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鸡胚生殖嵴中原始生殖细胞的分离培养 被引量:6
1
作者 秦洁 肖小珺 李碧春 《解剖学研究》 CAS 2003年第3期181-183,共3页
目的 在鸡胚孵化的 19期以Ficoll密度梯度离心和酶解离两种方法分离生殖嵴中的原始生殖细胞 (PGCs)。探索在生殖嵴中PGCs分离、培养的适宜方式 ,以获得较多数量与较高活力的PGCs作介导生产转基因鸡。方法 在倒置显微镜下进行形态观察 ... 目的 在鸡胚孵化的 19期以Ficoll密度梯度离心和酶解离两种方法分离生殖嵴中的原始生殖细胞 (PGCs)。探索在生殖嵴中PGCs分离、培养的适宜方式 ,以获得较多数量与较高活力的PGCs作介导生产转基因鸡。方法 在倒置显微镜下进行形态观察 ,台盼蓝染色比较存活时间 ,PAS特异染色法识别鉴定PGCs。结果 两种分离方法均能分离到一定数量的PGCs细胞。与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相比 ,酶解离法分离到PGCs的相对数量较多 ,存活时间较长 ,是一种较可行的分离方法。在鸡胚孵化的第 19期 ,PGCs大量聚集在肢体后端的生殖嵴原基处 ,此时的生殖嵴大小已达一定程度 ,分离其中的PGCs操作简便 ,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结论 提取的PGCs为转基因鸡的生产提供了介导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胚胎 生殖嵴 原始生殖细胞 细胞分离 细胞培养 PAS特异染色法 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
下载PDF
鸡胚胎生殖嵴中原始生殖细胞的分离培养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秦洁 肖小珺 李碧春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4-16,共3页
在鸡胚孵化的 19期以Ficoll密度梯度离心和酶解离两种方法分离生殖嵴中的原始生殖细胞 (PGCs)。探索在生殖嵴中PGCs分离、培养的适宜方法 ,以获得较多数量 ,较高活力的PGCs作介导生产转基因鸡。在倒置显微镜下进行形态观察 ,台盼兰染色... 在鸡胚孵化的 19期以Ficoll密度梯度离心和酶解离两种方法分离生殖嵴中的原始生殖细胞 (PGCs)。探索在生殖嵴中PGCs分离、培养的适宜方法 ,以获得较多数量 ,较高活力的PGCs作介导生产转基因鸡。在倒置显微镜下进行形态观察 ,台盼兰染色比较存活时间 ,PAS特异染色法识别鉴定PGCs。结果表明两种分离方法均能分离到一定数量的PGCs细胞。与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相比 ,酶解离法分离到的PGCs的相对数量较多 ,存活时间较长 ,是一种较可行的分离方法。在鸡胚孵化的第 19期 ,PGCs大量聚集在肢体后端的生殖嵴原基处 ,此时的生殖嵴大小已达一定程度 ,分离其中的PGCs操作简便 ,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牧学 原始生殖细胞 分离 培养 生殖嵴
下载PDF
荧光定量PCR检测牛性别相关基因DAX1表达的标准质粒和标准曲线的构建 被引量:2
3
作者 徐超 杜卫华 +5 位作者 王宗礼 余大为 王栋 郝海生 赵学明 朱化彬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4-99,共6页
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剂量敏感的性别反转-先天性肾上腺发育不良基因1(dosage-sensitive sex reversal,adrenal hypoplasia critical region,on chromosome X,gene 1,DAX1)设计引物,构建包含DAX1基因cDNA片段的质粒,作为中国荷斯坦... 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剂量敏感的性别反转-先天性肾上腺发育不良基因1(dosage-sensitive sex reversal,adrenal hypoplasia critical region,on chromosome X,gene 1,DAX1)设计引物,构建包含DAX1基因cDNA片段的质粒,作为中国荷斯坦牛DAX1基因mRNA定量检测的标准品,建立了DAX1基因mRNA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特异性好,检测灵敏度达102拷贝,线性范围为102~106拷贝,阈值循环数(Ct)与PCR体系中起始模板量的对数值间有着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5),扩增效率高(E=100%),可以作为检测牛DAX1基因mRNA定量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生殖嵴 DAX1 荧光定量PCR TAQMAN探针 标准曲线
下载PDF
小鼠卵巢几个重要发育事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罗阳 李莉 林戈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15年第1期44-48,共5页
选定多个阶段小鼠卵巢进行切片染色和生殖细胞计数统计等分析,以发现该阶段小鼠卵巢的发育特点。结果显示在胚胎发育第12.5 d的生殖嵴中,大部分的生殖细胞正进行有丝分裂增殖,并以生殖包囊的形式存在;在出生后第2 d的小鼠卵巢中,有大量... 选定多个阶段小鼠卵巢进行切片染色和生殖细胞计数统计等分析,以发现该阶段小鼠卵巢的发育特点。结果显示在胚胎发育第12.5 d的生殖嵴中,大部分的生殖细胞正进行有丝分裂增殖,并以生殖包囊的形式存在;在出生后第2 d的小鼠卵巢中,有大量紧密接触的原始卵泡,表明生殖包囊刚完成重组形成原始卵泡;在第5 d的小鼠卵巢中,原始卵泡仍占有大部分比例,但也有大量的初级卵泡处于发育之中;在出生后第10 d的卵巢中同时有原始卵泡、初级卵泡和次级卵泡的发育;老年小鼠(16个月大)卵巢中已基本没有卵母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发育 生殖嵴 生殖包囊 卵泡
下载PDF
鸦胆子苦醇调控小鼠雌性生殖细胞减数分裂启动及早期卵子发生
5
作者 裘旭华 周吉 +3 位作者 马汝钧 戈榭 林莹 姚兵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02-208,共7页
目的探讨鸦胆子苦醇对雌性生殖细胞减数分裂启动及早期卵子发生的影响。方法6~8周小鼠雌雄合笼,以雌性小鼠见阴栓记为胚胎0.5d(E0.5)。收集E11.5、E12.5、E13.5、E14.5的雌性胎鼠生殖嵴,分别通过q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核因子E2(... 目的探讨鸦胆子苦醇对雌性生殖细胞减数分裂启动及早期卵子发生的影响。方法6~8周小鼠雌雄合笼,以雌性小鼠见阴栓记为胚胎0.5d(E0.5)。收集E11.5、E12.5、E13.5、E14.5的雌性胎鼠生殖嵴,分别通过q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核因子E2(NF-E2)相关因子2(Nrf2)mRNA及蛋白水平。分离E12.5雌性胎鼠的生殖嵴,分别用二甲基亚砜(对照组)、10nmol/L、20nmol/L的Nrf2抑制剂——鸦胆子苦醇、1μmol/L视黄酸或20nmol/L鸦胆子苦醇+1μmol/L视黄酸处理48h后,检测Nrf2通路、减数分裂启动、视黄酸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mRNA水平。药物处理48h后继续培养10d,对体外培养的生殖嵴行石蜡切片和HE染色进行原始卵泡计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0nmol/L、20nmol/L的鸦胆子苦醇显著下调减数分裂启动关键基因Stra8、Sycp3及Dazl的mRNA水平(P<0.05)。与对照组的单位面积卵泡数量(151.1±6.8)相比,10nmol/L、20nmol/L组的单位面积原始卵泡数量显著减少(109.5±12.2,49.1±8.0)(P<0.01)。与对照组相比,20nmol/L鸦胆子苦醇显著抑制视黄酸合成酶(P=0.001)及其受体(P=0.049)的表达。添加视黄酸能部分挽救鸦胆子苦醇对基因Raldh、RARa(P<0.01)及基因Stra8、Sycp3及Dazl的表达抑制作用(P<0.01)。结论鸦胆子苦醇通过抑制Nrf2通路调控减数分裂启动及早期卵子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鸦胆子苦醇 生殖嵴 视黄酸 小鼠
原文传递
进入生殖嵴前PGCs中H2A变体的分布
6
作者 时小艳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6-41,共6页
小鼠原始生殖细胞进入生殖嵴之前经历细胞迁移、大量繁殖。为进一步解分子调控机制,文章通过组织石蜡切片免疫荧光染色和单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技术,对8.5、10.5 dpcPGCs中组蛋白H2A变体MacroH2A、H2A.Z、H2A. X的分布情况进行研究。结... 小鼠原始生殖细胞进入生殖嵴之前经历细胞迁移、大量繁殖。为进一步解分子调控机制,文章通过组织石蜡切片免疫荧光染色和单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技术,对8.5、10.5 dpcPGCs中组蛋白H2A变体MacroH2A、H2A.Z、H2A. X的分布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8.5-10.5 dpc,H2A.Z在PGCs中的表达明显递增,10.5 dpc PGCs中H2A.Z的表达主要集中于细胞核;而MacroH2A和H2A.X在此过程中无明显变化,在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弱表达。综合分析发现,8.5-10.5 dpc PGCs中H2A.Z可能是装配核小体的主要变体,PGCs大量繁殖可能有H2A.Z的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2A变体 PGCS 生殖嵴 分布
下载PDF
不同功能状态滋养层对人胚胎生殖嵴干细胞生长作用的实验研究
7
作者 李欣 刘尧 +3 位作者 李丽君 秦茂林 杨卫兵 李红丽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0年第8期815-818,共4页
目的筛选并建立高效胚胎干细胞滋养层体外培养的最佳条件,利于人胚胎生殖嵴原始生殖细胞(PGC)的增殖。方法分离培养孕14.5 d(E14.5 d)和新生0 d(P0)昆明小鼠原代胚胎成纤维细胞(MEF)并传代制备滋养层,以60Coγ射线照射后继续培养并接种... 目的筛选并建立高效胚胎干细胞滋养层体外培养的最佳条件,利于人胚胎生殖嵴原始生殖细胞(PGC)的增殖。方法分离培养孕14.5 d(E14.5 d)和新生0 d(P0)昆明小鼠原代胚胎成纤维细胞(MEF)并传代制备滋养层,以60Coγ射线照射后继续培养并接种人PGC。采用活细胞拒染法、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对比观察滋养层的生长活性和照射后分泌功能;采用碱性磷酸酶(AKP)染色技术鉴定人PGCs的生长状态。结果 (1)E14.5 d和P0来源的第3~5代MEF生长旺盛。P0来源第6代与E14.5 d来源同代MEF相比深染变形细胞增达32%,经60Coγ照射后衰老细胞明显增多(P<0.05)。(2)E14.5 d来源第3~6代和P0来源第3~4代MEF经60Coγ照射后培养5 d时,Ⅰ型胶原蛋白免疫阳性细胞数目较多,染色较深;但P0来源第5代其阳性细胞数目明显减少,染色变浅。(3)人PGCs接种于E14.5 d第3代制备的滋养层3~4 d后见典型的ESC小克隆团,细胞呈圆形;AKP染色呈深蓝色团;而接种于P0来源第6代MEF制备的滋养层5~6 d,可见ESC克隆松散、变大,周围边界不清,细胞紊乱。结论以60Coγ射线照射小鼠E14.5 d来源第3~6代MEF是制备滋养层的最佳来源,可维持人PGCs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成纤维细胞 人胚胎生殖嵴细胞 滋养层 60Coγ射线 小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