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性别、身份与叙事话语:西方女性主义叙事学的主流研究方法 被引量:49
1
作者 唐伟胜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73-80,共8页
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西方女性主义叙事学主要研究叙事话语与性别及身份的关联,包括各种话语策略的性别差异,具体叙事的性别化阐释,以及叙事形式对读者性别身份的建构等。同时,女性主义叙事学家也积极通过叙事批评实践丰富和补充经典... 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西方女性主义叙事学主要研究叙事话语与性别及身份的关联,包括各种话语策略的性别差异,具体叙事的性别化阐释,以及叙事形式对读者性别身份的建构等。同时,女性主义叙事学家也积极通过叙事批评实践丰富和补充经典叙事学范畴。兰瑟、沃霍尔等人确立了当代西方女性主义叙事学的主流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 女性主义叙事学 身份 叙事话语
下载PDF
网络女性自治区中的性别歧视内化——自媒体美妆视频中的女性嫌恶现象及批判 被引量:25
2
作者 徐智 高山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5-163,共19页
本文分析了"网络女性自治区"--自媒体美妆视频中女性嫌恶话语的表现与产生原因。这种嫌恶以女性受众对女性博主的攻击谩骂与嘲讽为主要特征。本文通过参与式网络观察和深度访谈发现,网络女性性别嫌恶产生的心理过程是女性将... 本文分析了"网络女性自治区"--自媒体美妆视频中女性嫌恶话语的表现与产生原因。这种嫌恶以女性受众对女性博主的攻击谩骂与嘲讽为主要特征。本文通过参与式网络观察和深度访谈发现,网络女性性别嫌恶产生的心理过程是女性将性别歧视逐渐内化的过程,是一个新媒体技术环境和社会多方因素共同影响、浸染的过程。然而,新媒体赋权表象下的女性性别意识仍处于"缺席"状态,当下性别话语深刻地受到来自社会结构和技术权力的双重塑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传播 自媒体 女性嫌恶 网络话语
原文传递
妇女学的内容与目标 被引量:16
3
作者 王政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2-105,共4页
妇女学不是把妇女看作问题 ,而是以妇女成为主体向男性中心的知识体系提出问题时产生的。妇女学的核心理论是社会性别。分析研究各个文化在各个历史时期中社会性别制度的变迁 ,社会性别话语的变化 ,社会性别等级制同阶级、种族、族裔等... 妇女学不是把妇女看作问题 ,而是以妇女成为主体向男性中心的知识体系提出问题时产生的。妇女学的核心理论是社会性别。分析研究各个文化在各个历史时期中社会性别制度的变迁 ,社会性别话语的变化 ,社会性别等级制同阶级、种族、族裔等的交叉关系 ,社会性别同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 ,特定社会性别制度对男女的规范 ,性文化的变迁 ,妇女在各个领域的活动经历等等 ,是妇女学的主要内容。妇女学的目标是以新的认识论认识人类社会 ,并在此基础上参与改造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女学 妇女研究 跨学科 社会性别制度 社会性别话语 社会性别关系
下载PDF
性别研究的中国语境:从议题到话语之争 被引量:14
4
作者 吴小英 《妇女研究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1-32,共12页
性别研究作为社会研究中一个跨学科并兼具学术与行动导向的独特领域,一方面受到西方女性主义思潮和研究取向的影响,另一方面又深深扎根于中国转型社会丰富而多变的日常生活经验和实践,其发展路径经历了从本土妇女研究的崛起,到女性主义... 性别研究作为社会研究中一个跨学科并兼具学术与行动导向的独特领域,一方面受到西方女性主义思潮和研究取向的影响,另一方面又深深扎根于中国转型社会丰富而多变的日常生活经验和实践,其发展路径经历了从本土妇女研究的崛起,到女性主义的引进、传播与"接轨"的努力,再到性别研究学科化、本土化过程中逐渐走向规范、成熟和多元的过程。文章首先对这一发展历程的不同阶段及其本土化特点进行考察,继而通过对近10年来国内主流性别研究遭遇的从议题到话语的批评与争议的梳理,分析性别研究的中国语境之变,从而强调所谓本土化知识建构的逻辑就在于走向开放、多元和包容的性别研究中国话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研究 本土化 话语 语境
原文传递
为了生产与妇女解放:中国托育服务的百年历程 被引量:13
5
作者 杨菊华 《开放时代》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4-71,共18页
通过系统回顾中国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托育服务诞生于五四运动后的风云际会之期,成熟于“社会主义大家庭”式的举国体制之时,解体于政府意志让渡于市场效率的社会大变革之机,重生于千年未有之人口大变局之际。提... 通过系统回顾中国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托育服务诞生于五四运动后的风云际会之期,成熟于“社会主义大家庭”式的举国体制之时,解体于政府意志让渡于市场效率的社会大变革之机,重生于千年未有之人口大变局之际。提供托育服务既是践行妇女解放这一道德性价值,更是基于“为了革命”“为了生产”这一工具性需求;当人力资源剩余,女性劳动力价值减弱且其生儿育女的责任被视为企业发展障碍和社会负累之时,“为了更好地生产”的市场规则遮蔽了性别平等的国家话语,社会化托育服务退场,育儿责任再家庭化。进入新时代后,托育服务的工具性价值重新彰显,被视为实现人口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的有效举措。始于“为了生产”,归于“双重生产”目标的托育服务,因对女性劳动价值和生育价值的不同认知,经历了一个螺旋式的轮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儿所 托育服务 性别话语 儿童发展 为了生产
原文传递
国产动画电影的新女性叙事困境 被引量:11
6
作者 宋瑜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7-81,共15页
受到女性主义思潮和文化消费市场的影响,国产动画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开始发生改观。近年来,多部以女性为叙事主体的动画电影先后上映,以颠覆传统的女性人物塑造和迎合市场的女性话题讨论,尝试塑造出观照时代审美的新女性形象。这些影片中... 受到女性主义思潮和文化消费市场的影响,国产动画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开始发生改观。近年来,多部以女性为叙事主体的动画电影先后上映,以颠覆传统的女性人物塑造和迎合市场的女性话题讨论,尝试塑造出观照时代审美的新女性形象。这些影片中的女性形象并未挣脱传统男性话语体系的桎梏,既定的性别窠臼仍然存在。如何在全球化语境下构建更广泛的性别话语体系,探索符合时代需求的性别叙事新美学,创造出具有性格魅力和审美张力的女性形象,中国的动画电影工作者还需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动画电影 女性形象 性别叙事 女性话语
下载PDF
凸显与遮蔽:媒体中的女研究生形象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刘梦 廖敏利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6-131,共6页
分析媒体呈现的女研究生报道的叙事文本后,发现媒体的报道特点是突出女研究生的负面新闻,凸显其婚恋、情感和私领域的活动,遮蔽和忽略其在学业、事业上的成就。运用社会性别的分析视角,揭示媒体如何把女研究生客体化、公共角色私人化,... 分析媒体呈现的女研究生报道的叙事文本后,发现媒体的报道特点是突出女研究生的负面新闻,凸显其婚恋、情感和私领域的活动,遮蔽和忽略其在学业、事业上的成就。运用社会性别的分析视角,揭示媒体如何把女研究生客体化、公共角色私人化,建立其心目中的女性形象标准,进而把女性社会角色边缘化。这种对形象的歪曲和重塑事实上是男性话语霸权控制了媒体传播,男性话语形塑着男女两性角色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主义媒体研究 社会性别 话语分析 意识形态
下载PDF
“暖男”符号及其性别实践和话语转型探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罗晓东 《当代青年研究》 CSSCI 2016年第2期77-81,113,共6页
"暖男"符号的构建作为社会实践的结果,特别是其文本特点,再现了当前社会环境下的两性之间的关系和体验,同时,它作为实践意识和符号系统,再次作用于当前的性别关系之上。在父权核心的性别话语体系中,暖男符号体现了女性的自我... "暖男"符号的构建作为社会实践的结果,特别是其文本特点,再现了当前社会环境下的两性之间的关系和体验,同时,它作为实践意识和符号系统,再次作用于当前的性别关系之上。在父权核心的性别话语体系中,暖男符号体现了女性的自我意识和诉求表达,还颠覆了传统的性格气质二分方式,对体现男性群体在当前市场化、国际化和多元化社会背景中对新的角色规范需求的焦虑和认同的矛盾,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暖男”符号 性别话语 性别意识
下载PDF
性别僭越:融媒体时代女性形象的多维解构与建构 被引量:10
9
作者 吴隆文 傅慧芳 《当代青年研究》 CSSCI 2019年第6期72-77,共6页
“女性向”综艺节目是多维度折射时代女性的天然镜像,具有提升女性生存空间、促进男性认知重塑与重构女性自我认同、赋权女性主体话语的价值。融媒体时代的女性形象正是通过依托去势模拟打破刻板印象、多元艺术形式进行塑造,以及重构女... “女性向”综艺节目是多维度折射时代女性的天然镜像,具有提升女性生存空间、促进男性认知重塑与重构女性自我认同、赋权女性主体话语的价值。融媒体时代的女性形象正是通过依托去势模拟打破刻板印象、多元艺术形式进行塑造,以及重构女性价值的内生逻辑推动女性发出更强的时代之音。然而,在面对诸如节目数量、质量以及社会共识缺位的种种现实冲突,今后发展中的策略选择上,既要“从上往下”进行顶层设计,又要“从下往上”形成协同力量与之呼应,从政策支持、节目革新,以及构建社会共识和营造女性友善生态等方面出发,促进新时代的女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僭越 融媒体 女性形象 话语空间 综艺节目
下载PDF
《黄色糊墙纸》:一部女权主义的力作 被引量:9
10
作者 陈茂林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5期74-77,共4页
《黄色糊墙纸》是美国女权主义先驱兼作家吉尔曼的短篇小说代表作。小说揭露了性别歧视和压迫,批判了不平等的夫妻关系,表达了提高妇女经济地位的思想;批判了男性对女性的文化压迫,提出了女性写作和建立女性话语的课题;回顾了妇女解放... 《黄色糊墙纸》是美国女权主义先驱兼作家吉尔曼的短篇小说代表作。小说揭露了性别歧视和压迫,批判了不平等的夫妻关系,表达了提高妇女经济地位的思想;批判了男性对女性的文化压迫,提出了女性写作和建立女性话语的课题;回顾了妇女解放斗争的历史,提出了男女两性互相理解、共同努力以消除性别压迫的设想,堪称一部女权主义短篇小说经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色糊墙纸》 女权主义 性别歧视 女性写作 女性话语 妇女解放
下载PDF
晚清至五四时期知识分子的性别话语及其社会文化意蕴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素玲 《妇女研究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6-32,共7页
本文主要从性别分析视角,通过梳理晚清至五四运动时期精英知识分子关于妇女解放的话语,揭示女性与中国现代性之间的关系,探讨这一时期女性形象如何被不断建构,从而展现性别化了的历史图景。文章认为性别的变化并不只是女性社会地位的变... 本文主要从性别分析视角,通过梳理晚清至五四运动时期精英知识分子关于妇女解放的话语,揭示女性与中国现代性之间的关系,探讨这一时期女性形象如何被不断建构,从而展现性别化了的历史图景。文章认为性别的变化并不只是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女性是作为一种文化符码被纳入到了知识分子的话语系统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之中的,民族主义一直是性别表述的主旨,同时,女性形象的变化也与精英知识分子自身的身份认同危机紧密相关,性别变化背后有着丰富复杂的社会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主义 性别 性别话语
下载PDF
性别差异视阈下女性参与竞技体育话语权缺失与建构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守忠 李源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6-120,共5页
性别差异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社会话题;由于男女生理差异、社会分工不同以及社会文化的影响所导致的"男性优势"是女性参与竞技体育话语权缺失的主要原因;女性参与竞技体育话语权的建构,应当唤醒女性社会性别意识并赋权。,在个人... 性别差异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社会话题;由于男女生理差异、社会分工不同以及社会文化的影响所导致的"男性优势"是女性参与竞技体育话语权缺失的主要原因;女性参与竞技体育话语权的建构,应当唤醒女性社会性别意识并赋权。,在个人层面,应当实现女性参与竞技体育的自我赋权;在社会层面,要缔造女性赋权的社会环境,赋予女性主体地位和参与竞技体育运动的话语权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差异 女性体育 竞技体育 话语权
下载PDF
离婚案件审理中法官话语的性别偏向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雪飞 《北大法律评论》 2007年第2期386-411,共26页
运用听审记录和访谈资料进行的话语分析,向我们展示了离婚案件审理中法官话语的男性偏向,其深层次原因包括:照顾弱者政策的执行受到女性形象转变的冲击、中国日趋格式化的司法体系缺乏对性别意识和女性话语的关注,以及法官话语性别议题... 运用听审记录和访谈资料进行的话语分析,向我们展示了离婚案件审理中法官话语的男性偏向,其深层次原因包括:照顾弱者政策的执行受到女性形象转变的冲击、中国日趋格式化的司法体系缺乏对性别意识和女性话语的关注,以及法官话语性别议题背后的权力配置。通过对这些因素的揭示与分析,希望促进人们对司法领域中失语群体的关注,从而有助于构建更为完善合理的司法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偏向 法官话语 话语分析
原文传递
凝视理论视野下“她综艺”中厌女话语建构的反思
14
作者 王丽丽 叶群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33-38,共6页
基于凝视理论,从男性凝视、反凝视下的女性凝视与个体自我凝视三个视角,探究“她综艺”中厌女话语的表达与建构,并进一步探究厌女话语突破的困境,反思了厌女话语造成的负面影响。在男性凝视下显性的厌女表达包含女性的外貌年龄等视觉焦... 基于凝视理论,从男性凝视、反凝视下的女性凝视与个体自我凝视三个视角,探究“她综艺”中厌女话语的表达与建构,并进一步探究厌女话语突破的困境,反思了厌女话语造成的负面影响。在男性凝视下显性的厌女表达包含女性的外貌年龄等视觉焦点以及重情感家庭轻事业的凝视视野,同时女性凝视依然被置入传统的男性凝视牢笼,自我凝视中暗含了女性自我偏见与虚假认同。厌女话语突破面临多重困境,既有社会长期规训与厌女潜意识的束缚,又有商业逻辑的影响。这种话语表达会导致媒介中女性的刻板印象更加难以被打破和“她综艺”节目关注视野的狭窄化以及社会性别固化。该研究突破了“她综艺”研究路径,拓展了凝视理论综艺研究的适用性,从厌女叙事角度或视角指出“她综艺”带有浓厚的男性凝视痕迹并对女性形象与社会产生影响,为节目突破开启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她综艺 性别凝视 厌女表达 话语建构 话语突破
下载PDF
自媒体时代性别话语的传播与再造
15
作者 邸晓星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82-87,共6页
自媒体为个体发声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渠道,使得性别议题这一私领域问题走向公共话语空间,为推动两性平等展现了前所未有的平台。同时,在更为自由、个性的自媒体环境中,网络性别言说的碰撞更为激烈,甚至出现意见分化与割裂,而且在“流量为... 自媒体为个体发声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渠道,使得性别议题这一私领域问题走向公共话语空间,为推动两性平等展现了前所未有的平台。同时,在更为自由、个性的自媒体环境中,网络性别言说的碰撞更为激烈,甚至出现意见分化与割裂,而且在“流量为王”的商业利益裹挟下出现娱乐化和低俗化的情形。这些言说和碰撞背后既反映了大众的性别观念,也反映出社会主流性别文化、女性主义思潮在消除隔阂、增进和谐、推动两性平等方面的引导与努力,要以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引导先进性别文化传播,以主流权威引导和整合网络分歧,在线上线下的互动中塑造两性平等和谐的先进性别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媒体时代 性别话语 性别文化
下载PDF
女性何以不宜称“先生”?——性别视域下“先生”概念在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变迁
16
作者 潘若天 《妇女研究论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4-89,共16页
在前近代时期,“先生”概念谱系已经隐然存在“男女皆可用”和“仅男性可用”两种含义的矛盾,前者占主导地位,称女性为“先生”在古代社会中广泛存在。近代之际,一方面,西方“mister”的翻译和传播给“先生”概念带来全新内涵,性别因素... 在前近代时期,“先生”概念谱系已经隐然存在“男女皆可用”和“仅男性可用”两种含义的矛盾,前者占主导地位,称女性为“先生”在古代社会中广泛存在。近代之际,一方面,西方“mister”的翻译和传播给“先生”概念带来全新内涵,性别因素渗入“先生”概念谱系中;另一方面,国民政府在性别平等和政治平等的诉求之下赋予“先生”概念“民间普通称呼”的政治地位,官方承认这一概念“男女皆可用”。由此,两种含义的“先生”概念产生竞逐,前者挟西方话语霸权而被社会广泛认知,后者因政府“钦定”而具有合法性,两者的角力长时间内相持不下。新中国成立后,“先生”概念的含义大幅度萎缩,成为对党外人士不分性别的称谓。改革开放之后,被西方语言体系改造后的“先生”概念再次凭借西方话语权力席卷全国,隐然成为社会主流和共识;而根植于传统的“男女皆可用”的“先生”概念被迫居于支流。女性是否适宜称“先生”的社会性争议,本质在于西方称谓体系挟话语霸权“侵入”中国传统称谓后强行植入新的性别含义。新含义固然使旧的称谓概念焕发生机,但也不可避免地破坏了传统称谓概念的内在完整性,由此造成内部新旧含义的剧烈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生 概念史 性别 话语霸权 称谓体系
原文传递
固化与流动:社会性别视角下基于环球人物网100篇报道的实证研究
17
作者 许雅 郭璞馨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80-88,共9页
实现全球性别平等是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之一,而作为传递社会主流文化遗产的大众媒介,在对社会性别的建构中依然存在性别偏见、延续性别二元论等问题。文章以环球人物网中最新的100篇人物报道为研究样本,通过内容分析和话语分析... 实现全球性别平等是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之一,而作为传递社会主流文化遗产的大众媒介,在对社会性别的建构中依然存在性别偏见、延续性别二元论等问题。文章以环球人物网中最新的100篇人物报道为研究样本,通过内容分析和话语分析,探索媒介的差异化呈现背后隐含的父权制意识形态,剖析该意识形态如何实施对男女性的“双重压迫”以及这种压迫如何外显于媒介话语。由此引入“流动性别”视角,希冀破解固化的两性关系,重塑性别多元的媒介生产体制,从而为推动性别传播公平化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性别 媒介话语 权力关系
下载PDF
中国摩登女郎的“生死场”——基于现代性视域对报纸与电影之性别话语的考察(1930—1937)
18
作者 艾青 《新闻大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5-115,121,共12页
20世纪30年代的摩登女郎,构成考察中国社会转型中性别话语与现代性交织的重要中介。本文考察了1930—1937年报纸与电影围绕摩登女郎的性别话语后发现,主流大报的新闻报道对摩登女郎的媒介形象进行了负面建构,情节剧电影对摩登女郎的女... 20世纪30年代的摩登女郎,构成考察中国社会转型中性别话语与现代性交织的重要中介。本文考察了1930—1937年报纸与电影围绕摩登女郎的性别话语后发现,主流大报的新闻报道对摩登女郎的媒介形象进行了负面建构,情节剧电影对摩登女郎的女性化情感进行了收编,而文字与视觉媒介在性别赋形上的差异与互动,为摩登女郎提供了松动性别权力结构与重塑现代意识的话语实践空间。摩登女郎与现代大众媒介的紧密交织,使中国女性的现代性获得了历史化、具体化的实践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登女郎 现代性 媒介 性别话语 女性化情感
原文传递
《极花》英译本性别话语重构及人物形象重塑研究
19
作者 龙堃 孙会军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9-73,97,F0003,共7页
贾平凹小说《极花》聚焦女主人公胡蝶被拐后的惨痛经历及复杂心路历程,2019年由英国女翻译家韩斌(Nicky Harman)翻译成英文出版。本文对《极花》及其英语译作Broken Wings进行对比分析,以女性文体学为理论框架,从词汇、句法和叙事视角... 贾平凹小说《极花》聚焦女主人公胡蝶被拐后的惨痛经历及复杂心路历程,2019年由英国女翻译家韩斌(Nicky Harman)翻译成英文出版。本文对《极花》及其英语译作Broken Wings进行对比分析,以女性文体学为理论框架,从词汇、句法和叙事视角多个层面探讨译者的思想观念、意识形态如何影响译文性别话语的呈现以及人物形象的塑造。研究发现,作为女性译者,韩斌对女主人公表现出极大同情,在细微之处展示胡蝶的复杂情感,突出胡蝶作为女性的主体意识,重构了性别话语,重塑了人物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花》 韩斌 英译 性别话语 女性文体学
下载PDF
广告性别角色的动态建构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娜 张琦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77-83,共7页
以美国著名早餐品牌Cheerios不同时代的电视广告为研究对象,从多模态语篇分析的角度,考察其在不同年代所反映出的性别形象变化,发现该广告语篇是多模态协同配合的叙述,并在各种模态信息交互的过程中,动态地建构了不同社会历史背景下的... 以美国著名早餐品牌Cheerios不同时代的电视广告为研究对象,从多模态语篇分析的角度,考察其在不同年代所反映出的性别形象变化,发现该广告语篇是多模态协同配合的叙述,并在各种模态信息交互的过程中,动态地建构了不同社会历史背景下的性别角色。图像和文字一样,不再是简单的意义载体,其作为媒体参与社会实践的重要手段,积极参与社会性别形象、价值观和理念建构的过程,成为建立、保持或改变权力关系的语篇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语篇 社会性别 广告语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