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类ENSO事件对中国东部地区极端降水的影响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艳 马百胜 杨宣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69-482,共14页
利用1979~2010年中国地区降水数据和IRESST全球海温数据,对比研究了东部型和中部型El Ni1o/La Ni1a事件成熟期至衰退期(冬季至次年夏季)对中国东部地区极端降水和一般降水的影响,进而揭示在两类ENSO事件影响中国东部地区降水时,极端降... 利用1979~2010年中国地区降水数据和IRESST全球海温数据,对比研究了东部型和中部型El Ni1o/La Ni1a事件成熟期至衰退期(冬季至次年夏季)对中国东部地区极端降水和一般降水的影响,进而揭示在两类ENSO事件影响中国东部地区降水时,极端降水和一般降水各自所占的比重。结果表明:极端降水在冬、春和夏季均占总降水量的1/2以上,其中冬季所占比重最高,夏季最低,而且长江以北比长江以南高。当两类ENSO事件发生时,中国东部地区极端降水异常空间分布特征与该地区总降水基本一致,而该地区一般降水异常分布特征则与总降水和极端降水显示出较大差别,表明两类ENSO事件均是主要通过影响极端降水异常来影响到我国东部地区的总降水异常分布。从两类ENSO事件对比来看,东部型ENSO对中国东部地区极端降水的影响要显著强于中部型ENSO,而且在各季节,两类ENSO事件影响下极端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也有所不同。在此基础上,分析了1979~2010年4次最强ENSO事件对于中国东部地区极端降水的影响,结果发现,最强ENSO事件对极端降水的影响也是远强于一般降水,而且极端降水异常分布特征与总降水异常基本一致,但是当最强ENSO事件发生时,中国东部地区极端降水和总降水的异常变化较一般ENSO事件更剧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部型ENSO 中部型ENSO 极端降水 一般降水 所占比重
原文传递
EXPERIMENTS OF SHORT-TERM CLIMATE PREDICTION BY THE OSU/NCC GCM FOR SUMMER SEASON IN CHINA 被引量:2
2
作者 高学杰 赵宗慈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SCIE 2000年第3期280-292,共13页
By using of an ensemble method,the tests of rainfall for the predictions of the seasonal, interseasonal and annual scales in China during 1982—1995 have been made by the atmospheric GCM/mixed layer ocean and ice mode... By using of an ensemble method,the tests of rainfall for the predictions of the seasonal, interseasonal and annual scales in China during 1982—1995 have been made by the atmospheric GCM/mixed layer ocean and ice model(OSU/NCC).Contrasts between forecasts by the OSU/ NCC and the observations show that the model has a certain ability in the prediction of precipitation for summer over China in all of the three different time scales.And it indicates that the interseasonal prediction is the best among the forecasts of three scales.It is also indicated that the prediction is especially acceptable in certain ar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ASONAL interseasonal and annual predictions precipitation China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GCM)
原文传递
THE EFFECTS OF GENERAL CIRCULATION ANOMALIES ON PRECIPITATION IN THE RAINING SEASON OF SHANDONG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庆 孙即霖 +1 位作者 刘诗军 周晓英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SCIE 2005年第1期68-77,共10页
Using the monthly mean reanalysis data of height, wind and vertical velocity of NCEP/NCAR from 1958 to 2003, the characteristics of 500hPa height anomalies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convergence and divergence on the... Using the monthly mean reanalysis data of height, wind and vertical velocity of NCEP/NCAR from 1958 to 2003, the characteristics of 500hPa height anomalies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convergence and divergence on the levels of 200hPa and 925hPa and vertical stream over the Shandong province were studied and compared with that over North China.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teleconnection pattern called East Asia-Pacific pattern (EAP) plays important roles in the summer rainfall of Shandong. Weaker Okhotsk sea high, stronger upward stream over tropical areas and Shandong and northward location of subtropical high and stronger Indian low, are likely to lead to more rain in Shandong province in summer, but there are some flood (drought) years in which these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the location and intensity of subtropical high change with the least exten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handong and North China in 500hPa height is that there is a teleconnection pattern called Europe / Asia pattern in North China, while there is a negative East Asia Pattern in Shandong during drought years. There is a teleconnection relation between Shandong summer rainfall and convective activities happening in tropical areas in spring and summer accomplished by the Rossby waves. During the flood years in Shandong, the convective activities happening in tropical India Ocean and tropical west Pacific and Walker circulation are much stronger than that during the drought years, but the convective activities happening in tropical east Pacific are weaker than those during the drought yea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neral circulation precipitation in summer teleconnection patterns affecting mechanisms
下载PDF
欧洲中心集合预报产品在西藏降水预报中的解释应用
4
作者 次旦巴桑 赤曲 +1 位作者 普布卓玛 德庆卓嘎 《高原科学研究》 CSCD 2021年第1期18-26,共9页
集合预报系统不仅给出单一的最佳可能预报,还能定量地预估天气预报的不确定性。文章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集合预报产品,采用双线性插值法将集合降水预报格点场插值到西藏39个观测站点上,并对其结果计算集合成员的算术平均和标准差(... 集合预报系统不仅给出单一的最佳可能预报,还能定量地预估天气预报的不确定性。文章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集合预报产品,采用双线性插值法将集合降水预报格点场插值到西藏39个观测站点上,并对其结果计算集合成员的算术平均和标准差(离散度),发现集合预报对冬季24小时降水量≥5 mm的强降雪预估偏弱,特别是日喀则、山南和昌都的表现尤为明显;根据各季节降水的集合离散度发现,集合预报对低海拔可预报性差,夏季不确定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集合预报 强降水 一般性降水 TS评分
下载PDF
PREVIOUS CONVECTION ANOMALY IN AUTUMN AND WINTER ASSOCIATED WITH THE GENERAL CIRCULATION OVER EAST ASIA IN WINTER AND SPRING AND APRIL PRECIPITATION IN SHANDONG
5
作者 胡桂芳 张璇 顾伟宗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SCIE 2008年第2期133-136,共4页
Using OLR and 850 hPa and 200 hPa wind fields data (1979 - 2006), this paper diagno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nvection over the tropical area in preceding autumns and winters in association with April precipitation ... Using OLR and 850 hPa and 200 hPa wind fields data (1979 - 2006), this paper diagno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nvection over the tropical area in preceding autumns and winters in association with April precipitation anomalies in Shandong province. It is found that preceding convection anomalies over the Western Pacific Warm Pool in December have close relationships with the April precipitation in Shandong. Further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with the general circulation over the East Asia shows that the convection anomaly over the Western Pacific Warm Pool has close relationships with the Main East Asian Trough, the Hadley cell over East Asia and the Walker cell.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ast Asian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anomalies accompanied with stronger (weaker) convection are consistent with those of less (more) April precipitation anomalies in Shandong. Therefore, the convection anomaly over the tropics in December may be an important indicator for April precipitation in Shando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vection over the tropics general circulation over East Asia April precipitation in Shandong
下载PDF
一次热带气旋环流暴雨与前期一般性降水环境场的对比分析
6
作者 凌艺 耿敏 +1 位作者 江敦双 李瑜修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4-69,共6页
登陆的台风环流暴雨是沿海地区重要的暴雨类型之一,降雨量大,范围广,危害大。本文应用诊断分析的方法,以1999年8月11日发生在山东半岛中东部大范围暴雨过程为实例,就暴雨发生前一般性降水时的环境场与暴雨发生时的环境场做了对比分析。... 登陆的台风环流暴雨是沿海地区重要的暴雨类型之一,降雨量大,范围广,危害大。本文应用诊断分析的方法,以1999年8月11日发生在山东半岛中东部大范围暴雨过程为实例,就暴雨发生前一般性降水时的环境场与暴雨发生时的环境场做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暴雨发生时均比暴雨发生前一般性降水时:低空辐合和高空辐散增强,低层水汽能量辐合及对流不稳定性增大,低空垂直环流发展。以上因子导致积云对流的发展。在弱垂直切变环境下,通过第二类条件不稳定(CISK)机制,使热带风暴减弱成的低气压环流维持,并促使中低压发生变化,使暴雨云团西行增强,暴雨增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环流暴雨 降水 环境场 对比分析
下载PDF
大兴安岭地区春季一般性降水过程的预报模型
7
作者 吴微 王付华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2009年第4期155-156,159,共3页
以2007年春季出现在本地区的适合火箭增雨作业的一般性降水过程为分析样本,普查历史上该区春季出现的一般性降水天气过程,对产生降水的不同层次、影响系统的相互配置、影响系统与云状及雨区的对应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了适应本地区... 以2007年春季出现在本地区的适合火箭增雨作业的一般性降水过程为分析样本,普查历史上该区春季出现的一般性降水天气过程,对产生降水的不同层次、影响系统的相互配置、影响系统与云状及雨区的对应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了适应本地区春季火箭增雨作业的一般性降水过程的3种预报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季 一般性降水 预报模型
下载PDF
全球海气耦合模式对东亚季风降水模拟的检验 被引量:65
8
作者 张莉 丁一汇 孙颖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61-276,共16页
以CMAP(Climate Prediction Center Merged Analysis of Precipitation)月平均降水资料和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的40年再分析资料集ERA40为观测基础,分析了当前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IPCC AR4)的17个全球海气... 以CMAP(Climate Prediction Center Merged Analysis of Precipitation)月平均降水资料和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的40年再分析资料集ERA40为观测基础,分析了当前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IPCC AR4)的17个全球海气耦合模式对东亚季风区夏季降水和环流的模拟能力。结果表明:(1)模式基本上都能够模拟出降水由东亚东南部海洋至东亚西北部中国内陆减少的空间分布特征,部分模式能够模拟出降水的部分主要模态;(2)大部分模式基本上能够模拟出中国东部陆地降水的季节进退。但同时也存在相当的差异,这包括:(1)多数模式普遍存在模拟降水量偏少、降水变幅偏小的缺陷;(2)雨带的季节推进过程与观测存在一定偏差,尤其海洋上的季节进退过程模拟较差,有的模式甚至不能模拟出东亚季风区东部海洋上大致的季节进程。因此,模式对东亚季风区降水的模拟能力还是比较有限的,需要进一步改进。多模式集合的夏季环流场以偏弱为主,不利于降水的形成,这在中国东部大陆部分比较明显。另外,空气湿度模拟值偏低、从而造成水汽输送偏弱也是导致东亚季风区夏季降水模拟偏小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海气耦合模式 季风降水 模拟 检验
下载PDF
北极涛动年代际变化与华北夏季降水的联系 被引量:25
9
作者 李春 罗德海 +1 位作者 方之芳 周后福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55-762,共8页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华北夏季降水资料,研究了北极涛动的年代际变化及其与大气环流的关系,进而研究与华北夏季降水异常变化的联系。结果表明,北极涛动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并在1969年发生了气候突变。北极涛动年代际异常与亚洲...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华北夏季降水资料,研究了北极涛动的年代际变化及其与大气环流的关系,进而研究与华北夏季降水异常变化的联系。结果表明,北极涛动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并在1969年发生了气候突变。北极涛动年代际异常与亚洲中纬度高度场异常、850 hPa风场的年代际异常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在年代际尺度上,北极涛动与贝加尔湖地区阻塞高压发生频率、东亚夏季风强度和华北夏季降水的关系较为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涛动 大气环流 阻塞高压 东亚夏季风 华北夏季降水 年代际变化
下载PDF
降尺度方法在中国不同区域夏季降水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10
作者 顾伟宗 陈丽娟 +1 位作者 李维京 陈德亮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2-212,共11页
在中国降水气候分区的基础上,利用降尺度方法进行区域夏季降水预测(RSPP),预测模型建立的基础是寻找影响区域气候的关键因子。降尺度预测模型中使用的资料有国家气候中心海-气耦合模式(CGCM/NCC)回报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台站观... 在中国降水气候分区的基础上,利用降尺度方法进行区域夏季降水预测(RSPP),预测模型建立的基础是寻找影响区域气候的关键因子。降尺度预测模型中使用的资料有国家气候中心海-气耦合模式(CGCM/NCC)回报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台站观测资料。为了避免年代际变化特征对季节尺度降水预测的影响,首先对CGCM/NCC模式输出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区域平均降水资料去除年代际线性变化趋势,即去除所有预报因子场和预报对象场的长期变化趋势。然后分别计算预报对象和模式资料的预报因子场以及再分析资料的预报因子场的相关系数,把相关系数值同时达到0.05显著性检验水平的区域平均环流特征作为预测因子,保证挑选出的预测因子既能反映实际大气中预测因子与预报对象的关系,同时又是海-气耦合模式预测的高技巧信息。利用最优子集回归作为转换函数的降尺度方法建立区域夏季降水预测模型。交叉检验和独立样本检验结果表明,文中设计的区域夏季降水预测模型对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夏季降水趋势预测的准确率较高且比较稳定,其预测效果远高于CGCM/NCC直接输出降水结果。进一步对具有较高预测技巧的代表性区域的可预报性来源分析发现,物理意义明确且独立性强的预测因子有助于提高预测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气耦合模式 降尺度方法 区域降水 预测
下载PDF
集合预报及其在中期天气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1
作者 李小泉 刘金达 汪迎辉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8期3-9,共7页
作者概述了集合预报的基本概念,集合预报在中期天气预报中的意义与作用,现有的主要集合预报产品以及集合预报在美国国家气象中心和欧洲中期天气预报的业务运行。简要介绍了我国国家气象中心在动力延伸预报和集合预报方面的试验研究情况。
关键词 集合预报 集合预报产品 天气预报 中期天气预报
下载PDF
东亚夏季风指数的分类及物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15
12
作者 陈海山 陈健康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99-309,共11页
利用1961—2010年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了较有代表性的16个东亚夏季风指数,讨论了不同季风指数反映的环流及降水之间的异同,探讨了不同季风指数与东亚夏季风不同空间模态之间的可能关联。结果表明,东亚夏季风指数大致分为两类:1)第一类... 利用1961—2010年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了较有代表性的16个东亚夏季风指数,讨论了不同季风指数反映的环流及降水之间的异同,探讨了不同季风指数与东亚夏季风不同空间模态之间的可能关联。结果表明,东亚夏季风指数大致分为两类:1)第一类季风指数存在明显的年代际变化,反映了东亚夏季风强弱的整体一致型变化,与东亚夏季风环流第一模态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高指数年,整个东亚区域夏季风活动整体偏强;贝加尔湖地区为深厚气旋性环流控制,副高位置略偏北;华北、东北地区降水显著偏多,长江流域及其以南降水偏少,降水异常型与我国夏季偶极型季风降水相似,这类指数对我国华北地区降水有较好的指示作用。2)第二类季风指数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征,反映的是东亚夏季风强弱的南北反相变化,与东亚夏季风环流第二模态相对应。高指数年,我国东南地区夏季风偏弱,东北部夏季风偏强;西北太平洋为深厚的气旋性距平环流控制,副高偏北,该分布型与东亚—太平洋(EAP)遥相关十分相似;我国东北、内蒙古地区,华南地区降水增多,长江流域降水显著减少,降水异常型与我国夏季三极型季风降水异常型相似,这类指数对我国长江流域降水有较好的指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夏季风指数 空间多模态 大气环流异常 夏季降水 分类讨论
下载PDF
大气环流模式在黄河流域的适用性评价 被引量:14
13
作者 曹颖 张光辉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5,22,共6页
本文以国际上较流行的5个大气环流模式(HadCM3、GFDL、ECHAM4、CSIRO-Mk2以及CGCM2)对黄河流域1961-1990年温度和降水的模拟结果为基础,通过与该流域同期观测值比较,分析了各大气环流模式(GCM)在黄河流域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 本文以国际上较流行的5个大气环流模式(HadCM3、GFDL、ECHAM4、CSIRO-Mk2以及CGCM2)对黄河流域1961-1990年温度和降水的模拟结果为基础,通过与该流域同期观测值比较,分析了各大气环流模式(GCM)在黄河流域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HadCM3、GFDL两个模式对黄河流域温度的模拟结果较好;ECHAM4、HadCM3两个模式对黄河流域降水的模拟结果较好。5个大气环流模式对温度的模拟明显优于对降水的模拟。总体而言,英国的HadCM3模式在黄河流域的适用性最好,可为黄河流域水文水资源、水土流失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等相关研究,提供未来气候变化情景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环流模式(GCM) 适用性 温度 降水 黄河流域
下载PDF
全球海气耦合模式对我国极端强降水模拟检验 被引量:12
14
作者 张莉 丁一汇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60-769,共10页
以1961—1999年我国地面观测逐日降水资料作为观测基础,初步分析了18个全球海气耦合模式对我国20世纪极端强降水的模拟能力。分析模式对不同级别降水的模拟发现,各模式模拟的我国1~10mm小雨日数普遍明显偏多;10~25mm中雨日数的模拟结... 以1961—1999年我国地面观测逐日降水资料作为观测基础,初步分析了18个全球海气耦合模式对我国20世纪极端强降水的模拟能力。分析模式对不同级别降水的模拟发现,各模式模拟的我国1~10mm小雨日数普遍明显偏多;10~25mm中雨日数的模拟结果总体上也以偏多为主,虽然部分模式能够模拟出我国南方存在的高值中心,但位置偏北至长江中下游地区;25~50mm大雨日数在我国南方明显偏少,并且大值中心的位置基本都没能模拟出来;50mm以上暴雨日数的模拟结果也明显偏小,除MIROC3.2(hires)外大部分模式在长江以南地区的结果都未超过2d;大部分模式不能正确模拟出我国东部地区大雨日数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进一步分析各模式对极端强降水的模拟发现:各模式极端强降水阈值明显低于观测;半数左右的模式模拟出了1961—1999年西北西部极端降水增加的趋势,个别模式趋势系数的大小与观测相当,大部分模式对东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模拟结果呈与观测反向的变化趋势,没有模式能够模拟出我国东部地区存在的东北—华北与华中—长江中下游—华南存在的极端强降水日数增加-减少-增加-减少的空间分布;大部分模式模拟的极端强降水日数标准差与观测结果比较接近,这可能主要是由于对观测和各模式使用了同样的判定极端强降水发生的方法。总的来看,全球海气耦合模式对我国极端强降水的模拟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海气耦合模式 极端强降水 模拟 检验
下载PDF
东亚夏季风异常活动的多模态特征:不同再分析资料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黄燕玲 陈海山 +2 位作者 蒋薇 许蓓 李忠贤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5-160,共16页
利用1979~2002年ERA-40、ERA interim、JRA-25和NCEP-DOE AMIP-Ⅱ(简称为NCEP-2)再分析资料,采用扩展经验正交分解(EEOF)、相关分析等方法,对比分析了不同资料所揭示的东亚夏季风异常活动的多模态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东亚夏季风... 利用1979~2002年ERA-40、ERA interim、JRA-25和NCEP-DOE AMIP-Ⅱ(简称为NCEP-2)再分析资料,采用扩展经验正交分解(EEOF)、相关分析等方法,对比分析了不同资料所揭示的东亚夏季风异常活动的多模态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东亚夏季风异常活动各模态对应的大气环流异常分布型及其与中国夏季降水的可能联系.结果表明:(1)四套再分析资料所揭示的东亚夏季风异常活动均存在三种差异显著的空间模态,且各套资料对东亚夏季风异常活动空间多模态特征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仅NCEP-2的结果与其他资料略有差异.(2)第一模态体现了夏季风年际异常在中国南方和北方的反相变化,并具有显著的3~6年和准8年周期;与正(负)时间系数相对应,850 hPa风场、500hPa高度场、SLP均显示东亚沿岸存在从西北太平洋经过日本以南到达鄂霍次克海的“-+-”(“+-+”)经向三极型结构;相应的降水变化在长江中下游为显著的负(正)异常,而在我国东北东部、东南沿海及云南西部则为正(负)异常.(3)第二模态反映了夏季风活动主导模态的一致性变化且在1993年左右发生年代际转折,并呈现准12年周期的强弱交替分布.当对应的时间系数为正(负)时,850hPa风场在环贝加尔湖地区受强大的异常反气旋(气旋)控制;500hPa高度场上,中高纬地区表现为异常的纬向波列结构,具体表现为起源于欧洲大陆西部经西西伯利亚平原向东南方向延伸至东北亚地区的“+-+”(“-+-”)的波列;SLP在我国大陆主要为正(负)异常,东亚夏季风整体减弱(加强);对应的夏季降水异常场呈现“南涝北旱”(“南旱北涝”)的分布形势.(4)第三模态表明了夏季风异常活动的东西反相变化,且有12~16年的准周期变化.对应正(负)的时间系数,115°E以东地区盛行异常偏南(北)风,而115°E以西地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夏季风 空间多模态 大气环流异常 夏季降水 比较分析
下载PDF
1998年夏季全球大气环流异常的预测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会军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29-735,共7页
应用日本东京大学气候系统研究中心 (CCSR)发展起来的一个全球大气环流谱模式 (T42L2 0版本 ) ,对 1 998年夏季气候异常和大气环流的预测问题进行了研究 ,定量地检查了该模式对夏季降水和大气环流异常的预测准确度 .说明该模式对 1 998... 应用日本东京大学气候系统研究中心 (CCSR)发展起来的一个全球大气环流谱模式 (T42L2 0版本 ) ,对 1 998年夏季气候异常和大气环流的预测问题进行了研究 ,定量地检查了该模式对夏季降水和大气环流异常的预测准确度 .说明该模式对 1 998年的预测水平是比较高的 ;并证实大气环流在春季的初始异常对北半球夏季大气环流和降水异常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而对南半球的作用则小得多 .就中国长江流域 1 998年的降水异常而言 ,初始环流的作用约占 5 0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环流模式 降水异常 大气环流异常 1998年 夏季
下载PDF
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优化油茶枯中茶皂素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8
17
作者 易醒 孟培 +3 位作者 侯海涛 肖小年 桂静芬 刘唤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0-98,共9页
目的:以油茶枯为原料,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水提醇沉的茶皂素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液固比、p H值、温度、时间4个因素,以茶皂素得率及纯度为指标,建立回归数学模型。通过对试验结果的方差分析... 目的:以油茶枯为原料,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水提醇沉的茶皂素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液固比、p H值、温度、时间4个因素,以茶皂素得率及纯度为指标,建立回归数学模型。通过对试验结果的方差分析及对数学模型的优化得到最优茶皂素提取条件。结果:超声波辅助提取茶皂素的最优工艺条件:液固比8、p H值8.5、超声温度50℃、超声提取时间38 min。此条件下茶皂素得率为10.57%,纯度为84.52%。结论: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法优化所得茶皂素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枯 茶皂素 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 超声水提醇沉法
原文传递
历史上的淮河洪水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振华 朱锦红 +1 位作者 蔡静宁 王绍武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4-28,共5页
2003夏季淮河流域发生了自1991年以来最为严重的洪涝灾害。为了更进一步认识淮河洪水的历史背景,根据史料反演得到的历史上淮河流域洪涝资料以及降水量观测资料分析了1470~2002年该地区的洪涝发生情况。根据淮河流域的洪水在全国范围... 2003夏季淮河流域发生了自1991年以来最为严重的洪涝灾害。为了更进一步认识淮河洪水的历史背景,根据史料反演得到的历史上淮河流域洪涝资料以及降水量观测资料分析了1470~2002年该地区的洪涝发生情况。根据淮河流域的洪水在全国范围降水分布和其他地区的关系分类,淮河降水主要有两种类型:第一种是长江淮河型,雨带集中在长江下游,也包括淮河;第二种是华北南部型,降水主要集中在华北南部和淮河。通过分析这两种类型的降水分布与对应的500hPa高度场的关系,得知淮河洪水和大气环流的异常有着紧密的联系,进一步研究洪水发生的规律,了解其形成的大气环流机制将有助于淮河的防洪抗汛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 500hPa高度场 淮河流域 观测资料分析 降水分布 1991年 2002年 洪涝灾害 历史背景 发生情况 长江下游 大气环流 降水量 流机制 类型 集中 南部 华北 反演 河型 江淮 雨带
下载PDF
四种GCM在雅砻江流域的比较及未来降水模拟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曹琛 岳青华 +3 位作者 郭靖 闫宝伟 杨百银 马良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1-26,共6页
利用ASD模型,将CanESM2、CNRM-CM5、GFDL-ESM3M和MIROC-ESM-CHEM四种大气环流模式(GCM)输出的低、中、高浓度排放情景下的气候因子统计降尺度到雅砻江流域的15个气象站点,模拟基准期的逐日降水并与实测值进行比较,对比分析了4种GCM对研... 利用ASD模型,将CanESM2、CNRM-CM5、GFDL-ESM3M和MIROC-ESM-CHEM四种大气环流模式(GCM)输出的低、中、高浓度排放情景下的气候因子统计降尺度到雅砻江流域的15个气象站点,模拟基准期的逐日降水并与实测值进行比较,对比分析了4种GCM对研究区域的降水模拟效果,同时预测了流域未来2021-2100年的降水变化。结果表明,各模式在雅砻江的适用性结果为MIROC>GFDL>CNRM>CanESM;雅砻江流域未来降水将呈现增加的趋势,且随着排放浓度的升高,降水增幅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D 大气环流模式 雅砻江流域 统计降尺度 未来降水
下载PDF
我国松毛虫发生率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驱动因子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晨阳 蒙凤群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8-114,124,共8页
了解我国松毛虫发生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驱动因子,对松毛虫暴发的预防、控制和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我国各行政区2004年-2012年间每年松毛虫发生面积及其寄主植物面积,使用一般线性模型分析气候因子是否以及如何驱动我国松毛虫... 了解我国松毛虫发生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驱动因子,对松毛虫暴发的预防、控制和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我国各行政区2004年-2012年间每年松毛虫发生面积及其寄主植物面积,使用一般线性模型分析气候因子是否以及如何驱动我国松毛虫发生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在全国尺度上,最暖季降水量是松毛虫发生的主要气候驱动因子,松毛虫平均发生率与最暖季降水量显著正相关。在最暖季降水量的作用下,我国松毛虫的发生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布格局,最暖季降水量较高的南方和北方部分地区松毛虫发生率较高,而降水量较低的西北和青藏地区松毛虫发生率较低。我们的研究结果可为松毛虫暴发的预防和管理工作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毛虫 空间分布 气候因子 一般线性模型 最暖季降水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