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含气率影响下圆柱动静压轴承特性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张绍林 杨帅 +1 位作者 李瑞珍 张志强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41-750,共10页
为研究低含气率条件下,温度和气泡含量对润滑油黏度的影响,采用涡轮油和氮气制备油气两相流,在不同温度下采集含气率和动力黏度,拟合得到两相流的黏度计算模型。针对带有深浅腔的圆柱动静压轴承,基于拟合的黏度模型,结合有限元法和有限... 为研究低含气率条件下,温度和气泡含量对润滑油黏度的影响,采用涡轮油和氮气制备油气两相流,在不同温度下采集含气率和动力黏度,拟合得到两相流的黏度计算模型。针对带有深浅腔的圆柱动静压轴承,基于拟合的黏度模型,结合有限元法和有限差分法联立求解油膜Reynolds方程、能量方程及两相流等效密度模型,分析了不同偏心率下承载力、摩擦力、端泄流量、刚度、阻尼系数和失稳转速随含气率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含气率在2.50%以内,含气率越高,黏度值越大;不同偏心率下油膜承载力、摩擦力和动力特性参数均随含气率的增加而增加,端泄流量随含气率的增加而减小;计入两相流的影响使稳定性有所提高,失稳转速最高增幅为9.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气率 两相流 黏度模型 动静压轴承 润滑特性
原文传递
采用PR方程的二元混合制冷剂摩擦理论黏度模型 被引量:3
2
作者 岳泓亚 王风坤 +1 位作者 范晓伟 刘志刚 《热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90-294,共5页
黏度是一项重要的热物理性质,基于摩擦理论和PR状态方程,提出了一种新的用于计算气相黏度的模型。利用7种HFC混合制冷剂(R500、R502、R125/R32、R152a/R22、R22/R142b、R134a/R32、R125/R134a)的气相黏度实验数据对提出的模型进行了计... 黏度是一项重要的热物理性质,基于摩擦理论和PR状态方程,提出了一种新的用于计算气相黏度的模型。利用7种HFC混合制冷剂(R500、R502、R125/R32、R152a/R22、R22/R142b、R134a/R32、R125/R134a)的气相黏度实验数据对提出的模型进行了计算对比。结果表明,在拟合范围内,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的绝对平均偏差均小于4%,可以满足工程计算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理论 PR状态方程 混合制冷剂 气相黏度
下载PDF
催化剂换代对聚丙烯SP 179性能的影响及对策 被引量:1
3
作者 熊华伟 刘兴旺 师为炬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13年第2期154-156,共3页
介绍了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30万t/a聚丙烯(PP)装置SP 179产品催化剂换代的情况。对比了换代前后催化剂的性能,分析了其对生产过程及产品质量所造成影响的原因。结果表明,与换代前相比,换代后的催化剂孔容、孔径较大,粒径分布宽,平均粒... 介绍了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30万t/a聚丙烯(PP)装置SP 179产品催化剂换代的情况。对比了换代前后催化剂的性能,分析了其对生产过程及产品质量所造成影响的原因。结果表明,与换代前相比,换代后的催化剂孔容、孔径较大,粒径分布宽,平均粒径小,聚合活性高,使用寿命长,气相反应聚合能力强,聚合产品细粉含量高;所产SP 179产品冲击强度、断裂伸长率、光泽度均有所下降,这是由于橡胶相和均聚相的特性黏数比增大,两相相容性变差所致。建议采取减少小环管丙烯流量,降低双环管反应器氢气加入量,提高气相反应器H2/C2摩尔比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催化剂 气相反应 橡胶相 均聚聚丙烯相 特性黏数 冲击强度
下载PDF
油藏条件下溶解CO_2的稀油相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李振泉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3-45,48,共4页
以胜利大芦湖油田樊 12 4区块稀油油藏为例 ,利用高温高压PVT物性分析仪 ,通过CO2 对地层油的膨胀降粘、多次脱气和多次接触实验 ,研究了用不同量CO2 饱和的稀油相特性 ,给出了大量CO2 溶解引起的原油相特性参数的变化规律 ,解释了CO2 ... 以胜利大芦湖油田樊 12 4区块稀油油藏为例 ,利用高温高压PVT物性分析仪 ,通过CO2 对地层油的膨胀降粘、多次脱气和多次接触实验 ,研究了用不同量CO2 饱和的稀油相特性 ,给出了大量CO2 溶解引起的原油相特性参数的变化规律 ,解释了CO2 驱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 ,CO2 可有效地使地层原油膨胀 ,改善原油的流动特性。同时还可大量萃取地层油中的轻烃 ,使气相不断富化 ,从而达到动态混相 ,最终提高原油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驱油工艺 地层 原油 膨胀系数 采收率 临界点 凝固点
下载PDF
T型结构微通道气液两相流型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3
5
作者 袁希钢 宋文琦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763-769,共7页
针对T型微通道气液两相流型的数值模拟,建立了适用于微通道气液两相流的计算模型,在流体力学软件FLUENT求解器中数值求算,模拟出不同气液相表观流速下的流型并与实验对比验证模型合理性.模拟过程中通过改变液相组成,考察了黏度和表面张... 针对T型微通道气液两相流型的数值模拟,建立了适用于微通道气液两相流的计算模型,在流体力学软件FLUENT求解器中数值求算,模拟出不同气液相表观流速下的流型并与实验对比验证模型合理性.模拟过程中通过改变液相组成,考察了黏度和表面张力对气液两相流型分布的影响,并与前人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模拟研究表明:液相流体黏度的改变,对流型分布图的影响很小;而随着表面张力的减小,Taylor流的区域在逐渐减小,这说明表面张力对Taylor流的形成有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通道 气液两相流 数值模拟 流型图 黏度 表面张力 过渡线
下载PDF
含气率对润滑油黏度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张泽斌 李永 +1 位作者 陈荣尚 于润泽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3-27,106,107,共7页
为了研究润滑油黏度随含气率变化的特性,以汽轮机油和氮气作为试验材料制备气油两相流,分别采用称质量法和旋转黏度计测量不同通气流量下两相流的含气率和黏度,并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建立了两相流的黏度计算模型。试验结果表明:... 为了研究润滑油黏度随含气率变化的特性,以汽轮机油和氮气作为试验材料制备气油两相流,分别采用称质量法和旋转黏度计测量不同通气流量下两相流的含气率和黏度,并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建立了两相流的黏度计算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油温在30℃条件下,气油两相流的含气率随着通气流量的增大而增大,试验测量所得含气率最大值为2. 557%。气油两相流的黏度随着含气率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气率 气油两相流 黏度 回归分析
下载PDF
黏度对垂直管气液两相流压降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甘庆明 雷宇 +3 位作者 伍振华 薛姣龙 文雅 廖锐全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134-142,共9页
压降是气液两相流研究中的重要参数,而黏度对气液两相流压降有显著影响,因此有必要对不同黏度下压降规律进行研究。采用多相流试验平台测试系统,在内径60 mm,实验段长8 m的垂直管中开展油气两相流实验研究。表观液速 0.08~ 0.20 m/s,表... 压降是气液两相流研究中的重要参数,而黏度对气液两相流压降有显著影响,因此有必要对不同黏度下压降规律进行研究。采用多相流试验平台测试系统,在内径60 mm,实验段长8 m的垂直管中开展油气两相流实验研究。表观液速 0.08~ 0.20 m/s,表观气速1~19 m/s,气相为空气,液相为白油,黏度分别为25、50、70、150、200 mPa ·s,研究黏度对压降以及Beggs-Brill、Mukherjee-Brill和Hasan-Kabir三种压降模型计算准确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压降模型的计算精度绝大部分会随黏度的增加而降低,其中Beggs-Brill模型在不同黏度下准确度较其他两种更为稳定,但黏度在200 mPa ·s时绝对误差高达42.67%;黏度对于总压降影响明显,而对位差压降的影响较小;实验中观察到负摩阻压降现象,发现表观气液速度越小,黏度对负摩阻压降影响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管 油气两相流 黏度 压降
下载PDF
垂直下降管中高粘液体两相流的流型转变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树众 梁志鹏 +1 位作者 林宗虎 苏新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8期28-30,56,共4页
对垂直下降管中高粘液体两相流的流型转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他人的研究成果,提出了预测高粘液体两相流在垂直下降管中的流型转变的方法,与现有的两相流预测模型相比,它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
关键词 气液两相流 流型转变 粘度 高粘液体
下载PDF
液压油箱中液压油掺混气泡的气液两相流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张继铭 马晓霞 +1 位作者 冀宏 王金林 《甘肃科学学报》 2019年第1期108-112,共5页
利用欧拉-欧拉多相流模型,针对液压油箱中液压油掺混气泡进行气液两相流数值模拟仿真,对比分析在不同液压油动力粘度与不同气泡直径条件下气泡在液压油箱内的流动与分布规律。研究表明:气泡直径一定,随着油液动力粘度的增大,掺混在油液... 利用欧拉-欧拉多相流模型,针对液压油箱中液压油掺混气泡进行气液两相流数值模拟仿真,对比分析在不同液压油动力粘度与不同气泡直径条件下气泡在液压油箱内的流动与分布规律。研究表明:气泡直径一定,随着油液动力粘度的增大,掺混在油液中的气泡上浮逸出的速度越慢;油液动力粘度一定,随着气泡直径的增大,直径较大的气泡快速上浮逸出,直径0.25~1mm的气泡上浮逸出速度变慢,进入液压系统参与工作,造成不利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油箱结构进行优化改进,通过设置隔板,延长油液在油箱中的流动距离与时间,有利于掺混在油液中的气泡上浮逸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油箱 气液两相流 动力粘度 气泡直径
下载PDF
GLOBAL EXISTENCE OF CLASSICAL SOLUTION FOR A VISCOUS LIQUID-GAS TWO-PHASE MODEL WITH MASS-DEPENDENT VISCOSITY AND VACUUM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振 张卉 《Acta Mathematica Scientia》 SCIE CSCD 2014年第1期39-52,共14页
In this work, we obtain the global existence and uniqueness of classical solu-tions to a viscous liquid-gas two-phase model with mass-dependent viscosity and vacuum in one dimension, where the initial vacuum is allowe... In this work, we obtain the global existence and uniqueness of classical solu-tions to a viscous liquid-gas two-phase model with mass-dependent viscosity and vacuum in one dimension, where the initial vacuum is allowed. We get the upper and lower bounds of gas and liquid masses n and m by the continuity methods which we use to study the compressible Navier-Stokes equ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scous liquid-gas two-phase model global classical solution VACUUM mass-dependent viscosity
下载PDF
用落球法研究气固浓相流化床表观粘度 被引量:3
11
作者 梁珂艳 陶秀祥 惠鹏岳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01-906,共6页
用落球法对不同参数条件下的气固浓相流化床床层表观粘度进行测量和线性拟合,得到了流化床的床层屈服应力和塑性粘度与各因素的关系;研究了粘度对分选时间的影响,建立了振动流化床分选时间与表观粘度和物料密度之间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 用落球法对不同参数条件下的气固浓相流化床床层表观粘度进行测量和线性拟合,得到了流化床的床层屈服应力和塑性粘度与各因素的关系;研究了粘度对分选时间的影响,建立了振动流化床分选时间与表观粘度和物料密度之间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在同一气速下,随石英砂颗粒粒级及床层高度增大,床层表观粘度整体增大.在一定的流化气速范围内,石英砂介质粒级为0.25~0.125 mm、床高190 mm时,床层粘度稳定在0.39~0.51 Pa?s.加入振动后,床层粘度明显下降,频率15 Hz、振幅1 mm时流化效果较好,床层粘度稳定在0.69~0.95 P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球法 气固浓相流化床 粘度 分选时间 密度 粒级
原文传递
E-7胶粘剂的改性探讨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跃峰 邵劲力 +2 位作者 邹俊军 肖海刚 毕超 《粘接》 CAS 2020年第6期20-22,共3页
文章针对环氧树脂E-7胶粘剂在加热固化过程中出现粘度小、流失严重的问题,通过添加不同含量的气相SiO2改善流动性,并对其粘度、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气相SiO2添加量的增多,E-7胶粘剂的最小粘度由2673mPa·s逐渐增加到140... 文章针对环氧树脂E-7胶粘剂在加热固化过程中出现粘度小、流失严重的问题,通过添加不同含量的气相SiO2改善流动性,并对其粘度、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气相SiO2添加量的增多,E-7胶粘剂的最小粘度由2673mPa·s逐渐增加到14000mPa·s,粘度增加明显。拉伸剪切强度仍可保持在19.71MPa,符合应用的实际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E-7胶粘剂 气相SiO2 改性 粘度
下载PDF
液体粘度对三相流化床局部相含率径向分布的影响
13
作者 曹长青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2期9-12,53,共5页
应用开发的微电导探针测试技术,以粒径分别为0.48mm、0.80mm、12.5mm的玻璃珠和1.45mm的苯乙烯树脂为固相,空气为气相,水和0.05%(wt%)、0.20%(wt%)的羧甲基纤维素钠(SCMC)为液相,对三相流化床的各相局部相含率进行... 应用开发的微电导探针测试技术,以粒径分别为0.48mm、0.80mm、12.5mm的玻璃珠和1.45mm的苯乙烯树脂为固相,空气为气相,水和0.05%(wt%)、0.20%(wt%)的羧甲基纤维素钠(SCMC)为液相,对三相流化床的各相局部相含率进行了同时测定。在不同液体粘度下,局部固含率在r/R=0.75-0.85范围内有一个极大值;局部气合率呈现出塔中心处最大,塔壁处最小的分布规律。表明液体粘度对局部相含率径向分布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流化床 微电导探针 局部相含率 径向分布 液体粘度
下载PDF
基于段塞流捕捉的高黏油气两相流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爽 李玉星 +1 位作者 王冬旭 王权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3640-3649,共10页
随着传统油田的快速消耗,高黏稠油的开发逐渐引起了重视。有关高黏油的气液两相流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外,国内的相关研究目前还较少。本文针对高黏油气混输管路,建立了一种捕捉段塞流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并进行两相流水力计算和液塞长度统计... 随着传统油田的快速消耗,高黏稠油的开发逐渐引起了重视。有关高黏油的气液两相流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外,国内的相关研究目前还较少。本文针对高黏油气混输管路,建立了一种捕捉段塞流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并进行两相流水力计算和液塞长度统计的组合模型。通过气液相间滑移速度和液相连续性方程的求解得到管路中不同时刻和位置的持液率,以持液率的变化反映段塞的形成和发展。建立气液动量守恒方程关联持液率和压力,得到管路中各位置的压力变化。闭合关系式中,通过液塞平移速度、壁面及气液相界面的剪切力关系式加入黏度的影响,最终建立适用于高黏油气两相流的段塞捕捉模型。使用不同来源的数据验证模型计算压降和液塞长度的准确性,数据分别来源于国外研究者的实验数据和大庆油田的现场数据。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大部分压降误差在±15%以内,大部分液塞长度误差在±20%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两相流 高黏油 模型 段塞流 水力计算
下载PDF
空间润滑装置高压雾化喷嘴的喷雾特性 被引量:2
15
作者 盛明伟 陈维山 刘军考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71-675,共5页
为解决航天器在空间轨道运行时润滑失效的问题,将高压直射式雾化喷嘴应用到空间润滑领域,利用流体动力学软件CFD-ACE+2009,建立了直射式雾化喷嘴气液两相流模型,在此基础上,对润滑油喷雾流的生成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考察了喷嘴处液体流... 为解决航天器在空间轨道运行时润滑失效的问题,将高压直射式雾化喷嘴应用到空间润滑领域,利用流体动力学软件CFD-ACE+2009,建立了直射式雾化喷嘴气液两相流模型,在此基础上,对润滑油喷雾流的生成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考察了喷嘴处液体流动速度及压力的分布情况.通过2种高粘度液体NYE 2001、Krytox 143AB与柴油的对比,分析了液体物理参数对液体内部压力传递及流速变化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航空润滑油NYE 2001的高粘度严重阻碍入口压力的传递,当入口压力为15 MPa时,1 mm长的喷嘴末端压力下降到0.42 MPa,降幅达到97.2%;过高的液体粘度和过长的喷嘴,对液体喷雾流的形成产生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雾化喷嘴 空间润滑 CFD-ACE+2009 气液两相流 高粘度
下载PDF
上倾管高黏油气两相流型及压降特性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爽 李玉星 +1 位作者 王冬旭 王权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83-996,共14页
利用室内实验装置,对上倾管内高黏油气两相流的流型和压降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中观测到7种流型,得到了不同工况下的压力波动信号及压降值。实验结果表明,由于液相黏度的影响,上倾管内大部分流型的过渡边界向流型图的左侧偏移,且黏... 利用室内实验装置,对上倾管内高黏油气两相流的流型和压降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中观测到7种流型,得到了不同工况下的压力波动信号及压降值。实验结果表明,由于液相黏度的影响,上倾管内大部分流型的过渡边界向流型图的左侧偏移,且黏度越大偏移程度越大。将流型数据与Barnea流型判断模型进行对比,发现在高黏度时两者误差较大。根据压降数据得出,由于高黏度时液滴的附着作用增强,在气液表观速度均较小时,会出现黏度增加而压降却减小的现象。验证了OLGA模型和Zhang模型对于压降的计算精度,发现高黏度时模型的计算误差远大于低黏度情况。通过高黏度闭合关系式对Zhang模型进行修正,结果表明可以显著地提高其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两相流 上倾管 高黏油 流型 压降
下载PDF
油气水三相携砂井筒变质量流量流动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高宏 汪志明 +1 位作者 王小秋 王东营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47-151,共5页
为研究稠油开采过程中多相存在条件下的井筒流动规律,基于大尺寸井筒油、气、水、砂多相复杂流动物理模拟实验装置,开展了油气水三相携砂流动实验,分析了黏度、液相主流流量、气相主流流量等参数对井筒压降规律及携砂能力的影响规律。... 为研究稠油开采过程中多相存在条件下的井筒流动规律,基于大尺寸井筒油、气、水、砂多相复杂流动物理模拟实验装置,开展了油气水三相携砂流动实验,分析了黏度、液相主流流量、气相主流流量等参数对井筒压降规律及携砂能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气相主流流量的增大,相同条件下,井筒压降先降低后增大;随着液相主流流量的增加,油气水三相携砂井筒流动压降增大,且基本呈线性变化;气相壁面注入对砂床高度影响不大;气相主流速度、液相主流速度对砂床高度的影响均比较大;随着气相流速与液相流速的增大,砂床高度均明显降低。在实际生产中,采取注气等措施促使液相转化为水包油乳化液将有利于提高单井效益,并保证较长的洗井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水三相携砂 稠油黏度 适度出砂 砂床高度 砂床运移 井筒压降
下载PDF
用量子分子动力学模型研究中能重离子碰撞中的核物质约化粘滞系数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铖龙 马余刚 +2 位作者 方德清 张国强 曹喜光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78-86,共9页
剪切粘滞系数(η)和熵密度(s)的比值,简称约化粘滞系数(η/s),是刻画物质的一个基本输运系数,对研究核物质的液气相变及状态方程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在同位旋依赖的量子分子动力学模型(Isospin dependent quantum molecular dynamics,I... 剪切粘滞系数(η)和熵密度(s)的比值,简称约化粘滞系数(η/s),是刻画物质的一个基本输运系数,对研究核物质的液气相变及状态方程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在同位旋依赖的量子分子动力学模型(Isospin dependent quantum molecular dynamics,IQMD)的基础上,用有限温度Thomas-Fermi理论提取中能重离子碰撞过程中的热力学性质。在此基础上分别用Green-Kubo方法及Danielewicz参数化公式来提取粘滞系数,进而得到约化粘滞系数。研究发现,随着温度或碰撞能量的增加约化粘滞系数会出现一个极小值,这与中能重离子碰撞过程中的液气相变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能重离子碰撞 液气相变 量子分子动力学模型 约化粘滞系数
原文传递
Shear viscosity to entropy density ratio in BUU transport model 被引量:1
19
作者 LI Shaoxin FANG Deqing +1 位作者 MA Yugang ZHOU Chenglong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4期235-239,共5页
Shear viscosity (η) is a basic transport coefficient of the medium.In this work,we calculate shear viscosity to entropy density ratio (η/S) of an equilibrated system in intermediate energy heavy ion collisions withi... Shear viscosity (η) is a basic transport coefficient of the medium.In this work,we calculate shear viscosity to entropy density ratio (η/S) of an equilibrated system in intermediate energy heavy ion collisions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 Boltzmann-Uehling-Uhlenbeck model (BUU) model.After the equilibration of Au + Au system at central collision in a fixed volume is reached,temperature,pressure and energy density are extracted by the phase space information and then η/S is calculated using the Green-Kubo formulas.The results show that η/S drops with the incident energy and its value is not so drastically different from the RHIC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粘度 运输模型 密度比 BOLTZMANN 中能重离子碰撞 平衡系统 运输系数
下载PDF
油气水混输减阻理论与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敬加强 王世清 +2 位作者 侯桂华 吕黎涛 喻西崇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 CAS 2004年第2期118-122,共5页
基于新滩垦东 18油水采出液的乳化水含量及特性 ,分析油气水在混输过程中的流动状态。应用反相乳化降黏法和气 非牛顿流体流动规律 ,研究W /O型乳状液的降黏效果、油水混输减阻效果以及油气水混输减阻途径。结果表明 :①油气水在混输... 基于新滩垦东 18油水采出液的乳化水含量及特性 ,分析油气水在混输过程中的流动状态。应用反相乳化降黏法和气 非牛顿流体流动规律 ,研究W /O型乳状液的降黏效果、油水混输减阻效果以及油气水混输减阻途径。结果表明 :①油气水在混输过程中容易形成呈非牛顿特性的W /O型乳状液 ,油气水混输问题可归结为气液两相流中的气 非牛顿流体流动问题 ,其水力计算可参照成熟的气液两相流动的相关处理方法 ;②采用适当的降黏剂 ,可以有效地降低W /O型乳状液的黏度和油水混输压降 ,降黏率可达到 99%以上 ,减阻率可高于 6 0 % ;③油气水混输减阻可通过采用适当的化学剂改变W /O型乳状液的内外相或阻止其形成实现 ,其关键在于降低W /O型乳状液的稠度系数和流性指数或油水界面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输工艺 反相乳化 乳状液 非牛顿流体 减阻率 稠度系数 流性指数 界面张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