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和田河气田天然气运聚效率及源区探讨 被引量:7
1
作者 李吉君 卢双舫 +2 位作者 薛海涛 胡国艺 徐庆霞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47-353,共7页
和田河气田天然气主要源自寒武系烃源岩早期所生液态烃的二次裂解。针对其天然气成因类型,设计开展了源岩热解生烃和原油裂解成气模拟实验,在此基础上建立并标定了有机质生烃及原油裂解成甲烷过程中碳同位素分馏的化学动力学模型,进而... 和田河气田天然气主要源自寒武系烃源岩早期所生液态烃的二次裂解。针对其天然气成因类型,设计开展了源岩热解生烃和原油裂解成气模拟实验,在此基础上建立并标定了有机质生烃及原油裂解成甲烷过程中碳同位素分馏的化学动力学模型,进而在和田河气田的潜在源区进行了地质应用。结果表明,和田河气田两个潜在源区均有短期内大量生气的特征,这有利于减小成藏过程中天然气的散失量。但是,巴楚凸起生气期较早,且所生油气先后经历了两次构造运动破坏;而麦盖提斜坡先北倾后南倾的构造格局演化既使西南坳陷烃源岩早期处于构造上倾部位,生气较晚,又使其所生烃类早期在构造相对稳定的西南古斜坡的构造高部位成藏,而不是在其下倾方向的玛扎塔格断垒构造带聚集,避免了和田河地区的两次构造运动破坏。因此,和田河气田天然气应主要源于西南坳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田河气田 原油裂解气 碳同位素分馏 化学动力学模型 天然气运聚效率 天然气源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