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峡大老岭植物区系的垂直梯度分析 被引量:24
1
作者 沈泽昊 张新时 金义兴 《植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60-268,共9页
为探讨山地植物区系构成特征及其垂直梯度的生态意义 ,根据对三峡大老岭地区植被垂直样带调查获得的植物区系资料 ,分析了该地区植物区系成分构成的基本特征及其随海拔梯度的变化趋势 ,寻找了区系平衡点的位置 ;并利用聚类方法分析了山... 为探讨山地植物区系构成特征及其垂直梯度的生态意义 ,根据对三峡大老岭地区植被垂直样带调查获得的植物区系资料 ,分析了该地区植物区系成分构成的基本特征及其随海拔梯度的变化趋势 ,寻找了区系平衡点的位置 ;并利用聚类方法分析了山地气候垂直分异对区系成分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 :①大老岭植物区系具有温带性质 ,但仍反映了与热带区系的历史联系 ,有强烈的区域性 ;②属的分布区类型可归为热带分布、温带分布、地中海 中亚中心和东亚中心 4组 ,各组区系成分的垂直梯度特征不同 ;热带、亚热带成分与温带成分的平衡点大致位于海拔 650m ;③区系成分构成和属的物种数量构成的聚类分析结果一致显示了植物区系构成与山地气候和植被垂直带相对应的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 植物区系分析 地理成分 垂直梯度 数量分析
下载PDF
水分梯度下不同地理种群红砂叶片生理特征比较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左利萍 李毅 焦健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14-518,共5页
选取甘肃省不同地域的天然红砂种群进行叶片生理生化指标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自东向西水分梯度递减条件下,不同地理种群叶片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增多,同时伴随着超氧物自由基(O2-.)的产生速率提高,相应诱导了SOD、POD和CAT酶活性... 选取甘肃省不同地域的天然红砂种群进行叶片生理生化指标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自东向西水分梯度递减条件下,不同地理种群叶片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增多,同时伴随着超氧物自由基(O2-.)的产生速率提高,相应诱导了SOD、POD和CAT酶活性升高,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但酒泉点SOD、POD和CAT酶活性均有降低的趋势;除武威点外,其余各样点红砂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相差均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种群 水分梯度 红砂叶片 生理特征
原文传递
广东旅游休闲产业空间布局模式的构建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少和 张伟强 乔纪纲 《热带地理》 2007年第2期164-169,共6页
从大珠三角与其周边地区的地理梯度特征,可见大珠三角在广东地理、经济、文化中的核心地位,其周边地区的边缘地位。这种“核心”与“边缘”或“中心”与“外围”的关系实际上构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旅游系统,前者主要成为旅游客源地,后者... 从大珠三角与其周边地区的地理梯度特征,可见大珠三角在广东地理、经济、文化中的核心地位,其周边地区的边缘地位。这种“核心”与“边缘”或“中心”与“外围”的关系实际上构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旅游系统,前者主要成为旅游客源地,后者主要成为旅游接待地。大珠三角城际在空间上的逐步融合,构成了广东“环大珠三角城市群游憩带”和“点-轴树状游憩网”,以及“南部濒海游憩廊”的旅游休闲产业空间布局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珠三角 地理梯度 旅游产业 模式
下载PDF
扁头鮡地理种群形态变异的研究兼论大鳍鮡的物种有效性 被引量:14
4
作者 姚景龙 严云志 +2 位作者 高勇 李堃 陈毅峰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14-821,共8页
采用形态度量学和主成分分析的方法,通过对雅鲁藏布江、伊洛瓦底江、怒江和澜沧江4个水系标本的比较,研究了扁头鮡各地理种群间的形态变异及大鳍鮡的物种有效性。结果表明4个水系的标本相互之间的差异还没有达到亚种水平,应是扁头鮡的... 采用形态度量学和主成分分析的方法,通过对雅鲁藏布江、伊洛瓦底江、怒江和澜沧江4个水系标本的比较,研究了扁头鮡各地理种群间的形态变异及大鳍鮡的物种有效性。结果表明4个水系的标本相互之间的差异还没有达到亚种水平,应是扁头鮡的地理种群;扁头鮡不同地理种群之间的形态特征,如眼间距、背鳍基长、肛门位置和脂鳍起点位置等性状随海拔高度的下降,自西向东呈梯度变化;前人将腹鳍前长比体长、脂鳍基长比背鳍基长和眼间距比头长等作为大鳍鮡区别于扁头鮡的鉴别特征,并不能将标本区分为大鳍鮡和扁头鮡两个物种,因此大鳍鮡是一个无效的物种,应是扁头鮡的同物异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头鮡 大鳍鮡 主成分分析 物种有效性 地理种群 梯度变异 中国西南部
下载PDF
不同地理区域栓皮栎种群结构及其空间格局 被引量:15
5
作者 高文强 倪妍妍 +4 位作者 刘建锋 王小菲 薛泽敏 江泽平 何关顺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75-381,共7页
利用径级法和方差/均值法对我国不同地理区域上栓皮栎种群年龄结构及其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水平梯度上,中部、北部、南部和西部栓皮栎种群均呈倒J型分布,而东部种群呈衰退型分布.成年树在中部和南部均呈集群分布,而北部区... 利用径级法和方差/均值法对我国不同地理区域上栓皮栎种群年龄结构及其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水平梯度上,中部、北部、南部和西部栓皮栎种群均呈倒J型分布,而东部种群呈衰退型分布.成年树在中部和南部均呈集群分布,而北部区域呈现随机分布;幼树在在北、中和西部区域均为集群分布,而在南部和东部均呈随机分布.在纬向梯度上,幼树聚集强度的纬向趋势为中>北>南,而成年树聚集强度为中>南>北,经向梯度上幼树和成年树的聚集强度均为中>西>东.在垂直梯度上,中、低海拔种群呈倒J型分布,高海拔呈现衰退型.幼树在不同海拔均呈集群分布;成年树在低海拔为随机分布,而在高海拔和中海拔均为集群分布.幼树和成年树的聚集强度均为中海拔>高海拔和低海拔.在不同地理区域上,幼树的聚集强度均高于成年树.因此,栓皮栋种群结构及其分布格局主要是由环境梯度变化及其自身生物学特性决定,证实了"中心-边缘"种群假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栓皮栎 种群结构 空间格局 地理梯度
原文传递
天山云杉球果大小性状的地理变异规律 被引量:10
6
作者 臧润国 刘贵峰 +4 位作者 巴哈尔古丽.阿尤甫 郭仲军 白志强 张炜银 丁易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7-32,共6页
选择新疆境内天山山脉从西到东处于不同经度位置(81°05′—93°41.5′E,约12个经度范围)5个地点(昭苏、巩留、乌苏、乌鲁木齐和哈密)的天山云杉林进行垂直样带取样测定,分析天山云杉球果大小性状(长、宽及长宽比)随海拔梯度与... 选择新疆境内天山山脉从西到东处于不同经度位置(81°05′—93°41.5′E,约12个经度范围)5个地点(昭苏、巩留、乌苏、乌鲁木齐和哈密)的天山云杉林进行垂直样带取样测定,分析天山云杉球果大小性状(长、宽及长宽比)随海拔梯度与经度的地理变化规律,以期为天山云杉种群保护、优良种源选育及其合理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同一经度位置不同海拔范围内天山云杉球果大小性状发生不同的变化。天山云杉的球果长和球果长宽比随着海拔的增加总体上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而球果宽则总体上随海拔梯度变化不显著。各经度位置天山云杉球果宽较球果长的性状稳定性高。天山云杉球果性状随海拔、经度和坡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异,球果长的变异主要受海拔和坡度的影响,球果宽的变异则主要受经度的影响,而海拔、经度、坡度对球果长宽比都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云杉 地理变异 海拔梯度 经度梯度 球果大小 天山
下载PDF
杜仲酯酶同工酶地理递变及生长预测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张檀 张康健 +1 位作者 杨吉安 马惠玲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4期20-23,共4页
本文对38个杜仲无性系进行了酯酶同工酶与不同地理种源及胸径生长量的相关分析发现:酯酶同工酶存在明显的地理递变;酯酶一级酶带数量与杜仲年均胸径生长量呈正相关。
关键词 杜仲 酯酶 变化 生长 预测
下载PDF
河南宝天曼自然保护区野生灌木观赏植物资源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朱学灵 郭凌 叶永忠 《河南科学》 2017年第8期1330-1335,共6页
采用样线、样带、固定观测样地及特殊生境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宝天曼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灌木的种类组成、垂直分布、植物区系成分和观赏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区内野生观赏灌木共有25科51属204种,蔷薇科、忍冬科和豆科是观赏灌... 采用样线、样带、固定观测样地及特殊生境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宝天曼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灌木的种类组成、垂直分布、植物区系成分和观赏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区内野生观赏灌木共有25科51属204种,蔷薇科、忍冬科和豆科是观赏灌木的优势科;蔷薇属、忍冬属、胡枝子属、绣线菊属等为优势属.在海拔分布上,以海拔800 m以下的灌木种类最多,随着海拔的上升,野生观赏灌木的种类不断下降;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灌木共有14个分布区类型及变型,其中北温带分布的类型最多,所含灌木种类占整个保护区野生观赏灌木总数的50%.根据野生灌木的观赏特点,把野生灌木划分为观花类、观叶类等5种类型,其中观花类灌木占据优势,种类占整个保护区观赏灌木的54.9%,观叶类(8.82%)、观干类(8.33%)、观果类(14.22%)、观姿类(13.73%),也占有一定的比例,表明宝天曼野生观赏灌木资源丰富,具有较高的开发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木 区系地理成分 海拔梯度 观赏特点 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贺兰山西坡浅山带植物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郑敬刚 喻铮铮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5730-5734,共5页
研究了贺兰山西坡浅山带(海拔1 250-2 200 m)的物种多样性、科属多样性、植物多样性和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贺兰山西坡浅山带的植物总数为181种,隶属于38科105属。在海拔1 400 m以下,藜科、禾本科、豆科和菊科所占的... 研究了贺兰山西坡浅山带(海拔1 250-2 200 m)的物种多样性、科属多样性、植物多样性和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贺兰山西坡浅山带的植物总数为181种,隶属于38科105属。在海拔1 400 m以下,藜科、禾本科、豆科和菊科所占的比例较高;海拔1 400-1 600 m,植物科属也以菊科、豆科、禾本科和藜科为主,与海拔1 400 m以下相比,菊科、豆科植物明显增多,藜科植物明显减少;海拔1600-1 800 m,禾本科植物的数量最多,菊科、豆科植物次之;海拔1 800-2 000 m,菊科植物数量最多,禾本科、豆科植物显著减少,同时蔷薇科植物大量出现;海拔2 000 m到林线,以菊科、蔷薇科、豆科和禾本科植物为主,同时也有部分忍冬科、茜草科植物分布。随着海拔的升高,物种丰富度指数逐渐增大;多样性指数在中、低海拔带较小,高海拔带较大;均匀度指数在中海拔带较小,在低海拔、高海拔带较高。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包括9个分布类型和4个变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多样性 地理成分 海拔梯度 贺兰山西坡 浅山带
下载PDF
基于地理梯度的自然类景观资源分布规律 被引量:3
10
作者 林光旭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10年第4期343-345,296,F0003,共5页
地理梯度也称地理势,是描述一个地理过程强度和方向的概念。地理梯度分为自然地理梯度和文化地理梯度,剧烈的自然地理梯度造就了高密度的自然类景观资源。从研究地理梯度与自然类景观资源的视界出发,并从中国三级台阶地理构造所形成的... 地理梯度也称地理势,是描述一个地理过程强度和方向的概念。地理梯度分为自然地理梯度和文化地理梯度,剧烈的自然地理梯度造就了高密度的自然类景观资源。从研究地理梯度与自然类景观资源的视界出发,并从中国三级台阶地理构造所形成的两大台阶过渡区内自然类景观资源分布着手,探讨了地理梯度与自然类景观资源密度之间的相关关系,这将对大尺度区域性旅游景观资源的发掘、开发与规划工作起到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梯度 台阶过渡区 景观资源分布
下载PDF
Vertical patterns of the flora of seed plants in Dawei Mountain in Yunnan Province, Southwest China
11
作者 Wang Juan Ma Qin-yan +1 位作者 Du Fan Yang Yu-ming 《Forestry Studies in China》 CAS 2007年第3期169-176,共8页
Abstract Vertical gradients incorporate multiple resources gradients which vary continuously. Therefore, research on mountain floristic patterns along vertical gradients is important to reveal regular patterns of the ... Abstract Vertical gradients incorporate multiple resources gradients which vary continuously. Therefore, research on mountain floristic patterns along vertical gradients is important to reveal regular patterns of the flora along environmental gradients and to under- stand the changes in biodiversity along these gradients and their biological fitness.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explore the character- istics of the floral compositions and ec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floristic patterns along the vertical gradients of the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of Dawei Mountain, located in the southeast of Yunnan Province. We analyzed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lora and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its floristic components as a function of elevation on the basis of our field investigations along vertical vegetation transects. We carried out a systematic cluster analysis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dividing line of floristic changes by eleva- tion along gradients and studied the effects of mountain climate on the vertical variation of floristic composition. The study shows: 1) that the obvious boundary, which differentiates tropical distribution, is located at an elevation of approximately 1,500 m, which separates the tropical rain forests from the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s; 2) that humid rain forests are found below 700 m elevation, mountain rain forests between 700 and 1,500 m, monsoon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s between 1,300 and 1,800 m and mountain mossy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s above 1,800 m. Non-representative mountain mossy dwarf forests (above 2,100 m) in the area are found on the windward sides and barren lands on mountain slopes; 3) that Hopea mollissima is one of the major component species of mountain rain forests, but it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the major indicator species in humid rain forests as is generally accep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wei Mountain geographical elements vertical gradient cluster analysis
下载PDF
海南岛饰纹姬蛙种群的形态变异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玉龙 王循刚 +3 位作者 付磊 束潇潇 王斌 江建平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35-1141,共7页
揭示海南岛饰纹姬蛙(Microhyla fissipes)种群的形态特征变异及环境在此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于2016年6月和8月在海南岛共采集到饰纹姬蛙19个种群372只成体标本,测量其7个外部形态性状,并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Wilcoxon秩和检验和... 揭示海南岛饰纹姬蛙(Microhyla fissipes)种群的形态特征变异及环境在此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于2016年6月和8月在海南岛共采集到饰纹姬蛙19个种群372只成体标本,测量其7个外部形态性状,并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Wilcoxon秩和检验和非参数多元方差分析等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除儋州种群外,种群头体长大体呈现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增大的趋势;(2)层次聚类及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这19个种群可分为2组,即东北组和西南组,而东北组的头体长显著大于西南组,且两组在其他形态量度性状上均差异显著;(3)6月份和8月份采集的群体中,雄性形态差异显著,而雌性形态差异不显著.以上形态差异状况可能是由海南岛独特的南北生态差异所造成,食物资源及捕食压力可能是促进饰纹姬蛙种群朝着更加大型化方向发展的生态因素;本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这一广布物种的形态变异规律及其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饰纹姬蛙 形态差异 地理梯度 海南岛
原文传递
山西亚高山草地物种多样性与生物量空间变化数据集
13
作者 徐满厚 赵梓彤 《全球变化数据学报(中英文)》 CSCD 2022年第4期521-532,V0521-V0532,共24页
亚高山草地为野生动物和食草动物提供牧草,保护它们的完整性具有重要意义。作者于2016年7-8月,在黄土高原东部地区选择具有亚高山草地带的高海拔山地作为实验样地,从北向南一共选择了9个山地。在每个山地选择一块典型亚高山草地进行植... 亚高山草地为野生动物和食草动物提供牧草,保护它们的完整性具有重要意义。作者于2016年7-8月,在黄土高原东部地区选择具有亚高山草地带的高海拔山地作为实验样地,从北向南一共选择了9个山地。在每个山地选择一块典型亚高山草地进行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调查,同时记录下亚高山草地的地理坐标。在样地中随机设置6个1 m2样方,用样方框调查每一个植物种的高度、多度、盖度、频度,计算群落α多样性指数;再以0.5°、0.45°为间隔分别将纬度、经度划分为5个梯度带,以100m为间隔将海拔划分为6个梯度带,计算群落β、γ多样性指数。最后,从6个物种多样性调查样方中,随机挑选5个作为植物生物量调查样方,在其中间位置设置0.2 m×0.2 m的小样方,采用齐地刈割法获取地上生物量,采用挖掘法获取地下生物量。该数据集包括:(1)山地名称及样地地理位置;(2)山西亚高山草地α多样性指数;(3)山西亚高山草地地理梯度带划分及其β多样性指数;(4)山西亚高山草地γ多样性指数;(5)山西亚高山草地生物量指标;(6)山西亚高山草地α多样性与生物量关系的数据。数据格式为.shp和.xlsx,数据量为41.2 KB(压缩为1个文件33.6 K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高山草地 物种多样性 生物量 地理梯度
原文传递
乌蒙山地区植被时空演变趋势预测
14
作者 王涵玉 赵银兵 陈馨熠 《四川环境》 2020年第4期167-175,共9页
植被变化监测与预测是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的重要手段。基于2003~2018年MODIS EVI遥感数据,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方法拟合研究区EVI的动态变化速率,结合t检验方法判定EVI变化显著性,应用Hurst指数模型预测乌蒙山地区植被未来变化特征。结果表... 植被变化监测与预测是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的重要手段。基于2003~2018年MODIS EVI遥感数据,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方法拟合研究区EVI的动态变化速率,结合t检验方法判定EVI变化显著性,应用Hurst指数模型预测乌蒙山地区植被未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区近15年植被总体趋于改善,变率为0.004 9/yr,变化趋势曲线呈"双峰单谷"型,空间上呈"东北部高,中部、西南部低"的格局;(2)乌蒙山地区EVI极显著改善区域比重为61.98%,显著改善和不显著改善区域约占全区面积的1/3,退化区域比重为5.64%;(3)研究区植被以持续变化序列为主,占比约为59.5%,持续退化约为0.6%,反持续性改善约为25.13%,反持续改善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北部、西南部和东北部等地,持续退化主要零星分布在城市区域;(4)研究区植被治理需加强监测,持续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重大生态工程,因地制宜地探索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结合植被未来发展趋势,需要统筹推进国土空间优化。研究结果将有助于认识乌蒙山地区植被的时空演化特征及未来发展趋势,有利于该区采取积极措施应对植被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型植被指数 HURST指数 植被预测 地理梯度 乌蒙山地区
下载PDF
山地土壤微生物地理分布格局及其驱动机制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国敏 曹嘉瑜 倪健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65-574,共10页
土壤微生物不仅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地上、地下过程与功能有机结合的重要纽带.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以及土壤微生物分离和鉴定准确性的提高,推动了土壤微生物生物地理学的不断发展,但宏观尺度上的格局特征与区域规律尚未揭... 土壤微生物不仅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地上、地下过程与功能有机结合的重要纽带.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以及土壤微生物分离和鉴定准确性的提高,推动了土壤微生物生物地理学的不断发展,但宏观尺度上的格局特征与区域规律尚未揭示.本文集成分析了全球不同气候带、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生物多样性)沿海拔梯度的地理分布格局,发现在全球尺度上并无一致规律,线性(递增或递减)、非线性(单峰或双峰)、无固定趋势3种地理格局并存.植被类型、植物多样性、土壤pH及其它物理化学性质、气候等各种因素,都有可能决定某一地区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海拔梯度分布格局.全球尺度上的现有数据分析发现,海拔跨度和气候的影响较为明显,二者实际上综合反映了大尺度上气候决定着山地土壤微生物的地理分布格局,这与传统的生物地理学观点是一致的,其它生态环境因子如地理坐标、植被类型、土壤微生物类型、土壤pH等的影响处于从属地位.然而,当前山地土壤微生物生物地理学的研究仍有较多局限性,全球更多山地、更大海拔跨度的土壤微生物研究、更精确的微生物分离鉴定技术、更多样的环境与生物驱动因素分析,以及更多现代生物地理学研究方法的使用,将有助于土壤微生物地理分布格局的深入研究,及其与气候、土壤和生态系统关系的深入挖掘,这对深刻认识土壤微生物的空间分布规律,从而更好地开发和利用土壤微生物资源,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 地理分布格局 海拔梯度 气候 植被 土壤 全球格局
下载PDF
典型微地形区输电线路覆冰厚度影响因子分析
16
作者 吴建蓉 何锦强 +4 位作者 李昊 文屹 龚博 张厚荣 曾华荣 《电气应用》 2023年第11期26-33,I0006,I0007,共10页
导线覆冰是架空电力线路的主要自然荷载之一,由于典型微地形的影响造成局部地区的气象要素突变,在冬季形成严重的覆冰过载现象,导致线路跳闸、受损甚至倒塔,威胁电网的安全运行。以毕节市为例,研究提取区域易覆冰微地形方法,收集历史覆... 导线覆冰是架空电力线路的主要自然荷载之一,由于典型微地形的影响造成局部地区的气象要素突变,在冬季形成严重的覆冰过载现象,导致线路跳闸、受损甚至倒塔,威胁电网的安全运行。以毕节市为例,研究提取区域易覆冰微地形方法,收集历史覆冰观测样本,采用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和梯度提升树(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GBDT)机器学习模型,分析不同易覆冰微地形区输电线路的覆冰影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线覆冰 气象因子 地理因子 梯度提升树
下载PDF
横穿天山山脉公路的设计理念探讨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士华 高晖 《公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63-269,共7页
天山具有独特的地理和地质环境,是新疆地区赖以生存的靠山。新疆地区规划穿越天山的公路有多达8条,在天山这一特殊的自然环境下,这些公路面临一些共性技术问题,本文通过收集整理天山地理地质特征,归纳总结已有和规划穿越天山的公路特点... 天山具有独特的地理和地质环境,是新疆地区赖以生存的靠山。新疆地区规划穿越天山的公路有多达8条,在天山这一特殊的自然环境下,这些公路面临一些共性技术问题,本文通过收集整理天山地理地质特征,归纳总结已有和规划穿越天山的公路特点,在总体设计思路和设计要点方面进行了探讨,针对一些关键性技术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措施,对天山山区公路工程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公路 天山 地理特征 总体设计思路 长大纵坡 交通安全
原文传递
矿井无线传感器监测网络路由改进算法的研究 被引量:18
18
作者 童敏明 杨礼现 +1 位作者 刘晓文 戴新联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892-1895,共4页
分析了煤矿监测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网络特点及其对应的路由协议的基本要求,针对井下网络拓扑变化频繁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位置信息和网络梯度的贪婪型路由算法。该路由算法很好地解决了节点如何走出空洞现象和如何选择最优下一跳路由节点... 分析了煤矿监测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网络特点及其对应的路由协议的基本要求,针对井下网络拓扑变化频繁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位置信息和网络梯度的贪婪型路由算法。该路由算法很好地解决了节点如何走出空洞现象和如何选择最优下一跳路由节点两个关键问题,路由信息简单可维护性强,研究结果表明该算法下的网络具备很好鲁棒性和可扩展性,满足井下实时监测网络的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安全监测 无线传感器网络 位置信息路由 贪婪路由 网络梯度
下载PDF
川中地区上三叠统小塘子组障壁砂坝及其成因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金惠 施振生 +1 位作者 杨威 沈珏红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9-28,共10页
障壁砂坝(障壁岛)不仅是重要的人类生活居住地,还是重要的油气聚集单元。川中上三叠统由滨岸向海方向,障壁砂坝与沼泽、潮坪、泻湖和浅海陆棚相伴生,滨岸局部地区发育有小型三角洲。纵向上,由下至上,障壁砂坝依次与浅海陆棚相、潮汐沟... 障壁砂坝(障壁岛)不仅是重要的人类生活居住地,还是重要的油气聚集单元。川中上三叠统由滨岸向海方向,障壁砂坝与沼泽、潮坪、泻湖和浅海陆棚相伴生,滨岸局部地区发育有小型三角洲。纵向上,由下至上,障壁砂坝依次与浅海陆棚相、潮汐沟道相、沼泽相和泻湖相等沉积相构成一个完整的沉积旋回。障壁砂坝的形成与海平面稳定上升、小的地形坡降、地形坡折带发育和稳定的砂质物源供给有关。海平面稳定上升,波浪对沉积物进行改造,并在潮下带地形坡折带附近形成长条状的砂体。小的地形坡降有利于波浪和潮汐能量逐渐减弱,砂质沉积物在波折带附近逐渐堆积。随着海平面的持续上升,稳定的砂质物源供给保证障壁砂坝能够持续生长,不被海水淹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障壁砂坝 地形坡折 地形坡降 潮汐 小塘子组 四川盆地
原文传递
Gradient effect of road transportation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different geomorphic regions 被引量:5
20
作者 YANG Xue-ting FANG Yi-ping +1 位作者 QIU Xiao-ping ZHU Fu-biao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8年第1期181-197,共17页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transport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have been widely accepted.However,the varying influence of road transport development across vertical space has rarely been discussed.Taking Sichuan provinc...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transport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have been widely accepted.However,the varying influence of road transport development across vertical space has rarely been discussed.Taking Sichuan province in China as case study area where the landform is diverse and complex,administrative counties were categorized into 4 main types:plain counties,hill counties,mountain counties,and plateau counties.Using statistical data during 2006-2014,theperformanceof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ransport construction level in the four types of counties are discussed.Subsequently,the heterogeneous effect of each grade road on economy was calculated by local regression model(GWR).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plain counties largely surpassed the other geomorphic counties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while the gradient gap among them was on the decline.Similarly,distribution of transport infrastructure presented a decreasing trend from the low plain counties to high plateau counties.Regional imbalances were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County road and Village road.Regarding the changes of regional gaps,National&Provincial roads and County roads were constantly expanding,whereas the disparity of Village road was slowly narrowing over time.Particularly noteworthy was the non-stationary economic influence of traffic factors across vertical gradients.On average,National&Provincial roads generated higher benefits in the high elevation regions than the lowlands.In contrast,County road and Village road were found to be more effective in promot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plains.With regard to local estimates of traffic factors,coefficients in mountain counties exhibited larger fluctuation ranges than other geomorphic units.The conclusions provide a basis for government decisionmaking in a more reasonable construction arrangement of road facilities and sustain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morphic counties Road transportation Economic development 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 gradient varia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