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l^(3+)交联聚合物分子结构及其识别方法 被引量:37
1
作者 卢祥国 胡勇 +1 位作者 宋吉水 赵劲毅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3-76,共4页
针对矿场生产的实际需求,利用理论分析和仪器检测方法,对Al3+交联聚合物分子结构、流动性质和识别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用清水配制Al3+交联聚合物时,交联反应发生在不同聚合物分子之间,形成“分子间交联”分子结构,凝胶的表观粘... 针对矿场生产的实际需求,利用理论分析和仪器检测方法,对Al3+交联聚合物分子结构、流动性质和识别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用清水配制Al3+交联聚合物时,交联反应发生在不同聚合物分子之间,形成“分子间交联”分子结构,凝胶的表观粘度较大。当用污水配制Al3+交联聚合物时,交联反应发生在聚合物分子内部的不同支链之间,形成“分子内交联”分子结构,凝胶表观粘度与相同浓度的污水聚合物溶液相当,但前者的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要比后者大得多,且其残余阻力系数大于阻力系数。将转变压力和粘度测试数据相结合,就可以实现对Al3+交联聚合物凝胶分子结构的快速、有效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凝胶 流动特性 分子结构 识别方法
下载PDF
水解聚丙烯酰胺柠檬酸铝体系成胶行为与形态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32
2
作者 张熙 黄荣华 徐僖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12,共5页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流变性能测试等手段 ,研究了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HPAM )与柠檬酸铝 (AlCA)的成胶行为与形态结构 .结果表明 ,当AlCA浓度超过 10 0mg/L时 ,随HPAM浓度由低向高变化 ,HPAM AlCA交联体系可形成三种不同形态结...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流变性能测试等手段 ,研究了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HPAM )与柠檬酸铝 (AlCA)的成胶行为与形态结构 .结果表明 ,当AlCA浓度超过 10 0mg/L时 ,随HPAM浓度由低向高变化 ,HPAM AlCA交联体系可形成三种不同形态结构的凝胶 :分散凝胶 (由交联聚合物颗粒形成的分散体 )、两相(分散凝胶相与连续网状凝胶相 )共存凝胶和连续网状凝胶 .HPAM AlCA形成分散凝胶时 ,无明显的粘度升高现象 ,但体系中存在由HPAM大分子交联在一起的颗粒结构 .HPAM AlCA在形成连续网状凝胶时 ,体系复模量和复粘度大幅度提高 ,网状凝胶中含有粒状凝胶颗粒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解聚丙烯酰胺 柠檬酸铝 聚合物凝胶 流变性 形态结构 采油 堵水调剖剂
下载PDF
水性环氧树脂-乳化沥青共混物特性分析 被引量:28
3
作者 周启伟 凌天清 +3 位作者 郝增恒 吴雪柳 李璐 徐光红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14-419,共6页
采用乳化沥青、水性环氧树脂及固化剂制备了不同配比(质量比)的共混物,通过室内试验分析了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凝胶特性及流变行为,并采用荧光显微镜和红外光谱分析仪对共混物的微观相结构和共混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水泥试块上刷... 采用乳化沥青、水性环氧树脂及固化剂制备了不同配比(质量比)的共混物,通过室内试验分析了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凝胶特性及流变行为,并采用荧光显微镜和红外光谱分析仪对共混物的微观相结构和共混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水泥试块上刷涂乳化沥青与环氧树脂配比为5∶5的共混物后,水泥试块在25,45℃下的拉拔强度最大值分别为3.37,1.98MPa;当乳化沥青与环氧树脂的配比为5∶3时,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3.47MPa和38%,且均出现拐点;共混物的凝胶时间随温度和环氧树脂比例的增加而缩短,当乳化沥青与环氧树脂的配比为5∶5时,其50℃的凝胶时间缩短为10min左右;共混物的相结构随环氧树脂比例的增加而改变,当乳化沥青与环氧树脂的配比为5∶3时,其相结构发生逆转,环氧树脂为连续相,乳化沥青为分散相;共混物的储能模量、损耗模量和玻璃化转变温度均随环氧树脂比例的增加而增大,当乳化沥青与环氧树脂的配比为5∶3时其玻璃化转变温度最大为70℃;共混物的共混方式为物理共混.建议乳化沥青与环氧树脂的配比不宜超过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混物 力学性能 凝胶特性 相结构 流变行为 共混机理
下载PDF
延缓交联体系深部调剖性能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21
4
作者 戴彩丽 赵娟 +4 位作者 姜汉桥 汪庐山 靳彦欣 吕心瑞 赵福麟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9-152,159,共5页
通过室内试验和物理模拟试验,评价各种因素对水包油包水(W1/O/W2)的多重乳液交联剂冻胶体系成冻性能和封堵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包覆的Cr(AC)3交联剂相比,多重乳液交联剂对聚合物有延缓交联的作用,更有利于进行深部调剖;随着聚合... 通过室内试验和物理模拟试验,评价各种因素对水包油包水(W1/O/W2)的多重乳液交联剂冻胶体系成冻性能和封堵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包覆的Cr(AC)3交联剂相比,多重乳液交联剂对聚合物有延缓交联的作用,更有利于进行深部调剖;随着聚合物、交联剂质量浓度和温度的增加,成冻时间缩短,冻胶强度增大;随着矿化度的增大,成冻时间先缩短后增加,冻胶强度先增强后变弱;交联剂冻胶的封堵能力随着聚合物、交联剂质量浓度的增加,均近似线性增大,但交联剂的影响更明显;封堵能力与地层渗透率有关,随着渗透率增大突破压力梯度在双对数坐标系中线性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乳液交联剂 W1/O/W2 成冻性能 封堵能力 延缓交联
下载PDF
Sol-gel水热偶合法制备纳米AlOOH及其表征 被引量:14
5
作者 刘昌华 廖海达 龙翔云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63-266,共4页
以Al2(SO4)3为原料,在pH值为3 5,溶胶浓度为0 3~0 5mol/L,分散剂0 3%,温度为80℃的条件下,胶溶4h,后经5h100~150℃的水热处理,制得平均粒度小于70nm的AlOOH;用TEM、X射线衍射、TGDTA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不同介质、不同pH、不同... 以Al2(SO4)3为原料,在pH值为3 5,溶胶浓度为0 3~0 5mol/L,分散剂0 3%,温度为80℃的条件下,胶溶4h,后经5h100~150℃的水热处理,制得平均粒度小于70nm的AlOOH;用TEM、X射线衍射、TGDTA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不同介质、不同pH、不同分散剂用量对分散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A100H SoE—gel水热偶合法 制备 溶胶—凝胶法 结构表征 分散性能
下载PDF
超高倍拉伸聚乙烯凝胶纤维熔融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潘力军 刘兆峰 +3 位作者 胡祖明 诸静 张安秋 吴宗铨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89-92,共4页
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冻胶丝经各倍热拉仲后的纤维作DSC、WAXD研究。在DSC图谱上温度为137℃、140~146℃、150~154℃和158℃(T_(m1)、T_(m2)、T_(m3)、T_(m4))处分别出现了四个峰。第一个峰表征着初生丝中“溶剂化结晶”的熔融... 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冻胶丝经各倍热拉仲后的纤维作DSC、WAXD研究。在DSC图谱上温度为137℃、140~146℃、150~154℃和158℃(T_(m1)、T_(m2)、T_(m3)、T_(m4))处分别出现了四个峰。第一个峰表征着初生丝中“溶剂化结晶”的熔融,随着拉伸倍数的提高,“溶剂化结晶”逐渐变为串晶结构。DSC表明,当拉伸达到12.1倍时,这种转变完成,在UHMWPE纤维中的结晶一般为正交晶系,DSC图谱的出峰情况和实验条件密切相关,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看到T_(m3)峰,它衣征着在纤维中存在有六方晶系。热拉伸过程中结构的发展和“拉伸三阶段机理”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熔融行为 热拉伸 凝胶纤维
下载PDF
κ-型卡拉胶/聚乙烯吡咯烷酮共混水凝胶的辐射制备及性质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翟茂林 哈鸿飞 +1 位作者 吉井文男 幕内惠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39-142,共4页
采用辐射技术制备了κ-型卡拉胶 ( KC) /聚乙烯基吡咯烷酮 ( PVP)共混水凝胶 ,研究了共混凝胶内 KC含量、PVP的分子量和辐照剂量等对 KC/ PVP共混水凝胶性质的影响 .实验发现 ,KC与高分子量的 PVP( k-90 )共混后在一定剂量范围内辐照可... 采用辐射技术制备了κ-型卡拉胶 ( KC) /聚乙烯基吡咯烷酮 ( PVP)共混水凝胶 ,研究了共混凝胶内 KC含量、PVP的分子量和辐照剂量等对 KC/ PVP共混水凝胶性质的影响 .实验发现 ,KC与高分子量的 PVP( k-90 )共混后在一定剂量范围内辐照可得到高强度、高溶胀行为的 KC/ PVP共混水凝胶 ,随着共混凝胶内KC含量的增加 ,凝胶强度及溶胀性能均显著提高 .分析表明 ,KC与高分子量的 PVP共混后 ,在较低剂量下 KC的降解被抑制 ,从而获得一种由物理交联的 KC和化学交联的 PVP形成的互穿网络 ( IPN)凝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混水凝胶 凝胶强度 溶胀行为 辐射制备 k-型卡接胶 聚乙烯吡咯烷酮
下载PDF
海上稠油油藏可动凝胶调驱参数优化--以SZ36-1油田为例 被引量:11
8
作者 周琦 姜汉桥 +1 位作者 朱学谦 李俊键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2-65,共4页
SZ36-1海上稠油油藏经过长期注水开发,表现出含水率上升快、水驱动用效果差的问题,须采用可动凝胶调驱作为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措施。通过对可动凝胶调驱质量传输流体力学、化学动力学的深入研究,初步建立了可动凝胶体系深部调驱数学模型,... SZ36-1海上稠油油藏经过长期注水开发,表现出含水率上升快、水驱动用效果差的问题,须采用可动凝胶调驱作为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措施。通过对可动凝胶调驱质量传输流体力学、化学动力学的深入研究,初步建立了可动凝胶体系深部调驱数学模型,描述了可动凝胶体系在多孔介质中的复杂渗流行为。编制了数值模拟软件,对SZ36—1海上稠油油藏凝胶调驱注入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当地层原油粘度小于70mPa·s,油藏综合含水率小于60%,最佳凝胶用量为0.2倍孔隙体积时,最适宜用可动凝胶调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动凝胶 渗流特性 数学模型 数值模拟 参数优化 稠油油藏
下载PDF
非晶钛酸铋的晶化过程 被引量:9
9
作者 徐国成 潘玲 +1 位作者 关庆丰 邹广田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080-3085,共6页
利用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技术对溶胶-凝胶法合成的凝胶的晶化过程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Bi4Ti3O12非晶凝胶晶化过程经历了四个过程:首先在433℃先形成了Bi2O3和TiO2亚稳相,然后在488℃时TiO2亚稳相与Bi2O3反应形成... 利用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技术对溶胶-凝胶法合成的凝胶的晶化过程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Bi4Ti3O12非晶凝胶晶化过程经历了四个过程:首先在433℃先形成了Bi2O3和TiO2亚稳相,然后在488℃时TiO2亚稳相与Bi2O3反应形成Bi,Ti复合氧化物亚稳相Bi2Ti4O11,随后在644℃时Bi2Ti4O11与Bi2O3继续反应形成四方Bi4Ti3O12相,最后在830℃附近发生了四方Bi4Ti3O12相向稳定的正交Bi4Ti3O12相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铋 铁电材料 溶胶凝胶 非晶 晶化过程
原文传递
sol-gel法制备的BST薄膜的晶化行为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厚刚 徐友龙 +1 位作者 王风雨 王杰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4-58,共5页
重点综述了前驱体、基片和热处理工艺等因素对sol-gel法制备的钛酸锶钡BST(Ba1-SrxTiO3)铁电薄膜的晶x化行为及介电性能的影响,并从动力学和热力学角度进行了解释,进而提出一些实用措施:选用低温分解的羧酸盐和加有螯合剂的钛醇盐作原... 重点综述了前驱体、基片和热处理工艺等因素对sol-gel法制备的钛酸锶钡BST(Ba1-SrxTiO3)铁电薄膜的晶x化行为及介电性能的影响,并从动力学和热力学角度进行了解释,进而提出一些实用措施:选用低温分解的羧酸盐和加有螯合剂的钛醇盐作原料、采用与BST晶格匹配度好的基片、提高升温速率、加入晶种或理想的添加剂等,来消除或减弱中间相的影响以实现低温下高介电性能的BST薄膜的sol-gel制备;最后,提出了研究中需进一步解决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非金属材料 钛酸锶钡 溶胶-凝胶 综述 晶化行为 中间相 钙钛矿相
下载PDF
高密度聚乙烯的过氧化物交联行为及结晶行为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谭志勇 阙盼 +1 位作者 李丹 刘庆辉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5-38,共4页
采用过氧化物交联法分析了高密度聚乙烯(PE-HD)的交联行为,研究了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含量对PE-HD凝胶含量的影响,确定了最佳交联条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和广角X射线衍射等测试技术研究了不同DCP含量对PE-HD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过氧化物交联法分析了高密度聚乙烯(PE-HD)的交联行为,研究了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含量对PE-HD凝胶含量的影响,确定了最佳交联条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和广角X射线衍射等测试技术研究了不同DCP含量对PE-HD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DCP用量的增加,PE-HD的凝胶含量逐渐增加,当DCP用量高于1.5%(质量分数,下同)时,凝胶含量增加缓慢,用量达到3.0%时,凝胶含量可以达到73.9%;当交联温度为170℃、交联时间为30min时,DCP可完全分解,交联反应充分;随着DCP含量的增加,PE-HD的熔融温度、结晶温度及结晶度均呈下降趋势,晶粒尺寸变小,晶型未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聚乙烯 过氧化二异丙苯 凝胶含量 结晶行为 交联
下载PDF
低温凝胶类调堵剂溶液的流变性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继红 刘明君 张刚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0-62,共3页
采用RS600流变仪同轴圆筒测量系统,分析温度、地层水矿化度、胶凝时间、渗流速度等因素对低温凝胶类调堵剂溶液流变性的影响规律.考虑低温调堵剂溶液的温度、矿化度敏感性,认为该调堵剂体系只适合于较低温度油藏的有效封堵,在高盐油藏... 采用RS600流变仪同轴圆筒测量系统,分析温度、地层水矿化度、胶凝时间、渗流速度等因素对低温凝胶类调堵剂溶液流变性的影响规律.考虑低温调堵剂溶液的温度、矿化度敏感性,认为该调堵剂体系只适合于较低温度油藏的有效封堵,在高盐油藏中应用时要注意溶液的黏度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该调堵剂溶液的抗剪切能力与渗流速度有关,在低剪切应力和低渗流速度条件下将发生严重剪切稀释,应当控制调堵剂溶液在孔隙介质中的渗流速度;该调堵剂溶液在胶凝过程中表现为高黏弱弹性流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堵剂 凝胶 低温油藏 流变性 黏弹性
下载PDF
注凝成型工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昊 沈春英 丘泰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3,24,共4页
介绍了陶瓷的注凝成型工艺原理、工艺流程、浆料分散机理、凝胶固化过程和素坯干燥理论,分析了pH值、分散剂、固相含量及粉体特性对注凝成型浆料流变性能的影响,指出了陶瓷注凝成型工艺的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注凝成型 流变性 固化 干燥
下载PDF
某高分子胶凝剂凝胶推进剂模拟液的流变特性 被引量:6
14
作者 魏超 杨伟东 毛根旺 《航空工程进展》 2011年第1期110-114,共5页
高分子胶凝剂凝胶推进剂是很有前景的凝胶推进剂之一,研究它的流变特性对于其应用至关重要,是凝胶推进技术的基础和关键。本文采用旋转流变仪法和管流法相结合的试验方法,以试验结果为基础,依据基本方程进行理论推导的分析方法,研究了... 高分子胶凝剂凝胶推进剂是很有前景的凝胶推进剂之一,研究它的流变特性对于其应用至关重要,是凝胶推进技术的基础和关键。本文采用旋转流变仪法和管流法相结合的试验方法,以试验结果为基础,依据基本方程进行理论推导的分析方法,研究了某高分子胶凝剂凝胶推进剂模拟液的流变特性,提出了可在整个剪切速率范围内使用的流变模型。该流变模型以临界剪切速率为参数分为两部分,分別为非牛顿流体区域和类牛顿流体区域,并继承了幂律模型的简洁,非常适合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胶凝剂 凝胶推进剂 流变特性
下载PDF
氧化锆陶瓷注凝成型浆料流变性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传创 刘银 +1 位作者 朱岩岩 陈晨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35-1239,1253,共6页
陶瓷浆料流变性能是注凝成型工艺的关键,注凝成型要求浆料固含量高,粘度低。本文主要研究了固相含量、浆料pH值、分散剂、交联剂、单体等在制备低粘度高固含量氧化锆陶瓷浆料时,对浆料流变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控制浆料的p H值为10左... 陶瓷浆料流变性能是注凝成型工艺的关键,注凝成型要求浆料固含量高,粘度低。本文主要研究了固相含量、浆料pH值、分散剂、交联剂、单体等在制备低粘度高固含量氧化锆陶瓷浆料时,对浆料流变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控制浆料的p H值为10左右,加入0.3wt%聚丙烯酸铵作为分散剂、1wt%AM作为单体,单体和交联剂比例为20∶1时,可制得粘度为2.12 Pa·s、流动性好适宜于复杂形状制品注模的陶瓷浆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锆 注凝成型 流变性 分散剂
下载PDF
超分子凝胶性质与溶剂参数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赵呈孝 王海涛 李敏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197-2209,共13页
为了能有效地开发功能性凝胶,人们对超分子凝胶机理做了大量研究.但目前的研究还局限于凝胶因子结构和外界环境等影响因素,而有关溶剂对超分子凝胶体系的影响规律还不十分清楚.本文将结合最新研究进展详细地讨论凝胶性质(如凝胶-溶胶转... 为了能有效地开发功能性凝胶,人们对超分子凝胶机理做了大量研究.但目前的研究还局限于凝胶因子结构和外界环境等影响因素,而有关溶剂对超分子凝胶体系的影响规律还不十分清楚.本文将结合最新研究进展详细地讨论凝胶性质(如凝胶-溶胶转变温度(Tgel)、临界凝胶浓度(CGC)、凝胶流变学性质等)与溶剂参数(如ε、ET(30)、χ、δ、δd、δp、δh等)的关系,揭示溶剂影响凝胶性质的规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介绍了超分子凝胶行为预测模型:一维模型、Teas图模型和Hansen空间模型,并讨论了各模型的优缺点,以期为新型超分子凝胶体系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分子凝胶 凝胶行为 溶剂效应 溶剂参数 Hansen溶度参数
下载PDF
小麦蛋白-柑橘果胶复合颗粒疏水性调控对乳液凝胶结构及流变学行为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魏皎姣 陆紫薇 +1 位作者 刘兴训 刘潇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8-14,共7页
小麦蛋白表现出优异的界面活性和网络形成能力,使其具有作为植物蛋白资源制备理想型乳液凝胶的巨大潜力。然而小麦蛋白具有超高的疏水性,在溶液体系中易发生黏性聚集,限制其在乳液凝胶体系中的应用。本研究通过柑橘果胶修饰小麦蛋白,采... 小麦蛋白表现出优异的界面活性和网络形成能力,使其具有作为植物蛋白资源制备理想型乳液凝胶的巨大潜力。然而小麦蛋白具有超高的疏水性,在溶液体系中易发生黏性聚集,限制其在乳液凝胶体系中的应用。本研究通过柑橘果胶修饰小麦蛋白,采用pH循环法经高压微射流处理制备小麦蛋白-柑橘果胶复合颗粒。复合物颗粒均具有良好的分散性(PDI<0.3),相较于小麦蛋白颗粒有更高的电位和更低的平均粒径,复合颗粒的疏水性随柑橘果胶含量的增加逐渐下降。进一步利用复合颗粒制备了含油量为60%(v/v)的乳液凝胶,随着颗粒疏水性的降低,颗粒在连续相中的聚集程度越高,乳液流变学储存模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蛋白 柑橘果胶 复合颗粒 乳液凝胶 流变学
下载PDF
直链淀粉含量对玉米淀粉-茶多酚乳液凝胶稳定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然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1-47,共7页
将不同直链含量的玉米淀粉分别与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进行共热反应,制备玉米淀粉-TP凝胶,并将其用于稳定食品级乳液凝胶。通过检测不同直链含量的玉米淀粉-TP凝胶及其稳定的乳液凝胶的微观结构、流变学特性和乳化性能,探究直链... 将不同直链含量的玉米淀粉分别与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进行共热反应,制备玉米淀粉-TP凝胶,并将其用于稳定食品级乳液凝胶。通过检测不同直链含量的玉米淀粉-TP凝胶及其稳定的乳液凝胶的微观结构、流变学特性和乳化性能,探究直链淀粉含量对玉米淀粉-TP凝胶稳定的乳液凝胶性质的影响。结果发现,不同直链含量的玉米淀粉凝胶中TP的保留量不同,致使玉米淀粉-TP凝胶的微观结构不同。随着直链淀粉含量减少,玉米淀粉-TP凝胶稳定乳液凝胶中的油滴尺寸减小,乳液凝胶的黏度和黏弹性增加,说明乳液凝胶中形成了网络结构。通过冷冻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随着直链淀粉含量减少,乳液凝胶中形成了结构紧密的网络基质。这些凝胶网络基质附着在油滴周围,阻碍油滴聚结,从而保持乳液凝胶长期稳定。本研究为食品工业开发淀粉基乳液凝胶以及生物活性成分递送载体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淀粉 茶多酚 乳液凝胶 微观结构 流变性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HfB_2粉体及其氧化行为 被引量:4
19
作者 姚栋嘉 李贺军 +3 位作者 刘磊 付前刚 李克智 陶珺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594-2597,共4页
以HfCl4、H3BO3、酚醛树脂为原料,通过溶胶-凝胶结合碳热还原法成功制备了HfB2粉体。分别采用XRD和SEM对高温处理后的粉体相组成和微观形貌进行了分析;采用TGA研究了粉体的高温氧化行为。结果表明:处理温度及硼酸浓度的不同会导致产物... 以HfCl4、H3BO3、酚醛树脂为原料,通过溶胶-凝胶结合碳热还原法成功制备了HfB2粉体。分别采用XRD和SEM对高温处理后的粉体相组成和微观形貌进行了分析;采用TGA研究了粉体的高温氧化行为。结果表明:处理温度及硼酸浓度的不同会导致产物纯度、颗粒大小的不同,而且高温氧化性能也有所不同。当处理温度为1800℃且硼酸含量高于生成硼化铪化学计量比时,产物的纯度较高,颗粒均匀,高温氧化性能较好。对溶胶凝胶结合碳热还原法制备HfB2粉体的反应机制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 硼化铪 氧化性能
原文传递
Preparation and swelling behavior of polyvinyl alcohol physiological saline gel 被引量:2
20
作者 潘育松 熊党生 马如银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6年第1期27-31,共5页
Polyvinyl alcohol(PVA) physiological saline gel was prepared using physiological saline solution of the polymer by freezing and thawing method. The influences of the concentration of PVA, freezing and thawing cycle ti... Polyvinyl alcohol(PVA) physiological saline gel was prepared using physiological saline solution of the polymer by freezing and thawing method. The influences of the concentration of PVA, freezing and thawing cycle times and solvent swelling media on the swelling properties of PVA saline gel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 show that the electrolytical ions have great effect on the swelling behavior of PVA saline gel. The equilibrium swelling ratio of PVA saline gel in aqueous swelling media is larger than that in saline swelling media. Also, the equilibrium swelling ratios of PVA saline gel in aqueous and in saline media de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gel concentration and the increase of freezing and thawing cycle times. The decreasing speed of equilibrium swelling ratio with the increase of freezing and thawing cycle times of PVA gel in distilled water is faster than that in physiological saline. The swelling kinetic equation can sufficiently describe the swelling behavior of PVA physiological saline g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eezing and thawing polyvinyl alcohol saline gel swelling behavior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