影响的空间异质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颜峻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45-150,共6页
为了探讨经济发展对工伤事故水平影响的空间异质性,基于人均GDP及认定工伤数等省级行政区的空间属性数据,构建工伤事故水平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研究模型中变量的空间自相关性及变量关联的空间非均匀性,分析经济发... 为了探讨经济发展对工伤事故水平影响的空间异质性,基于人均GDP及认定工伤数等省级行政区的空间属性数据,构建工伤事故水平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研究模型中变量的空间自相关性及变量关联的空间非均匀性,分析经济发展对工伤事故影响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工伤事故水平、地区经济发展规模与其邻近地区的观测数据之间存在相互依赖性;地区经济发展对工伤事故的影响程度在空间上是非均匀的,呈现出从西北地区至东南方向逐渐增大的趋势;地区经济增长带动工伤事故水平提高的弹性系数与人均GDP之间彼此独立,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 工伤事故 空间异质性 相关性 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
下载PDF
多尺度视角下城市住宅价格空间格局与影响机制研究
14
作者 叶健 任鑫 卢会颖 《地理信息世界》 2021年第5期66-72,共7页
城市住宅价格的空间分异受到多重资源因素的影响,其影响机制在不同尺度上表现出的空间分异格局各不相同。以2015-2018年16个季度成都市中心城区商品住宅小区住宅价格为基本数据,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法、多尺度视角分析法探索成都市住宅... 城市住宅价格的空间分异受到多重资源因素的影响,其影响机制在不同尺度上表现出的空间分异格局各不相同。以2015-2018年16个季度成都市中心城区商品住宅小区住宅价格为基本数据,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法、多尺度视角分析法探索成都市住宅价格空间分异格局,利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构建成都市住宅价格特征变量指标体系,分析导致住宅价格空间差异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在2015-2018年16个季度中,成都市住宅价格先持续上升后出现小幅下降,中心城区各区住宅价格空间自相关性高,表明近年来住宅价格空间邻近联动性强。500 m×500 m栅格尺度下成都市中心城区住宅价格分布不均衡,住宅价格总体呈现中心区域高、边缘区域低分布格局,且南北住宅价格存在一定差异,中心城区住宅价格局部呈现“多中心+边缘化”的空间分布格局。多尺度视角分析法不仅能够考虑尺度效应及分区效应对住宅价格空间格局的影响,而且能够定量分析多资源因素对住宅价格的影响机制,解析多资源因素指标对住宅价格空间分异产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宅价格 空间格局 影响因素 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 成都
下载PDF
长三角新型城镇化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
15
作者 岳洋 曹卫东 +2 位作者 苏鹤放 张宇 余慧敏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6期1-9,共9页
运用熵值法、系统协调度及GWR模型,对长三角2005年、2010年、2015年地级以上城市的新型城镇化及影响因素进行测度分析。结果表明:从综合水平来看,新型城镇化水平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沪宁-沪杭-杭甬线上,"Z"形轴线集聚态势明显... 运用熵值法、系统协调度及GWR模型,对长三角2005年、2010年、2015年地级以上城市的新型城镇化及影响因素进行测度分析。结果表明:从综合水平来看,新型城镇化水平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沪宁-沪杭-杭甬线上,"Z"形轴线集聚态势明显,城镇化水平低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安徽省,部分城市新型城镇化水平排名变化较为明显;从子系统协调来看,协调度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沪宁-沪杭-杭甬-甬温线上,"M"形集聚态势明显,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子系统严重失调的城市在减少;从影响因素来看,经济发展水平对新型城镇化的推动最大,其次是基础设施水平、政府能力和城乡二元结构,其中城乡二元结构与城镇化发展呈现负相关,且这4个影响因素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时空演变 gwr模型 长三角
下载PDF
乡村转型发展格局与驱动机制的区域性分析 被引量:59
16
作者 王艳飞 刘彦随 李玉恒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5-142,共8页
采用核密度估计、空间统计和地理加权回归对2000年以来中国各地乡村转型发展水平及其驱动因素进行区域性分析。研究表明:1中国乡村转型发展空间分异明显,高值区集中在东部沿海发达区域,低值区集中在西南部地区。2000—2010年,区域间乡... 采用核密度估计、空间统计和地理加权回归对2000年以来中国各地乡村转型发展水平及其驱动因素进行区域性分析。研究表明:1中国乡村转型发展空间分异明显,高值区集中在东部沿海发达区域,低值区集中在西南部地区。2000—2010年,区域间乡村转型发展相对差异减小,但空间差异格局固化。2乡村转型发展受自然因素、区位条件、经济及社会变化的综合影响,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投资带动是主要驱动力,耕地资源对乡村转型发展的制约性不显著。3经济社会因素对乡村转型发展的作用强度存在区域差异,工业化、城镇化对东部地区乡村转型发展推动作用高于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对平原地区和西北部畜牧区乡村转型发展的推动作用更明显。4应根据乡村发展基础和转型态势,制定区域差别化的措施和政策,改善区际协同环境及完善城乡互动机制,尤其提升中西部乡村地区对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区域响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转型发展 驱动机制 地理加权回归 区域分析 中国
原文传递
基于GWR模型的河北省县域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利 刘亚 +1 位作者 曹文涛 任启龙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2期262-267,共6页
以河北省各县域(市辖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综合经济实力、农业因素、地形条件的空间相关关系,并以此来解释各因素对人口空间分布差异的不同影响.结果表明:综合经济实力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呈由冀北分别向冀东、冀中南(... 以河北省各县域(市辖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综合经济实力、农业因素、地形条件的空间相关关系,并以此来解释各因素对人口空间分布差异的不同影响.结果表明:综合经济实力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呈由冀北分别向冀东、冀中南(冀南)两侧递减的趋势;农业因素的影响强度由冀中北分别向东南、西南呈逐渐递减的趋势;地形条件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一方面是从冀北向冀东逐渐递减,另一方面是从冀中向冀南、冀中南逐渐递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 河北省 人口分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