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7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路段通行能力的理论探讨 被引量:49
1
作者 周伟 王秉纲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EI CSCD 2001年第2期92-98,共7页
回顾了现行路段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 ,剖析了其在理论体系和实际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全面分析行车间距特性的基础上 ,提出了路段通行能力分析的理论体系和新定义 ,从而实现了交通流理论和通行能力分析的协调统一。这些内容对于完善交... 回顾了现行路段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 ,剖析了其在理论体系和实际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全面分析行车间距特性的基础上 ,提出了路段通行能力分析的理论体系和新定义 ,从而实现了交通流理论和通行能力分析的协调统一。这些内容对于完善交通工程学基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段通行能力 行车间距 理论体系 分析方法 高速公路
下载PDF
从绝对贫困到相对贫困:中国农村贫困的动态演化 被引量:63
2
作者 李实 李玉青 李庆海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0-42,189,共14页
2020年,现行标准下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将基本消除,但这并不意味着贫困的终结,中国的扶贫工作重心将由解决绝对贫困向缓解相对贫困转变。利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CHIP)2002、2013、2018年调查数据,分析中国农村地区相对贫困状况及其动态... 2020年,现行标准下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将基本消除,但这并不意味着贫困的终结,中国的扶贫工作重心将由解决绝对贫困向缓解相对贫困转变。利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CHIP)2002、2013、2018年调查数据,分析中国农村地区相对贫困状况及其动态变化,并对缓解相对贫困的可行政策效果进行评估,发现中国农村地区相对贫困发生率逐渐上升,部分特殊人群的贫困发生率较高依然是相对贫困人口的典型特征。新农保、最低社会保障支出和政策性惠农补贴等政府转移支付对于缓解农村相对贫困具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差距 绝对贫困 相对贫困 结构特征 社会保障
下载PDF
山火引发输电线路间隙放电机理与击穿特性综述 被引量:48
3
作者 黄道春 黎鹏 +2 位作者 阮江军 张亚飞 吴田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22-632,共11页
山火发生时火焰的高温、高电导率、多灰烬等使架空输电线路间隙绝缘强度显著下降,可能引发线路跳闸,且重合闸不成功概率大,易导致线路停运的严重事故。近年来,山火频发给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为此,对山火引发输电线路... 山火发生时火焰的高温、高电导率、多灰烬等使架空输电线路间隙绝缘强度显著下降,可能引发线路跳闸,且重合闸不成功概率大,易导致线路停运的严重事故。近年来,山火频发给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为此,对山火引发输电线路间隙放电机理与击穿特性研究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国内外模拟输电线路山火试验平台搭建、试验方法、山火条件下输电线路间隙放电机理,间隙交直流电压击穿特性研究现状。分析表明山火模拟试验平台考虑的影响因素多较为单一;因模拟试验的尺度、植被类型、试验方法等的差异,试验结果差异性及分散性较大;火焰燃烧特性及产物对间隙放电的影响机理研究考虑的影响因素较为单一。对指导山火情况下输电线路跳闸防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建议系统开展山火条件下不同尺度、电极类型间隙交直流击穿特性研究,结合试验数据,开展电场、火焰温度、电导率、灰烬及颗粒等因素对间隙绝缘击穿特性影响的单一和综合作用机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火 输电线路 间隙 绝缘强度 放电机理 击穿特性
下载PDF
瓦屋山中亚热带湿性常绿阔叶林的林窗形成特征 被引量:25
4
作者 包维楷 刘照光 +2 位作者 袁亚夫 刘仁东 刘朝禄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485-490,共6页
调查了瓦屋山原生和次生的中亚热带湿性常绿阔叶林的林窗形成特征 ,并对林窗形成特征、林窗制造者的死亡方式和原因进行了探讨 .结果表明 ,次生常绿阔叶林林窗面积均 <10m2 ,1hm2 仅 9个 ,林下更新不明显 .原生林林窗密度为 1hm2 15... 调查了瓦屋山原生和次生的中亚热带湿性常绿阔叶林的林窗形成特征 ,并对林窗形成特征、林窗制造者的死亡方式和原因进行了探讨 .结果表明 ,次生常绿阔叶林林窗面积均 <10m2 ,1hm2 仅 9个 ,林下更新不明显 .原生林林窗密度为 1hm2 15个 ,<40m2 的林窗占 5 6% ,>10 0m2 的林窗只有 4个 ;林窗平均面积 5 9m2 ,扩展林窗平均面积 10 5m2 ,林窗和扩展林窗总面积占被调查林分的比例分别为 11 1%和 19 8% ;林窗大小分布表现出负指数分布 ,即小林窗多、大林窗少 ;林窗形状的变异较大 ,大多数因边界木的多少而成不规则的多边形 ;大多数林窗是多个林木死亡事件的结果 ,因而大多数林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林窗制造者 ;各林窗年龄大多数在10a以上 ,最近形成的林窗极少 ,估计林窗形成率是 0 0 1·a-1;采用样地投影调查方法可提高测定精度 ,便于不同调查林分结果的有效比较 .常绿阔叶林林窗形成原因较为复杂 ,小径木的死亡是竞争被压所致 ,而大径的较高冠层木的死亡则可能是树木生长发育以及与地形、风等自然因子相互作用的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绿阔叶林 林窗特征 林窗形成 死亡木 林木更新 中亚热带
下载PDF
输电线路保护用有串联间隙避雷器间隙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9
5
作者 何计谋 洪波 +1 位作者 李亚东 高歌 《电瓷避雷器》 CAS 2006年第4期25-29,共5页
采用线路避雷器进行防雷保护是输电线路防雷的重要措施。通过对220kV输电线路用有串联间隙避雷器绝缘配合及结构的研究分析,提出了线路避雷器的技术参数及串联间隙的设计原则,确定了线路避雷器的间隙结构。对两种类型的220kV绝缘子串和... 采用线路避雷器进行防雷保护是输电线路防雷的重要措施。通过对220kV输电线路用有串联间隙避雷器绝缘配合及结构的研究分析,提出了线路避雷器的技术参数及串联间隙的设计原则,确定了线路避雷器的间隙结构。对两种类型的220kV绝缘子串和避雷器进行了雷电冲击放电特性试验,结果表明:线路避雷器与绝缘子串的正极性雷电冲击50%放电电压的配合系数为1.39;线路避雷器与绝缘子串的负极性雷电冲击50%放电电压的配合系数为1.34,其配合系数大于1.18,对绝缘子串保护的有效率超过99.993%;线路避雷器正极性雷电冲击放电伏秒特性曲线至少比绝缘子串的低16%,线路避雷器负极性雷电冲击放电电压伏秒特性曲线至少比绝缘子串的低15%。220kV避雷器的放电特性满足了线路绝缘配合的要求,实现了对不同类型的绝缘子串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避雷器 绝缘子串 串联间隙 放电特性 绝缘配合
下载PDF
三峡大老岭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林隙干扰研究 Ⅱ.林隙干扰的地形格局 被引量:17
6
作者 沈泽昊 王功芳 李道兴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9-156,共8页
根据对三峡大老岭地区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林林隙的调查结果 ,运用多种方法定量分析和检验了 5种地形要素对林隙和 3类林隙形成木 (GM)各方面特征的空间格局的影响。结果反映了地形对林隙时空格局的影响 ,和不同类型林隙形成木的响应特征 ... 根据对三峡大老岭地区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林林隙的调查结果 ,运用多种方法定量分析和检验了 5种地形要素对林隙和 3类林隙形成木 (GM)各方面特征的空间格局的影响。结果反映了地形对林隙时空格局的影响 ,和不同类型林隙形成木的响应特征 :1)林隙干扰随海拔上升、坡度增大、坡位从山脊到沟谷、坡形由凸到凹而加剧 ;坡向影响的规律不明显。林隙特征对各地形因素梯度有显著的响应 ,其中扩展林隙面积、林隙高度、GM数量、种数以及平均胸径是反映地形影响的敏感指标。 2 )GM的平均胸径、最大胸径和扩展林隙面积与海拔显著正相关 ;GM平均胸径还与坡位正相关 ;GM数量沿N→S的坡向梯度减少 ,而随坡度增大及坡形由凹转凸而增加 ;GM种类沿坡度和坡形梯度有相同的变化趋势。林隙高度 (亦即植被高度 )随海拔和坡度增大而减小 ,但随坡位上升而增大。地形要素对林隙高度和GM平均胸径的空间格局的贡献最大 ,分别达到 75 .9%和 6 7.0 %。 3)折干特征的空间格局受海拔和坡位的显著影响 ;枯立木的分布特征主要受小地形的坡位和坡形控制 ;影响翻倒木的最根本地形因素是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隙特征 林隙形成木 地形因子 格局 三峡 山地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林隙干扰
下载PDF
火焰中颗粒对间隙放电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5
7
作者 普子恒 阮江军 +2 位作者 吴田 王国利 黄道春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3-110,共8页
森林火灾易导致输电线路间隙绝缘强度下降,造成间隙放电而发生跳闸故障,严重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间隙击穿受火焰温度、带电粒子、颗粒与灰烬等的影响。为此,通过模拟山火研究了导线-板间隙在典型植被火焰条件下的击穿特性和火焰中... 森林火灾易导致输电线路间隙绝缘强度下降,造成间隙放电而发生跳闸故障,严重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间隙击穿受火焰温度、带电粒子、颗粒与灰烬等的影响。为此,通过模拟山火研究了导线-板间隙在典型植被火焰条件下的击穿特性和火焰中颗粒对间隙放电特性的影响。进行了颗粒对电场畸变仿真研究,详细分析了火焰条件下颗粒触发间隙放电的机理。结果表明:在火焰条件下的颗粒触发放电特性和空气条件下有明显的不同,灰烬在山火条件下触发间隙放电具有倍增效应,能导致间隙因绝缘强度发生剧烈下降而击穿,击穿电压最多将下降为原来的1/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间隙 颗粒 山火 放电特性 电磁仿真
下载PDF
高海拔长绝缘子串并联间隙雷电冲击放电特性及其失效性 被引量:22
8
作者 王磊 苏杰 +3 位作者 谷山强 马御棠 李涛 申元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65-1373,共9页
绝缘子串并联间隙能够为雷电泄放提供通道从而有效保护绝缘子。目前并联间隙的研究中关于高海拔条件下长绝缘子串并联间隙雷电冲击放电特性及其失效性的研究较少。为此,基于高海拔输电线路实际绝缘配置,在云南电网公司超高压交流户外试... 绝缘子串并联间隙能够为雷电泄放提供通道从而有效保护绝缘子。目前并联间隙的研究中关于高海拔条件下长绝缘子串并联间隙雷电冲击放电特性及其失效性的研究较少。为此,基于高海拔输电线路实际绝缘配置,在云南电网公司超高压交流户外试验场进行了220 kV长复合、玻璃绝缘子串并联间隙雷电冲击放电特性及其失效性的研究。结果表明:高海拔条件下并联间隙形状对长绝缘子串的雷电冲击放电特性影响不大;长绝缘子串并联间隙的雷电冲击50%放电电压随间隙距离的增大而升高,相应的伏秒特性曲线亦上移;不同材质长绝缘子串并联间隙的失效性规律不同,长复合绝缘子串的失效概率存在1个闭区间,而长玻璃绝缘子串的失效概率随雷电冲击电压的升高而近似以线性规律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 长绝缘子串 并联间隙 雷电冲击 放电特性 失效性
下载PDF
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混交林林隙特征 被引量:22
9
作者 刘少冲 王敬华 +4 位作者 段文标 陈立新 王丽霞 杜珊 赵健慧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5234-5244,共11页
对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混交林林隙基本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林隙的线状密度为31.78个/km,冠空隙和扩展林隙所占的面积比例分别为15.71%和30.78%;冠空隙的年干扰频率为0.46%,干扰轮回期约为434.8a。冠空隙的大小变化在42.12—372.52m2... 对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混交林林隙基本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林隙的线状密度为31.78个/km,冠空隙和扩展林隙所占的面积比例分别为15.71%和30.78%;冠空隙的年干扰频率为0.46%,干扰轮回期约为434.8a。冠空隙的大小变化在42.12—372.52m2之间,平均为153.37m2;扩展林隙的大小变化在98.65m2—633.10m2之间,平均为300.44m2。冠空隙和扩展林隙面积分布格局均符合Weibull分布。林隙形成方式主要为干基折断,占总形成木总数的35.29%,其次为掘根风倒,占28.43%。平均每个林隙的形成木为4.98株,由红松、白桦、枫桦、冷杉形成,径级在20—30 cm之间,高度在15—30 m之间。冠空隙的直径与高度比值的相对频率的分布呈单峰型曲线,当比值为0.30—0.45时,出现峰值;而扩展林隙的直径与高度比值的相对频率的分布呈双峰型曲线,当比值分别为0.75—0.90和1.05—1.15时,出现峰值。林隙边缘木胸径级的多度分布和高度级多度分布符合Weibull分布,但不符合正态分布。约13.41%的边缘木未出现偏冠现象,偏冠率在0.5—0.7之间的边缘木占70.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兴安岭 阔叶红松混交林 林隙特征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产量差及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21
10
作者 石全红 刘建刚 +1 位作者 陈阜 褚庆全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3-39,共7页
结合我国水稻生产实际,构建了水稻产量差定量化研究模型,并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产量差进行了定量化研究。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地区早稻、中稻、晚稻的潜在产量、高产试验产量、品种区试产量和大田平均产量之间存在显著的产量差,其中大... 结合我国水稻生产实际,构建了水稻产量差定量化研究模型,并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产量差进行了定量化研究。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地区早稻、中稻、晚稻的潜在产量、高产试验产量、品种区试产量和大田平均产量之间存在显著的产量差,其中大田平均产量与品种区试产量间的产量差(GV)分别为2 024、1 455和1 835kg/hm2;与高产试验产量间的产量差(GE)分别为3 864、5 196和4 601kg/hm2;与潜在产量间的产量差(GM)为9 990、15 135和13 246kg/hm2,区内水稻产量提升空间较大。早稻、中稻、晚稻不同层次产量差在各省份间的分布差异很大;同一省内,同一层次产量差在不同季节类型水稻间的表现也不同。但从整个区域来看,GV:早稻>晚稻>中稻,GE和GM均为:中稻>晚稻>早稻。因此,发展双季稻,恢复双季稻的面积是短期内提升该区水稻总产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长江中下游地区 AEZ 产量差 分布特点
原文传递
基于《中国震例》的地震空区和地震条带统计特征 被引量:21
11
作者 吕坚 宋美琴 +4 位作者 周龙泉 邵志刚 徐甫坤 查小惠 李金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2-34,共13页
基于《中国震例》(1970—2013年),系统清理了246次M≥5.0震例前的地震活动图像异常,并结合区域差异进行地震空区和地震条带的统计特征研究。结果显示:1在246次震例中,震前出现地震空区、地震条带的震例数分别为105次、51次,占震例总数的... 基于《中国震例》(1970—2013年),系统清理了246次M≥5.0震例前的地震活动图像异常,并结合区域差异进行地震空区和地震条带的统计特征研究。结果显示:1在246次震例中,震前出现地震空区、地震条带的震例数分别为105次、51次,占震例总数的42.7%和20.7%;2随着主震震级的增大,地震空区和地震条带出现的比例逐渐增大,尤其是7级以上地震,震前出现地震空区的震例数占同类震例总数的83.3%,出现地震条带的震例数占同类震例总数的66.7%,可见地震空区和地震条带可能是7级以上强震的重要异常判据;3针对整个中国大陆及近海,地震空区和地震条带的持续时间、展布尺度、起始震级与主震震级存在一定线性关系,相关系数能够通过95%置信水平的阈值检验;4各主要构造分区的统计结果差异较大,青藏高原北部除地震空区持续时间外,其余地震空区和地震条带参数与主震震级之间的线性关系均通过阈值检验,南北带中南段和华北地区有个别参数通过检验,天山地区所有参数均未通过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空区 地震条带 中国震例
下载PDF
±1000kV直流输电线路塔头间隙冲击放电特性试验及海拔校正研究 被引量:20
12
作者 丁玉剑 廖蔚明 +1 位作者 孙昭英 宿志一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4期156-162,共7页
±1000 kV直流在中国是一个新的电压等级,为保证设计的经济性和可靠性,需对不同海拔地区空气间隙距离的选择进行试验研究。在北京的特高压直流试验基地和海拔4 300 m的西藏高海拔试验基地采用相同结构的±1 000 kV真型尺寸模拟... ±1000 kV直流在中国是一个新的电压等级,为保证设计的经济性和可靠性,需对不同海拔地区空气间隙距离的选择进行试验研究。在北京的特高压直流试验基地和海拔4 300 m的西藏高海拔试验基地采用相同结构的±1 000 kV真型尺寸模拟塔头空气间隙进行了冲击放电试验,获得了相应的操作冲击和雷电冲击放电特性曲线。通过对西藏基地得到的操作冲击放电电压采用GB/T 16927.1—1997、IEC 60071-2和GB/T 311.1—1997标准推荐的方法进行海拔校正,并与北京的试验基地得到的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以上3种标准推荐的海拔校正方法已不适用于海拔4.3 km的长空气间隙操作冲击放电。最后,按照"海拔每升高100m,绝缘的电气强度降低相同百分比"的原则,采用插值法计算得到了海拔4300m及以下地区的塔头间隙操作冲击放电电压曲线,并结合±1000kV直流输电线路过电压的研究结果,计算了不同海拔下±1000kV直流输电线路塔头操作过电压需要的最小空气间隙距离。在1.7pu操作过电压下,对于海拔1000m及以下地区,±1000kV直流塔头的空气间隙距离建议为8.6m;当海拔为3500m时,建议为9.8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00kV直流输电线路 空气间隙 放电特性 海拔校正
下载PDF
行业垄断与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0
13
作者 于良春 菅敏杰 《产业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1-39,共9页
行业收入差距是导致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本文对居民行业工资收入差距现状进行了分析,又利用人均管理费用和管理费用与营业收入比两个指标对行业工资外收入做了定量描述;然后分析了影响居民行业收入差距的行业特征,在此基础上,应用... 行业收入差距是导致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本文对居民行业工资收入差距现状进行了分析,又利用人均管理费用和管理费用与营业收入比两个指标对行业工资外收入做了定量描述;然后分析了影响居民行业收入差距的行业特征,在此基础上,应用费景汉—拉尼斯分解方法,测度了各个行业特征对行业收入差距的贡献度。实证表明,行业垄断程度、外商直接投资比例、成本费用利润率、行业人均利润水平可以解释3/4以上的行业职工收入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业垄断 工资外收入 收入差距 行业特征 收入分配
下载PDF
大气条件对空气间隙放电特性的影响及其数值解析式 被引量:17
14
作者 徐勇 汪霄飞 +1 位作者 朱英浩 王亚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1-26,共6页
空气间隙放电与大气条件有关。将常态大气条件下的普通空气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大气条件下空气隙在耐受工频电压和雷电冲击电压下的放电特性,获取了因大气条件变化而导致空气隙的工频与雷电冲击击穿电压的波动范围,并建立了对应的... 空气间隙放电与大气条件有关。将常态大气条件下的普通空气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大气条件下空气隙在耐受工频电压和雷电冲击电压下的放电特性,获取了因大气条件变化而导致空气隙的工频与雷电冲击击穿电压的波动范围,并建立了对应的数值解析式。该式能把工频电压和雷电冲击电压下空气隙的放电曲线箍在特定的范围内。实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数值解析式与试验值有较好的吻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间隙 大气条件 放电特性 数学解析式
下载PDF
1000kV交流紧凑型输电线路等电位进入方式 被引量:17
15
作者 肖宾 胡毅 +3 位作者 刘凯 刘庭 刘艳 彭勇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868-1874,共7页
特高压紧凑型输电线路杆塔高、尺寸大,给线路带电检修工作的安全开展造成一定困难。为此,介绍了超/特高压输电线路直线塔几种常用的等电位进入方式,并针对塔窗内进入路径的安全性开展1:1模拟试验,获得带电作业组合间隙放电特性。分析试... 特高压紧凑型输电线路杆塔高、尺寸大,给线路带电检修工作的安全开展造成一定困难。为此,介绍了超/特高压输电线路直线塔几种常用的等电位进入方式,并针对塔窗内进入路径的安全性开展1:1模拟试验,获得带电作业组合间隙放电特性。分析试验结果,推荐直线塔采用侧方水平进入方式,其最小组合间隙为7.0 m;耐张塔采用"跨二短三"方式沿耐张串进入等电位,最小组合间隙为6.6 m。研究表明:选择合适的进入方式及配套工具可安全地在特高压紧凑型线路上开展等电位带电作业,带电作业组合间隙不为线路塔窗设计的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UHV) 紧凑型输电线路 带电作业 作业方式 组合间隙 等电位作业 放电特性
下载PDF
±1100 kV特高压直流杆塔间隙放电特性 被引量:15
16
作者 丁玉剑 律方成 +3 位作者 李鹏 周非凡 姚修远 高海峰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32-1038,共7页
±1100 kV直流是一个新的电压等级,杆塔间隙距离的选择是保证工程可靠和经济的关键技术之一,我国正在建设的±1100 kV输电线路超过3000 km,并且途经高海拔地区,为解决杆塔间隙放电电压的海拔校正问题,在国内两个不同海拔的试验... ±1100 kV直流是一个新的电压等级,杆塔间隙距离的选择是保证工程可靠和经济的关键技术之一,我国正在建设的±1100 kV输电线路超过3000 km,并且途经高海拔地区,为解决杆塔间隙放电电压的海拔校正问题,在国内两个不同海拔的试验基地,采用±1100 kV真型尺寸模拟杆塔,进行了空气间隙冲击放电试验,获得了相应的操作冲击、雷电冲击放电电压,并分析了不同海拔下操作冲击和雷电冲击放电电压的分散性;其次,利用典型的棒板间隙操作冲击放电公式,分析了间隙距离6~11 m范围的间隙系数;然后,结合IEC 60071-2规定的海拔校正方法,分析了±1100 kV杆塔操作冲击和雷电冲击的海拔校正系数,并计算得到了操作冲击的电压修正因数m。最后结合昌吉—古泉±1100 kV工程的过电压计算结果,推荐了海拔3000 m及以下地区±1100 kV输电线路直流电压和操作冲击电压所需的最小间隙距离。结果表明:未发现海拔的变化对间隙放电电压的相对标准偏差有明显影响,在1.57 pu操作过电压下,海拔1000 m时,±1100 kV输电线路杆塔操作冲击所需的最小间隙距离为8.9 m,海拔为3000 m时,最小间隙距离为9.8 m。直流电压要求的间隙距离较小,海拔3000 m时为4.2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00 kV直流输电线路 空气间隙 放电特性 海拔校正 间隙系数
下载PDF
基于机载激光雷达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窗特征 被引量:11
17
作者 刘峰 谭畅 +4 位作者 王红 张江 万颖 龙江平 刘芮希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611-3618,共8页
机载激光雷达(LiDAR)是一种新型主动式遥感技术,能直接获取多尺度高精度的冠层三维结构信息将其推广到森林干扰生态学领域,可为林窗研究提供应用支撑.以湖南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利用小光斑LiDAR数据进行林窗识别和几何特征估... 机载激光雷达(LiDAR)是一种新型主动式遥感技术,能直接获取多尺度高精度的冠层三维结构信息将其推广到森林干扰生态学领域,可为林窗研究提供应用支撑.以湖南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利用小光斑LiDAR数据进行林窗识别和几何特征估测.选择合适的分辨率和内插方法生成冠层高程模型采用计算机图形学方法估测林窗面积、边界木高度和形状指数,并进行野外观测验证.结果表明:林窗识别率为94.8%,主要影响因素是林窗面积和林窗形成木类型;估测的林窗面积和边界木高与野外观测值呈较强线性相关,R^2值分别为0.962和0.878,其中估测的林窗面积平均比野外观测值高19.9%,估测的林窗边界木高度平均比野外观测值低9.9%;区域内林窗密度为12.8个·hm^(-2),占森林面积13.3%;林窗面积、边界木高和形状指数的平均值分别为85.06 m^2、15.33 m和1.71,区域内多为较小面积、边缘效应不太显著的林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激光雷达 林窗特征 中亚热带 常绿阔叶林
原文传递
林窗面积对香椿生长及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张军 李贤伟 +4 位作者 范川 冯茂松 赵敏 龙玲 王佳美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55-361,共7页
研究了川中丘陵区柏木人工林内人造林窗面积[50 m2(Ⅰ),100 m2(Ⅱ)和200 m2(Ⅲ),旷地(CK)]对香椿生长、光合特性及相关生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林窗面积对香椿的树高、地径和冠面积影响显著,以林窗Ⅱ最大,CK最小;随着林窗面积的增加,... 研究了川中丘陵区柏木人工林内人造林窗面积[50 m2(Ⅰ),100 m2(Ⅱ)和200 m2(Ⅲ),旷地(CK)]对香椿生长、光合特性及相关生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林窗面积对香椿的树高、地径和冠面积影响显著,以林窗Ⅱ最大,CK最小;随着林窗面积的增加,香椿的日均净光合速率增加,但午时的净光合速率初始量子效率、近光饱和点、最大净光合速率、光氮利用率、光能利用效率都显著降低,光合能力下降;香椿的叶绿素a/b、叶片厚度、比叶鲜重、比叶干重、单位面积叶氮含量、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及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着林窗面积的增加而增加,而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都降低,表明香椿对因林窗面积变化而导致的光强改变有较强的适应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长及光合能力的差异;旷地内香椿的"光合午休"及林窗内日均Pn的降低可归因于非气孔因素限制。说明香椿对生境的变化适应性较强,而且100 m2的林窗在其形成初期能有效促进香椿维持较高的生产力和光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椿 林窗 光照强度 生长 光合特性
下载PDF
半夏的生物学特性研究概况 被引量:7
19
作者 胡玉涛 王沫 肖平阔 《湖北林业科技》 2006年第6期38-41,共4页
笔者就半夏的生态环境条件、繁殖特性、生育期、营养特性、干物质和有效成分的积累、器官的生长特点及生长相关性、产量构成因素等方面的研究情况作简要综述,并对半夏的生产、繁育以及SOP的制定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为制定半夏SOP和实施... 笔者就半夏的生态环境条件、繁殖特性、生育期、营养特性、干物质和有效成分的积累、器官的生长特点及生长相关性、产量构成因素等方面的研究情况作简要综述,并对半夏的生产、繁育以及SOP的制定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为制定半夏SOP和实施半夏规范化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 生物学特性 SOP gap
下载PDF
雾对棒-板空气间隙交流放电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董冰冰 蒋兴良 +3 位作者 黄俊 郭裕钧 黎振宇 舒立春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39-1344,共6页
目前有关雾中棒-板空气间隙交流放电特性的研究较少。为此,在人工气候室内利用超声波雾发生器对不同湿润条件和雾环境下的棒-板空气间隙交流放电进行多次试验,得到了雾水质量浓度、电导率和温度对不同棒-板空气间隙距离(5、10、15 cm... 目前有关雾中棒-板空气间隙交流放电特性的研究较少。为此,在人工气候室内利用超声波雾发生器对不同湿润条件和雾环境下的棒-板空气间隙交流放电进行多次试验,得到了雾水质量浓度、电导率和温度对不同棒-板空气间隙距离(5、10、15 cm)交流放电电压的影响规律;并在综合考虑雾水质量浓度、电导率影响的基础上,得到了该放电电压的计算式。结果表明,棒-板空气间隙的雾中交流放电电压比其在干闪下有所增加,5、10、15cm间隙的击穿电压比干闪时增加了3.1%~4.7%;随着雾水质量浓度的增加(1~4 g/m3),放电电压先上升后下降,且在3 g/m3时达到最大;此外,相比雾水电导率为100μS/cm的情况,雾水电导率为5 150μS/cm时的间隙击穿电压在雾水质量浓度为1、2、3、4 g/m3时分别降低了2.70%、2.72%、4.99%、9.07%。利用所提出的计算式得到的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偏差〈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棒-板 空气间隙 交流 放电特性 击穿电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