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流域地质—生态环境的演化机制及综合自然灾害区划 被引量:20
1
作者 胡宝清 刘顺生 +1 位作者 张洪恩 木士春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3-19,共7页
地质-生态环境是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的新概念,同时也是现代地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范畴。在分析地质-生态环境系统及其演变的动力学机制的基础上,本文首先探索了长江流域地质-生态环境的演化机制,结合其自然环境状况,揭示了长江... 地质-生态环境是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的新概念,同时也是现代地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范畴。在分析地质-生态环境系统及其演变的动力学机制的基础上,本文首先探索了长江流域地质-生态环境的演化机制,结合其自然环境状况,揭示了长江流域自然灾害形成的综合机制及其分布规律;并在此基础上,依托图文信息可视化系统技术手段,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途径进行综合自然灾害区划,其区划等级体系为3个自然灾害区和9个自然灾害亚区,为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及防治自然灾害和环境退化提供了基本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生态环境 长江流域 演化机制 自然灾害系统 综合区划 防治措施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模糊综合模型的矿山地质生态环境评价研究 被引量:25
2
作者 郁文 丁国轩 +4 位作者 樊小鹏 董毅兵 韩兵兵 万宝峰 岳珊珊 《三峡生态环境监测》 2021年第2期26-35,共10页
针对西北生态脆弱区的矿山地质生态环境,综合考虑其现状和演变趋势、治理难度及抗干扰能力,应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法开展矿山地质生态环境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靖远县105座矿山中,地质生态环境影响严重的矿山13座,占比12.38%;影响较... 针对西北生态脆弱区的矿山地质生态环境,综合考虑其现状和演变趋势、治理难度及抗干扰能力,应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法开展矿山地质生态环境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靖远县105座矿山中,地质生态环境影响严重的矿山13座,占比12.38%;影响较严重的矿山6座,占比5.71%;影响较轻的矿山39座,占比37.14%;影响轻微的矿山47座,占比44.76%。矿山地质生态环境影响中,地质灾害因素影响大。砖瓦黏土矿地质生态环境影响程度分级主要为“轻微”和“较轻”;煤矿地质生态环境影响程度分级为“严重”;建筑用砂石料及其他矿山地质生态环境影响程度分级主要为“轻微”“较轻”和“较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价 地质生态环境 靖远县
下载PDF
神府东胜矿区主要地质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效应 被引量:15
3
作者 侯新伟 张发旺 +1 位作者 李向全 陈浩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3-46,共4页
神府东胜矿区是晋陕蒙能源基地的核心,矿区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本文通过新构造运动、地面塌陷、水土流失、滑坡、崩塌、泥石流、水环境的演化、土地资源的变化、堆放的废弃物等方面系统的分析了神府东胜矿区存在的主要的地质生态环境问... 神府东胜矿区是晋陕蒙能源基地的核心,矿区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本文通过新构造运动、地面塌陷、水土流失、滑坡、崩塌、泥石流、水环境的演化、土地资源的变化、堆放的废弃物等方面系统的分析了神府东胜矿区存在的主要的地质生态环境问题,并探讨了它产生的生态环境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府东胜矿区 地质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效应
下载PDF
都汶公路沿线地质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 被引量:7
4
作者 王蕾 鲁小丫 +1 位作者 胡云华 刘帅君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1-57,69,共8页
针对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应用于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套基于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的地质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量化标准。综合生态学和地质学的相关理论,探讨了地质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内涵,建立评价模型并利用专家打分... 针对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应用于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套基于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的地质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量化标准。综合生态学和地质学的相关理论,探讨了地质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内涵,建立评价模型并利用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从推广应用的角度研发了评价展示三维系统,通过都汶公路的应用实践,客观描述了区域地质生态环境承载力状况和生产生活适宜性分区,为当地经济建设和防灾减灾提供了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国情普查 地质生态环境 承载力 评价
原文传递
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地质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王丽红 贺可强 《资源调查与环境》 2010年第4期303-310,共8页
通过对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地质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要素分析,构建了两者协调性评价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根据协调性测度算法原理,对"十五"期间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地质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度及其协调发展状态进行了分析评... 通过对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地质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要素分析,构建了两者协调性评价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根据协调性测度算法原理,对"十五"期间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地质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度及其协调发展状态进行了分析评价。结论是为了实现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地质生态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协调、持续发展,应合理调整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地区 地质生态环境 经济发展 协调性评价 山东
下载PDF
地质生态环境与城市化关联性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被引量:6
6
作者 曾卫 杨春 周瀚韬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79-692,共14页
地质生态环境是承载城市的重要物质基础,与城市发展存在极其复杂的关系,从时间和空间层面上对二者演进趋势、时序规律和空间分异差异进行归纳和认识有助于促进地质生态环境与城市化协调发展。首先构建地质生态环境与城市化的指标评价体... 地质生态环境是承载城市的重要物质基础,与城市发展存在极其复杂的关系,从时间和空间层面上对二者演进趋势、时序规律和空间分异差异进行归纳和认识有助于促进地质生态环境与城市化协调发展。首先构建地质生态环境与城市化的指标评价体系,利用SPSS21.0软件分别获得了1990—2015年重庆市地质生态环境与城市化评价指标的主成分权重系数,及2015年重庆市38个区县若干地质生态环境指标水平与人口密度、人均GDP、城市空间发展强度、工业综合能耗等城市化指标水平的皮尔逊相关系数。借助关联耦合分析方法,从时间和空间层面获得了重庆市地质生态环境与城市化的关联度、耦合度和协调度大小。结果表明:经济城市化和绿化生态水平分别对城市化系统和地质生态环境系统的贡献份额最大; 1990—2015年重庆市地质生态环境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水平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关联度、耦合度和协调度从低关联—低水平耦合—严重不协调—城市化发展滞后,过渡到高关联—高水平耦合—高级协调—地质生态环境滞后阶段; 2015年重庆市38个区县地质生态环境与城市化的关联度、耦合度和协调度都存在显著的分区差异,渝西较发达地区的耦合协调程度普遍高于渝东北和渝东南远郊欠发达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耦合度、协调度存在很大的空间对应关系。正确辨识地质生态环境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关系的时空演化规律和特征,通过城市规划的主动干预作用,采取适当的城市发展政策和环境保护战略对促进地质生态环境与城市化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生态环境 城市化 关联耦合模型 重庆市
下载PDF
陕西煤炭产业转型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若干思路 被引量:3
7
作者 段中会 贺丹 +1 位作者 贺晓浪 张建军 《陕西煤炭》 2016年第4期5-8,共4页
通过分析我国煤炭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和方向,提出了陕西省煤炭产业转型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技术思路。包括有效控制煤炭资源开发强度,创新煤炭资源开采方式,实施煤炭地下气化术产业化示范,深化榆神矿区生态-地质环境综合保障... 通过分析我国煤炭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和方向,提出了陕西省煤炭产业转型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技术思路。包括有效控制煤炭资源开发强度,创新煤炭资源开采方式,实施煤炭地下气化术产业化示范,深化榆神矿区生态-地质环境综合保障技术研究以及开发陕北油区废弃油井的水井改造技术等。并以此抓住我省煤炭产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统一协调煤炭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 地下气化 保水采煤 生态-地质环境 油井改造
下载PDF
长江流域国土地质—生态环境与洞庭湖综合治理的探讨 被引量:3
8
作者 卢耀如 《湖南地质》 1998年第4期217-226,240,共10页
关键词 地质-生态环境 洪涝灾害 洞庭湖 综合整治
下载PDF
黄土高原人为加速侵蚀与全球变化 被引量:33
9
作者 唐克丽 张科利 +2 位作者 刘元保 王斌科 查轩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88-96,共9页
该文结合作者对黄土高原土壤侵蚀的研究,把地球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来探讨现代土壤侵蚀与全球变化中的一系列重大环境问题。进而得出黄土高原的人为加速侵蚀在现代土壤侵蚀中占居主导地位,是地圈一生物圈综合作用的结果。人为不合理... 该文结合作者对黄土高原土壤侵蚀的研究,把地球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来探讨现代土壤侵蚀与全球变化中的一系列重大环境问题。进而得出黄土高原的人为加速侵蚀在现代土壤侵蚀中占居主导地位,是地圈一生物圈综合作用的结果。人为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是由自然侵蚀发展为人为加速侵蚀的重要转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侵蚀 全球变化 人为因素
下载PDF
西南喀斯特贫困地区的地生态环境效应 被引量:26
10
作者 张耀光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71-77,共7页
西南喀斯特贫困地区主要分布在广西、贵州、云南和四川等省(区)喀斯特区,喀斯特地生态环境产生的一些不良效应是导致贫困的主要因素,主要有:(1)洞穴发育,导致渗漏强烈,生产和生活用水奇缺;(2)土层形成缓慢,水土流失严重... 西南喀斯特贫困地区主要分布在广西、贵州、云南和四川等省(区)喀斯特区,喀斯特地生态环境产生的一些不良效应是导致贫困的主要因素,主要有:(1)洞穴发育,导致渗漏强烈,生产和生活用水奇缺;(2)土层形成缓慢,水土流失严重,使土地石化和农业生产条件恶化;(3)山多平地少,农地有限,生产和经济落后;(4)地形崎岖,交通不便,地区封闭,社会文化落后;(5)山高坡陡,土地利用困难,自然灾害频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喀斯特贫困地区 喀斯特 地生态环境效应
下载PDF
国土地质-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黄河与长江流域防灾兴利途径讨论 被引量:5
11
作者 卢耀如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1998年第S1期95-103,共9页
黄河断流不仅只是中上游用水多、下泄量少的结果,而是整个流域地质-生态环境与国土质量恶化的结果,①使河道变化并引起系列不良效果。长江流域今年洪水量不是最大的,却造成历史上最高洪水位使中下游受重灾,也是地质-生态环境与国... 黄河断流不仅只是中上游用水多、下泄量少的结果,而是整个流域地质-生态环境与国土质量恶化的结果,①使河道变化并引起系列不良效果。长江流域今年洪水量不是最大的,却造成历史上最高洪水位使中下游受重灾,也是地质-生态环境与国土质量恶化的结果。黄河与长江两大流域防灾兴利,应当由地质-生态环境着手,国土综合整治为本,以求可持续发展。本文讨论了黄河与长江不同河床的治理措施。作者在早期1993年文章中就表示对长江与黄河大水灾的关注。目前仍是关注这两大流域综合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断流 长江洪灾 地质-生态环境 综合治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