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胃间质瘤MSCT表现与恶性危险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
10
1
作者
黄贤华
郑汉朋
邱乾德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63-67,共5页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的MSCT特点与恶性危险度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0例胃间质瘤MSCT表现,对肿瘤的密度、囊变、钙化、界限和强化特征与病理类型作对照研究。结果肿瘤最大径3.0~20.5 cm,平均9.4 cm;肿瘤呈膨胀生长35例...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的MSCT特点与恶性危险度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0例胃间质瘤MSCT表现,对肿瘤的密度、囊变、钙化、界限和强化特征与病理类型作对照研究。结果肿瘤最大径3.0~20.5 cm,平均9.4 cm;肿瘤呈膨胀生长35例,浸润性生长25例。肿瘤呈椭圆形42例,不规则形18例;肿瘤界限清楚35例,界限不清25例。平扫密度均匀21例,密度不均匀39例。等密度20例,平均CT值34.3 HU;低密度31例,平均CT值16.6 HU;高密度9例,CT值43.1 HU。肿瘤坏死囊变39例,肿瘤局部溃疡形成8例,伴出血8例,伴钙化3例。肠系膜淋巴结、腹膜、肝转移及邻近网膜受侵25例。60例增强呈均匀强化19例,不均匀强化41例;轻度强化24例,平均CT值15.2 HU;中度强化31例,平均CT值29.7 HU;明显强化5例,平均CT值71.9 HU;瘤内伴迂曲血管13例。极低度危险性9例,低度危险性12例,中度危险性17例,高度危险性22例。胃间质瘤的恶性危险度与大小和核分裂有相关性(均P〈0.05),与免疫组织化学表型无相关性(P〉0.05);在肿瘤大小、肿瘤边界、强化程度、转移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胃间质瘤MS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可作出较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肿瘤/放射摄影术
胃肠道间质肿瘤/病理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CD117和DOG-1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
6
2
作者
陈东
刘庆猛
谭卫峰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262-264,共3页
目的探讨CD117和DOG-1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84例GIST患者临床和病理资料,观察其形态学特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D117和DOG-1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以肿瘤旁平滑肌组织和...
目的探讨CD117和DOG-1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84例GIST患者临床和病理资料,观察其形态学特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D117和DOG-1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以肿瘤旁平滑肌组织和神经组织为正常对照。结果 GIST按形态学特征主要分为梭形细胞型(58例)、上皮样型(10例)和混合型(16例),上述形态学类型中CD117和DOG-1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按生物学行为分为极低(15例)、低度(40例)、中等(18例)和高度(11例)危险程度。CD117和DOG-1在极低和低度危险程度GIST中表达率分别为94.5%和92.7%,在中度和高度危险程度GIST中CD117和DOG-1表达率分别为96.6%和100.0%。在所有84例中联合检测DOG-1和CD117的表达率均为100.0%。肿瘤旁平滑肌组织和神经组织均不表达CD117和DOG-1。DOG-1和CD117的表达与肿瘤病理类型、部位和临床分期均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胃肠道原发性软组织肿瘤,梭形和(或)上皮样细胞为主],免疫组织化学联合检测CD117和DOG-1可作为GIST辅助诊断的一线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肿瘤/病理学
胃肠道间质肿瘤/诊断
原癌基因蛋白质C-KIT
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表型分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肠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
4
3
作者
荣维淇
王黎明
+4 位作者
吴凡
崔修铮
刘立国
苗成利
吴健雄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7-161,共5页
目的探讨小肠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诊断、综合治疗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GIST25例临床资料。结果恶性GIST23例(92.0%),交界性恶性GIST2例(8.0%)。临床常见的症状为腹痛、腹部肿块、消化道出血。肿瘤完全切除23例(92.0%),姑息性切除...
目的探讨小肠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诊断、综合治疗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GIST25例临床资料。结果恶性GIST23例(92.0%),交界性恶性GIST2例(8.0%)。临床常见的症状为腹痛、腹部肿块、消化道出血。肿瘤完全切除23例(92.0%),姑息性切除2例。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D117,CD34阳性率分别为94.4%(17/18)和50.0%(10/20)。本组无手术死亡病例。平均随访时间8年,复发和转移18例。全部病例术后口服伊玛替尼(格列卫),中位无瘤生存期短期服药组(15±3)月,长期服药组(52±3)月。全组无瘤生存期(35±13)月,转移、复发后中位生存期未治疗组(6±0.3)月,单纯服药组(23±10)月;服药加手术组(51±11)月,平均生存期(12±13)月。短期服药组与长期服药组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57.0%、21.0%、21.0%和100.0%、82.0%、36.0%。肿瘤转移、复发后未治疗组,单纯服药组与服药手术组0.5、1、3、5年肿瘤复发后生存率分别为14.0%、0.0%、0.0%、0.0%,64.0%、51.0%、0.0%、0.0%和88.0%、83.0%、76.0%、21.0%。结论小肠GIST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确诊依靠临床及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D117、CD34阳性的联合诊断。肿瘤的完整切除和分子靶向综合治疗是小肠GIST的主要手段。肿瘤复发转移后的积极治疗是获得良好预后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肿瘤/诊断
小肠
胃肠道间质肿瘤/外科学
胃肠道间质肿瘤/病理学
综合疗法
免疫组织化学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胃肠道间质瘤92例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
5
4
作者
庄严阵
付莉
+1 位作者
黄红浪
陈佩琼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9年第7期515-518,共4页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 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116例手术切除的胃肠道间叶性肿瘤标本,通过常规HE制片,单抗CD117等免疫组化标记确诊GIST92例,分析和观察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并复...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 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116例手术切除的胃肠道间叶性肿瘤标本,通过常规HE制片,单抗CD117等免疫组化标记确诊GIST92例,分析和观察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GIST高峰年龄55~75岁,占胃肠道间叶性肿瘤的79.31%,约15.22%伴发消化道癌。好发部位是胃(54.35%)和小肠(18.48%),其次是肠系膜、结直肠及食管。瘤体大小为0.2~22cm,单发或多发性结节(9.78%)。显微镜下,瘤细胞梭形和上皮样呈束状交叉或弥漫性排列为主,细胞异形性在同一瘤体内的不同区域可存在明显差异,可伴有骨软骨化生(4.35%)。免疫组化,瘤细胞表达CD117(96.74%)或CD34(89.23%),灶性表达DES、SMA、S-100及NSE。结论:GIST是具独特的临床表现和组织学上高度异质性、免疫表型上表达c—kit蛋白(CD117)的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掌握其临床病理特点有助于治疗方案的拟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织化学
胃肠道间质肿瘤/病理学
抗原
CD34/生物合成
原文传递
肠源性胃肠道间质瘤71例临床分析
5
作者
王战伟
韩少良
+2 位作者
王晓红
丁耘峰
平金良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244-248,共5页
目的探讨分析肠道来源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征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71例肠源性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部分随访资料,对其预后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 71例GIST...
目的探讨分析肠道来源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征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71例肠源性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部分随访资料,对其预后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 71例GIST患者中,病灶原发部位小肠51例,结直肠15例,肠系膜5例。临床表现以消化道出血为主(45.1%,32例),其次为腹部不适及腹部包块(22.5%,16例;16.9%,12例),复发风险极低危1例,低危16例,高危54例。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最大径、核分裂相和复发危险度是影响预后的因素(均P<0.05)。复发风险高危组中,术后服用靶向药物患者的预后好于未服用药物的患者(P<0.05)。结论肿瘤完整切除联合靶向治疗是肠源性GIST的最佳治疗模式,肿瘤最大直径、核分裂相及复发危险度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肿瘤/病理学
胃肠道间质肿瘤/药物疗法
间皮瘤/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胃肠道间质瘤23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
2
6
作者
赵伟
王仰坤
马丽
《实用医药杂志》
2006年第2期145-147,共3页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特点。方法对23例GIST标本进行临床病理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23例GIST中良性4例,交界性7例,恶性12例。瘤细胞为梭形或上皮样,或两者混合存在。免疫组化表型为CD117和CD34,阳性率...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特点。方法对23例GIST标本进行临床病理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23例GIST中良性4例,交界性7例,恶性12例。瘤细胞为梭形或上皮样,或两者混合存在。免疫组化表型为CD117和CD34,阳性率分别为95.7%及65.2%。结论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性肿瘤,有较为独特的组织学形态,免疫组织化学CD117敏感性强、特异性高,是胃肠道间质瘤可靠的标记物;CD34表达率较高,可作为诊断的参考指标,CD117及CD34等免疫标记物联合使用对其作出正确诊断起互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临床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8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
1
7
作者
康德勇
杨发端
郑宇辉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4-6,共3页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免疫组化特点。方法 观察 38例胃肠道间质瘤形态学特征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6 5 .8%胃肠道间质瘤发生在胃 ,瘤细胞为梭形或上皮样 ,或两者混合存在 ,胞浆嗜酸性较弱 ,免疫组化表型为 CD34+、 CD1...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免疫组化特点。方法 观察 38例胃肠道间质瘤形态学特征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6 5 .8%胃肠道间质瘤发生在胃 ,瘤细胞为梭形或上皮样 ,或两者混合存在 ,胞浆嗜酸性较弱 ,免疫组化表型为 CD34+、 CD117+。结论 胃肠道间质瘤是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 ,有较独特免疫组化表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病理
免疫组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胃及直肠小胃肠间质瘤的治疗争议与对策
8
作者
戴冬秋
张铖
张春东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04-508,共5页
近年来,随着对胃肠间质瘤(GIST)的研究逐渐深入以及检查手段的不断完善,临床上确诊为GIST的病人逐年增多。大部分GIST病人无明显特异症状,尤其直径<2 cm的小GIST更加缺少特异性临床表现,多为偶然发现。对于小GIST的诊断须影像学和病...
近年来,随着对胃肠间质瘤(GIST)的研究逐渐深入以及检查手段的不断完善,临床上确诊为GIST的病人逐年增多。大部分GIST病人无明显特异症状,尤其直径<2 cm的小GIST更加缺少特异性临床表现,多为偶然发现。对于小GIST的诊断须影像学和病理学检查相配合,必要时行基因检测。目前关于胃及直肠小GIST的治疗尚存在争议,应根据小GIST病变的位置、大小、是否转移与危险度,以及病人临床表现进行综合评估,采取最佳治疗策略,以保证小GIST治疗的安全性及根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间质瘤
胃
直肠
病理学
影像学
基因突变
腹腔镜
内镜
原文传递
题名
胃间质瘤MSCT表现与恶性危险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
10
1
作者
黄贤华
郑汉朋
邱乾德
机构
乐清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温州市人民医院影像科
出处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63-67,共5页
文摘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的MSCT特点与恶性危险度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0例胃间质瘤MSCT表现,对肿瘤的密度、囊变、钙化、界限和强化特征与病理类型作对照研究。结果肿瘤最大径3.0~20.5 cm,平均9.4 cm;肿瘤呈膨胀生长35例,浸润性生长25例。肿瘤呈椭圆形42例,不规则形18例;肿瘤界限清楚35例,界限不清25例。平扫密度均匀21例,密度不均匀39例。等密度20例,平均CT值34.3 HU;低密度31例,平均CT值16.6 HU;高密度9例,CT值43.1 HU。肿瘤坏死囊变39例,肿瘤局部溃疡形成8例,伴出血8例,伴钙化3例。肠系膜淋巴结、腹膜、肝转移及邻近网膜受侵25例。60例增强呈均匀强化19例,不均匀强化41例;轻度强化24例,平均CT值15.2 HU;中度强化31例,平均CT值29.7 HU;明显强化5例,平均CT值71.9 HU;瘤内伴迂曲血管13例。极低度危险性9例,低度危险性12例,中度危险性17例,高度危险性22例。胃间质瘤的恶性危险度与大小和核分裂有相关性(均P〈0.05),与免疫组织化学表型无相关性(P〉0.05);在肿瘤大小、肿瘤边界、强化程度、转移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胃间质瘤MS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可作出较明确诊断。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肿瘤/放射摄影术
胃肠道间质肿瘤/病理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回顾性研究
Keywords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radiography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
pathology
tomography
X
ray
computed
retrospective
studies
分类号
R735 [医药卫生—肿瘤]
R730.44 [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CD117和DOG-1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
6
2
作者
陈东
刘庆猛
谭卫峰
机构
绍兴第二医院病理科
出处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262-264,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CD117和DOG-1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84例GIST患者临床和病理资料,观察其形态学特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D117和DOG-1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以肿瘤旁平滑肌组织和神经组织为正常对照。结果 GIST按形态学特征主要分为梭形细胞型(58例)、上皮样型(10例)和混合型(16例),上述形态学类型中CD117和DOG-1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按生物学行为分为极低(15例)、低度(40例)、中等(18例)和高度(11例)危险程度。CD117和DOG-1在极低和低度危险程度GIST中表达率分别为94.5%和92.7%,在中度和高度危险程度GIST中CD117和DOG-1表达率分别为96.6%和100.0%。在所有84例中联合检测DOG-1和CD117的表达率均为100.0%。肿瘤旁平滑肌组织和神经组织均不表达CD117和DOG-1。DOG-1和CD117的表达与肿瘤病理类型、部位和临床分期均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胃肠道原发性软组织肿瘤,梭形和(或)上皮样细胞为主],免疫组织化学联合检测CD117和DOG-1可作为GIST辅助诊断的一线标志物。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肿瘤/病理学
胃肠道间质肿瘤/诊断
原癌基因蛋白质C-KIT
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表型分型
Keywords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
pathology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
diagnosis
proto-oncogene
proteins
c-kit
immunohistochemistry
immunophenotyping
分类号
R735 [医药卫生—肿瘤]
R730.23 [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肠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
4
3
作者
荣维淇
王黎明
吴凡
崔修铮
刘立国
苗成利
吴健雄
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腹部外科
出处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7-161,共5页
文摘
目的探讨小肠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诊断、综合治疗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GIST25例临床资料。结果恶性GIST23例(92.0%),交界性恶性GIST2例(8.0%)。临床常见的症状为腹痛、腹部肿块、消化道出血。肿瘤完全切除23例(92.0%),姑息性切除2例。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D117,CD34阳性率分别为94.4%(17/18)和50.0%(10/20)。本组无手术死亡病例。平均随访时间8年,复发和转移18例。全部病例术后口服伊玛替尼(格列卫),中位无瘤生存期短期服药组(15±3)月,长期服药组(52±3)月。全组无瘤生存期(35±13)月,转移、复发后中位生存期未治疗组(6±0.3)月,单纯服药组(23±10)月;服药加手术组(51±11)月,平均生存期(12±13)月。短期服药组与长期服药组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57.0%、21.0%、21.0%和100.0%、82.0%、36.0%。肿瘤转移、复发后未治疗组,单纯服药组与服药手术组0.5、1、3、5年肿瘤复发后生存率分别为14.0%、0.0%、0.0%、0.0%,64.0%、51.0%、0.0%、0.0%和88.0%、83.0%、76.0%、21.0%。结论小肠GIST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确诊依靠临床及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D117、CD34阳性的联合诊断。肿瘤的完整切除和分子靶向综合治疗是小肠GIST的主要手段。肿瘤复发转移后的积极治疗是获得良好预后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肿瘤/诊断
小肠
胃肠道间质肿瘤/外科学
胃肠道间质肿瘤/病理学
综合疗法
免疫组织化学
回顾性研究
Keywords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diagnosis
intestine
small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surgery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
pathology
combined
modality
therapy
immunohistochemistry
retrospective
studies
分类号
R735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胃肠道间质瘤92例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
5
4
作者
庄严阵
付莉
黄红浪
陈佩琼
机构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厦门第一医院病理科
出处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9年第7期515-518,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 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116例手术切除的胃肠道间叶性肿瘤标本,通过常规HE制片,单抗CD117等免疫组化标记确诊GIST92例,分析和观察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GIST高峰年龄55~75岁,占胃肠道间叶性肿瘤的79.31%,约15.22%伴发消化道癌。好发部位是胃(54.35%)和小肠(18.48%),其次是肠系膜、结直肠及食管。瘤体大小为0.2~22cm,单发或多发性结节(9.78%)。显微镜下,瘤细胞梭形和上皮样呈束状交叉或弥漫性排列为主,细胞异形性在同一瘤体内的不同区域可存在明显差异,可伴有骨软骨化生(4.35%)。免疫组化,瘤细胞表达CD117(96.74%)或CD34(89.23%),灶性表达DES、SMA、S-100及NSE。结论:GIST是具独特的临床表现和组织学上高度异质性、免疫表型上表达c—kit蛋白(CD117)的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掌握其临床病理特点有助于治疗方案的拟定。
关键词
免疫组织化学
胃肠道间质肿瘤/病理学
抗原
CD34/生物合成
Keywords
immunohistochemistry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
pathology
,
antigens,
CD34/biosynthesis
分类号
R735 [医药卫生—肿瘤]
原文传递
题名
肠源性胃肠道间质瘤71例临床分析
5
作者
王战伟
韩少良
王晓红
丁耘峰
平金良
机构
湖州市中心医院普外科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
湖州市中心医院病理科
出处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244-248,共5页
文摘
目的探讨分析肠道来源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征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71例肠源性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部分随访资料,对其预后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 71例GIST患者中,病灶原发部位小肠51例,结直肠15例,肠系膜5例。临床表现以消化道出血为主(45.1%,32例),其次为腹部不适及腹部包块(22.5%,16例;16.9%,12例),复发风险极低危1例,低危16例,高危54例。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最大径、核分裂相和复发危险度是影响预后的因素(均P<0.05)。复发风险高危组中,术后服用靶向药物患者的预后好于未服用药物的患者(P<0.05)。结论肿瘤完整切除联合靶向治疗是肠源性GIST的最佳治疗模式,肿瘤最大直径、核分裂相及复发危险度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肿瘤/病理学
胃肠道间质肿瘤/药物疗法
间皮瘤/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Keywords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
pathology
gastrointestinal
stroma]
tumors
/drug
therapy
mesothelioma/
pathology
immunohistochemistry
prognosis
分类号
R735 [医药卫生—肿瘤]
R730.23 [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胃肠道间质瘤23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
2
6
作者
赵伟
王仰坤
马丽
机构
[
出处
《实用医药杂志》
2006年第2期145-147,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特点。方法对23例GIST标本进行临床病理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23例GIST中良性4例,交界性7例,恶性12例。瘤细胞为梭形或上皮样,或两者混合存在。免疫组化表型为CD117和CD34,阳性率分别为95.7%及65.2%。结论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性肿瘤,有较为独特的组织学形态,免疫组织化学CD117敏感性强、特异性高,是胃肠道间质瘤可靠的标记物;CD34表达率较高,可作为诊断的参考指标,CD117及CD34等免疫标记物联合使用对其作出正确诊断起互补作用。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临床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Keywords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Clinico-
pathology
Immunohistochemistry
分类号
R735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38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
1
7
作者
康德勇
杨发端
郑宇辉
机构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出处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4-6,共3页
文摘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免疫组化特点。方法 观察 38例胃肠道间质瘤形态学特征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6 5 .8%胃肠道间质瘤发生在胃 ,瘤细胞为梭形或上皮样 ,或两者混合存在 ,胞浆嗜酸性较弱 ,免疫组化表型为 CD34+、 CD117+。结论 胃肠道间质瘤是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 ,有较独特免疫组化表型 。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病理
免疫组化
Keywords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patholog
ic
Immunohistochemistry
分类号
R735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胃及直肠小胃肠间质瘤的治疗争议与对策
8
作者
戴冬秋
张铖
张春东
机构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胃肠外科
出处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04-508,共5页
文摘
近年来,随着对胃肠间质瘤(GIST)的研究逐渐深入以及检查手段的不断完善,临床上确诊为GIST的病人逐年增多。大部分GIST病人无明显特异症状,尤其直径<2 cm的小GIST更加缺少特异性临床表现,多为偶然发现。对于小GIST的诊断须影像学和病理学检查相配合,必要时行基因检测。目前关于胃及直肠小GIST的治疗尚存在争议,应根据小GIST病变的位置、大小、是否转移与危险度,以及病人临床表现进行综合评估,采取最佳治疗策略,以保证小GIST治疗的安全性及根治性。
关键词
胃肠间质瘤
胃
直肠
病理学
影像学
基因突变
腹腔镜
内镜
Keywords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stomach
rectum
pathology
imaging
gene
mutation
laparoscope
endoscope
分类号
R6 [医药卫生—外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胃间质瘤MSCT表现与恶性危险度的相关性研究
黄贤华
郑汉朋
邱乾德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6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CD117和DOG-1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陈东
刘庆猛
谭卫峰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5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小肠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与治疗
荣维淇
王黎明
吴凡
崔修铮
刘立国
苗成利
吴健雄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胃肠道间质瘤92例临床病理观察
庄严阵
付莉
黄红浪
陈佩琼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9
5
原文传递
5
肠源性胃肠道间质瘤71例临床分析
王战伟
韩少良
王晓红
丁耘峰
平金良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胃肠道间质瘤23例临床病理分析
赵伟
王仰坤
马丽
《实用医药杂志》
2006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38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分析
康德勇
杨发端
郑宇辉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胃及直肠小胃肠间质瘤的治疗争议与对策
戴冬秋
张铖
张春东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