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ransplantation of gene-modified nucleus pulposus cells reverses rabbit 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 被引量:22
1
作者 LIU Yong LI Jian-min HU You-gu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16期2431-2437,共7页
Background 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 is the main cause of low back pain.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potential methods for reversing the degeneration of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s by transplantati... Background 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 is the main cause of low back pain.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potential methods for reversing the degeneration of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s by transplantation of gene-modified nucleus pulposus cells into rabbit degenerative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s after transfecting rabbit nucleus pulposus cells with adeno-associated virus 2 (AAV2)-mediated 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 (CTGF) and 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s 1 (TIMP1) genes in vitro. Methods Computer tomography (CT)-guided percutaneous annulus fibrosus injury was performed to build degenerative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models in 60 New Zealand white rabbits, rAAV2-CTGF-IRES-TIMPI-transfected rabbit nucleus pulposus cells were transplanted into degenerative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s (transplantation group), phosphate-buffered saline (PBS) was injected into degenerative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s (degeneration control group) and normal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s served as a blank control group. After 6, 10 and 14 weeks, the disc height index (DHI) and signal intensity in intervertebral discs were observed by X-ray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analysis The expression of CTGF and TIMP1 in nucleus pulposus tissue was determined by Western blotting analysis, the synthesis efficiency of proteoglycan was determined by a 35S-sulfate incorporation assay, and the mRNA expression of type II collagen and proteoglycan was detected by RT-PCR. Results MRI confirmed that degenerative intervertebral discs appeared two weeks after percutaneous puncture. Transgenic nucleus pulposus cell transplantation could retard the rapid deterioration of the DHI. MRI indicated that degenerative intervertebral discs were relieved in the transplantation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degeneration control group. The expression of collagen II mRNA and proteoglycan mRNA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transplantation group and the blank control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degene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ucleus pulposus cells TRANSPLANTATION gene-modified degenerative intervertebral disc
原文传递
WTO框架下的转基因农产品国际贸易及对中国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杜军燕 张伟 楚延鹏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10-14,共5页
文章介绍了转基因技术的迅猛发展与产生的争议,以及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和我国的发展概况,分析了转基因农产品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和我国的贸易地位,最后结合世贸组织的有关协议讨论了我国转基因生物安全体系的建设与合理性。
关键词 WTO 转基因 农产品 国际贸易
下载PDF
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视网膜变性疾病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4
3
作者 杨娟 谢茂松 +2 位作者 郑卫东 胡建章 曲强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41-1044,1050,共5页
目的探讨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移植对治疗视网膜变性(RP)疾病的前景。方法采用贴壁法进行分离培养BMSC,经慢病毒载体将GAP43基因导入BMSC得到GAP43基因修饰的BMSC。将63只皇家外科学院(RCS)大鼠按随... 目的探讨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移植对治疗视网膜变性(RP)疾病的前景。方法采用贴壁法进行分离培养BMSC,经慢病毒载体将GAP43基因导入BMSC得到GAP43基因修饰的BMSC。将63只皇家外科学院(RCS)大鼠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实验组接受视网膜下注射GAP43基因修饰的BMSC混悬液,阴性对照组组接受视网膜下注射BMSC混悬液,空白对照组接受视网膜下注射PBS。移植后30 d,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测视网膜厚度,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视紫红质在RCS大鼠视网膜中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GAP43基因修饰的BMSC移植30 d后,实验组视网膜厚度显著增加,视网膜视紫红质明显增强。结论 GAP43基因修饰的BMSC移植能增加光感受细胞的存活数,延缓视网膜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变性疾病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基因修饰
下载PDF
基因修饰间充质干细胞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马蓉霞 李静 +1 位作者 杨晓娟 张文杰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2年第7期7-11,共5页
目的探究基因修饰间充质干细胞(MSCS-CD)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20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 目的探究基因修饰间充质干细胞(MSCS-CD)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20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n=30,接受MSCS-CD+TACE治疗)与对照组(n=30,单纯接受TACE治疗),对两组患者均随访24个月,记录患者生活质量、VEGF水平及肿瘤反应情况,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ORR和DC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2个月和24个月时,研究组患者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以及平均生存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9个月、18个月和24个月时,研究组患者的血清VEG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9~24个月时,研究组患者ZP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应用MSCS-CD+TACE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延长患者PFS和生存时间,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修饰 间充质干细胞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原发性肝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基因修饰移植肝细胞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3
5
作者 林勇 曾欣 谢渭芬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376-378,共3页
肝细胞移植(hepatocyte transplantation, HCT)技术是将分离出的供体正常肝细胞通过脾动脉、门静脉、脾脏或腹膜内注射移植于受体体内以替代部分病肝功能的方法,主要用于治疗慢性肝病、肝脏遗传代谢性疾病和急慢性肝功能衰竭等疾病[1].... 肝细胞移植(hepatocyte transplantation, HCT)技术是将分离出的供体正常肝细胞通过脾动脉、门静脉、脾脏或腹膜内注射移植于受体体内以替代部分病肝功能的方法,主要用于治疗慢性肝病、肝脏遗传代谢性疾病和急慢性肝功能衰竭等疾病[1].在近20年的研究中,HCT因其具有价廉、移植肝细胞易获取以及能冷冻保存、操作简便等优点,在临床和基础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其进一步研究受到许多环节的限制,最关键的问题在于,由于体内排斥反应和供体肝细胞增殖能力有限,其替代作用一般不超过受体肝脏功能的1%,且无法逆转肝病发展进程[2].体外培养抗排斥能力强、存活时间长、功能作用全的"超级肝细胞"(super hepatocyte)成为HCT研究的热点.最近,利用基因技术调控相关基因表达或利用载体在移植肝细胞内导入外源基因表达调控抗排斥反应、促进增殖及逆转肝纤维化进程的产物使该构想逐渐成为现实[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修饰 移植肝细胞 肝移植 治疗学
原文传递
Gene-modified leucoconcentrate for personalized ex vivo gene therapy in a mini pig model of moderate spinal cord injury 被引量:1
6
作者 Rustem R.Islamov Farid V.Bashirov +11 位作者 Mikhail E.Sokolov Andrei A.Izmailov Filip O.Fadeev Vage A.Markosyan Maria A.Davleeva Olga V.Zubkova Maxim M.Smarov Denis Yu.Logunov Boris S.Naroditskyi Ilnur I.Salafutdinov Albert A.Rizvanov Ramil G.Turaev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2期357-361,共5页
We previously demonstrated that gene-modified umbilical cord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overexpressing a combination of recombinant neurotrophic factors are a promising therapeutic approach for cell-mediated gene therapy... We previously demonstrated that gene-modified umbilical cord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overexpressing a combination of recombinant neurotrophic factors are a promising therapeutic approach for cell-mediated gene therapy for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neurotrauma,and stroke.In this study,using a mini pig model of spinal cord injury,we proposed for the first time the use of gene-modified leucoconcentrate prepared from peripheral blood in the plastic blood bag for personalized ex vivo gene therapy.Leucoconcentrate obtained from mini pig peripheral blood was transduced with a chimeric adenoviral vector(Ad5/35 F)that carried an 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reporter gene in the plastic blood bag.The day after blood donation,the mini pigs were subjected to moderate SCI and four hours post-surgery they were intravenously autoinfused with gene-modified leucoconcentrate.A week after gene-modified leucoconcentrate therapy,fluorescent microscopy revealed EGFP-expressing leucocytes in spinal cord at the site of contusion injury.In the spleen the groups of EGFP-positive cells located in the lymphoid follicles were observed.In vitro flow cytometry and fluorescent microscopy studies of the gene-modified leucoconcentrate samples also confirmed the production of EGFP by leucocytes.Thus,the efficacy of leucocytes transduction in the plastic blood bag and their migratory potential suggest their use for temporary production of recombinant biologically active molecules to correct certain pathological conditions.This paper presents a proof-of-concept of simple,safe and effective approach for personalized ex vivo gene therapy based on gene-modified leucoconcentrate autoinfusion.The animal protocols were approved by the Kazan State Medical University Animal Care and Use Committee(approval No.5)on May 27,20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meric Ad5/35F virus 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ene-modified leucoconcentrate mini pig peripheral blood personalized ex vivo gene therapy plastic blood bag spinal cord injury
下载PDF
非人灵长类基因修饰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刘真 蔡毅君 孙强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665-1673,共9页
非人灵长类动物在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和生物医药研究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随着慢病毒载体转染及靶向核酸酶(ZFN,TALEN,CRISPR/Cas9)等基因操作技术的出现,科学家们成功地获得了外源基因过表达的转基因猴和目的基因定点切割的基... 非人灵长类动物在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和生物医药研究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随着慢病毒载体转染及靶向核酸酶(ZFN,TALEN,CRISPR/Cas9)等基因操作技术的出现,科学家们成功地获得了外源基因过表达的转基因猴和目的基因定点切割的基因编辑猴。文中对目前利用慢病毒载体获得转基因猴和利用靶向核酸酶获得基因编辑猴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讨论了基因修饰猴的嵌合体现象、脱靶现象及非人灵长类动物较长性成熟时间这几个影响非人灵长类基因修饰模型推广应用的因素,最后展望了非人灵长类基因修饰模型构建技术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人灵长类 基因修饰 慢病毒载体 靶向核酸酶
原文传递
基因改造家兔在动脉粥样硬化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郑振辉 田枫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9年第4期315-317,共3页
目前应用转基因和基因敲除小鼠的研究工作几乎成为各种国际高水平学术刊物的主流,而基因改造的家兔由于其独有的特点,在心血管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从基因改造小鼠的最新研究进展着手,分析了基因修饰小鼠在动脉粥样硬化研究中的局限... 目前应用转基因和基因敲除小鼠的研究工作几乎成为各种国际高水平学术刊物的主流,而基因改造的家兔由于其独有的特点,在心血管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从基因改造小鼠的最新研究进展着手,分析了基因修饰小鼠在动脉粥样硬化研究中的局限性,进而阐明基因改造家兔用于动脉粥样研究的优越性及研究近况。文章分析表明基因改造家兔技术及其应用必将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改造 家兔 动脉粥样硬化 应用
下载PDF
鞘内注射人前脑啡肽基因修饰HEK293细胞在脑脊液释放L-EK情况及L-EK对骨癌痛的镇痛效果
9
作者 潘喻飞 杨保仲 +3 位作者 薛朝霞 白凤 胡博 郭旭丽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76-978,共3页
目的 评价鞘内注射人前脑啡肽基因(hPPE)修饰人胚胎肾(HEK293)细胞在脑脊液释放亮氨酸脑啡肽(L-EK)情况及L-EK对骨癌痛的镇痛效果.方法 CIBP雌性SD大鼠4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移植组(CIBP+ hPPE/HEK293)和对照组(CIBP+ HE... 目的 评价鞘内注射人前脑啡肽基因(hPPE)修饰人胚胎肾(HEK293)细胞在脑脊液释放亮氨酸脑啡肽(L-EK)情况及L-EK对骨癌痛的镇痛效果.方法 CIBP雌性SD大鼠4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移植组(CIBP+ hPPE/HEK293)和对照组(CIBP+ HEK293),每组20只.于接种癌细胞前1d、接种后8、15、21、25、32和35 d(T17)时测定大鼠热缩爪潜伏期,记录舔/咬移植侧爪次数,以及自由活动时后肢跛行程度.于T4时观测后各组随机取10只大鼠大鼠处死,冰浴收集脑脊液,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hPPE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移植组大鼠T4-7时热缩爪潜伏期延长,脑脊液L-EK浓度升高,大鼠舔/咬移植侧爪次数及自由活动时后肢跛行程度评分降低(P<0.01).结论 大鼠鞘内移植经慢病毒转染hPPE修饰的HEK293细胞株可持续分泌L-EK,有效减轻骨癌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性疼痛 细胞镇痛 鞘内穿刺 基因修饰 疼痛测定
原文传递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基因修饰骨髓基质细胞对大鼠脑缺血的神经保护作用
10
作者 支东一 李偲 +2 位作者 吴岚 刘开祥 李浩 《广西医学》 CAS 2016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基因修饰的骨髓基质细胞(MSCs)对大鼠脑缺血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8只分为假手术组、缺血模型组、MSCs组、MSCs-IGF-1组,每组12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组采用改良线栓法建...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基因修饰的骨髓基质细胞(MSCs)对大鼠脑缺血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8只分为假手术组、缺血模型组、MSCs组、MSCs-IGF-1组,每组12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组采用改良线栓法建立左侧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再灌注24 h后MSCs组、MSCs-IGF-1组分别采用MSCs、IGF-1修饰的MSCs干预治疗。每组于再灌注后3 d和14 d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免疫组化法测Brd U阳细胞数量,TUNEL法测大鼠神经细胞凋亡数量,分光光度计测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再灌注14 d后MSCs组与MSCs-IGF-1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缺血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而MSCs-IGF-1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MSCs组(P<0.05)。再灌注后3 d及14 d,假手术组与缺血模型组未见明显Brd U阳性细胞,MSCs-IGF-1组Brd U阳性细胞数较MSCs组明显增多(P<0.05)。再灌注后3 d及14 d,MSCs组与MSCs-IGF-1组梗死半球神经细胞凋亡数目较缺血模型组相比明显减少(P<0.05),MSCs-IGF-1组比MSCs组凋亡细胞明显减少(P<0.05)。在灌注后3 d及14 d,与缺血模型组相比,MSCs组脑组织中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MDA含量明显下降(P<0.05),且MSCs-IGF-1组SOD活性较MSCs组更高(P<0.05),MDA含量更低(P<0.05)。结论 IGF-1基因修饰骨髓基质细胞治疗干预比单纯骨髓基质细胞干预对脑缺血具有更好的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强骨髓基质细胞的抗氧化应激能力、减少神经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骨髓基质细胞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大鼠 神经保护 基因修饰
下载PDF
CD19-CAR-T细胞治疗难治复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1
作者 丁利娟 黄河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17,共6页
难治复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ALL)预后差,生存期短,其治疗已成为国际难题。嵌合抗原受体基因修饰T(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gene-modified T,CAR-T)细胞是目前最具应用前景的靶向免疫治疗,靶向CD19的CAR-... 难治复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ALL)预后差,生存期短,其治疗已成为国际难题。嵌合抗原受体基因修饰T(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gene-modified T,CAR-T)细胞是目前最具应用前景的靶向免疫治疗,靶向CD19的CAR-T细胞(CD19-CAR-T)治疗儿童及成人难治复发性ALL的完全缓解率(complete remission,CR)可达90%以上,疗效远高于化疗。然而,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ytokine release syndrome,CRS)、严重神经毒性(serious neurotoxicity,SNT)、脱靶效应以及疾病复发等严重限制了CAR-T细胞的进一步临床应用。本文主要阐述CAR-T细胞的制备技术、预处理方案、细胞输注剂量及各种并发症防治策略等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D19 嵌合抗原受体基因修饰T细胞 预处理方案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下载PDF
第二代CD19-CAR-T细胞治疗难治复发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经验及问题 被引量:11
12
作者 童春容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8-21,共4页
为了探索抗CD19嵌合抗原受体基因修饰T(CD19-CAR-T)细胞治疗难治、复发的B急性淋巴白血病(B-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B-ALL)安全有效的细胞剂量、毒副作用及其处理方法,2015年7月12日至2016年11月20日,笔者团队采用CD19-CAR-T细... 为了探索抗CD19嵌合抗原受体基因修饰T(CD19-CAR-T)细胞治疗难治、复发的B急性淋巴白血病(B-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B-ALL)安全有效的细胞剂量、毒副作用及其处理方法,2015年7月12日至2016年11月20日,笔者团队采用CD19-CAR-T细胞治疗了64例难治复发B-ALL患者。其中55例为原发耐药或难治性血液学复发患者,9例为FCM确认的难治性微小残留白血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阳性B-ALL患者。在治疗工作早期,2例死于治疗后相关并发症(treatment related motality,TRM),疗效不可评估,4例未获得完全缓解(NR)。以后通过调整入组标准及回输细胞数,近期连续33例患者均获得完全缓解(CR),或达到CR但血液细胞计数未正常(CR incomplete,CRi),无1例死亡。CDl9-CAR T细胞治疗达CR后,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者80%以上持续FCM-MRD阴性至观察结束,该疗效与第1次CR期(CR1)接受移植者相同;未移植者绝大多数在CR后1年内再次复发。治疗过程中,及时稳妥地处理好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ytokine releasing syndrome,CRS)及各种引起复发的因素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9 嵌合抗原受体基因修饰T细胞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下载PDF
HG-1/IL-2基因修饰瘤苗治疗晚期胃癌的初步临床研究(附8例报告)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俊 朱正纲 +8 位作者 程枫 尹浩然 王秀玲 叶正宝 燕敏 刘炳亚 钱关祥 陈诗书 林言箴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2年第3期201-204,共4页
目的 :评估同种异型 (HLA A2 +)IL 2基因工程化人胃癌细胞瘤苗 (HG 1/IL 2 )治疗晚期胃癌的毒副作用及临床安全性。方法 :应用基因工程技术 ,以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将人IL 2cDNA转导入人胃癌细胞株MKN 45 ,经10 0Gy60Co照射灭活后 ,制备... 目的 :评估同种异型 (HLA A2 +)IL 2基因工程化人胃癌细胞瘤苗 (HG 1/IL 2 )治疗晚期胃癌的毒副作用及临床安全性。方法 :应用基因工程技术 ,以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将人IL 2cDNA转导入人胃癌细胞株MKN 45 ,经10 0Gy60Co照射灭活后 ,制备成基因工程化胃癌细胞瘤苗 (HG 1/IL 2 )。 2 0 0 1年 4月~ 2 0 0 1年 7月 ,对 8例晚期胃癌病人施行HG 1/IL 2瘤苗治疗。以 5次接种为一疗程 ,接种时间分别在第 1、8、15、2 9和第 5 8天 ,每次于一侧腹股沟和对侧腋部皮下多点注射 1× 10 7个细胞。每次接种后严格观察毒副反应 ,并在治疗开始前一周和治疗结束后进行临床评估 ,同时进行凝血功能、血液生化学、肿瘤标记物及相关免疫指标检测。结果 :除 1例在第 3次接种后 ,因高热和全身性荨麻疹而终止试验外 ,余均顺利完成治疗。接种后低热和注射局部红肿、酸胀感是最常见的反应。治疗前后未观察到病人血液学、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血清标志物等指标的明显异常。部分病人治疗后血清转铁蛋白、IgG、IgA、IgM、IL 2等体液免疫指标和CD3 、CD4 、CD8等细胞免疫指标有一定程度升高。结论 :在密切观察的前提下 ,HG 1/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2基因修饰 瘤苗 胃癌 胃癌细胞疫苗 毒副作用 安全性 免疫疗法
下载PDF
CAR-T细胞体内外扩增方法的优化策略
14
作者 潘心怡 任政乾 +1 位作者 王欣玥 王婷婷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47-654,共8页
嵌合抗原受体基因修饰T(CAR-T)细胞免疫治疗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肿瘤治疗方法之一,效应CAR-T细胞的数量是决定CAR-T细胞疗法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CAR-T细胞的体外扩增耗时耗力,回输体内后,CAR-T细胞大量耗竭且难以浸润实体瘤,导致能有效... 嵌合抗原受体基因修饰T(CAR-T)细胞免疫治疗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肿瘤治疗方法之一,效应CAR-T细胞的数量是决定CAR-T细胞疗法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CAR-T细胞的体外扩增耗时耗力,回输体内后,CAR-T细胞大量耗竭且难以浸润实体瘤,导致能有效抑制实体瘤的CAR-T细胞数量大幅下降。目前,CAR-T细胞的扩增方法在提高扩增特异性和治疗安全性等方面均存在问题,为CAR-T细胞疗法的临床转化造成困难。近年来,新型免疫激动剂及其下游信号的发现为CAR-T细胞扩增方案提供了更多选择,免疫激动剂给药方式的更新迭代进一步提高了其在体内扩增CAR-T细胞的安全性。本文分析了目前扩增CAR-T细胞面临的挑战,系统阐述了近年来在体内外扩增CAR-T细胞的新策略,为CAR-T细胞疗法的疗效和产能优化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实体瘤 免疫治疗 CAR-T细胞疗法 特异性扩增
下载PDF
敲除GGTA1同时表达人白细胞抗原G5的基因修饰猪的构建 被引量:3
15
作者 周小青 刘玉 +7 位作者 唐成程 程令印 郑淑文 郑雨龄 陈敏 杨化强 邹庆剑 赖良学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96-1111,共16页
由于猪的诸多生理和遗传特征与人类近似,猪一直被认为是理想的异种器官移植候选供体动物。但是物种之间严重的免疫不相容是影响猪到灵长类异种器官移植的最关键因素。为了克服物种之间的免疫排斥反应,诸多研究对猪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基因... 由于猪的诸多生理和遗传特征与人类近似,猪一直被认为是理想的异种器官移植候选供体动物。但是物种之间严重的免疫不相容是影响猪到灵长类异种器官移植的最关键因素。为了克服物种之间的免疫排斥反应,诸多研究对猪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基因修饰,消除或抑制造成异种器官移植的免疫原,以获得可应用于灵长类移植的供体器官。本研究利用转录激活因子样效应物核酸酶(transcription activator-like effector nuclease,TALEN)对猪的α-1,3-半乳糖苷转移酶(α-1,3-galactosyltransferase,GGTA1)基因进行敲除,该基因编码的酶催化合成α-1,3-半乳糖,这是导致猪到灵长类异种器官移植中产生超急性免疫排斥的关键因子。同时本研究也通过转基因方法导入一种重要的免疫抑制因子,人类白细胞抗原G5(human leukocyte antigen-G5,HLA-G5),来进一步增加猪器官在异种器官移植中的免疫耐受。本研究筛选了GGTA1双等位基因敲除(GGTA1 knockout,GTKO)且HLA-G5转基因导入的猪成纤维细胞,并通过体细胞核移植(somaticcell nuclear transfer,SCNT)构建相应的基因修饰猪模型。本研究获得了20头GGTA1双等位基因敲除的克隆猪,其中10头同时表达HLA-G5蛋白。经检测,α-1,3-半乳糖在GTKO/HLA-G5克隆猪的组织和细胞上完全缺失,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染色显示,HLA-G5在克隆猪的组织和细胞上成功表达。功能学分析显示,从GTKO/HLA-G5克隆猪分离的成纤维细胞具有更好的免疫耐受,相比于单一的GTKO猪和未经基因修饰的野生型猪,GTKO/HLA-G5克隆猪的细胞对补体介导的细胞裂解反应具有更强的耐受。GTKO/HLA-G5克隆猪可以为异种器官移植提供一种有用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修饰猪 GGTA1 基因敲除 HLA-G5 异种器官移植 TALEN
原文传递
猕猴和人血清IgG/IgM抗体对不同基因修饰猪外周血单核细胞的毒性研究
16
作者 江建 李涛 王毅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3年第1期7-11,共5页
目的探讨人/猕猴血清IgG、IgM抗体对不同基因修饰猪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的细胞毒性,初步筛选适合人/猕猴异种肾移植的猪基因型。方法构建Gal抗原敲除猪(GTKO),Gal抗原和Sda抗原同时被敲除猪(GTKO/β4GalNT2KO),Gal抗原和Neu5Gc抗原同... 目的探讨人/猕猴血清IgG、IgM抗体对不同基因修饰猪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的细胞毒性,初步筛选适合人/猕猴异种肾移植的猪基因型。方法构建Gal抗原敲除猪(GTKO),Gal抗原和Sda抗原同时被敲除猪(GTKO/β4GalNT2KO),Gal抗原和Neu5Gc抗原同时被敲除猪(GTKO/CMAHKO),以及Gal、Sda和Neu5Gc三种异种抗原同时被敲除猪(GTKO/β4GalNT2KO/CMAHKO,TKO),并在上述基因修饰猪的三种中分别转入人保护性蛋白hCD55(GTKO/hCD55、GTKO/β4GalNT2KO/hCD55和TKO/hCD55)。分离每种基因修饰猪的PBMC进行体外培养。抽取20只猕猴血清,流式细胞术检测血清IgG/IgM抗体与野生型猪(WT)和各种基因修饰猪PBMC的结合情况,结果用几何平均荧光强度(Gmean)表示;同时利用补体依赖的细胞毒性试验(CDC)检测IgG/IgM对不同基因修饰猪PBMC的杀伤作用;抽取80位健康人血清,重复进行上述检测。结果(1)猕猴血清IgM与GTKO/β4GalNT2KO/hCD55型猪PBMC的结合(7.70)显著低于其与WT(45.05)、GTKO/hCD55(33.21)、TKO/hCD55(22.52)猪PBMC的抗体结合,CDC结果与之类似(9.83%vs 97.79%,9.83%vs 42.01%,9.83%vs 47.57%)。(2)人血清IgG/IgM与GTKO/CMAHKO和TKO/hCD55猪PBMC的结合较低,而对TKO/hCD55猪PBMC的杀伤最低。结论GTKO/β4GalNT2KO/hCD55猪可能是目前猪-猕猴异种肾移植的最佳供体猪;而对于临床猪-人异种肾移植而言,导入人“保护性”基因hCD55的TKO猪可能是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移植 基因修饰猪 猕猴血清 人血清 抗体 外周血单核细胞 免疫球蛋白 细胞毒性
原文传递
转Bar基因抗除草剂稻谷对妊娠小鼠亚慢性毒性的响应 被引量:4
17
作者 富莉娜 颜亨梅 +2 位作者 段妍慧 黄毅 孙艳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1期6570-6572,共3页
[目的]研究转Bar基因水稻对妊娠期小鼠是否有亚慢性毒性损害及多代毒性累积。[方法]以60只18~24 g区间的SPF级昆明小鼠为试验对象,分别喂食含量为20%、40%、60%转Bar基因稻谷,并以常规D68水稻为对照,饲养90 d后合笼,自由取食、饮水并... [目的]研究转Bar基因水稻对妊娠期小鼠是否有亚慢性毒性损害及多代毒性累积。[方法]以60只18~24 g区间的SPF级昆明小鼠为试验对象,分别喂食含量为20%、40%、60%转Bar基因稻谷,并以常规D68水稻为对照,饲养90 d后合笼,自由取食、饮水并受孕繁殖F1代。在小鼠妊娠14~15 d解剖,测定孕鼠的血液生化、脏器重量及其病理学指标。[结果]转Bar基因抗除草剂稻谷对亲代孕鼠血液生化指标均无显著的影响;除喂食转基因稻谷含量为20%和40%的F1代孕鼠分别在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上显著高于对照组外,转Bar基因抗除草剂稻谷对F1代孕鼠血液生化的其他指标均无显著影响。转Bar基因抗除草剂稻谷对亲代、F1代孕鼠的脏器重量及其病理学指标均无显著影响。[结论]该研究表明转Bar基因水稻对亲代、F1代妊娠小鼠没有亚慢性毒性损害及多代毒性累积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Bar基因稻谷 小鼠 妊娠情况 血液生化指标 亚慢性毒性
下载PDF
基因修饰体细胞国内外临床研究和相关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征旭 游嘉 +9 位作者 武立华 童春容 吴迪 刘彩霞 昌晓红 程洪艳 程金莲 王少华 曹彩 马洁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21年第2期250-264,共15页
基因编辑技术可针对性增强体细胞的靶向性,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过继性免疫疗法在肿瘤等多种疾病治疗中显露出的靶向性差等问题。最具代表性的是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免疫疗法,其在血液系统肿瘤治疗中已取得良好疗效,此外,T细胞受... 基因编辑技术可针对性增强体细胞的靶向性,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过继性免疫疗法在肿瘤等多种疾病治疗中显露出的靶向性差等问题。最具代表性的是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免疫疗法,其在血液系统肿瘤治疗中已取得良好疗效,此外,T细胞受体基因工程化的T细胞(TCR-T)、基因修饰的树突状细胞以及基因修饰的干细胞在多种疾病治疗的临床研究中也显现了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目前国内外多家研究机构和生物公司已在基因修饰体细胞行业加速布局,相关产业即将进入快速发展期,基因修饰体细胞疗法的临床转化应用具有广阔前景,对目前已经开展疾病临床研究的几种基因修饰免疫细胞疗法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 自然杀伤(NK)细胞 CAR-NK T细胞受体基因工程化的T细胞(TCR-T) 基因修饰树突状细胞 基因修饰干细胞
原文传递
依折麦布长期干预对LDLR^(+/-)仓鼠高脂血症的影响及其对肝脏脂代谢基因的调控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翠婷 张柏惠 +3 位作者 林萍 尹凡 沈诺 郭守东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6-14,共9页
目的探讨依折麦布长期干预调控脂代谢的效果和对肝脏脂代谢基因的调控。方法雄性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杂合子(LDLR^(+/-))仓鼠随机分为两组:空白对照组和依折麦布组[25 mg/(kg·d)]。动物高脂饮食同时给药20周后,收集血浆、肝脏等组织... 目的探讨依折麦布长期干预调控脂代谢的效果和对肝脏脂代谢基因的调控。方法雄性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杂合子(LDLR^(+/-))仓鼠随机分为两组:空白对照组和依折麦布组[25 mg/(kg·d)]。动物高脂饮食同时给药20周后,收集血浆、肝脏等组织样本。分析血浆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总胆汁酸(TBA)、非酯化脂肪酸(NEFA)和谷草转氨酶(AST)水平;检测肝脏中TC和TG水平;借助KTA快速蛋白液相色谱系统分离脂蛋白组分并检测各组分的TC和TG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脂代谢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结果依折麦布长期干预显著下调LDLR^(+/-)仓鼠血浆中的TC、TG、TBA、NEFA和AST水平以及载脂蛋白B(ApoB)蛋白表达水平,但对脂蛋白脂肪酶(LPL)的蛋白表达和活性以及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的蛋白水平无影响;在肝脏中,依折麦布显著降低了TC水平,但对TG无显著影响;在基因水平上,依折麦布显著上调肝脏中甾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2(SREBP-2)和PCSK9的表达,同时下调了胆固醇7α羟化酶A1(CYP7A1)、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G5(ABCG5)、ABCG8和肝X受体α(LXRα)的表达。结论在LDLR^(+/-)仓鼠中,依折麦布长期干预可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并展现出对多种肝脏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调控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折麦布 基因修饰仓鼠 脂质稳态 高脂血症
下载PDF
Decorin/fusin双基因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趋化动力学及抗纤维化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孟戈 张磊 +3 位作者 陈亚进 闵军 商昌珍 吕丽虹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38-740,共3页
目的 观察双基因(Decorin/fusin)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体外趋化动力学及对纤维合成的影响.方法 pLVX-puro为载体,pLTR-CMV-DCN、pLTR-CMV-FIB-DCN、pLTR-CMV-FIB-Fusin为质粒,构建慢病毒嵌合体融合基因载体;HEK293细胞包装,滴... 目的 观察双基因(Decorin/fusin)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体外趋化动力学及对纤维合成的影响.方法 pLVX-puro为载体,pLTR-CMV-DCN、pLTR-CMV-FIB-DCN、pLTR-CMV-FIB-Fusin为质粒,构建慢病毒嵌合体融合基因载体;HEK293细胞包装,滴度1×10^7cfu/ml病毒液转染MSCs,puromycin抗性筛选、纯化.检测转染效率、基因表达情况、修饰MSCs体外趋化动力学及Transwell纤维合成.结果 基因转染效率为11%,筛选纯化后达30%;外源基因可稳定表达;修饰MSCs具有微环境依赖性体外趋化、穿膜及抗纤维合成能力.结论 双基因修饰MSCs可影响其基因表达和趋化动力学并因微环境变化而降低体外纤维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双基因修饰 趋化动力学 抗纤维合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