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含硫裂缝性气藏流体渗流规律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
作者 郭肖 杜志敏 +2 位作者 陈小凡 李传亮 梅海燕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0-33,共4页
针对高含硫裂缝性气藏存在硫沉积、相态变化、吸附、扩散、非达西流动效应等复杂渗流特征以及H2S具有高腐蚀性、剧毒性的特点,从吸附和扩散理论、非达西渗流、耦合流动规律、相态理论研究、硫物化沉积规律、酸性气藏模拟发展等研究方面... 针对高含硫裂缝性气藏存在硫沉积、相态变化、吸附、扩散、非达西流动效应等复杂渗流特征以及H2S具有高腐蚀性、剧毒性的特点,从吸附和扩散理论、非达西渗流、耦合流动规律、相态理论研究、硫物化沉积规律、酸性气藏模拟发展等研究方面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提出了高含硫裂缝性气藏渗流规律研究发展方向和研究热点:采用物模和数模相结合的方法,实验研究确定高含硫裂缝气藏气—液—固运移机制、硫沉积地层伤害机理、以及测试H2S及天然气混合物吸附特征和流体相态变化规律;理论研究建立双重介质流体相变与气—液—固耦合综合模型,研究分析硫物化沉积、非达西流动效应、气体吸附和扩散等因素对流体流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硫气藏 硫沉积 相态变化 吸附 气液固耦合 实验
下载PDF
相同尺度下气泡与复杂壁面的耦合特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史冬岩 王志凯 张阿漫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181-195,共15页
采用格子Boltzmann方法(LBM)建立了气液固三相耦合的动力学模型,研究了相同尺度下上浮气泡与复杂壁面的相互耦合作用.首先,基于黏性流体理论,通过构建一组格子Boltzmann(LB)方程来描述气液两相的运动,并以LB离散体积力的形式计入了黏性... 采用格子Boltzmann方法(LBM)建立了气液固三相耦合的动力学模型,研究了相同尺度下上浮气泡与复杂壁面的相互耦合作用.首先,基于黏性流体理论,通过构建一组格子Boltzmann(LB)方程来描述气液两相的运动,并以LB离散体积力的形式计入了黏性力、表面张力和重力.同时,采用LBM中的Half-way反弹模型与有限差分格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固壁边界的处理.然后,利用本文建立的模型,对不同特征尺寸比条件下,气泡与考虑边缘效应的平面固壁和曲面固壁的耦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固壁边界条件以及特征尺寸比对气泡的运动和拓扑结构的变化都具有明显的非线性影响.最后,研究了流体属性对气泡与复杂壁面耦合规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子BOLTZMANN方法 气泡 复杂壁面 气液固耦合
原文传递
含水煤层瓦斯抽采的气-液-固耦合数值模拟 被引量:3
3
作者 张蓓 《煤矿安全》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80-183,共4页
为解决含水煤层条件下瓦斯不易解析、煤层渗透率低而造成的瓦斯抽采困难的难题,基于煤层的孔隙-裂隙双重介质模型结构,分别建立了煤层的孔隙渗透率和裂隙渗透率动态变化模型,得到了含水煤层瓦斯抽采的气-液-固多相耦合方程组,并通过数... 为解决含水煤层条件下瓦斯不易解析、煤层渗透率低而造成的瓦斯抽采困难的难题,基于煤层的孔隙-裂隙双重介质模型结构,分别建立了煤层的孔隙渗透率和裂隙渗透率动态变化模型,得到了含水煤层瓦斯抽采的气-液-固多相耦合方程组,并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在水平应力、煤质硬度和煤层含水等因素影响下的瓦斯抽采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水平地应力越大时,煤体中裂隙的张开度较小,瓦斯抽采量就降低;煤层残余水分越多,渗透性越差,瓦斯抽采量越小。该模型可用于分析瓦斯抽采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分析,也可用于煤层瓦斯抽采量的预测与预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煤层 渗透率 瓦斯抽采 数值计算 气液固耦合
原文传递
空间太阳电池封装体中气泡的研究与消除
4
作者 赵辉 付庄 +1 位作者 李培波 赵言正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74-1178,1254,共6页
研究气泡对空间太阳电池封装体的影响以及如何抑制气泡的生成。通过气液固三相体耦合分析研究了气泡形成后在粘合剂(非牛顿流体)中的运动变化过程,通过静态应力分析研究了空间环境中气泡的膨胀现象,并结合试验定性地分析了气泡的生成原... 研究气泡对空间太阳电池封装体的影响以及如何抑制气泡的生成。通过气液固三相体耦合分析研究了气泡形成后在粘合剂(非牛顿流体)中的运动变化过程,通过静态应力分析研究了空间环境中气泡的膨胀现象,并结合试验定性地分析了气泡的生成原理。从中推导出了气泡边界运动的控制方程,仿真得到了气泡的边界运动变化曲线和内部压强,计算出了含气泡的封装体局部的应力分布情况,并提出了抑制气泡生成的若干种方法。计算结果表明:气泡可引起封装体局部应力集中、使粘接面容易分离、使固化胶和玻璃盖片接近强度极限等。而试验表明:按照所提出的抑制气泡的方法进行操作,能有效抑制气泡的生成,减小/减少气泡的尺寸与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电池 气泡 非牛顿流体 气液固耦合 气泡抑制
下载PDF
Research of air-cushion isolation effects on high arch dam reservoir 被引量:4
5
作者 Shao-Jie Zhang Jiang Chen +1 位作者 Yuan-Ze Zhang Hao-Wu Liu 《Acta Mechanica Sinica》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5期675-686,共12页
A three-dimensional (3D)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air-cushion isolated arch dam is presented with the nonlinear gas-liquid-solid multi-field dynamic coupling effect taken into account.In this model,the displacement f... A three-dimensional (3D)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air-cushion isolated arch dam is presented with the nonlinear gas-liquid-solid multi-field dynamic coupling effect taken into account.In this model,the displacement formulation in Lagrange method,pressure formulation in Euler method,nonlinear contact model based on Coulomb friction law are applied to the air-cushion,reservoir and contraction joint domain,respectively.The dynamic response of Jinping I arch dam with a height of 305 m is analyzed using the seismic records of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in 2008.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air-cushion isolation reduces significantly the hydrodynamic pressure as well as the opening width for the contraction joints of high arch d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r-cushion · gas-liquid-solid multi-field coupling · Contraction (transverse) joint · Hydrodynamic pressure · Wenchuan Earthquake
下载PDF
固着液滴蒸发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2
6
作者 刘联胜 刘轩臣 +4 位作者 张文瑞 贾文琪 刘超 刘亮德 段润泽 《热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09-232,共24页
固着液滴是指附着于壁面上的液滴,其蒸发行为及传热传质特性是喷雾冷却、喷墨打印等相变传热传质领域的基础问题之一。重点针对固着液滴蒸发过程所涉及的自身形态演变规律、气液固三相耦合传热/传质/流动特性进行了综述。结合毫微尺度... 固着液滴是指附着于壁面上的液滴,其蒸发行为及传热传质特性是喷雾冷却、喷墨打印等相变传热传质领域的基础问题之一。重点针对固着液滴蒸发过程所涉及的自身形态演变规律、气液固三相耦合传热/传质/流动特性进行了综述。结合毫微尺度固着液滴基本蒸发模式、热质传递形式、气液两相流动特征和界面输运行为,分析了液滴性质、壁面条件、气相环境条件等关键因素对固着液滴蒸发过程的内在作用机制和影响规律,提出了微纳尺度固着液滴(群)热质传递过程与机理的相关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着液滴 蒸发 热质传递 气液固三相耦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