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基因组DNA诱变的遗传重组改造乙醇工业酵母的耐热性及发酵性能 被引量:15
1
作者 刘秀颖 何秀萍 +1 位作者 卢莹 张博润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049-1056,共8页
酵母菌是乙醇发酵工业中非常重要的微生物细胞工厂,发酵过程中温度变化胁迫一直是影响生产效率的重要瓶颈之一,选育具有广泛温度适应性的酵母菌株对提高发酵性能和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化学诱变和基于基因组DNA诱变的遗传重... 酵母菌是乙醇发酵工业中非常重要的微生物细胞工厂,发酵过程中温度变化胁迫一直是影响生产效率的重要瓶颈之一,选育具有广泛温度适应性的酵母菌株对提高发酵性能和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化学诱变和基于基因组DNA诱变的遗传重组技术对乙醇工业酵母菌的温度适应性进行改造,获得耐热性能和发酵性能得到提高的重组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T44-2。重组菌株T44-2的最高生长温度比原始菌株CE6提高了3℃,48℃和52℃热激处理1 h,重组菌株的细胞存活率分别是原始菌株的1.84和1.87倍。重组菌株在30℃~40℃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糖醇转化率和乙醇产量,发酵200 g/L葡萄糖能够产生83.8~91.2 g/L乙醇。重组菌株在43℃和44℃发酵时乙醇产量仍分别有69.2 g/L和52.6 g/L,而此时原始菌株基本没有活性。研究结果为酿酒酵母在乙醇高温发酵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可极大降低冷却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工业酵母 遗传重组 温度适应性 耐热性
原文传递
免疫失败鸡群中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分离鉴定与分子特征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何家辉 胡泽中 +5 位作者 李鸿鑫 封柯宇 邵冠明 李佳成 张新珩 谢青梅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7-37,共11页
为了解广东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的流行情况及其抗原性变异情况,研究从广东省英德市一免疫失败的商品鸡群中分离得到一株H9N2 AIV,命名为A/chicken/GD/2021,并对其8个基因序列进行测序并分析。结果显示,分离... 为了解广东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的流行情况及其抗原性变异情况,研究从广东省英德市一免疫失败的商品鸡群中分离得到一株H9N2 AIV,命名为A/chicken/GD/2021,并对其8个基因序列进行测序并分析。结果显示,分离株为重组毒株,其中HA基因为h9.4.2.5分支,属于广东当前的流行分支,PB2和M基因属G1-like分支,而NA、PB1、PA、NP和NS基因属于SH/F98-like分支。分离株HA、NA基因与当前使用的疫苗株的同源性分别为86.1%~93.9%、97.4%~90.5%,差异较大。与H9N2 AIV经典毒株相比,分离株A/chicken/GD/2021的分子特征存在变化,包括HA蛋白受体结合位点右侧臂149T、左侧臂Q234L、Q235M;NA蛋白62~64位缺失,红细胞结合位点D366G、T431P、399D、400L;PB2蛋白M147I、I292V;NP蛋白P42S、D97E;M2蛋白S31N、G34A。以上变化与病毒毒力、宿主嗜性或耐药性相关。结果说明,分离株A/chicken/GD/2021存在一系列值得注意的分子特征变化,这些变化可能与本次免疫失败有关。研究结果为广东H9N2 AIV流行以及抗原性变异情况研究和疫苗开发工作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 H9N2 全基因 重组病毒 突变位点 免疫失败
下载PDF
引起2017年兰州市一起疱疹性咽峡炎暴发疫情的CV-A2的基因特征分析
3
作者 陈建华 于德山 +4 位作者 武海卓 赵哲 赵晓虹 张勇 张晓曙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74-579,共6页
为了解引起2017年10月甘肃省兰州市一起疱疹性咽峡炎(Herpangina,HA)暴发疫情的致病病原体及其病原学特征,对采集的患儿的37份咽拭子样本开展病毒分离培养,然后对分离到的毒株采取一代测序获取VP1区全长核苷酸序列,根据分子定型的方法... 为了解引起2017年10月甘肃省兰州市一起疱疹性咽峡炎(Herpangina,HA)暴发疫情的致病病原体及其病原学特征,对采集的患儿的37份咽拭子样本开展病毒分离培养,然后对分离到的毒株采取一代测序获取VP1区全长核苷酸序列,根据分子定型的方法进行肠道病毒型别鉴定。根据VP1区核苷酸差异选择3个毒株进行二代测序,获取全基因组序列。使用MEGA软件(版本号11.0)进行病毒的核苷酸,氨基酸相似性分析,VP1区的氨基酸突变位点分析,并构建系统发育树,使用Simplot(版本号3.5.1)软件进行病毒重组分析。本次疫情中分离到的毒株鉴定为柯萨奇病毒A2型(Coxsackievirus A 2, CV-A2),分子分型显示属于D基因型,且VP1区第102位氨基酸发生了丙氨酸到甘氨酸(A102G)的突变,与省内2014-2015年分离到的两株CV-A2毒株在该位置的突变不同。重组分析发现,病毒在P2区和P3区发生了以CV-A4为主的重组事件。本次疫情的致病病原体CV-A2存在着VP1区氨基酸A102G的特征性变异及P2区和P3区的重组,需要加强对肠道病毒的变异和重组的监测和研究,以提升预警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疱疹性咽峡炎 柯萨奇病毒A2型 基因组 特征性突变 重组变异 分子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比较基因组学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娜 郭云波 +2 位作者 孙显赫 马骊 邓亲恺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9-223,共5页
目的开发一个基于Web的本地服务器支持的功能全面的基因组比较和可视化平台,以加快对基因组的分析。方法构建以Apache HTTP服务器为平台的WEB服务器,采用Perl语言编程,优选整合了MUMmer、LAGAN、Mauve等多个基因组学研究的软件和算法,... 目的开发一个基于Web的本地服务器支持的功能全面的基因组比较和可视化平台,以加快对基因组的分析。方法构建以Apache HTTP服务器为平台的WEB服务器,采用Perl语言编程,优选整合了MUMmer、LAGAN、Mauve等多个基因组学研究的软件和算法,针对生物学家不同的应用目的,可直接在网页上提交基因组序列数据和参数选项,经平台处理的结果通过网页以图形化的方式返回用户。结果该平台可以处理多种序列数据输入格式,实现了完整的基因组序列和草图基因组序列比对,近远源物种的双基因组或多基因组比对,基因组间的同线性区域寻找,以及定位大范围的基因组重组(基因插入/缺失、重复、重排和水平转移)和小的核苷酸突变等功能;并将结果以图形化的方式显示。应用本平台,对10种新型甲型流感病毒株作基因组同源性分析,表明PB1基因可能来自于人H3N2,PB2、PA基因可能来自于禽类H3N2,而HA、NS基因可能来自于猪H1N1。在本平台上还对结核分枝杆菌(H37Rv、CDC1551)和牛分支杆菌(AF2122/97)基因组的研究分析,发现插入/缺失和重复序列是导致三个菌株基因组差异的主要来源。结论该平台功能资源整合较全面,应用界面友好,结果显示直观,故可作为比较基因组学常规研究的有效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基因组学 基因组比对可视化 同线性 基因组重组 生物信息学 甲型流感病毒 结核分枝杆菌
下载PDF
基因编辑在构建抗凋亡工程细胞中的应用
5
作者 李泓健 严钤禹 +4 位作者 陈玉园 冯韵宇 胡汶星 吴星云 仝爱平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18年第12期2065-2071,共7页
21世纪以来,人们在生物科技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一方面,基因编辑技术的问世为精确修饰目的基因带来可能,即能够在活细胞中完成特定DNA片段的插入、删除、替换、激活、抑制等任务;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新型重组蛋白药物被开发并应用于对... 21世纪以来,人们在生物科技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一方面,基因编辑技术的问世为精确修饰目的基因带来可能,即能够在活细胞中完成特定DNA片段的插入、删除、替换、激活、抑制等任务;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新型重组蛋白药物被开发并应用于对抗肿瘤等人类重大疾病,相比于传统化学药物,它具有高特异性和低副作用等显著优势,治疗效果得到普遍认可。目前用于生产治疗性重组蛋白的工程细胞株主要来源于哺乳动物,然而,由于生产过程中任何环境因素的改变都可能使工程细胞凋亡,严重影响蛋白的表达水平,因此大大提高了生产成本。研究人员在明确工程细胞的生长与死亡相关机制后,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对其进行了定向改造,提高了其表达水平。该文就对该方面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编辑 CRISPR/Cas系统 重组蛋白 哺乳动物细胞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The complete genomic sequence analysis of human norovirus NVgz01 strain in Guangzhou
6
作者 QI Yi ZENG JIA YU ZHONG +8 位作者 XIAO LI YAN LI SU BING ZHU YI CHEN TAO LIN MI Sin XIAO HUI YING CHENG RONG ZHOU SI TANG GONG 《Journal of 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 2007年第1期29-34,共6页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genomic molecular organization and genogroup of human nomvirus from infected infants in Guangzhou of China. Primers were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genomic sequence of norovims i...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genomic molecular organization and genogroup of human nomvirus from infected infants in Guangzhou of China. Primers were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genomic sequence of norovims in the GenBank, and the nomvirus genome was amplified by RT-PCR. The PCR- products were cloned into T vector and sequenced, and the genomic nucleotide sequences were analyzed with the programs CLUSTAL W/X, DNASTAR and RAT (Recombination Analysis Tool). The NVgz01 strain genome is 7558 bp in length and encodes three open reading frames (GenBank accession No. is DQ369797). The genomic sequences of NVgz01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nomvirus in GenBank, which revealed that the homology with genogroup Ⅱ ranges between 76%-90%, and genogroup Ⅰ between 43%-44%. The ORF1 region shared 94% and 88% identity with Mc37 and Famiington strains, respectively; the capsid region (ORF2) shared 65% and 94% identity with Mc37 and Farmington strains, respectively. Phylogenetic trees were reconstructed by the neighbor-joining method. Comparative complete sequence analysis of the NVgz01 with reported human norovirus genomic sequences revealed that this isolate belongs to genogroup Ⅱ . The ORF1 and ORF2 regions shared different identity with Mc37 and Fannington strains, suggesting NVgz01 could be a recombinant vir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man norovirus genome Sequence analysis recombinant
下载PDF
J亚群与E亚群禽白血病自然重组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刘超男 高玉龙 +4 位作者 高宏雷 祁小乐 景龙 潘伟 王笑梅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978-981,共4页
为了解我国东北地区部分养鸡场禽白血病病毒(ALV)的基因组序列特征及其变异情况,本研究从具有典型血管瘤病变的禽白血病发病鸡中分离到一株J亚群ALV(ALV-J)命名为JL0901,并进行了全基因测序。将该序列与已发表的ALV-J毒株序列进行比较研... 为了解我国东北地区部分养鸡场禽白血病病毒(ALV)的基因组序列特征及其变异情况,本研究从具有典型血管瘤病变的禽白血病发病鸡中分离到一株J亚群ALV(ALV-J)命名为JL0901,并进行了全基因测序。将该序列与已发表的ALV-J毒株序列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JL0901基因组的gag和pol基因相对保守,而env基因和3'端非编码区(3'UTR)的变异较大。对JL0901的env基因核苷酸序列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其gp85基因和gp37基因交界位置发生J亚群和E亚群ALV重组现象。本研究证实国内鸡群中存在J亚群和其他亚群ALV的自然重组现象,并表明国内ALV已出现新的变异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 血管瘤 全基因序列 重组
下载PDF
1株E亚群禽白血病病毒的分离鉴定及遗传进化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王萌 张森豪 +9 位作者 张柳 李佳璇 王晓娜 崔文 姜艳平 周晗 王丽 乔薪瑗 李一经 唐丽杰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107-3120,共14页
E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E)是指存在于鸡染色体中的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基因组DNA或片段。具有转录活性的ALV-E既会对鸡的生产性能(体重和产蛋率)产生负面影响,又能从抗体水平干扰对外源性ALV的鉴别诊断。为对黑龙江省某鸡场内一禽白血病病... E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E)是指存在于鸡染色体中的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基因组DNA或片段。具有转录活性的ALV-E既会对鸡的生产性能(体重和产蛋率)产生负面影响,又能从抗体水平干扰对外源性ALV的鉴别诊断。为对黑龙江省某鸡场内一禽白血病病毒RT-PCR阳性病料进行病毒分离鉴定及分析其基因组特征和遗传进化情况,通过分子生物学、病毒形态学及全基因组序列测定方法对病毒培养物进行鉴定和分析,结果显示,该分离株可在CEF细胞盲传至第9代,电镜下可观察到近似球形、直径约为80 nm,并具有囊膜和纤突结构的病毒粒子,将其命名为HLJE2020株。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其全基因组序列中的gag和pol基因相对保守,LTR和env基因与ALV-E同属一个进化分支,而gp85基因则与ALV-E和ALV-B均具有较高相似性,遗传进化分析显示在ALV-E和ALV-B间出现一个单独的分支,结合RDPv.4和SimPlot软件分析结果,推测该毒株gp85基因可能存在E亚群AF229株与B亚群SDAU09C1株的重组现象。本研究为了解禽白血病病毒基因组遗传演化情况提供数据资料,并为ALV的防控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白血病病毒 分离鉴定 基因组分析 重组E亚群毒株
下载PDF
编码基因完整的伪狂犬病毒细菌人工染色体的构建 被引量:4
9
作者 陈利红 王靖飞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4,9,295,共6页
为了构建包含伪狂犬病毒(PRV)完整编码基因的细菌人工染色体(BAC),首先对PRV基因组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单一酶切位点AcclⅠ,用PCR方法扩增出上下游同源臂、EGFP表达盒并同BAC质粒一起克隆到p UC_(18)质粒,获得转移载体;将经限制性内切酶A... 为了构建包含伪狂犬病毒(PRV)完整编码基因的细菌人工染色体(BAC),首先对PRV基因组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单一酶切位点AcclⅠ,用PCR方法扩增出上下游同源臂、EGFP表达盒并同BAC质粒一起克隆到p UC_(18)质粒,获得转移载体;将经限制性内切酶AcclⅠ处理过的病毒全基因组连同转移载体共同转染BHK21细胞,获得重组病毒;利用PCR检测、电镜观察及生长曲线测定对野毒与重组毒的基本特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重组病毒可以稳定地表达绿色荧光,BAC在传代过程中能够稳定存在;重组病毒在电镜下的形态与野毒未见差异,其生长曲线也基本同野毒吻合。说明成功构建的编码基因完整的PRV细菌人工染色体可用于该病毒的结构生物学及致病机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狂犬病毒(PRV) 细菌人工染色体(BAC) 完整结构基因组 重组病毒 EGFP
原文传递
基于基因组方法的虚拟企业组织优化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薛晓芳 覃正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53-158,共6页
在与一般的组织优化方法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引入了基因组方法的思想,并给出了具体的实现方法和研究框架。继而初步形成了基于基因组方法的虚拟企业组织优化理论,并对其中的基因重组问题进行了重点研究,由此得出基因重组是实现虚拟企业组... 在与一般的组织优化方法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引入了基因组方法的思想,并给出了具体的实现方法和研究框架。继而初步形成了基于基因组方法的虚拟企业组织优化理论,并对其中的基因重组问题进行了重点研究,由此得出基因重组是实现虚拟企业组织优化有效途径的论断。最后指出:由于可以借助于生物学中的基因重组技术,通过持续地提高"基因"能力要素的竞争能力来实现虚拟企业的组织优化,因而能够较好地解决企业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变化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工程 虚拟企业组织优化 基因组方法 基因重组技术
下载PDF
全基因组分析揭示A组肠道病毒型间重组的复杂模式 被引量:3
11
作者 宋娟 肖金波 +1 位作者 韩俊 张勇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54-460,共7页
A组肠道病毒(Enterovirus A,EV-A)是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基因组流行病学将基因组技术与生物信息学和流行病学有机整合,可快速对致病病原体进行鉴定和溯源。基因重组是肠道病毒进化的驱动力之一。本研究以EV-A的基因组为研究对象,对... A组肠道病毒(Enterovirus A,EV-A)是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基因组流行病学将基因组技术与生物信息学和流行病学有机整合,可快速对致病病原体进行鉴定和溯源。基因重组是肠道病毒进化的驱动力之一。本研究以EV-A的基因组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重组特点分析,为基于EV-A基因组的手足口病病原体溯源技术体系提供基础资料。本研究以GenBank中全部1 180条EV-A的全长基因组序列为研究对象,为降低序列的冗余性和减少计算强度,对序列进行整理,剔除核苷酸相似性>98%的序列,构建包含346条EV-A代表性全基因组序列的数据库,对EV-A不同血清型全基因组的重组形式和重组热点进行了研究。利用T-RECs软件,对上述346条EV-A全基因组序列进行基因重组分析,并应用Simplot软件进行验证。结果显示,EV-A衣壳编码区未发生基因重组,而在整个P2区和P3区均发生了高频率的重组事件,尤其P2区的2A区是重组热点。尽管EV-A中有21个血清型,但只有少数血清型作为频繁的重组供体发挥着核心作用,其中肠道病毒A组71型和柯萨奇病毒A组6型是EV-A的最主要的重组供体。本研究凸显了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在EV-A溯源中的重要作用,随着基因组学技术、生物信息学以及大数据管理技术的迅速发展,可对海量全基因组序列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准确进行病毒溯源,洞悉病原体进化过程,发现其毒力和致病因子、耐药基因,从而为病毒病"精准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组肠道病毒(EV-A) 手足口病(HFMD) 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基因重组 重组供体
原文传递
CRF01_AE/CRF07_BC重组毒株近似全长基因组序列和系统进化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志 朱博 +5 位作者 赵锦 李思其 张冬 施玉婷 韩芹芹 李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761-1768,共8页
目的鉴定我国深圳地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HIV-1)新型二代毒株(CRF01_AE/CRF07_BC),了解重组毒株的流行特征及新型重组模式。方法对深圳市2011-2016年新确诊的未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HIV-1感染者血浆样本进行近似全长基因组扩增和... 目的鉴定我国深圳地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HIV-1)新型二代毒株(CRF01_AE/CRF07_BC),了解重组毒株的流行特征及新型重组模式。方法对深圳市2011-2016年新确诊的未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HIV-1感染者血浆样本进行近似全长基因组扩增和测序,选取第一代重组毒株作为母本的第二代独特重组毒株作为研究对象;获得的近似全长基因组序列使用Quality Control工具进行质量检测和基因型初步分析,基于近似全长序列使用最大似然法构建系统进化树;随后使用jpHMM和RIP工具进行重组断点分析,并构建Neighbor-Joining系统进化树验证重组断点,并对来自不同母本的重组片段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从我国深圳地区HIV-1感染者中发现了两种新型二代独特重组毒株(CRF01_AE/CRF07_BC):LS13810和LS4017并获得其近似全长基因组序列;其中LS13810近似全长基因组以CRF01_AE为骨架,分别在病毒的pol和tat区插入两个来自于CRF07_BC的片段;而LS4017近似全长基因组的5′半分子来源于CRF07_BC,而3′半分子主要来源于CRF01_AE,3′半分子的gp120区插入了部分CRF07_BC片段。结论深圳市已经出现了完全由一代重组毒株重组形成的第二代独特重组毒株,重组毒株正在向更加复杂的形式演变,当地乃至我国均亟需建立能准确监测重组毒株发生和流行情况的分子监测策略,以应对毒株重组模式变化和重组毒株流行为HIV-1感染的精准防控和诊断、治疗带来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近似全长基因组 独特重组毒株 亚型 系统进化分析
原文传递
中国东北地区人乳头瘤病毒16型全基因组克隆及HPV16.HaCaT重组细胞模型的构建及初步鉴定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淼 吴盈盈 +5 位作者 路一平 吴思 王爽 崔畅婉 于淼 孙峥嵘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51-1059,共9页
为构建含东北地区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全基因组的HPV16.HaCaT细胞模型,收集中国东北地区HPV16单一感染患者宫颈脱落细胞,提取DNA,将HPV16全基因组分成4个区段,通过4对特异性引物对HPV16全基因组进行分段扩增,测序后进行序列拼接及... 为构建含东北地区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全基因组的HPV16.HaCaT细胞模型,收集中国东北地区HPV16单一感染患者宫颈脱落细胞,提取DNA,将HPV16全基因组分成4个区段,通过4对特异性引物对HPV16全基因组进行分段扩增,测序后进行序列拼接及核酸序列分析,克隆HPV16全基因组序列;通过细胞转染,构建含HPV16全基因组的HPV16.HaCaT重组细胞模型;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重组细胞内HPV16早期基因的表达。成功克隆出中国东北地区HPV16全基因组序列(GenBank登录号:MW320358);构建了东北地区HPV16全基因组的重组质粒及HPV16.HaCaT重组细胞模型;证明了HPV16早期基因E1^E4、E5、E6和E7在重组细胞模型内均有表达,从而获得中国东北地区HPV16全基因组序列及含有HPV16全基因组的HPV16.HaCaT重组细胞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16型全基因组(HPV16) 表达载体构建 重组细胞模型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原文传递
HIV-1 CRF10301B近全长基因组遗传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代漫 李佳 +8 位作者 吕诗韵 黄辉煌 刘安 孙丽君 韩梅 李洁 卢红艳 黄春 辛若雷 《国际病毒学杂志》 2022年第3期177-183,共7页
目的描述一株新鉴定的流行重组型HIV-1 CRF103_01B在北京的检出情况,并分析其近全长基因组(near full-length genome,NFLG)遗传特征。方法对2017—2020年北京新诊断或初始抗病毒治疗病例进行HIV-1基因型耐药监测,发现5例疑似感染CRF103_... 目的描述一株新鉴定的流行重组型HIV-1 CRF103_01B在北京的检出情况,并分析其近全长基因组(near full-length genome,NFLG)遗传特征。方法对2017—2020年北京新诊断或初始抗病毒治疗病例进行HIV-1基因型耐药监测,发现5例疑似感染CRF103_01B毒株。通过逆转录、近末端稀释法,分两段巢式PCR扩增HIV-1 NFLG。获得的序列与分型参考序列进行基因比对,使用MEGA11软件构建邻接法(neighbor-joining,NJ)系统进化树。用SimPlot 3.5软件分析确定基因重组断点,绘制基因组结构图。基于亲本毒株同源NFLG序列比对,挑选较长的重组片段构建NJ进化树,判断可能的亲本毒株来源。用斯坦福大学HIV耐药数据库解析基因型耐药特征。结果共获得5条CRF103_01B NFLG序列,其中4例经男男性行为(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感染,1例为女性。与从河北检出的4条CRF103_01B NFLG序列合并分析其重组特征:在CRF01_AE骨架上,gag、pol和nef-3'-LTR基因片段被B亚型重组替换[HXB2 nt 1111±19-1539±16,2531-4478±16(片段Ⅴ),9008±23-9615]。亲本来源分析显示,CRF103_01B的片段Ⅳ与Ⅴ分别与北京B亚型(BJMP3294B)和g5簇CRF01_AE序列(JX112804)聚集成大单系进化簇(bootstrap值分别为97%和100%)。9个CRF103_01B病例均携带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类V106I突变。结论CRF103_01B毒株最可能起源于北京MSM人群,并在北京和河北等地的MSM人群中低水平持续流行,并经异性性途径向一般人群播散。需加强该毒株分子流行病学和耐药监测,关注疾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F103_01B 近全长基因组 男男性行为 流行重组型
原文传递
Komagataeibacter rhaeticus 3-15全基因组及葡萄糖脱氢酶基因缺失体的构建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萧 王淼 《工业微生物》 CAS 2020年第2期7-14,共8页
细菌纤维素(BC)是一种新型的可再生、可降解的生物高分子材料。为了最大程度的发挥BC生产菌株K.rhaeticus 315的生产能力,本文首先对K.rhaeticus 315进行全基因组测序,通过功能基因的注释、分析碳源代谢流向。结果显示,该菌株碳代谢特... 细菌纤维素(BC)是一种新型的可再生、可降解的生物高分子材料。为了最大程度的发挥BC生产菌株K.rhaeticus 315的生产能力,本文首先对K.rhaeticus 315进行全基因组测序,通过功能基因的注释、分析碳源代谢流向。结果显示,该菌株碳代谢特征之一是缺乏磷酸果糖激酶的编码基因,不能通过EMP途径代谢糖类碳源,而是主要通过PPP途径和TCA途径代谢碳源,维持菌体生长和BC合成。由于葡萄糖脱氢酶的存在,该菌株在合成BC的同时生成大量副产物—葡萄糖酸。为此,本文通过敲除葡萄糖酸合成酶相关基因,即葡萄糖脱氢酶基因gcd,构建葡萄糖脱氢酶基因缺失重组株(gcd^-),将葡萄糖酸的生成量降低了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纤维素 全基因组 葡萄糖酸 基因敲除 基因缺失重组株
下载PDF
Establishment of an in vitro cell culture system transfected by full-length HCV cDNA genome 被引量:1
16
作者 YAOXiangjie GUOJia +6 位作者 ZHENGCongyi FANGChengxiang QUSanfu CHENZhenqiu LIZhonghong LIXinqiang LIWeiyu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4年第13期1358-1363,共6页
A new cell culture system expressing the entire HCV geuome has been established in vitro. To initiate transcription of HCV RNA, HeLa cells were trausfected with arecombinant plasmid containing full-length HCV cDNA geu... A new cell culture system expressing the entire HCV geuome has been established in vitro. To initiate transcription of HCV RNA, HeLa cells were trausfected with arecombinant plasmid containing full-length HCV cDNA geuome by using lipofectamiue 2000, followed by infection with recombinant vacciuia virus vTF7-3 containing the T7 RNA polymerase geue. Synthesis of positive-strand HCV RNA could be detected in the trausfected cells by RT-PCR. Western blot analysis revealed that HCV structural and nonstructural proteins were correctly processed. In trausfected HeLa cells 47 um virus-like particles were assembled, whichcould be recognized by auti-HCV E2 antibodies. The titer of HCV was 107 copies/mL in our cell culture system,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infected patients' sera and that from all reported cell culture systems. Superuataut from trausfected HeLa cells were infectious to Huh7 cells and thetiter of HCV was 106 copies/mL. Moreover, negative-strand RNA of HCV in Huh7 cells could be detected by using strand-specific RT-PCR, which demonstrated that replication of HCV occurred in the permissive cell li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V 体外细胞培养系统 CDNA 肝炎病毒 传染病 重组细胞 种痘
原文传递
抗菌肽LL-37重组载体的构建
17
作者 罗祎敏 王淑敏 张凯华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643-645,共3页
目的从健康人的外周静脉血中获得人类基因组DNA,扩增出抗菌肽LL-37的全长基因,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QE-30以获得重组表达载体pQE-30/LL-37。方法用NaI法从健康人外周静脉血中提取人类基因组DNA,然后以它为模板PCR扩增得到LL-37全长基因,酶... 目的从健康人的外周静脉血中获得人类基因组DNA,扩增出抗菌肽LL-37的全长基因,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QE-30以获得重组表达载体pQE-30/LL-37。方法用NaI法从健康人外周静脉血中提取人类基因组DNA,然后以它为模板PCR扩增得到LL-37全长基因,酶切回收后连接。结果得到了较高品质的人类基因组DNA,扩增得到了LL-37全长基因,成功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pQE-30//LL-37。结论用生物方法生产抗菌肽是一种很有希望的产业,而抗菌肽LL-37的重组载体的构建成功为以后进一步的实验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基因组DNA LL-37 重组载体
下载PDF
丙肝病毒全基因组克隆转染细胞体系的初步研究
18
作者 郭佳 姚相杰 +4 位作者 郑从义 方呈祥 屈三甫 李信墙 李卫云 《中国病毒学》 CSCD 2004年第4期320-324,共5页
采用一种含有HCV全基因组和噬菌体T7启动子和终止子序列的载体(pHCV)转染Vero-E6细胞,随后感染高效表达T7RNA聚合酶的重组痘病毒(vTF7-3),通过vTF7-3的辅助作用,使Vero-E6细胞高效增殖HCV病毒体,建立了一种新的HCV体外细胞培养体系。RT-... 采用一种含有HCV全基因组和噬菌体T7启动子和终止子序列的载体(pHCV)转染Vero-E6细胞,随后感染高效表达T7RNA聚合酶的重组痘病毒(vTF7-3),通过vTF7-3的辅助作用,使Vero-E6细胞高效增殖HCV病毒体,建立了一种新的HCV体外细胞培养体系。RT-PCR、荧光定量PCR检测转染细胞裂解液中HCV滴度的结果显示:pHCV转染细胞内HCV基因拷贝达107-108/mL,同时有HCV正链RNA合成;免疫印迹显示该培养体系中有HCV结构蛋白、非结构蛋白的表达;pHCV转染细胞经透射电镜观察,可见清晰的HCV病毒体,直径在40-50nm。这一新体系的初步建立,为研究HCV的复制机制、制备HCV疫苗和研发抗病毒药物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HCV 全基因组 克隆 转染细胞体系 重组痘病毒
下载PDF
北京市一例HIV-1独特型重组毒株近全长基因组特征分析
19
作者 高占 陈立 +1 位作者 刘正敏 孙婧 《国际病毒学杂志》 2022年第6期467-472,共6页
目的分析北京市献血人群筛查中发现的1例HIV-1独特型重组毒株的基因结构和重组特点。方法基于2018年北京市血液筛查时发现的1例HIV核酸阳性抗体阴性的样本,提取病毒RNA并逆转录为cDNA,用近末端稀释法分两段扩增病毒近全长基因组并测定... 目的分析北京市献血人群筛查中发现的1例HIV-1独特型重组毒株的基因结构和重组特点。方法基于2018年北京市血液筛查时发现的1例HIV核酸阳性抗体阴性的样本,提取病毒RNA并逆转录为cDNA,用近末端稀释法分两段扩增病毒近全长基因组并测定序列。运用RIP、jpHMM和SimPlot3.5软件进行重组分析,同时采用MEGA7软件构建Neighbor-joining系统进化树对该毒株的同源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共获得长度为8792 bp的HIV-1近全长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该序列由CRF01_AE和CRF07_BC重组片段组成。与Los Alamos HIV Database(www.hiv.lanl.gov/content/index)中收录的全长序列相比该毒株具有3个独特的重组断点,分4个重组片段,分别是ICRF01_AE(790~6035,HXB2),IICRF07_BC(6036~8586,HXB2),IIICRF01_AE(8587~8828,HXB2)和IVCRF07_BC(8829~9411,HXB2)。其中ICRF01_AE区域属于CRF01_AE的C4簇;IICRF07_BC区域属于CRF07_BC的CRF07BC_N簇。结论1例参与献血的HIV核酸阳性而抗体阴性的感染者携带的毒株具有新型独特的重组模式,提示需要加强监测献血人群中HIV毒株的流行情况,为保障安全用血提供科学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 近全长基因序列分析 重组毒株 献血人群
原文传递
IGF2基因组印记介导结直肠癌靶向治疗的实验研究
20
作者 聂珍琳 潘玉琴 +4 位作者 何帮顺 许晔琼 李瑞 高天翼 王书奎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14,共6页
目的探讨携带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印记系统(IGF2 imprinting)的重组腺病毒靶向治疗结直肠癌的可行性。方法用PCR扩增H19、enhancer、CTCF、EGFP和E1A片段并克隆至pDC-315中构建成重组腺病毒穿梭质粒,分别与腺病毒骨架共转染包装成腺病毒Ad... 目的探讨携带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印记系统(IGF2 imprinting)的重组腺病毒靶向治疗结直肠癌的可行性。方法用PCR扩增H19、enhancer、CTCF、EGFP和E1A片段并克隆至pDC-315中构建成重组腺病毒穿梭质粒,分别与腺病毒骨架共转染包装成腺病毒Ad315-EGFP和Ad315-E1A。Ad315-EGFP分别转染GES-1、HCT-116、HCT-8和HT-29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中EGFP的表达。以H101作为阳性对照,用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Ad315-E1A和H101转染后各组细胞中E1A基因和蛋白质的表达;用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Ad315-E1A体外抗肿瘤效应。构建皮下移植瘤裸鼠模型,检测Ad315-E1A的体内抑瘤作用。结果 Ad315-EGFP转染各组细胞,EGFP仅在IGF2 LOI细胞HCT-8和HT-29中表达;各组细胞经Ad315-E1A转染后,E1A基因和蛋白质仅在LOI细胞(HCT-8和HT-29)中表达;HCT-8细胞经Ad315-E1A 10 PFU/cell转染72 h后,增殖活力降低至(53.4±6.4)%,凋亡率升高至(23.9±3.7)%;经H101转染的各组细胞,E1A基因和蛋白质仅在p53突变的细胞HT-29中表达;多点注射Ad315-E1A治疗HCT-8移植瘤显示其抑瘤率达32.1%。结论成功构建了携带IGF2印记系统的重组腺病毒;重组腺病毒Ad315-E1A能够有效杀伤IGF2 LOI结直肠癌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印记 重组腺病毒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结直肠癌 靶向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